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首批殲-10女飛行員「金孔雀」余旭犧牲5周年,你知道她的故事嗎
“金孔雀”余旭,因飛機事故壯烈犧牲,目前能飛三代戰機的女飛行員,中國僅有四名,余旭就是其中一名。
B. 聶海勝:未來中國會有更多航天員刷新紀錄,航天員需具備哪些素質
聶海勝:未來中國會有更多航天員刷新紀錄,航天員需具備的素質有: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三名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依次出艙,身體狀態一切良好。聶海勝接受采訪表示:會有更多航天員刷新紀錄,創造中國高度!國家的棟梁,我們常常熱淚盈眶!
最後,航天員真的需要非常大的勇氣以及長久的堅持,這個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和耐力哦。真的,我們要為這些航天員感到驕傲,他們真的非常棒,是我們的驕傲,也是祖國的驕傲,感謝有你們!
C. 最美女機長名人故事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美女機長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落地的一剎那,輕輕地將手中的感測側桿一撥,空客A321飛機穩穩地著陸,在跑道上緩緩地減速滑行後,停在首都機場的3號航站樓。
「四兩撥千斤」的感覺很美妙,坐在機長的座位上,王崢享受著掌控一切的這一刻。
飛行結束後,乘務長向她報告一段小插曲:一位乘客登機時,透過廊橋和駕駛艙側窗瞥到駕駛艙里有一個女孩的身影。他難掩興奮地問乘務長:「請問,今天我們這趟航班的機長是那個最年輕的美女機長王崢嗎?」
「哇!我們中了大獎了。」當得到肯定的回復後,乘客驚喜地叫出聲來。
「我並不認識他。奇怪,他還知道我的名字呢!」提到剛才的小插曲,王崢朝我靦腆地一笑,臉上泛起了淡淡的紅暈。
「你天生就是開飛機的」
3月16日,從上海浦東機場到北京首都機場的CA985航班起飛後,飛機在巡航期間經歷了一陣輕到中度的顛簸。
王崢通過廣播及時向旅客通報了這一信息,並指示副駕駛跟航空管制員溝通,要求變換飛行高度層,區域航空管制員讓他們維持原有的飛行高度。接著,又是一陣搖晃,顛簸中,旅客開始有些騷動。
王崢從副駕駛手中接過通訊設備,直接向管制員說明了飛機狀態,「我們當前處在中度以上顛簸,要求立刻下降高度。」「在明確表明飛機當前的狀態後,管制員立刻同意我們改變高度。」飛機也隨之平穩下來。
「處變不驚,是一個飛行員最基本的素質吧!這樣的話,你才能很好地去處理後邊的事。」她平靜地如同在講述別人的故事。
在美國航校時,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告訴他們,女性想在這個行業取得機長地位,要付出比男性多三倍的努力。不過,無論是在航校從每一門理論課的學習到飛行實踐課,再到私照、商照、儀表考試,還是在國航開始自己的'職業飛行員生涯,從學員、第一副駕駛、第二副駕駛到正駕駛再到機長,王崢覺得自己一路走來,一切都自然而然。有一次,一位帶教過她的老資格飛行教員誇她說:「王崢啊,你天生就是開飛機的。」
在中國民航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讀大二時,有一次出早操,班主任向他們宣布了歷年都有的航空公司招飛計劃。和往年不同,這一次特別強調「男女不限」。一時間,招女飛行員成了校園里最熱議的話題。
「女同學們都慫恿我去試試。」抱著免費做次全面身體檢查的想法,王崢報了名。一輪接著一輪地淘汰刷人,沒想到她成了站到最後的女應征者。
到這個時候,王崢才想起該向父母匯報這個事。「撥通家裡電話,媽媽在電話那頭沒說話。我知道他們的顧慮,他們都覺得,一個女孩子當飛行員太辛苦,也不安全。」
想一想這是民航首次從科班招收女飛行員,再想像下當女飛行員是一種多麼具有挑戰性的人生,王崢覺得自己的心被誘惑了。最後,她在協議書上簽了字,作為「大(學生)轉飛(行員)」的女學員,開始一年國內基礎課學習和一年國外飛行課程。
