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動漫 > 土家族有哪些美女

土家族有哪些美女

發布時間:2022-07-11 00:57:20

⑴ 土家族女歌手有那些

阿朵,劉賽(2011年星光大道總冠軍,殘疾人)

⑵ 少數民族女歌手名字都有哪些

中國的少數民族女歌手有:宋祖英、那英、韓紅、吉克雋逸、弦子等等。

1、宋祖英

苗族,出生於湖南,中國女高音歌唱家。代表作品:辣妹子、好日子、小背簍、大地飛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兵哥哥、越來越好等。

2、那英

滿族,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華語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代表作品:默、霧里看花、白天不懂夜的黑、征服、一笑而過、心酸的浪漫、山不轉水轉、那又怎樣等。

3、韓紅

滿族,出生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代表作品:雪域光芒、天亮了、那片海、家鄉、天路、美麗的神話、來吧、一個人、飛雲之下、阿爾茲記憶的愛情等。

4、吉克雋逸

彝族,出生於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華語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代表作品:Lotion Song、BOSS、即刻出發、彩色的黑、我的貓、所愛一生、我是女王等。

5、弦子

壯族,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畢業於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中國流行樂女歌手、演員。代表作品:看走眼、差一步距離、美麗的秘密、翻身姐妹等。

(2)土家族有哪些美女擴展閱讀:

1、1990年,宋祖英憑借歌曲《小背簍》在央視春晚中初展頭角,之後連續24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逐漸被廣大觀眾所熟知。曾先後五次在海外舉辦個人音樂會十場,因2006年「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宋祖英肯尼迪音樂會的舉辦,10月12日被命名為哥倫比亞特區的「宋祖英日」,並憑藉此音樂會獲得「肯尼迪藝術金獎」。她也是一位連續放歌世界盃、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的歌唱家。

2、韓紅熱衷於慈善事業,2007年發起「愛心西藏行」等公益活動,2008年5月14日成立「韓紅愛心救援團隊」前往汶川災區支持救援, 2012年5月9日注冊成立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

2017年4月5日,由韓紅作曲的首部原創音樂劇處女作《阿爾茲記憶的愛情》在京首演 ;同年獲邀參加第71屆托尼獎,成為首位受邀參加托尼獎的中國作曲家。

⑶ 土家族民歌有哪些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
土家族文學以敘事詩、山歌及跳擺手舞時所唱之擺手歌等最為著名。
擺手歌有大擺手歌和小擺手歌之分,大擺手歌具有史詩性質;
小擺手歌多為苦歌、戀歌,系抒情性作品。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山鄉風味。長篇敘事詩《錦雞》
是四句頭民歌的組合體,用男女對唱方式表現,
它以愛情故事為主線,反映出廣闊的社會生活面。
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生子添女親朋好友前來賀喜,叫做吃祝米酒;
筵席結束後,倆親家母頭戴草帽,臉上抹些鍋咪,
手裡拿著蒲扇或掃把對唱、對跳,相互祝福、打情賣俏、送情送愛,
就是這樣一唱一跳,把整個祝米宴會推向高潮。鄉民們稱之為叫打「
花鼓子」,也有人叫它喜花鼓或花鼓戲。《黃四姐》
就是祝米宴上的傳統保留節目。《黃四姐》歌詞:
「(男唱)黃四姐,(女唱)你喊啥子,(男)我給你送根絲帕子,
(女)我要你根絲帕子幹啥子,(男)戴在妹頭上,行路又好看,
坐著有人瞧,我的個嬌嬌沙。(女)哎呀我的哥,你送上這么多,(
男)東西送得少些沙,你不要這么說……。」
《黃四姐》的歌詞曲調、演唱形式喜聞樂見,
很容易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喜花鼓調有很多種,其中有《鬧五更》、
《黃四姐》、《探男歌》、《貨郎歌》、《螃蟹歌》、《單身漢歌》
、《青蛙歌》、《結婚歌》、《十送》、《十綉》、《十愛》、《
十寫》、《十想》、《猜字歌》等等。

