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碧血劍電影女演員
文雪兒
性別: 女
星座: 巨蟹座
出生日期: 1960-07-17
出生地: 香港
職業: 演員
『貳』 香港2000年版碧血劍都有哪些熟面孔演員
2000香港無線拍攝的《碧血劍》把金庸的同名小說改得面目全非,遭到眾多原著粉絲的不滿,不過拋開劇情本身裡面眾多TVB的老戲骨貢獻了精湛的演技,許多演員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如佘詩曼、江華、吳美珩和林家棟等。
『叄』 張紀中版《碧血劍》美女如雲打戲炫酷,這部武俠劇被嚴重低估,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部劇非常的經典,而這部劇也是張紀中的一部力作,這部劇不管是劇情還是各種方面,都非常的不錯,是一部讓人回味無窮的劇,顯然有些被低估了。
《碧血劍》是非常不錯的一部劇,可惜當時沒有太多的反響,如今回頭看一遍,這部劇還是非常的有味道,讓人喜歡。
『肆』 江華,林家棟版的《碧血劍中五位美女,你們最喜歡哪
最喜歡林家棟版《碧血劍》吳美珩飾演的溫儀,她雖然並不是主角可是確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96年,吳美珩前往香港參加國際華裔小姐競選,並獲得亞軍,之後便加入香港TVB成為了一名演員。在劇中吳美珩飾演金蛇郎君的妻子,在《碧血劍》之後江華與吳美珩反復以熒幕情侶的形象出現,而吳美珩也迎來了自己在TVB擔任「金牌女二」的時代。
『伍』 金庸小說里哪些女主角算得上是蘿莉,哪些算得上是御姐
金庸小說女主角,金庸筆下的女子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金庸筆下傳奇女子
江湖中從來不缺紅顏,更何況是金庸筆下這紛紛擾擾的大江湖。
一代武俠小說宗師金庸,其主要作品可用兩句詩概括:「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即:《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來盤點一下金庸筆下的37位女性人物:十四部作品,部部經典;三十七個女子,個個傳奇。
1、慧骨靈心濟國危,衣衫似雪雪如肌。襄陽城破家亡日,重寄桃花第一枝。------黃蓉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重要角色,《倚天屠龍記》中也曾引述相關事跡,她是貫通《射鵰三部曲》的關鍵人物,也是一個傳奇女子,桃花島主「東邪」黃葯師與馮蘅的女兒,精通父親傳授的桃花島武功、五行八卦陣和奇門遁甲之術。集天地靈氣而於一身,艷絕天下,冰雪聰明,玲瓏剔透。多才多藝,博古通今,精通琴棋書畫,廚藝了得。與郭靖不離不棄,患難與共,全心全意助旺他。婚後輔佐夫君保衛國家,竭盡所能。黃蓉在金庸筆下象徵智慧和忠貞,人稱「女諸葛」。
2、終南山下了恩怨,活死人墓有天仙。斷腸草枯絕情谷,龍女花紅十六年。 -------小龍女
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女主角。容顏絕世、清麗脫俗、美勝天仙、生性冷漠、不諳世事,對待愛情堅貞不悔,一襲白衣若雪,猶似身在煙中霧里。出生時被遺棄在終南山下,被古墓派林朝英的丫環收為弟子,十八年來始終與兩個老婆婆為伴。十八歲那年破戒收了古墓派第一位男弟子楊過為徒,幾經波折與楊過互生情愫。但感情之路上劫難重重、幾度生死,與楊過在多番生死浩劫中更是深深相愛,其間跨越一十六年。十六年後,與楊過義助郭靖、黃蓉守衛襄陽,成為揚名天下的「神鵰俠侶」,第三次華山論劍後,與楊過歸隱古墓。
3、少室山頭琴未冷,風陵渡口似聞聲。人間自有情難老,不信嬌女白發生。--------郭襄
金庸的小說《神鵰俠侶》三十三回後的主角、《倚天屠龍記》前二回的人物。郭靖黃蓉之次女,名字出於父母鎮守襄陽、保衛大宋的信念,故名「襄」。她善良純真、豪邁慷慨,風格破俗立新,不存門戶階級觀念,喜歡結交江湖中人,人稱「小東邪」。仰慕神鵰俠,少年喜出門游歷。襄陽城破時,家人殉亡,她持倚天劍逃生。中年後徹悟半生,出家為尼,終生不嫁。少林派覺遠大師圓寂之際,蒙?囈語部分《九陽真經》經文,郭襄默記了一部分。後來成為峨嵋派的創派祖師,峨嵋開宗立派的武功,主要根源在這一部分的《九陽真經》,又名《峨嵋九陽功》。
4、漫唱採茶覺已遲,猶憐深信未相欺。世間多少痴情女,傷盡男兒不自知。--------岳靈珊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華山派掌門人岳不群和女俠寧中則的女兒,主角令狐沖最心愛的小師妹。從小與大師兄青梅竹馬,二人情意綿綿合創沖靈劍法。後移情師弟林平之,令狐沖傷心之極,但無可奈何。嫁與林平之,在嵩山大會上,因令狐沖故意求敗,岳靈珊以沖靈劍法擊敗令狐沖,技驚四座。原來成婚後,林平之性格大變竟從來不與同床,二人實為有名無實夫妻。林平之與岳不群反目後,早已被仇恨之心沖昏頭腦,雙目失明並遷怒岳靈珊,最後親手殺妻。岳靈珊臨死前仍請令狐沖代為照顧林平之。令狐沖痴痴守著小師妹的新墳,悲傷欲絕。
