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大美女是哪四位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最敬佩王昭君
四大美女是哪四位?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被稱作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其中最令人欣賞和敬佩的應屬王昭君。
沉魚”指的是西施。西施是戰國時期的絕世美女,她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相傳她在河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泳,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稱號,就流傳了開來。
Ⅱ 20年前的「哈佛女孩」劉亦婷:發誓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後來如何
對於劉亦婷,1999年可能是她在中國最「高光」的一年。這一年的4月7日,她收到了來自於大洋彼岸的一份快遞。她的家人拆開快遞,里邊赫然是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同時,只有十八歲的她還收到了包括威爾士利學院等三所其他世界一流學府的邀請。
威爾士利學院的名頭可不簡單。如果劉亦婷進了這所學校,她的校友將是宋美齡、冰心和美國前總統夫人希拉里等名人。但是這一眾學校的翹楚無疑是哈佛大學。所以她和家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哈佛大學。
在留美前夕,青澀的劉亦婷接受了媒體的采訪,並表示,學成歸來後一定報效祖國,為四化做貢獻。一時間,媒體甚囂塵上,各大報紙的版面都是她的照片。家長們都爭相傳頌著劉亦婷的事跡,希冀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下一個劉亦婷。
2017年,美國波士頓舉辦了一次投資峰會。據說在峰會上,有媒體發現了早已淡出公眾視線已久的劉亦婷。此時她的身份是一名投資人,即不是傳說中的混得很慘,也不像之前大家所期待的如日中天。不出所料的,她婉拒所有媒體的采訪。
過去二十年,流傳於坊間關於劉亦婷的事情大多都值不得推敲,她只是時代洪流的一朵浪花。
Ⅲ 德國都沒能挽留的美女博士,獲得1300萬獎金後回到中國,如今怎樣了
《魚我所欲也》中這樣寫道:「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里的魚和熊掌皆是古代的美食,孟子也都愛吃。為何孟子要「舍魚而取熊掌」呢?原來,在古代。魚十分常見,而熊掌卻十分珍貴,只有高尚的君子方可食用。如今,魚和熊掌被重新定義——如果說「魚」是當今社會上的功名利祿,那麼「熊掌」便代表高尚的情懷和品格。如果是你,你會更願意選擇其中的哪一個呢?
結語
「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庄曉瑩作為一位美女博導、科學家,在「魚和熊掌」之間作出了無比正確的選擇,其為了國家利益犧牲自身利益的行為值得每個人學習,庄曉瑩放棄德國的豐厚待遇,毅然回國任教,也給每個中國人都上了一課——我們應時刻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Ⅳ CCTV-NEWS的女主持人有哪些
1、王茫茫
王茫茫,1982年出生在天津,高中起就留學加拿大,2005年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獲傳播學學士學位。2006年到中央電視台工作,就職於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英語頻道,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是《CCTV-News》年輕主持人之一。
2、李東寧
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新聞播音員,主持《中國各地》擔任編稿 ,責編。主持風格親切自然,深得觀眾喜歡,製作了電視專題片《西藏的靈感》。主持《CCTV-News》。
3、王屹芝
王屹芝,紀實訪談節目《不止於她》主持人,前中央電視台CCTV-News主持人、記者,曾擔任整點新聞主播,Asia Today早間版主播,及頻道各檔節目的出鏡記者。參與報道的大型項目包括:神舟八號、神舟九號飛船發射,香港回歸15周年,南水北調移民紀實等。
4、Edwin Maher
Edwin Maher,出生於紐西蘭,是央視國際頻道《CCTV-News》 播音主持人。1965年,馬爾在澳大利亞開始其職業生涯,一開從事天氣預報播報員等工作,並輾轉多個城市。至1979年,開始在澳洲廣播公司從事長達20多年的播音工作。
