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瓷名家
一個國際注冊工藝美術大師 李光亮
四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徐朝興 毛正聰 夏侯文 張紹斌 五個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陳石玄根 徐定昌 盧偉孫 陳愛明 陳顯林
十六個浙江省省工藝美術大師葉小春、季銀龍、徐凌、胡兆雄、董炳華、王傳斌、金逸林、夏侯輝、竺娜亞、毛偉傑、毛丹陽、徐峻清、梅紅玲、張 晞、楊建琴、陳先明、李邦強
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 季友泉、丁紹傑、余正青、吳學遠、蘇偉、龔偉康、陳永德等 徐朝興 龍泉青瓷大師
徐朝興 浙江麗水龍泉人。13歲輟學而學藝,從事青瓷藝術52年。 1996年被評為第一個青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07年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承人 兩屆全國人大代表 浙江省青瓷行業協會會長 當之無愧的青瓷掌門人。
毛正聰 1940年10月出生於龍泉市。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硅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原龍泉瓷廠廠長、總支書記、龍泉青瓷研究所所長、龍泉縣第九屆人大常委、浙江省七屆政協委員,從事青瓷藝術研究45個春秋。繼承古老傳統工藝,尤對歌窯文片藝術研究有新的突破,抽象形文片藝術,千奇百態,既象非象,作品別具一格。
夏侯文 江西省分宜縣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963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同年分配到龍泉瓷廠工作,從事青瓷產品的設計和工藝研究工作。他的理論基礎扎實,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藝術功底。他幾十年來創作設計了大量作品,並屢屢獲獎。代表作品有:《雙魚洗》、《仿古蓮花碗》、哥窯《龍紋盤》等。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93年被國家授予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並享受國務院及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特殊津貼;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一級工藝美術家」2003年授予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5年授予為「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張紹斌 字弘遠,1957年出生於浙江龍泉一個陶瓷世家,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麗水市人民政府授予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多年來,對梅子青、粉青、天青、米黃色哥窯等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使青瓷釉色得到明顯改觀,尤其是薄胎厚釉、支釘架燒研製成功,圓滿恢復了傳統官窯青瓷的燒制工藝,成為瓷中精品,被譽為當代官窯。 作品採用純手工拉坯成型,從寧靜平和心態中生發出悟性靈感,融入手工拉坯,使每件造型獨具神韻。而涅泥拉坯手法與構思造型的自然契合,也使作品在開片紋路上各呈風格。觀張紹斌的青瓷藝術,清純洗練,溫潤凝神,既印證著大千自然的本真淳樸,又透溢出人文歷史的情懷內涵,正所謂「空谷清音」、「會意傳神」。
盧偉孫 龍泉青瓷大師盧偉孫 1962年生於龍泉。 高級工藝美術師,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1983年畢業於龍泉陶瓷技術學校。工作於龍泉青瓷研究所。 1992—1 993年研修於中國美術學院陶藝系。 1993年開創哥、弟紋胎瓷的新工藝。 1994年「哥弟」窯紋胎作品《冬的思緒》獲《第五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一等獎。同年《冬的思緒》、《龍泉窯青釉小口瓶》編入《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卷。 1997年創建「龍泉子蘆窯」。 2001年應邀日本東京舉辦青瓷作品展。 2002年作品《天與地》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二等獎。《梅子青釉金絲紋片瓶》、 《清》系列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三等獎。 2002年作品《天與地》被中南海紫光閣珍藏。 2004年青瓷作品參加「第四屆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 2005年青瓷作品參加「陶都宜興國際陶藝展」 。 2006年作品《春·秋 》獲《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金獎。《天池》、《魚草紋大洗》 獲獎。《漩》獲銅獎。 青瓷作品參加《中國美術館陶瓷藝術邀請展》。作品參加《第五屆青年陶藝家作品雙年展》。 2007年青瓷作品《盤》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魚草紋大洗》被浙江美術館收藏。
季銀龍,1988年出生,浙江龍泉人; 劍瓷工場品牌創始人; 龍泉青瓷非物質遺產文化傳承人; 浙江省助理工藝美術師; 人稱「龍泉青瓷界的活雷鋒」,曾是資深互聯網產品經理,為龍泉青瓷在影視方面的合作與宣傳推廣作出不小的貢獻;因為從小在龍泉長大,對家鄉有一份特殊的感情。2014年,毅然辭職回到龍泉開始自己的創業生涯!
