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歷史上的嗜血女伯爵
我又找到了一個,你看是這個嗎?
李·克斯特伯爵夫人
18世紀時那位匈牙利的絕世美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1720?~1789)法國貴族。
女人,是美麗的動物,美女,更是美麗中的美麗。
為了讓自己更美麗,女人用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方法。
但是最血腥的美容方法,恐怕是以下這位女士的秘方了。
傳說中,歐洲有四大鬼宅。其中有一座鬧得最凶的鬼宅,坐落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是一幢中世紀古堡,它的主人,就是當時艷傾一時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在她的一生中,為她決斗而死的青年貴族,據說超過了100個;甚至在她60歲那年,兩位浪漫的青年詩人因為得不到她的垂青,而舉劍自殺。
是什麼樣的魅力才讓他們瘋狂至此?她究竟美麗到什麼地步呢?據野史中記載,在一次李·克斯特伯爵舉行的盛大晚宴上,她一身飄逸長裙,出現在眾人眼前。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美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
當她停下腳步的時候,銀白色的月光從窗外照進來,使她散發著迷人的光芒。他們搞不清楚,這位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究竟是順著月光而下凡的天使,還是將要循著月光飄向天宮的聖女。
她的美麗,據說保持了近50年,而她的美麗秘方,實在令人恐怖萬分。她用鮮血沐浴,而且只用純潔少女也就是處女的鮮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們純潔的血液中,方能不斷吸取其中的精華,而讓她永葆青春。像好萊塢改編的電影,由馬特·達蒙主演的《格林兄弟》里的森林女王(莫妮卡·貝魯奇飾)就是依此為原型,即靠少女的鮮血來保持自己的青春。
每次洗澡前,她還要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清洗自己身體內的污物。她管這叫「內洗」。她洗一次澡,至少要殺掉兩個少女。就這樣,在漫長而黑暗的50年裡,一共有2830多名少女被殺害,所有的屍體全部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這也是她的主意,因為她相信,少女們的魂魄能夠驅走衰老和遲鈍。
由於常用血液洗澡,她身上總帶著濃烈的血腥氣。但她卻從不用任何香水掩蓋,任其自然。參加宴會的時候則更為濃重,因為宴會前女人總要為自己的美麗作些准備的。美麗的外貌和血腥的氣味相結合,竟然產生了一種無可名狀的妖異魅力,使無數青年貴族為之傾倒。一時之間,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艷名遠播歐洲大陸,連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也不遠千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雖然如此,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從來沒有愛上過任何一位向她獻媚的英俊紳士,因為她一直都在等待自己的愛人在出現的那天。
在李·克斯特伯爵夫人18歲的時候,有個年輕男子來到古堡,當時這位男士穿著華麗的外套,隻身一人說是外出打獵經過這里,覺得口渴想來借杯水喝。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愛上了這位長相英俊、談吐優雅的男士。並且還說服他在府上小住。可是讓李·克斯特伯爵夫人不明白的是,這位年輕的紳士始終不願告訴她自己的名字。但是李·克斯特伯爵夫人仍然想盡辦法讓他能在古堡的這些日子裡開心快樂。
五天後的早上,紳士找到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告訴她他要離開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非常的難過,流著眼淚向紳士告白,聽到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真情流露,紳士依然執意要走。但是在出門之際,紳士給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一個深情地吻,並且告訴她,也許有天他會回來找她,希望那時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依然如現在一樣美麗動人。