5、周柳建成
周柳建成,原名周建成。周柳建成是央視主持人中少數幾位出生成長在海外的華裔。他1977年出生在英國倫敦,他的母親是印尼華人,父親出生在中國香港。周柳建成從小在英國長大,畢業於世界著名學府劍橋大學。
周柳建成從做香港無線電視台記者開始入行,2004年加盟中央電視台,現為央視英文國際頻道(CCTV9)節目的新聞節目主播,主持時事新聞節目《CCTV-News》、《NewsHour》、《World Wide Watch》《Asia Today》等
Ⅳ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資料
簡短的,近代的:
劉翔,上海人,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嫌絕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由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選手在奧運會上奪得的第一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
劉翔的一跑,說明黃人也能飛。「人種論」就像麻醉劑,當日本足球、韓國足球、日本的男子游泳、馬拉松等項目悄悄地大踏步地向前邁進的時候,中國足球、田徑、男子游泳等很多項目還在這麻醉劑的安慰下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劉翔對中國體育的貢獻是田徑短距離徑賽項目的突破;對於世界體育界,他的貢獻在於突破了「人種論」的偏見,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誰說磨慎中國人不能進入世界前8名,我,是世界冠軍!」 而且針對劉翔平了世界紀錄這一點,還說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一樣快。而且劉翔因為年輕有著不可限量的未來,特別是2008,我們期待劉翔再突破0.01秒——看來這是很快很容易的事情——那麼就是黃人不僅能飛且飛的更快了。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江西省德安縣人。
20世紀60年代初,袁隆平帶領學生下農村生產實習,目睹了農村糧食短缺、群眾生活困難的現狀,決心從農作物品種改良入手,探索科技興農之路,與飢餓和災荒作斗爭。
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無性雜交」學說進行教學和科學試驗。按照他們經典的理論,以及當時國際上的普遍觀點,水稻作為自花授粉的植物沒有雜交優勢,實驗沒有任何意義。袁隆平對這些學說產生了懷疑,而沿著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休學說進行探索,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1964年,袁隆平偶然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優勢非常強,這給了他很大啟發。
他設想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過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方法,來代替人工去雄雜交,生產雜交種子,並在中國科學院出版的《科學通訊》1966年4期雜志上發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這篇對雜交水稻研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
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較長的,古代的:
報效祖國宏願——華羅庚
華羅庚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數學家。他僅有初中文憑,因一篇論文在《科學》雜志上發表,得到數學家熊慶來的賞識,從此華羅庚北上清華園,開始了他的數學生涯。 1936年,經熊慶來教授推薦,華羅庚前往英國,留學劍橋。20世紀聲名顯赫的數學家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很有才氣,他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可是華羅庚卻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我來劍橋是求學問的,不是為了學位。」