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葉嘉瑩: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詩詞
詞也是很美的存在
-------讀《南宋名家詞講錄》有感
王國維在 《人間詞話》 中說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裡面的三種境界竟都出自於詞。
詞其實在唐代已經出現,而在宋朝尤為鼎盛。唐詩宋詞可稱作國粹,是歷史長河中一顆永不黯淡的明珠。很多人會說,做人就要活得像個詩人,去尋找所謂詩與遠方。可人們為什麼就不說詞人呢?其實詞對我來說也同樣是中很美的存在。
唐詩宋詞有著很明顯的區別,單單是它們所表現的氛圍,就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很多人喜歡唐詩,因為唐代發達的經濟沃土,讓唐詩的工整絕句達到了極至。我則喜歡宋詞,宋朝戰火紛紛,形成了婉約派和豪放派兩大詞派。長短不一的詞裡面既包含豪壯奔放的詞句,簡潔明了的白話文,又會有纏綿悱惻的片語。截然不同的兩流派摩擦卻產生了溫柔的感情,這種感情大概是對詞的情有獨鍾。
葉嘉瑩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傳燈人,她的一生都生活在古詩詞文賦之中,心中永遠有一方詩詞的凈土。她說過,「須知寫詩和讀詩乃生命之本能」,詩詞在她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細數一下人生中的所謂浪漫:夕陽,賞花,品酒,琴棋書畫,而詩詞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年人,擁有六十二漫長的詩詞積累,在天下實在難以找到如此之人。我想,這不僅是一種晚年浪漫,更是尋找生命意義的體現。
我也很欣賞葉嘉瑩先生對古詩詞評價抱有理性的態度。在分析到李清照的《聲聲慢》中,賞析疊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指出了這一句疊詞的多餘累贅。她認為凡事都得有個度。前八個的確寫出了寂寞的感覺,詩人想找一個依託,卻找不到人的氣息,無所依靠。而後面六字卻太過多餘,給人比較故意的感覺。還有後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她認為把愁直接直白說出了反而沒有了愁味,反而像李煜的《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形象的比喻讓人覺得愁就像水一樣無窮無盡,意境與情感更加到位。 我一直是以欣賞,以仰慕的心情去看待李清照的詩詞作品,沒想到這里葉先生卻將其分析得如此之到位,真是甘拜下風!
從這本書里我汲取到了很多。如疊詞的美感。疊詞會給人以無形的生動感和親切感。最早起源於《詩經》中的「楊柳依依」。光是「依依」一詞就可以想像到翠綠的楊柳在隨風搖曳的身影。畫面一想像,美到人要窒息。
優秀的歌辭之詞一般都有雙重意蘊。表面上可以平平淡淡,實際上這之中藏著很多「幽咽怨情」。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這讓我想到了辛棄疾的《青玉案》里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表面上它好像是一首寫與心上人的元日約會的愛情婉約詩。其實辛棄疾是豪放派詩人,有人說「那個人」其實是他自己。當時南宋政府腐敗,偏安一隅,詩人在政治上孤身一人,就宛如那個在繁華闌珊燈火下的孤獨人兒。這是一種又美又凄涼的詞。
裡面還介紹了一位我很喜歡的女詞人——李清照。作者對她的評價也是很高的。《愛蓮說》中提到「牡丹,富貴者也。」而李清照卻像極了一朵菊花,端莊清秀,不追名逐利,是古代優雅女性的代表。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早年的李清照享受著人間歡樂,「如夢令」里就描寫了她出遊的歡樂自由。而到了晚期,丈夫去世,國破家亡,詩詞中增添了濃濃的愁思。在《聲聲慢》和《醉花陰》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株菊花慢慢枯萎的樣子。記得我曾看過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賭書潑茶。年輕之餘,兩人很喜歡互斗知識,互問某個典故出自哪本書。李清照記憶力很強,次次答對都高興得將茶潑到衣裳上,洋溢著茶香。就連納蘭容若也把兩人的例子寫入詩中:「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不光是詞美,詩人也很美呢。
「詩詞裡面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許不夠好,我的文法、發音或許不夠正確,但我一講詩,會把我所體會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講出來」。葉嘉瑩先生發自內心的對古詩詞的熱愛深深打動了我。這本書不僅修養了身心,還讓我更了解詞的魅力。詞真的是很美的一種存在,不亞於詩歌。
感謝宋詞,現在我敢相信,這是世界上最美又最溫柔的東西了。
ps:自己寫的ww
『貳』 比林徽因高雅,比張愛玲有才,誰被譽為中國最美先生
