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介紹古印度神話中神魔體系
從古代起印度就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古老的當地文化融合東西方的精髓,形成自己獨特的東西,諸如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等眾多的宗教的教派廣泛分布在南亞大陸上。雖然表面上這些宗教間水火不相容,但彼此是很有淵源的,很多魔神都是共用的,不但吃好幾處香火,而且還總是變幻模樣。
由於印度佛教很早就傳入中國,所以這些魔神們在我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頗有些喧賓奪主的架式。同時,印度神魔文化的獨特體系以及COOL斃了的名字使他們在各種漫畫,游戲,電影中頻繁亮相。不過,一些漫畫作者在取材上把所知的印度神話人物全都編在同一時代,讓他們一起出場。這樣的劇情編排在不完全清楚印度神話的讀者眼裡是很精采熱鬧的。但在印度人的眼中,除了感到熱鬧外,還會有一種像中國人看到張飛岳飛大戰紐約城之類故事所產生的那種啼笑皆非的感覺。
造成這種錯誤的最大原因是:印度神話中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其神話具有時代性,不是固定不動而是會變遷的。這和歷史上的王朝變遷差不多。在印度神話中主要可分為三個時代:吠陀神話,婆羅門神話,佛教神話。隨著印度各民族的分合,形成了前兩種神話時代,後來又因佛教的興起產生了第三個神話時代。彼此關聯,但不相同。並且和其他也擁有多代神的神話(如希臘神話)不同,印度的神在各個時代的神話都會出現,只不過有的會換個名字或身份罷了。下面就來看一下這些喜歡變臉的傢伙們。
濕婆
也稱大自在天(天。梵音「提婆」。佛都中,所謂天,主要是指有情眾生因各自所行之業所感得的殊勝果報。此外,印度教中的神,也稱做「天」)是由吠陀神話中樓陀羅(Rudra)演變成的。最有名的東方魔神之一,印度教主神,婆羅門教銜�叢焐耔筇?Brahma);維持神毗濕奴(visnu)與破壞神濕婆(shiva),是三位一體的宇宙最高神。傳說濕婆「頸掛骷髏三眼四手」,由於經常游盪在鬼靈之間,故被稱為「鬼靈之主」。傳說他有善惡雙重性格,既作為兇殘的「惡魔之主」接受獻祭(有時是活人)也作為慈愛的「萬眾之主」接受膜拜,他還是創造舞蹈的舞神,雖然舞資優美卻不跳。因為「濕婆起舞日,世界破滅時」!他有一個妻子,其妻有許多化身,最有名的是伽里女神,她也是「四頭四手,額生三眼,口吐長舌」。濕婆還有兩個兒子。分別是象頭四臂的伽涅沙和七臂軍神伽蒂法耶(韋馱天,在中國叫韋馱。)在《3*3EYES》中的鬼眼王便是濕婆,而象頭四臂的伽涅沙則做為前代鬼眼王的「無」登場。另外,在歷代《街霸》達爾錫主場的背景中都有伽涅沙的身影。(《天空戰記》中最後的BOSS似乎也是濕婆,很早以前看的現在已經記不清了)
毗濕奴
又稱遍入天,印度教的另一位主神,被認為是宇宙的維護者,也是同惡魔作戰的尖兵,他「有四手,分握輪寶,法螺,弓箭,蓮花和仙杖。騎著大鵬金翅鳥(伽樓羅),肚臍上生一蓮花,上坐梵天。」傳說他有一千個稱號,十個化身,分別為:魚,龜,野豬,人獅,倭人,持斧羅摩,羅摩,黑天,佛陀,迦爾基。其中迦爾基為持寶劍,騎白馬的救世主,肩付著與濕婆相同的任務即毀滅舊世界,建立新世界。而著名的鯿史詩《羅摩衍那》則是以毗濕奴的化身羅摩為主面,也可以看成是一曲毗濕奴的頌歌吧。
帝釋天
又稱「帝釋」、「天帝釋」,亦做帝釋尊天,梵文音譯為「釋迦提桓因陀羅」,既印度教和婆羅門教中的雷帝因陀羅。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稱他統治一切,被尊為「世界大王」。但是,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之後,身份和神性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成了佛教護法神,地位比原來低了許多。傳說其「身體巨大,力大無窮,全身茶褐色,毛發直立。手持金剛杵,坐在軍車上巡視大地」。在佛教中隸屬八部眾天眾中的二十諸天。傳說釋迦降生時,他與大梵天分侍左右,其形象為女相帝王身。
阿修羅
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佛教經籍稱阿修羅為「非天」或「劣天」。他與鬼蜮有相似之處,卻不是鬼蜮;他與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卻不是人。他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又極端丑惡的怪物,「具三面六臂,青黑色,呈忿怒裸形之相」。據佛教傳說,阿修羅與帝釋天是冤家對頭,總是互相爭斗不休。因為是與天神對立的最高惡魔,被逐出天界,居於彌盧山洞窟中,曾多次與天神惡戰,亦被稱做「斗神」,但皆處於劣勢。因為他太好戰,所以後世便把戰場稱做修羅場。(很符合要毀滅一切的阿修羅形象,此外,大家該知道「非天夢魔」的意思了吧!)
