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時期都有哪些著名的女將呢
孫魯班(孫權的女兒,擅長離間 ):
黃月英(精通天文地理的才女):
祝融(擅長飛刀的女武將):
馬雲騄(美貌及武藝兼優):
辛憲英(聰明且有見識的女人):
呂玲綺(繼承呂布的勇武而自豪的女武將):
甄宓(擁有洛神稱號的傾國美女,亦為三國四大美女之一):
貂蟬(三國第一美女,亦為三國四大美女之首):
夏侯令女(勇氣可嘉,為保貞節可以不惜一切):
鮑三娘(以拔群的武藝及美貌自豪):
蔡文姬(三國第一才女兼唯一女流詩人):
張春華(博學多才的女人):
王異(智謀過人,帶有神秘感的女性):
大喬(江東二喬之一,亦為三國四大美女之一):
小喬(江東二喬之一,亦為三國四大美女之一):
孫尚香(因武藝優異,而擁有弓腰姬稱號的女將):
吳國太(孫尚香之娘):
② 三國時期所有的美女
1、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王允得知後其身世後心生一計,設家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則是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恰巧為王允瞧見。於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系。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配給呂布,再明著把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貂蟬嫁給董卓之後對呂布曖昧送情,周旋於父子二人之間。
③ 三國時期的美女都有哪些
三國演義里十大美女
第一美人:千嬌百媚的人間尤物——貂禪;(美麗指數:★★★★★★★★★★)
所謂"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女中貂蟬」,將她列為三國十大美女之首,實在是毫無意外,也毫無新意。貂蟬能殺入中華美眉top4,書上一句:"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貂嬋是漢獻帝的大臣王允的歌妓,她不但貌似明月,且能歌善舞。一天晚上,她在花園拜月時,一片雲彩將月亮遮住了。王允得意地說:"月亮比不過我的女兒,都害羞地躲到雲的後面去了。」從這以後,貂嬋就被人稱作"閉月」;她的膽識,如《三國演義》所載,也絕不亞於昭君、西施。只是歷史上真的是否有貂蟬?史籍沒有明確記載,因此這位傾倒眾多英雄豪傑的美人的真實身份,至今尚無定論。
在三國時代,在整個華夏歷史上,她都是無可撼動的絕世美人。
第二美人:洛神仙子——甄宓(美麗指數:★★★★★★★★★☆)
歷史上記載真有其人,甄宓(?-221),袁紹兒媳,袁熙之妻。書上說她:"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曹軍破冀州城後,世子曹丕闖入袁紹府中抄家,發現一女蓬頭垢面,拖近擦乾凈臉一看,喲,是個美女。當時有請曹操過目,結果老賊說:"真吾兒婦也!」認同了這門婚事。其實心裡暗恨來晚一步,被兒子搶了先手也。皮膚好,模樣也俏,同時迷住曹家父子,引得曹氏父子反目結怨。但是甄宓卻看上的卻是才華橫溢的小叔子曹植,兩人一見傾心,由此展開了一段曲折的愛情。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因為甄宓與曹植相愛的原因,次年六月便遣使賜甄氏死,曹植也被曹丕進逼之下寫出了千古絕唱《七步詩》,最後流放而終。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洛水之神,就是他的嫂嫂甄宓。《洛神賦》形容的洛神如下:"……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
如詩如畫,如九天神女一樣超凡脫俗的仙子。
第三美人:傾城絕世——小喬(美麗指數:★★★★★★★★★)
小喬,喬玄之女,漢末建安三年(公元189年),東吳孫策欲取荊州,命周瑜為江王太守,發兵攻佔安格皖縣,得避亂隱居在那裡的喬玄的兩個女兒,就是大喬和小喬。姐妹一雙生得貌若天仙,堪稱絕代佳人。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
小喬和周瑜情深思愛,生活在一起,隨軍東征西佔,並參加過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戰後二年,按《三國志。周槐樹》所載:周瑜"詣京見權」。不久"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推算起來,小喬和周瑜做了12年夫妻。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里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大喬之妹,周瑜之妻,絕色美人。有落雁之貌,知書達禮,通曉音律詩文。和其姊小喬並稱"江東二喬」。
小喬端莊賢惠,看似遠勝貂蟬。唉,此生若能得妻如小喬,復何求哉。諸葛亮三氣周郎,是不是也為小喬乎?
