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漢中到西安有哪些值得遊玩的地方
從漢中到西安值得遊玩的地方:
石門棧道
石門棧道風景區位於漢中市漢台區、勉縣、留壩交界的褒谷口,是漢中著名風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中國棧道之鄉”和“西北的水利明珠”。
唐華清宮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原驪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其中。唐華清宮、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皇家園林。華清宮原本是唐朝時期皇家貴族游幸的別宮。華清宮也可叫做湯泉宮、溫泉宮、華清池、驪山宮、驪宮。
B. 到漢中周邊遊玩一天,哪些地方比較好玩
謝謝悟空邀請。漢中很多景點都去過,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但只有一天時間的話,就很緊張了,下面我列出的每一個選項都需要1天左右的時間,供需要去漢中 旅遊 的朋友們參考。
1)漢中城區。漢江大橋、漢中博物館、拜將壇,尤其是博物館,非常值得一看,對了解漢中的 歷史 很有幫助。
2)褒斜棧道風景區。官方叫石門風景區,這個景區距離漢中市區非常近,只有十幾公里,景區有山有水,景色怡人,石門十三品書法愛好者不可錯過。
3)佛坪國家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眾多,熊貓谷可以看熊貓。佛坪的各種野味、野生菌不可錯過。
4)城固的桔園風景區。採摘,觀景,基本就是國慶中秋那一個月時間。橘子好吃還特便宜。
5)青木川古鎮。 在寧強縣,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就在那裡拍的,古街,古建築,古民居保存比較好,另外青木川地處川甘陝三省交界,這里原始森林留存較多,有自然保護區,各種珍稀動植物很多,金絲猴大熊貓就不用說了,中學課本上的珙桐都能見到,環境非常好,好吃的東西也比較多。
6)黎平國家森林公園。古木、山、怪石、瀑布、溪水,夏天秋天都不錯,個人更喜歡秋天去。
7)油菜花。3月份的時候,就可以了,漢中油菜花堪比貴州和雲南的,號稱最美油菜花海。
差不多就這些了。
漢中市九縣兩區遊玩的地方很多,但有些距離漢台區較遠的縣就不說了,說了,你把時間都用在跑路上了,雖然有句話叫:重要的在於過程。
一、先說漢中市的政府駐地漢台區。如果要了解漢中市的 歷史 文化,非漢中市博物館,也就是古漢台莫屬(見圖一)。順便附近的拜將壇和飲馬池(總稱西漢三遺址)也可以去看一下。如果要了解漢中市的現代城市發展,可以到興漢新區漢人老家去轉一轉(見圖二)。
漢台區郊區東西南北我尋思了一下,有兩個地方可以去看一下。一個是褒斜棧道石門水庫(見圖三)和天台山(見圖四)可以去爬下山。最後,漢中一江兩岸的天漢濕地公園也不錯,這幾天蘆葦花開了,可以去感受一下網紅的感覺(見圖五)
好了,就這五個地方你一天也跑不完,還是選擇性的去吧。
二、距離漢台區最近的區縣,就是南鄭區(以前叫南鄭縣),過了漢江上的幾座大橋就進入南鄭區了。
南鄭區的景點很多,較近的有漢山廣場(見圖六)和漢中現在最大的佛教寺院開明寺(見圖七)。較遠的有黎坪國家森林公園,但黎坪太遠,一天時間去玩,基本就走馬觀花。
三、再近一點的縣就是城固縣,距離漢台區30公里。城固縣是出使西域的張騫的故鄉,可以到張騫墓去拜謁一下(見圖八)。
四、接下來就是勉縣了,距離漢台區40多公里。中國的智慧之星諸葛亮的墓地就在勉縣定軍山腳下,喜歡看《三國演義》的朋友可以去拜謁一下,當然,還有新修的諸葛古鎮也可以去轉一下(關鍵是不要門票,見圖九)。
除了這兩區兩縣,其他的縣來回都要一二百公里,因為時間關系,暫且就不說了。
