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介紹奧運項目《射劍》
現代射箭運動起源於英國,1908年進入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1920年之後取消,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又重新進入奧運大家庭。
韓國女隊在射箭項目上實力超群,被譽為夢之隊,包攬了近幾屆奧運會的全部射箭金牌。中國女隊在團體和個人項目上均具備一定的實力,有望在北京向韓國隊發起挑戰。
射箭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用於打獵和戰爭。最初的射手就是獵人,他們用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存。後來弓箭變成了戰爭中的武器。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弓箭。古代文明中,弓箭是使用非常普及的武器,中國使用弓箭的歷史從商代開始。
射箭在歐洲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傳奇人物羅賓漢是名聞遐邇的人物,專有名詞「羅賓漢」就是把一支正中靶心的箭用箭從中劈開的意思。
近代,隨著火器的出現和使用,弓箭等冷兵器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但由於它的健身功能、競技性、娛樂性等特點,在上流社會,弓箭狩獵曾被世界各地的皇親貴族所喜好。隨著人類歷史文明的進程,射箭逐漸普及化、平民化,現代社會生活中發展成了人們娛樂休閑的一項體育運動。
現代射箭運動始於英國,自1673年起,在英格蘭約克郡舉行的方斯科頓銀箭賽一直延續至今。1787年英國成立皇家射箭協會,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組織。19世紀初,射箭傳入美國,1828年成立費城射箭聯合會。1844年舉辦第1屆全英射箭錦標賽。1861年英國射箭協會成立,統一競賽規程。1879年全美射箭協會成立,同年在芝加哥舉行第1屆全美射箭比賽。1931年舉行首屆世界射箭錦標賽。
1900-1920年間射箭曾經幾次成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但是之後的50多年一直沒有出現在奧運會上,直到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從那以後,射箭就一直是奧運會的固定比賽項目。
射箭比賽場地要求平坦,由南向北,長約130米,寬約150米。弓由弓把、弓面及一對頂端帶環扣的彈性弓翼組成,弓弦可用滌綸線或其他材料製作,箭包括箭頭、箭桿、箭扣和箭羽,製作材料不限。靶可用紙、布或其他材料製成。
比賽用箭每支箭上都應標明選手的名字或首字母,與此同時還要在箭上飾以特定顏色和樣式的羽毛加以區分。在同一組比賽所使用箭支的樣式、箭羽和顏色必須相同。男子比賽所用弓重量在22千克左右,女子則為15千克左右。
比賽時選手站在距離靶盤70米的地方,靶盤是一個直徑1.22米的圓形,自中心向外分別為黃色、紅色、淺藍色、黑色和白色五個等寬同心圓色區。射中靶心將記作10環,射中最外面的圓圈記作1環,距離靶心越近的圓圈,射中後得分越高。
射箭運動員在比賽中還需要一些護具,例如護手、手套和護胸衣等等,可以保護選手不在箭離弦時傷到自己。此外,射箭比賽中常見的裝備還有盛箭的箭筒、幫助選手瞄準的瞄準器、使箭筆直飛行的羽毛等等。
奧運會比賽的參賽人數為:個人比賽男女各64名運動員,有3名個人選手入圍奧運會的奧委會可以參加團體比賽。每個奧委會最多有男女各3三人參加個人比賽,再有男女各1支隊伍(由3人組成)參加團體比賽,運動員可以同時參加團體和個人比賽。在個人比賽中,64名選手要進行1對1的單淘汰賽,半決賽的勝者爭奪金牌和銀牌,負者還要進行一場比賽以決定銅牌的歸屬。
射箭採用單淘汰賽。個人資格賽每人射6輪箭,每輪必須在4分鍾內射出12支箭,共72支箭;決出64名個人賽決賽選手和16支團體賽決賽隊伍。
個人淘汰賽(由資格賽第1對第64,第2對第63,依此類推)採用12箭決勝,16強前的淘汰賽為兩人同時發箭,射兩輪,每輪在4分鍾內完成6支箭;從1/4決賽開始,12支箭分四輪射出,每輪三支箭(每箭30秒內射出)。
團體採用淘汰賽,由排名第1對排名第16,第2對第15,依此類推。第一輪每隊共射24箭,分四輪射出每輪6箭(每名選手射2箭)。從1/4決賽後,24箭每次三箭,由三名選手輪流發射。
如果一支箭正好射在靶面上另一箭尾上,則按已中靶箭的環值得分。如果一箭射穿了靶面,或者射中靶面後反彈落地,則根據該箭在靶面上留下的中靶點或未標箭孔記分。無論是否射中箭靶,箭在越過3米線以外就被記分;如果箭不慎落地,但箭桿的一部分落在3米線內,則判該箭為未射出,可再射一支箭。
觀眾的觀賽行為像一把雙刃劍,只有正確地使用它才能讓觀眾成為整個精彩射箭比賽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文明的觀賽行為,不合時宜的鼓掌加油都可能影響射箭運動員技術的穩定發揮。因此,觀眾在觀看比賽時應做文明觀眾,嚴格遵守以下要求:
(1) 到指定的觀眾席位就座。由於射箭比賽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定要按照賽場的要求到指定的地點就座,不要到禁區,以免發生危險。
(2)嚴禁在比賽場地內大聲喧嘩、打鬧、爭斗和吸煙。手機要關機或設置在振動、靜音狀態。在運動員發箭時一定要保持賽場安靜,以免影響運動員的注意力。
(3)不要吝嗇鼓掌。在運動員射出一支精準的好箭後,觀眾應報以熱烈的掌聲;即使射出的不是好箭,也應鼓掌予以鼓勵,而不要噓聲四起,鼓倒掌。
(4)對運動員的支持要適時。應該知道在適當的時候對運動員予以支持,爆發掌聲,當運動員正在瞄準,將要發射時,千萬不要突然爆發聲響,這是觀賞射箭比賽時特別要注意的。
(5)愛護公共設施,保持場內清潔。不要隨地亂扔紙屑、果皮和空瓶罐等。
項目設置男子(2項)
個人賽 團體賽
女子(2項)
個人賽 團體賽
Ⅱ 陳小紜一箭十環獲網友稱贊,她是不是很有體育天分
陳小紜一箭十環獲網友稱贊,她是不是很有體育天分?
