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1、錢塘江大潮形成原因當然也離不開天體運動,農歷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條直線上,所以海水受到的引力、月球離心運動所產生的引力之和最大,在加上地球本身的偏轉角度和自轉運動,使得海水出現的漲潮現象更加明顯。
2、錢塘江南岸以東近50萬畝圍墾地像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因為江面小,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層層相疊,形成涌潮。
3、錢塘江地處杭州灣,杭州灣處在太平洋潮波東來直沖的地方,又是東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獨厚。所以,各種原因湊在一起,促成了錢塘江涌潮。
錢塘江大潮的分類
1、交叉潮(又名十字潮)
在海寧市丁橋鎮,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個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異常壯觀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
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於江面上,並迅速向西賓士。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
2、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後,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牆,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牆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勢不可擋。
一線潮並非只有鹽官才有哩。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但都不如鹽官好看。原因是鹽官位與河槽寬度向上游急劇收縮之後的不遠處,東、南兩股潮交會後剛好成一直線,潮能集中,潮頭特別高,通常為1—2米,有時可達3米以上。氣勢磅礴,潮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