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詩經形容女子漂亮的有哪些如桃夭
1、《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譯文:好個修美的女郎,麻紗罩衫錦綉裳。她是齊侯的愛女,她是衛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譚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看那四馬多雄健,紅綢系在馬嚼上,華車徐駛往朝堂。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勞君王。
黃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盪盪。下水魚網嘩嘩動,戲水魚兒刷刷響,兩岸蘆葦長又長。陪嫁姑娘身材高,隨從男士貌堂堂!
賞析:《碩人》是《詩經·衛風》中的一首,是贊美是齊庄公的女兒、衛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詩。
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對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畫,永恆地定格了中國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
2、《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賞析:這首詩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
3、《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譯文: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撈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醒來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白天黑夜便總思念她。長長的思念喲,叫人翻來覆去難睡下。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采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敲起鍾鼓來取悅她。
賞析:《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著特殊的位置。
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
4、《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於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於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譯文:南山喬木大又高,樹下不可歇陰涼。漢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荊條。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她的馬。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柴草叢叢錯雜生,用刀割取那蔞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趕快喂飽小馬駒。漢江滔滔寬又廣,想要渡過不可能。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不可能。
賞析:從結構形式上分析,《漢廣》全篇三章,前一章獨立,後二章疊詠,同《詩經》中其他重章疊句的民歌,似無差異。但從藝術意境看,三章層層相聯,自有其詩意的內在邏輯。可析而為二。
5、《國風·鄭風·有女同車》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譯文:姑娘和我同乘車,容貌就像花一樣。體態輕盈如飛鳥,珍貴佩玉泛光芒。她是美麗姜姑娘,舉止嫻雅又大方。
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體態輕盈像鳥翔,佩玉鏘鏘悅耳響。美麗姑娘她姓姜,美好聲譽人難忘。
賞析:這是一首貴族男女的戀歌。詩以男子的語氣,贊美了女子容貌的美麗和品德的美好。
時當夏秋之際,木槿花盛開,詩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覽。他們一會兒趕著車子,在鄉間道路上飛快地賓士;一會兒又下車行走,健步如飛。詩中洋溢著歡樂的情緒,明快的節奏。
(1)詩經里的中國美女擴展閱讀: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
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孔子評價《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
孟子評價《詩經》「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參考資料:網路-詩經
『貳』 詩經裡面形容美女怎麼說
國風 鄘風 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雲如之
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發如雲,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揚且
