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褚嬌娜是不是中國人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除觀眾朋友們已經十分熟悉的孫楊外,上個月在韓國奪得冬奧短道速滑金牌的武大靖也將加入其中,向全國觀眾講述更多值得被全中國人傳頌的新時代中國故事。
用熱血和青春橫渡大西洋 向世界展現中國年輕人的力量
本期節目中,孫楊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夢想與堅持的故事。今年1月,汕頭大學的四名女大學生組成的大西洋劃艇隊功夫茶茶(Kung Fu Cha-cha),是橫渡大西洋史上最年輕參賽隊伍,更是第一支亞洲隊伍,也創造了中國在該項目上的第一個記錄。她們從西班牙出發,劃行2600多海里、約5000公里的距離,歷時34天13小時13分打破世界紀錄,成功在北美安提瓜登岸,成為該項目世界上最快的女子隊伍。她們在那裡將國旗高高揚起,用青春和熱血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年輕一代的信念和堅持,展現出新時代中國力量的無限可能!
這個故事讓孫楊來講述,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正如孫楊在國際賽場上勇奪數枚金牌為國揚威,這個故事中的四位少女用小小的船槳,一槳一槳丈量出的也絕不只是5000公里的物理距離,她們丈量出的是中國年輕人青春的意義。在長達一個多月孤獨的劃行中,她們用歌聲和歡笑戰勝黑夜,並且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姑娘的可愛和堅忍不拔!本期節目中,她們將在舞台上重現海面上發生過的故事,用最最真實、最最熱血的中國故事,感動千千萬萬國人。
北京八分鍾的驚喜 中國新時代的驕傲
本期最特別的中國故事講述人、冬奧冠軍武大靖為全國觀眾們帶來的,是一個關於民族驕傲與自信的故事。2018年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八分鍾」驚艷世界,24名輪滑演員與24個帶有透明冰屏的智能機器人翩躚起舞。兩名「熊貓信使」代表國人,向全世界發出邀請,讓所有人對「2022北京冬奧會」充滿期待。作為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的壓軸時刻,「北京八分鍾」不僅引來無數外國友人的驚嘆和掌聲,還燃爆了國人的民族自信。
武大靖練習的項目是短道速滑500米,每次出場也就幾十秒的時間,在 「北京8分鍾」的表演中推屏演員的出場時間雖然也只有僅僅2分10秒,但是武大靖在現場就表示其實有些羨慕這些表演者,因為他們的出場時間比自己還要久。短道速滑要求就是一個字,快。但是參與「北京八分鍾」表演的那些輪滑演員,他們不但要求快,而且還要穩、准、美,每天的訓練要求並不比參與比賽的武大靖低……日復一日枯燥的重復訓練,為的只是閉幕式的驚艷一瞥。這些來自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們用超乎尋常的努力和毅力帶來了這樣一場令全世界驚嘆的演出,更將「緊密團結、奮勇拼搏」的中國新青年形象展現給全世界。2018年,武大靖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短道速滑的實力與運動員的風度,中國也以「北京8分鍾」為全世界呈上了精彩紛呈的邀請函。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相信我們會向世界展示更多的精彩。本周日晚,武大靖將攜手參與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鍾」表演的師生們共同登上《歡樂中國人2》的舞台,與世界分享他們的奧運夢!