兩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並就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18篇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數學家出眾的智慧與能力。 1946年,華羅庚應邀去美國講學,並被伊利諾大學高薪聘為終身教授,他的家屬也隨同到美國定居,有洋房和汽車,生活十分優裕。當時,不少人認為華羅庚是不會回來了。 新中國的誕生,牽動著熱愛祖國的華羅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回到了祖國,而且還給留美的中國學生寫了一封公開信,動員大家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顆愛中華的赤子之心:「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雖然數學沒有國界,但數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華羅庚從海外歸來,受到黨和人民的熱烈歡迎,他回到清華園,被委任為數學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從此,開始了他數學研究真正的黃金時期。他不但連續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突出成績,同時滿腔熱情地關心、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為摘取數學王冠上的明珠,為應用數學研究、試驗和推廣,他傾注了大量心血。 據不完全統計,數十年間,華羅庚共瞎者敬發表了152篇重要的數學論文,出版了9部數學著作、11本數學科普著作。他還被選為科學院的國外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家的院士。 從初中畢業到人民數學家,華羅庚走過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人生道路,為祖國爭得了極大的榮譽。
中國第一飛機設計師 製造家和飛行家馮如
馮如(1884-1912),原名馮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緒九年農歷十二月十五日)出生於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曾在鄉間私塾就讀數年,輟學後居家務農。
1898年,馮如16歲時,父母就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崗坪鄉竹林村梁三菊。
由於生活困難,馮如在1899年辭別了父母和婚後不久的妻子,跟表親伯母的弟弟吳英蘭,遠涉重洋到美國三藩市(舊金山)謀生。
天資聰穎多幻想
馮如在村中的私塾讀書時,非常勤奮,學習成績在同班同學中名列前茅。他在寫作時常常流露出許多幻想,並提出許多令人思考的問題。如小鳥為什麼會飛上天呀,為什麼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為什麼可以飛快飛慢,甚至有時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老師看到他的這些作文,稱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馮如還經常創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他製作一隻像大鳥的風箏,兩只翼吊著兩個小木桶,當風箏乘風徐徐升上天空後,小木桶變成小風袋,起到平衡飛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連連稱奇。他還用一個火柴盒造一隻小船,放在魚塘中,讓風吹著飄來飄去,人們都稱贊他有辦法。
醉心飛機製造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創制飛機成功的消息轟動世界。20歲的馮如被這一發明所吸引。他身在海外,感受到被列強欺凌的滋味。他想到,列強之所以敢欺凌我們,就是憑借那些堅船利炮。飛機在軍事上的作用很大,於是他決心獻身飛機製造事業,將來好為祖國發展航空事業服務,使祖國強盛起來。從此,他有空就到圖書館、書店和朋友家中,搜集、查閱有關飛機原理的圖書資料,開始研製飛機模型。
年青的馮如雖有創業的雄心壯志,但沒有創業的資本。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他於1906年從紐約來到三藩市,動員僑胞投資開設機器廠製造飛機。馮如的赤誠之心,激發了華僑青年朱竹泉、朱兆槐(台山人)、司徒碧如(開平人)等人的為國創業之心。他們不僅願意出錢,而且願意做徒弟跟著馮如一起研製飛機。在華僑的支持下,馮如他們終於辦起了飛機研製廠。在工廠里,師徒們晝夜不息,埋頭在設計的圖紙堆中,圖紙出來了,就製造模型,在師徒們的努力下,飛機的內燃機首先製成了。