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縐絺,是紲袢也。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詩經.衛風.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叄』 詩經中的女子
詩經中的女子
詩經,穿越中國西周到春秋時期長達500年的歲月風塵,在歷史的長河中緩緩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風起處高唱與低吟,大雅與小雅前呼後應,三頌聲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淘過時光的細沙,滌盡塵埃,穿過蒹葭,裊裊娜娜地走來。她們或明眸善睞,或嫻靜柔美,或大膽執著,或活潑頑皮。那些蘊涵著古典情懷的女性,彷彿仙樂悠悠,讓人在沉靜中重返時光隧道,去回味那一份雅緻與美好。
一
內外皆修的淑女,令無數男性輾轉反側,「寤寐思服」。
開篇的《國風·周南》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一首對河邊採摘荇菜的美麗姑娘的戀歌。鳥兒在河中沙洲鳴叫,美麗的女孩展示著自然之美,讓誰見到都會動心,何況那原本愛美的君子呢?淑女,遠古至現在都被人們追崇的美麗健康、自然清新的形象。千古以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為人們對美麗不懈追求的明證,也讓人內心泛起無限的憧憬與想像,那是一副多麼美麗的景象。鄉村,清新空氣,鄰家女子,不矯揉造作,無須胭脂水粉裝點,美在勞動中,美在自然中。
想想現代人對美無盡的追逐,瘦身減肥,隆胸抽脂,整容化妝,雪白的粉,濃黑的眼影,閃光的唇膏,又怎敵得過河之洲不飾不掩的女子?人們失掉的是什麼,現代化的工業進程,磨滅了女性身上應有的一份雅緻、清純。
二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美麗女子,給一個背影,讓人去追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央女子是副什麼模樣,也許怎麼也走不近,看不清她的容顏,但她總令人嚮往,讓男子甘願克服重重險阻也要去追尋,也許這就是愛情的魔力。路途艱險,怎樣才能夠到達彼岸,對心中的女子表達愛意。隔岸觀花,可以想像得很美。也許,這就是距離產生的美吧。水草的深處氤氳著一種若有若無的感覺,讓我們遐想萬分。蒹葭,詩經里最令人心動與心痛的草,離愛情那麼近,彷彿觸手可及,縈回在夢里,卻是靈魂不能輕易到達盡善盡美的境界。
想想現代人總是那麼迫不及待的追逐著,什麼都是加速度。浮華的世界,浮躁的心靈,又怎能把握美及愛呢?流行語說:「審美疲勞」,再美的東西在浮躁的人心裡也無法激起浪花,快節奏的生活與快速變化的世界日漸淘空人的心靈,物質豐富著服裝,改變著住房,填充著肚子,卻不知精神的花朵在何處散落。水中央,有花,很美,有我們失落的精神家園,可是,追尋的路崎嶇而漫長。
三
單純而頑皮的靜女,少女的天真爛漫凝集著一種美。「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一位靜雅溫柔的女孩子,與情人相約在城隅,男子趕到時,她她偷偷地藏了起來,急得那男子「搔首踟躕」。這時她出來,贈給那男子一根野草——「彤管」,這愛情的信物,令男子不禁驚喜交集,因為這「彤管」是心上人送給自己的,所以他覺得真是分外美麗,不同尋常。 她輕輕地把紅管草遞給男子,心裡想著傻哥哥知不知道那究竟代表著什麼?還有一支芍葯花,她在放牧的時候悄悄採摘的,一起送給他。小女孩頑皮而羞澀的形象躍然面前,一份濃濃的情意靜靜蔓延。女子的恬靜、典雅、活潑、羞澀都讓人感知她的純朴。哪像現在人認識不到三兩天,就可以摟摟抱抱,熱情過後感情隨即煙消雲散,愛情少了過程,少了回味。
四
一部詩經,多少美麗的女子穿梭其間,當然少不了漂亮的新嫁娘。「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花開了,美麗的女子要出嫁了。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時刻應該是出嫁時,愛有了依靠,心有了港灣,女人的快樂是寫在臉上的。單純而透明,未來充滿希望,新婚燕爾,一切都將展開新的畫卷。鑼鼓響起來,花轎抬進來,大紅的燈籠掛起來。幸福中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快樂可以傳染人,己樂人亦樂。「宜其室家」的氛圍,容不得我們再去多想其他什麼東西。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喜氣從悠悠的遠古飄來,浸染著洪荒,紅妝薄粉的女孩在那一刻完成生命的蛻變,艷若春桃。而後的歲月,相夫教子,伺奉長輩,其樂融融。幸福的種子在春天播下,迎著夏的雨露悄然開花,在秋結蕾,在冬蘊藏。周而復始,一如流動的江水,把時光帶走。女子啊,完成了生命的最偉大的輪回。
五
人生百味,酸辣苦甜交替著浸染。經歷,也是一種財富,鑄造人的一種個性。自古有多情女子負心郎,面對不幸,敢於控訴與抗爭的女子,是生活的強者。
《氓》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位這樣的奇女子,「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男子當初的海誓山盟,沒想到都已改變,既然感情不在了,就一刀兩斷算了。乾脆、利落,這是一個有思想、敢作為的女子。她以一個過來人身份回憶往事,經歷過《蒹葭》、《靜女》、《桃夭》中的任何一種情感,她把自己的感情經歷先先後後仔仔細細回想了一遍,最後只好發出一聲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深深感慨,那是怎樣一種刺痛心扉的疼痛啊?一個三千年前的古代女子就可以把一個虛偽男子的愛情看得那麼清楚,需要怎樣睿智的眼光。不畏輿論的壓力,把事情看得這么清楚明白的女子,真是空谷里的一朵奇葩!
