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蘇州的平江路為什麼被稱為「古城縮影」,有什麼獨特魅力
蘇州的平江路之所以被稱為「古城縮影」,是因為它的街道、小巷、河道,都是古色古香,走在其中能感受到,頗具歷史韻味的獨特魅力。
繼承蘇州傳統美食,讓人能夠舌尖上追憶過去歷史。在古色古香的的平江路行走,不但能精神上穿越到以前的古城,還能在味蕾上感受古城獨特魅力。因為有穿著江南特色傳統服裝的原著居民,在平江路街面上吆喝售賣傳統美食小吃,讓你感受平江路歷史文化。同時在平江路上,還有一些蘇州傳統特色餐館,主要經營著蘇州菜系,可以在這里品嘗蘇州飲食文化。
❷ 蘇州平江路導游詞
蘇州平江路導游詞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下面我為大家帶來蘇州平江路導游詞,供大家參考!
蘇州平江路導游詞一
蘇州是一座擁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城。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能把蘇州城與這天堂相比,可見這座城市的非凡魅力了。
其實早在春秋吳越時期,蘇州就已經形成了城市的格局。可是,在蘇州民間卻還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先有平江路,後有蘇州城」。那麼,這條平江路與古城蘇州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親緣關系呢?我帶著滿滿的好奇心,來到這條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角的老巷一探究竟。
說到平江路,在蘇州當地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那可是相當的重要的啊。一位在平江路上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阿姨告訴我,早在宋、元時期,這蘇州府原本叫做平江府。而我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平江圖》,就是800多年前蘇州古城的城市地圖。所以啊,在地道的蘇州人心目中,平江路才是老大,這蘇州城啊只能算得上是老二。
走在平江路上,踏著一塊塊被蘇州古老歷史細細打磨的青石板,真不清楚這老街上的一磚一瓦到底留下了多少故事傳奇,我真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啦。
1 懸橋巷 錢伯煊故居
我最先來到的就是連接臨頓路和平江路的懸橋巷。懸橋巷本是條極為普通的小巷子,卻因為與明朝萬曆年間的大宦官魏忠賢扯上了關系而被人們熟知。根據《吳縣志》的記載,懸橋巷本名叫做迎春巷、員橋巷。後來,魏忠賢在巷內建了真館,出於安全考慮修了座懸橋,小巷也就跟著更名為懸橋巷了。別看這懸橋巷只是短短的一段,這巷子里的建築幾乎都是以明清時期為主的。更值得稱道的是,除了魏忠賢之外,懸橋巷的歷史還與住在這里的另外幾個名人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先讓我故弄一下玄虛,答案馬上揭曉。
懸橋巷21號、23號、25號就是一代名醫錢伯煊故居,25號門口懸掛的鎦金招牌上赫然寫著「錢宅」兩個字。
有人說:「蘇州狀元、御醫多」,也有人說:「吳人療病多神異」,這些贊美之詞都說明了「吳門醫派」如同「吳門畫派」一樣譽滿天下。錢伯煊就是這樣一位吳中名醫。錢伯煊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在全國頗具影響的婦科專家。據說這位錢大夫曾經治好了一位東歐某國外交官夫人的不孕症,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話。
我所在的這座錢宅歷史悠久,確切的始建年代已經無從考證了。整個老屋都是在明代住宅基礎上逐年改建而成的,其中最為古老的要算是主軸線上的第二進大廳了,無論是構架還是局部構件,至今仍然保持著明代建築的特徵。廳前庭院敞亮,磚刻門樓古樸典雅,上面題寫著 「世德流芳」四個字。
老宅當年曾經用作診所。錢大夫在1982年離崗退休後,就回到了這間老屋頤養天年,直至去世。
2 洪家大院
從錢伯煊故居出來,接著往前溜達這就到了懸橋巷27、29號,這里被稱為洪家大院,產權人正是清末狀元洪鈞。這位洪狀元十分了得,曾經先後擔任俄國、德國、奧地利、荷蘭四國外交大臣,成為中國古代狀元中惟一的外交官。就是不知道咱這第一外交官的是不是精通四國外語的精英了。
提起洪狀元,知道的人可能少了點兒。但是說到他的夫人賽金花,知道的人那可就多了。當時的民間有一種非主流說法是:晚清中國的兩個名女人,一個是慈禧,另一個就是賽金花。可見這位賽金花女士的人氣。那絕對是人氣排行榜上響當當的人物啊!