5、燕子塢前從此醉,杏花林里向來痴。紅顏老去英雄在,落日牛羊歸去遲。--------阿朱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人物,段正淳與情婦阮星竹之長女,容貌秀麗,是溫柔體貼的可人兒。為慕容復二婢之一,居"聽香水榭",擅易容術。在尋找慕容復途中遇丐幫內亂,當她闖入少林偷經書被玄慈所傷。為救她,蕭峰不顧一切,勇闖聚賢庄,大開殺戒。蕭峰不顧隨時被殺的危險,以真氣保住自己的生命,又甘冒生命之險求醫治癒傷勢,種種看在眼裡,早已情深暗種。阿朱在蕭峰含冤時陪伴他,互生愛意,曾許約將來同赴關外牧羊。後與蕭峰一起尋殺父仇人,誤知是親父段正淳。晴天霹靂的阿朱,決定喬裝其父被蕭峰一掌打死,成為蕭峰一生遺憾。
6、溫婉如玉成絕代,語笑嫣然千里外。自古獨有痴情種,輾轉之間入夢來。------王語嫣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外貌和段譽朝思暮想的石洞仙子相似。自小與母親生長在曼陀山莊內寸步未離。與表哥慕容復為青梅竹馬,因為表哥熱愛武功,為他熟讀各派武學秘笈,能看出各家武功招式,是一位武學理論家,卻不諳武功。後來慕容復為了興復大燕,欲爭取西夏駙馬,王語嫣便曾跳崖自殺獲救。後王語嫣得知表哥對於自己尋死之事漠不關心,在心灰意冷之際又投井,在井中和段譽定情。
7、萬騎卻回千騎分,將軍無計御香塵。世間一死寧無懼?君為家山我為君。--------香香公主
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中女主角,名叫喀絲麗,是金庸筆下最美的女子之一。如明珠,似美玉,明艷無倫。在遇到陳家洛之前,一直簡簡單單的活著,陳家洛的出現改變了她的一生。她與陳家洛彼此相愛,以身相許,性命相托,但也因她美貌被乾隆看中欲占為己有,陳家洛為光復漢人,將她送給乾隆做交易,最終為給陳家洛報信而自盡。喀絲麗不懂武功,但她勇敢,堅貞,高尚。
8、來如流水逝如風,何處來兮何所終。滄海茫茫掛帆去,天涯從此各西東。--------小昭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女主角之一,紫衫龍王黛綺絲和韓千葉之女。奉母之命混入光明頂,盜取乾坤大挪移心法。張無忌的處處維護,使小昭心生感激,愛上張無忌,並無怨無悔地成為他的婢女,處處為他設想。後小昭成為明教波斯總教教主,終身聖潔。小昭聰明堅強,善解人意,平時隱藏上乘武功,遇到危機時,能挺身而出,有大將之風。在綠柳山莊外的表現具有優秀領導才能,為他日統領波斯明教做的鋪墊。在《倚天》後記中,作者金庸直言小昭是他最愛的女主角,可見小昭是金庸小說最完美的人物之一,也是金庸刻畫得最成功的女性之一。
9、平生至樂在何處,平生至愛是何人?一醉千杯君莫問,憐取姑射山中人。--------夢姑
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角色。真實名字叫做李清露,身份為西夏銀川公主,李秋水孫女。在冰窖中初遇虛竹,從此對之傾心。張榜招婿,只為了那陌生得尚未能見面,熟悉得已融為一體的夢郎。
10、淡淡相思未許深,玉蕭聲慢澀瑤琴。寒衣檢視舊針線,無處相尋一片心。------程瑛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人物,初見程瑛,便是一場腥風血雨的仇殺,一個嬌嬌俏俏的小姑娘,自小寄居親戚家,並不曉得生死大意,卻本能的知道循規蹈矩,處處忍讓。就是這般的恬淡天性,讓那舉世無雙的大邪人黃葯師,硬是收了她傳衣缽。又見程瑛,短短幾年光陰,出脫的亭亭玉立。一人一驢一青衣。一首《流水》,與楊過簫歌相和,一曲《桃夭》,與楊過琴嘯同音。麗人無言,芳心以屬。星夜做一襲衣袍贈與楊過,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心。他將那新袍披上,裡面卻著了舊衫。衣不如新,人卻不如故。兀那楊過,卻轉眼將那袍子贈與李莫愁,端的大俠行徑,卻碎了麗人心。
11、白馬未馱夕照去,西風已送傷心來。中原可有英雄淚,為洗秋蘭帶露開。--------李文秀
金庸筆下《白馬嘯西風》中的女主角,呂梁三傑為了搶奪一幅埋藏寶物的高昌迷宮圖,帶人與其父母交手,父母戰死在大漠,李文秀跑入哈薩克居住區生活,在那裡不僅學會了武功,也對哈薩克男子蘇普產生了感情,但蘇普並不喜歡她,李文秀把仇人帶入迷宮那裡,殺死了仇人,但殺死了仇人後,她又能去哪裡呢,只能一個人牽著白馬去往江南。
12、鴉頭不著未如霜,語帶嬌柔意帶香。俠氣偏多苗寨女,不教脂粉亞檀郎。------藍鳳凰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日月神教聖姑任盈盈的屬下,雲南五毒教教主。嬌媚無比,喜歡養毒蛇,喜歡狐,能煉制傳說中苗族人的蠱毒,還善於配置各種劇毒。喜歡吹洞簫,口哨也很好。樣子美麗嬌媚,聲音甜美,腦子聰明,對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桀驁不馴的令狐沖比較有好感,盡管年紀較令狐沖為大,但叫他作哥哥。
13、百戰軍中最從容,掩映黃衫騎萬重。蒼天總為紅顏妒,不教翠羽遇蕭峰。------霍青桐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女主角,她秀美絕倫,典雅高貴。是武藝高強而又具有大型謀略智能,智勇雙全的回疆奇女子,人稱「翠羽黃衫」霍青桐。但無論她有多完美多優秀,也逃不過愛情的糾葛。
14、不是人間凡種花,相思偶染漫天涯。緇衣消盡千山月,卻向江心憶晚霞。------阿九
金庸武俠小說《碧血劍》中的第二美女。在金庸筆下,阿九容光照人,燦若玫瑰,給人美好的暇想。身為大明公主,當是與眾不同,無論是歷史上的長平,還是小說里的她,都是悲劇人物。公主的身份,帶給她的,卻是悲哀。奈何身在帝王家?還不如平民百姓,有那一份自由自在。盛世公主尚不能左右自己的未來,更何況亡國公主?
