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我國歷史上,真正的十大美女都是誰
十大美女是:西施、鄭旦、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褒姒、趙飛燕、蘇妲己、馮小憐、甄宓。西施,浣紗西施,「沉魚落雁」中的「沉魚」說的就是西施。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魅惑吾王夫差,讓勾踐好能復國。
趙飛燕,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後,"環肥燕瘦"的「燕瘦」說的就是趙飛燕。最後趙飛燕也是自殺。
鄭旦,和西施一起奉命去魅惑吾王夫差的美人。
褒姒,西周周幽王的愛妃,傳說她很少笑,周幽王為博她一笑,就烽火戲諸侯,最後落得國破身亡。
甄宓:東漢末年人,建安中期,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為妻,後來被曹丕所收,十分寵愛,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東鄉公主,後來被曹丕賜死。
B. 中國哪個地方美女最多 中國美女最多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第十名:杭州
上榜理由:杭州的美女實在太多了……比如上世紀30年代的王映霞—一位讓才子兼烈士的郁達夫如痴如迷的杭州女人;比如五六十年代的電影明星王曉棠,以及現今的陶慧敏、俞飛鴻、何賽飛、周迅等。除了這些女明星外,杭州街頭的美女也是數不勝數,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的美女婉約動人,嬌嫩青澀,皮膚也一流。
第九名:長沙
上榜理由:長沙附近有嶽麓山、明月山,再加上水的陰柔,使這里的女子無論在長相還是在身材上都別有一番風味,可以說是集合了江南女子的水靈嬌柔和北方女人的率真多情!
長沙女孩一般來說臉色都很潤,白中透著紅,猶如湘江岸邊三月的桃花。長沙女子的身材比較高挑豐滿,不像一般南方女子那樣瘦小。她們在外貌上尤其突出的特點是五官輪廓分明,給人以清清爽爽的感覺
第八名:安慶
上榜理由:安慶自古至今就盛產美女。三國時期有聞名於世的大喬、小喬。當年《紅樓夢》挑選演員首選安慶,其中安慶美女郭宵珍飾演史湘雲,袁玫飾演襲人。現在,安慶美女李小璐、安慶美女田海蓉雙雙入選「中國新四小花旦」。
而說起安慶,這里還是黃梅戲的故鄉,想想那溫柔的黃梅調,你就知道安慶的妹子說話有多麼甜美。
第七名:大連
上榜理由: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地處東北,而東北女子向來以白面長身著稱。大連美眉則無疑集東北女性的精華於一身。與江南女子相比,大連美眉也許婉約不夠,但卻多了一份豪氣;與東北的其它內陸城市女人相比,大連美眉身上又多了一些清麗和雅緻。
第六名:米脂
米脂位於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米脂水在縣東南100步處,其地沃宜於種植穀子,穀子碾成小米金黃金黃,煮成小米粥上面漂了一層油脂。也許米脂的小米還有什麼成分,使女人吃了長得漂亮,如花似玉。而在米脂,除了看漂亮的姑娘外,這個不大的小城,但被稱為是「文化之鄉」,有歷史有名勝,你如果有興致轉一下,收獲可能還不小呢。
第五名:武漢
上榜理由:武漢女子什麼時髦都要趕,什麼本事都要學,外表的輕靈秀氣,血液里流淌著市民氣息。她們對感情有自己的熱情與計較,對家庭,她們有著極大的歸屬感。
第四名:成都
成都美眉皮膚細膩而白凈,她們似乎並不喜歡濃妝艷抹,不論是上班一族,還是學生妹妹,基本都是輕描淡寫,但天生麗質難自棄,也一樣讓人驚艷。成都美眉和成都這座城市一樣,都隱隱地透露一種淡淡的、慵懶的、休閑的味道,這種慵懶,讓她們有一種溫柔的小貓樣的美。
第三名:重慶
上榜理由:約是山城多山道,重慶美眉們從小便爬坡上坎,一條條美腿都鍛煉得既性感又修長。重慶美眉天生明眸皓齒、性格爽直,個性十足,魅力十足,熱情似火而又拿捏有度。如今紅遍整個熒屏蔣勤勤、於娜、陳琳等。這些美女不僅具有了重慶人的豪邁也具有了重慶女孩子的溫柔。
第二名:哈爾濱
哈爾濱姑娘身上有三個特點:身材高挑,皮膚白皙,鼻樑很高,
第一名:三亞
C. 河南「盛產」美女的城市有哪些第一名是哪座城市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外在形象總是人們判斷另一個人的第一印象,走在大街上,如果看見好看的人,相信許多人都會回頭多看一眼,自古以來,全國各地都有一些盛產美女的地方,其實這主要是和當地的氣候環境有關。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河南盛產美女的三個城市。
以上就是河南公認的三個美女之城,不過這種排名本就是百姓們娛樂玩兒的,所以也不能太較真,而且一個城市裡那麼多人,也不可能每一個都是美女帥哥,本身就是一個概率性問題。
但是既然這三個城市能在河南省中脫穎而出,說明在這些地方偶遇美女的概率是比較大的,也說明外界人士對這些地方的女生印象很不錯。不過人們外出旅遊也並不主要是為了看美女,更重要的還是欣賞一些風土人情,文物古跡,在娛樂之餘還能欣賞到這里的漂亮小姐姐,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呢。