俏麗可人,嫵媚動人型的絕世佳人。
第四美人:絕色佳人——大喬(美麗指數:★★★★★★★★☆)
大喬,喬玄之女,孫策之妻,絕色美人。有沉魚之容,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和其妹小喬並稱"江東二喬」。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葯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溫柔大體,秀外慧中,是堅貞傳統型的古典淑女。
第五美人:劍俠仙子——孫尚香(美麗指數:★★★★★★★★)
孫堅之女,孫策、孫權的同父異母妹妹,也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里的女主角。當時劉備向東吳借荊州不還,魯肅身負干係;周瑜一為救友,二為國計,於是上書孫權,教使「美人計」,進妹予劉備為夫人,誘其喪志而疏遠屬下。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身邊侍婢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不料在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後來夫人更助劉備返蜀,於路上怒斥追襲的吳將。後劉備入益州,使趙雲領留營司馬,留守荊州。此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於是遣周善引領舟船以迎孫夫人,而夫人帶著後主劉禪回吳,幸得趙雲與張飛勒兵截江,方重奪劉禪。彝陵之戰,劉備戰敗,有訛言傳入吳中,道劉備已死,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後人為其立廟,號曰「梟姬廟」。
性情剛烈,卻俠義忠貞,溫柔時如細水綿綿,頗有江湖女俠的風范。
第六美人:三國第一才女——蔡琰(美麗指數:★★★★★★★☆)
蔡琰(177-?)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建安時期的女詩人。她是蔡邕的女兒,博學有才,通音律。初嫁衛氏,夫亡無子,歸寧於家。兵亂中被虜,被胡兵輾轉擄入南匈奴。身陷南匈奴十二年,生二子。後曹操遣使將她贖還,重嫁同郡董祀。今傳《悲憤詩》二篇,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或被認為偽作)。
蔡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已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偽作)。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於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
性情溫柔,才智過人,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三國第一才女非蔡琰莫屬。
第七美人:天香國色——鄒氏(美麗指數:★★★★★★★)
鄒氏,張濟之妻,在宛城攻略戰中被曹操看上,結果送了典韋一條性命,可見紅顏禍水,為害之甚。書上說:"昨晚小侄窺見館舍之側,有一婦人,生得十分美麗,問之,即綉叔張濟之妻也。」推算一下,那曹操也是個好色之人,天下美色又任其取捨,想必品位不會差,而這鄒氏,從年紀上算至少也有三十歲了,居然還能迷住曹操,可見一是平時保養得好,二是確實貌美。這個是成熟型的。
天香國色,姿色撩人,狐媚妖嬈的豐韻佳人。
第八美人:芙蓉嬌艷——樊氏(美麗指數:★★★★★★☆)
樊氏,桂陽守將趙范之嫂,書上說:"子龍見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可見她的容貌是配得上趙雲這樣的英雄的。劉備攻打荊南四郡時,趙子龍取了桂陽,趙范投降,並與趙雲結拜為兄弟。趙范想著子龍乃是當世英雄,又是老鄉,便想把這擇偶要求甚高的貌美寡嫂配與趙雲。哪知趙雲一聽異常生氣,認為是亂倫。於是兩趙翻臉,重新再打。這段美事也就落空,我們的白馬英雄子龍依舊孑然一人,轉戰四方,直至益州。
絕色嬌艷,芙蓉出水般的清麗惑人,如水一樣的嬌艷迷人。"美女配英雄」中的絕世美人。
第九美人:刺美人——祝融(美麗指數:★★★★★★)
祝融夫人,南蠻王孟獲之妻,世居南蠻,傳說為火神祝融氏之後裔;善使飛刀,百發百中。祝融夫人以丈八長標為兵器,背插五口飛刀,百發百中。三江城被諸葛亮取得後,祝融替丈夫出陣,以飛刀傷張嶷之手,又用絆馬索擒下馬忠,生擒了二人;然而因受不住趙雲、魏延挑釁,深入敵軍陷阱,旋即被馬岱以絆馬索擒下。最後孟獲以張、馬二將換回夫人。後來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孟獲表示永不再反,夫人亦隨之投降。
祝融恩怨分明,武藝超群,加上絕色的容貌,在三國美人榜上應有一席。
第十美人:如玉美人——吳氏(美麗指數:★★★★★☆)
吳懿的妹妹,原先吳懿事劉璋的時候,她給劉璋做了兒媳。後來劉備打入成都,便把她拿來做了自己的老婆,這一招頗得曹丕的功夫。劉備稱帝後,吳氏被冊封為皇後(劉備的夫人那麼多,她一個寡婦人家,卻能力壓群芳,可見美貌非凡)。
溫柔賢淑,如玉美人,位列三國美人第十。
另外三國的美人還有很多,但是都不是詳細描寫,很多情況下是一筆帶過的,如三劉備的前期夫人糜貞、甘夫人;還有西蜀江油守將馬邈之妻李氏,三國里倒沒說她有多漂亮,但在丈夫驚聞敵軍已至城下,全無鬥志打算投降之際全力勸阻,在勸阻無效後眼見丈夫將敵軍放入城內,竟然自縊身死,以報國家。作為三國時期的女性,如此俠烈之氣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她應該是美麗的;再有步夫人,孫權眾多夫人之中最漂亮的一個,這個人最大的優點是不愛吃醋。她不但不與眾粉黛爭寵,反而經常介紹女孩子給孫權認識。孫權也因此最寵幸她,後追封其為皇後。其實男人真的是很好騙的,你把他看得死死的,他也不會正眼瞧你;你若偶爾讓她吃吃野食,哄騙哄騙,他反而覺得野花不如家花香了;再有東吳孫翊之妻徐氏,書上說:"徐氏美而慧,極善卜《易》。」這個應該是冷艷型,還會算卦,不得了的女人才。後來為夫報仇,假意委身於仇人,暗伏死士於閨房,殺了准備佔有她的仇人,可謂有美貌更有勇有謀
④ 《三國演義》中所有人物的簡介(完整)!