⑷ 土家族女的長的怎麼樣

我感覺都差不多吧,要說異域風情,我覺得新疆那裡的人長得才有異域風情,好像是回族?忘了。

⑸ 土家族女孩就是漂亮啊,不信看圖一個土家族美女

我就是土家族,眉毛天生很濃黑,不用修眉型也好

⑹ 哪些明星是土家族的

土家族的名人有很多,從古至今有:
白再香(1587—1631)女,土家族,重慶酉陽後溪鎮人,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明軍在關外和後金軍決戰,遼東告急。明廷調集酉陽土兵援遼抗金,白再香援遼平奢戰功卓著,天啟皇帝敕封她為漢土官兵中軍都督,誥封一品夫人。
駱成驤(1865-1926)男,土家族、祖籍重慶酉陽龍池村人,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乙未科會試中狀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重慶狀元」、也是「唯一的土家族狀元」。
王勃山(1875一1957)男,土家族,重慶酉陽龍潭鎮人。國民黨元老、孫中山大總統府秘書、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
張朝宜(生卒不詳)男,土家族,重慶酉陽人,原華北區軍委書記。
王劍虹(1901-1924)女,土家族,重慶酉陽人龍潭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瞿秋白的夫人。
劉仁(1909-1973)男,土家族,重慶酉陽龍潭鎮人。原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中共北京市委第二書記。
趙君陶(1903-1985)女,土家族,重慶酉陽龍潭鎮人,中國無產階級教育家,曾任中共中央婦女部負責人。
趙世炎(1901-1927)男,半個土家族(其父親是漢族),重慶酉陽龍潭鎮人。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
李鵬(1928--至今)男,半個土家族(其父親是漢族),成都人,中國無產階級教育家趙君陶之子,1998年任國務院總理,是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十二屆五中全會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楊名貴(1938-至今)男,土家族,重慶市酉陽人,傑出國畫家,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
楊芳(1770—1846)字誠齋,土家族,貴州松桃人。清太子太傅,一等果勇侯。少有幹略,讀書通大義。應試不售,入伍,充書識。楊遇春一見奇之,薦補把總。從征苗疆,戰輒摧鋒。洊擢台拱營守備。
萬濤 (1904—1932) 土家族,四川省黔江縣(今黔江土 家族苗族自治縣)人。原名萬詩楷,號鐵民。湘鄂西紅軍和蘇區創建人。
向達 (1900—1966) 土家族,湖南漵浦人。中國歷史學家。字覺明,筆名方回,有時署佛陀耶舍。卒於1966年11月24日。
廖漢生(1911—2006) 土家族(其父親是漢族),湖南桑植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1955年授中將。全國人大第六、七屆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向警予(1895-1928),土家族,湖南漵浦人。原名俊賢。中國共產黨 婦女運動領袖,無產階級革命家。
黃永玉(1924--至今),土家族,湖南省鳳凰縣人,中國畫家,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版畫系主任。1946年,他和張梅溪結婚。
楊正午(1941.1—至今),土家族,湖南龍山人。曾任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戴秉國,(1941--至今),土家族,貴州印江人。現任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楊霞(1977--至今),土家族,湖南保靖縣人,舉重運動員,2004年奧運會冠軍。
許晴(1969--至今),土家族,著名演員。
阿朵(1980--至今),土家族,湖南湘西人。原名符瑩,著名歌星。

⑺ 土家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風俗習慣:

1、飲食習俗

元代以前,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食物結構相對單一,以肉類、乳品為主,還食用青稞炒麵。元明以後,土族逐漸轉向農業經濟,飲食則以青稞、小麥、薯類為主。

2、服飾習俗

傳統的男子服裝,頭戴織錦鑲邊的氈帽,內穿綉花高領斜襟白短褂,胸前鑲一塊彩色刺綉圖案,外套黑、藍或紫色坎肩,或穿鑲著寬邊的長袍,腰系綉花帶,腳穿白布襪和雲紋綉花布鞋。

