1. 為什麼中國古代只有四大美女呢
西施、昭君、貂嬋、玉環,為什麼中國五千年文明,只產生了4任美女?
可見當時選美標准之嚴。
憑什麼是她們?有人說,四大美女是美麗與權力綜合的產物,並不是僅僅貌美就能入選的。比如,如果今人選美,也要有個靠山老爹或情人撐腰之類。
權力能推出幾個美人
要說權力大,西施所嫁夫差只是吳國之君,就國家范圍說,充其量也就是個兩江總督。歷史上管理江南富庶之地的大員不少,可聽說有幾個人的老婆入選?
貂嬋呢,只是東漢董卓老兒的寵姬,和她能匹配的,有隋代的紅拂女,清朝的陳圓圓,那兩位,在歷史上都傾國傾城,做出的功業也比貂嬋轟轟烈烈。但就是不選她二人。
四美中最牛的,當屬楊貴妃。大唐帝國疆域遼闊威震全球,是當時的強國。嫁給唐明皇就相當於跟了小布希。
可李隆基的朝廷畢竟是由盛轉衰的時代。要論母儀天下,楊貴妃哪裡是長孫皇後的對手?而要論權力,貴妃哪能比的過武則天?大唐帝國極盛之時的兩代帝王都是她男人,隔簾弄權不過癮,乾脆從玩票到親自稱帝。中國歷史上的女人有誰比她更風光?而且據說她也是美麗非凡,要不怎麼會迷倒父子二人?當兒子的,將不倫之戀公開,再封母親輩的才人當皇後,沒點鉤人的美貌行嗎!
偏偏她沒進入四強。
也許你要說她的才藝不及玉環。誰能笛聲吹得梅花落,霓裳羽衣舞得安祿山想讓皇上戴綠帽子?
可趙飛燕行!做為漢宮皇後,飛燕也是中國最強盛階段的後宮之首。她婀娜婉轉,楚腰纖纖,能做掌中舞。
她也退出了選美。
慈禧當年的歌聲是引誘過咸豐的,年輕時也算是德藝雙馨吧?縱然如此,美女圖中還是沒她一份。估計長相上還是略遜一籌啊。
但也有人說,除了權力還有對歷史的作用。可我看,昭君和番的歷史意義並不比文成公主入藏更了得。我在西藏看過很多文獻,都描繪文成公主的美貌,吐蕃人把她尊為綠度母菩薩。
論出身,文成公主是皇親,有高貴的血統。而她赴藏,成為大唐王朝安定西部邊疆的重要步驟,也客觀上幫助了藏族百姓發展生產。從地位到歷史作用都不可低估。可她沒有入選。
日邊紅杏倚雲栽,公主要找門當戶對的婆家可不容易。能當番王之妻,對於公主來說也不賴。歷史上和番的正牌公主不在少數,而只有昭君榜上有名。可見,她的美麗是有實力的
四大讓男人更像男人
中國的歷史是男人的歷史。女人就像水滸一百單八將中的三員女將。有兩個兇悍刁蠻奇醜無比,惟一漂亮的一丈青也要嫁個矮腳的臭男人。不是資質不好,就是命運多舛。
所以能入選四大美女,極其幸運。
首先,她們都是心理戰的高手。絕不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小女,見了男人就掩著臉嚇個半死——杜麗娘一句「那生,從何而來」都只敢在夢里說。
人家湖北香溪的村妞昭君,見到皇上的時候落落大方盈盈下拜款款而言,那種不卑不亢的貴族氣,大家閨秀都學不來。
人家西施,肩負歷史使命,多重的心理壓力啊!可她偏能將家國之仇埋在心底,把對范蠡無盡的愛藏入記憶,歡顏侍君,無微不至?今天的喜怒皆形於色的大小姐們有幾個能做到?再看另外兩位女子,哪個不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你以為光有美色就可以嗎?佳麗三千的顏色是怎麼抹去的?要有手段!