一、陳小紜一箭十環獲網友稱贊是什麼情況?演員陳小紜自從出演了《如懿傳》當中惢心這個角色之後,就讓大家看到了他精湛的演技,在和於小彤兩個人談戀愛之後,陳小紜就逐漸的讓大家認識到了她,她不僅是一個外表非常出眾的女明星,更是一個個人技能非常強的人在一次綜藝節目地錄制過程當中,陳小紜展現了他非常強的射箭技能,在射箭的時候,他不僅裝備非常的齊全,而且直接一箭射出了十環的好成績,這讓周圍的朋友們都覺得特別的驚訝,之前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地時候,陳小紜的射箭技能以及藝術體操方面的精彩表演都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次大家對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Ⅲ 亞運會射箭排名賽進行2輪,每輪比賽射出幾支箭
射箭有四次屈居老二
俗謂千年老二
稱呼真的很搞笑
此次以一環之差輸給了韓國隊
新浪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20日晚,本屆奧運會女子射箭比賽決出了最後一枚金牌,韓國隊關鍵時刻經受住了考驗,以241環比240環,1環的優勢險勝中國隊,獲得女子團體金牌,中國隊獲得銀牌;在此前結束的銅牌爭奪戰中,中國台北隊以242環比228環的成績戰勝法國隊,獲得銅牌。
用「夢之隊」來形容韓國女子射箭隊一點也不為過,二十年來9塊奧運會女子射箭項目金牌全部成為了她們的囊中之物。在本屆奧運會上,她們仍然是比賽的焦點:在開賽第一天的排位賽上即以2030環的成績打破由她們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倦成賢還打破了由義大利選手保持的個人世界紀錄。在前天剛剛結束的女子個人淘汰賽中,韓國選手倦成賢、李成震更是包攬了金銀牌。
中國女子射箭隊長期以來一直是為數不多能給韓國隊製造麻煩的對手,在前幾屆奧運會上,中國女將叄次獲得團體和單項的銀牌,只差嘗嘗獲金牌的滋味。本屆奧運會的中國女隊實力明顯高出除韓國外的其它列強:領軍人物張娟娟亞洲射箭錦標賽和歐洲大獎賽上接連奪冠;老將何影是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得主,兩屆奧運會的經句造就出她豐富的大賽經驗;林桑曾是一九九四年亞運會女團冠軍隊主力,能在競爭激烈的國內選拔賽中脫潁而出已經顯示出她超強的實力。近年來國際射聯針對韓國制定了一些列新規則,如要求運動員用規定的箭支、規定時間打出理想的成績等,這些規則的變化將使比賽的偶然性增大,對中國沖擊金牌相對有利。
雅典奧運會本項目比賽中,中國隊首先戰勝澳大利亞隊,在1/4決賽中又淘汰了烏克蘭隊,半決賽230比226擊敗中國台北隊,殺入決賽。韓國隊首輪輪空,第二輪戰勝希臘隊,半決賽中又以249比234較大優勢擊敗法國隊,躋身決賽。
決賽中,韓國隊開局就表現出超強實力,第一輪叄箭射出28環,中國隊進入狀態相對較慢,3箭過後成績是26環。在這一組剩下的6箭中韓國隊保持了良好的狀態,以84環比81環領先中國隊3環。第二組中國隊發揮平平,叄輪成績分別為27環、26環、25環,而韓國隊射出了27環、25環、27環的成績,將比分差距擴大到了4環。第叄組比賽,中國叄位選手穩定住情緒,分別射出27環,而韓國隊本輪發揮則不理想,這時比賽出現了戲劇性的一面,前兩輪一直落後的中國隊以240環率先結束了比賽,而還差一箭完成比賽的韓國隊此時成績為231環,這意味著在最後一箭中,她們只有射出10環的成績才能戰勝中國隊。全場的目光都注視到將要為韓國隊射出最後一箭的選手倦成賢身上,在巨大的壓力面前,這位本屆女子個人淘汰賽冠軍得主並沒有讓她的隊友失望,在精心瞄�之後,她�確的將箭送到靶心正中10環的位置,一箭定「音」完成了韓國隊奧運會團體比賽5連冠的霸業!面對心理素質出眾的老對手,中國女子射箭隊只能再次接受亞軍的命運。
縱觀比賽過程,中國隊進入狀態相對較慢,但是在關鍵時刻她們並沒有手軟,一箭一箭往回追,在最後時刻給對手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表現出了世界一流強隊的風絛。而韓國隊員在重壓之下能做到「有的放矢」,這也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處變不驚,過硬的心理素質恐怕也是韓國隊能統治箭壇20餘載,獨孤求敗的秘訣之一吧
Ⅳ 北京奧運會金牌得主的奮斗故事
姓名:程菲(Cheng Fei)
性別:女
生日:1988.5.29
籍貫:湖北黃石
身高:1.54米
體重:42公斤
教育背景:初中
個人愛好: 讀書、聽音樂
項目:體操
優勢項目:跳馬
運動經歷:1995年進入武漢業余體校練體操,教練是柯靜;1997年進入武漢體院,教練趙漢華;候福盛,1999年進入湖北省隊,教練是毛燕玲、李玉民;2001年進入國家隊,教練是陸善真、劉群琳。
作為現時中國體操隊的領軍人物程菲,其「絕技」毽子後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更是史無前例的動作,在墨爾本舉行的第38屆世界錦標賽做出該動作後,國際體操協會便將其命名為「程菲跳」,亦是第一個以中國女運動員名字命名的動作,足見其地位及重要性。「程菲跳」這個在舊評分制起評難度達10分的動作,難度在於上馬後使用後手翻,在無法看到馬鞍情況下...
程菲的父親程立高是個月薪500元的普通工人,母親是位下崗女工。如此平凡的家庭是如何培育出一個「體操皇後」的呢?45歲的程立高是湖北省黃石港口的一名普通調度員。1987年,他與東風輪胎廠黃石分廠的女工徐春香結為夫妻,次年5月生下女兒程菲。程菲出生後不久就因營養嚴重不良,時常生病住院,令程立高夫婦操心不已。
程菲好不容易長到2歲時,仍然面黃肌瘦,身材也比同齡的孩子矮一大截。程立高不得不為女兒的身體擔擾了。程菲4歲上幼兒園時,程立高就把女兒送到體操隊學習。沒想到,程菲竟然一學就上癮了。教練看了非常高興,對程立高說:「小程菲是塊練體操的料!」
聽說女兒有體操天賦,程立高心裡不由樂開了花。耳濡目染,程立高對體操知識的了解漸漸多了起來,竟然能對程菲的動作指點一二。買不起體操器械,他就因陋就簡,在家中的屋樑上吊上杠子,一根杠子代表單杠;兩根杠子,就是雙杠;用粉筆在地上畫上兩條線,就成了程菲的平衡木。
主要成績:
2003年日本少年體操比賽跳馬冠軍
2003年亞洲體操錦標賽團體冠軍、跳馬冠軍、自由操冠軍
2004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平衡木冠軍、自由操冠軍
2005年根特體操世界盃女子跳馬季軍;
2005年第十屆全國運動會女子體操跳馬冠軍、女子全能亞軍、女子自由操季軍;
2005年東亞運動會體操女子自由操冠軍;
2005年墨爾本第38屆世界體操錦標賽跳馬冠軍(中國女子跳馬首個世界冠軍)。
2006年丹麥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團體冠軍
2006年丹麥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冠軍
2006年丹麥第3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自由體操冠軍
2006年多哈亞運會女子自由體操,跳馬,團體冠軍
2007年世界盃體操賽斯洛維尼亞站女子跳馬冠軍。
2007年世界盃體操賽斯洛維尼亞站女子自由體操冠軍。
2007年世界盃體操賽斯洛維尼亞站女子平衡木冠軍。
2007斯圖加特第4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冠軍。
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夏季運動會女子體操團體冠軍
被評為CCTV體壇風雲人物2006年度最佳女運動員獎
教練:趙漢華、侯福盛
程菲跳是第二個以中國女運動員命名的跳馬動作,即踺子後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是在國際大賽中使用並完成該動作的第一人。
程菲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第38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完成該動作後,國際體操聯合會將其命名為程菲跳。
馬燕紅、樊迪、羅莉、莫慧蘭……,中國體操隊的冠軍牆上記錄著這些永遠閃光的名字,但在女子項目上以世錦賽冠軍身份兩登榮譽榜的在本屆比賽之前還沒有,不過今天,也就是北京時間2006年10月21日,這一歷史被湖北姑娘程菲改寫!如同一年前在墨爾本,打破中國女子跳馬世界零金的記錄一樣,程菲再次成為了書寫中國女子體操歷史的第一人!