15、凝雪曾臨姑射山,偶墜紅塵作散仙。最喜石門清夜月,憐他只為一人圓。------梅芳姑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中的人物,男主人公石破天養母,丁不四與梅文馨之女。梅芳姑的孽情最為可嘆,石清坦然承認,梅芳姑比之閔柔,不管是論相貌,論武功,論文字,論針線之巧,烹飪之精,無一不是要高明得多,所以梅芳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石清在她和閔柔之間,為何要選遠不及她的閔柔。愛情是什麼?梅芳姑至死都沒有想通。
16、於多情處最無情,榮辱輕餘生死輕。寂寞春歸空觀冷,清風獨掃亂花平。------刀白鳳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人物,為主角段譽之母,同時也是大理鎮南王段正淳的正門妻子,擺夷族(今傣族)酋長的女兒。她與段正淳之間本來是一段政治婚姻,婚後一段時間內是幸福的,但段正淳畢竟本性風流,又擁有眾多美貌情人,所以她內心十分怨恨氣憤段正淳。因而越軌與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生下了段譽。段正淳自殺後,她也醒悟了自己對段正淳的愛。在告知段譽身世真相後,為段正淳殉情而死。
17、但記英風未記名,今生已矣有來生。來生深知多相誤,差得郎君半日程。------冰雪兒(即胡夫人)
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中的人物,胡一刀夫人,男主角胡斐的母親。胡一刀夫人雖然只是個弱女子,但見識和擔當卻是非凡,胡一刀夫人將孩子託付給苗人鳳,平靜地殉情而死。
18、逢君不遲別君遲,壯士心懷未忍知。玉女峰下花正好,依稀風雨似前時。------寧中則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出嫁前江湖人稱「寧女俠」,出嫁後多稱「岳夫人」。頗具美貌,為人正派,慷慨大義,不為權勢所逼,可惜嫁給了全書第一偽君子岳不群,後得知丈夫為人,又遭女兒去世,加上愛徒令狐沖找到終生伴侶,心灰意冷了無牽掛之下自殺身亡。
19、苦海欲歸何處歸,青燈黃卷一緇衣。早知因愛生憂怖,無奈人間夢未稀。------儀琳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恆山派的女弟子,師父是定逸師太。父親是和尚不戒大師,母親是恆山派的敲鍾老婆婆(原為尼姑)。另收田伯光為徒弟。她天真無邪,純潔善良,又全然不懂得掩飾,就像一杯透明的水。可惜儀琳遁入空門,卻又塵緣未了,愛上令狐沖卻又訴說無門。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將心事向啞婆婆吐露,稍解煩心。她堅信觀音菩薩會保佑幫助她,這種善良的願望讓人心酸。啞婆婆要幫助她嫁給令狐沖時,她說一個人真正愛上另一個人,是不會再想第三個人的,她一心只要令狐沖高興,此外別無他念。
20、有心不知恨與悔,有口難辯是與非。人情終究薄如紙,不如雪嶺待雲歸。----水笙
金庸武俠小說《連城訣》的女主角之一,她是曾威震武林的「落花流水」之一的水岱之女。她和表哥汪嘯風曾是被江湖人視為珠聯璧合的「鈴劍雙俠」。他們風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金童玉女,是比翼鳥,是連理枝。他們一起行走江湖,情意綿綿卻止乎禮。然而,厄運,不幸,無盡的苦難,敵視他的那殘酷而丑惡的世界,這一切之後,是雪花一般純潔的精神,完美的真情,以及對宇宙和自然神性的敬畏,是善良的人們在光明中幸福地相聚,走向另一個更高的永恆世界。
21、鳳尾瑤琴品不凡,平沙落雁在關山。懵懂一錯千古恨,琴絲永斷不復彈。----南蘭
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中的人物。苗人鳳的妻子,兩人育有一女苗若蘭。南蘭嫌丈夫不夠溫柔體貼,終日鬱郁不歡。英俊瀟灑的天龍門弟子田歸農來苗家作客,為了得到苗家世傳的藏寶圖,田歸農勾引了南蘭,南蘭拋夫棄女,隨其私奔。
22、文華清雅態多嬌,婷婷春禾雪中搖。素馨香里憶往事,冰峰山下日暮薄。----苗若蘭
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中的人物,金面佛苗人鳳及南蘭的女兒,喜歡胡斐。
23、清波深處荷映日,吳儂軟語唱小詞。苦樂年華君莫問,他自瘋癲我自痴。----阿碧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江南水鄉的溫柔女子,為慕容復二婢之一,居「琴韻小築」。師承琴癲康廣陵(聰辯先生首徒),一口吳儂軟語,相貌清麗,喜穿綠衣,雅擅樂韻。傾心於慕容復,即使慕容復瘋後也始終相伴在他身邊,一直不離不棄。
24、兩情相悅又如何?靈犀未通玉鳳折。多情偏將情勘破,十五月下聽梵歌。----袁紫衣
金庸武俠小說《飛狐外傳》的女主角。她自幼出家,法名叫做「圓性」。所謂「姓袁」,是將圓性顛倒而成,而紫衣就是緇衣芒鞋(出家人的裝束)的緇衣的諧音。她是鳳天南的女兒。紫衣是胡斐所愛的人,她自己對胡斐也頗有好感,只是有緣無分,兩人之間的情感最終無果而終。
25、碧血劍寒何所羨,女子從來意最平。嫁得夫婿尋常子,也勝刁蠻夏青青。----焦宛兒
金庸武俠小說《碧血劍》里金龍幫主焦公禮的大女兒。焦宛兒之父焦公禮遇難身亡,焦宛兒嬌楚可憐,哭得梨花帶雨,但她卻很有主見和擔當,精明干練,做事周到。尋訪到仇人的蹤跡,她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安排好了之後,再來請袁承志一行人為其主持公道。這位姑娘辦事周到,應對得體,很值得欣賞。
26、騎梁邂逅笑靨嬌,素足漫履茶花道,忽來相思損愁眉,人生何處逃大造。-----鍾靈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段正淳的私生女,母親是甘寶寶。段譽口中的「靈兒妹妹」雖不是《天龍八部》中最重要的角色,但不可否認是最可愛的女子。她容色嬌美,笑靨如花,一雙眼睛「黑如點漆,朗似秋水」,天真爛漫的性格讓人如沐春風。她不是段譽最愛的人,但卻永遠是所有人心中那個天真無邪的小妹妹!
27、單於獵火照天燒,間關萬里漢家遙。木蘭夢斷少年月,秋日平原好射鵰。-----華箏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里出現的人物,華箏,又譯豁真,成吉思汗之女,曾許嫁蒙古克烈部首領王罕之孫圖撒合為妻,是郭靖幼時的玩伴,也是他「名正言順(父母之名,媒妁之言都有了)」的妻子,但她後來還是放棄了與郭靖之間這段本就不存在的戀情,到西域去投奔兄長去了。
