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小伙在倫敦橋下舞紅扇,外國友人被舞技征服,你對這一幕有何看法
中國小伙在倫敦橋下舞紅扇,這個視頻被該小伙發布出來,獲得一致好評,被推上熱搜。路過的行人許多,他們都帶著欣賞的目光看著這位來自中國的小伙,並也對該舞種產生好奇和興趣。讓
那一段的紅扇舞,不止驚艷了外國友人,還有驚艷到了全世界!希望中國的民族文化可以被大眾所認知並喜愛
2. 四川姑娘在渭南跳東方舞闖出一條路,你對東方舞了解多少
近日,一名四川姑娘跳起了東方舞,引得路人駐足觀看。話說在中國狹義的東方舞也叫作肚皮舞,早在古代時期便已經出現了。古代的時候就有西域美女來朝覲見時便會准備一段肚皮舞,而如今,肚皮舞被中華兒女所熱愛與推崇,便有很多的人也來學習肚皮舞,發展其東方文化,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東方舞吧。
到了20世紀,隨著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肚皮舞也傳入了我國。我國很多人便開啟了肚皮舞的學習,現如今更是將肚皮舞作為專門的一種舞種進行訓練考級。這些足以可見我們民族對肚皮舞的喜愛與不斷提升其所在的層次,更加規范完善。
3. 全世界所有的舞種 什麼街舞民族舞 這舞那舞的中國的外國的 加起來都哪些 是舞都算上
街舞大致可分為:free style,new jazz,lucking,old school,poping,breaking,hip-hop jazz,house
民族舞(新疆,藏族,傣族,苗族等),踢踏,桑巴,探戈,掄巴,拉丁舞,古典舞,現代芭蕾舞 ,肚皮舞,印度族,成品舞土風舞 ,國際民俗舞蹈 ,秧歌舞 ,霹靂舞 ,迪斯科 ,中國古代宮廷舞 ,西班牙弗拉明戈舞 ,夏威夷草裙舞 ,阿拉伯肚皮舞 ,現代舞 ,國際標准交誼舞,即體育舞蹈 ,摩登舞(Modern Dance) ,華爾茲 ,維也納華爾茲 ,狐步 ,快步舞 ,恰恰恰 (Cha Cha) ,鬥牛舞 ,牛仔舞(捷舞)
我是學街舞的, 對其它舞種也不是很了解,不是很全面,見諒!!!
4. 一位在英國街頭賣藝的身著漢服的中國女子是誰
最近幾天璇璣姑娘那組「英國漢服街頭藝人」的帖子和照片突然莫名其妙的在人人上瘋傳,但是傳的依然是那個跟姑娘裝熟的人寫的。璇璣今天發布了一篇長文,以作正面回應,我現在復制給大家看。
可以說寫的是有理有據,不卑不亢,很難讓人不欣賞。
以下為原文:
首先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這件事我一開始並不想傳開,只想安靜做自己喜歡的事,更沒想到在國外普通的街頭表演會在國內會有這樣的反響。因盜貼和很多轉載刪改內容太多,我實在不忍心看到支持者在錯貼,甚至以我名義發布的帖子下留言。近三個月在我默默努力刪除各網媒轉帖未見成效的情況下,這組照片意外地在人人上爆發。我覺得我有必要給出正面回應了。
