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花燈的種類和名稱圖片
花燈的種類有:龍燈、宮燈、兔子燈、走馬燈、荷花燈。
1、龍燈
中國是龍的故鄉,中華民族以龍的傳人自居。龍燈,亦稱「龍舞」,是中國民間燈飾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龍是五瑞獸之首,龍文化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圖騰文化。
② 跑馬燈怎麼做的!
(1)跑馬燈是用Flash做的一種效果。
先建一層(取名為文字層),在這層中輸入文字,再建一層(取名為圖片層,注意:這一層一定要在文字層的下面),導入一幅圖片,把圖片設置在文字下方從左向右運動(漸變動畫),最後在文字層上點擊右鍵,選擇遮罩,按Ctrl+Enter即可觀看效果。
(2)跑馬燈,是流傳在寧波一帶的民間表演形式。
有點類似盪湖船。但跑馬燈只有在過年時才有演出,時間也限於正月的頭三、五天。跑馬燈隊伍有十餘人,全都是男性,行當分工明確,跑馬的是些十二、三歲的孩子,其餘則是二十齣頭的後生。那些孩子臉上都塗了厚厚的油彩,身穿五顏六色的衣服,跨著用竹子作骨架糊上紙的馬。馬頭在前,馬尾在後,雙腳權當馬蹄,模仿騎馬動作,搖頭擺尾,忽停忽躍,來回穿睜清雀梭十分滑稽。在跑馬時,旁邊有樂隊伴奏,有鑼、鼓、鈸、簫、二胡等。值得一提的是打鑼的,他扛著一個木架子,上面掛著大小七、八面鑼,表演時把架子往牆上一靠就敲打起來。
(3)跑馬燈在編程中,通常指有時需要用一矩形條顯示少量用戶特別關心的信息,這條信息串首尾相連,向一個方向循環滾動。證券業中常用「跑馬燈」來顯示不斷變化的悉早股票行情;實際應用中也常通過「跑馬燈」來監視是否死機。
跑馬燈
跑馬燈亦叫「走馬燈」、「調馬燈」。馬燈,是仿照馬的形狀用蔑扎紙糊而成,也叫「竹馬燈」。分馬頭與馬身兩段,捆縛在扮演馬燈舞者腹前和背後,人居中間,走起來像騎馬一樣,俗稱「馬頭軍」。一般為8匹,其中白馬6匹,胭脂馬(紅馬)2匹。元宵節前後,在城區大都由十歲到十三歲的男孩組成,每人胸前有一紙扎馬頭,下掛著一個小鈴,背後有一紙扎馬尾,用帶系在身上,跑起來能上能下左右擺動,馬鈴叮叮作響,手中拿著一根竹竿當馬鞭,晚上,馬頭、馬尾中部都點上蠟燭。表演時,由一個或兩個孩子扮演馬童,呼引馬隊,出場表演。孩子們邊跑邊唱,加上舞蹈動作,走成「三角」、「連環」、「剪刀」等各種隊形,樂隊齊奏,曲調婉轉動聽。跑正圓馬燈大部在住宅前空地上或中堂上表演。演完後由主人賞給柑桔、炒米、蠟燭等,也有給錢的,賞銀牌的。清郭鍾岳有詩雲:「歌唱新年樂意騰,滿城爭演上元燈。滾龍走馬喧通夕,火樹銀花燒不盡。」
電腦的中的"跑馬燈",指一種動畫樣式和格式.
③ 走馬燈的民間藝術
槐坎走馬燈
「馬燈」是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民間驅除疫鬼的活動。其淵源可追溯至《詩經》所記載的「禡祭」,即出師前祈禱勝利的「出師祭」。槐坎走馬燈相傳已有230多年的歷史。清朝咸豐年間,當地有王氏兄弟四人,長兄王榮堂是極具經濟頭腦之人,動員家鄉人種樹養畜,因此家家戶戶圈養了許多家畜,如馬、牛、羊、雞、犬、豬等,稱為六畜,其中馬為六畜之首。夜晚餵食時,村民點燈籠照明,燈籠上寫一個「馬」字,以祈求六畜興旺,後經過演變,出現了具備馬的形狀的「馬燈」,並漸漸形成了一套表演形式,每逢喜慶節日,村上便有走馬燈表演。走馬燈象徵著太平、吉祥,所以亦有「太平馬燈」之稱。最早的走馬燈表演規模很小,只有一、兩只,經過發展加工,漸漸增加,最多時達16隻。
槐坎走馬燈作為一種民間表演藝術,一般在喜慶節日時演出。槐坎馬燈的表演人數沒有特別規定,視演出場地而定,恢復後的走馬燈表演人數有17人,其中小丑1名,馬燈8隻,馬夫7人,表演的隊形有九天星、梅花陣、十字板門陣、金鉤陣、鎖條陣等,演員按照音樂節奏變換隊形,演唱曲調有五更調、洋腔調等。演出時,演員先按鑼鼓節山皮奏走動,速度由慢到快。然後開始派激演唱,由女演員先唱,馬夫及小丑則在過門等地方加入演唱,稱為「幫腔」,歌詞內容多為講述古代名人故事。伴奏人員一般有7至8人,伴奏樂器分別是:鑼、鼓、號、鎖吶、嘰吶、二胡、招君,其中「招君」為特色樂器,在馬燈出場時吹奏。早些時候,馬燈演員多為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恢復以來,一般為十二、三歲的少年,女生飾演馬燈,馬夫及小丑由男生飾演,馬燈分為頭、身、尾三截,每一截都裝有小燈泡(最早用蠟燭),女演員從身體與尾部中間鑽進去,將馬燈用繩拴在身上,用手拿著馬頭舞動。小丑手握一根棍子(棍頂有一盞燈)在前面引路,馬夫手持馬鞭,在馬燈周圍表演。
當地走馬燈富含特色,馬燈形狀栩栩如生,表演人數多,陣勢較強大,場面熱鬧、逗羨差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