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任美國駐華大使是誰哪國人
現任美國駐華大使是駱家輝
駱家輝,有史以來第一個美國駐華的華裔大使
駱家輝(1950.01出生),祖籍中國廣東台山二區明塘鄉灣頭吉龍村(現廣東省台山市水步鎮長塘吉龍村);美籍華裔政治家。民主黨黨員。現任美國駐華大使。曾任華盛頓州州長,商務部部長等職。
於1997年至2005年間擔任美國華盛頓州第21任州長,是首位當選為美國州長的華裔美國人,2009年3月8日被奧巴馬任命為第36任聯邦商務部長。目前經聯邦參議院批准後,駱家輝正式被美國總統奧巴馬任命為美國駐中國大使,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駐華大使。
哪國人?
這個就搞笑了!!
美國駐華大使還能是哪國人??
當然美國人!!
望採納!!
㈡ 中國女大使有哪些
6人覺得有用
中國女大使有哪些?
答:附:21位在任中國女大使及女總領事名單中國駐釜山總領事劉謹鳳、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高德可、中國駐汶萊大使楊燕怡、中國
㈢ 請問中國歷屆有那幾位外交部女發言人啊(一一說來)
截至2020年,中國歷屆有5位外交部女發言人,具體介紹如下:
一、李金華
李金華1932年9月生於山東省濟南市,自小在天津長大。1949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1953年畢業。
22歲那年,分配至新聞司前身的外交部情報司圖書資料室工作。從那時候開始,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四十餘載的外交生涯里,李金華差不多有一半時間是在新聞司度過的,歷任科員、副處長、參贊、副司長,並成為外交部建立發言人制度以來的第7位發言人和第一位女發言人。
三、范慧娟
范慧娟,1935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三北。曾就讀上海進德女中、曉明女中。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5年考入外交學院外交系英文班。1991年任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時年56歲),是80年代初期外交部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以來第二位女發言人。
三、章啟月
章啟月,女,漢族,1959年10月出生於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 有「外交名嘴」、中國職業女性榜樣美譽。父親是前駐比利時、日本大使章曙先生。
章啟月大使的外交生涯始於1982年。有著豐富的多邊和雙邊外交經歷,曾任中國駐比利時大使和駐印度尼西亞大使,並曾任職於紐約聯合國總部秘書處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1998至2004年間擔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新聞司副司長,並於2012至2014年6月擔任外交部國外工作局局長。
四、姜瑜
姜瑜,1986年畢業於外交學院(英語系82級),精通英文,曾在中國外交部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2003年起出任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2005年底調回北京外交部新聞司任政工參贊,2006年任新聞司副司長兼新聞發言人。
五、華春瑩
華春瑩,江蘇淮安人,畢業於南京大學。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同年11月,擔任外交部發言人。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2020年1月1日,被評為「2019十大女性人物」。
㈣ 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馮嫽為西漢外交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說起女外交官,很多人往往認為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有。
其實,中國的女外交官在2000多年前西漢就嶄露頭角了。
馮嫽,生卒年不詳,西漢著名女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
馮嫽原來是楚王劉茂的女兒劉解憂的侍女。她天生麗質,聰明伶俐,劉解憂非常喜歡她。
劉解憂把馮嫽當作最貼心的丫環,讓她陪伴自己一起學習經史禮儀,這讓出生卑微的馮嫽有機會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那時候封建制度下,教育好像是男子的獨享的,女子無才便是德很盛行,很多女人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力,這樣就使很多聰穎的女子被埋沒了。
然而,馮嫽是個幸運兒,她的聰明才華得以施展,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大漢朝廷於是任命馮嫽為「大使」,到西域各國繼續做外交工作。
西域各國看到漢朝的「女大使」落落大方,辦事得體,又講一口地道的本地話,都對她格外尊敬。
馮嫽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外交官,為大漢與西域的友好往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女外交官」的光榮使命。
顯然,馮嫽完全稱得上中國最早的「美女外交官」。
㈤ 中國女外交官有哪些
截至2018年10月,中國有女外交官2065人,占外交官總數的33.1%,其中女大使14人、女總領事21人、處級以上女參贊326人。婦女在外交事務中充分展示巾幗風采,貢獻智慧和力量。
最出名的有一位:華春瑩,馬克卿、佟曉玲,姜瑜,陳佩潔,
㈥ 中國史上第一個女外交官是誰
中國史上第一個女外交官是馮嫽。
馮嫽,生卒年不詳,西漢著名女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太初四年(前101年),隨公主劉解憂遠嫁和親到烏孫國。由於她多才多智,成為劉解憂的得力助手。後嫁給烏孫右大將。她在協助劉解憂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方面,作出很大貢獻 ,深得西域各國人民的敬服,因此尊稱她為馮夫人。馮嫽有膽有識,具有非凡才乾和遠見,她既有政治才能,又善於外交,所以在西域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她以一個女子身份屢次作為皇帝的正式使節,到異邦從事外交活動,在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方面,作出很大貢獻。[1]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史,也是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