在佛教世界,他改邪歸正,成了護法「八部眾」之一,輪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羅道。(阿修羅在眾多漫畫中出任主角,象CLAMP的《聖傳》)
羅剎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暴惡」、「可畏」。原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乃是人類之敵。羅剎性情暴戾,喜歡在夜間活動,時常出沒於墳地。常會化作種種形象,殘害人命。羅剎有男女之分,男羅剎膚色黝黑、朱發、綠眼,一副鬼相;女羅剎,又名羅剎女,(《大唐雙龍傳》?)則是絕色美女。據傳說,羅剎和夜叉一起生於大梵天之足。
蘇摩
古印度神話中的酒神,後演變為月神之稱謂。「蘇摩」原為一種蔓草,取其莖在水中浸泡後以石榨取黃汁,經羊毛篩過濾,再以水稀釋,加入牛乳、麥粉攪勻,發酵後釀成蘇摩酒。印度神話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稱蘇摩酒為天神之甘露,可賦予飲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詩中,蘇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葯草,是該四項的保護神。
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為婆羅門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梵文音譯「摩訶室利」,「摩訶」意為「大」,「室利」有二義:功德和吉祥。合起來即「大功德」、「大吉祥」。
吉祥天女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傳說她是毗沙門天王之妹,因毗沙門兼任婆羅門的財神,所以她也是財富女神。又稱她功德圓滿,並有大功德於眾,故還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長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麗女神。
有的印度神話說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坐於蓮上手持蓮花出世,所以又有「乳海之女」的名字。有的神話則把她說成是三大神之一「救世者」毗濕奴的夫人。(不是毗沙門天的夫人啊?)
吉祥天女在中國寺廟中,形象端莊美麗,後妃裝束,兩只手(或四隻手),一手持蓮花,一手灑金錢,有兩只白象伴護,這是吉祥的象徵。她的坐騎除蓮花之外,還有金翅鳥和貓頭鷹。
明王
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話說:佛都有火,佛一旦發火後會怎樣呢?那就是變身啦。每個佛都有個對應的「忿化身」,如釋迦牟尼如來佛的「忿化身」是無能勝明王,彌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動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見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最為人所樂道的當然是孔雀明王,孔雀明王是大日如來毗盧遮那的化身,因孔雀有能除毒蟲卻不為毒所除的特點,故名,所以能摧魔而不為魔傷,具催破煩惱的功德。看過獲野真《孔雀王》的朋友的朋友一定不少吧。菩薩
全稱是「菩提薩垂」,意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有時又譯為「開士」「大士」。所以常有人把菩薩稱為大士的,比如「觀音大士」既是。菩薩在佛國的地位僅次於佛,最有名的四個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
金剛
是梵文Vajra的意譯,意譯為「縛日羅」、「伐折羅」。本來是指吠陀和印度神話中的狼牙棒、粗棒,是眾神之王因陀羅的武器。金剛由金、銅、鐵;山岩製成,有4角或l0O個角,還有1000個利齒,在佛教中,金剛以其譬喻堅固、銳利、能摧毀一切,成為堅固、不滅的象徵。古印度兵器金剛桿也作為豐產的象徵,也曾作為公牛生殖器的形像,在佛教密宗中則表示伏魔、斷煩惱、堅利智的法器。
還有金剛其實有個意思是金剛石,所以是一切中最堅固者,佛成道處便名位金剛座,即此。傳說佛陀成道地震很厲害,一般土地無法承受,只有這個地方能夠承受,因其金剛所成。
金剛力士:就是一些手執金剛柞在佛國從事護法的衛士。
金剛密跡:又叫密跡金剛、密跡力士、秘密主,是手持金剛杵給佛擔任警衛的夜叉神的總頭目。「夜叉」是梵文音譯,又譯為「葯叉」,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話中一種半神的小神靈。《大日疏經》卷一說;「西方謂夜叉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秘,難可了知,故舊翻或為密跡。若淺略明義,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密跡」是因其能聽到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
三大主神
梵天(Brahma)梵天是創造之神,是婆羅門教作為宇宙最高本體的梵的人格化.他創造一切的事物(包括人和一般的神只),通常被一般人描述為有四頭-分別掌管宇宙的四分之一.印度教的聖典"四吠陀"亦源於這"四頭".由於梵天是創造神,而世間的魔鬼,災難等亦由其所創,又由於梵天是思辨中抽象而來(梵的人格化),因此現在印度教徒中崇拜他的極少,印度國內僅在"拉賈斯坦邦"的"普希伽爾"有供奉此神的廟.一般認為梵天沒有化身.
毗濕奴(visnu)毗濕奴是保護之神,是懲惡獎善大慈大悲之神.當世界要被惡魔毀滅時,他就以某種化身的形態出來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話傳說中常把他描述有四隻手,分別拿著輪寶,法螺,仙杖,蓮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臍上長著一朵蓮花.他的坐騎是金翅鳥-迦樓羅.毗濕奴救世時化身有很多,主要的有十個:魚- 當洪水泛濫時,曾化身為魚救出人類的始祖"摩奴". 龜- 曾化身為龜與惡神阿修羅戰斗,最後獲得使人不死的甘露. 野豬- 化身為野豬戰勝惡魔"黃金眼",拉出沉入大海的大地. 人獅- 化身為人獅將為非做歹的惡魔"毗羅尼亞伽西婆"殺死. 侏儒- 為與惡魔"巴利"爭斗,化身為侏儒,奪回天,空,地三界. 持斧羅摩- 為維護婆羅門的至上地位,化身持斧羅摩,消滅一些傲慢的剎第利. 羅摩- 化身為"羅摩衍那"中的主人翁"羅摩",除去魔王"羅瓦那" 黑天- 化身為"摩訶婆羅多"中的英雄"黑天",除去暴君和惡魔. 佛陀- 化身為釋迦牟尼佛,製造錯誤的理論,致使羅剎等惡人失敗. 伽爾基- 化身為救世主伽爾基,使世界免於毀滅 毗濕奴據說有一千多個稱號,如"世界之主","訶利"等等...