她們這四位美女,不僅自己人美,還要讓歷史美!她們給書卷中的歷史風雲染上粉紅的煙霞。在這個男人的世界和時光隧道里,她們的紅塵背影能夠凝固歷史的美感。
中國文人是崇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歷史上,只有這四個顏如玉轟轟烈烈聚集了各種興衰成敗、浪漫悲情。風雲際會因她們而攪動,關鍵是,讓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
所以你看,權傾朝野垂簾聽政的諸多女人落選。
所以你看,他們崇尚的貞女、烈女也並未填列期間。而這四人卻都曾侍奉過兩個以上的男人,絕不幹從一而終的事業。你賢良淑德吧?你相夫教子吧?很好,有牌坊孝敬你,你再是貌若天仙,沒男人享用,仍是枯井一口。從這個角度講,男人希望自己的女人貞烈,卻不希望別人的女人忠貞。畢竟,四大美女是要靠男性文人投票的。
不過,即使這四美,也被男人分門別類。有75%的紅顏禍水,西施與貴妃都導致君王不早朝,讓強國大踏步走向腐敗和滅亡。貂蟬游戲於董卓和呂布之間,讓父子反目。大業崩盤。只有25%,算是紅粉救國的典範,昭君以一介平民之女的身份,出塞和親,生子,丈夫結婚一年就死了,本來要回國,又按照大漢皇帝命令顧全大局,嫁給了丈夫的長子為妻。所以,對於中國文人來說,從來沒有忘記寓教於樂。他們對四美賞心悅目之餘,一定會感慨要小心美色誤國,要有節制;一面想著即使男人文不成武不就,也有仗義的女子來忘我救國。
要不歷代進京趕考的秀才怎麼總在路上不學習而亂搞呢,如張生之流。
2.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比西施好看的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楊玉環,王昭君和貂蟬。我認為這四大美女各有特色,並不能說哪一個美女更為的好看。但是,在歷史的潮流當中又如此多的美女,但是為什麼只有他們四個被稱之為四大美女?這是因為這四位美女都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其實對於戰國的影響有著深遠的意義,王昭君出使西域,也改變了漢朝和西域之間的關系,貂蟬作為東漢末年三國前期呂布的妻子成為了東漢末年局勢的引導點,楊玉環作為唐玄宗的愛人,對於整個唐朝的興衰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這四位美女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四大美女,是因為他們其中的歷史意義都非常的大。
在戰國時期,按照現在的歷史文獻,能夠認為比西施更好看的人基本上是沒有的。
3. 在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誰過得最幸福
說到古代四大美女,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個女子的名字。這四名女子顏值頗高,在古代被大家公認為四大美女。俗話說紅顏禍水,在真正歷史上這四大美女過得都不幸福。但是四人相比之下,我個人認為四大美女中的西施是過得最幸福的一位。因為在四大美女中,只有西施能夠跟自己心上人做到白頭偕老。
三、楊玉環簡述
楊玉環在四大美女中,她過的日子是最順暢的,自從她認識了唐玄宗之後,她就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她的結局卻是最悲慘的,因為她最終被自己最愛的人唐玄宗給拋棄了。當時還是唐玄宗下令賜死了楊貴妃。從這個角度上看,楊玉環應該是四大美女中最悲慘的一位,因為他一生之中所擁有的僅僅只有唐玄宗這一個人,但是最終還是被他無情拋棄了。
4. 香港頂級的」四大尤物」,究竟是什麼神仙顏值
雖然現在的娛樂圈發展迅速,但是如今對於昔日的回憶仍舊十分懷念。除去張國榮、四大天王這樣的頂級明星追憶之外,大家還會追憶起一些不被人熟悉的名字,這其中“四大尤物”的熱度是最高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港台地區,有許多長相清秀的女星的存在,而對於這些可人媒體們也將其做出劃分,將四個最為特別的明星列為“四大尤物”
其實追憶當年的一班明星,基本上各個都是在顏值上處在巔峰的佳人。比起現在的大部分明星離不開精修、化妝等技法,顯然昔日明星們的含金量更高。而且由於整容的興起,大部分的明星長相都實際上非常接近,不得不說復古潮的產生,也是對於現實的娛樂圈一種無聲的抗議之聲。
5. 讓君王不早朝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究竟有多美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有多美?看完復原圖:難怪君王不早朝
說起我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想必很多讀者都非常清楚,並且一想到她們,就不由地生出一種惋惜之情。這四大美女分別是:王昭君、西施、貂蟬、楊貴妃。她們生前都長得非常好看,不知道俘獲了多少男人的心。因為自己的美貌和魅力,四大美人收獲了愛情和金錢。但是仔細回顧歷史,其實這個女人都沒有得到一個幸福完美的人生。
王昭君在塞外孤獨終老;西施流落於民間;貂蟬杳無音信;楊貴妃在馬嵬坡下終結了一生。想來真是讓人唏噓啊,曾經那麼地風光無限,卻都沒有一個好下場。西施是四位美人中公認最好看的一位,傳說西施經常在江邊浣紗,日後竟然因此命名為西施灘,由此可見其魅力。
楊玉環身高164厘米,體重卻有138斤,在唐朝是極好的身材。而後專家也通過技術手段提供了她的復原圖,看完之後大家就會明白,唐玄宗為何沉湎於她了。