話說當年洪鈞在服孝期間結識了蘇州名妓賽金花,據說,兩人初遇之時,這洪鈞已經四十九歲了,而賽金花呢才十三歲,還不是中國十大名妓的當選人。但就這樣的一段忘年戀情,讓賽金花搖身一變,從青樓名妓成了大清狀元的第三房姨太太。這也稱得上是麻雀變鳳凰的一次成功轉型了。這洪鈞對賽金花也算得上的有情有義,不但沒有嫌棄她的卑微出身,還帶著她一同出使了歐洲,引得當年街頭巷尾到處議論紛紛,各種報紙不惜長篇累牘登載此事,而這段故事也不斷地出現在了小說、詩篇中。
據說洪鈞當年還專門給賽金花造了房子,就是洪家大院傳說中的「第七進」房,也就是現在的27號。當年的賽金花,茶餘飯後的休閑活動就是在大院里聽聽評彈,唱唱崑曲、京戲,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滿耳的字正腔圓也是不錯的享受。在下人的眼裡,她是個溫和善良的人,絲毫沒有轉型不成功女人的那種尖酸與刻薄。惟一讓她覺得有些郁悶的,就是大夫人對她總是冷鼻子冷眼的。
1890年的盛夏,周遊完四國的洪鈞帶著已經聲名大噪的賽金花回到了蘇州,這次他們住進的是懸橋巷29號。
這座29號狀元府第是洪鈞出使回國後所建的。佔地3000平方米。祠堂在住宅東南部,有門屋,享堂及兩廡,是四合院布局。享堂梁枋雕刻繁復。洪鈞死後,賽金花就搬離了這座曾經給過她無數美夢的老宅院,去了上海,重操舊業,搖身成為一代晚清名妓,最終取得中國十大名妓排行榜上第九的位置。
3 石橋
走出懸橋巷,我又回到平江路的主街道上。這兒面街的老房子坐東朝西,二層樓房居多,粉牆黛瓦、飛檐翹角,清一色的磚木結構,顯得古樸典雅。
由北往南,我逆著平江河的流向而行。平江路沿河而築,路邊全是石砌低欄。既然有河,那就少不了橋。平江路上的橋可真不少。打南邊兒由苑橋起,到華陽橋落筆,中間還有思婆橋、壽安橋、雪糕橋等等十多座石砌古橋。這些石橋造型古色古香,只是這名字多少透著些古怪。路邊一位曬著太陽的老大爺樂呵呵,慢悠悠的跟我說,你別瞧這名字古怪,其實每個名字啊都是很有來歷的,就說那座雪糕橋吧,就是因為「張孝子轉雪為糕以奉親」而得名的,再說那座思婆橋,原本是叫「師婆橋」,就是因為橋旁原來有一個尼姑廟,後來就被大家訛傳為「思婆橋」了。
4 衛道觀前 潘宅禮耕堂
跟老大爺道別之後,我按照他的指點,來到了一條名為衛道觀前的巷子。一開始,我很好奇,衛道觀前?這是個什麼名兒啊?後來才知道,蘇州人喜歡在某某標志性建築後面,加上一個「前」或「後」字,比如衛道觀前、玄妙觀前、鎮撫司前等等等等不勝枚舉。衛道觀前就是因為街道位於一座名叫衛道觀的元朝道觀前邊兒而得名。
這條小巷並不起眼,等你進入巷子卻會發現,這條不起眼兒小巷竟然承載著元明清三朝諸多的風雨故事。如果有時間,翻開方誌還會發現此地香火曾經十分旺盛。
衛道觀前西頭是潘宅的禮耕堂。如果以巷中部的水井為分界線的話,那麼這個潘宅就占據了小巷北側將近四分之一的長度,佔地6700平方米。這樣大的規模,在整個蘇州私家宅院中也是數得著的。
上了些年紀的老蘇州告訴我,舊時蘇州城裡有不少大戶人家,潘姓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潘姓又分為兩族,俗稱「貴潘」與「富潘」。所以蘇州又有這樣一句老話:「蘇州兩個潘,占城一大半」。 「貴潘」呢,指的是潘世恩、潘祖蔭這一脈。這祖孫兩位都高中過狀元,分別官至乾隆朝和光緒朝軍機大臣,族中許多人都功名顯達,身居高位。自然,「貴潘」便成為了蘇州的名門望族,聲名之顯赫那就更不在話下了。「貴潘」之「貴」便是由此而來。「富潘」在鼎盛時期曾經擁有蘇州觀前街的大部分商號:像什麼元大昌酒店、稻香村糕點、黃天源糕團、文昌眼鏡店生意甚至做到了天津、北京和鄭州,就說老北京人兒熟知的老綢緞庄「瑞蚨祥」吧,那就是潘家的重要產業。
衛道觀前的潘宅是蘇州「富潘」家族的代表性宅院,是清乾隆五十二年徽商潘麟兆所建。其面積相當於山西喬家大院的兩倍。宅院共5落6進,主院落3進現在已經被改造成了高檔會所不對外開放,但是東西兩翼部分還是能夠參觀的。
衛道觀前的潘宅是屬於「富潘」的地盤,而從這條巷子出來,在平江路往南的大儒巷裡有座潘世恩祖居,這處宅子正是另一族「貴潘」的家產。據說,潘世恩還是潘氏家族中地位最高、任官時間最長的一位。自從他買下了鈕家巷的鳳池園之後,這里的產權就轉讓給了「富潘」家族了。所以說,這座狀元祖居算是見證了蘇州兩大潘姓家族的興衰啊。
不過,「富潘」、「貴潘」已經是永遠的歷史了,我的腳步還得沿著平江路的青石板繼續前行。走幾步就聽到一陣悠揚的古琴聲音。仔細一看,是一間琴館,這里有吳派傳人在講授琴藝。
5 評彈博物館
轉進中張家巷,沒走幾步,又聽到一種江南絲竹之聲,喜氣熱鬧。循聲向前,是一處評彈博物館,繞過前廳展設,後院就是書場。趕得巧了,花上幾塊門票,聽上一段彈詞,看台上人說噱彈唱,也不由得神采飛揚。
6 中國崑曲博物館
從書場轉出,再往巷子深處走是中國崑曲博物館。看上去與一般仿舊的建築差不多,也沒什麼稀奇的,走進去卻發現裡面是大有文章。
這間博物館的原址大有來頭,正是當年的全晉會館,由清末山西寓居蘇州的商人所建。
明清時期的蘇州是江南商貿最為繁榮的城市之一,遠在千里之外的晉商也不忘分享這塊「肥肉」,他們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建造了這座用來交流商情,聯絡鄉情的全晉會館。
會館由三路構成,中路是廟宇式建築,東路是住宅式建築,西路則是園林式建築。像這樣以蘇州地方風格為主,部分糅合了山西特色的設計,真可謂是南北文化在建築上的一次交融。
為什麼要把崑曲博物館設在了全晉會館的原址上?我大膽猜測可能是與會館中路上的古戲樓有幾分聯系。余秋雨曾在《抱愧山西》中提及這個「連貝聿銘這樣的國際建築大師都視為奇跡」的「精妙絕倫的戲台」,驚嘆道:「說起來蘇州也算富庶繁華的了,沒想到山西人輕輕鬆鬆來此蓋了一個會館就把風光占盡」。
據說那些山西商人們除了洽談生意,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在此喝茶聽戲了。作為緊張工作之後的娛樂重頭戲,商人們自然對聽戲的質量要求很高。因此當年建造這個戲樓那可是極為講究的。就拿戲樓上的藻井來說吧,它就相當於一個共鳴箱,演出時,能使演員發出的聲音向上聚集,聲音頓時變得洪亮圓潤,餘音更能繞梁不絕。
古戲樓上的那一幕幕戲劇早已經是曲盡人散啦,而崑曲的悠久文化至今仍在傳承。崑曲是「百戲之祖」,始於元末的「崑山腔」,因其劇目豐富、行腔婉轉、身段優美、文辭典雅、抒情性強等特點深受明代士大夫推廣,由最初的江浙一帶發展成全國性劇種,深刻地影響了其他地方戲種。並且流傳於宮廷,成為「官腔」,在清乾隆年間達到全盛時期。遺憾的是,崑曲的輝煌沒有一直延續下去,逐漸出現了衰退的跡象,最終還被後起之秀京劇取代了「國劇」的地位。不過,崑曲現在已經是擁有世界級頭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全人類的關注和保護,這點也是特別值得慶幸的。
我幸運地趕上了每周日下午兩點開演的崑曲「星期專場」,演的是《西廂記》。
如此近距離體驗「吳音雅韻」平生還真是第一次。走進寬敞的正殿,室內戲台前早已人頭攢動,人們透著柔和的燈光,專注地欣賞著演員俊俏的扮相和細膩的表演,每到精彩時便會發出陣陣掌聲。以前總有人抱怨說,這崑曲好是好,可是我們聽不懂啊,現在好了,藉助電子幕屏上同期顯示的台詞吳儂軟語不再是聽崑曲的攔路虎了。雖然沒能聽懂戲里唱的是什麼,不過想想早已知道的《西廂記》故事,再看看演員們的一抬手一投足,我這個「偽戲迷」也算是過了一把崑曲癮。
7 藕園
蘇州古建素來是以園林取勝的,在平江路的附近就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藕園。聽完戲以後,我就慕名尋蹤,先是往東拐進了倉街,沿著倉街一路向北,再向東進入小新橋巷。藕園就在小新橋巷7號。
藕園的東部舊址原來是清雍正時期保寧知府陸錦修建的「涉園」,又名「小鬱林」。後來,輾轉成了崇明祝氏的別墅。直到光緒初年,辭官來蘇州隱居養老的安徽巡撫、兩江總督沈秉成花重金買下了此園,並且聘請畫家顧潭設計建造,在涉園舊址的基礎上增建西花園。