在美國學習飛行時,透過駕駛艙開闊的玻璃,她第一次看到燦爛的銀河系,第一次看到劃過天空的流星,「那是在地面上根本看不到的」。「碰到夏天雷雨的時候,暴雨在很遠的地方下著,飛機兩側會有一些我們稱之為『光電表演』的打雷閃電,很漂亮。」
大多數時候,執行飛行任務的過程單調、乏味、辛苦,並不像電視劇那般浪漫、有趣。
2005年聖誕節,王崢完成學業回國,被分在國航的浙江分公司,2006年10月開始上飛機跟飛。2010年3月,她以第一副駕駛的技術等級,調到公司總部,成為飛行總隊第九飛行大隊唯一的女飛行員。
接收這位新成員之前,第九飛行大隊領導還專門開了個研究會。「整個大隊都是男性,怕她一個女孩子不適應,專門為她安排一個中隊幹部。結果,她自己很快地、很主動地就融入進來了。」九大隊王書記說。
「其他方面,我們對她的要求和男飛行員都一樣,在技術要求、航班安排上沒有特殊照顧。唯一的照顧是:我們交代教員,指導她時稍稍注意一下語氣。飛行教員對學員要求是很嚴格的,技術操作做得不合格,會很嚴厲,把學員批評哭的事是常有的。」像一把溫柔的尖刀。
2010年7月,王崢正式晉升為機長。此時,她還不滿28周歲。
王崢的帶隊風格是一把溫柔的尖刀。每次出任務,機組成員都是電腦排班隨機組合的。「你要把握一個原則:我們是一個團隊,既然今天一起出來飛,那就要盡量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事實上,她已經開始承擔一部分指導飛行學員的工作。當飛行員之前,王崢覺得自己很小女人。但是,「身邊的朋友跟我說,我一旦穿上飛行制服,感覺就變了一個人。說話的聲音、眼神都不一樣了。」
「我肯定是哭過的,也需要情緒宣洩,這才是正常人。但是,在單位里,在工作的時候,我是不會讓任何人看到我哭的;生活中,我也不可能在父母面前哭,因為父母會擔心。我會在酒店裡,一個人在屋子裡的時候哭。」
「最美、最年輕的女機長」的一夜成名,是一個意外。
2010年底,國航公司的內部雜志要做新一期內容,正為尋找新意而發愁。內部人士推薦說,我們這里有一個年輕女機長,形象氣質都很好。為了配合公司的工作安排,王崢第一次接受了拍照和采訪,並成為當期雜志的封面人物。
很快,那些英姿颯爽的照片和采訪文章流傳到了互聯網上。王崢的名字和「最美女機長」、「最年輕女機長」的稱號,一下子在網上火了起來。每天,全國各地的電視台、報紙、雜志打到國航總公司、飛行大隊想聯系采訪她的電話絡繹不絕。
網路的曝光和媒體的熱情,讓一向不愛拋頭露面的王崢備感壓力。
她開始學習調整和應對「一夜成名」:在工作間隙,接受經公司篩選、安排的媒體采訪,有時也和大隊領導們開開玩笑——要求為她發「特別工作津貼」。執行飛行任務時,中途去洗手間,也會和頭等艙或者公務艙的乘客遭遇上,「他們都會很熱情地向我打招呼,我也會回個微笑。能感覺出他們很想和我說話。」
除此之外,王崢小心戒備地防守著自己的小小世界,不讓媒體、公眾的好奇心與熱情越過界限半步。
「對我來說,大家給我的頭銜並不是很重要,我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這才是最實實在在的。當然,我也不喜歡外界壓力給我造成工作、生活的不方便。這是我不願意的。」
D. 中國首位女宇航員劉洋返回地球後,為何音訊全無她後來去了哪裡
浩瀚的宇宙,令人捉摸不透,也因此,提到宇宙,它的身上總有著一副神秘的面紗。在那一望無際之中,是否擁有著第二個地球呢?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宇宙一直是一個神秘而又難以摸透的東西。現在科技在不斷的發展,全球許許多多的科學家也在努力地研究宇宙的奧秘,盡管如此,我們人類現在所發現的宇宙的秘密就像是浩瀚的海洋中那幾滴的水珠。
雖然現在劉洋已漸漸遠離了航天事業,但她一直在幕後默默地為航天事業做出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貢獻。那一次的航天經歷,將是她人生最重要最難忘的回憶。
劉洋這樣的時代楷模需要我們的尊敬與學習,他們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和心血,為人們揭開充滿神秘色彩的宇宙的面紗。他們是人類探索宇宙所不能忽視的重要紐帶!無論是劉洋還是其他宇航員,都是人類探索宇宙這一長河中最閃耀的星!
