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腰鼓的打法:系法,基本鼓點,基本步子
1、腰鼓的系法
將鼓帶掛於右肩,鼓身斜挎左腰,在右腰處扎老蝴蝶結。
2、鼓棒的持法
雙手各執一棰,右手:大拇指朝鼓棰頂住鼓棒,小手指穿過鼓棒,另三指自然捏住鼓棒,手心成握球狀;左手:小指朝鼓棰穿過鼓棒,其餘手指同右手持法。
腰鼓的基本鼓點是不變的,節奏歡快,永遠是: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出示:╳ 0 ╳ 0 ╳ ╳ 0 ╳ 0
3、基本步法——原地踏步
「轉四方」步法。一至九小節打法相同。
第九小節身子下蹲,第十至十三小節:身體隨鼓點上下起伏,第十四至十六小節打法也相同,最後一下身體向左轉一個方向。如此反復四遍回到原方向。
拓展資料:
腰鼓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它來源於生活,又很好地表現了生活。腰鼓是民族棰擊膜鳴樂器,歷史悠久,發音脆亮,在民間廣泛被流傳,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黃土地上的狂飆,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性。
『貳』 有沒有教學打腰鼓的視頻啊鼓點是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
http://www.56.com/w51/play_album-aid-6405726_vid-NjY0MTEyNzA.html
這個網址
『叄』 關於打腰鼓的視屏或資料。
打腰鼓打腰鼓也是春節鬧秧歌時表演的一個節目。據說,聞名全國的安塞腰鼓,最早還是佳縣、橫山等地的移民帶到那裡後流傳開來的。打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組成的方隊集體表演的。表演時,演員腰間斜掛小鼓,雙手持鼓槌,隨鑼鼓、嗩吶的伴奏聲揮臂擊鼓。其動作,時而騰挪跳躍,熱烈奔放;時而輕敲慢打,柔和靈巧取豪奪。其隊形,時為長龍,時為方陣,變幻有序,步伐齊整。特別是年輕演員,在表演中極其投入,龍騰虎躍,充溢著陽剛之氣,往往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之聲。
目錄
腰鼓原流行北方,解放後也在杭州流行。表演時,每人左腰挎一個尺半長之圓形小鼓,雙手執系彩
打腰鼓
綢的鼓捶一對,邊行進,邊擊鼓,有正擊、順擊、倒擊、胯下擊等各種擊鼓花樣。腰鼓隊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達數百人,隊伍龐大,動作齊整,花樣翻新,綵綢飛舞,鼓聲震天,十分壯觀。現已成為各種集會上的廣場集體文娛形式,也是中老年人娛樂、鍛煉身體的活動。 腰鼓源自戰鼓。據說2000多年前,當時戍守邊疆的士卒,手持刀槍,身背著鼓,在與敵人短兵相接的時候,便擂起鼓,藉急促的鼓聲,砥士兵殺敵之氣。此後,從摯鼓殺敵逐漸演變成為由軍樂隊模擬征戰時各種廝殺動作的即興表演;至今陝北的無腰鼓,論在舞步還是在摯鼓時所造成的氣氛,都有著昔日的影子。 杭州民間新興集體舞蹈。腰鼓原流行北方,解放後也在杭州流行。表演時,每人左腰挎一個尺半長之圓形小鼓,雙手執系綵綢的鼓捶一對,邊行進,邊擊鼓,有正擊、順擊、倒擊、胯下擊等各種擊鼓花樣。腰鼓隊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達數百人,隊伍龐大,動作齊整,花樣翻新,綵綢飛舞,鼓聲震天,十分壯觀。現已成為各種集會上的廣場集體文娛形式,也是中老年人娛樂、鍛煉身體的活動。編輯本段表演紀實
