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的美女及其作出的貢獻或影響
西施:在吳越爭霸中,越王以西施換取了復仇的時間, 二十年後滅掉了吳國。
王昭君:和親匈奴,換取了漢朝的邊塞安寧。
貂禪:成功的造成董卓與呂布間的矛盾。
楊玉環:是唐玄宗統治後期漸腐化的一個表現。
上官婉兒——巾幗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上官婉兒是陝州人,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對她的下筆千言贊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擔任一些文書佐理工作,逐漸參予撰擬詔書,參決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牘都由她先行過目,並加擬簽,武則天只要在上面批一個字就頒行天下,成了除武則天以外最具權柄的女人,這時她還只是個19歲的小姑娘。
她的詩文創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風,力革南朝以來四六駢儷的章法,掙脫六朝余風,使文風為之大變。與其說開古文復興氣運的是韓愈、柳宗元,無寧說是上官婉兒已經早為盛唐的文學面貌繪出了清晰的藍圖。她的詩對唐詩的輝煌發展也有極大的啟導作用。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張說為她寫:「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上官婉兒)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最早的女間諜: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貂蟬也是女間諜的鼻祖之一,她親身實踐了美人計和連環計。 自黃巾農民起義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割據混戰,朝中董卓殺死皇帝,另立陳留王,隻手遮天。東漢大臣王允於是以貂蟬為工具使用連環計對付董卓,使本已混亂不堪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不堪。
楊玉環
唐代原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開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於蜀郡(今四川成都),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家。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楊玉環有「羞花」之貌,傳說玉環在御花園觀賞牡丹時,百花失色,羞愧不及玉環美貌,遂閉上花瓣。「羞花」一詞由此而來。
楊玉環不僅容貌出眾,更具有高超的音樂舞蹈藝術修養在歷代後妃中堪稱第一,史載她「善歌舞,通音律。」正與多才多藝的唐玄宗結為藝術知音,盛唐音樂舞蹈藝術的空前繁榮,其中楊玉環是有一定貢獻的。 相傳唐玄宗創作《霓裳羽衣曲》後,楊貴妃稍加瀏覽,便依韻而舞,歌聲婉若鳳鳴鶯啼,舞姿翩若天女散花,表現了一種飄渺神奇的意境,她對樂曲的領悟之深,表現力之強,令玄宗興奮不已,親自為其伴奏。 現《全唐詩》存有楊玉環唯一的一首詩,描繪的就是當時的一個歌舞場面:「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甄後
關於洛神,後來有人說她是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後。這主要是受曹植《洛神賦》的影響。
班昭
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她的父親班彪也是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著名的文學家。班昭經常到皇宮里教皇後和嬪妃們讀書,在宮中被尊稱為老師。
班昭後來幫助她的哥哥班固在洛陽寫了《前漢書》,這本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書,和《史記》一樣有名。班昭還有一個兄弟叫班超,這就是現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創造者。
班昭的才華主要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中,總共七篇: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原來是用來教育自己家女兒的,後來被很多人家抄去,也來教育自己家的女兒,時間一長,全國都流行了。
蔡文姬
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記》的唱詞,說的是蔡怕偕中狀元後,不認發妻趙五娘,別娶丞相之女,可說是厚誣古人。東漢時根本沒有狀元,也沒有別娶丞相之女這回事。對此南宋陸游曾感嘆系之他說:「身後是非誰管得,隔村聽唱蔡中郎。」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左芬
晉武帝司馬炎聞聽詩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過人即納入後宮,左芬因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贊賞,使後宮佳麗見妒。一貫荒唐漁色的司馬炎是歷史上最無恥無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為貴妃,不過是司馬炎為自己博得惜才的虛名,《晉書》中稱左芬『姿陋體羸,常居薄室』。《啄木詩》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寫照。
武則天
是一個頗有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她是唐朝開國功勛武士 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綠珠
為中國晉代十大美女之一。她美麗端莊,能歌善舞會詩。以跳「昭君舞」最為出色。
西晉太康年間,石崇為交趾采訪時,途經博白地,驚慕綠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為妾,並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內築「百丈高樓」,可 「極目南天」,以慰她思鄉之愁。趙王司馬倫專權,倫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傾國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被石崇拒絕。後孫秀在趙王司馬倫面前加害石崇,並領兵圍金谷園,欲強奪綠珠,她遂墜樓自盡。
綠珠之死,鄉人哀傷惋惜,為懷念她善良純真的為人,特建祠祀奉。歷代騷壇亦吟詩不絕。唐代詩人杜牧詠《金谷園》詩曰:「繁華事散遂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唐琬:陸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意緘心事,獨語斜難。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薛濤:唐代女詩人,人稱女校書。曾與當時著名詩人元縝唱和,實力不俗。
代表作:吟梧桐詩(八歲時作)
隋煬帝在位期間廣造高樓,並網羅天下美女數千名納於迷樓中幽閉,侯夫人就是這幾千名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隋煬帝的宮女之一,侯夫人最後自縊而死,一個美麗的才女,就這樣被白白死去了,身後只留下了幾首詠物寄意的空靈飄逸的小詩,讓後人讀來輒用傷
宋太祖趙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見了她並命她賦詩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這首滿懷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的詩。傳說花蕊夫人最終的歸宿是被趙匡胤納入後宮,並一直得遇恩寵,如果真是這樣,對於一個命運坎坷羈袢的女子也算善終了。
甄皇後
曹丕稱帝後寵郭皇後,郭後恃寵中傷甄皇後,甄後從此失寵,拋開帝後的身份不談,從《塘上行》里讀到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甄後最後等來的只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屍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的侮辱與凌虐...