D. 湖北有哪些美女明星
Top10 李念
李念,1985年5月30日出生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2級)。
2005年,李念出演電影《霍元甲》。2009年參演電視劇《蝸居》,因飾演角色「海藻」被觀眾熟知。
Top9 唐一菲
唐一菲,中國內地女演員,出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2008年出演《紅樓夢》中秦可卿一角而受到關注。2012年6月7日在武漢和演員凌瀟肅成婚。
Top8 宋軼
宋軼,1989年10月31日出生於湖北省荊門市 ,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2009年,參演李少紅版《紅樓夢》,正式出道[1]。2010年,主演革命 歷史 劇《毛岸英》。2012年,出演愛情劇《山楂樹之戀》。
Top7 袁泉
袁泉,中國內地女演員、歌手。1977年10月16日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96級表演系。
1996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和同屆的章子怡、梅婷、胡靜、曾黎、傅晶、秦海璐並稱「七朵金花」。
Top6 徐帆
徐帆,1967年08月16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中國影視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會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
1998年憑借《不見不散》獲第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演員獎。1999年,徐帆與導演馮小剛結婚。
Top5 小李琳
小李琳(原名李佳璘),1980年8月4日出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
2002年憑借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獲得中國電視藝術家「雙十佳」十佳演員獎。2010年在陳浩民、高梓淇主演古裝神話劇《活佛濟公》中飾演許玉蓮。
Top4 袁姍姍
袁姍姍(Mabel Yuan),1987年2月22日出生於湖北省襄陽市,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05級表演系本科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2012年,因主演古裝愛情劇《宮鎖珠簾》獲得關注,並獲得第二屆樂視影視盛典最具突破藝人。2015年,其主演的 搞笑 喜劇電影《煎餅俠》收獲票房11.59億人民幣,而袁姍姍亦憑借該片獲得微博之夜最強電影新力量女演員。
Top3 陳數
陳數,1977年3月9日生於湖北黃石,中國影視女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演員工作委員會副會長。
2009年,憑借《傾城之戀》入圍韓國首爾電視節,唯一一位亞洲女演員獲"韓國首爾電視節最佳女演員提名"。
Top2 吳倩
吳倩,1992年9月26日出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武漢大學藝術系2010級本科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2015年,因在都市言情劇《何以笙簫默》中飾演大學時期的趙默笙獲得關注[4]。2016年,憑借都市愛情輕喜劇《我的奇妙男友》獲得金骨朵網路影視網路劇最受歡迎女演員。
Top1 劉亦菲
劉亦菲,1987年8月25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華語女演員、流行樂歌手,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2002級表演系本科班。
2002年主演個人首部電視劇《金粉世家》,從而踏入演藝圈[1]。2003年因主演武俠劇《天龍八部》嶄露頭角。2004年憑借仙俠劇《仙劍奇俠傳》趙靈兒一角獲得了高人氣與關注度。
武漢:
劉亦菲、
李佳璘
曾子墨、
賈一平、
任賢齊、
朱雅瓊、
李建群、
程莉莎、(也是演員,郭曉冬的妻子)
徐小鳳、
黃格選、
李翊君、
伏明霞、
周繼紅、
高凌風、
楊臣剛、
俞小凡、
田秉毅、
周小燕、
肖海亮、
張珊珊、
王玉珍、
黃橙子、
莫艷琳
徐帆、
李玟、
繆傑、
朱樺、
魏斌、
高楓、
李瓊、
田原、
朱軼、
喬紅、
陳靜、
李婷、
周莉、
胡佳、
高??、
楊維、
巴戈、
陸鳴、
胡戈、
沈丹、
金波
付晶(中的四鳳)
趙倩(中的大雨)
黃石:
左宏元、
程菲、
陳數
荊州:
李大雙
李小雙、
庹宗康、
庹宗華、
吉新鵬、
袁泉、
曾黎、
陳星、
夢鴿、
楊威、
池莉、
王惠
宜昌:
邰麗華、
嚴曉頻、
胡楊林、
金波、
王強、
陳瑞
仙桃:
范曉萱
蔡琴