曾軼星,60年代出生,浙江龍泉人,寫過小說,當過編輯,人稱「半仙」,出生幹部家庭,父親曾是區委書記,母親是供銷社主任。曾軼星祖輩曾是龍泉青瓷界名人,祖籍寶溪鄉。這里是龍泉青瓷發源地之一,在龍泉青瓷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尤其是清末民國時期,自宋元以來極盛數百年的龍泉青瓷幾近斷脈,然而也就是這一時期,一批土生土長的寶溪青瓷藝人默默傳曾著寶溪青瓷的窯火,曾軼星也成為其中一員。
王志偉,70年代出生,浙江雲和人,喜歡古琴詩歌,收藏彩陶普洱茶 龍泉瓷。2003年開始純手工製作青瓷。作品獲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第十一屆「天工藝苑 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浙江省第二屆陶瓷傳承與燒制技藝評比銀獎、第五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工藝美術金獎、銀獎。著有《瓷度》《經典漢文化元素--龍泉青瓷》《龍泉青瓷傳承與創新》《無能使有錢人成為收藏家》《瓷語的碎片》等等。 在制瓷技藝方面,推崇向古人學習,十年來走遍龍泉大窯、溪口等地幾乎所有的窯址,讀遍所有關於龍泉青瓷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對龍泉青瓷的歷史和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獨到見解。博覽群書,尤其是對詩歌、哲學、文言文地熱愛和大量閱讀,練就了他對龍泉青瓷的獨特視角。豐厚的文化積淀以及對古代龍泉青瓷地深入把握,使得其作品深得南宋神韻,被譽為龍泉青瓷王陽明派,引領當代龍泉文人瓷流派。對於頭銜,自覺面對龍泉大窯、面對南宋龍泉青瓷,永不敢自稱大師,因而拒絕參與任何職稱評定,堅持讓作品說話!創作自我要求極高,非精品不以示人,備受文人、業內專家認同首肯。著名詩人、古陶瓷鑒賞家陳先發評價其:制瓷有大匠風范
⑵ 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泉青瓷,究竟有什麼魅力
我在九州國立博物館看「室町將軍」展覽的時候,有幸欣賞了隱藏在東京國家博物館的著名文物「馬蟥絆」青瓷碗。也是這次故宮龍泉之行的呼應。據說這個寶貝10月份到北京,會出現在展覽的最後兩周,所以想親自去看的朋友要時刻關注。
世界上誰不知道「君」,龍泉青瓷隱藏著全球化的霸氣
千峰翠色,絆如馬蟥為什麼喜歡稱之為「馬兒蹣跚」?
「馬蟥絆」青瓷碗容器的底部和壁上有內外貫通的裂縫,外壁嵌有6個鑿釘,但不貫通容器壁。鐵鍬釘是鐵的,有對稱的扁平鐵鍬釘,整齊小巧,分布有序。幾百年過去了,鐵鏟釘已經生銹,但仍然起到了牢固的夾緊力,防止裂縫擴大。鋦釘的排列、形狀、耐用度等特點,說明這件細鋸神器出自當時的鋦瓷大師之手。
目前還很難論證「馬禮行」瓷碗上的鑿釘是否如文獻所稱是中國工匠的作品。而瓷碗從中國運到日本,成為喜歡「唐器」的祖力將軍收藏的「東山帝王器」的事實,更是可信,尤其是以瓷碗包裹的中國漆盒作為證據。盒子里的國產優質織錦的布局和摩擦痕跡也與瓷碗一致,說明瓷碗應該是在國內專門包裝,然後運到日本的。
⑶ 龍泉青瓷的特點是什麼
龍泉青瓷是中國漢族傳統制瓷珍品,南北朝時期,浙江龍泉人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製造青瓷。靖舍龍泉青瓷現階段的傑出代表早在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顛峰,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龍泉市燒制青瓷的古代窯址有500多處,龍泉市境內有360多處,史稱龍泉窯。
宋朝是陶瓷美學的劃時代時期,美學追求是「意境」。龍泉青瓷的美,是「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是「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它契合了中國文人對美的追求:含蓄、內斂、優雅、深沉。它靜默成景,卻又意境深遠。
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梅子青釉色,更是將青瓷推向頂峰。青釉和梅子青釉被譽為「青瓷釉色與質地之美的頂峰」。