濕婆(Shiva)濕婆是屬性最復雜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於一身;既是毀滅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色慾的象徵;既有牧養眾生的慈心,又有復仇的凶念.寺廟或私宅神舍里所供奉的濕婆象徵是"林伽",即是男性的生殖器.在繪畫或是雕塑中濕婆膚色白或灰白,頸部青色(因吞下宇宙海洋泛起危及人類之毒液所致)多結發辮盤成高,頭頂一彎新月,有恆河之水自頭頂流下.他有三隻眼能透視內心,一著目便能將其化為灰燼;戴著骷髏項圈或盤蛇,兩手(或四手)持鹿皮三股叉,小手鼓,或飾有骷髏的棍棒.
象鼻財神
象頭財神也稱象鼻天或障礙神,梵名「毗那也迦」,其本性原為婆羅門之神,是一尊兇猛之惡鬼神,後來依佛法,引率九千八百大鬼軍,鎮壓三千世界,奉守三寶,成就一切善事,消滅災禍,後變為一尊授與富貴之有德善神。
象鼻天,有一面四臂、十二臂等身像,象頭人形,鼻長目廣,寂靜相,分持各種法器,足蜷右由左,舞立姿踏於鼠上。
象頭財神的來源傳說:濕婆神有一天離家之後,濕婆神的老婆即生下迦尼薩(Ganesa),因為迦尼薩是神之子,出生之後即長的十分高大強壯,濕婆神的老婆有一天想洗澡,就叫兒子在外頭守著,不讓外人偷窺。不久濕婆神回家了,見到有一個高大英俊的小夥子站在門口,誤以老婆偷漢子,心中充滿醋意,就叫那個小夥子讓開,迦尼薩堅守母親的囑托,不讓開通路。父子二人就不知究竟就開打起來,濕婆神竟不敵兒子,心中十分生氣,就使了奸計,一刀砍下兒子的頭,迦尼薩因此身首二處。濕婆神的老婆聽見吵架聲,出門來看,只見丈夫砍下親生兒子的頭,痛哭失聲,此時濕婆神才知道做錯了事。為了安慰老婆失子之痛,就去求毗濕奴神,毗濕奴神告訴濕婆神,只要明天往他交代的方向走去,看第一個生物將其頭砍下,安裝在濕婆神兒子的脖子上,就可以使迦尼薩復活。濕婆神依言去做,結果碰上第一個生物就是大象。
於是取得象頭,放在兒子的身上,因此迦尼薩就成了象頭人身。
㈡ 世界上所有神話故事中的女神都叫什麼名字
雅典娜
㈢ 古印度的神話
一.伽波葉的後代。
在古印度神話中,世界上生存著除了人和神以外很多種族,這些種族都是創造世界的大神梵天的後代,而大部分後代的直接祖先是梵天的長孫伽波葉。梵天的大兒子叫摩里質,摩里質的兒子叫伽波葉。
達薩和毗里尼是從梵天大腿生出的,他們結婚生了很多女兒,嫁給了梵天起他的後代。其中年長的十三個嫁給了伽波葉,伽波葉的十三個妻子分別生下了不同的種族。大姐底提生下了底提取族,二姐擅奴生下了擅那婆族,這兩個種族被稱為阿修羅。老三生下十二個天神。毗那陀生下了伽樓羅,伽德魯生下了那竭族(龍族),牟妮生下了干達婆族。
其他的妻子生下了其他的動物。而十二天神中的太陽神毗婆薩婆的第三個兒子摩奴是人類的祖先。天龍八部中與古神話有關的除了夜叉和緊那羅都是伽波葉的後代。天神和阿修羅伽波葉的第一個妻子和第二個妻子生下了阿修羅族。第三個妻子生下了神族,兩個族長期以來為爭奪宇宙的控制權,不斷的爭斗,直到天神獲得產生不老之後,阿修羅才不能與天神匹敵,被趕到地底
二.天神和阿修羅
事實上天神除了伽波葉第三個妻子的十二個兒子及其後代以外,還應包括從梵天臍眼生出的八個天神,濕婆大神的二十一個兒子摩魯(暴風雨),以及後來加入天神行列的其他神。其中重要的有:
1.伽波葉的兒子:匠神陀濕多,海神婆樓那,天帝因陀羅,太陽神毗婆薩婆(蘇里耶),以及毗濕奴。
2.太陽神的兒子:冥王閻摩,醫神阿濕毗尼(兄弟倆)。
3.梵天的兒子:月神蘇摩,風神婆瘦,火神阿老尼。
4.其他神:梵天第四子補羅濕底耶的孫子財神和夜叉王俱毗羅(多聞天);天神與阿修羅攪乳海產生的幸運女神拉客什米(吉祥天)和酒神修羅。
在日本漫畫中阿修羅和修羅往往成了同義詞,事實上修羅是指生為天神的酒神的名字,又泛指天神。因為當酒神出現時,天神接受了酒神,而阿修羅拒絕了酒神。所以稱天神為修羅,稱阿修羅為阿修羅(即非修羅)在阿修羅與天神長期的戰爭中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攪乳海。
一開始梵天的後代中除了濕婆大神以外,其他並不能夠長生不老,天神和阿修羅為了長生不老,便合作攪乳海提煉長生不老葯。在這過程中產生了幾位天神和寶物,包括幸運女神(成了毗濕奴的妻子),酒神修羅,仙女蘭撥,神醫擅般陀里,因陀羅的白象,毗濕奴的魔石等等。最後長生不老葯提煉成功的時候,阿修羅和天神開始爭奪長生不老葯,這是毗濕奴變成一個美女,使得阿修羅心甘情願交出長生不老葯,從此天神可以產生不老,而阿修羅不能。
三.大梵天
大梵天就是古神話中的創世主梵天,梵天一開始在一個蛋中,後來從蛋中出來,把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天,另一部分是地。後來梵天又生下了許多兒子,這些兒子分別繁殖自己的後代。
梵天後來又從自己身上分出另一個女神薩維德麗作為自己的妻子。梵天不屬於天神族,他的地位要高於天神,而且也並不是總站在天神的一邊。
梵天是在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但似乎並不是很受崇拜,在人間香火不旺。但在神話中梵天的地位很能力卻實是最高的。