何敏
黃陂:
李泉
謝芳
陳剛 湖北武昌
陳超 湖北荊門:
彭坦 湖北恩施
史可 湖北枝江
夢鴿 湖北沙市
李婷 湖北(網球奧運冠軍)
李翊君 湖北
普超英 湖北
饒天亮 湖北
蘇慧倫 湖北大冶
熊天平 湖北蘄春
周傳雄 湖北公安
卜學亮 湖北襄樊:
凱璐、凱玥 湖北潛江
E. 中國美女城市排名 中國十大美女城市分別是哪些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西安,南京,杭州,蘇州。。。只要人多的地方就有美女,因為美女大多數都去大城市了發展了。到任何省會城市的街上美女都不會少。
F. 誰知道現在的中國十大美女是哪些人
NO.1 張曼玉:明亮而稀有的鉑金
NO.2劉嘉玲:侮辱使她蒙上高貴面紗
NO.3王菲:有一種生活叫做王菲
NO.4劉若英:都市單身女子代言人
NO.5張艾嘉 NO.6章子怡NO.7 楊紫瓊 NO.8張柏芝
NO.9鄭秀文
NO.10梁詠琪
G. 中國十大盛產美女的縣份是哪些
第一是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都說湖南妹子最美在益陽,益陽妹子最美在桃江。有首歌是這么唱的,桃花江是美人窩,並非浪得虛名喲!桃江的山水好,且盛產由花生、芝麻、綠豆、薑片等精心擂制的擂茶,女孩子賴以長得水靈水靈的,又圓潤、白嫩,又嫵媚、多情。
第二是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米脂古稱銀州,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嘛,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就是說米脂姑娘好看。傳說三國第一美女貂蟬就是米脂人,李自成老婆高桂英也是米脂的。黃土高原的姑娘是另一種美,苗條高挑,風流俊俏,身材超級棒,十分妖嬈。
第三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江西美女大本營第一站,在贛省境內遐邇聞名。都說江西美女數九江,九江美女在修水,修水美女藏白嶺;九江美女多,白嶺更是美女的窩。生得確實秀麗標致、明艷動人!類似陳紅、楊鈺瑩、劉濤這樣的風格。
第四是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女孩長得燦如春華、皎如秋月,號稱蘇北美女第一縣。中國古代十大美女之一的虞姬,據說就是沭陽顏集人。其天生麗質、魅力四射,把西楚霸王迷得神魂顛倒、不能自拔。
第五是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都說東北的美女多,多在遼寧,遼寧美女又多在大連,大連美女又多在長海。長海女孩同樣是身材高挑、皮膚雪白、五官勻稱、活潑動人,典型的北方美女代表。
第六是新疆自治區喀什市塔什庫爾干縣。它位於祖國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上,靠近巴基斯坦,塔吉克族。縣城裡美女如雲,白色人種或混血兒,大眼睛、高鼻樑、白皮膚,還多金發碧眼,身材也好,有異國情調,東西方完美結合。
第七是浙江省紹興市代管之諸暨市。此為古越國之故地,山清水秀、小橋流水、桃紅柳綠、風光明媚,女孩子是典型的南方小家碧玉形象,長得小巧玲瓏、水靈白皙、臉蛋精緻。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姑娘就誕生在這片土地上。
第八是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毗鄰原楚國都城秭歸,位於三峽腹地,風景自然很美,空氣、水土、作物、食物都好。這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家鄉,其家門口有一條香溪,溪水清澈甘甜,據說喝了這水的女孩子皮膚、眼睛很好,長得漂亮。
第九,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都說四川女孩漂亮,仁壽縣是四川人口最多的縣,也是四川美女主要集中地之一。當地人是湖廣填四川移民去的,兩湖人後裔,與土著多個少數民族聚居、通婚,融匯兩者之長,加之秀麗山水、氣候溫煦,全年無烈日寒風之苦,自然美女成群了。
第十,重慶市萬州區,原來的萬縣。重慶多出美女,而「小重慶」萬縣在重慶下屬諸市縣區里美女數量排第一,亦屬於三峽庫區,各種風格的美女都有,代表人物是CCTV主持人史小諾、重慶衛視主持人史小恩姐妹花,才貌雙全,表現出色,還有陳紫函、黃小蕾等影視明星。
H. 有去過山東蒙山的嗎能不能介紹一下值得去看看嗎!謝謝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為泰沂山脈的一個分支,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高達85%, 現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東方養生長壽聖地。其主峰龜蒙頂位於平邑縣境內,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因其酷似一巨大神龜伏卧於雲端天際而得名,它與泰山遙遙相望,被譽為「岱宗之亞」。蒙山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眾多,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被古人視為「華夏神山,天下大宗」。自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成王就封人類始祖伏羲太昊的後代顓臾王在此建立了顓臾國。老一輩革命家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粟裕都曾在這里戰斗生活過。
