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沉魚」是誰「落雁」是誰「閉月」是誰「羞花」是誰
沉魚-西施、落雁-昭君、閉月-貂嬋、羞花-楊玉環
四大美女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
1、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3、漢元3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4、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
『貳』 古代女子的發型代表了她們的年齡和身份,各朝代有哪些發型美到讓人驚嘆呢
古代女子的發型確實是代表著年齡和身份,也是女子重要的裝飾,古代婦女發式造型的變化,極為富麗而多姿,不斷變化,相關的記載有很多,在古代的書中也有記載大概要有好幾百種。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同朝代的不同好看的發型,這些發名皆是由發型與首飾寓意而命名,叫法雖然多,按其編法與發式可概括為幾種基本的類型。
『叄』 中國古代的4大美人是那幾個
中國有四大美女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盡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肆』 中國十大素顏美女明星
孫莉(不是鄧超的老婆,是黃磊的老婆)
湯唯(是幾百年難得一見的六角型臉美女)
潘迎紫(不老美女啊,都有70多了還那麼漂亮)
還有就是我們的小倩 王祖賢
還有就是東方不敗 林青霞啦 不過現在老了不怎麼好看了 年輕時候可以說是風華絕代啊
我覺得就這么多了
『伍』 古代美女頭頂那個尖的叫什麼
美人尖
『陸』 兩個女的打乒乓球砸腦袋上了 笑了 是一個動態圖片 有視頻么
出自電影《韓朝夢之隊》
影片《韓朝夢之隊》,改編自1991年第41屆日本千葉世乒賽,朝鮮和韓國組成聯隊,以3:2戰勝了以鄧亞萍、喬紅領銜的中國女隊,獲得女團冠軍,結束了中國女隊對考比倫杯長達16年的統治的真實事件。
你問的問題,出在《韓朝夢之隊》拍攝「花絮」,
扮演李粉姬的裴斗娜的高拋發球正好砸在扮演玄靜和的河智苑的頭頂上。這突如其來的一幕令二人錯愕不已,在同時呆滯一秒後,二人又同時放聲大笑,其中裴斗娜甚至笑得跪在了地上
『柒』 中國傳統美人標准
何謂美女?美女的標準是什麼?
美女,一般是指容貌美麗的女子。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總結得要全面的多,「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以翰墨為香,吾無間然矣」。
關於美麗的標准,生活在不同時代、地域和文化環境中的人,可能存在著「審美觀」的差異,但從總體上來說,仍具有一些較為鮮明的共同點。
綜合中國歷代贊詠美女的不朽名篇,以及古今作者關於美女評價的各種版本,美女研究整理概括出評價中國古代美女的十大標准:
1、膚若凝脂
「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細膩而潔白。「膚若凝脂」,皮膚光滑、細膩而潔白,是中國古代美女的主要標准之一。
女人形體美,首先要看肌膚,而膚色白最為難得。《詩經》雲:「素以為絢兮」,素者,白也。「婦人本質,惟白最難。常有眉目口齒般般入畫,而缺陷獨在肌膚者」(清·李漁《閑情偶寄·聲容部》)。古有「一白遮百丑」的說法,皮膚是否白嫩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美的第一標准。
「膚若凝脂」出自《詩經·衛風·碩人》,形容春秋時衛庄公夫人庄姜的肌膚之美。可以說,生為黃種人的漢民族,自先秦以來就以肌膚白為美。如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周邦彥《南柯子》:「膩頸凝酥白,輕衫淡粉紅」等。
作為白的極致的「雪」和晶瑩透明的「冰」,也常被用作修飾美女的肌膚。「冰雪」一說出自莊子《逍遙游》:「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後世借用者很多,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溫庭筠《菩薩蠻》:「鬢雲欲度香腮雪」;五代薛昭蘊《浣溪沙》:「倚風凝睇雪肌膚」;吳文英《賀新郎·湖上有所贈》:「雪玉肌膚春溫夜」;清·蘇曼殊《本事詩》:「烏舍凌波肌似雪」等。古詩詞中有一個流行的術語是「玉骨冰肌」,蜀主孟昶在《玉樓春·避暑摩訶池上作》中贊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蘇軾《洞仙歌》中轉述此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蘇軾在另一首詞《西江月·梅花》里借用了這個說法:「玉骨哪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表面是詠梅花,實際上暗指他的伺妾朝雲;楊無咎《柳梢青》也有「玉骨冰肌,為誰偏好」。