與其沉迷於愛情不知歸途或成為物質奴隸的女性相比,《氓》的女主角是勇敢而有個性的。如今,有的女性卻心甘情願做一條寄生蟲,在物慾的腐蝕下丟失個性與尊嚴,成為捕獵者的食糧,實則可悲。
六
秀外慧中的女子怎麼不令人傾慕?《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所謂美女,是個什麼樣子呢?容貌顏如芙蓉花,「白里透紅,與眾不同。」只是同車而行的緣分卻讓男子神魂顛倒,青春美麗,仿若含苞欲放的花蕾。體態輕盈優美,似鳥兒在空中翱翔,仙女也就這個樣子了吧!身上佩戴著晶瑩剔透的玉墜叮當作響,舉手投足,無不幽雅賢淑,無不德行高尚。
曾看過一部電影《巴士奇遇結良緣》,一對男女在公共汽車上偶然相遇,終成佳緣。其實,浪漫豈止屬現代人,早在詩經時代就有了。同乘一車,男人看到美麗脫俗的女子不禁會發出由衷的感嘆,泛起內心的愛意。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對我們的眼睛來說,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芙蓉花一般的姑娘,天生麗質,更皆高雅的風度舉止,打動人心的德行。叫人如何不想她,叫人如何不愛她?
七
矜持的女性故然莊重,但過分的矜持卻讓人感覺冷冰冰,可敬卻不可愛,而那些熱情坦白的女子讓人覺得親切,自然,不做作。「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多麼直白的愛情信號,「追求我的小夥子,切莫錯過好時辰。」欣賞這樣的女性,能夠大、膽的追求與表達。有則廣告:「亮出你自己。」對,喜歡就說出來,其實古代女子這樣大膽直白,是需要勇氣的,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願望,不轉彎抹角,一個多麼坦率與可愛的女子。現代歌曲唱「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啊!」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三千年前的女子早就表白過「哥哥你大膽地往前走」。只要你求婚,我就嫁給你,多麼直白的愛情表達啊!不用玩什麼花樣,無須故弄玄虛,女子朴實無華的愛情告白,如梅子一般開胃解渴。
《詩經》在手,那些模糊或清晰的女子形象在腦海盤旋,總想時光為何不倒退至那時,看一看白露茫茫中俏立的女子,巧笑倩兮的女子,讓君子想"琴瑟友之"的女子,聽一聽「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的女人低泣,感慨著「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時光流逝何等迅疾,不由人挽回。
美麗的女人如詩如畫如曲,聚山川大地之靈秀,一切的色彩、曲線、聲響、形象、韻律與氣氛,在女子舉手投足間流動起來,明亮起來。
曾為《紅樓夢》水做的女子醉過,為《聊齋》仙骨狐風的女子醉過,而詩經中的女子,是深深砌在靈魂里的,成為我對美的至高追求,那些月光下、稻田中、蘆葦旁、水中央的精靈,穿越千年依然是最美的風景。
『肆』 詩經中最美女人庄姜夫人
詩經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不是指她的父姓。
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庄姜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她是春秋時齊國公主,衛庄公的夫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庄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庄姜是春秋時齊國的公主,姜是齊國皇族的姓,因為嫁給了衛國國君衛庄公,人稱庄姜。最早出現在《詩經》里的一位美人,出身貴族,侯門之女,且美麗非凡。 庄姜因為出身高貴,嫁得也是國君,所以她出嫁時很是風光,但由於婚後無子,遭到冷落,生活並不快樂。衛庄公後來娶了陳國之女厲姒,再娶了厲姒的妹妹戴媯。衛庄公脾氣暴戾,對庄姜非常冷漠。美麗的庄姜在每一個漫漫的長夜裡,孤燈長伴,寒冷深宮,無人相陪。
『伍』 《詩經》中形容美女的句子
你好!
