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專區 > 中國古代奇案之美女

中國古代奇案之美女

發布時間:2022-05-27 04:30:56

⑴ 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誰

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四大美女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

⑵ 清朝奇案:貌美尼姑被殺,秀才被冤枉下獄,新任縣令是如何找出真凶的

在古代判斷各種案子是沒有像我們這樣先進的儀器或是手段,很多時候都會造成很多冤假錯案。但是面對一些難以解答的案例,也還是會有一些奇人出奇招來破解這些案子。清朝就有一個奇案,說的是一個年輕的尼姑被殺害,秀才背了鍋但是最後縣令憑著傷口找出了真凶。

所以他下令嚴查此事,不僅對尼姑的屍體進行重新的查找和比較,還在全縣尋找可能留下的線索。終於在一番努力之下,他發現了尼姑身上的傷口並不簡單,他聯繫到當地的一個屠夫,認定他就是這個案件的兇手,最終,他還了秀才清白。

我認為之所以新一任的縣令可以破案,是因為他嚴謹認真。而老一任縣令並不講究證據,只是以判斷來斷案。

⑶ 中國古代四大疑案

1、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後,傳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

2、老子的出關之謎:

有史實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後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後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

3、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

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於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後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4、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

此後,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3)中國古代奇案之美女擴展閱讀:

《中國歷代懸案疑案奇案大全集》:一個個撲朔迷離的謎團,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個個震撼心靈的史實。

帝王君主懸案、後宮嬪妃玄案、太子公主秘案、治國名臣密案、戎馬將軍玄案、紅顏美人悲案、官宦亂政詭案、官場浮沉險案、科場舞弊奇案、文字大獄冤案、酷吏貪官黑案、方士巫蠱怪案、變節投降異案、謀殺行刺驚案、文明考古謎案、文化藝術疑案、名人逸事軼案、盜掘古墓大案。

聚焦歷史,披露驚心動魄的懸案傳奇,穿越迷霧,揭開錯綜復雜的塵封真相。

披露鮮為人知的奇聞軼事、訴說帝王之家的權力爭斗、演繹後宮之間的愛恨情仇、考證文化藝術的真偽虛實、破譯考古文物的神奇密碼、揭秘國寶背後的驚天事實。

⑷ 中國歷史上的女偵探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沒有,世界歷史上有一大串
寇蒂莉亞·葛蕾

她繼承了因病痛纏身而自殺的夥伴遺志,經營一家偵探社。當時這個私家女偵探才年僅22歲。有著一頭晶亮茶色頭發及碧綠眼珠子的她,給人一種貓的印象,而且外柔內剛。原本就無依無靠的蔻蒂莉亞,在失去夥伴後,只有他的愛車「蜜妮」和夥伴所遺留下來的38口徑半自動手槍可以信賴了…有關他的故事只有兩冊,在作家P.D詹姆斯所著的《達利格利遜警視》特別篇里。盡管偵探工作被人認為不適合女性,她那種單槍匹馬追查事件真相及面對危險的無畏精神,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鈴木芳子

日本推理小說家赤川郎筆下的女偵探。20歲時繼承父親留下的巨額遺產,卻被貪婪的叔父關進瘋人院。機智的鈴木芳子在瘋人院巧遇福爾摩斯等一批大偵探,和他們成了好朋友。憑著年輕又有頭腦,辦案細心而處事精明,與福爾摩斯等聯手破獲幾起大案,從此名震天下。是推理荒誕劇的女主角。鈴木芳子正直、善良、干練,給讀者留下很深印象,成為日本青年喜愛的藝術典型。

多蘿西·L·塞耶斯

也被譯作:桃樂絲·賽兒絲、謝逸詩(Dorothy L. Sayers)全名:Dorothy Leigh Sayers (1893 - 1957)以其筆下的業余神探,彼得·溫西爵爺(Lord Peter Wimsey)而聞名於世。她為這位推理史風格獨特的貴族偵探共寫下了11部長篇小說和4部短篇故事集(共21個短篇故事),其推理著作在歐美至今讀者眾多,再版不絕,溫西爵爺在推理小說愛好者眼中更是成為地位並不亞於福爾摩斯的偵探偶像。