E. 中國空間站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究竟有什麼背景
2022年4月16日,神舟13號載人飛船順利的完成了被富有的全部使命,帶著翟志剛,葉光富,以及王亞平三名宇航員回到了地球。而王亞平,這位首位太空漫步的女宇航員也在度引起了關注。她是我國首位實現了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員、也是我國第一個進入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還是在太空中時間最長的中國航天員,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國家的棟梁之才。
最後在2013年6月11日,王亞平坐著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到達了太空,在天空中講課,有了“中國首位太空講師”的名稱,也被人們稱贊為最美女宇航員。所以,王亞平的成功主要是她對於自己夢想的堅持以及她願意付出的奮斗於努力,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F. 中國最帥女飛行員:80後參加東海救助隊,宋寅為何會英姿颯爽救死扶傷
孩提時,你有沒有抬頭向天空看過?看的不僅是藍天雲朵,鳥飛落葉,更多期待的是看到劃過天空的飛機,而且看到時總會拍著身邊的小夥伴說:「看,飛機!」眼裡充滿著憧憬和渴望,那時候你是不是也有著飛行的夢想呢?
現在你我都是追夢人,哪怕道路坎坷,布滿荊棘,但請握住名為信念的刀柄,披荊斬棘,向著光亮追去,因為我們是中國青年!
G. 南航史上首位女機長,生於飛行世家,曾是空軍王牌飛行員,她是誰呢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吧,它或大或小,或遙遠或近一些,你想要說出或者是不想與他人分享或者羞於表達,這些都無妨,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夢想要你自己去捍衛它,去實現它,如何翱翔,答案在你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分的行動中,在你想要強烈實現它的不停歇的努力中。
飛行員的征途是天空與星辰,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願你有堅持的勇氣,去攀登,去翻越,去翱翔,你要堅信,每一天的堅持與努力會為我們插上翅膀。
H. 女航天員如何在太空保護自己的隱私有私人地帶,享用水優待
作為世界大國,我國正在不斷發展綜合國力,各行各業的相關科學技術也在飛速提升。在航空航天事業方面,我國也在持續努力,並且獲得了卓越的成果。 2003年,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與返航標志著我國第一次實現了載人航天,以楊利偉為代表的中國航天員們在全世界的見證下書寫了我國航天史的壯麗篇章。
在2012年以前,我國乘坐飛船進入太空的航天員都是男性,既然皆為中華兒女,無論性別,所有人都肩負著中華民族的未來,也都在為了民族復興而努力,至今, 我國已經有兩位女性航天員成功進入了太空,展現了巾幗不讓須眉的風采。
在飛船中,航天員們需要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如果都是同性,那麼相對而言就會隨意得多,但畢竟男女有別,當不同性別的航天員共處同一艘飛船時,要怎麼保持彼此之間的安全距離、保障自己的隱私呢?
