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國幾大才女,你都知道誰
民國還是一個女性開始活躍的時期,大眾評選的電影皇後、金嗓子也是雨後春筍一般出現。若要評選出「四大美女」來,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的是:陸小曼、林徽因、周璇和阮玲玉。
阮玲玉(1910.4.26—1935.3.8),原名阮鳳根,中國無聲電影時期影星之一,代表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藝術最高水平,在民國時期的影壇地位僅次於影後。阮玲玉端莊大方,清麗脫俗。對待表演藝術,她勤奮刻苦,傾注了全部的熱情,不懈追求。表演中,她能夠准確地體味人物的情感,捕捉到人物感覺,並用適當的眼神、表情、動作準確地表現出來。這種准確的內心感應力和形體表現力結合得又非常自然,顯示出她卓越的才華和非凡的功力。
阮玲玉生前名聞天下,死後的哀榮也是極一時之盛。1935年3月14日,她的靈柩從萬國殯儀館移往閘北的聯義山莊墓地。阮玲玉生前的好友差不多都到齊了,將近300人。下午1時10分,由金焰、孫瑜、費穆、鄭君里、吳永剛、蔡楚生、黎民偉等十二位電影界大腕將靈柩抬上靈車。
這天送葬的隊伍排成長龍,靈車所經之處,萬人空巷,沿途夾道摯愛者多達30萬人。美國《紐約時報》駐滬記者見狀極為驚奇,特意作了「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的報道。文中還配發了一幅插圖,送葬行列中有一壯漢,頭扎白布,身穿龍袍。其寓意為「倘若中國還有皇帝的話也會前來參加葬禮。」
好了,民國幾大才女介紹完了,這幾位女子你們最喜歡哪位呢?
B. 民國28位才女有哪些
民國28位才女有:林徽因、陸小曼、張愛玲、盛愛頤、史良、秋瑾、呂碧城、蘇雪林、凌叔華、謝婉瑩、吳健雄、楊絳、蕭紅、宋美齡、宋慶齡、石評梅、阮玲玉、孟小冬、丁玲、周璇、唐瑛、潘素、趙一荻、胡蝶。其中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
C. 民國四大才女是哪四位
民國四大才女分別為:呂碧城、蕭紅、石評梅以及張愛玲四人。民國四大才女,一般是指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後,五四新文化運動至三四十年代之間、中國文壇上出現的一大批女作家女詩人,她們中的代表人物。學界比較一致的說法應該是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並沒有大多數人熟知的冰心以及林徽因這兩位傑出女性。
呂碧城:其生於1883年,父親呂鳳岐是光緒三年丁丑科進士及第,曾任國史館協修、山西學政等,家有藏書三萬卷。蕭紅: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極具個人特色的作家。
石評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原名汝壁,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自取筆名石評梅。曾用筆名評梅女士、波微、漱雪、冰華、心珠、夢黛、林娜等。
張愛玲: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
D. 民國四大才女
民國四大才女是: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和張愛玲。
1、呂碧城作為時代新女性,特立獨行,文采斐然。呂碧城接受了新時代女權主義的思想,再加上個人性格,使得她逐漸成為了超乎常人的開闊胸襟,這一點在作品上有所體現,他與革命家秋瑾一見如故,兩人立式奔赴革命事業,各自發光發熱。
2、蕭紅命運悲苦,但一直抗爭,追求獨立與自由,是新時代女作家的典範,蕭紅幼年母親去世,常年的讀書受先進思想的影響,她拒絕封建的條條框框,追求獨立的人格和平等的愛情,寫出了很多風格獨特的好文章。
3、石評梅作品充滿了對自由,平等的渴望,堅持女性的解放事業,她堅持用自己的筆風為中國女性的革命解放事業作斗爭。石評梅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游記、小說,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
4、張愛玲專注寫作,開闊了自己的文學領域,一生追求平等的愛情和自由。她的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
E. 民國十大才女
1.史良(1900-1985)
張愛玲上海人,作家。 張愛玲家世顯赫,其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鴻章的長女。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病逝在美國。享年75歲。
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 。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
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 。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只有在她那裡才可以得到。讀別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 。
F. 民國哪幾個女生被稱為才女
在民國時期,由於各種先進思想的傳播與碰撞,所以涌現了一大批充滿才華的才子佳人,其中很多都是女性,而其中又有四位女性被公認為民國四大才女,她們都是誰呢?今天老魏就帶看看她們的事跡。
一、呂碧城
呂碧城出身在一個官宦家庭,父親是晚清的一位進士,所以家境非常不錯,這也是她從小便受到了比較良好的教育。而她也獲得了許多中國女子第一的稱號,比如,她是第一個女子撰稿人,第一位女性新聞編輯,第一位提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女生等等,可以說她是近現代傑出女子的代表。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才女,卻一輩子未婚,一直到死都是孤獨一生。