3、婚禮習俗

據民和土族民間傳說,古時候土族姑娘不出嫁,男子從妻居,以後演變為男娶女嫁。民和土族的道拉先娶兒來後嫁女,娶兒嫁女滿堂紅,就指的是這種情況,但這在其它土族地區沒有反映。

(7)土家族有哪些美女擴展閱讀:

土族節日:

1、春節

春節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節日前從臘月二十三送灶神就開始准備,打掃房屋、縫制新衣、殺豬宰羊、烙、炸蒸饃等。春節一般要過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掃一遍,貼上錢馬、春聯、年畫,然後吃年飯。

2、端午節

五月初五那天,人們喝雄黃酒{青稞酒中放雄黃},吃涼粉、涼面。男女老少都要穿節日盛裝,系「鎖兒」(用彩色絲線系在脖子、手腕和腳腕),兒童還佩帶香包。

3、中秋節

中秋節提前一兩天做大月餅,月餅表面上要用面做上各種圖案,月餅以大而美觀為佳,做的月餅一定要給親朋好友贈送。中秋節晚上要在院中間擺上方桌,獻上月餅和瓜果,點上青油燈,煨桑,迎接月亮出來。

⑻ 土家族女生有什麼特點

男女多經對歌相愛結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風俗。為了准備哭嫁,女孩稍懂事,就要學習哭嫁。觀摩、學習如何哭,很小時就陪哭。在哭嫁時,口中念念有詞,叫做「送嫁飯」。哭嫁時,同村親友的女該都來陪哭。陪哭的人,哭得越傷心,越動聽,越感人越好。在出嫁前,姑娘如果不會哭嫁,就會受到歧視和譏笑。男方必須送粑粑到女方家,參加哭嫁的人多、范圍廣,而且有專門的哭嫁歌。在婚前哭嫁的時間短則五、六天,長則一二個月。要與家人、親戚、朋友之間哭。哭的內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滿堂哭」、「表姐妹哭」、「堂姐妹哭」等等。解放後哭嫁已逐漸淡化,僅在深山僻野居住的部分土家人中還有遺風遺俗。
喪葬基本是土葬,古代巴人也有火葬、懸棺葬、船棺葬的習俗。現已基本滅跡。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實行火葬。土司制度時期至今實行土葬,葬禮由土老司主持操辦,土老司祭祀亡人時,將天窗口的紡車倒紡三下,念經送亡人過天橋上天庭。然後假扮亡人,圍繞「哈哈台」轉圈出門,死者子女跟隨土老司哭喪,土老司唱喪歌,吹牛角,頓時火炮連天,哭唱哀鳴,極為悲痛,歷時幾天幾夜。然後將裝好遺體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土家族喪葬由道士主持,停屍三、五、七日後,由道士根據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級的道場,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豎桅」、「二豎桅」、「七豎桅」等名稱。一般道場都履行下柳床、開路、薦亡、交牲、上熟、散花辭解、解燈、打燒棺、辭靈、掃堂等具體操作程序。死者親屬披麻戴孝,跟隨道士行喪禮,還請人唱孝歌,以哀弔亡人。新中國成立後,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動,以開追悼會唱喪歌代替道場。
土家族節日民俗較多。從節日內容看,有祭祀節日、紀念節日、慶賀節日、社交娛樂及生產性節日五類。其宗教信仰有對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皆為崇拜對象。動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圖騰崇拜,如鷹、白虎圖騰,特別是以白虎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廟,立有白虎神位,經常祭祀。還有對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毛大王節 土家人以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中毛王節。這天一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擺筵席招待親友及出嫁姑娘,當地流行講"牛毛大王的故事",傳說古時農民刀耕火種,所獲無幾,餓屍遍地,牛王據實稟告玉皇大帝,大帝看牛王勤儉刻苦,命令牛王下凡到人間傳旨,只准三日一餐,牛王到凡塵了解到三日一餐難以活命,於是改為一日三餐。牛王返回復命,下帝聽了大怒,立即貶牛王為民耕田,終日食草。牛王為民出力,土家人稱其為牛毛大王。據傳牛王下凡時間是四月七或十七,有的則過四月八或十八,作為牛毛大王的生日。每到這天,牛不耕田。用最好的飼料喂養。
