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寶彩繪散樂圖浮雕是哪個朝代的文物
悠悠中華,有五千年光輝璀璨的文明。在歷史長河中,前賢們用智慧與勤勞,設計製作出許多非常有價值的生活用品及藝術品。它們遺留至今,便成了我們了解歷史的文物。
而有些文物,因其獨特性或是在文化、藝術、工藝等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價值,我們甚至會將它稱之為國寶。
《國家寶藏》圖標
或是做成大唐仕女手辦,將其體態豐盈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圓潤可愛的手辦,看起來萌萌噠,叫人愛不釋手。
通過周邊衍生產品的開發,可以讓更多的人擁有"白玉彩繪散樂圖浮雕",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文物背後的故事及歷史背景。這才能體現出,文物商業價值及文化價值的最大化。
結語文物、國寶的價值,不能僅體現在科研之上。更不能只冷冰冰的躺在博物院,供人瞻仰和贊嘆。它應該被激活,應該最大程度的體現出其價值。
文化價值也好,商業價值也罷,總之他應該是"活"的,越是價值高的文物越應如此。通過它了解歷史,走進歷史;了解文化,傳承文化,這才是文物、國寶應該擔負的使命。
2. 這是頤和園長廊中的一幅彩畫,請問畫的原作者是誰,描述的又是哪一部文學作品
清代畫家任預 繪制了《桃源問津圖》
頤和園長廊人物彩畫第二區:
第二區:留佳亭(含)向西至與對鷗舫相通的長廊之前;長廊共23間,繪畫24幅。
圖1【留佳亭內東】:桃花源記: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敘述了一個神奇動人的故事。大約在東晉時期,有位武陵人靠捕魚為生。一天外出捕魚,迷失方向,茫然中來到一片桃樹林,桃樹林中間有一條溪流,溪流兩岸芳草碧綠,桃花繽紛,漁人非常詫異,他順著溪流繼續向前劃去來到了溪水的盡頭。溪水的源頭有一座小山,山上有個洞口。漁人離開船,走進洞中,只走了幾十步,眼前突然變得敞亮起來。他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村落,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齊,良田沃野,流水潺潺。田間小路阡陌縱橫,山中桑竹鬱郁蔥蔥,時時傳來雞鳴犬吠之聲。人們在田間往來耕作,穿戴也不同,老人和孩子面帶笑容,安然自得。
一位老人看到漁人大吃一驚,問從何來,並熱情要她去做客。殺雞備酒,款待漁人。村裡的人聽說來了外人也都趕來打聽消息。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禍,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寧靜安詳的生活。他們還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還曾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朝了。他們都感慨萬分,紛紛請漁人到自己家中做客。幾天後,漁人告辭,村裡人囑咐他不要把這里的情況對外邊的人說。
漁人從桃花源出來找到漁船,沿原路返回並做上標記。回到郡里,拜見了太守,報告了自己的神奇見聞。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去尋找那個仙境般的桃花源。一路追尋標記,還是迷了路,再也沒能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清代畫家任預根據這個故事繪制了《桃源問津圖》,長廊的這幅圖就是臨摹了《桃源問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