梅子青,釉層厚而透明,釉色瑩潤如玉,溫潤澤和,遠看如樹枝上掛著的梅子,「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故得此名。青色的梅子很快就會變軟發黃,「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情誼可能被歲月沖淡,那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少女青春易逝,龍泉青瓷卻將這份青翠剔透定格下來,想來也是件極浪漫的事。
粉青釉,釉色青綠淡雅,釉面光澤柔和,達到類玉的效果,為青釉中最佳色調之一。
龍泉青釉瓷的釉色之美,就是最直觀最表象最易被捕捉到的美。龍泉瓷器的釉色,翠青如綠梅子,粉青若淡藍天,寧靜、祥和、鮮活、張揚著勃勃生命力。
龍泉青瓷之美還在於其器物的造型,瓶、觚、罐、壺、碗、盤、杯、碟、燈、洗、硯、等等,大者尺,小者寸,或日用,或陳設,諸器無不匠心獨運,製作精巧,高矮長短比例諧調,實用功能與審美理念有機結合,天衣無縫。
不同時代的器物造型又各有特點:
北宋的龍泉瓷造型多是朴實穩重,大巧若拙之美;
南宋多是俊秀輕盈之美,
元代多是渾圓飽滿,粗獷大氣之美。
正可謂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美,美為欣賞她的那個時代而存在。
龍泉青瓷之美也表現在其器物的紋飾上,裝飾技法多種多樣,刻、劃、篦、捏、貼、印,各種技法無不爐火純青,反映著勞動者的智慧才能。裝飾題材豐富多彩,人物、動物、花鳥、魚蟲、文字,各種題材無不寄寓社會的文化理念,反映著黎民百姓的生活習俗和審美追求。
⑷ 龍泉青瓷王晶的個人資料
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
2.史稱中國五大名窯的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中的哥窯,指的就屬於龍泉青瓷。
3.龍泉青瓷以瓷質細膩、色澤青翠晶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秀麗著稱於世,素有「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之美譽。
⑸ 浙江特產什麼
杭州水蜜梨:又名西湖蜜梨。浙江名梨品種之一。主產於杭州。主要品種有八雲、太白、菊水等。樹勢較強,開花結實率高。果在大,微黃,近扁圓形,頂部常有銹斑,果點黃白色,近梗窪多呈肉質,梗窪淺廣,呈溝狀。果肉玉白、脆嫩,汁多味甜。行銷省內外,遠銷港澳市場。 西湖蒓菜: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明代《西湖游覽志》即有"西湖第三橋近出蒓菜"的記載。每年4月中旬至9月下旬採摘。而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蒓菜,莖葉肥壯、鮮嫩、蛋白質多,質量 最佳。每百克鮮品含蛋白質900毫克。銷於京、粵、滬、杭、寧等地,並出口日本和港澳地 區。 山核桃:胡桃科,亦稱小胡桃。落葉喬木。裸芽,雌雄同株。果核卵圓形。浙江傳統特產,歷史悠久。產於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區,分布於臨安的昌化、於潛、淳安的臨岐、唐村、安吉的孝豐,桐廬的分水等地,昌化產量居首位。白露後開始采果,經過脫皮、高溫脫澀和炒制加工的核仁,香酥鬆脆,營養豐富,為節日消費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也可榨油,含油率高達 70% ,含蛋白質 18.3% 和多種維生素,有潤腸、滋腎等功效;油飼餅可作飼料和肥料;果殼可制鹼,碳酸鉀含量達 60% 以上,用作化工、輕工原料。 東塢山豆腐皮:產於浙江省富陽縣受降鄉東塢村,在浙江、上海 、江蘇一帶,尤在佛教界中久負盛名。系以大豆為原料,經剝殼、浸豆、掏豆、磨豆、煮漿 、過濾、加熱、揭皮、晾乾、收卷、整理等工序製成。薄如蟬翼,輕似絹紗,油潤光亮,不 易霉變,有金衣之稱。其蛋白質量高達48~54%,並含脂肪與多種氨基酸,為製作高級素菜 的重要原料。產地水質優良,清澈純凈的礦泉水,含雜質極少,而礦物質含量高,水溫冬暖 夏涼,為理想的生產用水。產地古時有九庵十三寺,佛教聳ⅲ 矯穸嘀譜鞫垢 す┥ 崾?用,由於產品品質優異及寺院相互傳播,東塢山豆腐皮名氣愈著,供應范圍擴展至杭州、寧波、上海、蘇州各大寺院,明代被列為貢品。新中國成立前全村90%人家從事豆腐皮生產, 技藝世代相傳;建國後集中生產,統一供應,產量及質量大幅度提高,並在風景點設立專櫃 。本品於1984年被評為浙江省優質產品。