東 路 導 游 詞
(一)萬壽宮
這里是攀登龜蒙頂的起點,前面的這片建築群稱為萬壽宮,它最早為顓臾王祭祀蒙山的場所,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稱蒙祠。宋雍熙年間改祀顓臾王,俗稱顓臾王廟。宋神宗年間,守廟高士賈成篤信道教,廣收門徒,香火甚盛。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徽宗詔見賈成, 賜以「紫衣象笏」,仍歸道觀,是時,蒙祠改稱「玉虛觀」,主祀玉皇。明朝改稱萬壽宮,並一直沿用至今,清康熙年間最盛,廟地達4000餘畝,道眾達300多人。 現存玉皇殿、觀音殿等建築。玉皇殿前有一大型奇石,嶙峋古拙「形如山峰」,稱「蒙山祠石」,宋人鐫「玉華峰」三字於其上,此石已被宋代金石名家趙明誠收入《金石錄》書中。
附:
1、有關史料
(1)「任、宿、須句、顓臾」風姓, 為春秋時的東方四小國。顓臾國故城遺址就在萬壽宮附近的固城村,城址近正方形,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50米。
(2)位於萬壽宮附近的柘溝村, 曾是中共山東省委機關駐地。1938年3月3日,時任省委書記的黎玉及趙傑、程照軒等帶領中共山東省委機關進駐萬壽宮。現在尚存黎玉 等住過的房屋。
(3)1940年11月22日,日軍田中聯隊400餘人及劉桂堂匪部千餘人侵佔武安,企圖修築「環蒙公路」,封鎖蒙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四團包圍敵人,經兩天一夜激戰,打退敵人數次增援,殲敵300餘人。
2、禍起蕭牆
《論語·季氏》中曾記述了春秋魯國大夫季孫氏欲伐 顓臾而引起孔子師徒辯論的故事。當時擔任季氏家臣的冉 有、季路將季孫氏欲伐顓臾的事告訴了老師孔子,孔子認為他倆不去勸阻季孫氏是一種過失。冉有說:「顓臾固而 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駁斥說,你們兩人「相夫子而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 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 在蕭牆之內也」。這就是成語「禍起蕭牆」的出處。文中 提到的顓臾國,為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封太昊後裔所建,其都城就在萬壽宮附近的固城村,現仍存顓臾國舊城牆遺址。
3、葯王傳奇
葯王姓甚名誰,無從可考,但在當地百姓中,他的故事廣為流傳,萬壽宮附近原有葯王殿一座。據說葯王頭上長有兩角,他什麼葯草都敢嘗,一旦吃到毒草,只需搖一下角就沒事了。他一生中吃了無數毒草、毒蛇、毒蟲都平安無事,然而「一代葯王」卻被一種紅色千腳蟲葯死,連搖角也不靈了。
葯王有生之年,行醫鄉里,醫治病痛,在百姓中威望極高。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德行,修建了葯王殿以祭祀這位「民間神醫」。(註:它處葯王殿多祀葯王孫思邈)
4、劍池
萬壽宮東北約4公里處,有一池名曰:「劍池」, 當地百姓又稱之為「劍汪」。池子大約有兩丈見方,池水清澈甘甜,歷經幾千年而不見乾涸。池中有寶劍一把,斜插於石縫中,寶劍光芒奪目,冷華泛泛。平日微風吹拂,波浪起處,寶劍顫動,發聲若龍呤虎嘯,霎是神奇。
相傳此劍為軒轅黃帝時,隱居於蒙山的「蒙山老人」所鑄,乃絕世好劍、曠世之神兵利器。據傳此劍的鑄造需經3000年火中燧煉,3000年清水浸泡方能鑄成、「蒙山老人」在蒙山得道成仙時,此劍尚未完成3000年浸泡,故被遺於此「劍汪」中,繼續吸取天地之靈氣,日月之光華。說到這里,大家也許會心生疑問,為什麼這么多年一直沒有人來拔取此神劍呢?唉,你可別說,還真有許多人曾潛到水中去拔,但無論如何也拔不出。此劍還有奇怪之處,坐在池旁,用腳觸劍柄,可見劍身上下顫動,彷彿一觸即倒,可就是拔不出來,真是氣煞人也!據說,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有人見「劍池」附近,電閃雷鳴,地動山搖,聲震數里。第二天,到劍池觀看的人都大吃一驚,但見池旁巨石俱焚,神劍已不翼而飛,概3000年水中浸泡已成,乃升空而尋主人去了吧!
(註:本故事由劉同公提供線索)
(二)翠竹園
翠竹園,正式建園於1972年春。先後從福建武夷山,南京林業大學等地引進竹子30多個品種,現在竹園已被省科委列為全省「南竹北引」的科技示範園。