6. 中國古代最美的四位美女都是誰你能全知道算我輸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的美女,她們美麗的容顏讓無數人為其神魂顛倒,如果要評中國古代最美的四位美女,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看古代的那些美女們吧。
一、西施。她出生於春秋末期的越國,她是美人計的第一任執行者。勾踐為了打敗吳王,廣詢天下美女,西施最終被選中,他被勾踐送入吳國,吳王夫差非常的好色,得到西施後更是對她寵愛有加,一度荒廢朝政,整日與西施飲酒作樂,這也正是勾踐想看到的,在此時間,勾踐大力改革,快速發展,國力蒸蒸日上。吳王夫差作為一國之君,什麼樣的美女沒見過,但看到西施後還是走不動道,可見其多麼的美麗,古書曾記載西施「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可見其曼麗的姿態。
7. 民國時期的四大美女個個才華橫溢、美若天仙、放現在可謂無可媲美嗎
民國時期,美女如雲,民國時就已經有銀幕前的電影明星,還有一些歌舞廳里的交際女郎,個個貌美如花,婀娜多姿,引來很多豪門弟子花重金追求。民國是女性非常活躍的一個時代,很多女性的地位在不斷地提高,從而讓更多優秀貌美的女性有了展示的空間。
陸小曼
阮玲玉雖然風光了很久,追求的人也有很多,但她終究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如意郎君。在自己的事業當年,阮玲玉是成功人士,她才華橫溢,表演天分十足,但她的婚姻生活讓人惋惜。阮玲玉一生遇到了三個男人,她為了這三個男人付出大量的時間、情感、以及金錢,最終沒有一個男人值得託付終身,值得依靠。阮玲玉最後也因自殺而香消玉碎,震驚了整個上海灘。
8. 沉魚落燕,閉月羞花.分別指那位美女四大美女又是從那引出來的
閉月羞花,指的是兩個人,「閉月」,是貂嬋的代稱,「羞花」,說的是楊貴妃,除這兩人外,不有沉魚落雁,「沉魚」,講的是西施,「落雁」,就是王昭君,這四個人的名字有段精美的故事,有個典故,這「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不僅是個典故,而且還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傳說呢. 「閉月」,是貂嬋的代稱。那麼貂嬋怎麼叫「閉月」呢? 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王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當即選場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艷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於楊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後,與其兄楊國忠串通一氣,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安史之亂發生以後,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西逃路上,大臣們質問明皇,國破家亡,國破家記,社稷難存,你要江山還是要貴妃,貴妃不死,我們各奔西東。萬般無奈,明皇賜貴妃一死,自縊於梨園的梨花樹下。後來,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恨歌》,記敘的就是這段歷史。 「沉魚」,講的是西施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吳越相爭,吳國兵強馬壯,很快打敗越國,把越王勾踐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質。越王為報滅國之仇,暫棲於吳王膝下,裝得十分老實忠誠。一次吳王肚子疼,請來郎中也沒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踐得知後就當著吳王夫差的面,親口嘗了他的糞便,說:「大王沒什麼病,是著了涼喝點熱酒暖暖就會好的。」吳王照勾踐說的,喝了點熱酒,果然好了。吳王看到勾踐這樣忠心,就將他放回越國。勾踐回國後接受了范蠡獻的復國三計;一是屯兵,加緊練武,二是屯田,發展農業,三是選美女送給吳王,作為內線。當時,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西施被選送到吳國後,吳王一看西施長得如此漂亮,對西施百依百順,終日沉溺於游樂,不理國事,國力耗費殆盡。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出兵攻打吳國,達到了復國報仇的目的,這里邊有西施的很大功勞。 至於「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9.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誰評選的