除供佛寺素食需要外,並銷於蘇、杭等地賓館。 蕭山雞:產於浙江省蕭山市 ,又稱蕭山大種雞、越雞。屬肉蛋兼用型良種,其體型肥大,一般成年公雞體重約3~3.5 公斤,母雞約2公斤,閹雞達5公斤。羽毛、喙部和腳脛均呈金黃色,故又稱三黃雞。胸部肌 肉特別發達,兩腳粗壯結實,性活潑好動,喜覓活食。主要分布於瓜瀝、義蓬、坎山、城北 等地。 產區地處錢塘江沖積平原,農業發達,飼料豐富,又適宜雞群放養,加上當地農民養 雞經驗豐富,故形成該雞成熟早、生長快、體形肥大、肉質細嫩、產蛋率高等特點。近年來 ,建立種雞場,進行復壯提純,解決雞種雜和退化問題。電孵生產的雛雞,飼養180天左右 即能生蛋,年產120~150枚,枚重54~56克。雞肉脂肪含量較普通雞少,據測定,100克雞 肉中含蛋白質23克,脂肪僅1克左右。成雞適時閹割,可加速生長,體形高大,俗稱"蕭山紅毛大閹雞"。 蕭山雞營養豐富,對人體具有補益五臟、治脾胃虛弱之功效。民間以仔雞與 黃芪燉服,對慢性肝炎、腰肌酸痛、神經衰弱、氣虛盜汗、腎陽不足等症有較好療效。早在 春秋時代,民間土種雞被擇優選入越王宮中,作觀賞玩樂之用,逐漸形成性狀良好的雞種, 名為"越雞"。後由宮中傳至民間,再經精心培育而成為今日的蕭山雞,故其飼養歷史已達 2000餘年。現在,蕭山雞除供應國內,還出口香港。 嚴州白梨:又名嚴州雪梨。浙江著名梨種。主產於建德、桐廬一帶。栽培歷史悠久。樹勢強,花期早,果實大,葫蘆形或倒闊卵形,近梗窪處肉質膨大,梗窪淺小具放射狀銹斑。皮薄,黃白色;果肉玉白、細嫩,汁多,味甜。果心小,耐貯藏。 浙江特產大全 特產: 「六月紅」河蟹 農歷六月,在西塘鎮市河內周圍湖盪所產的河蟹,俗稱「六月紅」。蟹壯實,肉肥美。可用麵粉蒸煮,或用薑末、白糖、醬油、香醋拌和為佐料,蘸食。 特產: 八珍糕 八珍糕系夏令防病食品,原由西塘鍾介福葯店參考陳實宗《外科正宗》的處方,應用本地優質糯米和八味中葯研製而成,所用糯米每年秋收登場就購進,經炒熟磨粉置於缸內,待翌年夏季生產時使用,以此製成八珍糕,具有祛暑、消食、開胃、健脾等到作用,老幼皆宜。每年小暑至立秋為供應季節。現由西塘食品廠生產。 特產: 白果 白果又名銀杏,為史前遺植物之一。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樹型高大,葉呈扇狀,隨季節的變化,葉色會轉換色彩,絢麗鮮艷,是有名的現賞喬木之一。其果核為卵圓形,極富營養價值,在乾果食品市場上較為搶手,大峽谷內散生著較多的白果樹,可為遊客擔供新鮮無雜、品質優良的白果子。 特產: 白術 白術,又名冬術,多年生草本,每年十、十一月採收,有補脾益胃、去除濕燥的功效。
⑹ 龍泉青瓷目前最有名的大師是誰哪些大師作品有收藏價值
龍泉青瓷國家級的工藝美術大師有 徐朝興 夏侯文 毛正聰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有 張紹斌、盧偉孫、徐定昌、陳愛明、陳顯林、陳石玄根
省級的有葉小春、徐凌、胡兆雄、董炳華、王傳斌、金逸林、夏侯輝、竺娜亞、毛偉傑、毛丹陽、徐峻清、梅紅玲、張 晞、楊建琴、陳先明、李幫強
收藏都是有收藏價值的 但是你要看升值空間如何 不同的產品價格不同的 主要看是什麼產品
⑺ 龍泉青瓷,那一抹柔婉的梅子青
每次去博物館看見這種柔婉透亮的瓷器,就會被迷住,無論從外形,質感都讓人震撼不已,喜歡至極,讓人不得不感慨,到底是什麼樣登峰造極的制瓷技藝才造就了如此美麗動人的瓷器。
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聽到的宋代青瓷,但宋代青瓷根據產地的不同又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北方的耀州青瓷,另外一類就是南方的龍泉青瓷。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分類,是因為中國文化講究因果,根據地域文化的影響,北方耀州青瓷呈橄欖綠,強調深沉,南方龍泉青瓷呈梅子青,表現柔婉,以此來演繹各自地方性格特點。
龍泉青瓷可謂是「瓷中之花」。最普遍而著名的顏色便是這種梅子青色彩,給人一種柔婉的江南女子氣質。它還有著「質如玉、亮如鏡、聲如磬」的美譽,龍泉青瓷不僅是皇宮的貢品,而且是中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商品。
放在現代,很多人把這些漂亮的瓷器買回家估計都不是當做實物去用,而是作為裝飾品,用以彰顯高端優雅的氛圍。中國作為瓷器之都,看見這些文物,便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⑻ 龍泉青瓷