天神可以說是剎帝利在天上的代表,而梵天,濕婆,以及其他修道的仙人則是婆羅門在天上的代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地位要高於天神,天神和阿修羅都有一位指導他們仙人,天神是祭主,阿修羅是烏紗納斯,他們都是梵天的孫子。而仙人的詛咒對於天神來說是很可怕的。
梵天的能力表現他可以賜予其他修道的仙人任何力量,包括長生不老。但是他平等對待自己的後代,而不分好壞,任何經過努力修道的人都可以從他那裡獲得力量和願望。這經常給天神們帶來麻煩,羅剎王就曾經利用從梵天哪裡得到的力量,戰勝了四方天神。另外梵天給後代充分的自由,他一般不幹涉後代的事。
四.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是古神話中的濕婆大神,濕婆又叫魯德羅。魯德羅是原名是紅色的意思,濕婆是仁慈的意思,表現人們對破壞神的期望。他也是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另外一個是十二天神中最小的毗濕奴。
濕婆是梵天最有威力的兒子,是憤怒和破壞的化身,他的地位和能力遠在天神之上,直逼梵天。他的第三隻眼睛能噴出憤怒之火,可以燒毀一切,這種火燒毀了阿修羅的三連城,燒死了愛神,燒掉了梵天的第五個臉,因為愛神誘惑梵天追求自己的女兒。(好像三隻眼都特別牛)濕婆取了達薩和羅希尼的女兒烏瑪為妻,但與岳父之間的關系並不好,經常鬧矛盾。
濕婆與大地女神生下了二十一個暴風雨神摩魯,加入了天神的行列,成為天帝因陀羅的隨從。濕婆長期在喜馬拉雅山修行。是苦行者,娶了雪山女神為妻,生下了戰神。濕婆與梵天一樣,具有賜予其他苦行者力量的能力。
濕婆一般站在天神一邊,他和他的兒子的參戰是天神戰勝阿修羅的關鍵。但也不是絕對,他有時候也幫助其他種族,他視阿修羅的導師烏紗納斯和羅剎王為親生兒子。這也是後來羅剎王猖狂原因。
五.帝釋天
帝釋天即天帝,是古神話中因陀羅的演化。因陀羅是十二天神的老七,具有非凡的能力,被推舉為天神的首領,成了天帝。因陀羅在與阿修羅的戰斗中,功勞顯赫。打敗了許多強悍的阿修羅,其中有曾經和他兄弟相稱的牟質。因陀羅的妻子是阿修羅舍質,為他生下一男一女。雖然天神與阿修羅是死敵,但兩個種族間通婚並不少見。
因陀羅把世界分為四部分,自己統治東方的天國,弟弟太陽神的大兒子閻摩統治南方的冥府,其兄長海神婆樓那統治西方的大海,財神俱毗羅統治北方的夜叉國。
因陀羅雖然身為天帝但卻不是至高無上的,他曾經因為得罪仙人而離開天國,後來在眾神的努力下才洗脫罪惡,重登地位。這也是古印度婆羅門地位高於剎帝利的表現。
因陀羅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他經常要弟弟毗濕奴的幫助。並曾經大敗給羅剎王,變成孔雀逃難。因而在人間,毗濕奴的香火比因陀羅更旺,成了三大主神之一。
六.吉祥天和毗濕奴
吉祥天就是古神話中的幸運女神阿克什米,她在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提煉長生不老葯時誕生,他一出現就倒入毗濕奴的懷里,成了他的妻子。她是古印度神話中有名的美女。(在神話中的女的基本上都是美女)
關於吉祥天女就只有這么多了,順便介紹一下她丈夫吧。毗濕奴是天神中最有威力的一位,在與阿修羅的戰斗中他是不可戰勝的。他曾經打敗了歷代的阿修羅王,把強大的阿修羅王力巴囚禁在地底。當然,他最大的功勞莫過於變成美女,從阿修羅手中騙取了長生不老葯。
毗濕奴是最善於變化的天神,他因為犯錯,被貶入凡間,從此他經常以各種身份在凡間出生,造福人間。可能這也是他成為三主神之一的原因吧。但在佛教的二十諸天中沒有他。
七.大辯才天和地天
在佛教的守護神中有很大比例是女神,但在古印度神話中女神的地位並不高,大部分女神是作為男神的配偶而存在,即使是大大有名的幸運女神也是如此。但也有少數獨立的女神,大辯才天和地天就是其中的兩位。
大辯才天在古神話中名薩羅私伐底,是達薩和毗里妮的女兒,後來加入了天神的行列,她善於狡辯,聰明狡猾,是智慧女神,曾經從亁達婆那裡騙走了蘇摩酒,使天神擁有蘇摩酒的掌管權。(也有說蘇摩酒本來就由匠神陀濕多掌管)。
地天又叫堅牢地天,大地女神,來源於古神話的大地女神,在古印度神話中,大地女神是撫育萬物的母親。在梵天創造的世界本來沒有死亡,後來人類和各種動物大量繁殖,使得大地女神的負擔加重,於是大地女神建議梵天使減少生物的數量,於是梵天造出了女兒死神。從此有了死亡。 大地女神和濕婆大神生下了二十一個暴風雨神。
有個神話:國王普里圖因為大地長出的莊稼不夠人民生活之用,便向大地女神挑戰,制服了大地女神,於是大地女神獻出了自己的奶汁,這種奶汁可以使萬物復甦。後來大地女神認普里圖為父親,因此又叫普里提維,即普里圖的女兒。(印度的神未免太沒用,或者人類太牛)
八.多聞天和夜叉
多聞天,名毗沙門,又稱施財天,是佛教中守護北方的天王。多聞天來源於古印度神話中的財神俱毗羅。他是梵天第四子補羅濕底耶的孫子。後來俱毗羅當上了夜叉族的首領,並加入天神的行列,率領夜叉族在北方建立了夜叉國,成了北方守護神。