1、劉備(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漢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時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薦舉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定都成都,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漢」。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63歲。
2、諸葛亮,生於公元一八一年,死於公元二三四年。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東省沂南)人,號「卧龍 」先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幼年喪父母,隨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劉備三顧茅蘆的誠意感動,出任劉備軍師,並幫助劉備佔領荊州、益州、漢中,是赤壁大戰的主要指揮者之一。劉備在成都稱帝後任他為丞相,劉禪繼位後封為武鄉侯,任益州牧,領軍平定南蠻,七擒孟獲,並北伐曹操,一生打了無數勝仗。製造「連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運輸糧草的 「木牛流馬」。建興十二年在與司馬懿軍相拒時,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南)軍中,葬於定軍山(今陝西省漢中勉縣定軍山)。
3、關羽(?-220),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丑。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於禁,殺龐德,讓華佗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58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
4、張飛(?-221),劉備義弟,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本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221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55歲。
5、公孫瓚,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一九九年。字伯圭,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曾任中郎將,封都亭侯,幽州牧。參加過攻打黃巾軍及討伐董卓的戰爭,與袁紹為爭奪北方連年交戰,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紹打敗,自焚而死。
6、袁術,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一九九年。字公路,袁紹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南陽太守。因被曹操、袁紹軍隊攻擊,率兵退駐壽春,統治揚州一帶。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稱皇帝,號仲家。後被曹操打敗,憂病而死。
7、孫權,生於公元一八二年,死於公元二五二年。三國時吳國建立者。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陽人)。東漢末年,繼承哥哥孫策的事業,在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協助下,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敗曹操。後又聯合曹操攻擊蜀國,殺劉備大將關羽,奪取荊州,並在彝陵戰役中大敗劉備。公元二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稱帝,國號吳。後遷都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在位時,曾派衛溫率領萬人船隊與夷洲(今台灣省)取得聯系。死後追封為吳大帝。
8、漢獻帝劉協,漢靈帝的兒子。生於公元一八一年,死於公元二三四年。公元一九○年至二二 ○年在位。董卓廢少帝劉辯後上台,是董卓的傀儡。王允用連環計殺害董卓後,被李劫走。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被曹操迎到許都,成為曹操的傀儡。在位時天下大亂,戰火四起。曹操死後,曹丕稱帝,獻帝被迫退位,改封山陽公。
9、劉表,字景升。生於公元一四二年,死於公元二○八年。歷任荊州刺史、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武成侯。劉備的同宗兄弟,生有兩個兒子劉琦、劉琮。病死後劉琮繼位,投降了曹操。
10、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11、趙雲: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
12、典韋:典韋(?-公元197年),陳留己吾縣(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陳,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綉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13、黃忠:忠早年為劉表帳下中郎將,後隨劉表之子劉琮降曹,鎮守長沙.老將軍以70高齡位列「五虎上將」,實至名歸。