出產於浙江龍泉的青瓷是中國瓷品中的一塊瑰寶,史稱中國五大名窯的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中的哥窯,指的就是龍泉的青瓷。
龍泉青瓷史上幾經興衰。一九五七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批示恢復青瓷生產。五十年來,龍泉青瓷又開始聲名鵲起,重鑄昔日輝煌。
曾名揚海內外
龍泉在西晉時便開始有燒制青瓷的瓷窯,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著名的龍泉窯系,為宋代中國最大的瓷業中心,前後輝煌了數百年。據史料記載,在宋元時代,「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中運瓷船隻來往如織。」
龍泉青瓷有哥窯和弟窯之分。哥窯特點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滿裂紋,呈現金絲鐵線、紫口鐵足的特徵。由於窯溫不易控制,優等青瓷極難得,往往成為帝王將相專用;弟窯的特點是白胎厚釉,外形光潔不開片。弟窯瓷品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賞之讓人心情暢然。在宋、元時,出口到外國的龍泉青瓷大多是弟窯所產。
龍泉窯在南宋時燒制出了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志著龍泉青瓷達到了顛峰。
龍泉青瓷曾經揚名海內外,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法國巴黎有一家以收藏瓷器聞名於世的博物館,在它收藏的幾乎涉及中國瓷器史整個體系的一萬二千多件瓷器中,就有許多是龍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館,只要收藏瓷器,幾乎都會有龍泉青瓷。
一九七六年,韓國新安地區道德島海域發現了一艘中國元代沉船,打撈出元代瓷器一萬七千餘件,其中龍泉窯瓷器達九千餘件。從這些瓷器可以看出,龍泉青瓷在當時中國瓷器的對外輸出中占首要地位。
龍泉青瓷到明代中期以後逐漸衰弱。到上世紀初,龍泉青瓷窯火幾乎完全熄滅,大窯群落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成了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再造青瓷輝煌
一九五七年,按照周恩來總理「要恢復青瓷生產」的指示,浙江省由八位專家組成仿古小組,在第二年春天點燃了恢復龍泉青瓷的第一爐窯。
經過五十年的恢復發展,龍泉青瓷在今天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繁榮期,不但藝術瓷在國內外打響了品牌,而且日用瓷也在當今綠色環保潮流中有了更大的市場,包裝用瓷和工業瓷也在加大開發力度。
今天,在龍泉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家青瓷企業,年產值達二億多元人民幣,從業人員三千多人,還涌現出了一些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如徐朝興、毛正聰、夏候文,和像盧偉孫這樣的一批勇於開拓創新的年輕工藝美術師。
現代的龍泉青瓷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末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在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
「中興龍泉青瓷,我們責無旁貸」。在周恩來總理批示恢復青瓷生產五十周年之際,中共龍泉市委書記趙建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趙建林表示,龍泉青瓷發展有三個目標:一是其藝術水準要創歷史新高;二是提高龍泉青瓷產業化程度,日用瓷、包裝瓷、工業瓷百花齊放,成為浙江省青瓷生產和出口基地,爭取成為國家級的青瓷生產基地;三是努力使龍泉的瓷文化和青瓷精品走向世界,並把青瓷文化和旅遊相結合,使龍泉青瓷成為龍泉、浙江乃至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張金名片。」
