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用哪些成語來描述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國色天香。
1、沉魚落雁:
(1)拼音:chén yú luò yàn;
(2)意思: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其中「沉魚」是西施,「落雁」是昭君。但是,由於其他原因,人們發現,沉魚落雁也可以形容美貌並不重要。
(3)出處: 《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意思是毛嬙是春秋時期越國絕色美女,與西施時代相當,相傳為越王勾踐的愛姬。最初人們對毛嬙畫像的稱道遠遠超過西施。她應該是「沉魚」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麗姬已失考。
故原始的「沉魚」和「落雁」應該是指「毛嬙」和「麗姬」,而並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當然,《莊子·齊物論》中也提到了西施,說「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
大意是醜陋的女人與美貌的西施,還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從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還在《莊子·天運》中講了「東施效顰」的故事。
2、閉月羞花:
(1)讀音:bì yuè xiū huā;
(2)意思:「閉月」指貂蟬的美貌把月亮比下,讓月亮羞得躲在雲後面。「羞花」指楊貴妃的顏容使得花兒害羞地低下頭,原與沉魚落雁相連,形容我國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傾國傾城,宛若天仙。現指女子的容貌美麗。指女子的容貌美麗。
(3)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也作「羞花閉月」。意思是因為你傾國傾城,宛若天仙的容貌,不得不對你除去禍根,以免後患。
3、國色天香:
讀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意思: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正封《牡丹詩》:「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白天牡丹美麗的顏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濃郁的花香以浸滿衣衫。一輪紅日將整個春色皆映照如醉,皎潔明月升起好似問我何時回家。
(1)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對應的詞擴展閱讀:
一、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像的餘地。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二、近義詞:
1、傾國傾城
(1)拼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2)意思: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3)出處:《詩·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為城,智慧的婦人壞城」。
(4)典故:古代學者在剖析我國歷史時,曾列舉「商惑妲己」、「周愛褒姒」、「漢嬖飛燕」、「唐溺楊妃」四大美女傾國案例。
他們用商紂王、周幽王、漢成帝、唐玄宗四位君主分別被蘇妲己、褒姒、趙飛燕、楊玉環美色迷惑,不愛江山愛美人,驕奢淫逸,最後導致國家滅亡的歷史事件,來說明「女人是禍水」,她們足以「傾國傾城」。
在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別有「哲夫成城,哲婦傾城」;「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的詩句。
這就是譏諷周幽王寵幸絕代佳人褒姒,朝政荒廢而亡國的真實故事。哲夫、哲婦,即明達、才智者。
2. 古代四大美女雅稱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其雅稱分別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其雅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訴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指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古代四大美女雅稱
西施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自幼隨母浣紗江邊,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王昭君出生於南郡秭歸縣的一戶平民之家,是王襄之女,天生麗質,後出塞於匈奴。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為呂布的妾。
楊玉環出生於宦門世家,姿質豐艷,擅長歌舞,後為唐玄宗貴妃。
3. 求形容中國四大美女的專用形容詞,最好能說出哪個詞形
形容中國四大美女的專用形容詞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4. 中國的四大美女 對應什麼
最早的是春秋後期的西施。與她相對應的詞是:沉魚。據說西施一天經過一條小河,河中的魚兒驚艷她的美貌.忘記了游動,沉至水底.大家對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事很熟悉,好像是勾踐殺了夫差的父親吳王,吳王位的繼承者夫差滅了勾踐的越國,作為亡國之君的勾踐,立志復國,讓人把西施等美女送給夫差。西施成了吳王的寵妃,但是二十年後,勾踐興兵殺了夫差,我不知道西施的最終結局。但她的一生確實是一個悲劇。她或許並不想讓夫差亡國,但想起越國的父老鄉親,只能止字不提。她內心的痛苦,有誰明白呢? 漢元帝時,召天下美女入宮,都是請畫家畫美人的畫像給皇帝看, 漢元帝就憑著畫像選妃。許多美女都賄賂畫家,想讓自己的畫像更美一點,只有王昭君沒有,後果可想而知。後來漢元帝許昭君與單於和親,要出發時,元帝召見,發現是後宮中最美的,十分後悔,但又不敢臨陣換人,所以漢元帝大怒之下,大殺畫家。而昭君終究出塞,遠嫁匈奴單於,老死沙漠。傳說昭君出塞時,天上的大雁看到了她,驚的掉了下來。所謂落雁就是指明妃王昭君。傳說她出塞途中,天上的大雁看到她,掉了下來,故此落雁指昭君。歷史上寫詩句感嘆她的有不少,如歐陽修的「紅顏勝人多薄命」,杜甫的「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我的認識和眾位名家不同,從某些方面來看,王昭君是四大美人中最幸運的一個。她的出塞。擔負著太多的歷史使命,或許她在沙漠很落寞,思戀中原,但是她卻永垂青史,想必單於待她也不會太薄吧。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出塞,那又怎麼樣呢?一種情況,在皇宮孤獨終生,鬱郁寡歡;第二種情況,成為寵妃,後宮佳麗眾多,一定很嫉妒她。在古代,陪王伴駕看似光彩非常,實際上,寵妃一不小心,就可能蒙上不白之冤—如果皇帝昏庸無道,那麼她們十有八九被認作紅顏禍水。或許遠嫁匈奴單於比在後宮與眾佳麗爭一個皇帝要強的多。 東漢末年的貂嬋的代名詞是「閉月」,天上的月亮都羞於露面,她的絕世美姿不必多說。《三國演義》中,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讓聰慧的貂嬋周旋於董卓與呂布間,終究除了一大禍害-董卓。後來呂布死了,而貂嬋的後半生或許與孤寂為伴,亦或早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香消玉隕了。 最後一個美人楊貴妃.