⑵ 第一個橫渡大西洋的女性是誰
1928年6月18日,堪薩斯州艾奇遜市的愛米莉亞-埃爾哈特女士成為第一位成功飛渡大西洋的女性。
這位29歲的飛行員在兩位男飛行員的陪伴下駕駛「福克」號多引擎飛機進行了飛行。他們從波士頓起飛,22小時後於在威爾士南部著陸。他們的平均飛行時速稍稍超過120英里。
埃爾哈特女士是三個航空公司中的理事,她這次飛行的目的是想向人們說明「乘飛機旅行比較安全,應當發展」,她在橫跨大西洋的飛行中成功扮演了自己的角色。
⑶ 世界上第一位游泳橫渡大西洋的是誰
美國56歲女子珍妮弗·菲格歷時近一個月,成功完成游泳橫渡大西洋的壯舉。 這使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游泳橫渡大西洋的女性。 美夢成真 美聯社8日說,當地時間5日下午5時 20分,菲格成功踏上特立尼達沙灘,這是她近一個月來首次登上陸地。這一刻,她橫渡大西洋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她成為第一位游泳橫穿大西洋的女性。 菲格1月12日從非洲西海岸的維德角群島出發,忍受著強風和高達9米的巨浪,游完長達3380千米的距離。 現在,她又計劃從特立尼達游到英屬維爾京群島,2月末在「索端遊艇俱樂部」結束「旅程」,然後回到位於科羅拉多州阿斯彭市的家中。出發前,菲格曾在愛犬的陪伴下進行戶外訓練。 艱苦路途 回憶起這次挑戰,菲格說:「我從未感到恐懼,……我不後悔這樣做。不然我永遠只能在游泳池中游泳。」 橫渡期間,菲格每天早晨7點從護衛船上爬起來,吃點麵食和烤土豆,同時和陪同人員測試天氣。 在冰冷的水中游泳時,菲格腦海中盡是自己家人、朋友以及愛犬的影像。她曾「遭遇」巨頭鯨、幾只海龜、幾十隻海豚和不少水母,幸運的是沒有遇到鯊魚。游泳時,菲格靠陪同人員扔給她的飲料補充能量。如果海水太洶涌,潛水員會親自把飲料帶給她。她在水中呆的最長時間是8小時,最短為21分鍾。 美聯社說,這是繼法國人伯努瓦·勒孔特歷時 73小時、行程6400千米從馬薩諸塞州成功游到法國後的又一壯舉。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精神支柱 菲格20世紀60年代乘坐飛機跨越大西洋時遇到暴風雨。這時她想,如果有必要,自己應該可以穿著救生衣游到岸邊。此後,游泳橫渡大西洋成了她的夢想。 橫渡時,菲格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身穿緊身潛水衣和帶有親朋好友簽字的紅色「幸運衫」,用來「保佑」自己不受傷。另一件隨船攜帶的珍愛物品是美國第一個游過英吉利海峽的女子格特魯德·埃德勒的照片。「我們有很多共同點,」菲格說,「她也戴著紅帽子,她也是德裔美國人。我們都跟海交談,我們兩人都不想離開大海。」
⑷ 世界上第一位游泳橫渡大西洋的是誰
美國56歲女子珍妮弗·菲格歷時近一個月,成功完成游泳橫渡大西洋的壯舉。
這使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游泳橫渡大西洋的女性
⑸ 有一個故事,好想是一個女的橫跨太平洋還不是大西洋,之後途中遇到大霧,看不見方向,因此放棄了,讓隨行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下起了濃霧。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43歲的女人准備從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這名婦女叫費羅倫絲`查德威克。
這一次如果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游過這個海峽卡塔林納海峽的婦女,在此之前,她是從英法兩邊海岸游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個婦女。
那天早晨,霧很大,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她幾乎看不到護送他的船。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看著。有幾次,鯊魚靠近她了,被人開槍嚇跑了。而她繼續在游。在以往這類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
15小時之後,她又累,又凍得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都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沒看不到。
幾十分鍾之後--從她出發算起15個小時了零55分鍾之後,人們把她拉上船。又過了幾個鍾頭,她漸漸覺得暖和多了,這時卻開始感到失敗的打擊,她不假思索地對記者說:"說實在的,我不是為自己找借口,如果當時我看見陸地,也許 我能堅持下來。"
人們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後來她說,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她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
兩個月之後,她成功地游過同一個海峽。她不但是第一位游過卡塔林納海峽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記錄還快了大約兩個鍾頭。
查德威克雖然是個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見目標,才能鼓足干勁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務。
⑹ 你如何看待汕頭大學四名女學生橫渡大西洋
由汕頭大學四名女生組成的「功夫茶茶」是首支出征「橫渡大西洋挑戰賽」的中國劃艇隊伍。劃艇隊成員包括來自廣東省的陳鈺麗、黎曉冰、梁敏甜和來自河南省的孟亞潔,平均年齡23.5歲,是劃艇橫渡大西洋賽史上最年輕的參賽隊伍。她們用時34天13小時13分,於北京時間1月18日上午完成這項艱苦的賽事,打破兩年前40天8小時26分的女隊世界紀錄。據介紹,「功夫茶茶」的四名女生考進汕頭大學時都沒想過會有機會和勇氣挑戰對體力要求嚴苛的劃艇橫渡大西洋賽事。但憑借意志和決心,她們從比賽開始的那一刻就以高昂的士氣、團結的精神投入其中,最終完成挑戰。這四個大學生真的是太棒了!