說是藕園,其實在裡面是找不到藕的,因為宅院東西各有一園,又表達了「夫婦偕隱」的美好意思,「藕園」之名就此敲定。藕園最主要的景觀是園內的黃石假山。東花園是涉園的舊址。園中主體建築是一組重檐樓廳,名為「城曲草堂」,是當年園主宴請賓客的場所。西花園以書齋「織簾老屋」為中心,分隔成了前後兩個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後院有湖石花壇,北邊兒是座藏書樓。回到北京後翻看一些資料我才知道,王祖賢演的那版《游園驚夢》就是在這兒拍的。
就像很多來過平江路的人一樣,我也有著這樣的感受:從觀前街開始走,是鬧市。走到平江路,安靜了許多。再轉到其間的小巷,簡直就是桃源了。平江路是老蘇州的縮影,但是這里的變化也是無處不在的。這一路走過來,我就發現啊,老外經營的畫廊內部裝飾很現代,但那些原有的木窗還是依然向屋外人們展示著自己的蒼老;咖啡館裡面賣illy的咖啡,配很正的藍莓芝士蛋糕;平江客棧採用了清一色的青瓦磚進行規整的堆砌,色彩和形式新穎,蘇州味道和時尚元素撲面而來。其實,無論是古老的,還是時尚的,平江路都能展示出它令人陶醉的魅力。
從平江路抵達干將路,我想,改天再游平江路,不是我一個人,而是該拉上朋友們一起來走走。在暖暖的太陽底下,讓他們也來聽聽那些青石板背後的故事。
蘇州平江路導游詞二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卻說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闊,河上行走的是搖櫓船,路上僅可過黃包車而已。故有同一路上,平江以「水陸並行、河街相鄰」著稱。從北端的華陽橋至南端的苑橋,共有十三座橋跨越,是城內橋梁最密的一條河道,具有很典型的水鄉特色。
平江路實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條古道,在蘇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圖宋代《平江圖》上,就有平江路這條街道,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800年來,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並行的格局、肌理和長度,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房屋的體量、街道的寬度和河道,比例恰當,顯示出疏朗淡雅的風格;平江路兩邊小巷特別是東邊,還較好地保留了多條水巷,是今天蘇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處古街區。
平江路南起干將東路,北越白塔東路和東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較早出現了1834年的《吳門表隱》中,說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華陽橋南一,奚家橋南一,苑橋北一」,很詳盡。平江路是沿河的路,全長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長,北面是拙政園,南面是網師園,兩側伸出眾多歷史悠久的小巷,比如獅子寺巷、傳芳巷、東花橋巷、曹胡徐巷、大新橋巷、衛道觀前、中張家港、大儒巷、蕭家巷、鈕家巷、懸橋巷等。平江路現在是石板路面,路旁挺拔的香樟蒼翠蔥郁,撐出一片綠蔭。駁岸上,一行石欄,石桌石凳點綴其間。在這里,隨意拐進一座老宅,都可以觸摸到吳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先有平江府,再有蘇州城。」平江,原為蘇州府之名。據歷史載:宋政和三年(1113)正月,升蘇州為平江府,平江之名自此始。元至元十二年(1276),以蘇州為平江路治所。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克平江之後,改設蘇州府。在二百五十多年中,蘇州城作為平江府、路所轄若干縣的統治中心,又有平江城之稱,街名平江路即源於此。現在,蘇州又有平江區的建制。
;❸ 描寫平江古街的佳句
這條平江古街,我在蘇州七天,竟然遊了三次,小橋流水的詩情畫意,車行船櫓的悠閑怡然,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蘇州評彈的淺語軟唱,都體驗盡興了。
再游平江前,一夜的蚊子,將我折騰至凌晨五點才睡,七點又准時起床,真擔心自己今天體力不支。不過一天下來,發現行走在如詩的江南里,卻是沒有一點倦意,真是江南好,瞌睡都可少啊。
早上陪客人吃早餐,說起我昨天的人力三輪及平江古街,客人一聽,饒有興致,說自己雖是蘇州人,卻還沒坐過那平江上的手搖船呢。於是,草餐後,效仿我的昨日之旅,叫了兩輛人力三輪,朝平江古街出發。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闊,河上行走的是搖櫓船,路上僅可過黃包車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這是很典型的水鄉特色。
在蘇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圖宋代《平江圖》上,就有平江路這條街道,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800年來,平江路不但河流形態、街道建制與原先基本相仿,而且還分明的保留著「水路並行,河街相鄰」的水鄉格局。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房屋的體量、街道的寬度和河道,比例
恰當,顯示出疏朗淡雅的風格;平江路兩邊小巷特別是東邊,還較好地保留了多條水巷,是今天蘇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處古街區,與觀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靜古樸的生活氣息與咫尺外的鼎沸喧嘩迥然兩個世界。
平江路南起干將東路,北越白塔東路和東北街相接,古名叫做「十泉里」,較早出現了1834年的《吳門表隱》中,說道:「平江路古名十泉里,有古井十口,華陽橋南一,奚家橋南一,苑橋北一」,很詳盡。平江路是沿河的路,這條路我去走的時候,看看地圖,全長是1606米,也就是三里路長,兩側的橫街窄巷就多了,比如獅子寺巷、傳芳巷、東花橋巷、曹胡徐巷、大新橋巷、衛道觀前、中張家港、大儒巷、蕭家巷、鈕家巷、懸橋巷等等。
平江雙橋
清晨的陽光斜斜的照在流水翠柳上,一路走過昨日的風景,我們直奔手搖船的小碼頭而來。150元一艘手搖船,三個人坐上去,寬敞舒適。船夫一邊搖船,一邊講解平江的歷史、發展、以及那些和愛情有關的事,又給我們唱了幾曲當地小調,甚至還給我們介紹了他的博客,真是不可貌相啊!只是說唱到中途,他明確告訴我們,上岸時,希望給點辛勞費的哦!
船在水上,人在畫中,小橋流水,倒映著斑駁舊影,垂柳依依,掩映著白牆黑瓦。悠悠水鄉,多少滄桑,古樸幽靜,船櫓搖盪。我們在船上看古街的風景,遊人在古街倚欄看我們,不時有外國遊客SAY HELLO,舉起相機,對准我們美麗的船搖手。