趕年節是土家族傳統節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為什麼要提前,有幾種傳說:為了抗倭寇打仗而提前。在明嘉靖年間,其先民隨胡宗憲征倭。於十二月二十九大犒將士,除夕倭寇不備,遂大捷,後人沿之,遂成家風。關於抗倭立功符合歷史事實,《明史》有載。還有關於為了打仗而提前。過趕年節要作糯米粑,殺豬祭祖、煮酒。除夕之夜還要「守年」、「搶年」,即吃過團年飯後,手執吹火筒在房前屋後轉一圈,名曰「出征」,有的手持獵槍上山走一趟曰「模營」,以紀念先人。雖提前一天「趕年」,大年三十晚上還照樣過除夕。有的地方是「初一拜家神,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拜友鄰」。還有各種文娛活動,「玩龍燈」、「盪鞦韆」、「踩高蹺」、「唱難戲」等等。
擺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擺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的叫「大擺手」。「大擺手」規模大、套數多、時間長,歷時七、八天,與集市貿易、文藝體育活動一起,在「擺手堂」前舉行。「擺手堂」,在土王祠。「小擺手」規模小,套數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舉行。土家人在擺手活動中,追憶祖先創業的艱辛,緬懷祖先的功績,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場景,整個活動都著濃厚的祖先崇拜痕跡。
「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讀罷清朝土家詩人彭施鐸的經典傳世之作,令人不得不遙想當年鄂西、湘西、渝東一帶盛極一時的土家歌舞之恢宏場面。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舞蹈,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是一種祈求幸福、酬報祖先的舞蹈。它表現了土家族人的生產、生活、戰爭、神話傳說等內容。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起源於遠古,盛行於明清。土家人祭祀儀式畢,擊大鼓,鳴大鑼,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氣勢雄渾壯闊,動人心魄。
土家族舞蹈——擺手舞按其活動規模分為「大擺手」、「小擺手」兩種;按其舞蹈形式分為「單擺」、「雙擺」、「迴旋擺」等;按其舉行的時間分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擺手舞又分大擺手和小擺手。大擺手活動規模龐大,以祭「八部大神」為主,表演人類起源、民族遷徙、抵禦外患和農事活動等;小擺手活動規模較小,以祭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漢和各地土王為主,表演部分農事活動。
大擺手是在擺手堂中舉行的。擺手堂正中央,供奉著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的神像。擺手堂大坪中間立一根高二十四米的旗桿,上面的兩面龍旗迎風招展,旗桿頂端的一隻白鶴振翅欲飛。
大擺手活動按三年兩擺的傳統習俗,於正月初九至十一日舉行。界時,各寨依姓氏或族房組成擺手「排」,每「排」為一支擺手隊伍,各「排」人數不等,均設有擺手隊、祭祀隊、旗隊、樂隊、披甲隊、炮仗隊。
首列為龍鳳旗隊。龍旗和鳳旗系用紅、蘭、白、黃四色綢料製成四面各一色的三角大旗。旗長丈余,邊緣鑲有雞冠形花邊。以白龍旗和紅鳳旗為上承,並排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次列為祭祀隊。由寨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組成,多達二十餘人。他們身著皂色長衫,手持齊眉棍、神刀、朝筒等道具,一尊者捧著貼有"福"字的酒罐,率領擔五穀、擔獵物、端粑粑、挑團饊、提豆腐等祭品的人,隨掌堂師行祭事,唱祭祀歌。
祭祀隊後面為舞隊。男女老少皆可參加,他們均著節日盛裝,手裡分別拿著朝筒或長青樹樹枝,列隊入場。
繼於舞隊的是小旗隊。凡戶一面,顏色多彩,有長方形和三角形二種,亦飾有荷葉邊。敬獻於「八部大王」壇下,以感祖恩深澤。
接著是樂隊、披甲隊、炮仗隊。樂隊分餾子和擺手鑼鼓兩種。再配以牛角、土號、野喇叭、咚咚喹等,奏出土家族節日的獨特旋律。
披甲隊由身披五彩斑斕「西蘭卡普」的青壯年組成。土家族人天性勁勇,銳氣尚武,在擺手舞中以錦為甲,以示威武雄壯。
炮仗隊有鳥銃和三眼銃組成,各隊按以上程序排列進入擺手堂。進堂後先掃邪,後安神。章堂師手持掃帚,以高揚激越的音腔,強烈地譴責那些"大斗進,小斗出,少斤缺兩"的剝削者;以道德的鐵掃帚,清掃那些"起心害人,行盜為*"的民族敗類,充分表現了土家族嫉惡如仇、純朴善良的美德。祭祀時,祭祀人在掌堂師的帶領下,依序跪下左腳,舞眾亦虔誠跪下,與祭祀隊一領一合,齊唱神歌,歌詞委婉深沉,氣氛肅穆莊重。歌畢,各排將各自的供品呈於神案,其上有「福祿壽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等字樣。