漢中是國家優秀 旅遊 城市,國家 歷史 文化名城,被譽為「西北小江南」。悠久的兩漢三國 歷史 文化和優美的自然山水風光最具特色。如一日周邊游,白天重點游覽石門棧道風景區,既覽閱到漢中的兩漢三國 歷史 文化,又感受到漢中的山水風光,返程晚飯後再去瞻望一下古漢台、拜將台,更可加深對漢中 歷史 文化的了解。也可游覽南鄭的「一山(漢山)兩湖(南湖——紅寺湖)」,感受漢中的秀麗山水。也可重點游覽勉縣的武侯祠、武侯墓、定軍山、諸葛古鎮,深切感受漢中三國文化和智慧化身諸葛亮的風采,等等。總之,漢中周邊自然優美,文化深厚, 旅遊 資源豐富,交通便捷, 旅遊 漢中,定會游得盡興。
我對於現在的漢中來說,是個外地人了!漢中周邊一日游地方還真的有幾個,也都不錯。
首推黎坪森林公園。景區分五個部分,不同景色和看點,裡面有交通車,跟公交一樣,方便。相當於石泉中巴大峽谷這樣的五個小景區。門票100元,比安康人厚道多了!這個季節你可以前一天下午去,住一晚上,涼爽,清心。
其次推薦光霧山。川陝交界處,80千米左右。風景看起來也很好,這季節只能享受涼爽,看不到紅葉是個遺憾。
第三推薦留壩。紫柏山森林公園去領略高山草甸的風景挺不錯。順帶參觀一下張良廟,一條線上兩個點,所以放前面。
第四推薦寧強的草川子。這個景點我沒有去過,聽朋友說景色比我去過的漢水源要好。其實漢水源也不次於周至的森林公園哦!
第五推薦去褒河的棧道,這個比較近,時間也短,看看也不錯。然後驅車40分鍾左右奔武侯墓,現在修的真不錯,早已經不是我們小時候經常進去玩的小廟了。想晚點回去你還可以去泡個溫泉20分鍾就到,這個溫泉我覺得比臨潼的水要好。對了,別去諸葛古鎮哦!河灘上新修建的,相當於涇陽的茯茶小鎮。
大家好,我是火龍哥,喜歡 旅遊 。大家都知道古代漢中有著名的漢中八景,那麼現在漢中有什麼好玩的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漢中的 旅遊 景點那些適合一日游,希望對大家 旅遊 計劃有所幫助。
華陽古鎮
這里是著名的文化古鎮,唐代還有兩位皇帝在此避難,始建於秦漢時期,華陽古鎮 旅遊 不僅是感悟 歷史 ,這里還有很多珍惜的野生動物,是著名的大自然寶庫。這里還有著名的紅色 旅遊 景點,紅軍軍部駐地。
武侯墓
是著名的三國軍事家政治局諸葛亮的墓地,在定軍山山腳下,因為當年諸葛亮曾經被封為武鄉侯然後這里也被叫做武侯墓。在墓園裡面有兩棵桂樹,據說是當年漢朝的桂樹。這里山清水秀,美不勝收。
張良廟
張良廟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勝地,是為了紀念留侯張良修建,據說是張良十世玄孫張魯當年的漢中王修建,在廟門上有一副楹聯博浪一聲震天地, 圮橋三進升雲霞。大繁至簡,說明了漢初三傑張良的一生。現在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我是火龍哥,喜歡 旅遊 喜歡分享,一生好入名山游,大家喜歡 旅遊 可以關注。
漢中周邊有許多可以玩的地方,就看你喜歡自然風景還是什麼了,我也只能給你推薦幾個了。
漢中黎坪森林公園。國家4A級景區,位於漢中南鄭區黎坪鎮,距離漢中市區65公里,自駕前往大概需要3小時左右。風景很不錯,人與自然完美的融合,是個放鬆身心的好地方,如果前往的話記得備一件外套,會冷。
青木川古鎮。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位於漢中寧強縣青木川鎮,地理位置特殊,陝甘川交界處,距離漢中市區197公里,自駕前往得4小時左右,要去的話得早早起來出發。去了青木川好好感受一下明代古建築的魅力和棒棒的風景。
漢中天台山。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漢中漢台區武鄉鎮,距離漢中市區18公里,可以去看看天台十八景,天台山遊玩後可以去褒河吃個魚或者花果山、河東店農家樂嘗一嘗漢中特色菜。
個人比較喜歡自然風景,所以推薦的都是這種,見諒見諒。