山村美紗

日本名女推理小說作家。
1934年出生於京都,京都府立大學國文科畢業,並任職了七年的中學國文科教師後因結婚而離職,1967年發表了首部作品《請目擊者報告》,同期還兼任電視劇"特別機動部隊"的劇本創作,其後曾以1970年的《京城之死》(後改名為《愛的海峽殺人事件》)、1972年的《死之立體交差》(後改名為《黑之環狀線》)及1973年的《愉快的海溝》(後改名為《消失於Melaka之海》Melaka=麻六甲)分別入選三屆江戶川亂步賞的候補,隨後於1975年發表了首部以外國美女凱薩琳為主角的系列作品《花之棺》,並入選了第二十九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候補。

簡·馬波

(Jane Marple)也作簡·瑪普爾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一名女偵探,也叫作瑪普爾小姐。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事中,瑪普爾小姐住在聖·瑪莉米德村,是個天生的偵探,年齡大概60-70歲,終生未婚,是一個典型的鄉下老姑娘。對於她的形象,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來自於《黑麥奇案》,說她是個「高高的老女人,穿著過時的粗呢外套和裙子,加上兩條圍巾,和一頂有鳥翅的小呢帽。手中提個大提袋,腳邊放個上好質料的舊手提箱。」另一種中是《死亡草》所描述的「非常維多利亞式的老女人形象」。

午曄

午曄,1997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車輛工程學院,2004年獲得工學碩士學位,研究范根向數字化武器控制系統設計。
2004年起進入中國網通集團北京市分公司,先後擔任網路監控, 業務實施,系統維護工程師。負責北京互聯網維護,優化,網路安全等工作。
2006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位,研究方向企業管理。
初中時代開始迷戀推理小說,尤其是歐美派作家的作品。大學期間開始推理小說的創作,2001年起在「推理之門」網站發表《罪惡天使》系列。
理工科的學習背景使作者十分重視推理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參與軍工課題和互聯網技術支持的經歷使其在作品中可以自如運用大量的技術元素---武器知識,網路技術等等。受家庭影響,作者對珠寶鑒定,設計也有很深的了解,使其給《罪惡天使》系列增加了豐富的色彩。

貝佛莉・葛里芬
某賭博集團的私家女偵探

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英國小說家和劇作家,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她的名字伴隨著她的作品傳遍了世界各地。她一生共創作了80多部長篇小說,一百多個短篇,十七部劇作。她塑造了高傲的比利時偵探波洛和英國鄉村女偵探馬普爾小姐的形象。她的作品被譯成一百零三種文字,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61年的報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當時世界上作品最暢銷的作家。她的著作在102個國家出售。據有人在1976年她去世後不久統計,她的作品在世界上銷售達四億冊。美國著名雜志《紐約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銷售量在書籍發行史上僅次於莎士比亞的作品和《聖經》。

⑸ 古代的八大美女和四大才子都有誰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禪、楊玉環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
附:民國四大美男子:汪精衛、梅蘭芳、張學良、周恩來
四大家族;蔣、宋、孔、陳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
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火葯、印刷
四大名著: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
清朝四大奇案:名伶楊月樓案、太原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張文祥刺馬案)
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鄭國渠、靈渠、都江堰。
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
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兒

⑹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未破奇案!

·宋太祖趙匡胤之死謎·韓信被殺之謎·四大美女之死謎【西施之死謎、貂嬋存在之謎、楊貴妃之死謎、王昭君之死謎】·雍正暴死之謎
·光緒皇帝死因難辨
·林則徐暴亡謎團
·李蓮英死亡之謎
·虞姬死後到底葬在哪裡
·熟悉而又陌生的歷史名人
秦始皇是誰的兒子
曹操疑冢之謎
諸葛亮到底是不是智者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闖王李自成的結局
名妓李師師的晚境如何
「白痴」可以當皇帝嗎
秦始皇陵墓被毀的疑案
西漢巨量黃金突然消失
「狸貓換太子」真假之謎
明宮「紅丸案」之謎
明代「天啟大爆炸」之謎