我國的兩位女航天員
由於航天員的工作環境十分特殊,還具有極高的危險性,所以選拔標准十分嚴苛,不僅要具有強健的體格,心理素質也必須過硬。因為宇宙中的環境對人類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承受心理上的高壓,如果無法保持冷靜,就很容易出現心態失常,做出錯誤的決策。這對一個航天員來說很有可能是致命的。
據我國首批航天員描述,在選拔之初有1000多人,通過層層篩選到最後,剩下的就只有十幾個人了。而且,通過選拔並不意味著就已經順利成為航天員了,在這之後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理論學習、體能訓練、生存訓練、飛船操作訓練等等,其中光是理論課程就包括了60多門,這對航天員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也有極高的要求。
在女性航天員的選拔方面,要求就更為苛刻 。除了上述這些能夠算作基本的標准之外,還要求已婚已育,並且不能夠是剖腹產,必須是順產。這是因為在太空的低氧低壓環境下,手術留下的刀口可能會引起血管破裂,對航天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而在我國,有兩位女性通過了層層磨煉,順利進入太空並成功返航,做到了大多數男性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那就是劉洋和王亞平 。
劉洋是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員 ,在良好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她從小就表現出了優異的飛行天賦,高考畢業後,劉洋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成為軍人的這條道路,於1997年被長春飛行學院高分錄取,並且一直保持著優秀的成績,成為了同屆學生中的佼佼者。
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劉洋在2010年成為了我國第二批航天員,開始為進入太空做准備,接受更加嚴格的訓練。
其實, 在2010年和劉洋一同被選為航天員候選人的還有另一位女性,那就是王亞平 。王亞平還是劉洋的校友,她們都畢業於長春飛行學院,不過,王亞平的人生卻和劉洋截然不同。王亞平是在農民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和很多有同樣境況的同齡人一樣,初中剛畢業,家裡人就希望她放棄學業參加工作,但王亞平並不願意這樣做。
書本上的知識讓她對豐富多彩的世界產生了好奇和嚮往,她立志要進入大學繼續學習。王亞平同樣也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她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中、順利進入了長春飛行學院,並且在畢業後成為了武漢飛行部隊中一名年輕的飛行骨幹。
2012年,王亞平被確定為神舟十號的航天員之一,並且在2013年進入了太空。這次她還肩負著一個特殊的任務,那就是在太空中進行授課。 這使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實現太空授課的國家,對於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在太空中航天員都是如何生活的
如果宇航員只是乘坐飛船進入太空短暫停留,那麼整個過程會方便得多,只需要解決飲食和如廁等問題。但是像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這樣,航天員們都是需要在宇宙中進行實驗研究等任務的,所以他們需要在太空中長期生活,一艘小小的飛船顯然無法滿足這個條件,所以就有了 空間站 。
空間站的環境條件與地球上十分相似,航天員們不需要穿著沉重的宇航服也能在裡面進行活動。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是真空環境,無法傳遞聲音,航天員們在艙外只能通過無線電進行交流, 但是在空間站中他們可以直接進行對話,因為空間站中是有空氣的。
不過,在這里依然存在一個空間站無法模擬出來的條件,那就是 重力 。雖然我們目前已經掌握了在空間站中模擬重力的技術,但是實現這個技術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承載這個重力系統的空間站要足夠大。
現在的人類光是發射一個73米長、108米寬的國際空間站就耗費了1600億美元,這還是全世界多個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在科學家的預期中,重力系統是一個半徑有300米的環形裝置。在保證航天員活動的空間和其他設備佔用的空間之外,還要放下一個這么大的裝置,顯然不是人類目前的技術能夠辦到的。