28、劍網塵絲錯鴛鴦,梨花暴雨愛蕭郎。昆侖山崩漢水絕,不悔寒梅逾出牆。-----紀曉芙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本是峨嵋派滅絕師太的高徒,深得師傅看重,有意傳她掌門衣缽。紀曉芙和武當殷梨亭先有婚約,後遇上命中的剋星--明教光明左使楊逍。紀曉芙某天突然被楊逍看中,拘禁而強使她懷孕。她逃出後,只得離開峨嵋,暗中生下孩子。但紀曉芙事後對楊逍生情意,為女兒取名「楊不悔」表示不後悔這段關系。因滅絕師太逼使她做間諜,她堅決不肯害楊逍,於是被擊死。紀曉芙臨終前,怕師太趕盡殺絕,只得託孤於張無忌,請他將楊不悔送至楊逍。楊逍悲痛於紀曉芙的深情不悔,此後改去風流本色,一生不娶,守護女兒長大。
29、孽海風華幻里空,雲山青鳥憶芳蹤。白馬幾度驚俠少,金鳳歸來卧晚鍾。-----駱冰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重要人物,與李沅芷、周綺都是塑造得十分成功的女二號人物,個性突出,形象鮮明豐滿。她是反清幫會紅花會的十一當家,綽號「鴛鴦刀」,丈夫是四當家奔雷手文泰來。中年時期的駱冰在《飛狐外傳》中亦有出場。
30、豆蔻春風最堪憐,憑君一語到關山,漠北天南遊之遍,浮生萍水且隨緣。------李沅芷
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女二號人物。與紅花會十四當家「金笛秀才」余魚同相戀。父親是清朝提督李可秀。李沅芷性格精靈古怪,聰慧活潑,敢愛敢恨,是金庸筆下的第一個機靈可愛的小妖女形象。
31、靈樞終未得天樞,素問何曾問髯鬍。燭淚滴殘海棠冷,忍聽山歌到曉無。--------程靈素
金庸小說《飛狐外傳》之女主角。為醫學名宿「毒手葯王」無嗔大師之關門弟子,程靈素繼承了毒手葯王的遺作《葯王神篇》,成功培育至毒七心海棠。她機智聰敏,料事如神。可惜她身段瘦小如幼女,面有菜色,只有一雙眼睛又大又亮。她答應醫治苗人鳳的眼傷。後來鍾情於胡斐,但卻發覺胡斐只一心向著袁紫衣,與她以兄妹相稱。在福康安的掌門人大會上,用精妙的施毒法門下毒。後為救胡斐,犧牲自己替他啜毒而中毒而死。臨死前仍設計用七心海棠蠟燭害死師門敗類石萬嗔等人。
32、何日散發倚扁舟,一朝痴狂情路走。試問斷腸君何在?拈花焚身是莫愁。------李莫愁
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主要反面人物之一,綽號「赤練仙子」,是主人公楊過的師伯,小龍女的師姊。本性善良。她傾心陸展元,曾不顧男女之嫌為其療傷。因為不肯聽師父的話立誓不離古墓而被師父逐出師門,本想與陸展元共浴愛河,卻沒想到被陸展元狠心拋棄。自此性情大變,對陸展元由愛轉恨。曾殺陸家滿門,並折磨陸立鼎之女陸無雙。為得玉女心經,屢次威脅楊過小龍女性命。縱橫江湖十幾年,手執冰魄銀針殺人無數,江湖中人無不對之聞風喪膽。但良心未泯,曾撫養剛出生的郭襄。在絕情谷中被萬千情花刺中後,仍不忘陸展元,最後燒死於大火中。
33、倦世何由惜此身,楊郎履下漫多塵。人間自有花如雨,妾是花中第幾人?--------公孫綠萼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人物,絕情穀穀主公孫止和鐵掌蓮花裘千尺的女兒。容貌中上,身材豐滿,善良多情,初識楊過便傾心於他,同情他的遭遇,瞞著父親偷偷相助他和小龍女。為救楊過去偷絕情丹,甚至不惜與楊過一起被打落深潭,重見母親,又喜又懼。因為深愛楊過而不想勉強他,她斷然拒絕了母親向楊過的逼婚的大好機會。眼見父母相殘的慘劇上演,心灰意冷,後為給楊過換解葯而自殺,香消玉殞。
34、性如芷草落芬芳,怎奈重任獨身擋。九陰白骨恨惆悵,乾坤大挪化情殤。------周芷若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女主角之一,是金庸筆下極富傳奇色彩的一個人物。周芷若為漢水船夫之女,十歲時父親遭元兵殺害,蒙張三豐出力相救,與少年張無忌邂逅,有喂飯之恩,後被送至峨嵋派習武。參與六大派攻光明頂,情勢所迫用倚天劍刺傷張無忌。周芷若愛上張無忌,卻被師父滅絕師太逼著立下毒誓。她為師父遺願,使計偷走屠龍刀、倚天劍和殺害殷離未遂,獲得刀劍中的秘笈,武功突飛猛進。於濠州婚禮上被張無忌離棄後,一心率領峨嵋派建功立業。初時的她秀若芝蘭,斯文含蓄,後期的她清逸如仙,冰雪出塵之姿帶有威嚴儀態,氣懾數千豪傑。
35、萬艷殊美話韶華,綠柳磐韌傲風撩。三千弱水東流去,君心奈何飲一瓢。------趙敏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女主角,為蒙古族人,蒙古名敏敏特穆爾。容貌嬌艷清麗,婉約可人,英姿颯爽,靈秀無雙,燦麗若玫瑰,宛如天界仙子。生性機智多謀,心思敏捷,具有雄才大略。地位尊崇,為元朝貴族,封號「紹敏郡主」。趙敏最終與行將卸任明教教主的張無忌北上定居蒙古,退隱江湖。
36、背井離鄉一如孤,歷經生死又如何?萬事成空迷茫日,手上齒痕在也無。------殷離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女主角之一,殷天正孫女,張無忌表妹。父親二娶,她為母親抱不平,殺了二娘,害得母親自殺,其父對她恨極。逃離家後,遇金花婆婆救其性命,授其武功。小時候,在蝴蝶谷初遇少年張無忌,欲帶他去靈蛇島作玩伴,被他掙扎咬傷,豈料殷離對他一咬定情,情根深種。長大後,練得母親所傳的千蛛萬毒手,以血飼蛛,絕美容顏因毒化醜陋。遇到化名曾阿牛的張無忌,也拒絕了他的婚諾。後遭周芷若下殺手不死,毒素隨血液流光,面孔回復絕美。此後重逢時雖然認出張無忌,但寧願愛幻想中的少年張無忌,結局流浪西域。
37、生不逢時運多磨,為尋真愛歷坎坷。此情不入世人目,今生不悔真選擇。------楊不悔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峨嵋派高徒紀曉芙與明教光明左使楊逍的女兒。當初紀曉芙和殷梨亭先有婚約,後遇上楊逍,紀曉芙被楊逍拘禁而強使她懷孕,只得暗中生下楊不悔。但紀曉芙事後對楊逍生情意,為女兒取名「不悔」表示不後悔這段關系。因紀曉芙託孤,楊不悔幼時曾被主角張無忌千里迢迢送往遠在西域的父親楊逍,兩人有一段冒險犯難之過去,以「不悔妹妹」和「無忌哥哥」相稱。楊不悔對張無忌是單純的兄妹之情,卻因憐生愛,愛上把她錯當作母親的殷梨亭。楊不悔償還父母的情債,嫁給殷梨亭,結局前並懷孕數月,幸福美滿。