⑺ 找一部很久以前的漫畫 貌似是古代奇案的故事 畫風很美啊

煌如星風花雪月
這個漫畫是藤田招子繪畫的中國古典題材故事。這個書一共有14本。煌如星系列一共12本,兩個番外篇,《揚州夢》和《錦瑟》。按照出版順序,煌如星系列的書名依次是《桃花流水》《紅花怨》《幽蘭露》《楊柳春》《天女木蘭》《雪裡春》《春夢》《紅雨》《春城飛花》《流鶯》《日本刀歌》《疏影殘香》。故事情節沒有像現在的柯南和金田一那麼有推理性,畢竟,人家講的是古代公案,一般也就是殺人後毀屍滅跡。不過,故事中總是透出些許的無奈和凄美。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美貌的十七歲少年。十五歲便中了狀元,卻放棄了南書房行走伴君聖駕的機會,跑到寧波作了一個小小知縣,受著大清的俸祿穿著大清官府,卻居然敢留著飄飄劉海。星子般的眼睛連皇帝都為之迷惑,在京城有"煌美人"之譽,卻總是周旋與凄艷哀婉的悲劇故事之中,卻帶著一種冷酷的公正把美貌的兇手一一處刑。

⑻ 清朝奇案:女子將近成婚,卻慘遭殺戮,兇手竟然是鄰居,動機是什麼呢

林則徐接任漢城縣令,他一到就遇到了一個難題。這個案件引起了轟動,引起了人們的恐慌。

未婚少女,美如玉。究竟是誰在沒想過的情況下就被別人屠殺了,做出了這樣不道德的事情?

今天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走進清朝,一起探索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女孩被殺了:

因此,絕對恩斷義絕,事後和劉小姐結婚。林則徐聽後,立即斷言,這起謀殺案可能是嫉妒致死的。

然後,他命令衙門到徐小姐家裡逮捕了徐小姐。大家都知道,直到使者到來,徐佳的老母親已經上吊自殺了。

原來徐家老母,看到鄰居的小女孩很漂亮,便和女兒曾經的情夫要結婚了。一時氣憤,便趁夜色,潛入劉小姐家,將其殺死。

⑼ 中國古代四大奇案是什麼

中國古代四大奇案應該是: 傳國玉璽下落 、武則天立無字碑 、斧聲燭影之謎 、建文帝的下落
但按照你的舉例,你說的應該是明末四大奇案:妖書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同時還有清末四大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張文祥刺馬案

我就分別簡述下這些奇案,從明末四大奇案說起:
妖書案:
妖書案,發生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是一場由於立儲問題引起的黨爭事件。明神宗皇後無子,王恭妃生子常洛,為皇長子。後鄭貴妃生子常洵;鄭妃甚得神宗寵愛,神宗有意立其子為嗣。為此朝臣多次力爭早日冊立東宮,君臣為此僵持十數年。不久刑部侍郎呂坤撰《閨范圖說》,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將《閨范圖說》送入宮內,神宗賜給鄭貴妃。

梃擊案: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日傍晚,有一男子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太子朱常洛的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太子內侍韓本用率眾將之逮捕,張差被捕後聲稱為鄭貴妃手下太監龐保、劉成二人引進,主使者遙指鄭貴妃本人,此為梃擊案。

紅丸案:
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萬曆帝崩,朱常洛即位為明光宗,淫慾過度,「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病體由是大劇」,精神勞瘁,司禮秉筆太監用瀉葯使病情加劇。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紅丸,自稱仙方,光宗服葯後死去,當時人懷疑為鄭貴妃下毒,是為紅丸案。

移宮案:
泰昌元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繼位,撫養皇帝的李選侍和魏忠賢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朝政,左光斗、楊漣等反對,不讓李選侍與皇帝同住,迫使她移居他處,是為移宮案。

再說說清末四大奇案: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
同治年間,楊乃武與葛畢氏被懷疑通姦殺夫,在刑求後認罪,身陷死牢,含冤莫雪。此案驚動朝廷,在數度更審後雖還予清白,然而兩人受盡酷刑折磨的悲慘遭遇仍令人不勝唏噓。

名伶楊月樓冤案:

楊月樓是清末當紅京劇武生,1872年到上海獻藝,與看戲的廣東富商千金韋阿寶戀愛,兩人的親密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但大清律例明言規定地位卑賤的人跟地位高的人不可以通婚 [1],楊月樓唱戲賣藝,屬於賤籍身份,不允許與韋阿寶結婚,但是互相深愛的兩人無視律例的規定,私下依照正常程序結婚,甚至依照上海「搶婚」的風俗,以期避開韋阿寶家人的干擾。但韋阿寶的家人則告官,上海縣令葉廷眷處理此案,剛巧葉縣令是廣東人,於是未審已先對楊月樓用刑,結果葉縣令重判此案,韋阿寶被判掌嘴二百,判給普善堂另擇婚配,楊月樓判流刑,而幫助二人完婚的乳母王氏京則被判在縣衙前枷號示眾十日。韋阿寶之母王氏也因羞憤病故。最後由於慈禧太後四十大壽大赦天下,楊月樓得以赦免,回北京再從事演藝事業,唯韋阿寶自被父親逐出家門後下落不明,有說韋阿寶被普善堂婚配給一七十老人。