下船之後,我們繼續步行平江路。看到很多地方在小規模施工建房,卻聽說必須是「修舊如舊」的要求。沿街不少老宅實已作酒吧、會所,只是外表並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製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並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緻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不時可見外國遊客步行路上,或是乘坐人力車,觀賞著如詩如畫的水鄉風景。又有許多美術學生,尋一處古樹腳下,對著小橋流水,靜心描繪。更有多對新人,身著古裝旗袍,在這里拍攝結婚照,演一回江南才子遇佳人,將這美麗的情節,定格為人生記憶的永久畫面。也有一兩家古琴館,默默的臨平江之水,幽靜的處平江古街,卻不聞琴聲,只有沿路走過的小店裡,播放著蘇州評彈的曲子,在依依的柳枝里,在悠悠的流水上,飄搖出古老的江南風情,傳唱著才子佳人的動人故事。
❹ 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有哪些
1·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蘇州平江路:一封寄往江南的情書
平江路是一條傍河的小路,蘇州一條歷史攸久的經典水巷。早在南宋的蘇州地圖《平江圖》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當時蘇州東半城的主幹道。800 多年來,不但平江路的河流形態、街道建制與原先基本相仿,而且還分明地保留著「水路並行,河街相鄰」的水鄉格局。平江路算是蘇州保存得最完好 的古街了,與觀前街一巷之隔,但其清靜古樸的生活氣息與咫尺外的鼎沸喧嘩迥然兩個世界。一條平江路,半部蘇州史。
風光指數:100%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6、7月最佳
住宿:旅店或青年旅社
2·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浙江永嘉茗嶴梯田:大隱隱於山的天地盛會
茗嶴鄉地處浙江永嘉縣西北部,位於小楠溪流域,生態環境非常的好,田園風光優美,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創作點之一。茗嶴山好、水好、雲好、茶 好、田園風光好。該地以層層疊疊的茗嶴鄉梯田著稱。雲霧繚繞的山野村莊,自然淳樸的民間風情,只要快門一按,隨處可定格為一幅絢麗迷人的風情 畫。這樣有靈性的土地,當然也會孕育出古老優秀的人文。茗嶴鄉靠山,倚溪而建,村裡的雕刻精美的石獅子、古橋、古宅非常多。山間氣溫比市區要低三五度,記得備件衣服,尤其是早起拍照片。山裡的老農因為彈棉花的緣故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特別善於與陌生人攀談。 如果不知道路怎麼走,或者打聽景點之類的,盡管開口,他們的博聞廣見總會給你意外的驚喜。
風光指數:80%
最佳觀賞時間:每年三四月份、五月中旬、十月份
住宿:農家住宿
3·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安徽祁門燕山:如夢似幻的攝影盛宴
祁門燕山,安徽地區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相對於黃山,九華山,燕山只是一處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卻是黃山市百佳攝影點之一,也是除去 黃山之外在安徽地區最佳觀賞雲海的地方。在早晨經常出現的雲霧,飄搖在山嶺之間,如夢似幻,這便是燕山最大的看點。燕山距離祁門市區有一段距離,建議自駕開車或租車前往。燕山未經過渡旅遊開發,尤其是上下山的時候,一些地方只有鐵鏈木梯和棧道,需要 徒手攀爬,遊客一定要注意安全。
風光指數:100%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
住宿:相對普通,燕山附近只有農家樂可以選擇
4·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西藏然烏湖:詩情畫意的人間天堂
然烏湖海拔3850米,面積約22平方公里,為藏東第一大湖,傳說中湖裡有頭水牛,湖岸有頭黃牛,他們互相較量角力,死後化為大山,兩山相夾的便是 然烏湖。然烏湖的靜和藍是遠近聞名的,湖中極少看到枯枝雜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烏湖的色彩非常豐富,草地、森林、秋葉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 岸淺灘五顏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鏡面反映。這里就是詩情畫意的天堂,一片澄靜。
風光指數:100%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6、7月最佳
住宿:農家住宿
5·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張家口陽原開陽堡:「第二樓蘭」盛世古城
陽原縣境內,最古老的縣城和村莊,故開陽有"開陽原縣村莊先河"之說。開陽堡長寬約為300多米,土城牆保留了原有的輪廓。開陽堡內的街區為井字 結構,分為9個部分,史稱「九宮街」。唐朝初期,開陽堡甚是繁華鼎盛,曾是這一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每逢集市和廟會更是車水馬龍、川流不 息、極為繁華。如今,斑駁的城牆無言地訴說著千年瘡痍和深深的寂寥,襤褸的外表下,隱藏著一種難以抗拒的魅力。這是一個會震驚到你的古城,一 定會的。
風光指數:80%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6、7月最佳
住宿: 陽原縣城旅館或自帶帳篷開陽堡南門外扎營
6·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台灣宜蘭墾丁:黑白雙「沙」
墾丁公園位於台灣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三面環海,是島內唯一涵蓋陸地與海域的森林公園,也是台灣本島唯一的熱帶區域。墾丁國家公園附近的白沙 灣,是由海洋生物殼體所組成的貝殼沙灘,沙粒均勻,晶瑩明亮,全年都適合游泳、潛水、帆船、騎水上摩托車等海上活動。看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一定忘不了唯美震撼的海上浮島和墨西哥海灘,其實那就是白沙灣,這是一個讓你興奮地想要沖進大海的沙灘。
風光指數:100%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7、8月最佳
住宿:特色民宿
7·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宜蘭外澳沙灘:沖浪聖地
宜蘭頭城的外澳就在烏石港背面,是一處平坦的沙灘,雪白的浪花一波波地打上岸來,在陽光照耀下,波光粼粼。除了弄濤戲水,這里沙細浪強,適合 飛行傘、沖浪等需要膽識的活動,來一趟頭城外澳沙灘,上天下海,三度空間的運動任君選擇。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7、8月最佳
住宿:特色民宿
8·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廣州從化溪頭村:醉美鄉村,山水之間
廣州從化溪頭村號稱是從化最美的鄉村,這里沒有名山大川的氣派,也沒有顯赫的名聲,只有舊式的建築物和淳樸的村民安安靜靜、與世無爭地共存著 。就連這里是流溪河的源頭這一點,也並不為許多人清楚,一切都是淡淡的,名不見經傳。但是這里自然環境非常好,美不盛收。這里有清新空氣,甘甜 的山泉水,這里還盛產水果,3、4月份出產青梅,果酒味清香濃郁;6、7月份出產三華李,皮脆肉爽、汁多果大;9、10月份出產柿子,甜且無核,村 民多用來制柿餅;12、1月份出產沙糖桔,這清甜可口,新鮮好吃。