『陸』 電視劇碧血劍中阿九姑娘的扮演者
2007版《碧血劍》中阿九是由孫菲菲飾演的。
佘詩曼(Charmaine Sheh),1975年5月28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女演員,畢業於瑞士國際酒店管理大學。
1997年參選香港小姐競選獲得季軍後正式加入香港無線電視台而進入娛樂圈 。2000年主演電視劇《澳門街》獲得香港年度收視冠軍,佘詩曼因出演女主角祝君好而走紅;2004年主演宮斗劇《金枝欲孽》中」董佳·爾淳「一角而獲得廣泛關注;2006年憑借《鳳凰四重奏》奪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獎」和「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成為首位TVB同時獲得雙項獎項的女演員 。
2007年佘詩曼憑借《火舞黃沙》提名第三十五屆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9年主演的古裝劇《宮心計》和2010年主演的古裝喜劇《公主嫁到》蟬聯中國香港年度收視冠軍;2011年憑借《公主嫁到》獲得第十六屆亞洲電視大獎最佳戲劇女主角獎。2014年參演警匪題材電視劇《使徒行者》並再次獲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女主角獎」和「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獎。
2015年,獲得第15屆華鼎獎中國最佳電視劇女演員 。
角色簡介
袁承志的心上人,為明思宗朱由檢次女,封號長平公主。美麗絕倫,氣度清雅高華,她是青竹幫幫主程青竹的女徒弟,武藝高強,大明亡國時,阿九被崇禎斬去一臂,阿九與袁承志兩情相悅,但袁承志與溫青青相識在先,袁承志不想辜負溫青青的一片痴情,所以袁承志和阿九隻能「有緣無分」,後來阿九落發出家,稱號九難,成為一代武林高手。
『柒』 金庸小說中的女性名字
笑傲江湖:任盈盈
岳靈珊
寧中則
藍鳳凰
儀琳
神鵰俠侶:小龍女
郭襄
郭芙
程英
陸無雙
何沅君(陸無雙她老娘)
李莫愁
未凌波
公孫綠萼
裘千尺(公孫綠萼她老娘)
耶律燕
完顏萍
射鵰英雄傳:黃蓉
穆念慈
李平(郭靖他老娘)
包惜弱(楊康他老娘)
華箏公主
梅超風
天龍八部(哦,這部小說是金庸作品中MM最多滴):王語嫣
阿朱
阿紫
阿碧
文川公主
木婉清
鍾靈
甘寶寶
秦紅棉
刀白鳳
阮星竹
康敏
阿蘿(王夫人)
天山童姥
李秋水
梅劍
竹劍
孫二娘
書劍恩仇錄:霍青桐
香香公主
李沅芷
駱冰
雪山飛狐:袁紫衣
程靈素
苗若蘭
鹿鼎記:雙兒
建寧公主
阿珂
蘇荃
曾柔
沐劍屏
方怡
陳圓圓
碧血劍:阿九(長平公主)
溫青青
溫夷
何紅葯
何鐵手
焦婉兒
安小惠
連城訣:水笙
戚芳
俠客行:阿秀
叮鐺
梅三姑
閔柔
倚天屠龍記:趙敏
周芷若
殷素素
蛛兒(殷離)
小昭
楊不悔
紀曉芙
金花婆婆(紫衫龍王)
丁敏君
『捌』 碧血劍里的阿九
姓:朱Zhū
名:媺娖Meichuò
身份:青竹幫幫主程青竹女徒弟
封號:長平公主
真實身份:大明崇禎皇帝之女,明朝長平公主(Princess Chang Ping)
性別:女
國籍:大明
祖籍:安徽鳳陽
出生地:北京
父親: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
母親:周皇後
祖父:明朝光宗朱常洛泰昌
外公:嘉定侯周奎
妹妹:昭仁公主
弟弟:太子(長子)朱慈烺(Láng),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
住處:紫禁城寧壽宮
丫環: 陶紅英
樣貌:清麗高雅,秀美柔嫩,美貌絕倫,雖然年幼,但艷麗異常,神態天真,雙頰暈紅,膚色白膩,一雙眼燦然晶亮,年紀雖幼,卻是容色清麗,氣度高雅,當真比畫兒里摘下來的人還要好看,想不到盜伙之中,竟會有如此明珠美玉一般俊極無儔的人品。
氣質:高貴典雅,潔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蘭,清麗脫俗,淡雅超群,氣度清華,嬌美卻又不失典雅,清秀卻又不失柔美,雖然幼小,但自有一股頤指氣使的勢派。
聲音:柔和清脆,動聽之極
種族:漢族
語言:漢語
曾念之詩:「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法名:九難
出家之年:1644年
出生之年: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
年齡:15歲
幫派:青竹幫
師父:程青竹
身份:青竹幫幫主程青竹女徒弟
後期師父:木桑道人
暗戀情人:袁承志
情敵:焦宛兒,溫青青
曾受之傷:被崇禎砍斷左臂
曾使用的武器:兩根細細的竹竿,金蛇劍
代表之花:百合
曾使武功:雙槍槍法:阿九當時使的武器--竹竿性柔,盤打挑點之中,又含著軟鞭與大桿子的招數,百忙中還找敵人穴道,左手竿在地下一撐,身子飛起,右手竹竿在地下一撐,又再躍起,左手竿居高臨下,俯擊敵人,一桿點在「肩貞穴」上,左臂便是一麻.
最喜悅害羞之事: 與日夕相思的袁承志同床合衾
徒弟: 康熙初年的奇人韋小寶,女徒弟阿珂,阿琪(見《鹿鼎記》)、雍正年間的著名英俠甘鳳池、白泰官、呂四娘等人
曾服之葯:雪參玉蟾丸
[編輯本段]對阿九的稱呼
阿九姑娘(袁承志,溫青青稱)
阿九(程青竹,溫青青,袁承志稱)
小徒(程青竹稱)
小孩兒(褚紅柳稱)
小姑娘(溫青青稱)
九妹妹(溫青青稱)
殿下(皇宮宮女,曹化淳,袁承志稱)
公主殿下(袁承志稱)
孩兒(崇禎稱)
美公主(何惕守稱)
師太(韋小寶稱)
師父(阿珂,阿琪,韋小寶稱)
公主師太(韋小寶稱)
最令人感動之言: 我天天這般神魂顛倒的想著你,你也有一時片刻的掛念著我么?
百合是純潔、高貴、優雅的象徵,是有品味人士的首選。阿九出身於帝皇之家,混跡於綠林之中,但是"吐語如珠,聲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動聽之極。神態天真,雙頰暈紅,年紀雖幼,卻是容色清麗,氣度高雅,想不到盜伙之中,竟會有如此明珠美玉一般俊極無儔的人品。"溫青青對她的妒忌,不是沒有道理的此後的白衣九難,秉性高貴,雖經霜雪卻不改驕矜自傲,在阿珂的麗色映襯下依然高貴典雅、氣度清華,不愧百合之稱。
[編輯本段]人物解讀
始終以仰望的姿態面對她,細細在書頁中尋找她的芳蹤,一次次尋覓,一次次悲哀。她,到底是哪裡吸引了我?