竹園內生長著毛竹、淡竹、剛竹、紫竹、鳳尾竹、孝順竹、鵝毛竹、茶桿竹、斑竹、地毯竹等品種。其中毛竹佔了這片竹林的大多數,毛竹又叫南竹、江南竹,可用於傢具、工藝美術品加工,筍可食用。毛竹適應性強,引種潛力大,佔全國竹林總面積的70%左右。淡竹又名紅淡竹、小青竹,它用途廣泛,筍味鮮美,可食用。剛竹抗性很強, 能耐-18℃低溫,在PH值8.5的鹼性土壤中也能生長,它的筍味苦,水漂後也可食用。紫竹通體發紫,高雅迷人,為典型的觀賞竹。鳳尾竹猶如鳳凰的尾巴一樣,灑脫不羈,也很漂亮。孝順竹生長繁殖起來井井有序,是做行道竹的好材料。鵝毛竹的竹葉,象反轉的鵝毛,別致而有情趣,可做盆景。斑竹身上帶有小斑點,與湘妃竹相象,看起來也別有情調。
中國的竹文化源遠流長,自古至今,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多有吟頌。竹子以其堅韌挺拔、耐寒、高雅的風格,與梅、蘭、菊並稱為「花中四君子」,同時又位列「歲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可謂是植物王國中的一顆奇葩!鄭板橋在《竹石》中描寫竹子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艱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任七品縣令時,又曾題詩曰「夜闌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把自己的一身傲骨與憂國憂民的真摯感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寄興良也曾寫詩曰:「居不可無竹,無竹令人俗」。
竹園內有小橋一座,名為玲瓏橋,取宋代詩人蘇舜欽《滄浪亭懷貫之》中的名句「日光穿竹翠玲瓏」之意。玲瓏橋小巧古拙,下有水渠,潺潺流水緩緩流過,更襯托出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意境。
每到冬季的傍晚,成群的喜鵲由四面八方紛紛聚棲竹園,可觀賞到夕陽余輝下,群鵲歸巢的奇麗景觀。
附:
1、八戒石
進入翠竹園,可見前方路邊有一象形石,肥頭大耳,憨態可掬,與《西遊記》中的豬八戒極為酷似,取名為「八戒石」。傳說豬八戒來此是想到前方聚賢亭參加聚賢大會的。可惜他「懶、饞、色、貪」無一不絕,又怎能稱賢呢?這不,他被亭前的老神樹趕了出來,正懊惱著呢!大家看,他的鼻子都氣歪了。
2、聚賢亭
蒙山鍾靈毓秀,自古就是一座宗教名山,曾吸引了無數的賢人雅士,乃至帝王將相前來游覽。至聖先師孔子,東漢文字家蔡邕,書聖王羲之,唐李白、杜甫,清康熙、乾隆等均曾游歷蒙山。此亭取名為「聚賢亭」,有「納四方賢士,聚九州王侯」之意。亭前有白皮鬆,亭右有萬桿翠竹,亭周還有數枝臘梅圍繞,恰合「歲寒三友」之意。(註:「歲寒三友」中,松象徵堅貞不屈,竹子象徵清雅高潔,梅象徵忠烈。)
3、竹林七賢
所謂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雅士: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
王戎:西晉琅琊(今臨沂)人,西晉惠帝時,累官至尚書令,司徒。王戎好貨而吝嗇,廣收八方園田,積錢無數,每每自執牙籌,與夫人晝夜計算,為時人所譏。南朝著名詩人顏廷之在他的詩《五君詠》中,只詠「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五人,而鄙視山濤和王戎。
4、翠竹園的來歷
自蒙山萬壽坊向北前行不遠處,可見一大片青青翠竹立於青山綠水之間,給蒙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關於這片竹林的來歷,還有一段優美的傳說。
據附近村民們講,這片竹園可不是一般的竹園,它可是乾隆帝御手親植的呢!傳說當年乾隆下江南時,尤其酷愛吃竹筍,臨走便 從當地帶走了一些竹鞭,准備到宮廷中載植,回歸的途中,路過蒙山,留戀於蒙山的美景,便在此遊玩了兩天。遊玩期間,當地的縣官從蒙山腳下的太平庄找了一位遠近聞名的美女陪侍左右,乾隆非常喜歡她,把她封為妃子,因為此女姓馬,當地百姓稱其為馬娘娘,至今蒙山西路上有乾隆與馬娘娘共同住過的「乾隆行宮」,乾隆臨走時,本想帶著馬妃一同進宮,但馬妃因其父去世未滿三年,她要留在家中為父親守墓,不願進宮,乾隆感念其孝心可嘉,不便勉強, 便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臨走之時,他與馬妃共同在山下栽植了一棵竹子(實際上是埋植了一根竹鞭),希望青山作證,他們的情義將與蒼松翠竹一樣四季常青。沒想到這棵竹子迅速向外蔓延,最終便發展成一片竹園。
真是紅顏薄命,後來馬娘娘不幸染病, 未等進宮便病死於家中,至今山下仍保存有馬娘娘的墓碑。後來乾隆皇帝又曾多次登臨蒙山,一是為了祭祀昊天和五帝百神,同時也是為了來憑吊自己的愛妃。
(三)蠍子山
在翠竹東北方有一山名為蠍子山,山頂有一亭,稱為峻然亭。立於亭中,頓覺天開地闊,清風拂面,愜意異常。曾有無名氏登亭留詩曰:「南瞻蒙湖水如鏡,北顧群峰蒼翠浮。一亭一人一壺酒,滿天霧氣拜神龜。」
傳說,過去蠍子山上蠍子泛濫成災,成千上萬的蠍子竄到附近村莊,蜇死了許多人畜,人們想盡各種方法,都不能除去這些蠍子。後來,人們從茅山請來了一個老道士,在附近建了座金雞廟,蠍子從此便絕跡了。至今,蠍子山上沒發現過蠍子。