夜叉和羅剎都是從梵天的腳生出的種族,地位較低。一開始兩個種族同住在楞伽島。夜叉講美德,而羅剎則是野蠻的種族,他們壓迫夜叉族,攻擊天神和阿修羅。後來毗濕奴和伽樓羅到楞伽島,打敗羅剎族,把他們趕到地底。
這時俱毗羅聽從父親的建議,來到楞伽島,當上了夜叉族的首領。於是羅剎王蘇馬林讓女兒凱卡西嫁給俱毗羅的父親,生下了四個孩子,老大是十個頭的羅波那,老二是巨漢鳩般蠍力那,老三是個女兒叫首里波那伽,小兒子維毗沙那。前三個兒子是可怕的怪物,老四是卻是個誠心向道者。凱卡西的三個兒子開始苦行,最後三人修道有成,梵天答應實現他們的願望。老大獲得了強大的力量,但是沒能夠獲得長生不老,老二上了天神的當,從此長睡不醒。最小的兒子獲得了長生不老。
老大回到了楞伽島,當了羅剎王,把同父異母兄弟俱毗羅和他統率的夜叉族趕出楞伽島。於是夜叉王率領夜叉族,到北方吉羅娑山建立夜叉國。 從此羅波那仗著自己強大的力量征討四方,打敗了四方的天神和地上的國王。後來被毗濕奴的化身羅摩所殺。羅剎可能是象徵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前的印度土著人。羅剎也成了佛教的守護神。但不屬於天龍八部。
九.廣目天和龍
廣目天名毗留博叉,是守護西方的天王,同時他也是龍族的首領,手持一龍。是比娑竭羅龍天(二十諸天之一)地位更高的龍王。
佛教認為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分為四大洲,四大天王分別守護四方。這與古印度神話中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四位天神分別守護和統治四方王國的說法很相近。並且佛教地獄在南瞻部洲,而古印度神話的地府在南方,可見佛教四方大天王的說法來源於古印度神話。不過守護四方的四大天王已經不全是是原來的四位天神,只有多聞天是來源於北方夜叉國守護神俱毗羅。
守護西方的廣目天和原來的海神婆樓那沒有基本沒么聯系,不過廣目天是龍族的首領,而龍族掌管海洋,因此廣目天間接掌管海洋。
龍族在印度中是指蛇族,佛教流傳到中國後和中國神話中的龍聯系起來,成了龍族。在古印度神話中,龍族稱為那竭族,是伽波葉與妻子伽德魯的後代。古印度神話中的龍與佛教中的龍一樣,擁有大量的財寶。但是古神話中的龍並不一定是住在海中,他們遍布世界各地,主要住在地下,還有的住在江河和海底,因此他們不屬於海神婆樓那統治,他們還經常到四方天神那做客。
龍族有男性和女性,他們經常來到人間。和人類相處和發生愛情(是不是中國龍女傳說最初的來源)
在古神話中龍族的國王是瓦蘇基,與佛教中的娑竭羅龍王沒有什麼聯系。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把瓦蘇基龍王當繩子,作為攪乳海的工具。最後卻沒分到長生不老葯,真可憐。
十.伽樓羅
伽樓羅是太陽鳥,世界上最大的鳥,在古印度神話和佛教中都是獨一無二的。伽樓羅種族中就此一個。
伽波葉曾經讓他的妻子毗那陀和迦德魯選擇自己的後代,迦德魯希望自己有一千個孩子,而毗那陀只希望自己有兩個兒子,但是這兩個兒子要比迦德魯的一千個兒子更強大。後來迦德魯和毗那陀打賭,毗那陀輸了,要做迦德魯的僕人。迦德魯生下了一千個那竭龍族,毗那陀只生下了兩個蛋,毗那羅性急,打開了其中一個蛋,於是出來了一個發育不全的阿魯那。而第二個孩子則是強大的伽樓羅。
伽樓羅剛出生的時候,因為母親打賭輸了,所以要為龍族服務。伽樓羅問龍族。他和母親要怎麼樣才能夠擺脫僕人的身份。龍族告訴他,只要他為龍族從天神那裡要來長生不老葯,就可以只有。
伽樓羅打敗了以因陀羅為首的天神,但沒有搶走長生不老葯,而是和因陀羅合作。騙過龍族,使自己獲得自由之身,又搶回長生不老葯。
從此伽樓羅以龍族為敵。因為伽樓羅是最大的鳥,所以到了中國便和中國傳說中最大的鳥大鵬聯系起來,成為大鵬金翅鳥。
十一。日天和閻羅王
日天,顧名思義就是太陽神,但是佛教中的日天和古印度神話中的太陽神關系不大,不過在古神話中,太陽神是閻羅王的父親,所以介紹閻羅王的身世順便介紹一下太陽神。
太陽神是伽波葉與阿底提所生的十二天神中的第八位,天帝因陀羅的弟弟。叫毗婆薩婆,又叫蘇里耶,他剛出生的時候並不是天神,到了凡間當凡人,蘇里耶便是世上第一個凡人。蘇里耶娶了他大哥匠生陀濕多的女兒薩拉尼尤為妻,薩拉尼尤為他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兄妹,兄長叫閻摩,妹妹叫閻密,他們既是兄妹又是情侶,閻摩後來成了冥王,也就是佛教的閻羅王。
薩拉尼尤是一個阿修羅妖女和陀濕多生下的女兒,他看不起生為凡人的丈夫,便離開了丈夫。但她走之前造了一個和他一摸一樣的人,讓她留下來當自己的替身。假的薩拉尼尤和蘇里耶生下了二男一女,大兒子摩努成了人類的祖先。
假妻子虐待前妻的孩子,於是蘇里耶發現妻子是假的,便離開家尋找真妻子,後來和妻子團聚,言歸於好。蘇里耶成了太陽神。並和妻子又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兄弟,納薩佳和達斯拉,兄弟倆通稱阿斯毗尼,是一對人馬,醫術高明,成了醫神。在佛教中,這兄弟倆演化成了老少皆知的觀音菩薩,這就是馬頭觀音的來歷。