2006年的哥本哈根,在這個童話王國的首都,程菲終於在女子跳馬比賽中成功衛冕,成為第一位中國女子體操世界大賽中衛冕,與此同時她還奪得了女子自由體操和女子團體的冠軍,在一屆世界錦標賽中同時奪得三枚金牌,這也是足以她感到驕傲的。
程菲第一次走人大家的事業還是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在當時公布的大名單裡面,之前並不引人注意的她入選。在范曄、張楠等被冠軍光環籠罩的明星選手的映襯下,當時個子小小的程菲實在是太不起眼了,無論是成績還是長相。可是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姑娘。
其實,當時程菲來到國家隊的時間並不算短,據她的教練劉群琳介紹,程菲剛到國家的隊的時候基礎並不好,但是她有很好的身體條件。於是幾年來,教練們一直默默地著重培養,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直到2003年的時候才有意識地讓她參加一些比賽,結果真的一鳴驚人。
在2004年的蘇州全國錦標賽上,在女子四個單項的比賽中,程菲戰勝了各位師姐奪得自由體操和平衡木兩塊金牌。而沒有人知道就在這次比賽的兩個月前,她的膝蓋剛剛受過傷。
2004年雅典奧運落敗之後,程菲在冬訓中苦練了踺子後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這個起評分為10分的動作。在2005年的澳大利亞墨爾本世界體操錦標賽當中,程菲在預賽中就完美地展現了這個動作,使得「程菲跳」誕生。這個第一次以中國選手名字命名的女子跳馬動作,從此開啟了程菲在這個項目的壟斷地位。2006年的丹麥,她再次的奪得跳馬的冠軍,並且還在自由操比賽中奪冠,這同樣也是中國女子體操歷史上的第一次。
現在,她已經可以算是中國體操女隊中最具綜合實力的運動員了,更是女子體操的領軍人物,希望2008年的程菲為國人帶來更好的成績,更大的突破。
程菲跳
學名——「踺子後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轉體空翻540度」
項目——跳馬
誕生記錄——2005年11月23日,澳大利亞墨爾本世界體操錦標賽。
名:張娟娟
性別:女
籍貫:山東青島萊西市
生日:1981.1.2
身高:1.70米
體重:63公斤
項目:射箭
1995年7月11日在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始接觸射箭,教練曲月鐸;1996年9月進入山東省射箭隊,教練王國;2001年進入國家隊,教練楊昌勛。
在2001年9月舉行的第41屆世界射箭錦標賽上,中國女子射箭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獲得團體金牌。這是中國射箭隊首次在世界大賽上拿到團體金牌。而在12月舉行的亞洲射箭錦標賽上,小將張娟娟獲得了女子反曲弓個人冠軍,一舉打破了中國女子射箭長期以來逢韓不勝的歷史。張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現獲得了2001年首屆中國電視體育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射箭女子個人決賽 在8月14日下午舉行,中國隊的張娟娟戰勝韓國選手朴成賢獲得金牌,這是中國射箭在奧運歷史上拿到的首枚金牌。此前中國隊自1984年參加奧運會射箭比賽以來已獲得過5枚銀牌,但從未摘金。連斬三位韓國名將,號稱一個人打敗了韓國隊!徹底打破了韓國人在這個項目上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射手終報雅典一箭之仇!
成長經歷
[編輯本段]
中國女子射箭隊的山東姑娘張娟娟在雅典奧運會上和女子射箭團體隊友一起獲得團體的銀牌。她的心中還很有很有遺憾的,一劍之差負於老對手韓國隊,也使得她
對於2008更加期待。
讓她的母親來回顧她的成長經歷,過去的一切似乎歷歷在目。
「娟娟從小是個內向的孩子,話不多,能吃苦,骨子裡有一股天生不服輸的韌勁。」
娟娟自入青島射箭隊後就很少回家,只能靠寫信和打電話聯系,訓練很忙也很刻苦。從農村長大的女孩有一種可貴的樸素,這幾年她從不買化妝品,攢了錢就寄到家裡供弟弟上學,小小的年齡便相當成熟、懂事。
娟娟長到14歲的時候,尚不知射箭是怎麼回事,但命運偏偏來敲響大門。娟娟最早學的是鐵餅、鉛球和標槍。她的長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寬體壯,像個男孩。
女兒「從小就長得棒實」。到小學五年級,娟娟就長到了1米64,被萊西體校錄取,教練選了去擲鐵餅。時間不長,教練又說:「你去練個輕松的吧。」當時,萊西體校沒有射箭這一項,張娟娟被高秀英教練看中,開始練射擊,為將來練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她遇到青島市射箭隊教練曲月風。曲月風問她願不願意練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射箭是什麼呢。「練就練吧!」直到最後她又隨射箭教練王國章訓練。所以,娟娟有時說:「不是我選的射箭,是射箭選擇了我。」
其實,射箭這項運動,在我們國家並不普及,但卻有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人一練就會「上癮」,越練越離不開。娟娟就是這樣迷上了射箭,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射箭,也成為娟娟一生的夢想和情結。
娟娟開始訓練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練射箭,滿懷好奇的她壓根連弓的影子都沒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擺射箭的姿勢。第二天,仍然沒有弓,教練給她們的是一根皮條,練力量。後來一根皮條換了兩根,再過些天變成了三根。每天她們就是那麼分腿一站,然後拉「皮條」。不時有脆響的「啪」聲,那是教練彎腰給她們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隊員不愛練,教練就拿了張弓,給那些聽話的隊員試試。一張弓要一萬多元錢,在當時的運動隊里很珍貴。通過這種方式,教練給那些不聽話的隊員小小的懲罰。
懷著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試了,拉不開,開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實下來。每天都是拉弓訓練,一天拉開弓300多次,拉開了還得停住,剛開始還行,次數多了,停住弓的時候胳膊直抖,實在撐不住了想往回縮,就會聽到教練「拉回去」的吼聲。這時候娟娟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有時她往家裡打電話說太累了,也曾經灰心過,父母就跟她說,「咱農家娃連這點苦都吃不消還能幹啥」,「就好像推小車爬坡,只能進不能退」。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打退堂鼓,有一次,還特地打電話和父母說:「爸媽,我懂事了,你們等我的好消息吧!」
人生難免會有挫折。到省隊不久,張娟娟就犯了射箭運動員獨有的「黃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黃心(9環和10環),弓就晃動。很多射箭運動員因為過不了「黃心病」這一關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樣的,在王國章的耐心指導下,硬是挺了過去,為改掉這「黃心病」竟下了兩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學箭一年後,張娟娟參加山東省「希望杯」射箭比賽就拿了冠軍。那次比賽設了單項距離獎、全能獎等共10個獎項,她一個人拿了8個。頒獎儀式上,獎是一項一項發的,她領了一個又一個,有時,還沒走回去,廣播里就又傳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掛了8個獎牌。
在張娟娟家的客廳里,擺滿了獎杯和獎牌,將相冊里微笑著的張娟娟襯托的更加美麗。
2001年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娟娟第一次參加世界高水平比賽,也是娟娟第一次作為國家隊員參加比賽。和她一起參賽的,有獲得過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個人銀牌的何影,有參加過悉尼奧運會的楊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奧運會銀牌時,娟娟還僅參加過省里的「希望杯」賽呢。娟娟說,大姐姐們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值得自己學習。而這次參加世錦賽,來自韓國、義大利、俄羅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對手,也是她的老師。