紳士走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在漫漫的思念中逐漸消沉下去,看著她從小長大的女管家很是著急,於是帶著她去見了當地的神甫,希望能幫她找到那個男人。可是連神甫都沒有辦法,因為一點線索也沒有。所以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在鬱郁中病倒在床。女管家看著她的臉色越來越蒼白,非常擔心。直到有天不知從哪裡聽到少女的血可以讓人精神振作恢復美貌。於是女管家殺死了家裡最年輕的女僕,把她的鮮血給李·克斯特伯爵夫人飲用,並且用它給夫人擦洗身子,就這樣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人也變得越來越美麗。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從此迷戀上了血腥味,並且為了讓自己能等到那個心愛的男人時依舊年輕貌美,她開始用少女的鮮血淋浴,而女管家為了伯爵夫人不停的尋覓著年輕貌美的少女,准備李·克斯特伯爵夫人需要的時候用。
在這之後,伯爵夫人在自己的古堡里舉辦舞會,邀請各個國家的紳士們,為的就是希望有天能再見到自己的愛人。不過,她在大革命爆發後被人們活活地燒死在自己的浴室里時,依然沒有等到那個她想了一輩子,愛了一輩子的男人。
沒人知道那個神秘的男人到底是誰,有人說是撒旦(上帝最小的兒子,擁有驚人的美貌和智慧,但是因為年輕自負而犯錯,失去天使的翅膀而墜落地獄)也有人說是巫師,也有人猜測他早已經死了,或者根本沒有這個人。也許是李·克斯特伯爵夫人自己幻想出來的。故事始終是故事,那個男人到底是誰,是否真的有過這個人,只有伯爵夫人自己知道……
直到後來,法國大革命爆發。憤怒的群眾將已經快70高齡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抓住,群情激憤之下,大家將她活活燒死在她自己的浴室中。並且封掉了古堡。
她死後人們在她的古堡地下挖出成千上百的少女屍骸,據稱當時的情形很是一個恐怖。
自此以後,一代艷後便香消玉殞,關於她的記憶也只有矗立在那裡的她曾經居住過的城堡。
但是,在此後的400年裡,每逢月圓之夜,古堡里就會傳出一陣陣如海潮般幽怨的慟哭,彷彿是千鬼夜哭,萬魂哀鳴,連10里之外布達佩斯的居民都能聽見。他們不堪其擾,請來了神甫、術士驅魂作法,結果連凡蒂岡和耶路撒冷的大師們都無能為力。最後,教皇無奈,只能將這塊地方列為禁地,禁止凡人出入。
(迄今為止,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幢古堡依然貼著教皇的封印。離它不遠處,當地寫了塊牌子:遊人勿進。)
整個中世紀歐洲有很多詭異恐怖的怪談,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則被當之無愧地稱為頭號「血腥佳人」。(關於這位血腥佳人,歷史上確有其人,有關她的傳說比較多,很多細節為野史流傳,但她一生中殺死了許多無辜少女,以此來保持自己的美貌這一點是真的。)我們由此可知,在中世紀黑暗的漫漫長夜裡,是可以產生今天無法想像的真實怪物的。
② 求關於大航海時代時的著名女海盜堂·埃斯坦巴·卡塔琳娜的詳細資料
西班牙海盜女王唐·埃斯坦巴·卡塔琳娜。
卡塔琳娜18世紀中葉出生於西班牙,是當時巴塞羅那船王的千金,與那些來自社會底層有一身無賴習氣的英國海盜不同,她從小就受到了正統的貴族教育,她的父親對她抱有很大希望,因而對她的要求很嚴格,但卡塔琳娜生來就是個活潑好動的女孩,是個喜武厭文的小姑娘,還是很小的時候,她就和敬愛的哥哥一起騎馬、劃船,在哥哥的熏陶下,完全走上了一條本屬於男孩子的「轉職路線」到十七歲那年已然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卡塔琳娜,已經是一個武藝高強的「女強人」了,無論是劍術還是槍法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今天看來固然不錯,但在當時她則完全不符合上流社會的審美觀,一句話「他一點也不像一個千金小姐」(好像《銀英傳》中的希爾格爾·瑪林道夫)。