張愛玲原名張瑛,是民國四大才女中活得最久的。她在中學畢業後便前往香港讀書。後來,香港淪陷,張愛玲便無心繼續學業,乘船返回了上海。她回到上海便積極地投入到宣揚中國文化的工作中去,在一九四三至一九四四年,創作並發表了《沉香屑》、《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其作品使得外國人對中國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她也成為了中國外交的一張名片。
G. 民國四大才女分別是誰
1、呂碧城出生於1883年, 1904年,成為《大公報》第一位女編輯。她興辦女學、提倡女權、出國游學,呂碧城是那個時代特立獨行的新女性,也是近代傑出的女詞人,代表著作有《信芳集》、《呂碧城集》、《歐美漫遊錄》等
2、蕭紅出生於1911年, 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代表作有《呼蘭河傳》,《生死場》,《孤獨的生活》,《小城三月》,《馬伯樂》等。
3、石評梅出生於1902年,是中國近現代女作家,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而自取筆名石評梅。石評梅出生於山西一個清末舉人家庭,自幼受「四書」、「五經」熏陶,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代表作有《偶然草》《濤語》《石評梅選集》《石評梅作品集》等
4、張愛玲,1920年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瑛。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是現代著名的女作家,代表作有《流言》《張看》《傳奇》《半生緣》《赤地之戀》《小團圓》《雨》等
H. 民國十大美女分別是誰以現在的眼光看哪位最漂亮
民國出了很多才子佳人,民國有十大美女,有林徽因,阮玲玉,陸小曼,王映霞,孟曉東,蔣英,唐瑛,夏夢,胡蝶,周璇。最漂亮的美女有蔣英,夏夢,林徽因。
提到林徽因,幾乎無人不曉,她是民國時期一個非常出名的女作家。因為她曾經和徐志摩戀愛過,所以她也備受外界關注。林徽因最終和梁思成走到了一起,林微因是有才氣的, 她的詩歌寫得非常優美。林徽因美得清新脫俗,亭亭玉立,林徽因一直被稱為民國十大美人之首。她做了很多有正能量的事,一生養育了幾個孩子,結果最終她還是先走了一步。林微因不僅有才情,而且她長得很漂亮,和男人友人們的關系都非常好。
I. 民國十大才女都有誰其中受歡迎程度最高的是哪一個
民國十大才女有:張愛玲,林徽因,凌叔華,陸小曼,陳衡哲,吳健雄,盛愛頤,史良 ,蘇雪林,謝婉瑩,她們每個人在文學創作及自身修養上都有很高的造設。不過要論民國才女的涵養和學識,以及好感度,林徽因稱得上民國十大才女之首。究其原因如下:
最後,她是個幸運的女子,沒有錯過生命中任何季節,甚至,每個季節都活得繁茂而絢麗。少女時,跟隨父親游歷歐洲,博聞強識,陶冶心胸;少婦時,與年貌相當的丈夫攜手游學,開啟中國女子研習建築的風氣之先;中年時,學貫中西,成為清華的國寶級教授,中國建築學的先驅。她或許會坦盪地對丈夫說:“我可能愛上了別人。”但她更能夠在自己的建築思想和學術追求被錯誤批判時堅持己見,陳占祥說她“不是不讓須眉,簡直是讓須眉汗顏”!
J. 民國四大才女到底是誰
1.呂碧城呂碧城(1883年~1943年1月24日),一名蘭清,字遁夫,號明因、寶蓮居士。女權運動的首倡者之一,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並開創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掌校政先例的民國奇才女。她被贊為「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與秋瑾被稱為「女子雙俠」,詩人、政論家、社會活動家、資本家。20世紀頭一二十年間,中國文壇、女界以至整個社交界,曾有過「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的一大景觀。
2.蕭紅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本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蕭紅的小說具有鮮明的文體特徵,創造出場景性的小說結構。蕭紅以自己悲劇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觀照她所熟悉的鄉土社會的生命形態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國民性弱點,抒寫著人的悲劇、女性的悲劇和普泛的人類生命的悲劇,從而使其小說獲得一種濃烈而深沉的悲劇意蘊和獨特而豐厚的文化內涵。
3.石評梅石評梅(1902-1928),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原名汝壁,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自取筆名石評梅。曾用筆名評梅女士、波微、漱雪、冰華、心珠、夢黛、林娜等。石評梅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游記、小說,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作品大多以追求愛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為主題。小說創作以《紅鬃馬》、《匹馬嘶風錄》為代表。在她去世後,其作品曾由廬隱、陸晶清等友人編輯成《濤語》、《偶然草》兩個集子。
4.張愛玲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張烘,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說、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說成就最高。張愛玲小說超越了她所處的時代。她的小說無論是選材、立意,還是人物塑造、敘事結構和語言技巧無不顯現出個人的特色,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她的小說無論是超越雅俗,還是對邊緣化小人物的深入描寫,都是20世紀40年代的其他任何作家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