起因經過——我非藝術專業,音樂舞蹈是個人愛好。到英國留學後有接一些演出,也收學生。日子久了發現街頭藝人挺多,但中國藝人只有劍橋一位在街頭拉二胡的高中學姐宣傳民樂,被其精神感動,遂考了執照,拆了紙箱做成英文版的竹笛漢服介紹(有介紹板的哦,不要再說外國人會當成和服了),心一橫就出去了。迄今只去過兩次(學習重要,所以我也不是個敬業的藝人…),大概過了暑假還會再表演一次吧。
至於照片,是英國一同學作業中提及我的活動,導師要八張照片及我的自述,同學照了。我僅發到空間與圈內好友分享,也標了未經允許勿轉勿改以防炒作,不想仍被盜。經歷了貓撲盜貼及各吧轉載後,現在大家看到的多數不是我的原帖,而是一個我素不相識的人寫的「我和這個藝人聊過天」的帖子,內容改動太大,而且我根本不認識他…但還是謝謝他的熱情。
一些心裡話——我於去年底接觸漢服,逐漸領悟漢服復興是借服裝而復興傳統文化禮儀等,復興不等於復古,漢服是一件衣服卻又不僅是一件衣服。然我對漢服了解尚淺(所以造型上有問題希望大家對我寬容些,我會學習改進的),唯音樂憑十多年熱愛或可說上幾句。總聽到同袍們被嘲諷「被歷史淘汰的東西就不要妄圖復興」,他們不知漢服非是被歷史淘汰,而是因「剃發易服」而斷代,這種心態加上崇洋媚外,難怪傳統藝術繼承之路磕磕絆絆。
日本效法西方雖多,對本國傳統藝術與民族服飾卻視若瑰寶,尺八等中國樂器傳入日本後被其發揚光大,在中國漸漸沒落。日本得意的便是「這些雖是中國的,但我們繼承的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有何資格學習別人的文化呢?所以也是帶著這個心思出去表演,想鼓勵一部分人,順便讓外國人知道漢服竹笛是中國的不是日韓的。或許都覺得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可如果都是這種思想,那就真的沒有人去努力了。勿以善小而不為,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我一直這么相信著。
我非大漢主義,更不贊同有些極端主義者「中國一切都好,學西方或給西方人表演就是諂媚」的想法。科技須學習西方,文化則要在傳承本國文化同時尊重他國文化,至於藝術,每個樂者大約都只希望演奏給尊重音樂的人聽。
我們應該做到真正的不卑不亢。
關於質疑——有人質疑我的宣傳方式這不能怪他們,他們可能真的不了解。在歐洲街頭藝人要考執照,有些地方年度考核不過關還會吊銷執照。藝人很多有工作如律師醫生,工作之餘出去表演,掙錢不是主要目的。但街頭藝人本身就是收費的,付出勞動就該拿酬勞。買音箱,服裝,化妝,體力消耗都是有成本的。不考執照不做藝人亦沒許可權義務表演。再說,難道收費了,表演的就不是藝術了?這種「高尚」會不會太虛偽。況且外國觀眾覺得好,想表達對藝人的欣賞才給錢,不會因同情而施捨。政府認為街頭文化可提高國民素養,一直支持,國民亦十分尊敬街頭藝術家。就連皇家樂隊也在地鐵為路人表演過。
英國人欣賞尊重傳統藝術的人,所以其實我出去表演反而比在國內壓力小,能得到互相尊重的交流。觀眾和我互相感動對方,那位說我的笛聲令她想起許多往事的奶奶,認真詢問竹笛漢服細節的聽眾,誇獎中國姑娘的大叔,他們對藝術的尊重遠超我的想像。
然有人說國樂不可鬧市演奏,很掉價丟人。我只想問有何不可?曾經多倫多皇家樂團在地鐵為路人演奏時,可曾有紆尊降貴等狹隘之念?在舞台上表演掙錢是藝術,在街頭就是乞討?