終於,在十八歲的時候他那被氣得半死的父親把她送進了修道院,希望她能在那裡有所收斂,但卡塔琳娜生來就是個嚮往自由的女孩,她實在是無法忍受這種半囚禁式的生活,她狠了狠心,毅然決然的剪去了紅色的長發(這下子變成吉爾菲艾斯了),逃出了修道院脫離了專制的家庭,女扮男裝開始了流浪生涯,為了活下去她干過各種職業,在酒吧里當伙計,在郵局當郵差,參加過盜賊團,也干過水手,一年後在秘魯他報名參加了陸軍,並且成功的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在當時的軍隊,不平等的事件屢有發生,長官不但剋扣軍餉,還仗勢欺人,動輒對士兵施以打罵,性烈如火的卡塔琳娜不甘受辱,一天晚上,在一次大規模的集體沖突中,她一怒之下殺死了任駐軍副司令的上校,並且和上校的副官劍對劍的打了起來,由於當時的天太黑,誰也看不清對方的面孔,但雙方都明白對手是一個一等一的高手,絲豪不敢怠慢,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卡塔琳娜奪取了最終的勝利,但她還沒來得及享受喜悅,就驚訝的發現她殺死的正是她那參軍多年的哥哥,(在《大航海時代Ⅱ》中卡塔琳娜的哥哥是死於西班牙候爵馬丁內斯之手),悲痛欲絕的卡塔琳娜深深的陷入自責和悔恨之中,她連夜逃離了駐地,萬般無奈之下加入了海盜團伙。
在茫茫大海上,性格豪爽的卡塔琳娜很快和海盜們打成了一片,海盜們敬佩她高超的航海技術和嫻熟的武藝,而她也喜愛海盜們的誠懇與直率,在一次海戰中,船長戰死了,她被推選當上了新的船長,這時海盜們才驚異的發現他們的船長原來是一個離家出走的千金小姐,就這樣卡塔琳娜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征戰殺伐,她擁有十艘樓船和上千名手下,打遍了南大西洋搶劫了大批的船隊,而那些企圖和她爭搶地盤的英國海盜也都在她的劍下變成了針插,但這位海盜女王,也有自己的准則:她從來不曾襲擊過一艘西班牙船隻,還經常救助那些落難的西班牙商船,在她心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國,當時的海上霸主英國對這位「海盜女王」甚感頭痛,於是就向西班牙政府施加壓力,要他們幫助消滅卡塔琳娜,在第十年頭,卡塔琳娜隊伍被西班牙艦隊擊潰,而這位綽號「火の女郎」的小姐也被帶回馬德里受審,經過一審判決判處死刑,但國民一致認為她是無罪的,這件事驚動了國王菲利普三世,在他的干預下法院重新審理了案件,最終將卡塔琳娜無罪釋放了,不僅如此,國王還親自召見了這位「西班牙的英雄」賞賜給她「大筆的金錢和封地」(明明就是不懷好意,用人民的血汗錢交女朋友)卡塔琳娜一直住在那裡,終生未嫁。
③ 國外女性歷史人物有哪些
1、佔西女王(Rani of Jhansi),又譯詹西女王、章西女王。名拉克希米芭伊,印度民族女英雄。1853年章西王公去世後,因無子嗣,以養子監護人身分登基。不久公國被英國兼並。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後,於5月在章西發動起義響應,驅趕英國侵略者。她的堅定和勇敢,使其成為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最受愛戴的領導人。1858年6月章西淪陷後撤至印度北部的瓜廖爾繼續戰斗,6月18日在城郊的保衛戰中,遭遇英軍羅斯將軍的第8輕騎兵團,孤軍奮戰,身被數刀,被抬出戰場後,傷重不治。犧牲時年僅23歲,被稱為印度的聖女貞德。
2、聖女貞德,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法國人民心中的自由女神。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也是歷史上唯一能在17歲時就指揮國家大軍並取得勝利的少女。
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後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被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被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誣陷為異端和女巫,並判處以火刑。年僅十九歲。
3、伊麗莎白一世(英文: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名叫伊麗莎白·都鐸,是都鐸王朝最後一位君主,英格蘭與愛爾蘭的女王(1558年11月17日-1603年3月24日在位),也是名義上的法國女王。她是英王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兒。