閻羅王就是印度神話中的冥王閻摩,蘇里耶成了太陽神後,閻摩閻密兄妹並沒有成為天神,閻摩活著的時候打通了從地面到地府的通道。後來死神誕生之後,閻摩成了第一個死亡的人類。閻密想念死去的哥哥和情人,十分傷心。眾神為了安撫閻密。製造了黑夜,每當黑夜降臨的時候,閻密就會暫時忘記閻摩。
後來閻摩成了死人國的國王,守護南方的冥府,成為四方天神之一。閻密成了閻誒拿聖河河神。
十二。月天
與太陽神不同,月天和古神話中的月神蘇摩有很大關系.月神蘇摩是從梵天肚臍生出的八個天神中的老三。是八個天神中最重要的一個。
在古神話中,蘇摩是一個美男子,身體由蘇摩酒所構成。蘇摩娶了達薩的二十七個女兒為妻,其中羅希尼最美麗,於是蘇摩特別喜歡羅希尼,而忽視其他妻子。其他妻子向夫妻達薩告狀,達薩因此詛咒蘇摩。蘇摩因此一天天憔悴,失去了往日的光芒,後來在眾天神的幫助下,和岳父和好。但是月亮從此有了圓缺。據說,當月缺時,死人國的幽靈就到蘇摩身上吸取蘇摩酒。(好像又說蘇摩酒是匠神陀濕多的一頭牛的奶)。
蘇摩經常勾引其他人的妻子,他曾經勾引天神的導師祭主的妻子,並和他生下了一個兒子(水星)。這件事引起了天神和阿修羅的第一次戰爭。
蘇摩的月宮是世上最歡樂的地方,很多能歌善舞的亁達婆和緊那羅在這里與他為伴。
十三。乾達婆和緊那羅
亁乾達婆是伽波葉和妻子牟妮的後代,由六千三百三十三個。乾達婆在古神話中是一群美男子,永遠年輕,善於歌舞。住在半空中,與天神為伴,凡人見不到他們。乾達婆曾經是蘇摩酒的守護者,後來被智慧女神薩羅私伐底說騙走。
乾達婆有一群女伴,叫阿卜婆羅,是一般美女,她們跟隨著亁達婆到天神那做客。阿卜婆羅的首領叫,蘭撥,使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是誕生的美女。
乾達婆的首領叫毗沙婆蘇,他的妻子是阿卜婆羅中的彌那迦。乾達婆經常到人間勾引女子,他們和蘇摩(月老的來源?)一起為新婚夫婦主婚,成了婚姻之神,但是他們同時也是新郎的競爭者。在佛教中乾達婆沒有男女之分,是佛門的音樂家。到了中國乾達婆成了女性,演化為敦煌藝術中的飛天。(我比較喜歡《聖傳》中乾達婆的形象。)
緊那羅在古神話中是一種精靈,是天神的歌唱家,與乾達婆一樣,為天神歌唱。乾達婆和緊那羅,到四方天神那做客,為他們歌舞,特別經常和月神蘇摩為伴。乾達婆和緊那羅只是天神的隨從罷了
㈣ 古印度有什麼神話傳說
古印度神話的源頭來自一個叫「梵天」的人物,與中國神話里的「盤古」極其相似,他在混沌天地金黃色的蛋中誕生,將蛋殼一分為二,上半部為天,下半部為地,在天地之間安排了空間,確定東南西北方向,和年月日時概念。梵天是萬物的始祖,在東南亞佛教國家裡,有一尊四面佛,就是梵天的本尊,尤其在泰國,擁有無數信徒、其中不泛許多港台明星、如劉嘉玲夫妻、謝賢一家等。
梵天創造了萬物,但是卻沒有創造一個女人出來和自己結婚、生兒育女,他的眾多兒女都是從身體某部位變化出來,並且在梵天孫子那一代分成了正邪兩派,一派是天神,另一派是阿修羅,一直戰爭數千年之久。日本有一部《天空戰紀》漫畫,故事背景就是天神與阿修羅之間的戰爭。
幾乎無法確定梵天究竟有多少個兒女,據現在資料整理,有名有姓的兒子有十七個,女兒有三個,衍生出來的孫子、玄孫、曾孫則更多,形成一幅大大的家族關系圖,而且關系錯綜復雜。可能古印度人沒有亂倫的概念,或者上古時代實在是人口稀缺,數來數去就是那幾十號人,而且全是梵天的親戚,所以梵天的兒女們經常搞同親通婚,如梵天有一個女兒叫毗里妮,她嫁給了七兒子達剎、然後這夫妻倆有十三個女兒嫁給了梵天的大孫子迦葉波。達剎其中有一個女兒叫薩蒂嫁給了梵天的第九個兒子魯德羅(哥哥成了弟弟的岳父,比日本人的關系還要亂)。
㈤ 古印度和中國有哪些神話傳說
在中國上古卜辟中,尚無「神」這個字,在甲骨文中,是用「申」來代替「神」的,也就是說,在上古文學中,「申」和「神」是一個字,所以漢朝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申,神也。」那麼,根據上古文學的象形造字原則,這個「申」究竟表示什麼東西呢?「申」的最初本義,是象形閃電的形狀。這就是說,在上古文字中,神意味著天上的閃電。所以中國古代常常「天神」連讀。而且,在甲骨文中「天」是正面的人體形狀,如果說「申」是遠古之人對閃光飛碟的真實寫照,那麼「天」就是對外星人的客觀描寫。如此看來「天神」就是指來自天空的人。對其他民族的早期神話、宗教也能作出類似的闡釋,如德國語言學家史密特神父就注意到,在印、歐民族的宗教中,至上神(天主)一詞,它的語根就是「照耀」的意思。此外,如《聖經》中的「上帝」一詞,在古希伯來語中的意思是「來自天空的人們」。
中國古代還有「天子」乘龍從天而來的傳說,如《史記·封禪書》曰:「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龍的出現在歷史上次數不多,每次都與帝王有關。每位皇帝都稱自己是「天子」,即天上神仙之子,以示人類中最高貴者。
大家知道,龍是根本不存在的,古人為什麼相信天上有龍?《說文》上說:「鱗蟲三百六十,而龍為之長。龍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這種能發光,能變暗,大小可變化,能上天下海的「龍」不正是飛碟的化身嗎?如果古人沒有見過這種飛行器,怎麼會產生龍的概念呢?