14、劉禪,生於公元二○七年,死於公元二七一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的大兒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立為太子。劉備死後繼位於成都,稱帝時十七歲。在位期間,由丞相諸葛亮輔佐執政。諸葛亮死後,因信任宦官黃皓,致使姜維從北伐中原的前線撤回漢中沓中屯田開荒。炎興元年(公元二六三年)鄧艾領軍從陰平險道奇襲成都,劉禪出位投降,被封為安樂公。
15、王允,生於公元一三七年,死於公元一九二年。東漢末年大臣。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少年時有大志,勤於學習練武。後任豫州刺史,時值大將軍何進准備誅殺張讓等宦官,而參與謀事。歷任從事中郎、河南尹、太僕、尚書令、司徒。曾用連環計與呂布誅殺董卓,後被董卓部將李、郭汜所殺。
16、田豐,河北名士,袁紹的謀士。多謀善斷,曾為袁紹出過不少奇謀,但袁紹不用。官渡之戰前,他勸袁紹不要攻曹操,袁紹反將其關入監獄。袁紹戰敗後殺害了他。
17、司馬懿,生於公元一七九年,死於公元二五一年,三國時魏國大將。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熟悉兵法,多智謀,善於玩弄權術。曾多次出師與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時,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遺詔輔政,後乘曹爽出城游獵時,發動政變,殺了曹爽,代為丞相,封晉王,執掌國政。死後被孫子司馬炎追尊為晉宜帝。
18、何進,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一八九年。東漢大臣。字遂高,南陽宛(今河南省南陽)人。因妹妹被選入宮中,後來做了太後,才由一個殺豬的屠夫變成了大將軍。漢靈帝死後,將妹妹何太後生的兒子劉辯扶為皇帝,把持朝政。光熹元年(公元一八九年)與袁紹、曹操密謀誅殺宦官,後被宦官張讓等十常侍殺死。
19、法正,生於公元一七六年,死於公元二二○ 年,劉備的謀士。字孝直,右扶風(今陝西省眉縣)人。建安初年,他與同鄉人孟達入川投效劉璋。後獻計勸劉備攻取蜀中,立下大功,被任命為蜀郡太守,再獻計勸劉備攻取漢中,幫助黃忠用計斬了曹操名將夏侯淵,劉備立他為漢中王、尚書令、護軍將軍。
馬良,生於公元一八七年,死於二二二年,蜀國名士,劉備的謀士。字季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20、城)人。劉備領荊州時任從事,劉備稱帝後為侍中。在劉備東征討伐東吳時,隨軍參謀,劉備兵敗,他也遇害。
21、徐庶,字元直,潁州(今河南許昌)人。天下奇才,早年與諸葛亮,龐統同為好友。曾投劉表,後投劉備任軍師,幫助劉備接連打敗了曹操。後曹操的另一謀士程昱用計騙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騙自殺,而痛恨曹操,終生沒有為曹操設一條計策。徐庶臨別劉備時,推薦了諸葛亮。
22、郭嘉,生於公元一七○年,死於公元二○七年,曹操的重要謀士。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省禹縣)人。最初投於袁紹,見袁紹不重用而離去,經荀 (Yu)推薦為曹操所用。多謀善斷,為曹操打敗袁紹、袁譚、袁尚,出了許多奇計,封洧陽亭侯。隨軍征討烏桓時,因病死於大漠,年方三十八歲。
23、張昭,生於公元一五六年,死於公元二三六年,三國時吳國大臣。字子布,鼓城(今江蘇徐州)人。孫策創業時,封為長史,撫軍中郎將,極受信任。後任孫權的軍師綏遠將軍,封由拳侯。孫權稱帝後任輔吳將,封婁侯。
24、許攸,袁紹的謀士。官渡之戰中曾幾次向袁紹獻計,袁紹不聽,反認為許攸與曹操私通。許攸無奈投降了曹操,獻計讓曹操襲擊袁紹糧庫烏巢,使袁紹兵大敗。後因言語張狂被曹操大將許褚所殺。
25、荀攸,生於公元一五七年,死於公元二一四年。為曹操的謀士。字公達,潁川潁陽(今河南省許昌)人,出身士族家庭。先任汝南太守,後為曹操參贊軍事。曾向曹操獻計打敗呂布、袁紹等。後任尚書令。隨曹操攻孫權時,病死途中。
26、荀或生於公元一六三年,死於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為袁紹謀士,後投效曹操,參與軍國決策,貢獻頗大。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殺身亡。
27、程昱,字仲德,兗州東阿(今山東兗州)人。為人多計謀,懂兵法。官渡之戰曹操大破袁紹後,程昱又獻十面埋伏之計,大敗袁軍。曾用計將徐庶從蜀國騙來曹魏。赤壁之戰時曾提醒曹操防東吳火攻,曹操不聽,終致大敗。
28、費褘,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五三年,三國時蜀國大臣。字文偉,江夏胝(今河南省羅山)人。劉禪即位時,任黃門侍郎、侍中。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時任參軍、中護軍、司馬。諸葛亮死後任軍師,不久代蔣琬任尚書令、大將軍、尚書。後被降魏的郭循刺死。
29、賈詡,三國時魏國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善用計謀,先在李、郭汜帳中任謀士,後又成為張綉的謀士。張綉曾在宛城用他的計策打敗了曹操,張綉兵敗後他則歸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戰袁紹、潼關破西涼馬超、韓遂,都用他的奇計。曹丕稱帝後,官封太尉、魏壽亭侯。死時七十七歲。
30、董卓,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一九二年。東漢末年將領,後任太師。字仲潁,隴西臨濼(今甘肅省岷縣)人,性情剛猛,有謀略。在剿滅黃巾軍時曾被黃巾軍打敗。昭寧元年(公元一八九年)響應何進號召,以保護皇帝為名率兵進入東京洛陽,廢漢少帝,立漢獻帝。袁紹等率八路諸侯討伐時,放火燒了洛陽城遷都長安,自稱太師。後被王允與貂蟬所設的連環計所殺。