在女子個人賽中,中國隊中只有娟娟打進了前八名。當時隊里的「任務」是在世錦賽上奪取獎牌,對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爭取前4名的淘汰賽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時,箭尾突然意外脫落,失去平衡的箭斜著飛向箭靶,只中了3環。這一支「遠箭」,使娟娟痛失良機,排名第八。面對失利,娟娟說,這對她應該是一種激勵,她相信只要更認真、更刻苦地訓練,能和她們一樣好。
娟娟是個說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對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麼都要干好。打團體淘汰賽的時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隊友、教練都對娟娟捏了一把汗——個人賽意外失利後,她的壓力太大了,她能行嗎?而娟娟卻似乎早把前兩天的事甩到一邊,神情專注地打比賽。雖與何影、楊建平比,她的表現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張娟娟和隊友一起,奪得了團體冠軍,但她沒有滿足。她知道,對中國射箭來說,世界冠軍固然重要,但還不夠,中國射箭需要奧運獎牌。
2004年雅典奧運會射箭女團決賽正是朴成賢最後一箭射出10環,幫助韓國隊以一箭的優勢讓中國射箭奧運金牌的夢想瞬間化為泡影。而四年後的射箭女子個人決賽,張娟娟以1個9環戰勝了朴成賢,拿到了中國第一枚射箭奧運金牌。對此張娟娟說:「我感覺這枚金牌的意義非常重大,對於中國射箭人來說終於出了一口氣,感覺特別高興。」
決賽第一輪朴成賢29對26領先張娟娟3環,在12支箭的決賽中開局這樣的差距似乎很難彌補。但是因為朴成賢出現的失誤,張娟娟在最後一輪比賽開始之前竟然領先朴成賢1環進入到最後三箭的爭奪。最後三箭,兩人第一次都打出了10環的成績,不過第二箭朴成賢打出8環而張娟娟打出了9環,在最後一箭之前張娟娟反而以2環的優勢領先。盡管朴成賢最後一箭打出了10環的成績,但是張娟娟只要在比賽中打出9環就可以足以保證奪冠,最後時刻,張娟娟不辱使命,9環成績命中,終於為中國射箭隊拼得了這枚女子射箭個人的金牌。
獲勝後的張娟娟興奮的和現場的教練擁抱在了一起,這位中國射箭隊的老將也像個孩子一樣興奮的跳躍著,但是似乎這樣都無法釋放她此時激動的心情。現場的廣播也興奮的用中文喊出了張娟娟的名字,現場的掌聲和吶喊聲全部獻給了這位打破韓國射箭壟斷的中國女箭手。獲勝後的張娟娟和教練向現場觀眾揮手致意,這位一直在比賽中表情堅毅的老將也在此時展現出了難得的笑容。連克三名韓國射箭高手創造中國射箭的歷史,張娟娟用一個奧運冠軍頭銜完成了個人最靚麗的表演。
頒獎儀式上,比賽中陣容強大的韓國啦啦隊頓時沒了生氣,而見證了歷史誕生的中國觀眾也高揚著五星紅旗慶祝著中國隊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決賽中盡管只贏了對手一環,但是張娟娟卻跨出了中國女子射箭最大的突破。當賽場廣播最終宣布出張娟娟的名字時,現場的觀眾再次沸騰,賽場上那堅毅的表情也變成了頒獎儀式上燦爛的笑容。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張娟娟和現場的觀眾一起高唱國歌,在射箭的賽場上,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了最高的位置上。此時,所有的掌聲都獻給了這位創造了歷史的中國老將,張娟娟也用金鑲玉獎牌和她美麗的笑容回敬了一直支持著她的中國觀眾,同時也告訴韓國對手,你們並非不可戰勝。
Ⅳ 韓國射箭蠻厲害的么
是的,在韓國,射箭是一項流行的運動,許多大中小學都會開設這方面的選修課或是社團。韓國在射箭項目上的訓練也是世界最先進的國家之一.
"韓國隊的訓練可以被形容為「魔鬼訓練」,除了常規訓練之外,包括蹦極、高台跳水、深夜步行等手段都被用到訓練當中,甚至還用穿越地溝、孤島求生等極端方式來磨煉隊員意志。"(此段摘自tom網).
新華網首爾8月11日奧運專電(記者干玉蘭)韓國女子射箭隊10日在北京奧運會射箭場上奪得女子團體冠軍。1988年射箭被列入奧運項目後,韓國女子射箭隊已經連續20年獨霸奧運射箭團體金牌,韓國媒體11日揭開了韓國射箭隊在射箭訓練上的四項「秘密武器」。
綜合管理系統
韓國《朝鮮日報》11日刊登的文章說,韓國射箭隊在6年前開始全面使用一套射箭綜合管理系統。教練和運動員可以通過這套系統查閱韓國所有射箭運動員的歷史成績和有關記錄,包括每位運動員自開始接觸射箭項目以來的所有成績和信息、掌握射中靶心軌跡變化的過程以及身體和心理條件變化的過程。盡管韓國注冊的射箭運動員總數僅為1500餘人,但韓國以這種系統挖掘並培養出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射箭運動員。
團隊配合
韓國女子射箭隊的團體賽戰略也非常有效。第一弓箭手由沒有國際大賽經驗、首次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朱賢貞出戰,朱賢貞的特點是果斷、放箭速度快。而經驗豐富、老練沉穩的朴成賢和尹玉姬則隨時給予朱賢貞忠告和鼓勵。女子射箭隊的三位神箭手配合默契,在本次奧運會的所有比賽中幾乎沒有失誤。
用蛇練膽
另外,韓國隊的干擾訓練方式目前已為各國選手所熟知。為了鍛煉女選手的膽量,幫助她們在比賽中不會因過分緊張或受觀眾干擾影響發揮,韓國射箭隊經常選擇在棒球場或公園進行戶外訓練,還在訓練中將蛇放入隊員衣服或由助理教練裝扮鬼神驚嚇女隊員。
教練捨身陪練
韓國隊在訓練中還經常採取一些極端的方式,比如將靶上除10環和9環黃色部分以外其他部分都刮掉,甚至教練冒著中箭的危險,站立或坐在靶心旁邊讓隊員射箭,藉此培養射手沉穩精確的心理素質。(此段摘自新華網)
總之,韓國的訓練很啥啥,韓國的射箭無論男女都是很厲害.
Ⅵ 韓國射箭美女是誰啊,如圖
周子瑜(쯔위),1999年6月14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南市,中國台灣流行樂女歌手,2015年,周子瑜參加韓國JYP選秀節目《Sixteen》,並通過節目成為韓國女子演唱團體TWICE成員出道。
該圖片是周子瑜正在參加韓國MBC舉辦的《偶像運動會》中射箭項目。
Ⅶ 在北京奧運會女子射箭個人決賽中,中國選手張娟娟以110比109環戰勝韓國選手朴成賢,獲得冠軍。
對的
Ⅷ 2008奧運會.殘奧會.冠軍的小故事
奧運會:
曹磊,在獲得北京奧運會女舉75公斤級金牌,本該歡呼的時刻,陷入4、5分鍾的痛哭,這不是喜極而泣,而是真正悲傷的淚水,原因是,在她最後一次試舉前,教練告訴她母親已去世的消息,這個消息父親和教練瞞了她整整兩個月之久。最後一舉她沒有成功,沒有破掉世界紀錄,盡管她平時的成績要比這個記錄高很多。事後,她說:「我沒法集中精力,我在想著自己的母親。」
與沒能見母親最後一面的遺憾來比,沒有破世界紀錄的遺憾實在微不足道。我們只能希望,掛著「金鑲玉」去拜祭母親會多少減輕一點曹磊的遺憾和悲傷。
埃里克•尚蒂,美國游泳運動員,在以菲爾普斯領軍的美國游泳軍團,他的成績並不耀眼,但他卻獲得了世人的尊重。兩個月前被查出身患睾丸癌,他仍選擇了參加奧運會。在男子200米蛙泳半決賽中他未能晉級,奧運之旅也就此結束。對此,尚蒂並不懊悔,並對媒體談了他對這次北京之行的看法,「我非常高興,盡管我沒有獲得獎牌,但是我來到了北京,經歷了奧運會,這已經足夠了。」
另外,尚蒂的父親也是位癌症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療。尚蒂說,這次自己生病,讓他更好地體會到父親所經歷的痛苦。同時,他也要感謝所有關心他、幫助他的人。 「我會和父親進行一番長談,我們要用一種更為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疾病,沒有什麼困難是過不去的!」
這讓我想起了,近日網上流傳的熱門視頻——蘭迪•鮑什教授的演講《最後一課》,他的話感染了世界各地的人們,「我們不能改變手中的牌,但可以決定如何出牌。」運動員尚蒂的奧運故事,也一樣給了我們這種啟發。面對病魔,甚至死亡,他從容的態度和向上的精神,築起了他的人生高度,也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的靈魂,給我們這些觀者「在生活中添加一份嚮往與情感。」
這屆奧運會,伊拉克運動員沒有耀眼的成績,卻因為他們多舛的命運,得到了媒體的關注。先是被國際奧委會除名,無緣北京奧運,當時,女運動員達娜-候賽因對著鏡頭的眼淚和訴求打動了無數的觀眾。後來,他們夢想成真,在最後時刻取得了北京奧運會的入場卷,失而復得的喜悅又讓他們落淚。如今,他們的比賽已經開始,但是,「伊拉克運動員穿自己的舊T恤比賽」、「伊拉克女運動員穿二手跑鞋參加奧運」和「伊拉克運動員租借賽艇參加比賽」的新聞還是激起了很多觀眾的同情。