《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形容美女的詩句有:
手如柔荑,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陸』 古代才女有哪些
1、庄姜:春秋時齊國公主,衛庄公的夫人。相傳《詩經》里《燕燕》為其所作:「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後代詩評家推為「萬古離別之祖」。宋人朱熹在《監本詩經》中認為庄姜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庄姜可謂詩經時代美女姿本代言人,《詩經·衛風·碩人》中描寫庄姜時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2、 卓文君:西漢著名才女,貌美,擅琴,能詩,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與之私奔,夠浪漫的吧。,二人開了個小酒鋪,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此女結局還算不錯。
3、 班婕妤:漢成帝妃,西漢女文學家。名不詳,班固祖姑。少有才學,成帝時被選入宮,立為婕妤。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班婕妤擅長音律,既寫詞又譜曲,所以對漢成帝而言,班婕妤不只是她的侍妾,也是他的良師益友。她多方面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朋友的地位,無人可及。班婕妤曾生下一個皇子,但數月後夭折。她雖然承寵時間很長,卻再也沒有生育。趙飛燕姐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後於長信宮。
4、 班昭:東漢女辭賦家。一名姬,字惠班。生卒年不詳。班彪女,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年守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未成而去世。昭博學高才,和帝下詔令其續成。她經常出入宮廷,擔任皇後和妃嬪的教師,號為「曹大家」。每有貢獻異物,常令昭作賦頌。及鄧太後當朝,班昭與聞政事。著有賦、文等16篇。
5、 蔡文姬: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代表其心靈吶喊的血淚名篇《胡笳十八拍》、《悲憤詩》足以把她送上中國古代第一才女之位。漢末大亂,連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生了兩個兒女。在塞外她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曹操平定中原,與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贖迴文姬。
6、甄洛:魏文帝皇後。曹丕稱帝後寵郭皇後,郭後恃寵中傷甄皇後,甄後從此失寵,在《塘上行》里寫出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最後等來的卻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屍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極盡侮辱與凌虐。
7、蘇若蘭:北朝著名才女,一首《迴文詩》享譽古今。後因符堅的胞弟符融荒淫無恥,緊緊相逼,自縊身亡。
8、 謝道韞:東晉女詩人,南朝著名才女,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詠雪詩名揚千古。她出身於晉代王、謝兩大家族中的謝家,成人後又是王家的媳婦。謝道韞是東晉後期打敗苻堅的百萬大軍的一代名將謝安的侄女,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凝之的妻子。謝道韞聰慧有才辯,被後人稱之為絕代才女、奇女。謝道韞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蘊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後嫁給庾氏。據《晉書"烈女傳》記載,謝道韞的子女在孫恩之亂中全部遇難,所以說,她雖出身名門,卻也命運多舛。
9、鮑令暉:南朝著名詩人鮑照之妹,曾作「自君之出矣,臨軒不解顏」閨怨詩,頗具才情。
10、 上官婉兒:初唐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因替唐高宗起草謀廢皇後武則天的詔書,與其子上官庭芝同被誅。時在襁褓中的婉兒與母親鄭氏被沒入掖庭即內宮為婢。上官婉兒14歲時,武後召見她,讓她執掌詔命。中宗復辟,拜上官婉兒為婕姝,旋拜為昭容。後在臨淄王李隆基起兵推翻韋後政權時被誅,活了46歲。