風光指數:80%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6、7月最佳
住宿: 民宿或客棧
9·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安徽屯溪老街: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屯溪老街包括1條直街、3條橫街和18條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餘幢徽派建築構成的整個街巷,呈魚骨架形分布,西部狹窄、東部較寬。老街上有 許多地道的傳統特色小吃,有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黃山「臭鱖魚」,也有品類豐富,料多餡足的「秀嫂撻餜」,更有全國聞名精細製作的「黃山燒餅 」。
風光指數:60%
最佳觀賞時間:四季皆宜
住宿: 老街客棧
10·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浙江麗水岩下村:古老神秘的石頭村
風光指數:80%
最佳觀賞時間:春夏
石頭村——岩下村之所以被稱作「石頭村」,是因為這里的房屋、路面、台階、橋梁等全是就地取材、清一色用石頭建成。岩下村現存200餘幢石屋, 依山勢而建,牆體多為山石壘築,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儼然就是一個充滿原始氣息的石頭城堡,一個渾然天成的石頭世界。
11·國內最具浪漫情調景點之廣西桂林大圩古鎮:固守的古老
廣西古代「四大圩鎮」之一。古鎮始建於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灕江綿延2公里長,不寬的街道上鋪著青石板,石板路兩邊是保存完好的老房 子,大圩以其「大」,成為廣西四大圩鎮之最。到大圩,萬壽橋是必去的地方。萬壽橋詩建於明代,是一座石塊砌起的石拱橋,古樸自然。遠望似青龍卧江,近看橋影如月,氣勢非凡,與兩岸古樸的民居相依,具小橋流水的典雅嫵媚。
風光指數:60%
最佳觀賞時間:春季
住宿:大碼頭邊的古鎮旅社
❺ 平江路有什麼好玩的
平江路主要是特色小吃,比較好玩的地方主要包括貓的天空之城、平江印象、蘇妃乳酪、青石橋、羽之家茶生活等等一些地方
為了更好的游覽平江路,大家可以看下這條的遊玩路線,裡面會具體介紹的(圖片上的紅點均是)
好了,到此平江路的全部游覽路線和大概的風景就都幫大家分享完了,最後一個干貨分享給你:以上景點美圖全部來自於咋拍APP,每一張照片都帶拍攝位置,照著拍,就能讓你拍出這么美的旅遊照片,APP可直接到應用商店搜到哦~~~
作者:咋拍APP 照片來源:咋拍APP
❻ 蘇州的網紅街平江路,那裡有哪些蘇州的小吃和美食呢
這里有海小姐的玫瑰餅,有著很濃的玫瑰香味兒,口味甜甜的。還有狐狸家的乳酪,味道香濃。還可以嘗嘗遍地都是的雞爪和炸魷魚,味道都非常正宗,讓人一想到就不停留口水呢。
❼ 關於蘇州美女詩句
1:嘴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出自《紅樓夢》
【釋義】嘴巴不畫口也紅的漂亮,眉毛不用描也很直美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國風·周南·關雎》
【釋義】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3: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出自《清平調》
【釋義】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4: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出自《李延年歌》
【釋義】北方有位美麗姑娘,獨立世俗之外,她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牆垣失守。
5: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出自《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釋義】晴天,西湖水波盪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6: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出自《陌上桑》
【釋義】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頭上梳著墮馬髻,耳朵上戴著寶珠做的耳環
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出自《長恨歌》
【釋義】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
8: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出自《西宮秋怨》
【釋義】芙蓉再美都不及美人的妝容,水殿上一陣風吹來帶著美人珠翠的香氣
9: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出自《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釋義】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嬌軟無力,微笑地倚看東窗下的白玉床。
10: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出自《佳人》
【釋義】有位舉世無雙的美人,隱居在空曠的山谷中。
「君到姑蘇間,人家皆枕河.故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唐代詩人杜荀鶴
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宋·蘇舜欽《滄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元·維則《獅子林即景》)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園圖詠·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謝公丘壑應無負.(清·徐崧《秋過懷雲亭訪周雪客調寄踏莎行》.懷雲亭即今蘇州北半園)
隔斷城西市語嘩,幽棲絕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題姜氏藝圃》)
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獅子林得句》)
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賡言《游獅子林》)
鷗鳥群嬉,不觸不驚;菡萏成列,若將若迎.(蔣堂《北池賦》,北池為唐宋時代蘇州官府園林)
懶雲仙,蓬萊深處恣高眠……林泉愛我,我愛林泉.(吳西逸《殿前歡·懶雲窩》,懶雲窩為元代蘇州宅園)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滄浪亭聯
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獅子林立雪堂聯)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拙政園與誰同坐軒聯)