你一定要看完我的推薦,因為這是一處獨一無二的景點。
如果你想去游覽漢中知名的景點,那我推薦你在南湖風景區、興元湖公園、蓮湖公園(原清瑞王府)、天台山森林公園、陝南珍惜植物園、勉縣武侯祠、武侯墓、略陽靈崖寺、西鄉五指山中選擇一兩個吧。
如果你厭倦了名山大川,我推薦一處神秘的景點給你。
從勉縣出發,沿茶張公路往北行駛48公里,有一處鮮為人知的風景區。因為一個神話故事讓人只敢遠觀而不敢褻玩。
這個地方有一處深潭,每次只要有人往潭裡扔石頭,天氣晴得再好也會驟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所以當地人稱其為"雷堡盪"(音譯)。
雷堡盪位深山密林之中,其上下共有九個連續的深潭,在短短200米的距離,落差竟然高達百米。雷堡盪位於正中,是最大最深的一個。讓人稱奇的是,這九個深潭都是溪流鑿石壁而出,形成大小不一的酒壇狀深潭,個個深不見底。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在潭邊久坐也會覺得寒風徹骨。傳說有一年持續乾旱了三個多月,眼見著莊稼顆粒無收,就連山頭上的樹木也快被旱死了。於是人們去寺廟求雨,寺廟里的高僧說求雨需要去雷堡盪,並且非要下潛水底才可以。大家望著深不見底的潭水望而卻步。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個年輕人自告奮勇要求下潛求雨。於是人們找來割了三天三夜的藤條接在一起,這藤條足足有幾公里長。年輕人將藤條幫在腰間,一步步潛入水裡。岸邊高僧不停做法。直到第三天,年輕人才順藤條上來。上來後第一句話就是:"成了"。當人們再問其他事情時,年輕人只說了一句"以後求雨不用再潛水下了,只需要扔個石頭進潭裡即可",再也不願多說一句。所以現在只要扔個石頭進去,准會下雨。
在1980年的春天,有人看到潭裡有一條巨大無比的娃娃魚探出半個身子到岸邊透氣。於是我村和鄰村幾個不懷好意之徒就動了歪腦筋。他們用炸葯和雷管,自製了炸彈。偷偷扔進了潭裡,想把那個巨大無比的娃娃魚炸出來。結果只看到一股白煙從潭裡竄上去,在幾人頭頂盤旋片刻,往西南方向消散開去。在1981年的洪水中(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勉縣洪水記錄,1981年的洪水可謂百年一遇),這幾個人無一倖免,全部死於洪水,有一個人住的地勢很好,在山頂上,竟然也被突如其來的泥石流掩埋了。這件事在附近幾個村子幾乎家喻戶曉。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隨意去往雷堡盪潭裡扔東西了。偶然路過,也只能在潭頂的山崖上遠遠觀望。
現在,附近的村民所剩無幾,知道這個故事的老人大多已不在人世。雷堡盪的神秘已少有人知。這也正好給這片凈土留下來寧靜。
其實很多村子都有一兩個不為人知的神話故事。如果你有,請你講出來,讓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秘力量吧。大家好,我是精彩漢中,計劃有空去給大家拍幾張雷堡盪風景照
其實,漢中的山水間,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景點,它們像害羞的少女,神秘而又低調。也像熟悉的鄰居姐姐,雖不為人知但是對於在他周邊居住的人來說卻是再熟悉不過了。
很高興為你解答
如果你想在漢中一日游的話
我推薦你這幾個地方
拜將台
古漢台
石門棧道風景區
鋪鎮薰衣草庄園
薰衣草庄園是今年6月中旬才新建的夜景,雖沒去過但朋友拍的視頻真的很美呢,下面是我從朋友那拿的照片,你可以看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可以去褒河古鎮,或者勉縣的諸葛古鎮,南鄭的黎坪國家森林公園,漢中的天台山,這些地方都值得一去
去漢中火車站對面(金江大酒店後面小巷子)裡面美女多多。保證你玩的痛快!!!!.