太原奇案:
清末道光年間,太原有一富翁張百萬,育有兩女,其二女玉珠早與曹文璜訂下婚約,但由於曹文璜家道中落,張百萬將其二女改許配與一個姚姓大戶。但張玉珠鍾愛曹文璜,於是兩人私奔,並前往投靠交城縣令友人陳砥節,途經一間豆腐鋪,得豆腐鋪莫姓老漢同情及借出毛驢幫助逃走。張百萬發現二女失蹤後,誤以為二女在大女金珠處,前往金珠家裡,猜測玉珠藏身衣櫃內,於是將衣櫃抬走,實情藏身於衣櫃內的是一名和尚,其實和尚昏暈,張百萬又誤以和尚已死,於是替和尚換上其二女衣衫,揚言其二女已病死,之後將和尚送上靈堂。其後,和尚蘇醒逃去,又經過莫姓老漢的豆腐鋪,於此處換回衣服。原來此和尚乃一名花和尚,其後因調戲有夫之婦,遭婦人丈夫吳屠戶殺死,並將其棄屍於井內。張家靈堂走屍,加上和尚命案,兩案一時全城沸騰。陽曲縣令楊重民遂開堂公審,因聞說和尚原身上衣物在豆腐鋪發現,鑒於事件轟動,楊重民為求早日結案,草率將莫姓老漢視為兇手,並屈打成招,上報刑部以結案。

至於吳屠戶殺死和尚後,打算搬往晉祠,途中遇上曹文璜,吳屠戶酒後向曹泄露他為和尚命案中真正兇手。
曹文璜返到太原,打算將毛驢歸還莫姓老漢,始知他遭誣陷,遂替莫老漢申冤,豈料縣令楊重民得悉錯判後,反誣陷曹文璜為幫凶。
玉珠的丫環秀香在探監時得知事件真相之後,於是就趕赴交城尋訪玉珠,其時玉珠投靠的陳砥節正巧升任山西提刑按察司,兩案終於真相大白。

張文祥刺馬案: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兩江總督馬新貽自校閱場觀清軍射箭訓練,閱兵後,返回總督轅門,半途有人攔路喊冤,刺客張汶祥趁隙以匕首刺殺,延至隔日不治身亡。張汶祥事後供稱,痛下辣手主因是馬「不仁不義」,但張閃爍其詞,實情則未供出。

案發前,江蘇巡撫丁日昌子丁慧衡於秦淮河畔為了爭奪妓女,與馬幕府之官爭風吃醋起沖突,馬下令逮捕慧衡。丁日昌、丁慧衡出於湘軍系統;也有一說馬就任,是奉慈禧太後令,密查湘軍掠奪多少太平軍銀兩、財寶,因而被湘軍人士謀害。
魁玉審理刺馬案月余,毫無進展,九月一日,張之洞從兄張之萬赴金陵,與魁玉會審,馬新貽部屬袁保慶等人要求嚴刑問訊,張之萬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償未正典刑而瘐死,誰負其咎」拒之,最後仍無結果,張之萬同魁玉上奏說:「兇犯張汶祥曾從發、捻,復通海盜,因馬新貽前在浙撫任內,剿辦南田海盜,戮伊伙黨甚多。又因伊妻羅氏為吳炳燮誘逃,曾於馬新貽閱邊至寧波時,攔輿呈控,未准審理,該犯心懷忿恨。適在逃海盜龍啟雲等復指使,張汶祥為同夥報仇,即為自己泄恨,張汶祥被激允許。……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隨從混進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質訊,矢口不移其供,無另有主使各情,尚屬可信。」
慈禧太後動怒,再派刑部尚書鄭敦謹與曾國藩親至兩江總督轅門查案,太後曾問曾國藩:「此案豈不甚怪?」曾國藩答:「的確怪。」太後促曾國藩接任總督,並速至金陵查案,曾氏卻告以病延遲數月未行;太後第二次問起,曾氏才赴任。抵達江寧府後,曾國藩不審案,卻每日翻看紀曉嵐寫作的志怪小說《閱微草堂筆記》,悠閑度日。直到鄭敦謹抵江寧後,曾才開始調閱案卷,鄧之誠《骨董三記》說:「國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鄭敦謹連審十四日,仍查不出實情,只好和曾國藩聯名上奏:「此案張之萬等審訊結果,是實!」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朝廷下旨,將刺客張汶祥凌遲處死。鄭敦謹感嘆官場黑暗,索性辭官回家。
未及一年,曾國藩病逝於兩江總督府轅門內,遂為懸案。