1558年11月,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去世,伊麗莎白繼承王位。1559年1月15日,伊麗莎白正式加冕成為英格蘭的女王。
伊麗莎白即位之初成功的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間開始確立。
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在英國歷史上在位時被稱為「黃金時代」。
伊麗莎白一世於1603年3月24日在里士滿王宮去世,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也被稱為「榮光女王」、「英明女王」。
4、維多利亞女王,(1819.5.24—1901.1.22) 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間(1837-1901年)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統治時期,英國歷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加大侵略擴張力度,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和佔領了無數殖民地。她在位的60餘年正值英國自由資本主義由方興未艾到鼎盛、進而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時期,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君主立憲製得到充分發展,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徵。
5、葉卡捷琳娜二世,俄羅斯帝國女皇,也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稱為大帝的女沙皇,1762年至1796年在位。是德國安哈爾特-采爾布斯特公爵的女兒。1744年被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與彼得結婚並皈依東正教,改名葉卡捷琳娜。1762年率領禁衛軍發動政變而即位。
1767年召集新法典起草委員會會議,宣布女皇的訓令,主張開明專制、嚴厲的法治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她雖然想改善農奴制度,但是因貴族的反對而沒有成功。此外她還修改地方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貴族勢力得到加強,農民和農奴的生存狀況更加惡化。1773年至1775年發生普加喬夫起義。
對外政策方面,三次瓜分波蘭,對土耳其作戰取得黑海沿岸地區,並吞並了克里米亞汗國。寵臣和情人波將金去世後,她的以南進重建拜占廷帝國為目標的南進政策受挫。
這個時期的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歐洲最強大的國家。葉卡捷琳娜被尊稱為「大帝」,即俄羅斯帝國歷史上兩位大帝之一。
6、撒切爾夫人,英國保守黨政治家,首相(1979~1991)。1925年10月13日生於英格蘭肯特郡的格蘭瑟姆。畢業於牛津大學索默維爾女子學院,先後獲牛津大學理學士、文科碩士學位,並任該校保守黨協會主席。1954年獲稅務律師資格。1959年當選為保守黨下院議員。1961~1964年任麥克米倫政府年金和國民保險部議會秘書。1965~1969年先後任保守黨住房與土地事務發言人,運輸事務發言人,教育事務發言人,燃料與動力事務發言人等。1970年保守黨上台,在希思內閣中任教育和科學大臣。1975年當選為保守黨領袖,1979年出任英國首相。1983年6月,1987年6月兩次連任。她既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國20世紀內任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在職期間,撒切爾夫人對內推行以抑制通貨膨脹為首要目的的貨幣主義政策,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對外鞏固和發展英美特殊關系,重視西歐防務體系的加強,她的各項政策被稱為撒切爾主義。1990年11月,因堅持反對歐洲一體化與閣員們產生分歧,失去內閣支持。1991年4月正式去職,由梅傑接任。後以男爵身分進入議會上院。