C. 聽說唔哩有很多美女,是真的嗎
我咋聽都沒挺多,不過戀愛密室上確實很多甜妹紙。
D. 石門棧道里四大美女旁的對聯
石門棧道里四大美女旁的對聯:
上聯:厚底高天 堪嘆古今情不盡;
下聯:痴男怨女 可憐風月債難酬。
E. 穿越漢中石門棧道,烽火戲諸侯主角褒姒的家鄉在這里
石門棧道是漢中名勝,和廣元明月峽一樣,都是棧道景觀。石門棧道在漢中市漢台區,留壩,勉縣三縣交界的褒谷口。因為這里是褒姒的家鄉,就是周幽王為了逗 褒姒 一笑,諸侯親王,結果被騙,所以褒姒成了禍水。
石門棧道是中國棧道之鄉,也是西北的水裡明珠,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有褒斜道,還有石門,摩崖石刻,石門水庫。水庫是一九六九年開工,七九年竣工,就在褒河中游,是一個大型水庫。
褒斜道是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南起褒谷口,北到斜谷口,這是古代四川到陝西的主幹道,全長五百里。李白當年寫蜀道難,一定路過了這里,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褒斜道開鑿最早,規模大,用的時間也長。曾幾何時,秦朝派遣張儀,司馬錯伐蜀,大軍就經過了褒斜道,原來是穀道,後來成了可以運輸大部隊,輜重的棧道了。諸葛亮六齣祁山九伐中原,就經過此。
這里鬱郁蔥蔥,濃陰匝地,河道蜿蜒,褒河碧波盪漾,像黑河一樣,棧道上平坦的像水泥馬路,穀道里各種喬木灌木,扶手也非常的堅固,還有棧道是用實木製作的,花香鳥語,青山綠水。
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而且是商旅往來,冠帶交錯,隱隱展展,方轅接軫。當時修建水庫的時候,石門十三品的石刻,搬遷到了漢中市博物館內陳列,繼續發揮價值。
當時,褒姒鋪,棧道石門,將軍鋪,棧道平歌摩崖石刻,等等這些古跡,棧道遺跡都淹沒在了碧波之中了。就像三峽大壩一樣,水位抬升,移民搬遷,摩崖石刻,白帝城,張飛廟,都進行了遷移抬升。
在還沒有修成之前,這里只是穀道,絕險處必須攀緣而行,艱難辛苦,不可言喻。到了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任用范睢當了丞相,在懸崖絕壁上穴山為孔,插木為梁,修築了棧道,和後來諸葛亮修築的棧道一樣。
從西安經過戶縣,往西到了周至,眉縣,往西南走從斜谷進山,沿著斜水南行,經過鸚鵡嘴,下寺灣,翻老爺嶺,進入桃川穀地,再過靈丹廟,杜家坪,上五里坡,進入褒水,一系列的翻山越嶺,最後到了漢中。
真是蜀道難,使人聽此凋朱顏。劉邦和項羽相爭的時候,劉邦困在漢中,為了迷惑項羽,燒掉了棧道,讓項羽麻痹大意,褒斜道一度中斷了。三國時諸葛亮六齣祁山,大舉修棧道,因為擔心水患,所以改成了千梁無柱式。
這里風景秀麗,古跡薈萃,山勢險峻,怪石崢嶸,翠峰林立,清凈幽深。清朝有個文人,王晚香,把石門棧道,概括為石門二十四景。水庫修成以後,造型優美,碧波盪漾,高峽平湖。
人工湖有十七公里長,遊船,快艇往來穿梭,可以盡情瀏覽湖光山色。一灣碧水,夾江對峙,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里就像長江三峽一樣,溪流潺潺,清泉流瀉,大鯢,甲魚,白鷺很珍貴。
這里是美女褒姒的故里,是西北水利明珠,也是中國的棧道之鄉,是石門十三品的誕生地,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通車隧道,石門。這里有一種鮮魚,叫做褒河鮮魚。到了勉縣一定嘗嘗。
石門是當之無愧的石刻寶庫,有東漢的石門頌,袞雪,北魏時期的石門銘,這些被統一叫做石門十三品,它是研究古代軍事,交通, 科技 的重要資料,在書法史上價值很高。連日本人都說,漢中石門,日本之師。
石門隧道和棧道,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開鑿石門的時候,用的辦法就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開寶瓶口的辦法,把石頭燒熱,然後用冷水激,所以石門沒有刀劈斧削的痕跡。開鑿距今兩千多年了。
石門水庫在一九七九年竣工,因為這個水庫,石門棧道沉沒在了洶涌澎湃的浪濤之中。現在的石門棧道,是抬高八十米後,重新恢復的。長七里,南北走向,用的是石基式,平梁立柱式等多種形式。
F. 南北分界線上的古代大工程,秦嶺古道有怎樣的前世今生
海潮青年:從戰國開始,兩千多年中,在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辛勤之下誕生了許多大型工程,如都江堰、長城、秦直道、坎兒井、大運河等,在一座綿延3000餘里、迂迴崎嶇、險象環生的山脈中修築的數百上千里通道,是不是也要算古代的一項大工程呢?