由於橫山縣地處陝北的邊陲,對外交通不便,外界的影響較小,所以腰鼓原始粗獷的氣息也得到
打腰鼓
了保留。大漢們穿上陝北特有的碎花背心,大紅褲子,頭扎「白羊肚毛巾」,臉面經過濃抹艷塗;而身邊的腰鼓卻沒有添上顏色,原本的樹紋都森然可見。雖然,設備單是簡不過了,可是,後生打起腰鼓來卻特別起勁,像是要把年來生活的喜與悲,全在這些天盡情地發泄出來。農歷正月初七「人日」發,鏤鼓一向,嗩吶一吹,腰鼓隊就迅速地集合起來,過年幾天帶來的卻又將逝去的歡騰高潮再次被掀起,腰鼓隊在「傘頭」(隊長)演帶領下,表著邊打邊走的「路鼓」,沿門子拜年去。步伐不羈黃土飛揚竟高及人身,拜訪完村裡每戶後,意尤未盡、 情緒高漲的後生們,來到村口的寬敞的坡地上,表演起「場地鼓」。但見「傘頭」手中的「指揮棒」又一轉,嗩吶手馬上吹奏起音樂來;後生們粗如蟒蛇般的胳膊,拿著鼓槌紛紛敲摯扎在腰間的木鼓。每下摯鼓的動作,都是那樣飽滿,深沉有力,好像要把鼓皮敲穿才肯罷手似的。剎那間,密如驟雨的鼓聲,咚咚地響個沒完,像是搶著登陸的波濤,洶涌地撲向彼岸。站在這緣,只感到沙礫在微微戰栗,大地彷彿有了陌生的騷動但是這一輪急促的鼓聲,還不過是打腰鼓的熱身運動,後生們渾然忘情的步伐,才夠看頭,有的後生猛然一跳,然後在落地前的一瞬間,一邊打腰鼓,一邊腳面一扭,好像踢足球似的,使勁地往地下一踢,翻起地上的黃土,竟高及人身其他的隊員,冷眼一看,民不甘示弱,紛紛騰空躍起;頓時,鼓聲震耳,黃沙紛紛揚揚,彌漫著個天空,看上去果然氣勢懾人。比試後,有的後生隨著節奏的抑揚,雙腿在地上前後挪動,在地上留下凌凌亂亂的腳印;有的後生扭動身軀,腳板力向前滑行,地上劃出一道長紋,像是給壓路機壓過似的。跳著跳著,到最後,後生眼裡似乎連
打腰鼓
觀眾也不存在,他們逕自沉醉在舞步中,隨著心靈波動,廣袤的黃土地上跳出不羈的步伐。一切靜止下來,揚起的黃土徐徐降下,沾在後生一身一臉的汗珠上,後生屯時成了個黃黃的「土人」,但是個個都是笑容滿面,大陣仗拉開一兩里路。 安塞腰鼓的演出,陣容龐大為它的特色,甚至可有上千人參加表演;有時幾個腰鼓隊連在一起,竟能拉開一兩里路。舞者的裝束以模仿古代將士的素色便服為主,或黃或紅的包頭,與黃土的背景,襯托得人分明是。安塞腰鼓主要是掌握胳膊能否配合自如,然後隨心所欲地發揮起鼓點的節奏,往往一場腰鼓下來,邊氣壯如牛的小夥子也要癱軟在地上。安塞腰鼓表演可分兩種,即路鼓和場地鼓,與橫山縣腰鼓差不多,但場地鼓變化較少,主要是「十字大纏身」、「單腿盍耳」、「連身轉」、「馬步纏」等打法,光看這些名堂,已可猜想安塞腰鼓難度之高,動作之狂勁了。舞者裝飾有商周特色,洛川腰鼓風格迥然不同,被譽為中國最原始的扭扎式戰士舞蹈。洛川腰鼓稱為蹩鼓,鼓的大小與洗面盆相當,鼓槌細長,敲摯有力,鼓聲分外宏亮。舞者一律束胸,穿純白純黃底色的衣服,用白、黃方巾裹頭,背插四面小旗,戰袍呈三角形,全身衣物均用商周青銅器圖案裝飾;有的演員腰間束一寬板皮帶,上懸數顆拳頭大銅鈴,打扮威武,猛然看去,竟似京劇戲目中的武將。在表演時候,「蹩鼓」被綁在舞者腰間,由於鼓大、槌長,所以表演者動作幅度很大,要具有較大的彈跳能力,才能跳得好。「蹩鼓」的場南表演主要是布方陣,布成各種古代作戰陣形,而場上鑼鼓咚咚,鐃鈸鏘鏘,充滿著戰斗的氣氛,看得人們瞠目結舌。編輯本段鍛煉作用