31、諸葛瑾,生於公元一七四年,死於公元二一四年,吳國大臣。字子瑜,諸葛亮的哥哥,孫權的主要謀士之一。曾多次前往蜀國為使,向劉備索討荊州。孫權稱帝後拜為大將軍,領豫州牧。
32、諸葛恪,生於公元二○三年,死於公元二五三年。字元遜,諸葛瑾的兒子,從小就因聰明而知名。孫權很器重,曾任丹陽太守,封都鄉侯。孫權死後由他輔立孫亮,任大將軍,太子太傅。後因領兵攻魏失敗,被孫峻所殺。
33、審配,袁紹謀士。會用兵,善打仗,曾協助袁紹軍多次打敗曹操。袁紹死後,幫助袁紹兒子袁尚守冀州城,曹操幾次破城都無功而還。後城破誓死不降曹操,被曹操所殺。
34、蔣琬,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四六年,蜀國大臣。字公琰,零陵湘鄉(今湖南省湘鄉)人。劉備自任漢中王時,他為尚書郎。後在諸葛亮丞相府任長史,諸葛亮死後代其執政,為益州刺史、大將軍、尚書,封字亭侯,大司馬。
35、譙周,生於公元二○一年,死於公元二七○ 年,蜀國大臣。劉禪在位時任散中大夫、光祿大夫。通曉天文,善寫書文。鄧艾兵至成都時,竭力勸劉禪投降魏國。後被司馬昭封為陽城亭侯,在晉國任騎都尉、散騎常侍。
36、龐統,生於公元一七九年,死於公元二一四年,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外號「鳳雛」先生,與諸葛亮齊名。劉備領荊州時,任龐統為耒陽縣令,在縣官位上不理縣事,後經諸葛亮、魯肅再三推薦,被劉備任為副軍師中良將。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與劉備進取川中時,在卉縣(今四川省廣漢北)落鳳坡被劉璋手下名將張任用伏兵亂箭射死,死後追爵為關內侯。
37、闞澤,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四三年,吳國大臣。字德潤,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小時好學,因家窮無錢上學,便替人抄書。孫權稱帝時,任尚書、中書令、侍中。公元二四二年任太子太傅兼中書令,極有口才。赤壁交戰前,替黃忠前去曹營獻詐降書,騙過曹操。
38、丁奉,吳國名將。智勇雙全,武藝高強,身經百戰,功績卓著。晚年,吳王孫休為帝,孫琳圖謀不軌,丁奉設計在臘日大會上誅殺了孫琳。
39、於禁,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二二一年,曹操大將。字文則,泰山巨平(今山東泰安)人。弓馬熟39練,武藝出眾。初在鮑信手下剿滅黃巾軍,後歸附曹操。參加過攻打呂布、張綉、袁紹的戰事,因戰功拜虎威將軍、左將軍。建安二十四(公元二一九年),助曹仁守樊城,不聽龐德的進言,適遇大雨,被關羽水淹七軍,兵敗投降關羽。孫權奪取荊州後,被送還魏國,不久病死。
40、太史慈,東吳名將。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與曹魏交戰時戰死。
41、文丑,袁紹上將,河北名將。與曹軍交戰時連敗張遼、徐晃,後被關羽所殺。甘寧,吳國大將。字興霸,巴郡臨江(今四川忠縣)人。起初跟隨劉表、黃祖。黃祖兵敗被殺後,歸降孫權。為著名水軍將領,勇猛過人,打仗常沖鋒陷陣,一生建立戰功無數。曹軍進軍濡須時,他率敢死隊百人,夜襲曹營,大勝而還,未傷一人。劉備伐吳時,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死。
42、呂布,生年不詳,死於公元一九八年,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公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43、呂蒙,生於公元一七八年,死於公元二一九年,東吳國大將。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阜陽)人。少年時不讀書,後接受孫權勸告,讀了許多兵書、史書,智勇雙全。跟隨孫權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將軍。魯肅死後,掌管東吳軍事,率軍暗襲荊州,擒殺關羽父子,名揚三國。殺關羽後不久病死。
44、周瑜(175-210),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一位,廬江舒城人。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後孫策脫離袁術自立後,周瑜主動投奔孫策。在孫策平定江東的戰爭中起到了謀士和武將的雙重作用,用計謀收服了太史慈。
45、姜維:三國猛將中最有智謀的一位.姜維自幼博覽群書,兵法武藝,無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後為中郎將,就參天水郡軍事. 甘寧:甘寧甘興霸,東吳第一猛將.水賊出身,使一口牙刀,有氣力,號游俠。
46、衛繼:繼敏達夙成,學識通博,進仕州郡,歷職清顯.忠篤信厚,為眾所敬。
47、曹丕:作為一個統治者,曹丕是個有一定膽識、謀略,又工於心計的人.他更是一個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殘害手足之人.劉禪:後主劉禪是一個無才無德、昏庸孱弱的庸人.他只知道享樂,不思進取,無所作為.不辨是非,聽信讒言,最後落得一個被天下人恥笑的下場.陸遜:他是一位足智多謀、有著高超軍事才能的統帥.治國安邦有方,深得百姓愛戴。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⑤ 三國的女性人物有哪些
1 貂蟬: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司徒王允家的歌女,連環計實施的核心人物。後為呂布妾,白門樓呂布殞命後不知所蹤。一說成為曹操的歌女;一說被曹操贈於關羽,後遭關羽斬殺;一說死於亂軍之中;一說追尋自己的幸福去了。
2 甄宓:甄逸之女,嫁給袁紹次子袁熙。冀州城破後,為曹丕所獲,納為己妻,曹丕稱帝後,為皇後。相傳曹植初作《感甄賦》,體現出曹植對甄宓的愛慕之心,後魏明帝曹睿(曹丕與甄宓之子)覺得賦的名字太露骨,改之為《洛神賦》。221年6月,甄宓被曹丕賜死。
3 小喬:喬國老次女,大喬的妹妹,周瑜之妻。周郎小喬英雄美女、郎才女貌 ,被流傳為千古佳話。相傳周瑜死後不久,小喬也因思念成疾,隨即棄世,一代佳人,就此化為一抔塵土。