最後說說中國四大奇案:

傳國玉璽下落:
玉璽自秦朝始傳各朝各代,至五代後梁、後唐時失去蹤影。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現時有三種說法:

1.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玉璽便失蹤。
2.公元946年後晉出帝被遼太宗捕獲之時丟失。
3.傳國璽是在元順帝手上再度失蹤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璽之記錄。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據《二十五史綱鑒》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漠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由於傳國璽的下落不明,明、清兩朝均沒有傳國璽。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

武則天立無字碑:
公元705年11月,中國歷史上執政21年的女皇帝武則天病逝了。她的墓碑,通高7.53米,寬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見唐代所刻一字。後人所加的文字,也斑駁若離,若明若暗,模煳不清。

武則天為什麼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歷代學者為此爭執不休,聚訟紛紜。縱觀諸說,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其一,武則天自知自己執政中,篡權改制,濫殺無辜,荒淫無道,罪孽深重,無功可記,無德可載,與其貽笑後世,不如一字不鐫。其二,武則天自認為她在位時,扶植寒弱,打擊豪門,發展科舉,獎勵農桑,繼貞觀之治,啟開元全盛,政績蜚然,彪炳史冊,遠非一塊碑文所能容納,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蓋過世。其三,武則天一生聰穎機警,常作驚人之舉,立無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讓後人評說。

斧聲燭影之謎:
斧聲燭影是指宋太祖趙匡胤暴死,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一個謎桉。
趙匡胤並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據「金匱之盟」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根據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後派親信王繼恩召次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後,既與親信程玄德在晉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徑自進入太祖的寢殿.王繼恩回宮,宋皇後既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宋皇後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答以:"共保富貴,勿憂也!"史載,趙光義進入宋太祖寢殿後,"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以及"柱斧戳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二十一日晨,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建文帝的下落: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征戰,燕王獲得全勝,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王統領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當燕王軍隊進入皇宮時,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沒了蹤影。與此同時,建文帝所使用的寶璽也毫無蹤影。正史記載建文帝死於宮中的大火中。《太宗實錄》卷九記載:「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來為扶翼不為善,不意不諒而遽至此乎!』……壬申,備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仁宗朱高熾御制長陵後碑也說,建文帝歿後,成祖備以天子禮儀殮葬。成祖後來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中說:沒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縱火自殺。但是,太監在火後余燼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馬皇後與太子朱文奎的遺骸,建文帝是活是亡無從得知。燕王為讓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墳墓在什麼地方,無人可知。明末崇禎帝就曾說過:想給建文帝上墳,卻不知在何處。
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時,建文帝曾想自殺,但在其親信說服下,削發為僧,從地道逃出了皇宮,隱姓埋名,浪跡江湖。明成祖死後,他又回到京城,死後葬於京郊西山。朱棣登位後,感到生死未卜的建文帝對他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多次派心腹大臣到處訪問。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員中,有不少錦衣衛士,這顯然就是用於暗中察訪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頒布《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名冊重新整理,對僧人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調查。從永樂五年(1407年)起,還派人以尋訪仙人張邋遢為名到處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後共20餘年。民間傳言中,在許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蹤跡與傳說。有的說建文帝先逃到雲貴地區,後來又輾轉到了南洋一帶,直到現在,雲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為鼻祖。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於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

磐龍纏爐 整理復制,歡迎追問

⑽ 清宮四大奇案四大悲劇四大名妓四大才子四大美女江南四大才子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奇案之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52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8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80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7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15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47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5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20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54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73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25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29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22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4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5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31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6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82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33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