西施:在吳越爭霸中,越王以西施換取了復仇的時間, 二十年後滅掉了吳國。
王昭君:和親匈奴,換取了漢朝的邊塞安寧。
貂禪:成功的造成董卓與呂布間的矛盾。
楊玉環:是唐玄宗統治後期漸腐化的一個表現。
上官婉兒——巾幗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上官婉兒是陝州人,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對她的下筆千言贊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擔任一些文書佐理工作,逐漸參予撰擬詔書,參決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牘都由她先行過目,並加擬簽,武則天只要在上面批一個字就頒行天下,成了除武則天以外最具權柄的女人,這時她還只是個19歲的小姑娘。
她的詩文創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風,力革南朝以來四六駢儷的章法,掙脫六朝余風,使文風為之大變。與其說開古文復興氣運的是韓愈、柳宗元,無寧說是上官婉兒已經早為盛唐的文學面貌繪出了清晰的藍圖。她的詩對唐詩的輝煌發展也有極大的啟導作用。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張說為她寫:「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上官婉兒)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最早的女間諜: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貂蟬也是女間諜的鼻祖之一,她親身實踐了美人計和連環計。 自黃巾農民起義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割據混戰,朝中董卓殺死皇帝,另立陳留王,隻手遮天。東漢大臣王允於是以貂蟬為工具使用連環計對付董卓,使本已混亂不堪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不堪。
楊玉環
唐代原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開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於蜀郡(今四川成都),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家。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楊玉環有「羞花」之貌,傳說玉環在御花園觀賞牡丹時,百花失色,羞愧不及玉環美貌,遂閉上花瓣。「羞花」一詞由此而來。
楊玉環不僅容貌出眾,更具有高超的音樂舞蹈藝術修養在歷代後妃中堪稱第一,史載她「善歌舞,通音律。」正與多才多藝的唐玄宗結為藝術知音,盛唐音樂舞蹈藝術的空前繁榮,其中楊玉環是有一定貢獻的。 相傳唐玄宗創作《霓裳羽衣曲》後,楊貴妃稍加瀏覽,便依韻而舞,歌聲婉若鳳鳴鶯啼,舞姿翩若天女散花,表現了一種飄渺神奇的意境,她對樂曲的領悟之深,表現力之強,令玄宗興奮不已,親自為其伴奏。 現《全唐詩》存有楊玉環唯一的一首詩,描繪的就是當時的一個歌舞場面:「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甄後
關於洛神,後來有人說她是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後。這主要是受曹植《洛神賦》的影響。
班昭
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她的父親班彪也是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著名的文學家。班昭經常到皇宮里教皇後和嬪妃們讀書,在宮中被尊稱為老師。
班昭後來幫助她的哥哥班固在洛陽寫了《前漢書》,這本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書,和《史記》一樣有名。班昭還有一個兄弟叫班超,這就是現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創造者。
班昭的才華主要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中,總共七篇: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原來是用來教育自己家女兒的,後來被很多人家抄去,也來教育自己家的女兒,時間一長,全國都流行了。
蔡文姬
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記》的唱詞,說的是蔡怕偕中狀元後,不認發妻趙五娘,別娶丞相之女,可說是厚誣古人。東漢時根本沒有狀元,也沒有別娶丞相之女這回事。對此南宋陸游曾感嘆系之他說:「身後是非誰管得,隔村聽唱蔡中郎。」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左芬
晉武帝司馬炎聞聽詩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過人即納入後宮,左芬因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贊賞,使後宮佳麗見妒。一貫荒唐漁色的司馬炎是歷史上最無恥無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為貴妃,不過是司馬炎為自己博得惜才的虛名,《晉書》中稱左芬『姿陋體羸,常居薄室』。《啄木詩》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寫照。