閑尋詩冊應多味;得意魚鳥來相親.(拙政園綉綺亭舊聯)
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虎丘花雨亭聯)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老闆愛吃南邊菜,都到蘇州城裡來
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橋,兩岸朱樓夾柳條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
飄飄關塞雲,微微河漢月.
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
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1、《橫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2、《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3、《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聲。
4、《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5、《正月三日閑行》(唐) 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6、《烏棲曲》(唐) 李白
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7、《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聲。
8、《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7)平江路有哪些美女擴展閱讀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蘇州古城遺存的古跡密度排名第三,蘇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蘇州古城和蘇州園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遺產"集於一身,而崑曲、陽澄湖大閘蟹、周庄是三張國際級、重量級的品牌。
蘇州園林甲天下,為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其中九座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止2009年有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
蘇州現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崑山周庄、吳江同里、吳江震澤、吳江黎里、吳中甪直、吳中木瀆、太倉沙溪、崑山千燈、崑山錦溪、常熟沙家浜、吳中東山、張家港鳳凰)。
保存較好的古鎮(如吳江的黎里、盛澤、平望,太倉瀏河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吳中陸巷古村、明月灣),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參考資料 網路——蘇州
關於蘇州的詩句(一)《楓橋夜泊》【唐】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送人游吳》【唐】杜荀鶴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正月三日閑行》【唐】 白居易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盪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
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青玉案》【宋】 賀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關於蘇州的詩句(二)《橫塘》【宋】范成大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憶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那年你從三月出發
走出浪淘盡英雄的蘇州
回望蘇州太小,小如玉佩
小如文化古國佩戴的徽
月下洞庭西壁景緻極佳
借蘇子當年夜遊的舟子
你輕輕一點篙
往上水就上了長江三峽
再稍稍一使槳
往下水就到了上海灘頭
上水的河道很曲折
況且傳說美如珠鏈
黃鶴飛去,編鍾依舊
伯牙在琴台撫琴彈奏
一曲高山流水覓知音
太湖風光上龍幡高懸
讓天下龍舟有了魂魄
昭君浣衣的美色香溪
搗衣聲聲流淌脈脈詩韻
還有高峽出平湖的奇跡
讓洞庭的痴男怨女
斷了天涯路
下水的河道很嫵媚
況且都有江南的韻味
過了一座石橋又是石橋
坐熱一爿茶館又是酒館
江南的石板街韻味很足
橫進斜陽再也拐不出來
江南的柳枝是折不盡的
如江南少女青藤般的手臂
把你的心,纏繞成那支
笛短簫長的江南味的曲子
那年你從三月出發
我把三月的錦綉蘇州
和蘇州秀麗的三月送你
太湖橋頭的暮色很濃
你背著小小詩囊與我告別
轉身的姿勢我至今難忘
蘇子來蘇州時心情很抑鬱
桂花開了他的眼界
而你也這樣豪邁地走了
讓太湖從此獨飲如寡水
你說你出遠門從不帶傘
反正你的朋友很多
他們星羅棋布地分布在
凡是你想去的地方
你會對朋友講起小小蘇州
講起一個叫蘇州的哥們
然後站在地圖一角看蘇州
小小蘇州不過是華夏一點
哥們所寫的,也不過是
中國文化史的一部斷章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 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 李白《怨情》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 李白《長相思·其一》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 李白《妾薄命》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 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 白居易《後宮詞》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 李白《越中覽古》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 王昌齡《西宮秋怨》
1、《烏棲曲》
唐——李白
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白話譯文:
姑蘇台上的烏鴉剛剛歸窩之時,吳王宮里西施醉舞的宴飲就開始了。
飲宴上的吳歌楚舞一曲未畢,太陽就已經落山了。
金壺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吳王宮山的歡宴還沒有結束,吳王起身看了看將要墜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將明,仍覺余興未盡,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樂興未艾哉!