我覺得講究環境則失了音樂的意義。未出國前,我在舞台上表演,同樣在爬山時攜帶竹笛吹一些很多人覺得「低俗」但轎夫們喜歡的曲子給辛苦勞作的他們聽,他們高興我就高興,音樂的目的是安撫聽眾,我不覺得跟在舞台上有差別。我不明白是我出了問題,還是一些人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但毋庸質疑,一個國家對街頭藝人的尊重程度,體現的是對藝術的尊重程度和欣賞水準。是故,丟人的並非街頭表演這一行為,恰恰相反,以演奏場合區分音樂之尊卑貴賤的傳統價值觀才是最大的丟人。
自我認識——大家的支持和仗義執言使我感懷於內,但我真的覺得大家把我這件事上升的太高了。我只是個學生,本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想把我們的藝術介紹給外國人,做街頭藝人是最直接,受眾范圍最廣的途徑。這在英國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觀眾因我的音樂而感動,我同樣感到幸福。若能對傳統藝術起到宣傳作用,則是我之幸;若全無作用,我也保證不會有負面效果,英國人尊重藝術,且留學生在外代表中國形象,我不會做給國家丟臉的事情。
至於那些不聽解釋堅持此事是炒作的人,我只有一言相贈:「因為他們自己只能以炒作的心態來做這件事。」
歐洲街頭藝人太普遍,不是能引起關注的事。在國內想紅容易,但許多網路紅人不日便被看客忘記,何必。花邊新聞容易製造,出色作品不易打磨。但求做好分內事,惟願多年後,我還能保持著對藝術的敬仰,認真甚至是嚴苛的態度,毫不動搖。
最後,謝謝大家讓我覺得我不是孤軍奮戰,在心裡默默地為你們行個福禮,謝謝。今後我會更努力地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積攢能量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璇璣敬上
08/06/2012
5. 兩位美女在HM門前跳新疆舞,新疆舞蹈是今年最紅的舞蹈,你同意嗎
前言:今年網上最火的舞蹈一定是新疆舞蹈了,不僅舞蹈舞姿美,那種愛國的精神更美,在重慶的一家HM店門前,就上演了這樣的一段新疆舞蹈,真的是太美了,這樣溫柔的愛國形式真的太酷了,為他們點贊。
自從HM事件以來,很多人都加入了愛國的行動,抵制外貨,團結一致,尤其是一些來自新疆的明星,迪麗熱巴、佟麗婭等明星紛紛加入愛國行列來,支持新疆棉花,為其他明星做了很好的榜樣。
還有一些購物平台也紛紛下架國外的一些品牌,實體店也陸續關門,一些網路主播也都停下外貨轉向自己國家的品牌。每一個人都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慢慢的外國的品牌開始失去中國的市場。
最後,對於兩位美女的這樣愛國的行為,你有什麼看法?支持他們的這樣的行為嗎?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6. 這個女的
張嘉倪
7. 清華大學女生舞蹈火爆網路,海外校友嘲諷像洗浴中心開業,為何這么說
清華大學在很多人的眼裡都是高高在上的,國內知名學府,有著非常深得文化底蘊,同時還是各省學霸的歸屬地。
清華大學的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他們在外人的眼裡都是成熟穩重、知識淵博之人。可是最近清華大學女生跳的舞蹈在網路上火了,而且還被海外校友嘲諷像洗浴中心開業。
(一)清華大學校慶,女生表演熱舞被嘲像洗浴中心開業所謂何故?清華大學是我國的高等學府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是莘莘學子嚮往的殿堂。在它110歲生日之際,迎來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祝福。
作為清華在校學生都特別重視這一偉大的日子,准備了各種節目為母校輕生,其中就有一段女生的熱舞表演。
其實她們完全可以展現其它比較有民族韻味的舞蹈,或者是是具有文化氣息的活動,來慶祝自己母校的生日。如果幾個女生一起跳段民族舞,穿上各民族的衣服,在那翩翩起舞,是不是更有美感?或則她們穿上古裝,表演一段求學、讀書等活動,是不是更具有文化氛圍?