⑺ 盪槳橫渡大西洋的夫婦是誰啊
1981年6月10日,柯蒂斯和妻子薩維爾,乘坐一條區區數米的小船,全靠人力劃動船隻,橫渡數千千米狂濤巨浪的大西洋,創造了令世人驚訝的奇跡。
柯蒂斯是美國紐約市探險傢俱樂部成員,當時34歲。他的妻子薩維爾當時只有24歲,曾擔任過羅德島州大學的劃船教練。他倆都是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人。
3月的一天,紐約市探險俱樂部有人提出一個探險方案:用人力劃槳橫渡大西洋。柯蒂斯回到家裡,在餐桌上跟妻子薩維爾說起了這件事,沒有想到妻子笑著說:「最好人選,恐怕是我倆了!」
柯蒂斯驚駭,沒有作聲,他妻子馬上說:「你有航海經驗,我有劃船經驗,我倆加在一起不是最好的搭檔嗎!夫唱妻和忠實可靠,我看值得一試!」
柯蒂斯經妻子這么一說,動心了,夫妻劃船橫渡大西洋探險歷史上還沒有呢!他馬上對妻子說:「一言為定,明天我就去報名!」
報名果真被批准。3月18日,這對夫妻乘坐一艘長只有7.62米的「埃克卡利伯」號船,開始了盪槳。他們從非洲的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出發向西盪槳劃渡。紐約市探險俱樂部負責他們途中的保險。4月初,由於通信電台出了故障,他倆不得不在加那利群島停留了一個星期。船和電台都修理好了,他們繼續奮力前劃。6月10日,他們順利地到達安提瓜島納爾遜碼頭。島上居民以及迎接他們的快艇上的人們歡呼雀躍,熱烈鼓掌,各種船隻汽笛齊鳴,向這對勇敢的夫婦表示祝賀。
歡迎的人群,都想看看橫渡大西洋之後的這對夫妻是什麼模樣。只見夫妻倆都曬得黑黝黝的,但很健壯,很有精神。記者問柯蒂斯:「你們有何感想?」
「我們一路上欣賞著那藍色的海洋的美麗景色,真是別有風味,太有意思了!」
記者又問他妻子薩維爾:「你有何感受?」她笑著說:「我做了一次最好的健美減肥鍛煉,身子苗條了,膽子練大了。」
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到安提瓜島,行程4505.2千米。
看完以上這個故事,也許有人會問:除這對夫妻之外,還有沒有人橫渡過大西洋呢?有,而且不少。
1960年春季,兩名英國士兵里奇韋和布萊恩乘英國「玫瑰」3號小船從紐約出發,奮力搖槳91天,到達愛爾蘭。幾乎在這同時,另外兩名英國記者戴維和霍爾,乘「海鴨」號小艇橫渡大西洋,動身前宣稱:「我們的海鴨子將永不沉沒。」可是,幾周後,加拿大的一艘驅逐艦卻在海上發現底朝天的「海鴨」號,兩名記者已無影無蹤了。
1965年,對航海一竅不通的美國記者曼里,非要冒險橫渡大西洋。他乘的船隻有4.12米長,他要從美國出發前往歐洲。途中五次被風浪打翻落水,可每一次「鬼打牆」的巨浪都手下留情,使他死裡逃生。在吃盡千辛萬苦後,他還是平安地到達了目的地。
⑻ 請問徐志摩,陸小曼,林徽因之間的那段往事
林徽因徐志摩陸小曼三人之間的關系得從林徽因和徐志摩開始說起來。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三個人是好朋友,梁思成的父親就是梁啟超,林徽因是眾所周知的才女和美女,林徽因十六歲的時候就出國留學了,就是在康橋結識徐志摩,當時兩個人也在談戀愛,別人也都很羨慕,但是當時徐志摩已經有了家室,他的妻子,張幼儀是類似於家中包辦婚姻式的嫁給了徐志摩,而徐志摩一個當代新青年,自然對這段婚姻很排斥,他也就當做沒有這個老婆,當時徐志摩20多歲,風華正茂的他喜歡上了才貌雙全的林徽因,而林徽因並不知道徐志摩已經有了老婆,到後來,林徽因知道後,果斷的離開了徐志摩,在家長的安排下嫁給了梁思成,梁思成和徐志摩也是朋友,他也知道徐志摩的心思,他也不明說什麼,後來,徐志摩為了追回林徽因與張幼儀離了婚,成為中國第一個離婚的人,這件事當時也在報紙上刊登上來了,但是即使這樣林徽因也沒和徐志摩在一起,林徽因和梁思成也算是才子佳人,為了梁思成,林徽因改了自己的專業,學了建築,現在的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她都有參與設計,林徽因晚年生活很窘迫,顛沛流離,但是她始終保持著優雅高貴,十分精緻的一個女人,再不堪的境況,她的家裡始終都有一束花,並且每次都會把自己收拾的乾乾凈凈。