不算厚重的一本小說,兩段愛情讓我情系一生。金蛇郎君與溫儀,以及九公主的刻骨相思。
結合兩版原著,懂得她,愛上她,為她流淚,一切那麼自然。她出場不多,描寫甚少,個性不突出,但給了我無盡的想像。
[編輯本段]一.美貌
她應是《碧血劍》中的第二美女。陳圓圓之美,傾倒眾生,傳奇百世,但書中的陳圓圓,讓闖王部下丑態百出,反而失去了美感,阿九容光照人,燦若玫瑰,阿九之美,在金庸筆下,都給人美好的暇想。
出場:[後面跟著一個垂髻青衣少女,一瞥之間,但見容色絕麗。]
好一個「絕麗」,一個「絕」字,讓眾芳失色,書劍》中的香香公主,《倚天》中的周芷若,《天龍》中的王語嫣等美女,方能用「絕」字,這是一種美的極致。
讓女人也欣賞的美女,方是最美,看女主角眼中的阿九:
聲音:[青青聽她吐語如珠,聲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動聽之極。]
容貌:[見她十五六歲年紀,神態天真,雙頰暈紅,膚色白膩,一雙眼燦然晶亮,年紀雖幼,卻是容色清麗,氣度高雅,當真比畫兒里摘下來的人還要好看,想不到盜伙之中,竟會有如此明珠美玉一般俊極無儔的人品。青青向來自負美貌,相形之下,自覺頗有不如]
其實此處有用詞堆砌之嫌,我認為天真與高雅是沖突的,很難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展現。高雅應該是一種因極高的修養沉澱而成的氣質,天真可以是可愛,而高雅卻是讓人尊敬。不過我更有咬文嚼字之嫌。
第十二回:[青青問阿九道:「九妹妹,那日咱們大殺官兵,打得好痛快,後來忽然不見了你。你這樣美貌,我那天一見,便永遠也忘不了。我老是牽記,你到哪裡去了啊?」]
這段對話很有意思:[青青笑道:「想這個小姑娘當真美之極矣,美得不像是人,你說她美不美?」 袁承志知她很小性兒,如說阿九美,定要不高興,說阿九不美吧,又是明明撒謊,既違良心,她也不信,只得笑道:「不像是人,像女鬼嗎?」青青道:「你心裡明明想說她像仙女,偏又不說。」]
雲想衣裳花想容,白雲彩霞,卻是各有風韻:
[她上次穿一件青布衣衫,似個鄉下姑娘,這時卻打扮得明艷無倫,認飾華貴,左耳上戴著一粒拇指大的珍珠,衣襟上一顆大紅寶石,閃閃生光。這小姑娘荊釵布裙,裝作鄉姑時秀麗脫俗,清若冰仙。這時華服珍飾,有如貴女,花容至艷,玫瑰含露]
第十六回,袁承志對眾女的評價:[所識女子之中,論相貌之美,言動可愛,自以阿九為第一,無人可及。小慧誠懇真摯。宛兒豪邁可親。青弟雖愛使小性兒,但對我全心全意,一片真情。哪知還有何鐵手這般艷若桃李、毒如蛇蠍的人物,真是天下之大,奇人異士,所在都有]
這是斷臂後的描寫:
[(何惕守)身後站著一個妙齡少女,全身裹在一襲白狐裘之中,頭上也戴了白狐皮帽子。雖是眉目如畫,清麗絕倫,但容色甚是憔悴]
又是一個「絕」字。
貌美偏偏惹事,小龍女美若天仙,某道士凡心大動,無獨有偶,玉真子也對阿九之美感嘆不己:[玉真子先前一瞥之間,已見到阿九清麗脫俗,從所未見,這時見她出手,不忍辣手相傷,有意容讓……玉真子一呆,說道:「天下竟有這般美麗的女子!我可從沒見過。須得帶回山去。」]
因阿九之美,何惕守絕不會做袁承志的小老婆:[世上既有了阿九這美麗可愛的小姑娘,我就一心一意只做你徒弟了。你全心全意地疼著她,向著她,寵著她,人家做你的小老婆還有什麼好?……阿九這小妹妹嬌嬌滴滴,美麗無比,叫人一見就愛,我捨不得毒死她]
我喜歡美麗的女子,更喜歡氣質脫俗高雅的女子,長平公主,符合我對美女的全部幻想。
[編輯本段]二.身份
身為大明公主,當是與眾不同,無論是歷史上的長平,還是小說里的她,都是悲劇人物。公主的身份,帶給她的,卻是悲哀。奈何身在帝王家?還不如平民百姓,有那一份自由自在。盛世公主尚不能左右自己的未來,更何況亡國公主?在我印象中,公主=美麗,高雅,榮華富貴,束縛,壓抑。皇帝子女眾多,而在男權社會,妃子生了女兒本就不是什麼好事,天倫之樂恐怕很少;記得很就以前看《賀蘭雪》,里邊某個部族的首領感嘆:生女兒還不如養牛羊,牛羊還可以殺來吃肉,女兒卻沒任何用處,聽得我心驚膽寒。而大多數公主的用處,恐怕就是和親了,運氣不好的到塞外,運氣好點的則嫁入當朝權貴。
公主的身份,也註定了她與所愛之人敵對的立場,但她與袁承志也從沒因為父仇的關系而有過真正的對立。向來厭惡父輩的仇恨讓下一代的愛情受到殘酷的迫害,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但長平公主的愛情,卻更多了凄涼。只能說世事弄人,我想,這時候的她,更不希望自己是公主。
雖是公主,但卻與幽居深宮的公主不同,她一生下來,欽天監正給她算命,說她要是在皇宮里嬌生慣養,必定夭折,因此崇禎才許她到外面亂闖,更學了一身好武功。她是皇家貴胄,又因有江湖經歷而對世道有所了解,至少比其父要清醒。明朝末年,內憂外患,看到百姓流離失所,四起造反,外敵又鐵騎錚錚,大有氣吞山河之勢,大明江山搖搖欲墜,無人能拯救。她常將宮里的金銀拿出去救濟受苦的百姓,但這無疑是杯水車薪。誰說公主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亂世流民想要的是安定與溫飽,當朝公主亦沒在安逸的生活中軟化,站得越高責任越大,可能力卻是有限。
亡國公主,無法不悲哀。雖然年紀輕輕,但已經不是天真浪漫的小女孩,父親永遠緊鎖的眉宇,整個帝國無邊的呻吟,在她的心上,刻著悲哀的烙印。她想改變這一切,但小小女子,無力回天。可以想像,她在向崇禎進言的時候,懷著怎樣的憂思,她知道父親剛愎自用,受奸人蒙蔽,知道所謂流寇就是百姓,只要有飯吃,日子過得下去,流寇就變成了好百姓,否則好百姓也給逼成了流寇,帝王不能把所有百姓都殺光。可又有何用?[『人人都反我,連我的親生女兒也反我!』]崇禎一席話,讓憂國憂民的九公主,再也不能多言。 國之將亡之時,身為公主是最大的不幸。
公主身份與教育,讓她有了不俗的高雅氣度與威嚴。曾用「天堂之上,人間之下」來形容她。這句話我賦予了我喜歡的兩個女子:長平公主與小龍女,但兩人有著本質的不同。小龍女是世外之人,自小幽居古墓,清心寡慾,因愛情而下凡,譜就了一曲天下無雙的愛之贊曲;長平公主則是出生高貴,氣宇不凡,但殘酷的現實無法讓她擁有幸福,只能在痛苦的裂變中仰望天堂。喜歡在靜夜裡想像,年紀幼小的她,是如何[自有一股頤指氣使的勢派,舉止之間,氣度高華],想像她拄著青竹杖,向馮不摧森然斜睨的尊貴氣度,隻字片語間,一個驕傲的公主躍然紙上……
在舊版原著里,她的愛情,是她自己的事,與別人無關。感情的開始,緣於一場流俗的英雄救美,盈盈芳心,便許了給他,一生不變。我一直不喜歡袁承志,他算是個中等人物,無甚出彩出處,但阿九愛的是她,無可奈何。她雖然美貌無雙,可相遇之前,他的心裡已經另有其人。懷著國恨家仇,感情失意,她選擇了出家。感嘆阿九的這份瀟灑與絕決,得不到愛也絕不會死纏爛打,但情也不會改變,不如斷情絕愛,遠離塵囂。
[編輯本段]三.愛情
三版原著受到爭議,可能是金庸本人也是鍾愛阿九的吧,在這一版里,阿九成了袁承志「深愛之人」,對我而言,頂多算是個小小的安慰。很多時候,同一作品裡出現平分秋色的女主角,往往能引起戰爭與爭議,自己目睹過的,有周芷若與趙敏之爭,朱七七與白飛飛之爭,趙靈兒與林月如之爭,很不喜歡這些爭論,只會讓支持者之間發生一場又一場戰爭,永遠也不會有結果,到是《神鵰》,《射鵰》等小說,感情的取捨堅定而明確。《碧血劍》則有所不同,二版原著里不存在爭議,三版原著也不存在爭議,只不過男主角愛的人有了錯位。在支持者有眼中,男主角的愛成了爭斗的籌碼,《碧血劍》也有所不同,沈浪與李逍遙,我非常喜歡,我在乎他愛的是誰,而在我眼中,他們的選擇也合我心意,袁承志卻從來不是我所欣賞的男主角,更何況無論哪個版本,與他逍遙海外的都不是阿九,就算有這份愛,又有何用?