盡管蠍子山上沒有了蠍子,可蒙山其它地方卻盛產蠍子,並且龜蒙頂前的蠍子比其它地方的還多兩條腿,稱為「全蠍」,葯用價值極高。關於「蒙山全蠍」,早在1100多年前的醫學典籍《蜀本草》中就有記載。
(四)神龜望月
在蠍子山上有巨石極似一神龜在眺望空中明月。相傳很久以前,蒙山腳下即為東海之濱,有一隻修煉500 多年的靈龜,經常在沒人時,爬出水面玩耍,尤其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它常爬到高處去觀賞月色。
在一個月光明媚的夜晚,靈龜正在岸邊養神,忽然,它發現蠍子山涼亭中,有一白衣絕色女子在翩翩起舞,朦朧中,靈龜彷彿看到女子正對它微笑,一時間,不禁心旌旗搖,便匆匆向蠍子山上爬去,企盼能拜見拜見仙女(和八戒一個毛病!),誰知靈龜只顧慌里慌張向前一路猛爬,等它氣喘吁吁地爬到山頂時,白衣仙女已是人去樓空,回想剛才仙女那勾魂奪魄的舞姿和清麗脫俗的面容,靈龜不禁大大後悔自己的魯莽,已至於驚走了仙女。
靈龜又忽然想到,此女必為月中嫦娥下凡無疑,於是便望著月亮痴痴地發呆,它是多麼希望伊人再現,再看一眼那優美絕倫的舞姿和仙女嬌美的容顏啊!可就這樣它一等就是三千六百個輪回,也不見那仙女再現,最終便化成了一隻石龜,卻仍在虔誠地仰望著月亮,傻傻地等待。真是世間自有痴情者,聲漸不聞舞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
(五)沙 家 浜
一提到沙家浜,大家可能會聯想到革命樣板戲《沙家浜》,事實上,這名字的由來,確實與真正的「沙家浜」有些關聯。
修蒙山公路時,有一支工程兵在此駐扎, 其中一江蘇藉士兵,老家恰好是江蘇常熟沙家浜,他看到此處水草豐茂,心想此地種蘆葦不錯,於是便趁回家探親時,帶回一簇蘆葦。蘆葦在此安家後,迅速蔓延,此地一度成為蘆花世界。到如今,這蘆葦叢幾盛幾衰,斷斷續續地生長了30個年頭。後來,帶蘆葦的這名工程兵在一次爆炸事故中,不幸以身殉職,人們為了紀念烈士,便把這個地方取名為「沙家浜」。
大家再看,遠處的石壩上還生長著茂盛的何首烏。幾年前,有人在此挖出過一對成人形的何首烏,縣電視台曾報道過。這對何首烏一男一女,須發皆清晰可見。當初,張果老騎驢成仙,可就是因為喝了「千年首烏湯」呢!大家不妨買些首烏帶回去泡酒喝,雖不能得道成仙,但何首烏對頭發的保養和養顏抗衰功能,已是科學證明的事實。
(六)寶葫蘆石
從沙家浜前行不遠,即可見路邊石壁上有一石,形如大葫蘆。相傳這是當年東山狂李白與杜甫同游蒙山時,酒醉後遺落於此,石化所成。
又傳,此葫蘆乃是一把可開啟蒙山神秘宮殿的鑰匙,宮殿內有軒轅時,在蒙山得道成仙的蒙山老人所遺留的仙丹一顆,以及《龍嶠經》一本。相傳讀經書可讓人大徹大悟,永離苦海;吃仙丹則可讓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七)讀 景 壁
讀景壁可謂是一幅瑰麗的立體畫卷,從石壁上可以看出許多象形景物,如「猿人臉」、「玉兔」、「老子像」、「鯉魚躍龍門」、「大佛」、「巨龍騰飛」、「孔子像」、「虎」等景物。
如把「猿人臉」看成是孫悟空的臉,則它和後面的老子像一起,就成了「三打白骨精」的場面。而「孔子像」恰好位於「心」形當中,好像口中還念念有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樂乎?」,「老虎」位於孔子像左側,讓人又不禁聯想到孔老夫子的警世名言:「苛政猛於虎也!」
讀景壁左側山頭上,有一石,象巨龜正引頸高歌:「祝-你-健-康-長-壽!」左前方山谷平台上,還有一石牛,維妙維肖,被稱為「卧牛石」。
(八)攬勝亭
由讀景壁上行不遠,即可來到一座古亭,名為攬勝亭。亭前視野開闊,三面環山,層林疊翠。
亭右下方,可見「萬龜竟奔」,( 可能是龜蒙頂上的老神龜,正召集眾龜到山頂開會,去晚了要打板子,還要扣獎金,你看他們爬的多起勁啊!)在眾龜中間一開闊地, 有兩塊巨石極象一對小情侶在竊竊私語,兩人相對側卧著,女的還挎著一個小包。(好象正商量著:「你看我們兩個都老大不小了,這婚事也該辦了,老拖也不是辦法呀!」)在「情侶石」左側還有一長條型巨石,儼然賀龍將軍的石刻造像,命名為「將軍岩」。
再往右前方山上望,有一塊條形石頭立於崖壁之前,樣子很特別,稱為「思過崖」,即指那象一個人在面壁思過。關於「思過崖」還有一個凄美的傳說。( 見附1「思過崖的傳說」)
從攬勝亭向前方山上望,可見「孔雀開屏」、「鷹嘯絕谷」兩景。其中「孔雀開屏」那個山頭叫「鳳凰山」,而且也可整體看作是「孔子坐像」。攬勝亭前平而開闊 , 古稱「聞樂台」。另外,在左前方山上,可見「獅身人面像」等景物。
附1:思過崖的傳說
蒙山白雲岩有座清虛觀,隸屬全真教華山派。道教分為全真派和符錄兩大派,前者以北京白雲觀(號稱全真教天下第一叢林)為代表,後者以茅山道士為代表。其中全真派道士不允許結婚生子,忌女色。
據說清虛觀中有個叫方青的小道士,一日他替師傅下山買葯,結果與葯店老闆的女兒翠薇一見鍾情,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一時間竟山盟海誓,忘了自己是全真道士了。從那以後,方青便經常偷偷溜到山下與翠薇幽會,但最終還是被掌門清真子發現了,清真子大怒,便罰小道士到「思過崖」去面壁七天,不準吃東西。
翠薇在家等了三天不見方青前來幽會,便差人偷偷地到觀里去打聽,當她得知方青已被餓了兩天後,心急如焚。天剛一黑,她便帶著做好的飯菜,爬上了思過崖。當他看到小道士時,禁不住內心的激動,邊叫著方青的名字,便向他奔去,誰知恰在此時,不幸的事發生了,她竟一腳踏空跌進了萬丈峽谷!