撒切爾夫人堅持反共、反社會主義的立場,主張對前蘇聯採取強硬態度,自稱她是最早發現戈爾巴喬夫是一個「西方可以同他打交道的人」。她重視和中國發展關系,曾於1977、1982、1984和1991年訪華。1984年12 月在北京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7、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出生在義大利的一個優裕家庭,因在克里米亞進行護理而聞名。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女護士,開創了護理事業。「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④ 除了沉珂是哥特式女子還有哪些明星是哥特式
光光。
⑤ 18世紀出現了那些偉大的女作家
陳端生(1751--1796)出身書香名門,她的祖父陳兆侖是雍正進士。當時被奉為一代文章宗師,是著名的《紫竹山房文集》的作者;
拉德克里芙太太(1764-1823),她的代表作是《渥多爾弗的奧秘》
范尼.伯尼(1752-1840),代表作是《埃維莉娜》
海伍德 她的第一部小說《過度之愛》(1719)曾轟動一時,和《魯濱孫飄流記》以及《格列佛游記》一道被列為理查遜之前的三部最暢銷書
弗蘭西斯·伯尼(又稱「達勃萊夫人」),《伊芙琳娜》(1778)是轟動一時的暢銷書,也是奧斯丁之前最成功的女性作品之一
⑥ 18世紀法國的女作家喬治·桑主要有哪些代表作品
女作家喬治·桑(1802-1876)從創作婦女問題小說到社會問題小說,再發展到寫田園小說。《康素愛蘿》(1842-1843)在18世紀歐洲黑暗醜陋的現實背景中,塑造了一個不慕虛榮、不畏強暴的女歌唱家形象。《安吉堡的磨》(1845年)反映了作者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魔沼》(1846年)是作家最成功的田園小說,贊美了生活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農村田園生活里的善良質朴的農民。
⑦ 外國有哪些傑出女性
1.薩福
柏拉圖眼中的「第十位繆斯」
2.托米麗斯女王
改變西亞歷史進程的一代女帝
3.克里奧帕特拉七世
「埃及艷後」
4.希帕蒂婭
殉身真理的首位女數學家
5.推古天皇
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天皇
6.紫式部
《源氏物語》的作者和日本10個世紀的驕傲
7.瑪格麗特一世
北歐歷史上最偉大的女王
8.克里斯蒂娜·德·皮桑
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專職的女性作家
9.貞德
法國的民族英雄和傳奇式的聖徒
10.伊莎貝拉一世
統一西班牙王國的傑出女王
11.伊麗莎白一世
締造大英帝國輝煌時代的「童貞女王」
12.瑪麗·斯圖亞特
為愛瘋狂的斷頭女王
13.恩戈拉·恩津加·姆班迪
抗擊葡萄牙殖民侵略的安哥拉女王
14.瑪麗婭·特蕾莎
三頂王冠加冕的奧地利女皇
15.葉卡捷琳娜二世
鐵腕和風流齊名的俄國女皇
16.瑪麗·沃爾斯通克羅夫特
現代女權主義的奠基人
17.斯塔爾夫人
18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先驅
18.簡·奧斯汀
堪與莎士比亞媲美的英國女作家
19.索粟納·特魯斯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廢奴主義者和女權運動領袖
20.比切·斯陀夫人
「寫了一本書,釀成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21.燕妮·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身後的偉大女人和親密戰友
22.喬治·艾略特
一生就是一部精彩小說的英國作家
23.維多利亞女王
「日不落帝國」的君主
24.哈莉特·塔布曼
美國傑出的廢奴主義運動家
25.佛羅倫薩·南丁格爾
人類護理事業的先驅
26.蘇珊·B·安東尼
19世紀美國女權運動的先驅
27.伊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女子醫學事業的先驅
28.瑪麗·哈里絲·瓊斯
美國工會組織運動的開路先鋒
29.茜茜公主
奧地利皇後和匈牙利女王
30.貝爾塔·馮·蘇特納
奧地利小說家和諾貝爾獎和平獎得主
31.莎拉·伯恩哈特
傾倒巴黎的「女神莎拉」
32.克萊拉·蔡特金
「國際婦女運動之母」
33.卡麗·查普·卡特
國際婦女參政聯盟的創立者
34.勞拉·簡·亞當斯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諾貝爾獎的女性