秦嶺是深刻影響中國的雄偉山脈,是我國南北地理分界山,阻隔了大中國南北的地理氣候、山水環境、 歷史 文化、 社會 生活,司馬遷的「天下之大阻」,李白的「不與秦塞通人煙」,強調的都是秦嶺的阻隔,但在巍峨峻峭的秦嶺中,古人用雙手和智慧修築了古代的「超級工程」,兵家必然要控制,商賈必經之,文人雅士也會為之揮灑筆墨。
今天,我國修築大工程的技術水平已經很高,基建水平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秦嶺古道被更加便捷高效的公路、鐵路、航線代替,它們逐漸消失在深山中,即使它富有 歷史 價值、 旅遊 價值,也已經沒有必要復原,只是秦嶺古道都不應該被遺忘,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秦嶺古道的前世今生,以進一步認識秦嶺這座獨特而偉大的山脈。
淺識秦嶺古道
在綿延3000餘里的秦嶺山脈中,從西到東,人們在不同時期修築的秦嶺古道有祁山道、連雲道、陳倉道(故道、散關道)、褒斜道、儻駱道(駱穀道)、子午道、峪穀道(庫穀道)、藍武道(武關道、商於古道),它們是溝通關隴與漢中、關中與南襄的通道。
受制於地形和施工水平的影響,秦嶺古道都沿河谷前進,地形較平緩、河岸寬度大的路段,道路為和緩的平道;地形陡峻、翻越分水嶺的路段,古道或是大坡度道路,或是由石階構成的階道,它們依山就勢向前延伸。
當河谷兩側沒有足夠的河岸,遇到懸崖峭壁之時,人們就在山崖岩體中鑿方形石洞,插入木樑或石樑,梁的另一頭再用木柱支撐,上面用板覆蓋,也就如當代學者郭榮章先生說的「陡峻的山崖間,鑿石架木,下撐以木,上覆以板」,這樣的古道被稱為棧道,是修築秦嶺古道的重點工程,用當代的術語來說即控制性工程。
秦嶺古道中,最有價值的部分,除了那些關隘,就是棧道,而且棧道的土木建築價值、人文 歷史 價值、現代 旅遊 價值要高於關隘,如果從工程量和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看,秦嶺古棧道也不遜色於長城,況且長城是在大地上建造阻隔,秦嶺古棧道卻在阻隔山嶺上實現互通。
穿行與古道間、踏過棧道的,不僅只是兵馬輜重,還有大山兩側的商賈、鏢隊、平民百姓,以及讓古道載入書籍的文人雅士;秦嶺的交通要沖上,煙雲戰事之外,是人員、物資、文化的交流、溝通,此為古道工程在當時的最大意義。
古道千百里
關系著大山南北連通的秦嶺古道,長達1000餘里也是有的,如果不算上連雲道,秦嶺古道的長度都在500里左右及以上,修築這些古道會耗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因此它們無疑是一項大型土木工程。
連接隴地與漢中的是祁山道,起於今甘肅天水,經禮縣祁山、西和縣、成縣、徽縣、略陽、勉縣,止於今陝西漢中,全長1000餘里,其中略陽白水江鎮至漢中的路線與陳倉道重合。
連接關中與漢中(包括安康)的古道有五條,如果算上連接陳倉道和褒斜道的連雲道,是為六條。一是陳倉道,起於今陝西寶雞,經鳳縣、徽縣、略陽、勉縣,止於今陝西漢中,全長1000餘里;二是褒斜道,起於今陝西眉縣,經過太白、留壩,至於漢中,全長500里。
褒斜道往東,是為儻駱道,起於今陝西周至,經洋縣、固城,至於漢中,全長近500里;四是子午道,起於陝西古子午鎮,在腰嶺關分兩路,一路經寧陝、洋縣、固城,到達漢中,另一路經漢陰,到達安康。
子午道往東,為峪穀道,由義穀道、錫穀道、庫穀道構成,義穀道起於古長安大峪口,經柞水抵鎮安後與庫穀道相連,經旬陽,止於安康;錫穀道起於古長安小峪口,到達鎮安後與庫穀道相連,經旬陽,抵達安康。
連接關中與南襄盆地的是藍武道,起於今陝西藍田,經商洛、丹鳳、商南、西峽,止於今河南內鄉,全長約700里。
秦嶺諸道開辟於何時
人類走向文明的過程並不是隔絕的歷程,而是互通有無過程,這其中通道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山再高水再長也能出現通道,秦嶺在怎麼阻隔也擋不住先人互通有無的願想,這些通道往往是部族遷徙、軍事征伐、商旅往來的路線。
