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重慶小面怎麼做
重慶小面,重慶四大特色之一,是發源於重慶的一類麵食,是重慶人最愛吃的早餐之一,因曾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被我們重慶以外的外地人熟知,看著鏡頭下香得誘人的重慶小面,很多人對此嚮往不已。不過隨著重慶小面名氣的上升,現在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重慶小面的面館,可是對於它的做法,很多人都不太清楚,我亦如此。
3、湯鍋加入清水大火煮開,下入100克面條,重慶小面一定要吃最細的圓圓的龍須掛面,這樣味道才正宗。面條下鍋,大火寬水煮麵條,大約1分半鍾到2分鍾,即可關火。撈出過冷水,面條更勁道,口感更好,根據個人喜好過水即可。
4、准備一個面碗,放入一小勺蒜末、一小勺薑末、一勺芝麻醬、一小勺榨菜丁、一小勺花生碎、一小勺生抽、一小勺醋、加入煮麵條的湯,調味攪拌至調料化開,之後把過好水的面條放入碗中。
5、之後把洗好的青菜放入面湯中,大火煮開即可關火,撈出放入碗中,盛入一大勺肉末,一小勺小香蔥,撒上少許花椒面,雞精,調味均勻就可以享用了。
❷ 重慶小面的面條是什麼面條以及做法
重慶小面的面條是那種最細的圓面條。做重慶小面要先把骨頭湯,麻醬,芽菜,紅油,蒜末等佐料預先炸好熬好備用,然後把面條下鍋煮熟和備好的佐料調和而成,所以重慶小面味道獨特,色香味五味俱全,口感特別好,請採納吧。
❸ 小面商標含義;一雙筷子,4根小面,形狀像一面紅旗
請問有沒有一些圖片?
❹ 重慶的小面很出名,有什麼區別嗎和一般的小面
首先,南北方的面真的很不一樣,不要懷疑,我本身特別不喜歡吃面,在高中在河北的,回憶起以前上學也沒有怎麼吃過面,回來好幾年再過去的時候,我說再嘗一嘗吧,結果一碗面全被我給浪費了。
那我現在就個人感受來說一下南北方的面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在面上來說,更硬一些,有的人認為是勁道,這個我不敢說什麼,個人口味不同,再有就是北方的面普遍要寬、要粗、要厚,所以並不是特別的入味,重慶的小面大部分都是細細的,還有一種不到一厘米寬的,重慶稱作韭菜葉,顧名思義應該就明白了。還有一點就是在用油方面,重慶小面一般是用菜油和豬油,吃起來一個是香,還有就是順滑;而北方的面都是用的牛羊油,吃起來黏黏的,尤其是冬天,女生吃飯慢,厚厚的一層我根本就吃不下去;還有就是眾所周知的味道方面,重慶小面是香辣還有麻辣,而北方的味道更多的是咸,只能說個人吃不慣。
最近接觸到了一款干溜面,產生了一定的疑問,重慶小面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回憶一下平時吃的,大概就像網路說的這樣。比如,要求店家「干熘」(少水干拌面)、「提黃」(面條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也可要求店家採用不同粗細、形狀的面身,如「細面」、「韭菜葉」、「寬面」一般店都有這三種面身。還可以要求店家增加或者減少某種特定調料,如:「少辣」、「重辣」、「不要蒜」等等。
我的朋友也會問我重慶小面的一些事情,比如說價格呀,味道呀,我有吃過北方的重慶小面,大部分都根本不是一回事,辣椒是最重要的,但是因為地域的關系,又不得不採取這樣的做法,但是我覺得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免是個遺憾。
❺ 重慶小面很受歡迎,重慶小面的做法是什麼
小面及調料:鹼水面,姜,蒜,醬油,油辣子,花椒粉,花椒油,芝麻油,榨菜,雞粉,蔥花,豬油黃豆醬油1克、蔥花2克、姜水1克、蒜水2克、紅辣子油15克、脆酥花生碎3克、花椒面2克、榨菜粒2克、豬油2克、芝麻醬2克、芝麻油1克、生菜適量,再把燒開的高湯倒入碗汁中。
小面可謂集川菜麻辣之大成,一碗好吃的小面必是有一碗好吃的作料方能吸引食客,必備的作料有九種:醬油、味精、油辣子海椒、花椒面、姜蒜水、豬油、蔥花、榨菜粒、芝麻醬。重慶小面怎麼做好吃,就是佐料這個靈魂要把握好,佐料齊全,比例恰當,每個挑面師傅的做出來的面味道都不盡相同。其中,一豬油不能少,二油辣子海椒要香,三高湯要用骨頭來熬制。調料,大蒜,姜切末,加一點高湯調成姜蒜汁,再拿一個碗,在碗里加入榨菜末,花椒粉,蔥花,花生碎,雞精,白糖,醬油,紅油,姜蒜汁,一定要加的豬油!!!加入熬制的高湯。
❻ 我160CM 110斤 我胖不 小面是我坐著 和躺著的照片
不要過度在意體重,注意身材和體型,你要知道,同樣身高體重的兩個同性別人,骨重,胸,肌肉比例脂肪比例都影響身形,你這個我認為應該是屬於身材很好的並不顯胖,重可能重在骨重和肌肉重量上,因為肌肉密度是很大的,一斤脂肪的體積要比一斤肌肉看上去多很多,我是男的,我進行了一兩年體能訓練,前後體重都是130左右,但是很多一年不見的都說我瘦了
❼ 重慶小面的做法有哪些
重慶小面,是一款發源於美麗的山水都市——重慶直轄市的一種特色傳統小吃。下面給大家介紹重慶小面的做法有哪些,歡迎閱讀!