11、李冶:唐代才女,六歲作《詠薔薇》時就有「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的佳句。最後也只能西風殘荷空餘恨:「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李冶的美貌和才氣使她成為女冠中的風雲人物,在暮年曾一度被召入宮中。在宮中,李冶以她不凡的才氣贏得了贊許,一些公侯相將也和她箋詩相贈。但正是因此給李冶引來殺身之禍。興元年間(784),將領朱漬因叛亂被滿門抄斬,株連九族。而李冶因曾經上詩給朱漬,也被德宗以罪處死,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李冶雖行為浪漫不羈,和眾多男子有著親密交往,但在她內心深處也是渴望有一個人能和她相守白頭的。但她用了一生的時間也沒有等到。
12、 薛濤:唐代名妓和女詩人,字洪度,祖籍長安,出生於成都。其父薛鄖宦居成都時去世,薛濤由母親撫養。當其及笄之年已辯慧知詩,兼撤擅書法,描眉塗粉,才貌超群。但因與母親生活無靠,只得加入樂籍,成為官妓。後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賞識,成為私人秘書,還准備奏請朝廷任命其為「校書郎」,雖位或准,但人們從此稱其為「女校書」。
13、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
14、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南宋初年時在世。生於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於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15、 管道升: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之妻,字仲姬,號棲賢山人,工書畫,尤善梅竹,曾經給皇太後畫過一幅墨竹,被封為魏國夫人。文才亦高,箸有《畫梅》,《漁父詞》,《我儂詞》。其中《我儂詞》更是為傳世之作: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管道升夫唱婦隨,一生還算幸福。
16、 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艷之首。個性堅強,正直聰慧,魄力奇偉。曾與當時兩大著名詩人陳子龍、錢謙益切磋過武功,虎視群雌,不讓須眉。20餘歲時,嫁給錢謙益。崇禎帝自縊,清軍佔領北京後,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當了南明的禮部尚書。不久清軍南下,當兵臨城下時,柳氏勸錢與其一起投水殉國,錢沉思無語,最後走下水池試了一下水,說:「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奮身欲沉池水中」,卻給錢氏硬托住了。於是錢便靦顏迎降了。錢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錢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氏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1666年錢氏去世後,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氏為了保護錢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
18、 顧太清:清代滿族著名女詞人,與同時代大才子龔自珍有交,有〈東海漁歌〉詞集傳世。況周頤曾在《蕙風詞話》里把她與納蘭性德相提並論,是難得的少數民族女詩人。顧太清本姓西林覺羅,名春,字梅仙,其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權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肅巡撫,乾隆朝因詩獄受株連,被抄家賜死。所以顧太清一生下來便是「罪人之身」,累受白眼,倍嘗冷暖,11歲前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極拮據;11歲之後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離中度過了其少女時代。及笄之後,因才豐色尤,為清高宗曾孫奕繪貝勒所喜,納為側室,但因是「罪人之後」,在上報宗人府時,謊報為榮親王府護衛顧文星之女,此後,便以顧春為名,號太清,亦號雲槎外史。晚年時,顧太清傾力寫了《紅樓夢影》一書(為《紅樓夢》續書),署名「雲槎外史撰」,以一女子續寫眾士大夫都望之畏難的《紅樓夢》,顧太清不可不謂之非凡,也因此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小說家。
『柒』 古代詩經中的四大美女分別是誰
《詩經》里的美女,其實比西施更具體、更實在、更有細節,例如庄姜。
標准:
修長、高大、豐滿、白皙