4 蔡琰:即蔡文姬,我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邕之女。年輕時為匈奴所擄,被左賢王納為妻子,並誕下二子。後來,曹操將之從匈奴贖回,嫁給董祀。琴瑟和諧,也算是結局很不錯的了。
5 大喬:喬國老長女,小喬的姐姐,孫策之妻。孫策死後,守寡至終。孫權薄情寡義,對兄長孫策多有怨懟,估計大喬的晚景並不令人羨慕。
6 孫仁:即孫尚香、孫姬、孫夫人(一說其實孫仁就是孫朗,並不是和親的那個孫權之妹)。劉備之妻,政治婚姻的犧牲品。相傳這位孫夫人好武,劉備多有畏憚。劉備入川時,孫夫人被東吳奪回,自此終老東吳。
7 馬雲祿:民國文人周大荒所著小說《反三國演義》中馬超的妹妹,馬騰之女,趙雲的妻子。
8 鄒氏:張濟之妻,張濟死後守寡。張綉投降曹操後,曹操聽說鄒氏的美貌,召之侍寢,結果張綉反叛,使曹操折損了愛將典韋、愛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9 杜氏:呂布麾下秦宜祿之妻,魏驃騎將軍秦朗之母。呂布殞命前,關羽曾向曹操討要杜氏,曹操不允,後曹操自納之,並將杜氏之子秦朗視為己子。
10 樊氏:桂陽太守趙范的嫂子。趙范曾想將之配於趙雲,以博得政治本錢,遭趙雲拒絕,趙范後來反叛,樊氏卻不知所蹤。一說後來樊氏還是嫁給了趙雲。
11 吳氏:吳懿之妹,初為劉焉的兒媳,劉瑁之妻。劉備入川後,甘夫人病死,法正薦納吳氏為後,劉備初不允,後終允之,是之為穆皇後。
12 郭氏:甄宓之死就與她脫不了干係,後宮的女人們,就那麼回事。不過曹丕能因寵愛她而殺甄宓,可見其美貌和手腕。甄宓死後,她成為皇後。
13 蔡氏:蔡瑁之姐,劉表之妻,劉琮之母。
14 甘夫人:劉備之妾,甘皇後,三國時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時年二十二歲。
15 糜夫人:劉備之妻,糜竺之妹,劉禪生母。天生麗質,其膚如雪。長坂坡,深明大義,為使得劉禪和趙雲得脫,投井自殺。
16 祝融夫人:南蠻王孟獲之妻,傳說為火神祝融氏之後裔。《三國演義》中她生擒張嶷、馬忠,後中計被擒。孟獲徹底歸順後,祝融夫人也歸順西蜀。
17、18 大小張皇後:張飛的兩個女兒,先後成為劉禪的皇後。
19 黃月英:諸葛亮之妻,也被稱為「阿丑」。關於她的相貌,一種是說她長相奇醜,一種卻是說她是個絕代美人,不過不管怎麼樣,一般都認為她才智過人,是個才女。
20 丁夫人:曹操之妻,是個識大體、有德行的女子,歷史中評價頗高。
21 卞夫人:繼丁夫人之後成為曹操之妻,曹丕、曹彰、曹植的生母,歌女出身,德行頗高。
22 吳國太:孫堅之妻,吳景之姐,孫策、孫權、孫翊、孫朗生母。
23 劉氏:袁紹之妻,據說甄宓之嫁曹丕,其中還有她的功勞,名聲不咋樣。
24 伏壽:即伏皇後,伏完之女,漢獻帝立為皇後。因伏完參與謀曹操事敗,受到牽連,遭曹操殺害。
25 何皇後:漢靈帝皇後,何進之妹,少帝劉辯之母,曾毒殺劉協生母王美人。董卓進京後,少帝被廢,已升格為何太後的她遭董卓毒殺。
26 嚴氏:呂布正妻,為呂布生下一女。
27 曹氏:呂布之妾,曹豹之女。
28 魏氏:呂布之妾,魏續之姐。
29 呂布之女:呂布曾想用她與袁術之子袁耀和親以獲得袁術的援兵,為此,呂布親自抱著女兒,想沖出重圍,結果突圍未遂。
30、31、32 曹羨、曹華、曹節:曹操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為妃,政治婚姻的犧牲品。
33 夏侯氏:張飛之妻,夏侯淵的族女,十三、四歲時為張飛所獲,納為妻子,後為張飛誕下二子二女。
34 辛憲英:辛毗之女,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琇、羊姬之母。辛憲英的智、曹娥的孝、木蘭的貞、曹令女的節、蘇若蘭的才和孟姜的烈並稱,皆謂之出類拔萃。三國時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琇皆一時人傑,遇到大事都會去找辛憲英商量。享年七十九歲。
35 孫小虎:陸遜之妻,孫權之女。
36 孫大虎:全琮之妻,孫權之女。
37 諸葛果:諸葛亮的女兒。成都西南有朝真觀,即乘煙觀.相傳,諸葛果在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38 關鳳:關羽之女,三國時期孫權欲以己子娶關羽之女以結為親家,不料被關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關索的姐姐,荊州之變後不知所終。
39 徐氏:孫翊之妻。媯覽、戴員謀反,殺死孫翊。孫翊死後,媯覽想霸佔孫翊妻子徐氏。徐氏為了替夫報仇,計殺二人。
40 徐母:徐庶之母,通情達理的老婦人。因徐庶被誆騙回來,惱恨交加之下自殺而死。
⑥ 三國時期的美女有哪些
一部三國演義,道盡多少英雄。自古英雄配美女,三國中亦有不少漂亮MM出場,姑且不論游戲中那些美女頭像的品位,試遙想當年美人風流,特做此文記之。
一:李氏
李氏,西蜀江油守將馬邈之妻,三國里倒沒說她有多漂亮,但在丈夫驚聞敵軍已至城下,全無鬥志打算投降之際全力勸阻,在勸阻無效後眼見丈夫將敵軍放入城內,竟然自縊身死,以報國家。作為三國時期的女性,如此俠烈之氣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至少我認為她是美麗的。
二:孫尚香
孫尚香,江東孫權之妹,嫁與劉備為妻。她應該是屬於英姿勃勃的那一類,結婚當天新房裡還掛有刀劍,把劉備嚇了一跳。三國里也沒說她長相如何,不過劉備妻子是很多的,而且專搞人家妹妹,象糜芳啊吳蘭啊什麼的都是他小舅子,可以想像他對女人的品位應該不差。後孫權為了將他羈留在吳,每日供他聲色犬馬,居然奏效——由此推斷孫尚香長的不會太差,不然劉備早膩煩了!這個也是俠女型的。
三: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南蠻王孟獲之妻,世居南蠻,乃祝融氏之後;善使飛刀,百發百中。這個屬於悍婦型,照說分數不該太高,不過人家是少數民族,必定別有風情,所以也應該有排名。
四:徐氏
徐氏,東吳孫翊之妻,書上說:「徐氏美而慧,極善卜《易》。」這個應該是冷艷型,還會算卦,不得了的女人才。後來為夫報仇,假意委身於仇人,暗伏死士於閨房,殺了准備佔有她的仇人,可謂有勇有謀。呵呵,美麗與智慧並重啊!