1908年5月,第一架飛機製成了。他們異常興奮,馮如更好似自已的孩子出生那樣高興。他認真思考和策劃著試飛的事情,其他人也認真做准備工作,隨後,他們把飛機運到打林可市的麥園試飛。但是飛機試飛失敗了。
1908年9月,第二架飛機製成後,他們又進行試飛——改進——再試飛,但一連五次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次,飛機飛起幾丈高就摔下來,飛機毀壞,幸未傷人,但讓馮如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很多資助者看到屢屢失敗,也喪失了信心,不願再資助了。在處境極端艱難時,馮如又接連收到父母的來信,催促他回國。「飛機造不成,誓不回國」,馮如立下了誓言。馮如毅然給父母回信說:「望雙親原諒,待飛機造成後,即可回國。」他帶領徒弟們節衣縮食,繼續籌集資金,改進飛機設施。
但是,飛機又該怎樣改進才可達到要求呢?一天,他偶然看到幾只老鷹在空中展翅盤旋,升降自如。他沉思良久,突有所悟,迅即向鄰居借來一隻白鴿,仔細地用尺計量鴿子身軀和兩翼長度的比例,從中得到了啟發。於是他高興地對徒弟們說:「這下飛機有成功的希望了!」
成就轟動海外
1909年秋,一架聽人操縱、升起降落達到設計要求的飛機製造成功了。9月16日、22日兩天,馮如駕著新改進的飛機在皮德蒙地區作了兩次成功的短程飛行,23日《舊金山觀察報》在第一版用大字型大小標題加以報道,稱馮如為「天才人物」,並驚嘆:「在航空方面,白人已落後於華人�」那時,孫中山先生適在美國,也親臨現場觀看。他贊揚馮如愛國圖強的精神,並高興地說:「愛國救國,大有人在!」孫中山的話,給馮如以極大的鼓勵。那些以前曾資助過馮如製造飛機的華僑,又恢復了信心。在華僑的支持下,一家以製造飛機為主的「廣東製造機器公司」正式成立了,馮如擔任總機械師。
果然,馮如沒有辜負孫中山先生及廣大僑胞的期望。1910年10月,美國人在舊金山舉辦「國際航空飛行比賽」。馮如駕著他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參加比賽,馮如的飛機以211米的高度、時速105公里、飛行32公里的成績,超過所有參加比賽的飛機,奪得比賽第一名,國際飛行協會發給他優等證書。當時,各地報紙均突出地報道了馮如這一奇跡,馮如的名字也轟動海外,華人因此而揚眉吐氣。
當時,美國人想用重金招聘他,把他永遠留在美國;英國一個航空業老闆也想用黃金購買他的飛機設計技術資料,馮如都拒絕了。後來美國人竟企圖否認馮如設計製造飛機的專利權。馮如據理駁斥,對這些美國人嗤之以鼻。他只想為中國人爭氣,報效祖國。
技術獻給祖國
1911年2月,馮如帶著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碧如等全體製造廠的人員、飛機設備和造好的飛機,返回祖國。他們計劃在廣州舉行飛行表演,藉以向祖國人民宣傳飛機製造工業的重要意義。但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竟指責他與革命黨人有聯系,而不準他表演。
馮如和「廣東製造機器公司」的股東們,振興中華航空事業的愛國熱情雖受打擊,但他們仍以「壯國體,挽權利」為宗旨,把從美國搬遷回來的「廣東機器製造公司」在廣州掛牌,製造機器和飛機。公司改名為「廣東飛行器公司」,馮如是創辦人之一,並擔任總機械師。
曾立下「飛機造不成,誓不回國」誓言,也向父母許下「飛機製成,即可回國」諾言的馮如,在「廣東飛行器公司」安排就緒後,於1912年5月左右,回到久別的故鄉,探望離別十多年的雙親和妻子。一家團聚,馮如十分高興,他帶齊家人,跑到恩城「艷芳」照相館照相留念。
不幸失事犧牲
辛亥革命爆發,馮如毅然投身革命。清王朝倒台,中華民國成立,馮如有了新的希望。
1912年,馮如向當時的陸軍司令申請做飛機飛行表演,喜獲批准,同年8月25日上午11時,廣州上空陽光燦爛,近郊的瘦狗嶺、燕塘,成千上萬的人翹首觀望。
馮如心情激動地駕著飛機,凌空而起,翱翔自如。地面上歡聲雷動,掌聲不絕。
這時,馮如正讓飛機飛得更高,只見機身急劇震動,頭高尾低,失去平衡,機身傾側。當時又沒有控制身體的座帶和降落設備,致使馮如被拋出機座墜地,身受重傷。他在醫院醒過來對徒弟們說:「我死之後,你們不要為這次事故而喪失信心。」馮如終因救治無效而犧牲,時年28歲。
事後檢查,這架飛機因閑置一年,有些機件生銹,以致操縱器失靈而發生事故。
馮如殉難後,9月24日,軍政府舉行追悼大會,並對其家屬予以撫恤。11月16日,臨時大總統發出命令,「以少將陣亡例給恤」。
馮如遺體葬於空軍墳場,現遷葬於黃花崗七十二烈土墓左側,建有紀念碑一座,供後人瞻仰。
Ⅵ 復旦大學女生參軍到西藏,她為什麼會選擇去西藏
很多網友對於復旦大學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它不僅是中國的一個非常知名的高校,而且他也是全國頂尖的985大學。但是很多學生對於上大學的夢想,不僅止於在學校裡面去學習一些課本上的知識。比如說復旦大學的一名女生,她在2018年考上大學後,在大二的那一年,她就感覺到自己還可以為國家做一些貢獻 。在大二的時候去選擇當兵前往西藏這個地區,也讓很多網友們對於他的這個決定感覺到非常的敬佩。