方青目睹情人墜崖,悲痛欲絕,他跪在崖壁前,不吃不喝,氣絕而亡,最後化成了石頭。為了紀念這段凄婉的愛情故事,翠薇墜崖的山谷,便稱「情人谷」。
(十)望峰亭
「望峰亭」位於「勝利門」前方,為觀賞鷹窩峰而建。因此峰絕壁千尺,人猿難攀,只有蒼鷹才可飛臨其上做窩築巢,故名「鷹窩峰」。
立於此亭,可見鷹窩峰巍然矗立,直刺蒼穹,宛若一巨大的假山盆景立於群山萬壑之中。它孤峰獨立,四周如刀劈斧削,極其險峻,頗似張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故有「小張家界」之稱。峰頂有蒼松如蓋,從石縫中長出,傲然挺立,連鬍子花白的老頭也說不清此松的年齡,因為他們聽說在父輩們還小的時候,山頂上就有這么一顆小松樹。
每當夕陽西下,雲歸鳥還,山色灰濛,奇峰與晚霞相映生輝,斑斕瑰麗,呈現出「暮色蒼蒼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麗景色,自古便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
鷹窩峰上還可看出「兵馬俑」、「彌勒坐像」等景觀。望峰亭附近有「孔子坐像」、「圖騰石」等象形石。若極目上望,則可見有一駝鳥正在林中奔跑,命名為「綠洲駝鳥」。在望峰亭前,路右側山崖上,有兩只動物栩栩如生,活象一隻大鯨魚和一隻烏龜在嬉戲玩耍,名為「鯨龜嬉戲」。
過望峰亭里許,向對面山坡望去,有一巨石凸現於綠樹叢林之中,該石酷似神龜引頸顧盼左右,被稱為「林海卧龜」。
(十一)東天門
從望峰亭上行約1.5公里,到達一處牌坊, 稱為「東天門」。此地峽谷縱橫,地勢險要,有蒙山十大景觀之一的「虎踞龍蟠」勝景。它扼東路與中路的交匯點,可謂是蒙山之「鎖鑰」。
這里空氣異常清新,據中國科學院環境評價部測定,此地峽谷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220萬個/cm3,為國內第一,是大氣平均值的4400倍。可以說,這里是「天然的氧吧」,天賜的「森林浴場」。據科學研究表明,負氧離子比純氧更易與人體血紅蛋白相結合,可緩解人的精神壓力,有效改善人體血液循環,並能治療人體多種疾病」。如:它可以平衡人體血糖濃度,有效治療糖尿病;它可以改善人體的呼吸功能,有效治療哮喘病等呼吸系統疾病。
在東天門牌坊西側有一巨石名為「老虎石」;非常威武,但若從牌坊下觀看,老虎石則成了「泰坦尼克號」最後的輝煌,船身搖搖欲墜,桅桿業已折斷,真是前看成虎側成船,妙不可言!(註:若是和領導乘車上,則可說成是「一帆風順」或「直掛雲帆濟蒼海」為好。)與老虎石相對的山崖上,有一隻烏龜伸著長長的脖子正向上爬,邊爬邊向遊客張望,名為「神龜驚望」。
東天門牌坊上有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字「西望碧霞籠泰岳,東來紫氣滿蒙山。」米芾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宋四家」。其中關於「東來紫氣」還有個典故,據說當年守衛函谷關的士兵忽然發現東邊有一團紫氣飄來,有人說,今天一定會有聖人駕到,過不多時,果然見老子倒騎青牛緩緩走來。由此,「紫氣東來」就成了吉祥福瑞的象徵。大家看,今天有沒有紫氣飄來呀!
(十二)群龜探海
從東天門上行1公里左右,可見路右邊有一片山崖瑰瑋萬狀,上有許多烏龜或閉目沉思,或匆匆前行,或東張西望,形態各異。因峽谷中常能形成雲海、霧海,這些爬行的烏龜在「海」中極富動感,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邊的巨龜已爬進海底,中間的有的在踽踽前行,有的在左右回顧,最上邊的幾只小龜可能是剛從蛋殼中爬出來,還不敢下海,正在東張西望,可愛至極。此景被命名為群龜探海,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在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烏龜是長壽的象徵,有「龜齡鶴壽」的說法。蒙山是一座長壽山,被稱為東方養生長壽聖地,有以下原因:
其一,在航片上看龜蒙頂及其周圍海拔千米以上的幾座山峰,在支架上恰好構成一個「壽」字形圖案,蒙山是長壽山,可謂有其天意。
其二,蒙山龜狀象形石極多,是長壽的福音。
其三,蒙山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國內最高,既便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這給養生長壽在客觀上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希望大家來到長壽山上,都健康長壽!
在路左側,有大片的落葉松林,遠觀如江南的水杉,其松針是上好的花肥材料,亦可做成枕頭,有清心明目之功效。此松只有在海拔千米以上才能生長良好,也就是說,您現在已位於海拔千米以上了。
(十三)龜蒙頂
龜蒙頂為蒙山主峰,它海拔1156米,在山東省境內僅次於泰山,因其猶如一隻巨龜伏卧於雲端天際而得名。
到達龜蒙頂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摩崖石刻「龜蒙頂」三個流光溢彩的大字。在字右上方有一蒼松,層次分明,長枝伸展,極富情調,為蒙山的「迎客松」。迎客松下,有兩山洞,一深一淺,是當時雷達部隊的防空洞。
登上龜蒙頂,但見萬壑流雲,煙霞明滅,田疇如畫,令人心曠神怡。峰頂有一巨松如蒼龍過海,又如驕鳳回首,名為「卧龍松」,是為紀念蒙山沂水養育的一代巨星「諸葛孔明」所植。相傳一名叫玄真子的老道與孔明友情甚篤,兩人常一塊縱論天下大事。後來,諸葛亮隨劉備南征北戰,三分天下,深居巴蜀,與玄真子再未謀過面。老道玄真子後雲游至蒙山玉皇殿,並長期定居下來。每每念及與孔明往日的情誼,老道不勝懷念,亦感自己知音難覓,不勝惆悵。不久,他在蒙頂栽植了一顆松樹,並命名為「卧龍松」,從那以後,他每天下午都來松樹下飲酒賦詩,抒發曠古之幽情。玄真子栽植的古松,早已毀於雷電,這顆松樹是在原先老樹底下又發出的新枝,如今也已600多年了。
在卧龍松上方,有孔子小魯碑,上書「孔子小魯處」。據考證,孔子曾沿泗水、卞橋、仲村一線登上龜蒙頂,在蒙山西側10公里處,有一村名為「子宿村」,是孔子登東山的夜宿之地。「四書」之一的《孟子》中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東山」即指蒙山。在龜蒙頂左側偏南2里許,有「望海樓」, 為孔子東眺大海之處,今樓不存,僅存遺址。望海樓附近有「聖憩石」是孔子登山休息之處。
由龜蒙頂向北邊山崖上眺望,可見一白色峰叢立於林海之中,明耀醒目,形如人的手掌,稱為「佛掌崖」。(見附3「佛掌崖」傳說)
從龜蒙頂向西北遠眺,有一白色山峰形如偉人毛澤東的頭像,名為「偉人峰」。偉人峰可謂是極盡造化鬼斧神工之妙,頭像上,額頭、眼睛、鼻子、臉孔、下額,無一不與毛主席本人面孔相吻合,形態慈祥逼真,直到發型皆與毛主席的維妙維肖。1999年,「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的范局長來觀看後,都連聲說「象,太象了,簡直和真人一模一樣」!特別是在晴朗的下午觀看尤為清晰。」更為奇怪的是,「偉人峰」下邊有一村,名為「毛家村」,此村最早為幾家姓毛的在此定居而得名。據當地百姓講,「偉人峰」嘴上的松樹恰為41棵,這不正象徵著毛澤東一介書生,垂躬而治,自1935年至1976年,共執政41年的歷史嗎?