不過達娜-候賽因卻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自慚形穢,「我肯定希望自己可以擁有一雙名牌新跑鞋,但是我獲得了來北京參加奧運會的機會,已經很幸運了。」 她接著說道,「從我練習跑步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上。現在我的夢想8月16日就能實現,我真的太興奮了。」
一個從小就夢想踏上奧運會跑道的運動員,當即將站在鳥巢體育場與世界好手一決高下的時候,還會在意一雙跑鞋的新舊嗎?這是夢想的力量,也是夢想帶給人類的希望。
……
運動員有著我們無法企及的體力和運動技巧,但是他們也有普通人的心碎、樂觀、追求和夢想。
他們要面對的可能也是我們要面對的,他們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神奇小子」朱啟南落下了遺憾的淚水,但現場觀眾為這位小將送上經久不息的掌聲。朱啟南憾失了金牌,但金牌之外,還有感動。
朱啟南坦言自己背負了巨大壓力,當現場主持人宣布:「銀牌獲得者是朱啟南,中國!」全場的觀眾起立報以最熱烈的掌聲,站上亞軍位置的朱啟南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他不顧一切地揮灑著感激的眼淚。
在朱啟南的背後,是一條鮮為人知的艱辛路。他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在他父親朱遠看來,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於是,當這個男孩到了上學的適齡年紀,他就與父母一同來到了「大城市」溫州,懷揣著借來的一點錢。那時,父親朱遠有賣過水果、打過臨工,母親謝愛芳幫人家做飯,住在條件極差的出租房內。在這種環境下,朱啟南因營養不良特別瘦。他也從來不向大人要求什麼,唯一的玩具是5歲時候爸爸給的玩具槍。「18塊錢,一共有8種不同的聲音,你按一下就會響。後來那把槍被小外甥弄壞了,朱啟南當時還傷心哭了一次。」謝愛芳如是說。
就是這把玩具槍,開始讓朱啟南對射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了初一的下半學期,溫州市業余體校教練看中了好動的朱啟南。端槍、瞄準、扣動扳機……這樣的動作讓朱啟南痴迷不已。在溫州市的一次比賽中朱啟南奪冠,這讓他進入了省隊。2003年,第一次參加全國城運會的朱啟南顯示出了超強的心理素質和穩定的技術水平,順利奪冠。隨著參賽次數和金牌數目的增多,朱啟南進入了國家隊。但誰也沒有想到,朱啟南會被挑中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更讓人驚奇的是,他竟真的最終站在了奧運領獎台上。雅典後的四年,朱啟南為了實現自己在北京奧運會上衛冕的目標,依然努力訓練著。朱啟南每次回家通常都是「坐坐就走」。
失金之後,朱啟南坦言:「住進奧運村開始,就一直處於焦慮和困惑的狀態。太想去贏得比賽了,我明白不能以衛冕冠軍身份去沖擊這枚金牌,但要真正拋開這一切真的不容易。」是的,對一個年輕人而言,這的確太難了。
殘奧:
19歲的徐京坤出生在平度,他失去了左前臂,屬於二級傷殘。
12歲時,徐京坤從外面撿回來許多燃剩的爆竹,他把火葯倒出來裝在酸奶瓶里,打算自製「禮花」,結果「禮花」爆炸了,炸掉徐京坤的左前臂。徐京坤是個堅強的孩子,拉拉鏈、系鞋帶、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徐京坤始終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依然是學校體育場上的活躍分子,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學校足球隊隊員。「我雖然沒有左手,但在賽場上我沒感覺自己與其他人不同,我也可以跟其他人一樣,甚至做得更好。」徐京坤說。
徐京坤讀高二時,省殘疾人田徑隊選拔運動員,徐京坤進入省隊練短跑。組建中國殘疾人帆船集訓隊時,徐京坤經過嚴格的體檢和測試,從全國100多名參選者中脫穎而出。
帆船在海上航行需在較大的風中進行,船既要保持航向和一定的航速,又不能傾翻,這就需要運動員盡力去壓舷保持平衡,這些對正常人來說都很困難,更不要說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徐京坤來國家隊之前,連帆船都沒見過,但他憑著自己的聰明和刻苦很快上路了。除了嚴格按照教練的講解學習操作外,他晚上還抽空自學空氣動力學,研究船體結構,他喜歡在大海上行駛時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
冠軍:
1、男子10米氣步槍銀牌得主我國的朱啟南(04年雅典金牌得主),在登上領獎台的瞬間,淚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大家給了他許久的掌聲,因為,黃金班的年齡是他的最大資本,這次我們不已成敗論英雄。
2、中國馬術騎手華天,在騎術3項賽中不慎落馬。華天5歲上馬;14歲成為注冊職業騎手(打破16歲才可注冊成為職業騎手的慣例); 15歲時成為最年輕的二星級騎手;16歲時兩次擊敗世界冠軍.英國女王的外孫女 扎拉·菲利普斯。同年5月,奪得溫莎皇家馬術賽的女王杯;2006年放棄英國國籍,正式成為中國公民;17歲成為國際三星級騎手(最年輕的);准備40歲退役,爭取為祖國拿到奧運獎牌。
3、男子69公斤級別舉重韓國選手李培永2004年雅典奧運會惜敗中國選手張國政。08年奧運會抓舉取得好成績,挺舉第一次試舉,小腿肌肉拉傷。帶傷堅持2、3次試舉,最後痛苦的趴在比賽台上,這肯能是這位韓國名將的最後一次奧運征程,贏得了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4、曹磊,這個堅強愛笑的女孩,在眾人的矚目下贏得了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第23枚金牌。但是她註定與其他冠軍不同,別人可以開心地抱著金牌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祝福,而她要首先面對的卻是一個殘酷的事實,這個事實足以沖散她奪冠後的喜悅,因為她的母親已於兩個月前去世,而直到她已經確定奪冠,還有最後一舉時,教練馬文輝才告訴她母親去世的消息。
曹磊一直都希望將一枚奧運金牌親自掛在父母的脖子上。為了奧運會,她已經很久沒有回家,沒有看到思念她的爸爸媽媽。為了奧運會,她連母親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很多練習舉重的隊員都不能說喜歡這個項目,但是曹磊不是,這個女孩對舉重可以用痴迷來形容,因為她的爸爸也練過舉重,她始終認為這個項目充滿魅力。
曹磊的爸爸瞞了女兒兩個月,「相當難熬」是曹爸爸跟記者說得最多的四個字。這兩個月里,他回絕了所有媒體的采訪,就是不想讓任何一個人知道這件事,從而破壞曹磊備戰的心情。比賽當天,曹爸爸關掉了手機,就是希望能安安靜靜地等著女兒舉出一塊金牌。而當他從電視上看到曹磊取得這枚寶貴的金牌之後,當騰訊記者再次連通曹爸爸的手機時,他說:「這兩個月相當難熬,一會兒我就會去墳前去告訴她媽媽這個好消息。為了瞞著她,這兩個月真的非常辛苦。」
曹磊爸爸告訴記者:「比賽結束之後,我一直都在等著隊里給我消息,確定曹磊什麼時候能夠回家,回家之後我們再把這件事情告訴她,現在只是希望她能高高興興的,享受一段快樂的時光。」
賽後記者了解到,中國舉重隊女隊教練馬文輝在曹磊最後一次試舉前把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了她,那時,曹磊已經確定奪得女子75公斤級的金牌。目前中國舉重隊已經為曹磊買了回家的車票。比賽一結束,他們就會告訴曹磊。而第二天,她就會帶著「金鑲玉」回家奔喪。所有的冠軍都在微笑,而只有這個女孩要扛起一個殘酷的事實。
5、程菲跳是第二個以中國女運動員命名的跳馬動作,即踺子後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是在國際大賽中使用並完成該動作的第一人。
程菲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第38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完成該動作後,國際體操聯合會將其命名為程菲跳。
馬燕紅、樊迪、羅莉、莫慧蘭……,中國體操隊的冠軍牆上記錄著這些永遠閃光的名字,但在女子項目上以世錦賽冠軍身份兩登榮譽榜的在本屆比賽之前還沒有,不過今天,也就是北京時間2006年10月21日,這一歷史被湖北姑娘程菲改寫!如同一年前在墨爾本,打破中國女子跳馬世界零金的記錄一樣,程菲再次成為了書寫中國女子體操歷史的第一人!