2、唐·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
原文選段: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釋義:
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歸去,蟋蟀鳴聲切切不堪入耳。明日你將乘船回毗陵,到那時,回首姑蘇,所見將唯有一片白雲。
3、宋·蘇舜欽《過蘇州》
原文選段:
東出盤門刮眼明,蕭蕭疏雨更陰晴。
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
萬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羈苦俗人輕。
無窮好景無緣住,旅棹區區暮亦行。
釋義:
東出盤門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陣蕭蕭細雨改換了陰晴。綠楊依依白鷺點點,全都各自怡樂歡欣,近處的水遠處的山,一處處隱含著深情。世間萬物有盛有衰,憑仗上天旨意施行,嘆息我嘗盡羈旅愁苦,卻被凡夫俗子們看輕。這無窮美景可惜無緣留住,客船黃昏時竟還匆匆遠行。
4、唐·杜荀鶴 《送人游吳》
原文選段: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釋義:
你到姑蘇時將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麼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夜市上充斥著賣菱藕的聲音,河中的船上,滿載著精美的絲織品。遙想遠方的你,當月夜未眠之時,聽到江上的漁歌聲,定會觸動你的思鄉之情。
5、宋·姜夔 《姑蘇懷古》
原文選段:
夜暗歸雲繞柁牙,江涵星影鷺眠沙。
行人悵望蘇台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釋義:
在朦朧的夜色中,一片片雲兒,急遽地掠過船旁。清澈的江水,靜靜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盪漾,閃耀著光芒。沙灘上的白鷺,早已睡熟,沒一點聲響。
我默默地望著姑蘇台,帶著幾分惆悵:那迷濛的柳樹,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細條,為吳王掃拂著滿地飄墜的花瓣。
6、唐·張繼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原文選段: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釋義: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裡敲鍾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7)平江路有哪些美女擴展閱讀:
《烏棲曲》詩的開頭兩句,以洗煉而富於含蘊的筆法勾勒出日落烏棲時分,姑蘇台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朧的剪影使人們隱約感受到籠罩著吳宮的幽暗氣氛 ,聯想到吳國日暮黃昏的沒落趨勢。
而這種環境氣氛,又正與「吳王宮里醉西施」的縱情享樂情景形成鮮明對照,暗含樂極悲生之意。這層象外之意,貫串全篇,含蓄隱微。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棲曲》
沈壽 女,初名雲芝,字雪君,後名壽,晚署雪宦。吳縣人。生於蘇州一個古董商家裡。7歲隨姐沈立學刺綉。十六七歲在當地已負盛名。光緒十六年(1890),即在蘇州創辦同立綉校。十九年與余覺結婚。余能詩善畫.夫妻畫綉相輔。沈壽開始研究刺綉針法,創造出近10種新的針法。二十九年,沈壽吸收繪畫中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表現物象的立體感,創造出模擬綉法,成為欣賞性綉品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光緒三十年,慈禧太後70壽辰,沈壽綉成"八仙上壽圖"、"無量壽佛"兩幅壽屏,通過在農工商部供職的蘇州人單束笙進獻。慈禧見壽屏,贊為絕世神品,書"福""壽"兩字,分贈余覺、沈壽夫婦倆。農工商部頒發雙龍寶星等勛章,並由尚書載振奏准設立女子綉工科,任命余覺為總理,沈壽為總教習,專門培養刺綉人才。是年11月,沈先期去日本考察美術學校教學,翌年1月回國,即在北京建校,內設國文、圖畫、刺綉三課程。8月,在蘇州設福壽綉廠,翌年停辦。沈壽吸收日本刺綉和西洋畫的長處,以新意運舊法,使綉品更生動逼真,有立體感。所綉英女王維多利亞半身像,獲世界萬國博覽會最優等獎。宣統二年間(1910)初,南京舉辦南洋勸業會,沈壽奉命專責審查綉品。辛亥革命後,綉工科停辦。余、沈去天津創辦自立女工傳習所,辦學3年。民國3年(1914),應張春之聘,沈壽擔任南通女工傳習所所長,繼續傳授刺綉技藝。所綉義大利皇帝、皇後像在意宮廷引起轟動,在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又獲金質大獎。6年,沈壽多病,張謇恐其藝法不傳,請沈壽詳講綉法,張作筆記,每天一二條,或二三天一條,數月後成《雪宦綉譜》一書,總結18種刺綉的基本計法。9年10月,南通綉織局落成,沈壽任局長。10年6月8日沈壽病逝,終年48歲。葬南通黃泥山之東南麓。蘇州博物館藏有其《濟公像》等綉品。沈壽姐沈立,又名鶴一,刺綉技藝堪與沈壽媲美,妹妹長期合作。沈壽出嫁前即已合綳共綉,以後仍與沈壽一起去北京、天津、南通等地。沈壽逝世後,沈立接任南通刺綉局長。她的自綉作品有《馬》、《神女》、《虎》等。