有的辦公族由於長期從事伏案工作,漸漸患上了腰痛。可以練練這套健腎強體的簡易操--拳打「腰鼓
打腰鼓
」。 其做法:兩腳分站與肩寬,以脊椎為豎軸,肩隨臀部扭轉帶動兩臂雙拳,右拳打左腰眼,左拳擊右腰眼,交替進行。由輕到重,由慢到快,可用手背、空拳、實拳擊打。 亦可分靜打和動打:靜打站立不動腳,宜在室內進行,上身彎90度擊打效果更佳;動打宜在室外晨練時進行,又可分走打、跑打、跳打,若身體條件允許,還可倒走打、倒跑打、倒跳打。擊打部位不僅只限腰部,可上移至背部極限處。編輯本段推廣情況
在新疆阿拉山口邊境農場九十團子女學校里,2008年11月,1500多名師生舉辦了一場腰鼓比賽
打腰鼓
,小小紅色腰鼓讓孩子們的冬天變得快樂有趣起來。據了解,這項活動在這所學校已經開展了兩年多。腰鼓源於陝西安塞,該校在選取課外活動項目時,把能長期堅持而又有趣、易於學生接受的活動內容篩選出來。安塞腰鼓打起來時,動作活潑可愛,運動量大,能表達個性,深受學生的喜愛,成了這個學校的陽光體育活動項目。 重慶巴渝民間文化藝術協會與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合作,將中老年喜歡的腰鼓搬上講台。2007年06月12日,第一階段培訓結束的學生在該院進行了打腰鼓匯報演出,贏得滿堂彩。該院老師稱,學生畢業後就業方向主要是物業公司、社區管理等,因此,學習打腰鼓是一項很實用的文藝技能。巴渝民間文化藝術協會會長董桂濤稱,打腰鼓走進課堂,通過教學的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民間文化,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嘗試。編輯本段相關
《黃土地》里那一千多人表演腰鼓的大場面,在粗獷雄壯的鑼鼓聲中,那些腰鼓手揮
打腰鼓
舞鼓槌一扭一跳的舞姿、那在舞步下黃土飛揚的畫面叫人忘不了別開生面的黃土高原。親臨現場體味到這漢民族源遠流長的士「勁舞特別是橫山縣的腰鼓,由於古味更濃,令人更加難忘。
『肆』 我想學腰鼓,哪裡有教學視頻
我想學腰鼓
『伍』 有沒有打腰鼓的教學視頻
臨洮二中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可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好運。
『陸』 腰鼓的基本動作及花樣教學是什麼
腰鼓的基本動作及花樣教學是:
一、腰鼓的基本動作
1、首先將腰鼓掛於右肩,鼓身斜挎左腰。
2、雙手各執一棰,右手大拇指朝鼓棰頂住鼓棒,右手小手指穿過鼓棒,右手另三指自然捏住鼓棒,手心成握球狀。
3、左手小指朝鼓棰穿過鼓棒,左右其餘手指同右手持法。腰鼓的基本鼓點是不變的,節奏歡快。
4、基本步法,原地踏步,一至九小節打法相同,第九小節身子下蹲,第十至十三小節身體隨鼓點上下起伏,第十四至十六小節打法也相同。