早在原始社會,龜已作為鯀氏族部落的圖騰被加以崇拜。《大戴禮》雲:「甲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洛書》亦雲:「靈龜者,玄文五色,神靈之精也。上隆法天,下平法地。能見存亡,明於凶吉,王者不偏黨,尊耆老則出。」
同樣,這種能上天入地,能預見生死存亡,明了天災地害的神龜不正是外星人乘坐的碟形飛行器的形象寫照嗎?不過,有人會說,古人崇拜龜是因為龜的壽命比一般動物長。可是,不管古人的想像力有多麼豐富,他們怎麼竟會想到這種動作遲鈍的龜既能上天入地又能預測風雲呢?
《法華經》是一部不可思議的經典,寫的時間是在釋迦牟尼圓寂500年後(距今2500年),將當時興起的大乘教思想中的神話記載下來,這些神話幾萬年前就流傳在喜馬拉雅山一帶,並以釋迦牟尼本人言論文集的方式寫成。日本的志田行賢將它譯成白話文。其中有這樣的記錄:在天體之一方,有一個凈光庄嚴國,領導者是「凈華宿王智如來」,他統治著許多長壽而擁有崇高精神的人們。在這些人中,有個名叫妙音菩薩的偉大人物,他有數不盡的美德,學會了宇宙的真理,獲得了寶貴的「冥想法」,如了解所有生物語言的冥想(即精神感應術),自由往返宇宙任何地方的冥想(意念輸送),根據月亮、太陽的運轉得知宇宙的變化的冥想……
有一天,妙音菩薩突然接到地球世界的偉大尊師釋迦牟尼傳送的精神感應術。妙音菩薩便向凈華宿王智如來報告,要求到「婆娑世界」(地球)來參見釋迦牟尼及許多修行者。
凈華宿王智如來同意了,但告訴妙音菩薩,從高度的天體降落到低度的天體,不能仍用固有頻率,必須配合低度天體的頻率。換言之,就是「入境問俗」:來拜訪地球時,必須要把本身的頻率降低到適合地球固有的頻率。
奇怪的是,當妙音菩薩開始坐定冥想時,在釋迦牟尼說法的地方附近,出現了84000個「蓮花座」,都是黃金莖、白銀葉、鑽石花瓣(在佛典里,以瑞祥的蓮花來表示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個慣例。我們認為這種「蓮花座」可能是指發出不同光彩的飛碟)。
在地球上,也有信徒問釋迦:「世尊啊!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才發生這種祥瑞呢?」
地球上的人看到妙音菩薩一行,都說他們的容貌非常奇怪——眼睛像青蓮花的葉,身體發出金色的光輝,肌肉結實,面貌端正。
妙音菩薩創下了許多事跡,離去時,地球人又看到了他們來時的奇異現象。
日本學者志田行賢在深入研究《法華經》後大膽地推斷:「我們可以這樣想,高度進化的宇宙前輩們,一再來我們的地球拜訪。」
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我國就有飛車的傳說,頗為神奇。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奇肱之國在其(按:指一臂國)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
《博物志·外國》記載:「奇肱民善為拭扛,以殺百禽。能為飛車,從風遠行,湯時西風至,吹其車到豫州(按:古代九州之一),湯破其車,不以視民。十年東風至,乃復作車遣返。其國去玉門關四萬里。
在古代印度和中國的神話傳說,都有關於神人同居共處的記載。如印度古代的《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等史詩和神話故事,都記載了神人雜居,相互聯系和沖突的情況。
中國古代的《山海經》記載了「有神十人」,在「廣粟之野」住了下來,其中還記載了昆侖山為「百神之所在」。《國語》中也記載有古時少之後,民神雜居的事。
㈥ 古印度有什麼神話傳說有什麼歷史啊
佛教中的護法諸神,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又叫"八部眾",是佛教八類天神。 天眾(天王) 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帝釋天(原為雷雨神兼戰神)、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屬於天眾。 龍眾(龍王) 梵語稱為那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在佛經里,龍擁有大量的珠寶,是海里的富豪。
夜叉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門天王即率領夜叉八大將,護眾生界。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一種半神,有關其來源,說法不一。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由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剎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乾闥婆 是香神或樂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乾闥婆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凌空飄盪,極為優美。在古印度神話中,他們屬於半神,熟諳並揭示上天的奧秘和聖理,被視為太陽光焰的化身。相傳,他們為天神備制蘇摩酒。(乾闥婆在神話中就是帝釋天的樂師,而且與蘇摩極有淵源)
阿修羅 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佛教經籍稱阿修羅為"非天"或"劣天"。他與鬼蜮有相似之處,卻不是鬼蜮;他與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卻不是人。他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又極端丑惡的怪物。據佛教傳說,阿修羅與帝釋天是冤家對頭,總是互相爭斗不休。因為是與天神對立的最高惡魔,被逐出天界,居於彌盧山洞窟中,曾多次與天神惡戰,但皆處於劣勢。
迦樓羅 金翅鳥。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眾鳥之王。其形象為半人半鳥,生有鷹首、利爪和喙,身軀和四肢則與人無異。
緊那羅 歌神。據《羅摩衍那》所述,為人軀馬首,或馬軀人首,又說為人首鳥軀
摩喉羅迦 大蟒神