趙飛燕、趙合德(趙飛燕本名趙宜主):兩人均是江蘇蘇州人。趙飛燕、趙合德的母親是西漢江都王的女兒,嫁給了中尉趙曼,卻暗中與舍人馮萬金私通而生下二女,趙曼病逝後母女三人相依為命,趙氏姐妹從此也備嘗艱辛,從江南姑蘇一直流落到京城長安。趙氏姐妹被漢成帝劉驁看中而入宮,姐妹兩人深受寵愛,不久漢成帝又廢黜皇後許誇立趙飛燕為後。
真娘: 江蘇蘇州人,天資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吳門才貌雙全的絕色女子
蘇小小: 江蘇蘇州人,錢塘名妓,美貌絕倫,喜吟詩作畫,才空士類,深得各界仰慕,年十九咯血而死,終葬於杭州西湖西泠橋畔。
薛素素: 江蘇蘇州人,她是明代唯一有史料可查的女棋手,多才多藝,棋、詩、書、琴、蕭、綉等,無不工絕,有"十能"之稱,是位有才氣的女子
沈九娘: 江蘇蘇州人,端莊文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藝過人,後為唐伯虎之妻
王翠翹:江蘇蘇州人,秦淮名妓,吳儂軟語,柔媚無比,而性格中又有一點堅毅與直率,後逃往嘉興,在嘉興南湖,遇到了桐城富家子弟羅龍文,嫁給了羅龍文為妾,之後多次遭遇磨難事故,最後跳海而死。
周玉鳳:江蘇蘇州人,周玉鳳是明崇禎帝朱由檢的皇後
柳如是:江蘇蘇州人,十三歲便進了青樓,不過老鴇慧眼識人,培養其琴棋書畫,詩詞曲賦,是活動於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她個性堅強,正直聰慧,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之間,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採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賽金花(原名傅彩雲):江蘇蘇州人, 她的父親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流寓蘇州,娶了當地的女子為妻,先生一女賽金花,後生一男。賽金花曾作為公使夫人出使歐洲四國,是一個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葉中國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
❽ 平江路的歷史故事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
卻說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闊,河上行走的是手搖船,路上僅可過黃包車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這是很典型的水鄉特色。
平江路的路,就是一條古老的青石板路,平直通達,中無雜樹,更難得的是,路上竟然連一個商鋪都沒感覺到,只見左右穿插的精緻水巷,阡陌交通,處處散發出嬌美幽雅的蘇州美人的氣息。
平江河的水不但碧玉般的綠,還多了層嫻靜的味道,如果把麗江的水說成是動如脫兔,她則是靜若處子,看不出一點流動。在這里,就連孔夫子也不會心生傷逝之感。只有當雨落平河,或有小船劃來,揚起的波紋,方才感到靜止中唯一的動態,正如漢愛德華·吉朋在一片靜寂的教堂中發現鍾擺一樣,讓人感受到生機。
平江路上的石橋很精巧,平橋可以通車,不過對於行人還挺隱蔽,有時一路走過,可能尚未發覺腳下一涓細水,已然越過。拱橋通常坐在平江路邊的水巷上,一拱似虹,柔美的曲線彷彿緊身的毛衣覆蓋下女性胸部的輪廓。站在頂端,憑桿欣賞腳下的碧水,劃來的蓬船,過往的美女,真是難得的美事。在這里,船和橋不只是人們看風景的工具,而是風景中不可或缺的鮮活器官,也正是由於船和橋的存在,使水巷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一首詩,是一幅畫,如果一定要給這詩畫加個名字,那隻有借用崑曲《牡丹亭》的一句唱詞:「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水鄉的風景畫固然美麗。但是如果少了人的活動,總覺得單調了些。這就是尋常百姓的人家盡枕河~~~
平江路是位白發的長者,趟過歲月長河的老人,見多了賦予更多的理性,他總是把自己經歷的過去和知曉的東西娓娓地告訴你;平江路是本史書,有形的豐碑,無形的流傳共同記載著近千年平江和兩千五百年古城的歷歷滄桑;她是位朋友,算是忘年交吧,我們時常碰碰頭,聊聊天,敘敘舊;她又是位戀人,從不失浪漫的情懷和悠閑的雅興,有時同行在春天的細雨中,有時相約在秋天的月色下,有時牽手夏天的黃昏後,有時逐戲於冬天的薄雪裡。
❾ 蘇州平江路附近有沒有什麼好玩的
蘇州博物館,動物園,獅子林,拙政園
❿ 蘇州平江路那邊有哪些美食有哪些好吃好玩的
平江路有:
品芳---平江區平江路94號(近大儒巷)。
泡泡餛飩,芝麻生煎、清水豆花、手剝蝦仁蝴蝶餃、蟹粉小籠、粢米團青蒜肥腸鴨血煲、綠茶佛餅.
明堂---平江路28號。 苦咖啡
尚河---平江路244號(白塔東路口): 藍山風味咖啡
貓的天空之城---平江路29號: 絲襪奶茶、提拉米蘇、巧克力慕斯。
桃葉鋪---平江路94號,雙皮奶、香蕉鮮奶餅、鹽焗雞腳。
一坪的海岸線----平江路10號:一坪布丁 、盆栽奶茶、椰奶咖啡、瓶子奶茶、盆栽咖啡、薄荷冰激凌盆栽。
狐狸家----平江路256號: 手工酸乳酪.
雞腳旮旯---平江路中段41號東側,sa附近的弄堂: 雞腳。
上下若---平江路255-257號(白塔東路口,平江路搖船碼頭)。 凱撒沙拉、芝士培根三明治、咖喱雞肉意麵、蘑菇芝士焗飯。
蘇妃---平江區南顯子街18號,青石橋旁。蘇妃乳酪、雙皮奶、芒果布丁、芒果班戟、榴槤班戟、火龍果班戟、
瘋派味---平江路衛道觀前1號,(大儒巷) 。 手握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