西周在今寶雞的渭水南岸分封散國,出土的散氏盤為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上有「周道」這一銘文,據王國維考證,這里的「周道」即為陳倉道;不過,秦嶺諸道的出現可能還要在西周建立之前,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有周文王「伐蜀」的字跡,周原以南即為斜谷口,褒斜道的起點;傳說周滅商時,有來自巴蜀的族群參戰;,還有,荊楚部族的遷徙路線大致與藍武道重合。
《華陽國志》之《蜀志》指出:褒斜道開通於三皇五帝時代,《讀史方輿記要》則言「褒斜之道,夏禹發之」,可以肯定秦嶺諸道的開辟時間要往西周之前推,如此才有後來的周幽王取褒斜道伐褒國,得一名為褒姒的美女。
依據出土的文物,以及古書籍的描述,可以推測:陳倉道、褒斜道、藍武道開辟的時間最早,要在西周之前;祁山道開辟於春秋時期;子午道開辟於秦朝;儻駱道開辟於東漢至三國這一時期;連雲道開辟於魏晉時期;峪穀道開辟於唐朝中後期。
秦嶺古道的前世
歷史 以來,秦嶺一直以屏障「自居」,能穿越這道南北屏障的古代要道肯定最為重要,所以秦嶺古道的昨天多戰事,動盪不安的時期古道上多為逃難之人,唯有煙雲戰事消散,古道才能成為商賈不息、行旅往來的溝通之道。
公元前320年,秦國奪取楚國的漢中,四年後,司馬錯率領秦軍從褒斜道翻越秦嶺,以漢中為跳板攻入四川盆地,秦人在褒斜道的懸崖上「穴山為孔、插木為梁、鋪木板聯為棧閣」,使褒斜道「棧道千里,通於蜀漢」,出現了「使天下皆畏秦」,這為秦國統一天下積累了充足的物質基礎。
成書於東漢的《石門頌》言道「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受挫的劉邦率其眾走子午道入主漢中,毀來時道路,再燒掉褒斜道(石門棧道),不僅迷惑了項羽,也斷絕關中南下進攻漢中的通道,待休養好生息,大張旗鼓對外宣稱重修褒斜棧道,韓信先派兵攻下下辨,封鎖雍軍進攻漢中的水路,在灌嬰的掩護下,漢軍明度陳倉打垮章邯,拿下關中要地(不存在「暗度陳倉」)。
在魏蜀對峙中,秦嶺成了軍事分界線,面對巍峨的秦嶺,諸葛亮煞費苦心,從公元227年出兵祁山,到公元234年兵敗五丈原,諸葛亮所經之道見證了蜀軍在秦嶺面前的掙扎,在沒有高效交通工具的冷兵器時代,諸葛亮即使有天妒之才,在崎嶇的秦嶺古道上也不得不面對北伐失敗的現實。
公元228年,馬謖失街亭,蜀軍全線潰退,撤退路上燒毀褒斜道留壩口到王家塄的棧道;六年後,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漢江山走向末路,曹爽「大發卒六七萬人,從駱谷入」打響了伐蜀之戰,鍾會分別從斜谷、駱谷前行最終滅蜀。
南宋在與金對峙中,姚仲曾出儻駱道反擊金軍;明末賀人龍取子午道攻伐李自成、張獻忠;清初圖海取子午道平叛占據漢中的吳三桂叛軍。秦嶺諸道上發生的戰事實在太多,在此取得勝利的一方,之後多成為一統江山的一方。
江山一統時,商賈、文人、平民就取代了兵馬往來於古道之中,道路即使艱險也阻擋不了人們互通有無,商賈讓古道上形成了一處處集鎮,文人讓古道上多了詩詞佳作,平民讓古道充滿生氣。
秦嶺古道的今生
進入20世紀後,秦嶺諸道已經完成它們的使命,逐漸被人們遺忘,除了生於斯長於斯的人,人們只能通過詩詞及史籍去感知秦嶺古道了,就這樣,秦嶺古道被草木掩蓋,大部分路段已經消失在深山中,棧道只剩懸崖上的洞孔。
今天,交通設施已經足以滿足秦嶺南北互通有無, 汽車 、火車、動車能在秦嶺之中穿行,其實現今的公路路線、軌道路線也大多沿襲古道的路線,只不過少了彎道、大坡道,逢山挖隧道,遇河架橋梁,不再難以上青天了。
G567、G7011線路沿襲了祁山道,寶成鐵路線路沿襲了陳倉道,G316線路沿襲了連雲道,G85線路沿襲了褒斜道,G108線路沿襲了儻駱道,G5、G210、西成高鐵等線路沿襲了子午道,G65、西康鐵路線路沿襲了峪穀道,G312、G40、寧西鐵路等線路沿襲了藍武道。