蘇摩 古印度神話中的酒神,蘇摩"原為一種蔓草,取其莖在水中浸泡後以石榨取黃汁,經羊毛篩過濾,再以水稀釋,加入牛乳、麥粉攪勻,發酵後釀成蘇摩酒。印度神話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稱蘇摩酒為天神之甘露,可賦予飲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詩中,蘇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葯草,是該四項的保護神。
帝釋天 帝釋天又稱"帝釋"、"天帝釋",梵文音譯為"釋迦提桓因陀羅"。其中,"釋迦"的意思是"能",是其姓;"提桓"意為"天";"因陀羅"意為"帝";合起來即是"能天帝"、"天帝"。帝釋原為古印度吠陀神話中的一位大神。 吠陀神話是印度上古神話,主要保存於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梨俱吠陀》中。帝釋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稱他統治一切,被尊為"世界大王"。但是,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之後,身份和神性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成了佛教護法神,地位比原來低了許多。 帝釋成為佛教護法神之後,被安排作了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居住在須彌山頂之善見城。須彌山本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是一座巨大無比的金山,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日月星辰賴以轉動的軸心。此說法亦為佛教所沿用。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的居所,四方又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山頂上有座天宮「善見",即帝釋所居。須彌山的四面山腰為四天王天,住著四大天王,周圍又有七香海、七金山,再外環繞著鹹海,鹹海四周即四大部洲。 帝釋天當上欲界忉利天眾神之王,王宮的設備自然極其富麗堂皇,他身邊的侍女也多不勝數。帝釋天是天上和人間的道德維護者。如果天神違犯天規,他便予以懲罰;要是人間出現暴君,他也會去除暴安良。 在佛教神話中,帝釋天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佛祖、佛法和出家人。其形象頭戴寶冠,身上裝飾種種瓔珞,手持杖或杵。在中國寺廟里,帝釋多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
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為婆羅門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梵文音譯"摩訶室利","摩訶"意為"大","室利"有二義:功德和吉祥。合起來即"大功德"、"大吉祥"。 吉祥天女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傳說她是毗沙門天王之妹,因毗沙門兼任婆羅門的財神,所以她也是財富女神。又稱她功德圓滿,並有大功德於眾,故還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長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麗女神。 有的印度神話說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坐於蓮上手持蓮花出世,所以又?quot;乳海之女"的名字。有的神話則把她說成是三大神之一"救世者"毗濕奴的夫人。 吉祥天女在中國寺廟中,形象端莊美麗,後妃裝束,兩只手(或四隻手),一手持蓮花,一手灑金錢,有兩只白象伴護,這是吉祥的象徵。她的坐騎除蓮花之外,還有金翅鳥和貓頭鷹。
㈦ 功夫瑜伽印度美女與神話中印度美女有什麼關系
2005年成龍主演的電影神話火爆整個亞洲,而近日功夫瑜伽的上映也讓大家有了一個問題,功夫瑜伽和神話有聯系嗎?功夫瑜伽和神話的關系確實並不是沒有關系的,功夫瑜伽中有很多的隱藏彩蛋都是在講神話,這看起來像是致敬,但有網友戲稱功夫瑜伽更像是神話的第二部!
㈧ 美麗的神話電影中的印度女孩是誰
瑪麗卡·沙拉瓦特(Mallika Sherawat)。
1976年10月24日在印度哈里亞納邦出生。2005年,與成龍、金喜善合作出演電影《神話》,片中飾演莎曼紗。
該片拍攝日期為2004年10月5日-2004年10月19日,投資約1.6億港幣,取景地包括西安秦俑博物館,雲南九鄉的溶岩洞穴,驪山的懸崖瀑布,印度的帝沙聖山、帝沙神殿和聖沙帝古墓等,選景花費約6000萬港幣。
主演上採用了成龍、金喜善、梁家輝等演員,配角也包括邵兵、於榮光、譚耀文、孫周等。
(8)印度神話美女中國擴展閱讀:
瑪麗卡·沙拉瓦特所參演的《神話》是由香港導演唐季禮執導,成龍、金喜善、梁家輝等主演的今古交錯,神話愛情影片。於2005年9月2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以秦朝為背景,講述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曠世愛情。
該片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2006)最佳電影提名,第28屆大眾電影百花獎(2006)最佳導演提名,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2007)優秀合拍片獎等榮譽。
㈨ 為什麼在中國、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等東南亞神話中,田螺姑娘、織女、七仙女.天鵝女等都來到人間
因為我們都屬於亞洲體系呢,男權佔主導,以及。。。。。文學史作者很多都是男性,所以不像歐美國家,他們神話都是到天上。
㈩ 《神話》裡面印度女演員的名字
《神話》的印度籍女主角瑪利卡
她可是印度第一美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