五:大喬
大喬,孫策之妻。這個不用說了,雖然曹操看上她和她妹妹是諸葛這個老狐狸編出來的,但天下人都知道她姐妹的名字,必然是有原因的,想必只要見過她們的男人都忘不了吧。。。。。。。。孫家還真是出美女的地方!這個是俏寡婦型的。
六:小喬
小喬,周瑜之妻。估計和大喬長得差不多,要不然孫策在的時候為什麼老是要周瑜去守邊疆?他是怕兩個人關系這么好,萬一誰把老婆認錯了多尷尬啊!
七:樊氏
樊氏,桂陽守將趙范之嫂,也是寡婦,書上說:「子龍見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可見她的容貌是配得上趙雲這樣的英雄的。趙范硬要裝皮條客,把她推銷給趙雲,估計是每天面對絕色嫂嫂怕出問題。結果趙雲不但不領情,還動起手來——由此可見,趙雲是真英雄,不為美色所動。
八:鄒氏
鄒氏,張濟之妻,在宛城攻略戰中被曹操看上,結果送了典韋一條性命,可見紅顏禍水,為害之甚。書上說:「昨晚小侄窺見館舍之側,有一婦人,生得十分美麗,問之,即綉叔張濟之妻也。」推算一下,那曹操也是個好色之人,天下美色又任其取捨,想必品位不會差,而這鄒氏,從年紀上算至少也有三四十歲了,居然還能迷住曹操,可見一是平時保養得好,二是確實貌美。這個是成熟型的。
九:甄氏
甄氏,袁熙之妻。翼州之戰中被曹丕看上,強納為妻。書上說:「玉肌花貌,有傾國之色」。當時有請曹操過目,結果老賊說:「真吾兒婦也!」認同了這門婚事。其實心裡暗恨來晚一步,被兒子搶了先手也。皮膚好,模樣也俏,同時迷住曹家父子,屬於妖艷型。
十:貂蟬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英雄狗熊加在一起,和她有關系的三國人物不下十人,連關公這樣的神話人物都牽扯上了。名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書上一句:「年方二八,色伎俱佳」。以小小十六歲年紀就有資格改朝換代,還有什麼疑問不給她第一的排名呢?完美型!
⑦ 三國正史上有哪些美女排名前十都有貂蟬嗎
提起三國美女,很多人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位列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但是翻遍了所有史書,並沒有記載過貂蟬這個人,只有在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的《三國演義》中有貂蟬,而且貂蟬這個人是虛構的,歷史上不存在。
貂蟬雖然是虛構的,但應該是有原型的,在史書上記載了呂布曾經與董卓手下的一個侍女私通,這個侍女只在史書上一筆代過,連名字也沒有留下,更沒有任何容貌的記載,長得啥樣也不知道,這個侍女也許就是個普通人,只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了增加小說精彩度,刻畫出貂蟬這個美女,呂布是英雄,英雄愛美女,也就符合人們的期望了,這只不過是在想像罷了。
那麼三國歷史上有哪些史書記載過的美女呢?
第十名:吳夫人(才貌雙全)
《三國志 吳書 妃嬪傳》: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
《世說新語》中說曹操攻打鄴城就是為了得到甄氏,這個說法不太可靠,曹操是個政治家,怎麼會為了個美女而攻打一座城池,相對來說《資治通鑒》的說法較為可信,曹丕看中了甄氏,於是曹操為曹丕娶了甄氏。
《資治通鑒》:太祖之入鄴也,帝為五官中郎將,見袁熙妻中山甄氏美而悅之,太祖為之聘焉,生子叡。
不管是什麼史書,都記載了甄氏的美麗,《世說新語》說甄氏的容貌是姿貌絕倫,姿貌是指美麗的容貌,絕倫是說沒有人能比得上,合起來就是說:甄氏美麗的容貌是沒有任何人能比得上的。所以說她的容貌是三國第一,也是說得過去的。
《資治通鑒》也形容了甄氏的容貌是美而悅之,意思就是見到了就會喜歡,只有漂亮的容貌才會讓人見到了就會喜歡,同時甄氏很有文采,她還有詩歌留下來,名字叫《塘上行》,最為神秘的是曹植所作的那首《洛神賦》,相傳是寫甄氏的,如果不是有絕世的容顏讓曹植思念,也不會寫出這樣絕美的詞賦,所以甄氏三國第一的位置沒有問題。
⑧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美女
1、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為拯救漢朝,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託,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連環美人計),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成功地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
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去世後被追封為皇後,陪葬於蔣陵,開啟皇帝追封妃妾為後的最初案例。
⑨ 三國里有哪些美女詳細