武則天
是一個頗有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她是唐朝開國功勛武士 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綠珠
為中國晉代十大美女之一。她美麗端莊,能歌善舞會詩。以跳「昭君舞」最為出色。
西晉太康年間,石崇為交趾采訪時,途經博白地,驚慕綠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為妾,並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內築「百丈高樓」,可 「極目南天」,以慰她思鄉之愁。趙王司馬倫專權,倫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傾國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被石崇拒絕。後孫秀在趙王司馬倫面前加害石崇,並領兵圍金谷園,欲強奪綠珠,她遂墜樓自盡。
綠珠之死,鄉人哀傷惋惜,為懷念她善良純真的為人,特建祠祀奉。歷代騷壇亦吟詩不絕。唐代詩人杜牧詠《金谷園》詩曰:「繁華事散遂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唐琬:陸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意緘心事,獨語斜難。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薛濤:唐代女詩人,人稱女校書。曾與當時著名詩人元縝唱和,實力不俗。
代表作:吟梧桐詩(八歲時作)
隋煬帝在位期間廣造高樓,並網羅天下美女數千名納於迷樓中幽閉,侯夫人就是這幾千名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隋煬帝的宮女之一,侯夫人最後自縊而死,一個美麗的才女,就這樣被白白死去了,身後只留下了幾首詠物寄意的空靈飄逸的小詩,讓後人讀來輒用傷
宋太祖趙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見了她並命她賦詩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這首滿懷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的詩。傳說花蕊夫人最終的歸宿是被趙匡胤納入後宮,並一直得遇恩寵,如果真是這樣,對於一個命運坎坷羈袢的女子也算善終了。
甄皇後
曹丕稱帝後寵郭皇後,郭後恃寵中傷甄皇後,甄後從此失寵,拋開帝後的身份不談,從《塘上行》里讀到了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可憐甄後最後等來的只是曹丕的一紙死令。甚至死後對屍身『以發覆面、以糠塞口』的侮辱與凌虐...
西施:在吳越爭霸中,越王以西施換取了復仇的時間, 二十年後滅掉了吳國。
上官婉兒——巾幗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兒是歷史上非常才氣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傳奇。雖然沒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上官婉兒是陝州人,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隨著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對她的下筆千言贊不絕口,將她留在身邊,擔任一些文書佐理工作,逐漸參予撰擬詔書,參決奏章,慢慢地百官奏牘都由她先行過目,並加擬簽,武則天只要在上面批一個字就頒行天下,成了除武則天以外最具權柄的女人,這時她還只是個19歲的小姑娘。
她的詩文創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風,力革南朝以來四六駢儷的章法,掙脫六朝余風,使文風為之大變。與其說開古文復興氣運的是韓愈、柳宗元,無寧說是上官婉兒已經早為盛唐的文學面貌繪出了清晰的藍圖。她的詩對唐詩的輝煌發展也有極大的啟導作用。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張說為她寫:「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上官婉兒)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最早的女間諜:貂蟬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貂蟬也是女間諜的鼻祖之一,她親身實踐了美人計和連環計。 自黃巾農民起義後,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地軍閥割據混戰,朝中董卓殺死皇帝,另立陳留王,隻手遮天。東漢大臣王允於是以貂蟬為工具使用連環計對付董卓,使本已混亂不堪的政治局面更加混亂不堪。
楊玉環
唐代原籍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開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於蜀郡(今四川成都),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家。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楊玉環有「羞花」之貌,傳說玉環在御花園觀賞牡丹時,百花失色,羞愧不及玉環美貌,遂閉上花瓣。「羞花」一詞由此而來。