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個網友拍的北京大學校慶的表演,幾位女生身材白色短袖、藍色牛仔褲和白色運動鞋表演跳舞,沒有特別浮誇火辣的動作,卻充滿了青春的氣息。相比清華大學的女生舞蹈,這段舞蹈簡單而又看點,更能體現出高等學府的書香氣息。有時候簡簡單單就是美,普普通通才是真,這樣才更能吸引人。
結束語:可能在有些人的眼裡,這些人的表演就是在自娛自樂,不應該上綱上線,以高標准要求她們。可是一聽說這是清華大學的校慶表演,還是讓很多人覺得辣眼睛。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是多才多藝的,從小就接受各種興趣愛好的培養,一個學校裡面選出五個會跳舞的人很難嗎?真的搞不懂,可能作為學霸都不喜歡跳舞吧。
8. 著名舞蹈演員,退出國籍移居國外,素顏外出昔日容顏不復存在,她是誰呢
要想在演藝圈闖出一片歸屬於自身的乾坤是十分的不易的,作為現如今演藝圈的入門規范,顏值爆表一定是免不了的,這類顏值爆表是必須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就是這個標准就會清掉一批競爭對手,再其次便是本人的整體實力,沒有硬實力是沒法長期性的活躍性在銀幕以上的,所以說整體實力不可或缺,再再加上一些運勢也十分關鍵,更為關鍵的便是作為現如今的大牌明星,是對粉絲有表率作用的,因此 潔身自愛也是大牌明星務必保證的,要不然一不小心就會窮途末路。
劉亦菲的母親劉亦菲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知名演員,長相層面就無需我做太多的評定了,仙女姐姐的頭銜在演藝圈只有描述劉亦菲一人,而表演,劉亦菲也為觀眾們展現出十分多的著作,加上近期花木蘭人物角色的選中,除開與宋承憲的三年感情之外,劉亦菲就沒有過別的桃色新聞,並且在性情上劉亦菲也是不爭不搶隨遇而安。劉亦菲以前說,她是家中看起來最丑的一個了,那時候很多人都覺得劉亦菲是過謙了,但是在見到大家族相片的情況下才發覺,劉亦菲說的全是說實話。
而在劉亦菲成年人以後也挑選歸國發展趨勢,在最初的情況下,她的媽媽還數次陪她一起出席活動,只不過是之後她的媽媽發生的頻次越來越低了,到中後期也是一直長居美國,基本上從此見不上她的影子了。盡管她的媽媽曾說過自身撤出國藉的個人行為,但劉亦菲曾一度在公共場合表明自身是個我們中國人,那樣堅定不移的觀點也讓許多喜愛的網民贊美,不清楚您對在我國明星拆換國籍的個人行為有哪些的觀點呢?
9. 中國的民族舞有國外的名族舞的嗎統稱名族舞
民族舞是不包括古典舞的、他們是中國特色的兩個舞種。民族舞是由古代民族民間祭祀、慶祝等場合流傳至今的,是數民族人民源於生活的舞蹈。而中國古典舞就更接近古代宮廷舞蹈。所以兩者截然不同。
中國舞包括中國民族民間舞和中國古典舞.。民族舞有分中國民族民間舞和外國民族民間舞,應該說每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民族民間舞。如果你說的是中國的民族舞的話,那麼他就是包括在中國舞里的.但一般現在的偏古典的中國舞蹈都會被叫做中國舞,它也有自己的一套舞蹈術語.而中國民族民間舞就是每個民族自己代表性的舞蹈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它們的舞蹈也會有很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民族舞一般指中國民族民間舞,包括:漢族(東北秧歌)、藏族(牛背搖籃)、蒙族(筷子舞,蒙古人)、維吾爾族(香妃戎裝像)、傣族(小卜哨,孔雀飛來)、雲南花燈(也是秧歌,但與東北秧歌差異較大,所以單分為一類)苗族(蘆笙舞)、回族(奔騰)、朝鮮族(道拉基)、壯族(火貓舞)、彝族(鴨鴨戲水,阿細跳月)、鄂倫春族(黑熊搏鬥舞)、高山族、佤族(木鼓舞)、侗族(踩堂)。
10. 這個女的是誰
貌似是楊麗萍?跳孔雀舞出名的那個。。。。
楊麗萍一般指楊麗萍(舞蹈藝術家),更多含義請參閱楊麗萍(多義詞)。
楊麗萍[4-5],著名舞蹈藝術家,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雲南印象》總編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6]。被譽為中國五美人之一。1958年11月10日生於雲南,洱源白族人。身高1.65米,體重45公斤。
楊麗萍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和兩妹妹一個弟弟跟母親過。在楊麗萍的童年
楊麗萍舞蹈(17張)
記憶里,大都與貧窮與歧視有關,但她有一份大多數人少有的快樂態度,從小酷愛舞蹈的她,沒有進過任何舞蹈學校,然而她憑借著驚人的舞蹈天賦,在1971年從村寨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