出產於浙江龍泉的青瓷是中國瓷品中的一塊瑰寶,史稱中國五大名窯的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中的哥窯,指的就是龍泉的青瓷。
龍泉青瓷史上幾經興衰。一九五七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批示恢復青瓷生產。五十年來,龍泉青瓷又開始聲名鵲起,重鑄昔日輝煌。
曾名揚海內外
龍泉在西晉時便開始有燒制青瓷的瓷窯,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著名的龍泉窯系,為宋代中國最大的瓷業中心,前後輝煌了數百年。據史料記載,在宋元時代,「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中運瓷船隻來往如織。」
龍泉青瓷有哥窯和弟窯之分。哥窯特點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滿裂紋,呈現金絲鐵線、紫口鐵足的特徵。由於窯溫不易控制,優等青瓷極難得,往往成為帝王將相專用;弟窯的特點是白胎厚釉,外形光潔不開片。弟窯瓷品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賞之讓人心情暢然。在宋、元時,出口到外國的龍泉青瓷大多是弟窯所產。
龍泉窯在南宋時燒制出了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志著龍泉青瓷達到了顛峰。
龍泉青瓷曾經揚名海內外,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法國巴黎有一家以收藏瓷器聞名於世的博物館,在它收藏的幾乎涉及中國瓷器史整個體系的一萬二千多件瓷器中,就有許多是龍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館,只要收藏瓷器,幾乎都會有龍泉青瓷。
一九七六年,韓國新安地區道德島海域發現了一艘中國元代沉船,打撈出元代瓷器一萬七千餘件,其中龍泉窯瓷器達九千餘件。從這些瓷器可以看出,龍泉青瓷在當時中國瓷器的對外輸出中占首要地位。
龍泉青瓷到明代中期以後逐漸衰弱。到上世紀初,龍泉青瓷窯火幾乎完全熄滅,大窯群落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成了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再造青瓷輝煌
一九五七年,按照周恩來總理「要恢復青瓷生產」的指示,浙江省由八位專家組成仿古小組,在第二年春天點燃了恢復龍泉青瓷的第一爐窯。
經過五十年的恢復發展,龍泉青瓷在今天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繁榮期,不但藝術瓷在國內外打響了品牌,而且日用瓷也在當今綠色環保潮流中有了更大的市場,包裝用瓷和工業瓷也在加大開發力度。
今天,在龍泉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家青瓷企業,年產值達二億多元人民幣,從業人員三千多人,還涌現出了一些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如徐朝興、毛正聰、夏候文,和像盧偉孫這樣的一批勇於開拓創新的年輕工藝美術師。
現代的龍泉青瓷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末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在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
「中興龍泉青瓷,我們責無旁貸」。在周恩來總理批示恢復青瓷生產五十周年之際,中共龍泉市委書記趙建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趙建林表示,龍泉青瓷發展有三個目標:一是其藝術水準要創歷史新高;二是提高龍泉青瓷產業化程度,日用瓷、包裝瓷、工業瓷百花齊放,成為浙江省青瓷生產和出口基地,爭取成為國家級的青瓷生產基地;三是努力使龍泉的瓷文化和青瓷精品走向世界,並把青瓷文化和旅遊相結合,使龍泉青瓷成為龍泉、浙江乃至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張金名片。」
另外,龍泉的中國青瓷小鎮上洋有許多手工小作坊,做出來的青瓷既精緻又價格公道,不妨去那裡看看,非凡青瓷,非同凡響!