對於他來說他沒有絲毫的畏懼,而且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也能夠感受到是特別辛苦的,她在接受記者的采訪的過程中也看到她不僅會跳新疆舞,而且跟自己身邊的一些戰友們相處的也是特別好。通過她的故事,很多網友們也會感覺到真的是巾幗不讓須眉。像這樣的美女願意在自己的花樣年華里選擇投身報國,是值得弘揚的。
Ⅶ 我國唯一高考750分的女狀元,從清華畢業後,為何遠赴美國不回來呢
我們常說,看一個人是否可靠、是否能成就大事,更注重的是一個人的品質,而不是一個人的學習成績。許多家長卻總是只注意了孩子學習成績的培養,而忽略了素質教育和三觀的培養。為了應對人生大考——高考,許多家長只顧得上孩子的成績,也因此培養出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孩子,或者品行不端的孩子,最終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今天我們要說的高考狀元何碧玉就是一個案例,她以滿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而她畢業之後的選擇卻讓母校蒙羞。
750分的高考狀元
河南有一個美女學霸,不僅成績很好,長相也十分甜美。這個學霸就是何碧玉,何碧玉出生在河南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成績就很好,並且表現出了異常的學習天賦,從小就能做到過目不忘,學過的知識也記得很牢固。老師和家長發現她這一天賦之後,試著拿高年級的習題給她做,她也能順利解出答案。這一結果震驚到了周圍的大人,於是將何碧玉送去了三十人的實驗班。
同時希望今後家長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孩子的素質教育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塑造,培養出真正全能的復合型人才。一個人無論成績多麼優秀,成就多麼斐然,資產多麼龐大,最終評價一個人高低的還是品質的高尚。
Ⅷ 90後美女科學家劉明偵,拒絕西方百萬英鎊,她後來怎麼樣了
2013年,23歲的劉明偵在《NATURE》發表了個人一作文章。音訊傳來,中國同行大為贊賞。這位90後女科學家,刷新了歷史記載。在國際舞台上,她為中國掙得了榮譽。實踐上,她的研討成果更是豐盛。
兩年前,劉明偵便留意到了鈣鈦礦資料的神奇作用。在太陽能范疇,添加鈣鈦礦後,相關資料的發電性能顯著提升。不過此中有何原理,世人並不知曉。來到牛津大學光伏發電中心後,她開端了不遺餘力地攻關。
以新型太陽能電池為對象,劉明偵一步步深化研討。在實驗室里,她汗流浹背,埋頭苦幹。一次次設計實驗,一遍遍理論推導,一點點努力嘗試。在科研上,越是前沿的東西,難度系數越大。沒有前人的經歷可尋,找不到半點路徑,好像在大海里眺望島嶼。劉明偵隻身一人,她卻英勇無畏。
在多番嘗試以後,劉明偵才決議主攻鹵化物鈣鈦礦范疇。事實證明,以這種資料製造的太陽能器件效果顯著,愈加節能,效率極高,這更闡明鈣鈦礦的無量潛力。歷經層層艱難,她最終獲得了打破性的成果。一經問世,劉明偵的發現便引來了英國衛報、澳大利亞國度報社的關注。
在生活中,劉明偵生動大方,性格外向。在承受媒體采訪時,她引見了做學術的心得領會。她不主張刻意跟風,「假如研討范疇不是本人喜歡的,那麼沒有人能堅持下去」。科研是艱辛的,但科研也是充溢快樂的。關於門下弟子,她們常常一同聚餐、玩耍。「努力工作,認真休息」,渡過一個美妙的人生階段,這比什麼都重要。僅此來看,她的境地便曾經超越了同齡人。
Ⅸ 中國又出一美女博士,四次打破全球紀錄,造出比核彈還猛的武器是什麼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在各行各業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能夠取得如今這般科技成就,離不開無數科研人員的辛苦付出與無私奉獻。是他們兢兢業業地工作,無休無止的實驗,才會將我國的科技水平一步步推到更高的地位,獲得一個個突破。而在眾多科研工作者中,也不乏女性同志的身影。常言道,巾幗不讓須眉,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位美女博士,就是我國眾多科研人員中的其中一人,她曾經四次打破了全球的記錄,並製造出了比核彈還要猛烈的武器,她就是侯靜。
結語
不得不說,美女博士的研究為我國帶來了極大的價值。也正是因為我國擁有像侯靜一樣不畏艱辛的科研人員,我國的科技水平才能夠突飛猛進。換句話說,正是有了他們的別樣守護,大家才能夠生活得如此幸福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