關於尊稱來說,現在的變化確實比之前的變化要大了很多。在現代人的稱呼當中,先生指的一般是男性。但是在過去的時候,先生也是可以指女性的。這是對女性的一種尊稱,指的是那種比較博學的女性。對於我們而言比較熟知的女先生就是楊絳先生。不過,還有一個女先生也是被大家所熱議的。去年是南開大學的百年校慶,有這么一位女先生讓大家所佩服,那就是葉嘉瑩先生。
1974年,葉嘉瑩終於回國了,並且在1978年的時候成功的申請到了回國講學,在接下來的假期期間,葉嘉瑩在國內開始教學。不得不說,葉嘉瑩在古典詩詞的認知上還是很高的,也因此培養了一批詩歌文學的研究人才。去年正是南開大學的百年校慶,葉嘉瑩捐贈了1711萬元,開設了迦陵基金。
『叄』 女國學大師葉嘉瑩是怎麼成為國學大師的
葉嘉瑩是讀大學時讀了中文專業,自然在中文領域有一定的造詣,達到教授等級,屬於教學方面的國文大師。但是在華文的學術研究創新發展方面,還沒有達到大師等級。
『肆』 2020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出爐,張定宇、張桂梅、葉嘉瑩等人入選,你有什麼想說的
2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揭曉。他們中有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為救援群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員陳陸、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這些個人和團體的事跡感人至深,緊扣2020年的焦點與熱點,共同刻畫出了令人引以為傲的時代精神豐碑。
歷經十幾載光陰,《感動中國》已經成為新春時節觀眾們倍感期待的「年度精神史詩」。每年獲獎者來自天南海北,身處不同的職業領域,但他們都有一股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走過一條坎坷不平的奮斗之路,他們用「遠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軌跡,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正能量,什麼叫做真善美。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使得這一年的感動人物別具意義。比如,「天坑村」的「帶路人」毛相林,他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致富路,改變了村莊的命運。而過去的這一年,也是中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一年,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些載入史冊的成績背後,離不開毛相林這樣敢於向險境要「天路」的奮斗者。再比如,這一年的特別致敬,獻給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們。每一個曾為抗疫付出努力的普通人,都是2020年感動中國的英雄。
許許多多的人如我一樣,都帶著敬意,在淚水與鼓掌中看完這一個個故事。面對這些英雄,光有感動顯然不夠。「感動中國」的意義不僅是給國人帶來感動,更是要化為「奮斗中國」之力。
時代的巨浪終究由一朵朵浪花匯聚而成,每年的獲獎者有限,但歷史的奮斗者無窮。已經到來的辛丑牛年,註定又是奮斗的一年。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浙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起步之年,前方還有許多關卡要闖過去,有許多挑戰要勇敢直面。身為這個時代中的一分子,站在「奮斗中國」的大舞台上,每個人都能用擔當、奉獻、熱情,演繹出自己的精彩。
春天的步伐已經到來,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做一個「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感動過了,那就抓緊行動起來吧。
『伍』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有哪些
2021年2月17日20:00,《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為張定宇、陳陸、張桂梅、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王海、汪勇、謝軍、葉嘉瑩、毛相林、國測一大隊。特別致敬所有抗疫英雄。具體介紹以下幾位:
1、張定宇
【人物事跡】抗美援朝時,空軍原司令員王海上將率領人民空軍年輕的第一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敵機29架,本人擊落擊傷敵機9架。因功勛卓著,該大隊後來被命名為「王海大隊」。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至今仍陳列著一架繪有9顆紅星的米格-15殲擊機,這就是王海當年駕駛過的功勛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