即使愛上阿九,也無法用她的眼光來看待她所愛的人,想起三版原著里,在藏邊苦等情郎的阿九,我更加傷心。回顧三版原著袁承志對阿九的愛,不知何樣心情?但對阿九的描寫太少,她的心事,只能猜測了。
緣起:英雄救美
[袁承志對青青道:「這人年紀一大把,卻去欺侮小姑娘。瞧著,這就要下毒手啦。」青青急道:「我去救她。」袁承志笑道:「兩個都是要奪咱們財物的,救什麼?」青青道:「這小姑娘怪討人喜歡的,救了再說。大哥,你出手吧。」承志一笑,點點頭。]
出於俠義之心,袁承志誰都會救的。從褚紅柳手下救了阿九,繼而又為程青竹救治,阿九已經動心了吧,至少是非常感激,為了表達感激之意,將所「贏」的第八箱珠寶贈予袁承志,並說「誰也不許碰」,維護之意露於言表,也有那份屬於公主的「頤指氣使」。
英雄救美,傾心相許。只恨阿九之前,沒遇到更好的人,或者是遇到而未動心。情的產生,也許就是那一記得的感動與震撼。皇宮之中,哪有好男兒值得動心?走上江湖,一般人物也入不了公主的眼。袁應該是第一個對阿九有著救命之恩的人,愛上他,為他動心,也不足為奇。更何況,袁承志本就是主角,幾個女子愛上一個男子的,在金書中太多見了,寫阿九,恐怕本也是為了袁承志吧。
牽掛:
到泰山聚會時,[袁承志不見青竹幫美麗的小姑娘阿九的到來,微感失望,頗有悵惘之意,但不過多時,也就忘了]。袁承志略有動心,但如果不是後來還有奇緣,恐怕也只會在他心裡留下一個淡淡的一襲青衣,再無其它。
再見鍾情:
第十二回,阿九再次出場,與上次的平民裝束不同,此次已顯露她身份不凡,阿九艷若玫瑰,[袁承志心中怦的一跳,似是給內家高手打一拳,忙轉過了頭,不敢多看],此一面之後,袁承志的心裡,恐怕是再忘不了這位美麗的姑娘。袁看出她不尋常,要對她多留神些,恐怕本是提防之意,但情出於心,避免不了,多留神,恐怕更多留了情。自此,青青開始吃醋了,袁對阿九的情意,逃不過身邊的人。第十五回:[青青眼光中露出柔和的懇求神色,低聲道:「承志哥哥,我求你別老是牽記著那個阿九。這些日子來,不論做什麼事的時候,你總是在想念阿九。」]袁承志志否認,但青青說:[那個獨眼龍送貼子來時,你手拿貼子,滿臉溫柔的神色,你一定盼望是阿九來的信,盼望送禮給我們的是阿九那個可愛的小姑娘。單鐵生這獨眼老兒,你拿著他的名貼,怎會痴痴地發呆,嘴角含笑?你愛他一隻眼挺美么?]袁承志無話可說,感嘆什麼都瞞不過青青。
後來,青青被擒,袁承志與焦宛兒一起躲到床上,青青生氣,宛兒雖愛袁承志,但自覺此生無緣,可宛兒卻不知,承志此時所想的,既不是她宛兒,也不是頭頂的青青,而是那個不知身在何的阿九。他必沒想到,很快,就能見到阿九。
意外相逢:
袁承志誤入公主寢宮,聽到公主的聲音,感覺像極阿九,自語:[唉,我老想著她干什麼?一天想她十七八遍也不止,真正糊塗透頂]。而此時,正是「青衿心上意,彩筆畫中人」,很美的回目,很美的女子一面畫著心上人,一面吟古老的情詩:子衿。金庸選用「青青子衿」這首詩,當是別有深意。明明是阿九在借詩抒情,卻出現青青的名字。三個人的情感糾結不清,真是宿命啊!
阿九必是以為此生再難得見所愛,滿腔情意不知與何人說,盡付手中丹青,對著畫像以表相思之意。她愛得深,更兼蕙質蘭心,極具婉約的凄美。
接下來的情節更離奇,袁承志被迫躲入公主的床上,兩人都是驚喜交集,柔情蜜意。自山東道上一見之後,常自思念,此時居然同床合衾,袁承志大喜之餘,暗自慶幸。只是,在危機時刻的溫柔,總是短暫,陰謀在皇宮里無聲地進行,阿九認為袁承志貪念溫柔,不肯起來,只說以後還有這樣的時刻,雖然袁承志想的是到底幫不幫崇禎,但確實也捨不得起來,還告訴阿九:「你說過的話可別忘了……」
暫時放下個人仇恨,袁承志幫了崇禎。臨別時,阿九留下了金蛇劍,盼望再次相見。回去之後,他心中,[阿九與溫青青,一個有情,一個有義,委實難分軒輕,既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斗目入睡,將兩個美女置之腦後]。我不欣賞為了愛情付出一切,但更不欣賞袁承志此時對待二女的態度。也許這更符合人性,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男性三妻四妾本也正常,但我所熱愛的武俠小說中,僅韋小寶娶七個我能接受,其他的男子,都是要一心一意地愛一個人。他要做出選擇,確實艱難。我不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只是憐惜阿九。她在孤寂的夜裡,是抱著金蛇劍,對著畫像微笑,期待著她來帶走她嗎?還是感傷著國家的危難,懷疑自己真能跟他一走了之嗎?她自然想走,可又怎麼放得下敬愛的父皇母後?以及身為公主的責任。
故國破,生別離:
北京城,被闖王的軍隊攻陷了。[(袁承志)想起阿九孤身一個少女,不知如何自處,又想到她對自己情意誠摯深切,令人心感,雖然自己與青青早訂鴛盟,此生對阿九實難報答,但無論如何,也是捨不得阿九,突然間心頭一陣狂喜:「一個是我深愛,一個是我所不能負心相棄之人,那麼兩個都不相負好了。唉!不成的,不成的!」]情關難過,父仇總要報,他直奔乾清宮,正見阿九差點喪生於崇禎劍下,驚怒之餘,救下已斷了一臂的阿九,也聽她之言,放過殺父仇人,將阿九帶回。
焦宛兒將阿九帶去醫治,[袁承志眼光順著阿九直送她進房,滿臉柔情,又深有憂色。]此舉,青青留下一書,悄然告別,袁承志不禁自愧,心想,[我的確是變了心。青弟如此責我,倒也並非全然無因,未必真是她錯怪了我]。
在華山之上,阿九最後一次出場。袁承志與玉真子決戰,她知袁承志對己鍾情已深,怕他心中掛著自己,以致與大敵對決時未能專注,告訴他,她的傷已經好了。袁承志面對阿九與青青,唯嘆息而已,讓何惕守照顧「她」平安,這個「她」是誰,何惕守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袁承志再次表露心聲:[這兩個姑娘對我都是一片真情,並非假意。到底我心中對誰更好些?我識得青弟在先,曾說過終生對她愛護,原不該移情別戀,可是一見阿九之後,我這顆心就轉到這小妹妹身上了。整日價總是想著她多,想著青弟少。我內心盼望的,其實是想跟阿九一生一世的在一起,永不離開,到底如何是好?]