說起春秋時代的美女,知名度最高的當然是西施,西施具體漂亮到什麼地步,史料里沒有具體的描繪,尤其是對於身材五官本身,誠所謂「無圖無真相」。好在有《詩經》,給我們留下了春秋時代關於美女標準的詳細資料,雖然也說不上是「有圖有真相」,但細致入微的描寫,比畫圖的作用還要大。
在《詩經·衛風》里有一首名為《碩人》的詩,就是專門描述美女的。碩是什麼意思?就是大的意思,東漢權威的《詩經》研究者鄭玄是這么解的:「碩,大也。」用「大」來形容美女,似乎有點讓人接受不了,尤其在時興減肥瘦臉的今天,那麼魁梧的一個女人也能算是美女?對,東周春秋時代對美女的要求之一就是要高大、修長。而且並不是只有《碩人》這個孤例,我們還可以再舉一例,同樣是出自《詩經》,同樣是講美女,有這么一句:「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有一個美女,長得高大且美好。
現在,我們還是回到《碩人》上來。這位高大的美女名叫庄姜,她是齊國的公主,齊國國君是姜子牙的後代,姓姜,而美女的老公是衛庄公,因此大家稱她為庄姜。
話說庄姜某年嫁到衛國去,衛國人民興高采烈地來迎接這位來自大國的公主,立即就為姜姑娘的美麗所迷。她給衛國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碩人其頎」,這新娘長得高大修長,很大氣。除身材外,人們還觀察了庄姜那天的著裝。她穿的是什麼衣服呢?詩里也有具體記錄,只見她身穿綾羅錦緞,外面還罩了一件麻紗衣。
任何時代的人都講究門當戶對,於是人們就問,這漂亮的大姑娘,是誰家的姑娘呢?有人回答,她是齊國國君的女兒,還是公主呢。她的哥哥是齊國太子,她的姐姐妹妹也嫁得挺好,夫君分別是邢國和譚國的國君。
當然,大夥最關心的不是出身,還是她本人的容貌。於是,中國史上最富有才華的描寫美女的文字出現了。
她的手指呀,好像初生白茅的嫩芽那樣纖細柔軟,她的肌膚,就像凍結的油脂。「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柔荑是什麼,沒見過,但是凍結的油脂倒是可以從小時候吃的豬油凝結後白嫩光滑的情狀中想像一二。
講完了手,開始講脖子。這脖子,又長又白皙,這時候又來一個比喻,像天牛的幼蟲,「領如蝤蠐」。天牛是何物,我們也很陌生,但是想一想幼蟲長而白的樣子,理解的障礙也就不大了。
描述美女,少不了會說到她的牙齒。庄姜的牙齒自然也對得起她的美貌,就像是瓠瓜的籽,方正而潔白,而且還排列得整整齊齊,「齒如瓠犀」。
手、脖子和皮膚都寫過了,接下來該露臉啦。詩里接下來的一句是「螓首蛾眉」,就是說她額頭方正寬廣,像一種螓的蟲類;眉毛呢,是蠶蛾眉。不過詩里沒有交待她是不是長著一張時下流行的錐子臉,也沒有交待她化的是什麼妝,應該不會是煙熏妝吧。當然,姜大美女又不是雕塑,是有表情的。表情從哪裡來?從眉目笑容來,只見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笑起來露出甜美的酒窩,美麗的眼睛黑白分明,如王心凌所唱:睫毛彎彎眼睛眨眨。
寫到這里,寥寥幾十個字,把咱中國以後幾千年關於美女的描寫技巧基本涵蓋了。雖然後來還有沉魚落雁之類的描寫,但基本上都是側面落筆,烘托為主,像《碩人》這樣正面描寫、硬碰硬的技術派,已經很罕見了。
正面寫美人,難度不是一般的高。《碩人》用盡了各種動植物打比方,增強了現場感和質感。
清朝中期有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這就是眾多文人都青睞著一位英烈女性,多位文人將她采入野史筆記或寫進小說中,這個人物就是林四娘。
我們對林四娘並不陌生,讀過《紅樓夢》的人都記得第七十八回中曾寫到的這個「姽嫿將軍」,曹雪 芹花了很長的篇幅描述這位巾幗英雄,稱林四娘故事是「風流雋逸、忠義感慨」的「千古佳話」,不但讓賈寶玉在眾多清客面前專門誦讀了他的長篇《姽嫿詞》,還讓紈袴子弟賈環和小才子賈蘭各作了一首五言律詩和七言絕句來贊頌林四娘,曹雪芹這么傾情一位女性是很不尋常的。清代另一位文學家蒲松齡也以林四娘的題材為背景,撰寫了一個短篇小說《林四娘》,收在《聊齋志異》第三卷中。此外,另有王士禎的《池北偶談》、林雲銘的《林四娘記》、陳維崧的《婦人集》、盧見曾的《國朝山左詩抄》、李澄中的《艮齋筆記》、安致遠的《青社遺聞》、邱宗玉的《青社瑣記》、王士碌的《燃脂集》等,也收有關於林四娘事跡的筆記,曲家楊恩壽更是以林四娘故事編撰了六齣崑曲大戲的文本《姽嫿將軍》。
一
按有關史料記載,林四娘應為明末清初人,因為在清初或清朝中葉時期,林四娘在社會上或文化圈中的名聲很大。而按《紅樓夢》中的描寫,林四娘不但美麗、有武藝,而且還在丈夫恆王死後,勇敢地站出來帶領恆府眷屬與「流賊余黨」奮戰,最後「殞身於王」,是不折不扣的節烈女。但在正史中,這個人物卻不見蹤影,無論《明史·列女傳》還是《清史稿·列女傳》中都未收錄林四娘的事跡,就連長達12卷本《清朝野史大觀》也未見有林四娘的條目,看來,林四娘這個人物有可能是子虛烏有。
林四娘的來歷,按《紅樓夢》介紹,是恆王的一位寵姬,最得恆王寵愛,被超拔統轄諸姬,但究竟是哪一個朝代人則未點明。《聊齋志異》中的林四娘身份是一位宮女,她的主子變成了衡王,只說她以17歲處女之身,遇衡府劇變,遭難而死,其鬼魂與青州道陳寶鑰交往時,曾奏「亡國之音」,但所亡何國,則避而不談。不過,盡管恆王變為衡王,但其兩者系諧音,顯然是一個人。清代著名學者「漁洋山人」王士禎(1634-1711)在《池北偶談》中關於林四娘的身世故事又進了一步,文中林四娘向陳寶鑰作自我介紹稱:
妾故衡王宮嬪也,生長金陵。衡王昔以千金聘妄,入後宮,寵絕倫輩,不幸早死,殯於宮中。不數年,國破,(衡王)遂北去,妾魂魄猶戀故墟。今宮殿荒蕪,聊欲借君亭館延客……
陳寶鑰是福建晉江人,字綠崖。據其同鄉林雲銘在《林四娘記》中的描述,陳寶鑰於康熙癸卯年(康熙二年,即公元1663年)任青州道僉事,在衙署時「夜輒聞傳桶中有敲擊聲,問之則寂無應者。」面對有「鬼魂」出現,陳寶鑰率僕人及神巫驅鬼均失敗,後聽從士人劉望齡勸說,決定任其自然,鬼魅遂化作美女,自稱林四娘,遂與陳寶鑰結為詩酒朋友,並在署事上成為陳寶鑰助手,幫助陳寶鑰破了許多疑難案子,還懲處了不軌之徒。後來陳寶鑰詢其生前來歷,林四娘告訴他一段凄惋身世:
我蒲田人也,明崇禎時,父為江寧府庫官,逋帑下獄。我與表兄某悉身營救,同卧起半載,實無私情。父出獄而疑不釋,我因投鐶以明無他,烈魂不散耳。與君有桑梓之誼而來,非偶然也。(林四娘)計在署十有八月而別,別後陳每思慕不止。
陳維崧(1625-1682)所著《婦人集》一書中也收錄了有關林四娘故事的內容,他稱「王十一(即王士禎)為余述林四娘事,幽窈而屑瑟,蓋《搜神》《酉陽》之亞也。四娘自言故衡府宮人」。接下來,是所附王士禎《林四娘歌》及「小序」,序中敘述的即是陳寶鑰邂逅林四娘鬼魂事跡,稱「四娘貌本上流,妝從吳俗……環懸利劍,冷然如聶隱娘紅線一流。婢東兒青兒皆姝麗,恆持左右,人亦無敢調(戲)者」,居三月才與陳寶鑰告別。文之末後有一首偽托林四娘鬼魂寫的七絕:「玉階小立羞娥蹙,黃昏月映蒼姻綠。金床玉幾不歸來,空唱人間可哀曲」。
這些文人所述林四娘事跡中,林雲銘筆下的林四娘,與其他人的身世描寫均不相同,一是林四娘父任江寧府庫官,與王士禎《池北偶談》中說她是金陵人雖對得起來,但多了一個福建蒲田的籍貫;二是否定了林四娘是衡(恆)王宮人身份,變成庫吏女兒;三是林四娘父親懷疑她與表兄有染,為明志而投鐶自殺,並非為衡(恆)王死節。
既然多家文人都寫到陳寶鑰與林四娘的感情糾葛故事,那麼,關於林四娘這個人物的出處就一定與陳寶鑰有關。據林雲銘說,他與陳寶鑰是同鄉,是他親自聆聽了陳寶鑰講的這段人鬼「奇遇」故事後,才寫成那篇《林四娘記》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林四娘的事跡,最初是由清初在青州任僉事的陳寶鑰「親歷」或原創編撰的,然後由林雲銘正式付諸文字,故事便逐漸傳播開來,又經王士禎、盧見曾、陳維崧這些文人予以豐富或改編,遂漸敷成一位節烈女子的事跡。
林四娘是否實有其人,我們還可從陳維崧的經歷中獲得旁證。陳維崧(1625-1682),字其年,宜興人,清初文人,其父陳貞慧,曾是明末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堅決
『捌』 詩經名句中描述美女的有哪些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碩人其頎,衣錦扃衣、
膚如凝脂,領如蝤蠐、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玖』 求中國和西方所有女性神仙之資料 以及所有中國古代西方古代有名的美女資料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被妖魔化的妲己 「妲己亡殷」
「美人計」第一主角西施
從妓女到太皇後的趙姬
柔骨俠腸虞美人
征服男人的高手馮小憐
命犯桃花的趙飛燕
歷經五主而不衰的蕭皇後
肥美人楊玉環
勇闖大漠的美人王昭君
第一女間諜貂蟬
李師師
西方古代美女.
蒙娜麗莎
神秘微笑,使多少人為之傾倒,她除了最美的手外,還有母性般的溫柔。
甑宓,洛神為名。
海倫,特洛伊戰爭之始。
『拾』 《詩經》中有哪些形容女子美好的經典的詩句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詩歌305篇,是我國文學的光輝起點,它的出現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成就,是我國文學發達的標志,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極高的地位。它和《楚辭》被譽為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兩個源頭,《詩經》是以現實主義為代表的,《離騷》則是以浪漫主義為代表的,這兩部著作奠定了中國古代詩歌的基本格調,從內容、寫作手法、表現形式等方面給後代詩人以借鑒。
5、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6、山有榛,隰(xí)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詩經·國風·邶風·簡兮》譯:高高山上榛樹生,低濕之地長苦苓。朝思暮想竟為誰?西方美人心中縈。美人已去無蹤影,遠在西方難傳情。
7、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8、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野有蔓草
9、彼美淑姬,可與晤歌。——東門之池
1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