航天員在空間站中生活的最大困難其實就是失重環境。 在地球上時,重力無處不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也習慣了雨水會降落在地面,高處的水會往低處流。但是在空間站中,水並不是流動的,而是呈破碎的水珠狀漂浮在四周。
在吃飯的時候,航天員也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進食,因為食物也會漂浮起來。所以航天員們吃的食物通常都是糊狀的,在擠進嘴巴裡面的時候必須要一口包住,否則食物殘渣會四處飄散,很有可能會影響空間站中的設備正常運轉。在喝水的時候,他們則會使用吸管。
除了日常生活的影響之外, 宇宙環境對航天員的身體也存在影響, 會導致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等身體變化。為了抵消這種負面影響,空間站中還設有拉力器和自行車功量計這類運動器械,幫助航天員進行身體鍛煉。
通常情況下,鍛煉強度是由這次航程的飛行時間決定的。空間站中的設備十分齊全,在克服失重的條件下,要正常生活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地球也會定期為空間站進行補給。
當航天員離開空間站進入太空之後,環境就沒有那麼舒適了。他們需要穿上加壓氣密的航天服,這能夠抵禦宇宙環境對人體產生的危害,讓航天員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正常的工作活動。
如今,航天服已經從第一代發展到了新款服裝。最初的航天服相對笨重,在內壓升高時會影響航天員的自由活動,而新款服裝已經和常服無異了,輕裝上陣能讓航天員們在更加舒適的環境下進行工作任務。
航天員們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隱私權屬於人權的一部分,任何人都擁有這個權利。不過,當航天員的性別從統一的男性變為有男有女之後,這個問題就變得更加明顯了起來。其實,我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男女航天員共同生活可能會出現的狀況。
因為在太空中處於失重環境, 太空站中的馬桶是具有吸力的特殊設計 。在一些空間站中只有一個洗手間,盡管會從中間用遮擋物隔開,但仍然會存在一部分問題。考慮到航天員的性別不同,「天宮一號」空間站分別設計了兩個獨立的衛生間,門口設置有一層非常厚重的軍綠色簾子,這個簾子不僅能夠隔絕光線,還可以隔去大部分噪音,給航天員們保留了足夠的隱私空間。
除此之外,還考慮到了男性和女性生理構造差異,配備了兩種不同的「排尿器」。在女衛生間中還設計了用來放置物品的小櫃子,女航天員可以在這里放置一些個人用品,比如能夠帶上飛船的無毒無污染的化妝品,還有生理期必備的衛生巾等等。
在「天宮一號」中,每個航天員的睡眠區域都是分別獨立的。在這個區域里有一種特殊的 「牆體床」 ,當航天員要休息的時候,就拉開牆體把床放下來,白天進行工作活動的時候,這張床就會被重新收進牆里,這樣的設計大大增加了空間利用率。在牆邊,還有一個能夠用來放置私人物品的小箱子,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了。
在空間站中,航天員們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樣沖澡,但是可以擦洗身體,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在自己的睡眠區域里完成這件事。我國會為航天員提供一種特殊的織物,這種織物本身就含有充足的水分和清潔成分,雖然過程不如淋浴那麼暢快,但要達到清潔的目的也綽綽有餘了。
小結:
我們可以看到,在「天宮一號」空間站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 航天員的隱私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並且充分考慮到了男女各方面的差異,做出了人性化的合理設計。
人類 社會 和 科技 在不斷進步,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也正在被人們逐漸正視並嘗試解決,盡管目前看來這還需要經歷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但相信在未來,不僅會出現越來越多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我們還能夠在其他領域也看見更多屬於女性的風采。