今天的秦嶺諸古道,背後仍然有人文、 歷史 、 旅遊 價值,除了各地熱衷的 旅遊 開發,古道的 歷史 、人文,乃至地理,都很值得專業人士去研究,這些往往能使 旅遊 有質的提升,可以豐富 旅遊 內涵,人們在 旅遊 體驗之後,也能把人文 歷史 延續下去。
前望古道之明天
秦嶺是深刻影響中國的雄偉山脈,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觀深入人心之時,寧願在山下多挖隧道,在山谷間多架橋梁,把對自然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因此在明天,即使古道擁有極高的 旅遊 價值,沒必要、也不可能全線復原,深山中的古道回歸自然,山緣的古道保護原貌,方能使綜合效益最大化。
少一些大幹快上的 旅遊 開發,不僅能保護秦嶺,也能保護遺存的古道,在挖掘 旅遊 資源,進行 旅遊 開發時,人們需要做的不是全盤復原古道,而是添加指導服務遊客的指示牌、編撰接地氣的旅行手冊幫助遊客感知 歷史 文化、只復原地點最合適的古道和棧道,保留古道的古拙樸實,方能引人遐思,讓人們長見識、畏天地、敬祖先、望未來。
秦嶺古道像一部活著的著作,上面有 歷史 、文化、地理,方方面面都浩如煙海,明天,它們或許會列入文化遺產;明天,你或許會想起古道上發生的戰事,或許會想起古道上發生的悲歡離合,也或許能誦讀經行古道的詩人說作的詩篇,最終,你也可能因為這些原因,前往秦嶺探尋這些古道,留下你對 歷史 的感慨。
參考資料:
G. 現在正是一年中春光燦爛的時節,請問各位公司有組織出去踏青嗎最想去的地方是哪
又是一年春光燦爛的時節,這個時候在我們西安,大部分人和公司組織春遊,有的去山邊,有的去農家樂,而我推薦去陝西漢中,看油菜花田,茫茫一篇黃色的油菜花,太美了。還可以品嘗漢中的地道陝南菜,漢中被叫做陝西的小江南,美食、美女、古跡數不勝數,有興趣的來西安的朋友可以去漢中轉轉。漢中市、西鄉縣,等等幾個地方還是有很多特色的哦。
之前公司就組織去過一次,路線如下:
西安~漢中黎平森林公園,其實山裡沒啥去的,就是好吃的多
然後石門棧道,這個地方必去,非常好玩的地方,一條打破,還有吊橋、滑索、和很多假山,曾經劉邦暗度陳倉的地方,好像是,除了別噴我哦。~
門口的小飯館的菜簡直不要太好吃。
PS:附上一張油菜花田的照片,真的不錯
H. 7月陝西最美避暑地,自帶空調人少景美,約三兩朋友就出發
轉眼來到了炎炎七月
最難熬的三伏天就要來了
天氣一熱起來
除了wifi、空調、西瓜……
其他都無意義了
在祖國大地紛紛進入蒸爐模式的時候
陝西境內還是有那麼幾個地方
自帶空調、無比清涼
而且人少景美
總有一個合你意
陝西千島湖——瀛湖景區
如果說有什麼地方去了一次,還想再去,那瀛湖一定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絕對是避暑首選。
素有 「陝西千島湖」 的瀛湖,獨具秦巴山水的韻味。可以在一個傍晚悠閑地坐在湖邊發呆,偶爾和飛過的鳥兒野鴨打個招呼。
乘坐遊船或快艇,從各個角度欣賞瀛湖的美。四周連綿不絕的山峰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寧靜的湖水。
地址 :安康市漢濱區瀛湖鎮
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金絲峽
金絲峽於陝西省東南部商南縣境內,2009年入選 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被譽為「峽谷奇觀,生態王國」 。
這里年平均氣溫14℃,峽谷縱深處盛夏溫度低至22℃,是一處天然避暑聖地。當你親眼見到金絲峽的時候,完完全全會被驚艷到! 怪不得有人說「 金絲歸來不看峽」,美得驚為天人!