2006年的哥本哈根,在這個童話王國的首都,程菲終於在女子跳馬比賽中成功衛冕,成為第一位中國女子體操世界大賽中衛冕,與此同時她還奪得了女子自由體操和女子團體的冠軍,在一屆世界錦標賽中同時奪得三枚金牌,這也是足以她感到驕傲的。
程菲第一次走人大家的事業還是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在當時公布的大名單裡面,之前並不引人注意的她入選。在范曄、張楠等被冠軍光環籠罩的明星選手的映襯下,當時個子小小的程菲實在是太不起眼了,無論是成績還是長相。可是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姑娘。
其實,當時程菲來到國家隊的時間並不算短,據她的教練劉群琳介紹,程菲剛到國家的隊的時候基礎並不好,但是她有很好的身體條件。於是幾年來,教練們一直默默地著重培養,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直到2003年的時候才有意識地讓她參加一些比賽,結果真的一鳴驚人。
在2004年的蘇州全國錦標賽上,在女子四個單項的比賽中,程菲戰勝了各位師姐奪得自由體操和平衡木兩塊金牌。而沒有人知道就在這次比賽的兩個月前,她的膝蓋剛剛受過傷。
2004年雅典奧運落敗之後,程菲在冬訓中苦練了踺子後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這個起評分為10分的動作。在2005年的澳大利亞墨爾本世界體操錦標賽當中,程菲在預賽中就完美地展現了這個動作,使得「程菲跳」誕生。這個第一次以中國選手名字命名的女子跳馬動作,從此開啟了程菲在這個項目的壟斷地位。2006年的丹麥,她再次的奪得跳馬的冠軍,並且還在自由操比賽中奪冠,這同樣也是中國女子體操歷史上的第一次。
現在,她已經可以算是中國體操女隊中最具綜合實力的運動員了,更是女子體操的領軍人物,希望2008年的程菲為國人帶來更好的成績,更大的突破。
程菲跳
學名——「踺子後手翻轉體180度接前直轉體空翻540度」
項目——跳馬
誕生記錄——2005年11月23日,澳大利亞墨爾本世界體操錦標賽。
名:張娟娟
性別:女
籍貫:山東青島萊西市
生日:1981.1.2
身高:1.70米
體重:63公斤
項目:射箭
1995年7月11日在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始接觸射箭,教練曲月鐸;1996年9月進入山東省射箭隊,教練王國;2001年進入國家隊,教練楊昌勛。
在2001年9月舉行的第41屆世界射箭錦標賽上,中國女子射箭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獲得團體金牌。這是中國射箭隊首次在世界大賽上拿到團體金牌。而在12月舉行的亞洲射箭錦標賽上,小將張娟娟獲得了女子反曲弓個人冠軍,一舉打破了中國女子射箭長期以來逢韓不勝的歷史。張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現獲得了2001年首屆中國電視體育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射箭女子個人決賽 在8月14日下午舉行,中國隊的張娟娟戰勝韓國選手朴成賢獲得金牌,這是中國射箭在奧運歷史上拿到的首枚金牌。此前中國隊自1984年參加奧運會射箭比賽以來已獲得過5枚銀牌,但從未摘金。連斬三位韓國名將,號稱一個人打敗了韓國隊!徹底打破了韓國人在這個項目上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射手終報雅典一箭之仇!
成長經歷
[編輯本段]
中國女子射箭隊的山東姑娘張娟娟在雅典奧運會上和女子射箭團體隊友一起獲得團體的銀牌。她的心中還很有很有遺憾的,一劍之差負於老對手韓國隊,也使得她
對於2008更加期待。
讓她的母親來回顧她的成長經歷,過去的一切似乎歷歷在目。
「娟娟從小是個內向的孩子,話不多,能吃苦,骨子裡有一股天生不服輸的韌勁。」
娟娟自入青島射箭隊後就很少回家,只能靠寫信和打電話聯系,訓練很忙也很刻苦。從農村長大的女孩有一種可貴的樸素,這幾年她從不買化妝品,攢了錢就寄到家裡供弟弟上學,小小的年齡便相當成熟、懂事。
娟娟長到14歲的時候,尚不知射箭是怎麼回事,但命運偏偏來敲響大門。娟娟最早學的是鐵餅、鉛球和標槍。她的長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寬體壯,像個男孩。
女兒「從小就長得棒實」。到小學五年級,娟娟就長到了1米64,被萊西體校錄取,教練選了去擲鐵餅。時間不長,教練又說:「你去練個輕松的吧。」當時,萊西體校沒有射箭這一項,張娟娟被高秀英教練看中,開始練射擊,為將來練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她遇到青島市射箭隊教練曲月風。曲月風問她願不願意練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射箭是什麼呢。「練就練吧!」直到最後她又隨射箭教練王國章訓練。所以,娟娟有時說:「不是我選的射箭,是射箭選擇了我。」
其實,射箭這項運動,在我們國家並不普及,但卻有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人一練就會「上癮」,越練越離不開。娟娟就是這樣迷上了射箭,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射箭,也成為娟娟一生的夢想和情結。
娟娟開始訓練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練射箭,滿懷好奇的她壓根連弓的影子都沒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擺射箭的姿勢。第二天,仍然沒有弓,教練給她們的是一根皮條,練力量。後來一根皮條換了兩根,再過些天變成了三根。每天她們就是那麼分腿一站,然後拉「皮條」。不時有脆響的「啪」聲,那是教練彎腰給她們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隊員不愛練,教練就拿了張弓,給那些聽話的隊員試試。一張弓要一萬多元錢,在當時的運動隊里很珍貴。通過這種方式,教練給那些不聽話的隊員小小的懲罰。
懷著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試了,拉不開,開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實下來。每天都是拉弓訓練,一天拉開弓300多次,拉開了還得停住,剛開始還行,次數多了,停住弓的時候胳膊直抖,實在撐不住了想往回縮,就會聽到教練「拉回去」的吼聲。這時候娟娟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有時她往家裡打電話說太累了,也曾經灰心過,父母就跟她說,「咱農家娃連這點苦都吃不消還能幹啥」,「就好像推小車爬坡,只能進不能退」。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打退堂鼓,有一次,還特地打電話和父母說:「爸媽,我懂事了,你們等我的好消息吧!」
人生難免會有挫折。到省隊不久,張娟娟就犯了射箭運動員獨有的「黃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黃心(9環和10環),弓就晃動。很多射箭運動員因為過不了「黃心病」這一關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樣的,在王國章的耐心指導下,硬是挺了過去,為改掉這「黃心病」竟下了兩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學箭一年後,張娟娟參加山東省「希望杯」射箭比賽就拿了冠軍。那次比賽設了單項距離獎、全能獎等共10個獎項,她一個人拿了8個。頒獎儀式上,獎是一項一項發的,她領了一個又一個,有時,還沒走回去,廣播里就又傳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掛了8個獎牌。
在張娟娟家的客廳里,擺滿了獎杯和獎牌,將相冊里微笑著的張娟娟襯托的更加美麗。