楊玉環不僅容貌出眾,更具有高超的音樂舞蹈藝術修養在歷代後妃中堪稱第一,史載她「善歌舞,通音律。」正與多才多藝的唐玄宗結為藝術知音,盛唐音樂舞蹈藝術的空前繁榮,其中楊玉環是有一定貢獻的。 相傳唐玄宗創作《霓裳羽衣曲》後,楊貴妃稍加瀏覽,便依韻而舞,歌聲婉若鳳鳴鶯啼,舞姿翩若天女散花,表現了一種飄渺神奇的意境,她對樂曲的領悟之深,表現力之強,令玄宗興奮不已,親自為其伴奏。 現《全唐詩》存有楊玉環唯一的一首詩,描繪的就是當時的一個歌舞場面:「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里。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甄後
關於洛神,後來有人說她是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後。這主要是受曹植《洛神賦》的影響。
班昭
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她的父親班彪也是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著名的文學家。班昭經常到皇宮里教皇後和嬪妃們讀書,在宮中被尊稱為老師。
班昭後來幫助她的哥哥班固在洛陽寫了《前漢書》,這本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書,和《史記》一樣有名。班昭還有一個兄弟叫班超,這就是現在的兩個成語「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創造者。
班昭的才華主要表現在她寫的《女戒》中,總共七篇: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原來是用來教育自己家女兒的,後來被很多人家抄去,也來教育自己家的女兒,時間一長,全國都流行了。
蔡文姬
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親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就是蔡伯喈,有一出《琵琶記》的唱詞,說的是蔡怕偕中狀元後,不認發妻趙五娘,別娶丞相之女,可說是厚誣古人。東漢時根本沒有狀元,也沒有別娶丞相之女這回事。對此南宋陸游曾感嘆系之他說:「身後是非誰管得,隔村聽唱蔡中郎。」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左芬
晉武帝司馬炎聞聽詩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過人即納入後宮,左芬因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贊賞,使後宮佳麗見妒。一貫荒唐漁色的司馬炎是歷史上最無恥無為的帝王之一,左芬被封為貴妃,不過是司馬炎為自己博得惜才的虛名,《晉書》中稱左芬『姿陋體羸,常居薄室』。《啄木詩》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寫照。
武則天
是一個頗有歷史魅力的名字,是一個似傳奇而非傳奇的歷史人物。她是唐朝開國功勛武士 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她在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後,親登帝位,自稱聖神皇帝,廢唐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女皇。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功績,昭昭於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誠懇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
綠珠
為中國晉代十大美女之一。她美麗端莊,能歌善舞會詩。以跳「昭君舞」最為出色。
西晉太康年間,石崇為交趾采訪時,途經博白地,驚慕綠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為妾,並在皇都洛陽建造金谷園,內築「百丈高樓」,可 「極目南天」,以慰她思鄉之愁。趙王司馬倫專權,倫黨羽孫秀垂涎綠珠傾國姿色,使人向石崇索取,被石崇拒絕。後孫秀在趙王司馬倫面前加害石崇,並領兵圍金谷園,欲強奪綠珠,她遂墜樓自盡。
綠珠之死,鄉人哀傷惋惜,為懷念她善良純真的為人,特建祠祀奉。歷代騷壇亦吟詩不絕。唐代詩人杜牧詠《金谷園》詩曰:「繁華事散遂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唐琬:陸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意緘心事,獨語斜難。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詢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
㈡ 中國女性在抗日戰爭期間做出了什麼貢獻呢
抗日戰爭時期,當時中日力量對比懸殊,這一場戰爭能夠持續多久,沒有人說得清楚。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其目的就是給全國人民打氣,告訴人民好長期作戰准備,要搞好後方建設積極生產給予前線更多物資,確保獲得最終勝利。在抗日根據地有大量女性投入到生產當中,種植糧食為前線提供給養。可以說抗日戰爭第一比拼的是置死地而後生的勇氣,第二比拼的就是後方生產能力。