湖水清澈透底,像一顆巨大的透亮的藍寶石一般。水在石槽中湍流,在石潭裡迴旋,在陽光的折射下,閃閃發光,猶如金絲串珠。
這里谷深狹窄,壁絕峰險,瀑群奇幻,溪潭珠連,原始幽深, 不論從那個角度望去,都是一副無需人工雕琢的絕美畫卷。
地址 :商洛市商南縣金絲峽鎮
中國北方第一原始大峽谷——金龍峽
碧山銀瀑,奇峰怪列,宛如一條穿雲破霧的巨龍在秦嶺懷抱中騰空飛翔,來到金絲峽,第一眼你就會愛上這里。金龍峽被譽為「 中國北方第一原始大峽谷 」,整個景區以「瀑布群落、林海氧吧、大峽風光、九峰疊翠、原始人文」五絕稱著於世。
景區有 金龍灣、金龍廟、老君嶺、桃花島、大峽峪、大廟竹海 等六大游覽區,主要景點100多個。從景點最高處龍窩子到金龍口,岩石上、河床里似有一條條若隱若現的金龍奔涌而至,金龍峽名不虛傳。
盛夏最熱時,金龍峽氣溫也只有25℃,負氧離子含量很高,是西安後花園中的一顆明珠。
地址 :西安市鄠邑區石井鎮蔡家坡
鯨魚溝竹海景區
位於白鹿原上的西安鯨魚溝竹海風景區,是西安近郊極佳的避暑勝地。這里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鬱,湖光山色分外撩人,一到夏天濃蔭蔽日涼意襲人。
景區集 生態觀光、文化 旅遊 、水上 娛樂 、休閑度假 為一體,有百果園、關中竹海、奇石林、瀑布、不老泉、鯨魚湖、竹海亭、拓展基地、燒烤宿營地、翠園餐廳、報恩寺宗教文化區等10多處。其中 千畝竹林、鯨魚湖、報恩寺有「關中三奇」之美稱 。
在優雅別致的竹林餐廳享受山野美味,在古樸嫻靜的民宿客棧憑窗休憩,放眼望去皆是美景,這樣的美好時光怎能不讓人心生羨慕呢~
地址 :西安市灞橋區狄寨街辦西車村
天下第一渠——鄭國渠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鄭國渠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始建於公元前246年,是 中國最早的大型無壩引水灌溉工程 ,為秦國的強盛和統一六國奠定了經濟基礎,有 「天下第一渠」 之美譽。
鄭國渠也因其得天獨厚的峽谷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級 旅遊 勝地。涇河獨特的水文造就了景區最精華的奇石景觀,玉璽石、龜仙石、龍鱗石、箭羽石等怪石林立;孔雀灣、龍女峰、鱷魚潭等形態奇特,蔚為壯觀。
文化的鄭國渠孕育了中華民族第一個帝國王朝,自然的鄭國渠猶如關中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彰顯著大自然的神奇。
地址 :咸陽市涇陽縣王橋鎮岳家坡村西北部
西北水利明珠——石門棧道
石門棧道風景區被譽為 「中國棧道之鄉」 和 「西北的水利明珠」 ,也是傳說中褒姒的故里。景區有 世界上第一例人工開鑿的通車隧道——石門 ,有與長城大運河比肩的 中國古代第三大建築奇跡——褒斜棧道遺址 ,還有與都江堰、鄭國渠齊名的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山河堰 。
這里還是「國之瑰寶」、摩崖石刻「 石門十三品 」的誕生地;還是「千金一笑」 西周美女褒姒的故鄉 。 歷史 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蕭何月下追韓信」、「曹操雞肋斬楊修」、「諸葛亮北伐曹魏」等故事都發生於此。
漫步在青山綠水環繞的棧道之上,想像那車水馬龍,烽煙四起的 歷史 畫面,眼前是碧波萬頃的美景,定會讓你終生難忘。
地址 :漢中市漢台區河東店鎮
這些如夢似幻的清涼之地
是這個7月不能錯過的風景
厭倦了城市的炎熱和聒噪
不如去這些地方
過一個清爽舒適的夏天吧~
智游陝西綜合整理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