而這些女性則會和男性一起發憤圖強,成為我國的國之棟梁,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為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和飛速進步做出貢獻。到那時,我國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讓全世界都看到中華民族挺起的脊樑。
I. 女飛行員需要必備什麼條件
空軍女飛行員現在是每三年招收一次,只招收應屆普通高中理科畢業女生(需要參加高考),不是每個省市都招收的。 2005年招收的是第八批女飛行員,是在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和四川這12個省里招收了35名應屆高中理科畢業女生為我國第八批女飛行員。2005年招收的第八批女飛行學員,要求每名學員的高考成績達到省級本科控制線。
招收女飛行員的選拔條件:
1、年齡在16到19周歲。
2、考生必須具有所在學校的正式學籍,系招收年度應屆高中理科畢業女生。
3、考生必須有招收任務所在開招城市的正式戶口。
身體條件:
1、身高:在160—175厘米之間;體重:在45公斤以上;血壓:平靜血壓不超過18.4/11.7千帕(138/88毫米汞柱);視力:按空軍環形視力表雙裸眼視力分別在1.0以上;無色盲、色弱;無紋身、刺字。
凡有下列病史或體征者不宜參加報名、體檢:
四肢殘缺或身體有明顯畸型;有開顱、開胸手術以及頭部外傷昏迷史;經常腰腿痛或一年內有骨折史;有慢性胃腸病(經常心口痛、吐酸水或拉肚子)或七歲後患過傳染性肝炎;患過腦膜炎、腦炎、腎炎、結核病或有哮喘及經常咳嗽;經常頭痛、頭昏、失眠;家族及本人有精神病、癲癇病(羊角瘋)或本人有暈厥史;口吃(結巴);夢游症(睡眠中下床活動,事後自己不知道)或12歲後仍有尿床現象;耳聾,經常耳鳴或耳內流膿;乘車(船)惡心、嘔吐;牙齒脫落三個以上或明顯咬合不良;明顯斜視;平時戴眼鏡學習或有夜盲;月經經常失常、疼痛,伴有明顯貧血者。
心理素質和文化條件:
1、對飛行有較強的興趣和願望;2.心胸寬廣,性格開朗;3.大膽果斷,意志力堅強;4.情緒穩定,控制力強;5.理解、記憶等智力水平較高;6.思維敏捷,反應靈活,四肢協調、方位判斷准、模仿能力強。
2、參加報考的學生須參加當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外語限考英、俄語),高考成績和數學、英語、物理單科成績達到空軍規定的最低錄取控制線以上者。 組織報名和體檢:
由學校組織實施。考生符合自薦條件並徵得家長同意後自願報名,經所在班的班主任推薦,報學校審查同意後,填寫《空軍航空大學考生報名表》。
考生持《空軍航空大學考生報名表》和居民身份證(戶口簿或當地派出所出具的出生證明),由縣、區招生部門或學校統一組織,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到指定的全面檢測站接受體格檢查檢測。
體格檢查由空軍體檢專業人員按國防部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招收飛行學員體格檢查標准》實施。
政治審查:
體格檢查和心理素質檢測合格的考生進入政治審查。由各選拔中心和地方公安部門按照飛行學員政治條件規定的要求共同組織實施,學校和村、居委會及有關單位給予協助。 心理素質檢測:
時間與體格檢查同步。體格檢查合格的考生參加心理素質檢測,由空軍心理選拔專業人員按國家軍用標准《招收飛行學員心理檢查要求與方法》實施。
審批錄取:
空軍實行提前單獨集中錄取,錄取分數線由空軍招飛局劃定。審批錄取工作按照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對文化考試成績達到錄取分數線以上且政治、體格、心理素質等方面都優秀的考生實行優先錄取,對未達到錄取條件的考生不予錄取。被錄取的考生發給《空軍航空大學錄取通知書》。
J. 中國第一位殲10女飛行員,曾上過春晚,跳傘失敗犧牲時僅30歲,她是誰
作為我國四代機的典型代表,殲10戰機在我國空軍史上的地位非同小可,而能夠駕駛這款戰機的飛行員自然也是非常優秀的。而我國第一位殲10女飛行員,她還曾登上過春晚,不過在空軍生日的第二天,她卻讓人落淚。她就是有著「最美飛行員」之稱的余旭。余旭出生於四川崇州,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天府姑娘,她從小就有著飛上藍天的願望,所以在長大後她毅然從軍,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當時初冬的北方已經非常寒冷了,不過當天的天氣還算不錯,比較適合飛行。然而當表演方隊途徑河北唐山一帶時,卻突然發生了一等事故,形勢非常危急。當時表演隊的隊員都接到了跳傘的命令,而余旭也在第一時間選擇了跳傘。然而,余旭卻在跳傘過程中不幸撞到機翼,導致了跳傘失敗,壯烈犧牲。金孔雀隕落的消息傳來,讓人感到非常痛心,紛紛為其落淚。之後余旭的骨灰被送回了老家四川,前來參加追悼會的人數達到了好幾萬人,可以說,家鄉人民用了最隆重的儀式,來迎接這位英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