⑼ 龍泉青瓷13名大師排名
龍泉青瓷13名大師排名如下:
一、徐朝興。
浙江麗水龍泉人。1996年被評為第一個青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007年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傳承人。
二、毛正聰。
1940年10月出生於龍泉市。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硅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原龍泉瓷廠廠長、總支書記、龍泉青瓷研究所所長。
三、夏侯文。
江西省分宜縣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1993年被國家授予為「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專家」,並享受國務院及浙江省人民 *** 頒發的特殊津貼;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民間一級工藝美術家」2003年授予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5年授予為「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四、陳壇根。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傳承人,2013年被授予「龍泉青瓷終身藝術成就獎」,麗水學院客座教授、龍泉古窯瓷研究所所長。
1949年出生於龍泉青瓷世家,1964年進入龍泉瓷廠工作,歷任原料車間主任、技術副廠長、黨組書記等職。
2004年在原料和釉料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突破,研究成功龍泉青瓷冰裂紋,使失傳千年的龍泉青瓷冰裂紋製作工藝重放光彩。
「龍泉青瓷冰裂紋製作工藝技術」獲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
五、張紹斌。
1957年出生於浙江龍泉一個陶瓷世家,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麗水市人民 *** 授予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六、徐定昌。
七、陳愛明。
八、盧偉孫。
九、陳石玄根。
十、陳顯林。
十一、葉小春。
十二、毛丹陽。
十三、胡兆雄。
⑽ 葉芳的人物簡介
自主創業5年來,葉芳女士虛心好學,潛心鑽研,對傳統青瓷的研究和現代藝術陶瓷的創作把握得細致入微。她創作的作品手風利落,形制洗練,視角獨特,釉中添彩,方寸之間突顯著一種美輪美奐的藝術風格。
作品在參加省級、國家級藝術陶瓷類和傳統陶瓷類專業評比中多次榮獲金、銀、銅等各項大獎。2008年,粉青釉《蓮花洗》等3件作品,被龍泉青瓷博物館永久收藏。2009年,作品《飛鳳祥獸鈕三系蓋罐》、《菊瓣秋蟬壺》,被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永久收藏。作品深受各地收藏家和青瓷愛好者的喜愛。
葉芳女士自幼在泥巴和碎瓷堆里長大,對龍泉青瓷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獨特的見解。2001年她中學畢業後,如願以償地進入瓷廠拜師學藝,學習青瓷造型設計和製作工藝,從此開始走上結緣青瓷藝術的人生道路。
憑著卓越的天資和不懈的努力,一年後她即從學徒中脫穎而出,成為龍泉市最大瓷廠(金宏瓷廠)的一名技術員。在實際工作中,葉芳女士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和挖掘陶瓷藝術的未知領域。她是一位熱愛和尊重傳統的新一代青瓷藝人,深知龍泉青瓷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她希望自己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才有可能成為龍泉青瓷傳統文化這門中華古老藝術的傳承者。
於是,葉芳女士先後到德化陶瓷學院陶瓷雕塑專業進修及麗水學院首期特色工藝基礎理論培訓班學習。並師從中國陶藝大師、蘊玉瓷庄第四代傳人蘇珠庄先生學習手工捏花和人物雕塑技藝。從此,她的創作技藝不斷提高,以致總能把龍泉瓷釉清新澄凈、晶瑩蘊藉的類玉品質發揮到了極致,讓人領略到一種超凡脫俗的享受。
2007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創建了龍泉德藝青瓷坊,以個人的實力繼續推動龍泉青瓷藝術的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有固定資產近千萬元,年產值300萬元,為政府提供就業崗位20餘個。近年來,已在北京、上海、河南鄭州、山東青島、陝西西安和新疆烏魯木齊等大中型城市設立專賣店和銷售專櫃,市場前景看好,產品供不應求。
為加強品牌文化建設,企業申請的「德藝窯」和「禾芳」2個商標,已獲得國家商標局注冊。經過多年探索並研製的「龍泉亞光釉」,也向中國專利局申報專利。2011年,「禾芳」牌青瓷榮獲中國商界最具價值品牌。
2009年9月30日,是龍泉人民和青瓷藝人值得驕傲和永世難忘的日子。這天,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成功入選人類「非遺」,成為全球唯一入選的陶瓷類項目。次年,葉芳女士又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深造。她是一位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陶瓷藝人,她深知開拓進取對於繁榮當代龍泉青瓷的意義,作為龍泉青瓷藝術的後起之秀,有責任加倍努力,在傳承青瓷文化的基礎上發揚光大,更加珍惜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開創龍泉青瓷發展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