第三,掩護抗日幹部。很多婦女為了保護抗日戰士而付出了生命,這類事情也多被影視劇所汲取,實際上當時的危險程度比影視劇更甚。第四,動員親朋參軍。在家國危急時刻,正是這些女性的支持,使得她們的丈夫、孩子、親人義無反顧參軍抗日。要知道這些都是她們摯愛的親人,若是戰死對她們產生的精神沖擊是無法比擬的,但就算這樣她們仍然大力支持抗日,這是源於傳統家國思想,源於新文化的影響,源於抗日根據地婦女教育。
㈢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貢獻
一般而言,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春秋西施、西漢王昭君、東漢貂蟬和唐代楊玉環。
西施的貢獻:以身許國,迷亂吳王,為越王勾踐復國的重要棋子。
王昭君的貢獻:和親匈奴,弭平戰火,不是良將,勝似良將。
貂蟬的貢獻:離間董卓和呂布,終至呂布殺掉董卓,奠定漢末群雄蜂起之局面,開創三角戀情悲劇之先河。
楊玉環的貢獻:正經的貢獻真沒有,既和兒子睡,又和老子睡,應該是禍國紅顏。但這不能怪楊貴妃。唐玄宗愛樂舞,看著楊貴妃的豐乳肥臀,還編了《霓裳羽衣舞》,也算貢獻吧。
以上正解。以下戲說:
四個人都很美,在漫長的歷史時代,充當了無數古代中國人的初戀,成就了無數名畫名詩名文名劇,是中國文化的符號之一。這個貢獻太大了。
㈣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美人身陷番邦,為國家做出了什麼貢獻
最為著名的當然屬於王昭君,作為四大美女之一,出塞和親,緩和了塞外和國家的關系,同時,開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經濟。
㈤ 美女對社會的進步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現代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我們面臨著許多值得研究的現象和課題,如應運而生的美女經濟現象,表明了不容小覦美女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比如一座城市美女遷徙流向的強弱變化,絕對會表現出這座城市的富裕程度,因為,絕大多數的美女都嚮往富裕繁華的城市生活環境,人的這種天生的喜性由此也就成為了非常正常的自然現象。
一、美女往富裕的地方流動,最重要的是順應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那個古老而又現實的規律,也符合人世間的自然現象。畢竟,經濟發達地區是有錢人雲集和生活的地方,美女在這些地方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釣到金龜婿或者偶遇鑽石王老五,如果老天幫忙,或許從此也就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歸宿。
二、美女雲集可以增加一座城市的青春活力,可以增加一座城市市容市貌的靚麗指數,可以增加全方位吸引各層次高素質精英人才的成功率,可以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美女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三、美女雲集可以激發有雄心壯志的男人們的創業熱情,因為,男人們知道自古以來就是美女愛英雄,而如果有一份成功的事業,有一份令人羨慕的職業,那麼,這個男人在美女眼中絕對會是值得崇拜的對象,也會成為美女心目中渴望的那種非常具有安全感和理想的擇偶對象。
四、美女雲集可以為各路商人創造一個舒適養眼和氧氣足夠的生活環境,或許還可以增加當地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增加旅遊業的收入。尤其是在新企業開業典禮上如果能有身材一流,相貌俏麗,氣質高雅的美女做司儀站台,那絕對會是非常抓人眼球的畫面。
五、美女可以讓有錢人產生改良基因的美好想像。中國的有錢人在把財產傳給後代的同時,最為關心的是如何優化自己的遺傳基因,如何讓自己的後代也能有比自己更加靚麗俊朗的外表形象和聰明才智,因此,美女絕對會是能夠受到富裕家庭歡迎的改良基因。
美女喜歡繁華富裕地區的生活真的是明智的選擇,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選擇到經濟發達地區只是想讓自己能有更高質量的生活。美女愛英雄,因為英雄可以給她們帶來實現夢想的機會;美女愛財富,因為財富可以衡量自我價值實現的程度;美女愛繁華的都市生活,畢竟,經濟繁榮的大都市裡蘊藏著她們夢寐以求的理想。
由此可見,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美女的集聚效應也就越大,經濟越是發達地區對美女的容納度也會越高,給美女的機會也就越多,由此,更加劇了美女們嚮往富裕地區的生活,更增加了美女們往富裕地方流動的原始動力。
㈥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誰對歷史的發展作用最大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都是各具特色的,他們都非常有自己的美貌優勢,但是我認為對歷史發展作用最大的絕對當屬王昭君,因為她嫁去西域和親,給我們當時民族團結帶來了很大的作用。而其他的美人美則美矣,但是其實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不大的,因為無論是西施,貂蟬還是楊貴妃,其實他們都是依附於男人之下,他們在當時都只是作為男子的寵妃而受到人關注的。但是其實他們本質上沒有做出很大的貢獻。所以王昭君相比起來不僅有犧牲,也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