2001年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娟娟第一次參加世界高水平比賽,也是娟娟第一次作為國家隊員參加比賽。和她一起參賽的,有獲得過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個人銀牌的何影,有參加過悉尼奧運會的楊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奧運會銀牌時,娟娟還僅參加過省里的「希望杯」賽呢。娟娟說,大姐姐們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值得自己學習。而這次參加世錦賽,來自韓國、義大利、俄羅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對手,也是她的老師。
在女子個人賽中,中國隊中只有娟娟打進了前八名。當時隊里的「任務」是在世錦賽上奪取獎牌,對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爭取前4名的淘汰賽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時,箭尾突然意外脫落,失去平衡的箭斜著飛向箭靶,只中了3環。這一支「遠箭」,使娟娟痛失良機,排名第八。面對失利,娟娟說,這對她應該是一種激勵,她相信只要更認真、更刻苦地訓練,能和她們一樣好。
娟娟是個說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對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麼都要干好。打團體淘汰賽的時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隊友、教練都對娟娟捏了一把汗——個人賽意外失利後,她的壓力太大了,她能行嗎?而娟娟卻似乎早把前兩天的事甩到一邊,神情專注地打比賽。雖與何影、楊建平比,她的表現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張娟娟和隊友一起,奪得了團體冠軍,但她沒有滿足。她知道,對中國射箭來說,世界冠軍固然重要,但還不夠,中國射箭需要奧運獎牌。
2004年雅典奧運會射箭女團決賽正是朴成賢最後一箭射出10環,幫助韓國隊以一箭的優勢讓中國射箭奧運金牌的夢想瞬間化為泡影。而四年後的射箭女子個人決賽,張娟娟以1個9環戰勝了朴成賢,拿到了中國第一枚射箭奧運金牌。對此張娟娟說:「我感覺這枚金牌的意義非常重大,對於中國射箭人來說終於出了一口氣,感覺特別高興。」
決賽第一輪朴成賢29對26領先張娟娟3環,在12支箭的決賽中開局這樣的差距似乎很難彌補。但是因為朴成賢出現的失誤,張娟娟在最後一輪比賽開始之前竟然領先朴成賢1環進入到最後三箭的爭奪。最後三箭,兩人第一次都打出了10環的成績,不過第二箭朴成賢打出8環而張娟娟打出了9環,在最後一箭之前張娟娟反而以2環的優勢領先。盡管朴成賢最後一箭打出了10環的成績,但是張娟娟只要在比賽中打出9環就可以足以保證奪冠,最後時刻,張娟娟不辱使命,9環成績命中,終於為中國射箭隊拼得了這枚女子射箭個人的金牌。
獲勝後的張娟娟興奮的和現場的教練擁抱在了一起,這位中國射箭隊的老將也像個孩子一樣興奮的跳躍著,但是似乎這樣都無法釋放她此時激動的心情。現場的廣播也興奮的用中文喊出了張娟娟的名字,現場的掌聲和吶喊聲全部獻給了這位打破韓國射箭壟斷的中國女箭手。獲勝後的張娟娟和教練向現場觀眾揮手致意,這位一直在比賽中表情堅毅的老將也在此時展現出了難得的笑容。連克三名韓國射箭高手創造中國射箭的歷史,張娟娟用一個奧運冠軍頭銜完成了個人最靚麗的表演。
頒獎儀式上,比賽中陣容強大的韓國啦啦隊頓時沒了生氣,而見證了歷史誕生的中國觀眾也高揚著五星紅旗慶祝著中國隊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決賽中盡管只贏了對手一環,但是張娟娟卻跨出了中國女子射箭最大的突破。當賽場廣播最終宣布出張娟娟的名字時,現場的觀眾再次沸騰,賽場上那堅毅的表情也變成了頒獎儀式上燦爛的笑容。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張娟娟和現場的觀眾一起高唱國歌,在射箭的賽場上,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了最高的位置上。此時,所有的掌聲都獻給了這位創造了歷史的中國老將,張娟娟也用金鑲玉獎牌和她美麗的笑容回敬了一直支持著她的中國觀眾,同時也告訴韓國對手,你們並非不可戰勝。
Ⅸ 在北京奧運會女子射箭個人決賽中,中國選手張娟娟以110比109環戰勝韓國選手朴成賢
不都是出來了的東西嗎?朴成賢首先發箭,射出9環,張娟娟一箭10環吹響沖鋒號。朴成賢也不手軟,一記10環,而張娟娟手一顫,7環。第三箭朴成賢又是10環,張娟娟只射出9環,這樣,第一組三支箭之後張娟娟26環落後朴成賢3環。
第二組張娟娟先射,她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靜,第一箭9環;朴成賢只射出8環。第二箭張娟娟還是9環,朴成賢依然只是射出8環,兩人的差距縮小成了1環。第三箭張娟娟射出9環待定,朴成賢調整准心,一記10環;最終裁判確認張娟娟第三箭為9環。這樣,張娟娟落後兩環進入最後六支箭的較量。
第三組張娟娟一上來就是一個10環,朴成賢射出9環,雙方差距重新縮小為1環。第二箭張娟娟射出9環,朴成賢卻只射出8環,雙方總環數變為72平。第三箭張娟娟毫不手軟,10環,將壓力徹底甩給了朴成賢;朴成賢卻只射出9環,這樣,張娟娟反超一環。
第四組朴成賢先射,一記10環,張娟娟也是一記10環還以顏色,依然保持一環優勢。第二箭朴成賢壓力之下只有8環,張娟娟射出9環,以兩環優勢進入最後一箭。朴成賢射出10環,重壓之下張娟娟沒有任何猶豫,一箭9環,以110環比109環,一環優勢奪得冠軍。
原諒我是復制的
Ⅹ 是哪位選手獲得了射箭金牌
張娟娟(Zhang Juanjuan):中國女子射箭運動員 基本信息 姓名:張娟娟 性別:女 籍貫:山東青島萊西市 教育:中國海洋大學2004級體育訓練專業 生日:1981.1.2 身高:1.69米 體重:63公斤 項目:射箭 1995年7月11日在青島市體育運動學校開始接觸射箭,教練曲月鐸;1996年9月進入山東省射箭隊,教練王國;2001年進入國家隊。 在2001年9月舉行的第41屆世界射箭錦標賽上,中國女子射箭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獲得團體金牌。這是中國射箭隊首次在世界大賽上拿到團體金牌。而在12月舉行的亞洲射箭錦標賽上,小將張娟娟獲得了女子反曲弓個人冠軍,一舉打破了中國女子射箭長期以來逢韓不勝的歷史。張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現獲得了2001年首屆中國電視體育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射箭女子個人決賽 在8月14日下午舉行,中國隊的張娟娟戰勝韓國選手朴成賢獲得金牌,這是中國射箭在奧運歷史上拿到的首枚金牌。此前中國隊自1984年參加奧運會射箭比賽以來已獲得過5枚銀牌,但從未摘金。連斬三位韓國名將,號稱一個人打敗了韓國隊!徹底打破了韓國人在這個項目上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射手終報雅典一箭之仇! 大賽戰績 2001年 第十二屆亞洲射箭錦標賽女子反曲弓個人賽冠軍;世界射箭錦標賽女子反曲弓團體冠軍; 2001年世錦賽團體冠軍、個人第八,亞錦賽個人冠軍; 2002年亞運會團體第三名、個人第四; 2003年世錦賽個人第五、團體第七,亞錦賽個人第四、團體亞軍; 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團體銀牌。 2006年射箭世界盃總決賽個人冠軍 2007年世界盃英國站個人亞軍。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射箭團體銀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射箭個人金牌。 保持紀錄 2003年 鄭州 全國錦標賽 全國70米雙輪排名團體紀錄 1963環 2003年 緬甸 亞洲錦標賽 全國單輪全能(團體) 4044環 成長經歷 中國女子射箭隊的山東姑娘張娟娟在雅典奧運會上和女子射箭團體隊友一起獲得團體的銀牌。她的心中還很有很有遺憾的,一劍之差負於老對手韓國隊,也使得她對於2008更加期待。 讓她的母親來回顧她的成長經歷,過去的一切似乎歷歷在目。 「娟娟從小是個內向的孩子,話不多,能吃苦,骨子裡有一股天生不服輸的韌勁。」 娟娟自入青島射箭隊後就很少回家,只能靠寫信和打電話聯系,訓練很忙也很刻苦。