35.瑪麗·居里
舉世知名的女科學家
36.艾麗斯·漢密爾頓
工人和貧民的白衣天使
37.愛瑪·戈爾德曼
早期無政府主義運動的重要領袖
38.羅莎·盧森堡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家
39.瑪麗亞·蒙台梭利
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專家
40.弗洛倫斯·里納·薩賓
榮獲無數「第一」的醫學家
41.亞·米·柯倫泰
世界上第一位女大使
42.格特魯德·斯泰因
法國現代文學的首席沙龍女主人
43.莉澤·邁特納
開創人類原子能時代的女科學家
44.海倫·凱勒
黑暗中的光明天使
45.弗吉尼亞·伍爾夫
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
46.可可·夏奈爾
20世紀最具經典傳奇的時尚大師
47.瑪格麗特·桑格
節育運動的國際領袖
48.埃莉諾·羅斯福
「世界第一夫人」
49.卡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拉丁美洲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50.艾格尼絲·史沫特萊
傑出的國際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革命戰友
51.多蘿西亞·蘭格
美國紀實攝影家
52.果爾達·梅厄
以色列「立國之母」
53.瑪格麗特·米德
美國現代「人類學之母」
54.阿爾麗·米達爾
一生致力於世界和平事業的國際裁軍領袖
55.葛麗泰·嘉寶
一代影後、默片之王
56.漢娜·阿倫特
西方當代重要的政治理論家
57.凱瑟琳·赫本
高貴不朽的電影女神
58.雷切爾·卡森
現代環境保護運動的發起人
59.西蒙娜·德·波伏娃
法國女權運動創始人
60.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
晶體王國之花
61.特里莎修女
堪比歷史聖人的當世聖者
62.羅莎·帕克斯
一次拒絕改變了歷史的女裁縫
63.班達拉奈克夫人
世界上第一位女總理
64.凱瑟琳·格雷厄姆
美國傳媒介的頭面人物
65.英迪拉·甘地
「印度鐵娘子」
66.娃·貝隆
阿根廷的精神領袖和「國母」
67.海倫·托馬斯
美國新聞界的「第一夫人」
68.貝蒂·弗里丹
激活美國第二次女權主義運動浪潮的偉大女性
69.卓婭
感動幾代人的「蘇聯英雄」
70.撒切爾夫人
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71.瑪麗蓮·夢露
西方世界公認的「性感女神」
72.伊麗莎白二世
深受英國人民愛戴的女王
73.秀蘭·鄧波兒
美國的「大眾小情人」
74.瑪雅·安吉洛
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黑人女性
75.奧黛麗·赫本
「銀壇女神」和「愛心天使」
76.奧麗亞娜·法拉奇
「國際政治采訪之母」
77.托妮·莫里森
美國非洲文學的重要作者
78.格洛麗·斯泰納姆
美國女權運動的偶像型人物
79.簡·古多爾
「猩猩世界的保護人」
80.瓦蓮金娜·捷列什科娃
人類歷史上首位女宇航員
81.瑪格麗特二世
專職女王和業余藝術家
82.旺加里·馬塔伊
和平的綠色使者
83.梅里德·科里根
首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普通婦女
84.昂出素季
「無權者力量」的傑出代表
85.蒙蓋拉夫人
非洲的「北京媽媽」
86.格洛麗亞·阿羅約
才貌雙全的菲律賓總統
87.希爾琳·艾芭迪
伊朗著名的律師和人權活動家
88.希拉里·柯林頓
為政治而生的女人
89.埃絲特·戴森
電腦業「第一夫人」
90.珍妮·希普利
紐西蘭的第一位女總理
91.貝·布托
經歷非凡的「東方之女」
92.奧普拉·溫弗瑞
美國人的「心靈女王」
93.卡莉·費奧瑞納
世界第一位女CEO
94.康多莉扎·賴斯
小布希總統的「秘密武器」
95.英德拉·諾伊
百事公司的首位女掌門
96.索尼亞·甘地
印度甘地家族的媳婦和領袖
97.梅格·惠特曼
最有權力的商界女性
98.尤利婭·季莫申科
烏克蘭的美女總理
99.黛安娜·斯賓賽
永遠的英格蘭玫瑰
100.梅琳達·法蘭奇
世界上最大的女慈善家
⑧ 18,19世紀世界傑出女性
簡·奧斯丁,英國女作家,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傑出的現實主義大師 ,被譽為「道德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