她們四個是歷史長河中最具代表性的 就相對於四大名著 中國古代為什麼僅有「四大美女」? 提到中國古代美女,人們往往會想到有著「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四大美女:貂嬋、楊貴妃、西施、王昭君。 中國上下五千年,為何沉魚、落雁、閉花、羞月的僅限於4個美人,而不是8個10個,或者更多?是因為她們在歷史上的千古美名,西施、昭君、貂蟬、楊玉環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盡管她們的美貌今人誰也沒有見過,但關於她們的故事與美貌一直是老百姓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的:西施為國家,出生入死,為滅吳做出了巨大貢獻;昭君出塞,也是為國為民,毅然遠嫁他鄉,氣節令人敬佩;貂蟬,雖為歌姬,出身貧賤,卻也知道國家興旺,匹夫有責,以自己的女兒身投入了殘酷的政治斗爭;楊貴妃的出現是中國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和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加之《長恨歌》的歌頌,美人香消玉殞的悲劇,更加使人動容,對民間影響很大。 也許人們會說四大美女是美麗與權力綜合的產物,生在男權社會中,為男人的政治利益作出了犧牲,所以被頒以「四大美女」的光榮的稱號。要說權力能推出美人,那麼武則天為什麼沒有入選?中國歷史上的女人有誰比她更風光?再說西施嫁的夫差,雖為吳國的國君,但其權力充其量也不過明清時代的兩江總督。要說犧牲,昭君出塞的歷史意義並不比文成公主入藏大,何況文成公主的美貌也不一定比昭君差,從歷史地位到歷史作用都不可低估,可文成公主為什麼不能人選?由此可知,「四大美女」的稱號不關是靠權力犧牲推出來的。那麼她們因何在歷史上獨占鰲頭呢? 第一,她們都是心理戰的高手。不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大家閨秀那般羞澀,也不是小家碧玉那般不夠大方,她們懂得在合適的時刻把握合適的時機表現自己。比如出生在香溪的村姑昭君,見到皇上時,沒嚇得半死,也沒有土得不知禮數,而是落落大方盈盈下拜款款而言,不卑不亢的氣勢,大家閨秀都自嘆不如。 西施可謂女性特工的鼻祖,為了國家利益暫別情人和家園,靠傾城美貌和高超手段打入敵人心臟,執行復國大計,不辱使命。西施肩負歷史使命,理應有心理壓力,可她偏能忍辱負重,將家國之仇埋在心底,把對范蠡之愛藏入記憶。歡顏侍君,喜怒不形於色,能有幾人能修煉到這般境地?王昭君自願遠赴漠北,使漢朝與匈奴的和好得以維持。當了一任「閼氏」(夫人)後,丈夫呼韓邪單於去世,又得根據匈奴習俗,當兒子輩的繼任單於的「閼氏」,終身無法返回故國。在《三國演義》中,貂嬋也負有特殊使命,成為王允滅董卓大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楊玉環本是壽王李瑁的妃子,因被公公唐明皇看中,先被安排出家當女道士,再由公公接入宮內,成為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以後又被當作導致安祿山叛亂的禍水,被最心愛的皇帝賜死。佳麗三千的顏色是怎麼抹去的?要有手段!她們不僅讓自己人美,還要讓歷史美!哪是光有美色就可以穩坐千古美女寶座的? 第二,她們都侍奉過兩個以上的男人,從不幹從一而終的事業。賢良淑德,相夫教子是很好,可美人不能像巷子的酒一樣。酒香是不怕巷子深的,可人美藏巷子里可能會終老到死無人識,只能浪費美的資源。不管四大美女是自願的還是被迫而不能從一而終,也許我們都得承認她們的識大體,畢竟,四大美女是要靠男性文人投票的。不管美女因何而成就了自己的美女地位,反正截止至唐朝,後世再也沒了美女。 第三,陳圓圓其實應該也能入選。她與東林名士冒辟疆談婚論嫁(後來她被別人掠走,老冒退而求其次才納董小宛為妾),又和闖王及其副手劉宗敏眉來眼去,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真正斷送了大明,引清軍入中原。她的出身和貂嬋相仿,她的相貌和才藝自然在明清時期可說居於首位,她改變歷史的作用卻比貂嬋更大,為什麼不用她呢?唐以後的中國宋明理學盛行,女子無才便是德。誰有女性的魅力反到成了賤的標志。男人們愛美女,只能去煙花柳巷或者是前代的故事中尋找。所以陳圓圓的落選,其實是中國女性地位每況愈下的反映,再往後,中國進入戰爭時期,女性的第二性徵漸漸被無奈抹平。 這四位美女,不僅自己人美,還要讓歷史美!她們給書卷中的歷史風雲染上粉紅的煙霞。在這個男人的世界和時光隧道里,她們的紅塵背影能夠凝固歷史的美感。中國文人是崇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歷史上,只有這四個顏如玉轟轟烈烈聚集了各種興衰成敗、浪漫悲情,風雲際會因她們而攪動,關鍵是,讓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要是沒有這些史實或故事,長得再美的女人也不可能躋身「美女」之列,更難成「大美女」。如果不幸與昏君暴君有關,少不了留下妲己、褒姒那樣的惡名
10. 為啥古代的歷史上,只有「四大美女」呢
提到中國古代美女,人們往往會想到有著“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四大美女:貂嬋、楊貴妃、西施、王昭君。中國上下五千年,為何沉魚、落雁、閉花、羞月的僅限於4個美人,而不是8個10個,或者更多?是因為她們在歷史上的千古美名,還是因為她們的美貌或者因為別的?
這四位美女,不僅自己人美,還要讓歷史美!她們給書卷中的歷史風雲染上粉紅的煙霞。在這個男人的世界和時光隧道里,她們的紅塵背影能夠凝固歷史的美感。中國文人是崇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歷史上,只有這四個顏如玉轟轟烈烈聚集了各種興衰成敗、浪漫悲情,風雲際會因她們而攪動,關鍵是,讓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要是沒有這些史實或故事,長得再美的女人也不可能躋身“美女”之列,更難成“大美女”。如果不幸與昏君暴君有關,少不了留下妲己、褒姒那樣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