花兒是最嬌艷的,但見到楊貴妃皆羞愧不已,"羞花"既楊貴妃.四大美人的代名詞合稱就是現在常用來形容女子美貌的"沉魚落雁羞花閉月."史上的詩詞似乎沒一個感嘆楊貴妃"紅顏薄命".相反,她被歸納成釀制安史之亂的禍害之一。有這種看法的原因是:楊貴妃得寵,使唐玄宗殆於政事,她的姐姐們和堂兄楊國忠被賜予了無上的權利和榮華富貴,偏偏楊國忠又是個奸臣,陷害忠良、功臣,重用佞臣,宣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而且又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忙」來的千古名句,楊貴妃於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如果站在她的立場上看,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並無武則天的才智,她從小被灌輸的也只是封建傳統禮節,她原先是唐玄宗一個兒子的妃子,後被唐玄宗看中,出了家,後來唐玄宗有名正言順的接回了楊太真(她的號),大加寵愛,於是直步青雲。而她的兄弟姐妹得到權勢也是因為她的得寵,在那個封建年代,一個柔弱的女子怎麼會知道這會造成千古臭罵?也許她自動被灌輸的禮節告訴她,她終於光宗耀祖了。她也許沒干預朝政,至於她堂兄的胡作非為,或許在深宮的她並不知曉,就算知道有如何?你若是她,會向皇帝告發處死自己的堂兄嗎?她愛吃荔枝,但她知道有運送荔枝的差官累死在路上嗎?這個並無考證。我所說的一切,只是想證實,她只是個平凡的女子,憑什麼去要求她出淤泥而不染,做個正直、大義滅親的人?或許她只是想與唐明皇「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只是後來,安史之亂,唐玄宗逃至馬隗坡時,軍士們殺了楊國忠,要求玄宗殺了楊貴妃。不得已,玄宗忍痛賜死了楊貴妃。可惜她的一死似乎並沒有給她換來清白,或許至今有人認為那是她的應得下場。哀哉!一縷香魂隨風去,還留遺罵在人間。 參考資料:自己寫的
5. 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成語有哪些
1、沉魚落雁 釋義:魚見之沉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2、粉妝玉琢 釋義:形容女子妝飾的漂亮或小孩長得白凈。
3、國色天香 釋義: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4、 紅飛翠舞 釋義:形容婦女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盡興嬉戲
5、美如冠玉 釋義:本喻漢陳平儀容美好,後用以喻男性的美貌。
6.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吧和她們相對應的四個成語是什麼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沉魚形容西施,落雁形容王昭君,閉月形容貂禪,羞花形容楊玉環.謝謝採納
7.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稱號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一般指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
8. 四大美女對應的成語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沉魚:西施
落雁:王昭君
閉月:貂蟬
羞花:楊玉環
9.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各有什麼形容詞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形容詞分別是:
西施——「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
王昭君——「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貂蟬——「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
楊玉環——「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
「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沉魚的傳說:
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落雁的傳說: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扇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美稱。
閉月的傳說:
貂蟬降生人世,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貂蟬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隱入雲中;貂蟬身姿俏美,細耳碧環,行時風擺楊柳,靜時文雅有餘,貂蟬之美,蔚為大觀。
羞花的傳說: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10. 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成語
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成語:閉月羞花、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冰肌玉骨、明眸皓齒、
1、閉月羞花
讀音: bì yuè xiū huā
解釋: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譯文:那麼為你是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2、國色天香
讀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解釋: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出處:唐·李浚《摭異記》:「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譯文:顏色像酒一樣酣甜;香氣染上了衣服。
3、傾國傾城
讀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解釋: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下·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譯文:北方的佳人姿容出落得很美,舉世無雙,她幽處嫻雅,超俗出眾,這位佳人她只要對守衛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棄械、牆垣失守,倘若再對駕臨天下的人君秋波一轉,亡國滅宗的災禍,可就要降臨其身了!常常給人君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
4、冰肌玉骨
讀音:bīng jī yù gǔ
解釋:冰:晶瑩。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膚瑩潔光滑。
出處:宋·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譯文:冰肌玉骨;從清涼無汗。
5、明眸皓齒
讀音: míng móu hào chǐ
解釋: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出處:唐·杜甫《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譯文:楊貴妃明亮的眼睛和潔白的牙齒在哪裡呢;鮮血玷污了她的遊魂,再也不能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