1980年後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以「孔雀舞」聞名,被譽為繼毛相、刀美蘭之後的「中國第二代孔雀王」,是國內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青年舞蹈家。
1986年她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
1988年被《北京日報》評為當年十大新聞人物之一。
1989年電視片《楊麗萍的舞蹈藝術》面世。
從1988年至今多次參加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演出。1988年春晚 舞蹈:民族大聯舞——《節日之夜》 表演者:姜昌善(朝鮮族) 李忠梅 郎曉蘭 趙青 高娃 齊木格(蒙古族) 丁潔 官明軍 沈培藝 李恆達 楊麗萍(白族) 。1989年春晚舞蹈:《舞之魂》《版納三色》《孔雀》 表演者:楊麗萍(白族)。1992年春晚舞蹈:《瑞雪》 表演者:楊麗萍(白族)。1993年春晚舞蹈:《兩棵樹》 表演者:楊麗萍 陸亞。1998年春晚舞蹈:《梅》 領舞:楊麗萍。2006年春晚舞蹈《歲寒三友--松、竹、梅》表演:譚元元、楊麗萍、劉岩(楊麗萍表演《竹舞》)。2012年春晚舞蹈《雀之戀》表演:楊麗萍 王迪。另參加2012年湖南衛視春晚舞蹈《春》表演:楊麗萍 小彩旗。[7]
2011年獲首屆中華藝文獎。[8]
多年來她出訪世界很多國家進行藝術交流,相繼在菲律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台灣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行專場舞蹈晚會,演出上千場。多才多藝的她還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太陽鳥》,並在1998年第22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委會特別大獎。[2-3]
舞蹈風格
楊麗萍式的舞蹈風格,最大膽和成功之處在於她將舞蹈中原本動態的藝術表現形式,轉化為靜態的,而且她的舞蹈風格又大多源於自然和真實的生活。在楊麗萍的意識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實、最深刻的體現,通過感悟,她力爭用自己朴實的語言去構架人類最美的夢想。所有看楊麗萍舞蹈的人,都會進入她構架的如詩如畫的意境,都會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現出來的美所動容。
一九九九年元月,在西藏氣候最為惡劣的季節,楊麗萍去了拉薩進行創作
楊麗萍
生活體驗。在參觀大昭寺,一縷極透的陽光從屋頂泄來,射在壁畫上,慢慢地在移動。楊麗萍突然眼睛一亮,旋身融入陽光之中,情不自禁的擺起來。她就是這樣地酷愛著舞蹈藝術。每當楊麗萍站在舞台上,看似每一次都是在重復她自己,但每一次又都是不同的,因為她每一次的舞動,既是自然的再現,同時又是一次藝術的重生。
她在舞台上,有一種深不可測的魔力,一舉一動,哪怕是一個休止符,都有如微風從一泓止水上空掠過,寂靜的身體里,便有了細浪追逐的聲音。她讓人動情於自己的感動,自己的發現,她的世界無需用人的語言便能讀懂。
楊麗萍的舞很純很純,離現實的炊煙很遠很遠,卻離我們心靈所渴求的東西很近很近。她的舞總是和「靈」、「魂」有關,藉助人們熟悉的意象來表現人的內心境界、空間、夢想和意識活動等等,她的舞總給人以超然、空靈、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識強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詩人」。
一生酷愛舞蹈到痴迷,犧牲自己給人間美的享受,值得人民大眾愛戴的舞蹈詩人!
2012-9-21,楊麗萍的第一部舞劇《孔雀》在錦城藝術宮上演。在演出前,楊麗萍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如今的她,雖然還活躍在舞台上,可是不知不覺多了一個身份,「董事長」。而且,她自己的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在三到五年時間上市。「以商業運作的方式將一位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藝術價值長久地留存、傳承,是我和我們公司正在進行的探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