而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之後也沒能挽回林徽因,當時梁思成和徐志摩之間,是把選擇權交給了林徽因的,林徽因最後選擇了梁思成,徐志摩這個處處留情的男人,最後認識了當時的交際花陸小曼,當時的陸小曼已經有了老公,但是她和徐志摩志趣相投,很快兩個人都離了婚,然後結了婚,但是兩人的婚後並不幸福,陸小曼流連於上流社會已成常態,揮金如土,徐志摩最後也因為要趕回來看林徽因的演講,出了空難,徐志摩死後,林徽因痛哭並且愧疚,最後帶了一塊飛機殘骸放在房中,誰都不許碰,而梁思成也沒說什麼,實際上,梁思成愛林徽因比徐志摩要多的多,這一段愛恨情仇,歸根結底,張幼儀是最無辜的
⑼ 有哪個人可以從中國上海起游泳大西洋一直游到美國紐約
沒有這樣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太不現實了,光體力都吃不消,從一開始游游到死都由不到那邊.
⑽ 世界上第一位游泳橫渡大西洋的是誰
很高興為您回答
美國56歲女子珍妮弗·菲格歷時近一個月,成功完成游泳橫渡大西洋的壯舉。 這使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游泳橫渡大西洋的女性。 美夢成真 美聯社8日說,當地時間5日下午5時 20分,菲格成功踏上特立尼達沙灘,這是她近一個月來首次登上陸地。這一刻,她橫渡大西洋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她成為第一位游泳橫穿大西洋的女性。 菲格1月12日從非洲西海岸的維德角群島出發,忍受著強風和高達9米的巨浪,游完長達3380千米的距離。 現在,她又計劃從特立尼達游到英屬維爾京群島,2月末在「索端遊艇俱樂部」結束「旅程」,然後回到位於科羅拉多州阿斯彭市的家中。出發前,菲格曾在愛犬的陪伴下進行戶外訓練。 艱苦路途 回憶起這次挑戰,菲格說:「我從未感到恐懼,……我不後悔這樣做。不然我永遠只能在游泳池中游泳。」 橫渡期間,菲格每天早晨7點從護衛船上爬起來,吃點麵食和烤土豆,同時和陪同人員測試天氣。 在冰冷的水中游泳時,菲格腦海中盡是自己家人、朋友以及愛犬的影像。她曾「遭遇」巨頭鯨、幾只海龜、幾十隻海豚和不少水母,幸運的是沒有遇到鯊魚。游泳時,菲格靠陪同人員扔給她的飲料補充能量。如果海水太洶涌,潛水員會親自把飲料帶給她。她在水中呆的最長時間是8小時,最短為21分鍾。 美聯社說,這是繼法國人伯努瓦·勒孔特歷時 73小時、行程6400千米從馬薩諸塞州成功游到法國後的又一壯舉。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精神支柱 菲格20世紀60年代乘坐飛機跨越大西洋時遇到暴風雨。這時她想,如果有必要,自己應該可以穿著救生衣游到岸邊。此後,游泳橫渡大西洋成了她的夢想。 橫渡時,菲格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身穿緊身潛水衣和帶有親朋好友簽字的紅色「幸運衫」,用來「保佑」自己不受傷。另一件隨船攜帶的珍愛物品是美國第一個游過英吉利海峽的女子格特魯德·埃德勒的照片。「我們有很多共同點,」菲格說,「她也戴著紅帽子,她也是德裔美國人。我們都跟海交談,我們兩人都不想離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