大戰之時,情絲纏繞,饒是此時,看到阿九的玉容麗色,袁承志竟也痴了,向她靠近,驚覺什麼叫「意假情真」,愛上誰,全是真情,心意自然也是真的,自責無情無義,[可是眼光要從阿九臉上轉向青青,竟自不能,氣血上涌,只想撲到阿九身上,緊緊抱住她,就讓玉真子將兩人一劍同時斬死,就此解此死結]。此時,我突然同情這個男人 ,當對情的理想與義的標准發生沖突,他無論選擇什麼,都是痛苦。且,是苦了三人。
武戲在持續中,袁承志跌到阿九面前,玉真子劍鋒將到,阿九奮不顧身地為袁承志擋了一劍——正好砍在阿九袖中所藏的金蛇劍上,袁承志接過金蛇劍,對阿九又是感激,又是憐惜,兩人情不自禁地摟在一起,導致青青絕望跳崖。
[阿九站在一旁,回思適才自己不顧死活,撲在承志身上救護,其後又情不自禁,在眾人之前摟住承志的脖子,而承志又伸臂將自己摟在懷里,雖只一霎之間,只因是生死懸於一線之際,卻已如天長地久,比之在皇宮中同床共衾、肌膚相親,更加親密,想起來不由得一陣羞澀,一陣甜蜜。待聽得青青怪責承志不該跌在自己面前,又說「你這么含情脈脈地瞧著人家,心不在焉」,覺得承志當時確是含情脈脈地瞧著自己,只怕當真心不在焉,以致給人打倒,也是有的。又見青青憤而跳崖,承志奮不顧身地跳下相救,抱她入屋,全神貫注地救護,想起自己對承志的這番相思,只怕難有美滿後果,思前想後,不由得柔腸百轉,只想不如自己也從懸崖跳下去,一死了之。卻不知他會不會也這般奮不顧身地來相救自己?最好是死在他的懷里,一了百了]。兩個女人的情一樣深,對愛情的未來一樣無望,為化解阿九心中的郁積,以及報救命之恩,木桑道人慾收阿九為徒,帶到藏邊。
離別之際,阿九淚如雨下,許下等袁承志十年,若十年後他不來,就出家為尼,袁承志信誓旦旦:[我一定會來見你,阿九妹子,不到一年,我就來啦!我見不到你,我會死的]。阿九搖頭,是否已經預見到永不相見的結局?
阿九走了,袁承志搶到崖邊,遠遠向群山千峰望去,只見雲封霧涌,阿九與木桑道人早已不見蹤影,嘆息良久,腸痛心酸,支持不住,坐倒在地。從此,只有無盡的思念了吧。其實感覺這一處情節很不合理,在諸事亂作一團的時候,道人帶走阿九,袁既然愛,為何不挽留?如若不欲與阿九在一起,為何又許下一年之期?笑話一場。
綿延相思意
闖軍無道,清兵橫行,報國無望。心灰意冷的袁承志,只想逃避殘酷的現實,攜眾人東行。自阿九去了藏邊,我亦只能在袁承志的思念中尋找關於長平公主的片斷描寫,[袁承志身雖東行,一顆心卻日日向西,只盼到藏邊去會阿九。心想,只要不與青青成親結為夫妻,去了藏邊不再回來就不算相負。與阿九分別了數日,思念殊殷,每日里只想到了在藏邊見到她後,便跟木桑道長整整下一個月棋,他過足了棋癮,便會有幾天不來纏住自己,那時就偷偷帶了阿九,深入西藏荒無人跡的高山野嶺,從此不回中原,此後師門舊友,一個不見,每日里只和阿九過神仙一般日子,直到老死。在西藏打獵也好,采葯也好,總餓不死人。自忖思念阿九,倒不是為了她的美貌,只是與她相處之時,雖然只有一時片刻,心中總是自然而然說不出的歡喜,阿九微微一笑,輕輕一語,自己便回味無窮,高興上半天,倘若能有十天半月的相聚,真想不出自己會過得如何快活,更不用說終身相依,永不分離了]。其實,不能不說他愛阿九,與阿九的美貌無關,但他所看中的「快樂」,也許才正是愛情本身。情之何物,來無蹤影,不知何時就生根發芽,縱能找出千萬條愛或不愛的理由,但動心了就是動心了,情劫一來,誰也躲不掉。
袁承志遙望藏邊,心懸阿九,無可奈何。遠在藏邊的阿九,定是在相思與痛苦中苦渡歲月。十年之後,三千煩惱絲,終將落下;這樣的愛情,不要也罷……
『玖』 金庸里的碧血劍有哪些人物啊
《碧血劍》人物(共有108人)
丁游小菊萬里風水鑒義生馬公子玉真子水雲道人王師兄木桑道長歸辛樹歸二娘孫仲壽田見秀龍德鄰孫仲尹馮同知寧完我石駿史秉文史秉光馮難敵馮不摧馮不破白臉人安大娘劉芳亮呂七楊景亭劉培生安劍清多爾袞劉宗敏紅娘子朱安國老王安小慧齊雲張朝唐張信張康楊鵬舉張春九沙老大閔子華吳平沙廣天孟伯飛張若谷孟鑄孟錚李岩單鐵生陳圓圓宋獻策應松岑其斯何紅葯李自成阿九何鐵手鄭起雲範文程羅大千羅立如彼得若克琳榮彩洞玄侯飛文皇太極祖大壽倪浩啞巴胡桂南胡老三洪勝海秦棟錢通四高師弟袁承志夏雪宜崔秋山黃真崔希敏黃二毛子曹化淳黃須人梅劍和溫正溫南揚焦公禮程青竹褚紅柏董開山溫方施溫方山溫方悟溫方達溫方義焦宛兒溫青溫儀鮑承先譚文理黎剛潘秀達穆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