祭祀完畢後,禮炮三響,撼天動地,摧人起舞,全場沸騰。人們在掌堂師的指揮下,整齊地變換著舞蹈動作,時而單擺,時而雙擺,時而迴旋,舞姿優美,動作逼真,剛柔相濟,粗獷雄渾。擺手舞的內容,分別展現出民族遷徙、狩獵征戰、農桑績織等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的藝術畫卷。
小擺手,是土家族居住區普遍盛行的一種文化習俗活動,過去,凡百戶之鄉,皆建有擺手堂,有的還建有排樓、戲台等。來鳳舍米湖、大河等地現有擺手堂遺跡。舞時,男女齊集擺手堂前的土壩,擊鼓鳴鑼擺手。其特點是擺同邊手,躬腰屈膝,以身體的扭動帶動手的甩動。表演內容為拖野雞尾巴、跳蛤蟆、木鷹閃翅、犀牛望月等狩獵動作和砍火渣、挖土、燒灰積肥、種苞谷、薅草、插秧、割谷、織布等生產生活動作。
土家擺手舞的節拍:
開始:拜火
1、團圓手(四次):團圓手---向右展翅---擊掌兩次
2、車輪手(二次):車輪兩圈---團圓手兩次---展翅兩次------------ 過門:展翅兩次
3、抖格子(四次):抖四拍---團圓手四拍---揣荷包(右-左-蹲)------------ 過門:展翅兩次
4、拜觀音(四次):拜四拍---跳拜---蹲拜---展翅兩次(手不收回)---跳拜一次
5、雙擺(八次):前12拍不動---左三拍---右三拍---繞三拍---雙手前後拉三拍
6、纏腰(三次):上三拍---下三拍---纏三拍---起三拍。其中纏兩次後一次走六拍-----過門:展翅兩次
7、大團圓手(八次):團圓手四拍---上打右手四拍---鬥牛手八拍(右-左-右)---------過門:拍手八次
8、打浪(四次):1、2拍打左手---3、4、5拍繞"∞"---6拍停---7、8拍鬥牛手
9、舍巴:

⑼ 土家族美女的性格怎麼樣

每各民族什麼性格的人都有,這因人而異,我認識的一個土家族女孩是性格爽朗大方的,很外向。

至於身份正或戶口本上寫漢族還是土家按理都是可以的,通常人們在這種情況為了一些特殊照顧(比如,孩子高考少數民族加分等情況)而願意讓孩子成為少數民族

⑽ 少數民族女明星有哪些

宋祖英 ,苗族;許晴 ,土家族;沈傲君,滿族 ;何潔,彝族;金海心,朝鮮族 ;阿朵民族:土家族 ;佟麗婭 ,民族:錫伯族;關之琳,父親是滿族人,據說滿人中的關姓來自於「瓜爾佳」氏 ;金巧巧民族:滿族 ;袁泉民族:回族;烏蘭托婭 ,蒙古族。

閱讀全文

與土家族有哪些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8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21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9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00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55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47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4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27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8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7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60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6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4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81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44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6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93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31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