1 貂蟬: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司徒王允家的歌女,連環計實施的核心人物。後為呂布妾,白門樓呂布殞命後不知所蹤。一說成為曹操的歌女;一說被曹操贈於關羽,後遭關羽斬殺;一說死於亂軍之中;一說追尋自己的幸福去了。 2 甄宓:甄逸之女,嫁給袁紹次子袁熙。冀州城破後,為曹丕所獲,納為己妻,曹丕稱帝後,為皇後。相傳曹植初作《感甄賦》,體現出曹植對甄宓的愛慕之心,後魏明帝曹睿(曹丕與甄宓之子)覺得賦的名字太露骨,改之為《洛神賦》。221年6月,甄宓被曹丕賜死。 3 小喬:喬國老次女,大喬的妹妹,周瑜之妻。周郎小喬英雄美女、郎才女貌 ,被流傳為千古佳話。相傳周瑜死後不久,小喬也因思念成疾,隨即棄世,一代佳人,就此化為一抔塵土。 4 蔡琰:即蔡文姬,我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邕之女。年輕時為匈奴所擄,被左賢王納為妻子,並誕下二子。後來,曹操將之從匈奴贖回,嫁給董祀。琴瑟和諧,也算是結局很不錯的了。 5 大喬:喬國老長女,小喬的姐姐,孫策之妻。孫策死後,守寡至終。孫權薄情寡義,對兄長孫策多有怨懟,估計大喬的晚景並不令人羨慕。 6 孫仁:即孫尚香、孫姬、孫夫人(一說其實孫仁就是孫朗,並不是和親的那個孫權之妹)。劉備之妻,政治婚姻的犧牲品。相傳這位孫夫人好武,劉備多有畏憚。劉備入川時,孫夫人被東吳奪回,自此終老東吳。 7 馬雲祿:民國文人周大荒所著小說《反三國演義》中馬超的妹妹,馬騰之女,趙雲的妻子。 8 鄒氏:張濟之妻,張濟死後守寡。張綉投降曹操後,曹操聽說鄒氏的美貌,召之侍寢,結果張綉反叛,使曹操折損了愛將典韋、愛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9 杜氏:呂布麾下秦宜祿之妻,魏驃騎將軍秦朗之母。呂布殞命前,關羽曾向曹操討要杜氏,曹操不允,後曹操自納之,並將杜氏之子秦朗視為己子。 10 樊氏:桂陽太守趙范的嫂子。趙范曾想將之配於趙雲,以博得政治本錢,遭趙雲拒絕,趙范後來反叛,樊氏卻不知所蹤。一說後來樊氏還是嫁給了趙雲。 11 吳氏:吳懿之妹,初為劉焉的兒媳,劉瑁之妻。劉備入川後,甘夫人病死,法正薦納吳氏為後,劉備初不允,後終允之,是之為穆皇後。 12 郭氏:甄宓之死就與她脫不了干係,後宮的女人們,就那麼回事。不過曹丕能因寵愛她而殺甄宓,可見其美貌和手腕。甄宓死後,她成為皇後。 13 蔡氏:蔡瑁之姐,劉表之妻,劉琮之母。 14 甘夫人:劉備之妾,甘皇後,三國時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時年二十二歲。 15 糜夫人:劉備之妻,糜竺之妹,劉禪生母。天生麗質,其膚如雪。長坂坡,深明大義,為使得劉禪和趙雲得脫,投井自殺。 16 祝融夫人:南蠻王孟獲之妻,傳說為火神祝融氏之後裔。《三國演義》中她生擒張嶷、馬忠,後中計被擒。孟獲徹底歸順後,祝融夫人也歸順西蜀。 17、18 大小張皇後:張飛的兩個女兒,先後成為劉禪的皇後。 19 黃月英:諸葛亮之妻,也被稱為「阿丑」。關於她的相貌,一種是說她長相奇醜,一種卻是說她是個絕代美人,不過不管怎麼樣,一般都認為她才智過人,是個才女。 20 丁夫人:曹操之妻,是個識大體、有德行的女子,歷史中評價頗高。 21 卞夫人:繼丁夫人之後成為曹操之妻,曹丕、曹彰、曹植的生母,歌女出身,德行頗高。 22 吳國太:孫堅之妻,吳景之姐,孫策、孫權、孫翊、孫朗生母。 23 劉氏:袁紹之妻,據說甄宓之嫁曹丕,其中還有她的功勞,名聲不咋樣。 24 伏壽:即伏皇後,伏完之女,漢獻帝立為皇後。因伏完參與謀曹操事敗,受到牽連,遭曹操殺害。 25 何皇後:漢靈帝皇後,何進之妹,少帝劉辯之母,曾毒殺劉協生母王美人。董卓進京後,少帝被廢,已升格為何太後的她遭董卓毒殺。 26 嚴氏:呂布正妻,為呂布生下一女。 27 曹氏:呂布之妾,曹豹之女。 28 魏氏:呂布之妾,魏續之姐。 29 呂布之女:呂布曾想用她與袁術之子袁耀和親以獲得袁術的援兵,為此,呂布親自抱著女兒,想沖出重圍,結果突圍未遂。 30、31、32 曹羨、曹華、曹節:曹操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為妃,政治婚姻的犧牲品。 33 夏侯氏:張飛之妻,夏侯淵的族女,十三、四歲時為張飛所獲,納為妻子,後為張飛誕下二子二女。 34 辛憲英:辛毗之女,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琇、羊姬之母。辛憲英的智、曹娥的孝、木蘭的貞、曹令女的節、蘇若蘭的才和孟姜的烈並稱,皆謂之出類拔萃。三國時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琇皆一時人傑,遇到大事都會去找辛憲英商量。享年七十九歲。 35 孫小虎:陸遜之妻,孫權之女。 36 孫大虎:全琮之妻,孫權之女。 37 諸葛果:諸葛亮的女兒。成都西南有朝真觀,即乘煙觀.相傳,諸葛果在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38 關鳳:關羽之女,三國時期孫權欲以己子娶關羽之女以結為親家,不料被關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關索的姐姐,荊州之變後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