重慶小面的做法:
主料:鮮面條750g、五花肉300g
輔料:大紅袍花椒2勺、豆瓣醬1勺、甜面醬1勺、豬油1勺、大蔥10g、生薑10g、大蒜10g、鹽1勺、白糖2勺、味精1/2勺、芝麻醬2勺、辣椒油2勺、醬油2勺、黃酒2勺、香油1勺、碎米芽菜70g、熟花生米30g、榨菜50g。
做法:
1、五花肉洗凈去皮後,肥瘦肉分開切成豌豆粒大小的丁;
2、花椒放入燒熱的鍋中,小火焙香,晾涼後擀成花椒面;
3、熟花生米去皮切碎,榨菜切末;
4、大蔥生薑切片,大蒜和5克生薑放入蒜臼中,搗碎;
5、姜蒜泥中放入少許涼開水,成為姜蒜水;
6、鍋燒熱後放入豬油,在放入肥肉粒炒至肥肉粒吐油;
7、再放入瘦肉粒,炒至變色後烹入黃酒。
8、放入大蔥和剩餘的5克姜、郫縣豆瓣醬、甜面醬;
9、小火炒至肉粒的水汽基本變干,放入碎米芽菜,炒出香味即可盛出;
10、鍋內加足量的水燒開,放入小白菜燙至變色後撈入冷水中降溫,擠干水分後切段用香油拌均勻;
11、鍋內的水再次燒開後,放入面條煮熟;
12、每個碗中(5碗)先放入適量煮開的高湯或者面湯,再放入醬油、鹽、味精、姜蒜水。然後放入芝麻醬。再13、放入辣椒油,攪拌均勻定好底味;
14、把煮好的面條分別撈入碗中;
15、放入適量花椒面和肉臊子,再放入小白菜、花生碎、榨菜末,撒點小蔥花即可。
調料是小面的魂魄,做好調料非常重要哦!
主要調料
1、黃豆醬油。生抽和老抽並不適合,生抽發酵較淺且香味和色澤寡淡。老抽色素較深影響湯色。唯有黃豆醬油。重慶本地生產的黃花園或人道美醬油,色澤與味道是最純正的。
2、味精和雞精全加,或者二選其一。傳統方法採用的是本地產的'粉狀含鹽味精。
3、重慶油辣子海椒;油辣子是小面的靈魂,選料和製作工藝較考究。
4、花椒面與花椒油。取其麻味和花椒的香氣。能吃麻的大概就四川和重慶吧。所以花椒也不能夠馬虎,最好用茂汶的,超市也有的賣。也可以用新花椒做的花椒油。
5、熟豬油,板油熬制,加入湯里可以令湯料香氣撲鼻。不喜吃豬油的朋友可使用菜油、色拉油和香油混合代替。
6、蔥花要用小蔥。裝盤後提香。
7、榨菜粒(少量),首選重慶涪陵產榨菜。
8、芽菜末(少量),首選宜賓芽菜。
9、炒香的花生碎顆粒,作用是提香。
10、蒜水(少量),不可直接使用薑末、蒜蓉,否則氣味會變得太沖、就會過於搶味。需用高湯沖調薑末與蒜蓉之後,用姜水和蒜水作為調料加入。
11、白芝麻。或在油辣子中添加。
12、筒骨湯。一般由豬大骨熬制,調料打完後沖入就形成小面湯料。
選用調料
1、醋。根據個人口味添加。或者微量添加,提鮮、增加味道的度。
2、香油。根據個人口味添加,不可以添加太多,否則會膩。
面條的形狀對於小面來說也很講究呢
一碗面條全靠著調料提味兒。先調好調料,再放入煮好面條。麻辣味調和得非常不刺激,面條勁道順滑,湯料的香氣撲鼻而來,味道特別濃厚。小面是作為南方人的重慶市民唯一普遍接受的傳統的麵食,因其獨特口感,近年來全國知名。主料為新鮮面條,由小麥粉機器打磨製作而成。重慶人稱之為"水面","水葉子"。成份為:高筋麵粉、澱粉、鹽、水,水含量30%、食鹼。因為新鮮水面易發酸。過去保鮮條件有限,因此在水中加入食用鹼,防止過快地發酸。而加鹼水面配合小面的佐料,形成具有獨特口味。面身則主要分為三種。直徑為2毫米左右,截面正方形與圓形的面稱之為"細面";寬度4毫米,厚度1毫米左右,形似韭菜葉子,重慶人稱之為"韭菜葉";寬度9毫米左右被歸類於"寬面"。一般店家均有這三種面身供給顧客選擇,默認細面。
挑面時間先往燒開的水裡煮點蔬菜(冬天推薦萵筍),等2分鍾把面放下去後攪拌一下,煮到斷生(用手掐開一截面,沒有白點即可)就可以裝碗了,一碗味道迷人又熱氣騰騰的麻辣小面就快出爐了。鍋里水燒開下面(水多點)碗里放點豬油加點開水,面好撈出放入碗里加上調料一碗簡單的重慶家常小面就做好了。
❽ 安利幾種你家鄉特有的美食吧
我的家鄉在安徽亳州,是中華葯都,也是神醫華陀的故鄉,中國的長壽之鄉,雖然只是安徽的一個地級市,但是這里的沒事還是挺多的,那麼到底什麼美食能讓我們這么推薦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講解:
亳州牛肉饃
牛肉饃是安徽亳州譙城區的一種特色小吃,它是以麵粉做皮,黃牛肉,粉絲。蔥等原料為餡,炕出來的一道美食,炕熟的牛肉饃看著色澤金黃,油亮亮,光燦燦的,聞著香氣撲鼻,吃著外脆里嫩,鮮嫩不油膩
歡迎來亳遊客品嘗
❾ 花樣小饅頭做法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