從農村長大的女孩有一種可貴的樸素,這幾年她從不買化妝品,攢了錢就寄到家裡供弟弟上學,小小的年齡便相當成熟、懂事。 娟娟長到14歲的時候,尚不知射箭是怎麼回事,但命運偏偏來敲響大門。娟娟最早學的是鐵餅、鉛球和標槍。她的長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寬體壯,像個男孩。 女兒「從小就長得棒實」。到小學五年級,娟娟就長到了1米64,被萊西體校錄取,教練選了去擲鐵餅。時間不長,教練又說:「你去練個輕松的吧。」當時,萊西體校沒有射箭這一項,張娟娟被高秀英教練看中,開始練射擊,為將來練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她遇到青島市射箭隊教練曲月風。曲月風問她願不願意練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射箭是什麼呢。「練就練吧!」直到最後她又隨射箭教練王國章訓練。所以,娟娟有時說:「不是我選的射箭,是射箭選擇了我。」 其實,射箭這項運動,在我們國家並不普及,但卻有它的神奇之處,就是很多人一練就會「上癮」,越練越離不開。娟娟就是這樣迷上了射箭,而且一發不可收拾。射箭,也成為娟娟一生的夢想和情結。 娟娟開始訓練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練射箭,滿懷好奇的她壓根連弓的影子都沒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擺射箭的姿勢。第二天,仍然沒有弓,教練給她們的是一根皮條,練力量。後來一根皮條換了兩根,再過些天變成了三根。每天她們就是那麼分腿一站,然後拉「皮條」。不時有脆響的「啪」聲,那是教練彎腰給她們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隊員不愛練,教練就拿了張弓,給那些聽話的隊員試試。一張弓要一萬多元錢,在當時的運動隊里很珍貴。通過這種方式,教練給那些不聽話的隊員小小的懲罰。 懷著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試了,拉不開,開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實下來。每天都是拉弓訓練,一天拉開弓300多次,拉開了還得停住,剛開始還行,次數多了,停住弓的時候胳膊直抖,實在撐不住了想往回縮,就會聽到教練「拉回去」的吼聲。這時候娟娟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有時她往家裡打電話說太累了,也曾經灰心過,父母就跟她說,「咱農家娃連這點苦都吃不消還能幹啥」,「就好像推小車爬坡,只能進不能退」。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打退堂鼓,有一次,還特地打電話和父母說:「爸媽,我懂事了,你們等我的好消息吧!」 人生難免會有挫折。到省隊不久,張娟娟就犯了射箭運動員獨有的「黃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黃心(9環和10環),弓就晃動。很多射箭運動員因為過不了「黃心病」這一關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樣的,在王國章的耐心指導下,硬是挺了過去,為改掉這「黃心病」竟下了兩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學箭一年後,張娟娟參加山東省「希望杯」射箭比賽就拿了冠軍。那次比賽設了單項距離獎、全能獎等共10個獎項,她一個人拿了8個。頒獎儀式上,獎是一項一項發的,她領了一個又一個,有時,還沒走回去,廣播里就又傳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掛了8個獎牌。 在張娟娟家的客廳里,擺滿了獎杯和獎牌,將相冊里微笑著的張娟娟襯托的更加美麗。 2001年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娟娟第一次參加世界高水平比賽,也是娟娟第一次作為國家隊員參加比賽。和她一起參賽的,有獲得過亞特蘭大奧運會女子個人銀牌的何影,有參加過悉尼奧運會的楊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奧運會銀牌時,娟娟還僅參加過省里的「希望杯」賽呢。娟娟說,大姐姐們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值得自己學習。而這次參加世錦賽,來自韓國、義大利、俄羅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對手,也是她的老師。 在女子個人賽中,中國隊中只有娟娟打進了前八名。當時隊里的「任務」是在世錦賽上奪取獎牌,對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爭取前4名的淘汰賽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時,箭尾突然意外脫落,失去平衡的箭斜著飛向箭靶,只中了3環。這一支「遠箭」,使娟娟痛失良機,排名第八。面對失利,娟娟說,這對她應該是一種激勵,她相信只要更認真、更刻苦地訓練,能和她們一樣好。 娟娟是個說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對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麼都要干好。打團體淘汰賽的時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隊友、教練都對娟娟捏了一把汗——個人賽意外失利後,她的壓力太大了,她能行嗎?而娟娟卻似乎早把前兩天的事甩到一邊,神情專注地打比賽。雖與何影、楊建平比,她的表現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張娟娟和隊友一起,奪得了團體冠軍,但她沒有滿足。她知道,對中國射箭來說,世界冠軍固然重要,但還不夠,中國射箭需要奧運獎牌。 2004年雅典奧運會射箭女團決賽正是朴成賢最後一箭射出10環,幫助韓國隊以一箭的優勢讓中國射箭奧運金牌的夢想瞬間化為泡影。而四年後的射箭女子個人決賽,張娟娟以1個9環戰勝了朴成賢,拿到了中國第一枚射箭奧運金牌。對此張娟娟說:「我感覺這枚金牌的意義非常重大,對於中國射箭人來說終於出了一口氣,感覺特別高興。」 決賽第一輪朴成賢29對26領先張娟娟3環,在12支箭的決賽中開局這樣的差距似乎很難彌補。但是因為朴成賢出現的失誤,張娟娟在最後一輪比賽開始之前竟然領先朴成賢1環進入到最後三箭的爭奪。最後三箭,兩人第一次都打出了10環的成績,不過第二箭朴成賢打出8環而張娟娟打出了9環,在最後一箭之前張娟娟反而以2環的優勢領先。盡管朴成賢最後一箭打出了10環的成績,但是張娟娟只要在比賽中打出9環就可以足以保證奪冠,最後時刻,張娟娟不辱使命,9環成績命中,終於為中國射箭隊拼得了這枚女子射箭個人的金牌。 獲勝後的張娟娟興奮的和教練田渝陵擁抱在了一起,這位中國射箭隊的老將也像個孩子一樣興奮的跳躍著,但是似乎這樣都無法釋放她此時激動的心情。現場的廣播也興奮的用中文喊出了張娟娟的名字,現場的掌聲和吶喊聲全部獻給了這位打破韓國射箭壟斷的中國女箭手。獲勝後的張娟娟和教練向現場觀眾揮手致意,這位一直在比賽中表情堅毅的老將也在此時展現出了難得的笑容。連克三名韓國射箭高手創造中國射箭的歷史,張娟娟用一個奧運冠軍頭銜完成了個人最靚麗的表演。 頒獎儀式上,比賽中陣容強大的韓國啦啦隊頓時沒了生氣,而見證了歷史誕生的中國觀眾也高揚著五星紅旗慶祝著中國隊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決賽中盡管只贏了對手一環,但是張娟娟卻跨出了中國女子射箭最大的突破。當賽場廣播最終宣布出張娟娟的名字時,現場的觀眾再次沸騰,賽場上那堅毅的表情也變成了頒獎儀式上燦爛的笑容。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張娟娟和現場的觀眾一起高唱國歌,在射箭的賽場上,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了最高的位置上。此時,所有的掌聲都獻給了這位創造了歷史的中國老將,張娟娟也用金鑲玉獎牌和她美麗的笑容回敬了一直支持著她的中國觀眾,同時也告訴韓國對手,你們並非不可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