5、最後一下身體向左轉一個方向,如此反復四遍回到原方向。
二、腰鼓的花樣教學
1、起鼓點:冬冬巴冬巴冬(兩遍)。
2、行進步:冬巴冬巴冬冬巴冬巴。
3、秧歌步:冬巴冬巴冬冬巴冬巴。
4、弓步前進:冬巴冬巴冬冬巴冬巴。
5、弓步擊後鼓:冬冬巴冬巴冬巴冬。
6、墊步側打鼓:冬冬巴冬巴冬巴冬。
7、走四方塊:冬巴冬巴冬冬巴冬巴。
8、飛燕對打:冬冬冬冬巴冬。
9、打鼓邊:冬冬巴冬打打打冬冬巴冬打打打,冬冬巴冬巴冬巴冬打打打打打打打。
10、換位飛燕:冬巴冬冬巴冬巴冬冬冬冬巴冬。
11、墊步換位前點:冬冬巴冬巴冬巴冬冬冬巴冬巴冬巴冬。
12、抬腿擊鼓:冬巴冬巴冬冬巴冬巴冬冬東冬巴冬。
13、前後扭身擊鼓:冬巴冬冬巴冬冬巴冬冬巴冬。
14、弓步挑鼓擊邊:冬冬冬打打打打(四遍)。
15、弓步雙擊鼓:喊: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左右退場:冬巴冬巴冬冬巴冬巴冬巴冬巴冬冬巴冬巴。
『柒』 腰鼓教學(非課文)_!~文字指導和視頻都要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D1%FC%B9%C4%BD%CC%D1%A7
『捌』 怎樣打腰鼓
做法:兩腳分站與肩寬,以脊椎為豎軸,肩隨臀部扭轉帶動兩臂雙拳,右拳打左腰眼,左拳擊右腰眼,交替進行。由輕到重,由慢到快,可用手背、空拳、實拳擊打。
亦可分靜打和動打:靜打站立不動腳,宜在室內進行,上身彎90度擊打效果更佳;動打宜在室外晨練時進行,又可分走打、跑打、跳打,若身體條件允許,還可倒走打、倒跑打、倒跳打。擊打部位不僅只限腰部,可上移至背部極限處。
網路介紹:http://ke..com/link?url=hwRruozNTtn_pC1_
土豆視頻也有教你怎麼打腰鼓: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Hxe_YQnwZ0/?ojVtiXn0ff=QAg7MdHbLP
『玖』 初學腰鼓口訣打法 初學腰鼓簡單口訣打法教程
初學腰鼓要掌握簡單的九字口訣,練習各種身姿步法,腰鼓手錶演講究「六勁」,要熟悉腰鼓打法的各個部分。
初學者要將九字口訣熟記於心,根據鼓點在心裡形成節奏。
第一節:咚叭 咚叭 咚咚叭(三遍);
第二節:咚叭咚叭 噠噠(三遍);
第三節:咚叭咚叭咚咚叭 咚叭咚叭咚 咚咚咚(三遍);
第四節:咚叭咚叭 咚咚 咚叭咚叭咚(三遍);
第五節:咚叭咚叭 噠噠噠(三遍);
第六節:咚叭咚叭 噠(三遍);
第七節:咚叭咚叭咚咚 噠噠(三遍);
第八節:咚叭咚叭噠噠 咚叭咚叭咚(三遍);
收尾:咚叭咚叭咚。
除此之外,腰鼓具有剛勁激昂,威猛有力,舞姿飄逸等特點,腰鼓手錶演講究「六勁」,即表演起來有股猛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轉身有股猛勁,跳躍有股虎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在足勁。
初學者還要掌握腰鼓的扭,這個最基本的動作,扭有正步扭、十字扭、扭軟腰等。
腰鼓動作規律概括起來有跑、跳、扭、轉、蹬、閃、跺、搖、跨、昂、躍、快等等,具體要根據鼓點與節奏來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