在龜蒙頂東端山崖下,有一石形如青蛙蹲於荷葉作勢欲跳,名為「蛙跳林海」。用毛主席的一首《詠蛙》詩來形容這只青蛙最恰當不過了。詩曰:「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這首詩托物言志,其實是毛澤東年少時,壯志豪情的真實流露。「毛主席」既然顯像於蒙山,這只象徵它雄偉抱負的「蛙」也便應時而生了!
龜蒙頂西側建有「七二0」蒙山轉播台, 為省廣播電視廳直屬電台,魯南地區的電視節目大多是通過這里轉播的。附近還有電信基站的發射塔,在這里你大可不必擔心手機或傳呼不好使,看看您的手機,信號是不是很好?保管一拔就通!
附:
1、蒙頂觀日出
早晨在龜蒙頂上可觀「東海日出」。日出時間四季各不相同,大約都在4:30——6:00之間。日出時但見東方先由青灰色轉為灰白,又由白轉為淡紅,接著只見東方一區宇內絳縞駁色,斑讕瑰麗,隨後一小片水域越來越紅艷,越來越亮麗,直到一輪紅日由一汪澄亮的水中噴薄而出,此時,霞光萬道,光華奪目,萬山鍍金,層林盡染,四周的山巒盡籠罩於淡淡的霧靄之中,在晨光的照射下,猶如「海島仙洲」,真是美幻絕倫。再加上震撼群谷的松濤 、 婉轉悠揚的鳥鳴、清冷淡雅的月輝(此時尚存殘月),倘若徐霞客來此,也當贊此為人間仙境了。
2、龜蒙頂的傳說
相傳蒙頂和尚明廣與其師在暴雨中觀山下水情,明廣見大片土地被洪水吞沒,便問師父廟里該作何防備。其師言:「立於蒙頂,何懼山洪!」此話一出,激怒了東海龍王,他急令群龍齊向蒙頂聚水,傾刻間,洪水洶涌、濁浪滔天,兩人及數萬只生靈命在旦夕。恰在此時,水中有一隻碩大無比的巨龜浮現,它急速向蒙頂游去,數以萬計的小動物躍上龜背而得救,明廣和其師也上了龜背,但其師連驚帶嚇,加上年老體衰,不幸一命嗚呼。
是役,有九條巨龍被累死,龜蒙之陰的「九龍口」即由此而得名。大水過後小和尚明廣移居龜蒙西北方創建了「明廣寺」。而那隻拯救生靈的神龜卻因此而得罪了龍王,被它們使「定身法」定在了蒙頂,化成了石頭,千古以來,默默地在此福佑著四方的百姓。
3、佛掌崖的傳說
由龜蒙頂向北邊山崖上眺望,可見一白色崖壁立於群山之間,明耀醒目,形如人的手掌,相傳為佛祖如來發怒拍山震石而成。然而佛祖為何在此發怒呢?
相傳當年碧霞元君途經此地,見蒙山到處山青水秀,靈氣逼人,便走下雲端,登上龜蒙頂,准備在此修煉,這下可急壞了王禪老祖鬼穀子,他從「鬼谷洞」中匆匆趕來,與之評理,說他早已在此修煉多年,請「元君」另投它處,然而碧霞元君又豈肯輕易相讓,兩人正在爭吵不休,正巧我佛如來經過此地,一看兩位大仙竟然為了一座山峰喋喋不休,不禁大怒,他對著山峰大掌一拍說:「你們兩個已位列仙班,現在竟然為了一座山峰大吵大嚷,成何體統?」畢竟碧霞元君是女的,臉皮薄,聽佛祖這么一說,不禁臉上飛紅,駕上祥雲,匆匆離去。
大家知
I. 米脂縣出了哪些美女
截止到2021年10月,米脂縣的美女名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因此米脂縣還有一個美譽——「美人縣」。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託,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連環美人計),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成功地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
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有很多人對米脂的姑娘美表示質疑:
他們認為米脂縣地處黃土高原,降雨量少,空氣乾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這些環境因素都不容易出產美女。但是他們不知遺傳基因才是美不美的最根本因素;米脂姑娘的美正是源於獨特的基因。
但是隨著米脂縣的姑娘越來越多的外嫁到經濟發達的城市,有很多人擔心在米脂縣當地這種「美人」基因得不到「遺傳」,而使的米脂縣的美人變少。
但是米脂縣的姑娘外嫁他鄉,米脂縣的小伙娶他鄉的姑娘,這種基因融合會造就更多的米脂美人,因為米脂縣多美人的原因就是長久的不同種族之間聯姻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