在描寫女子身體的詩句中,「玉」字出現的頻率遠超過「冰」、「雪」兩字。中國人偏愛玉,因為「玉潤而不污,是仁而至清潔也」(《春秋繁露·執贄》)。光潔溫潤的「玉」,也常用作形容美女的肌膚。如江淹《麗色賦》:「仙藻靈葩,冰華玉儀」;柳永《晝夜樂》:「膩玉圓搓素頸」;柳永《合歡帶》:「一個肌膚渾似玉」等。據《王子年拾遺記》記載:劉備的妻子甘皇後玉質柔肌,姿態光艷。一次劉備召甘後到白綃帳中。下屬遠遠望去,只見帳中的甘皇後好比月下聚雪。河南進獻一個玉人,高三尺。劉備把玉人放在甘美人的身後。甘後和玉人潔白齊潤。劉備說:「不意我玉人乃有兩也。」
以上詩詞分別用「脂」、「皎」、「酥」、「冰」、「雪」、「玉」、「素」等字眼,形容身體之白凈、光潔、柔滑。
2、明眸善睞
明潔靈動、富有神韻的眼睛,也是中國古代美女的主要標准之一。
女人之美,焦點在眼睛。「面為一身之主」(李漁《閑情偶寄·聲容部》),而目又為一面之主。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察心之邪正,莫妙於觀眸子。」李漁認為,女人的眼睛大小動靜與其人的情性剛柔、心思愚慧有密切關系。「目細而長者,秉性必柔」;「目善動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聰慧」。
「明眸善睞」出自曹植的《洛神賦》,形容洛神的眼睛明亮靈活,善於顧盼傳情。美目顧盼生姿,更增美女媚態。中國古代文人對美女眼睛的描寫,虛寫多於實寫,特別注重眼睛的魅力,或者說眼睛的神韻。如《詩經·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曹植《美女篇》:「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陶淵明《閑情賦》:「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曹雪芹《紅樓夢》:「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等,也都是描寫美目光彩之魅力的千古名句。
秋天的水清澈明亮,一清見底。中國古代詩詞曲賦中也常用「秋水」、「秋波」之類的說法,來形容美女清澈明亮的眼睛。如《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揚」,「清揚」是水汪汪的意思,以汪汪的清水比喻靈動明麗的眼睛;晏幾道《採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覺未多」,以「千斛明珠」比喻明潔靈動而溫情脈脈的眼神;唐代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仁秋水」,以秋水比喻明潔的眼池;唐代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盪秋水橫波清」,以「琉璃瓶」、「秋水橫波清」比喻明潔而靈動的眼睛;劉鶚在《老殘游記》中寫道:「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養著兩丸黑水銀……」,以「秋水、寒星、寶珠」比喻明澈有神的眼睛,以「白水銀里養著兩丸黑水銀」比喻又黑又亮的瞳仁;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女子的眉眼常用「眉蹙春山,眼顰秋水」等。
3、雲發豐艷
烏黑、亮麗、濃密、修長是中國古代美女頭發的審美標准。
「雲發豐艷」出自司馬相如的《美人賦》。「雲發」,形容頭發象烏雲一樣又黑又濃;「豐艷」,則形容頭發不僅濃密,而且亮麗有光澤。
中國傳統的審美觀以烏黑濃密的頭發為美。古詩中常用「雲」字來形容美發的烏黑濃密,如《詩經·鄘風·君子偕老》:「鬒發如雲,不屑髢也」。「鬢」意為頭發濃密而黑,「髢」意為假髻。這句古詩贊美了濃密而漆黑的頭發有如天上的烏雲,擁有這樣一頭黑發便不屑於使用假的發髻了。再如和凝《臨江仙》:「雪肌雲鬢將融」,溫庭筠《菩薩蠻》:「鬢雲欲度香腮雪」,將雪白的肌膚與烏黑的鬢發對照描寫,更襯托出鬢發之美。古代婦女的發型以發髻為主,只有濃密的頭發方能梳理出花樣繁多的發髻式樣。由於濃密的頭發不是所有婦女都能天然擁有的,故而假發興盛起來。假發的興盛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古人對濃密頭發的喜愛和追求。
中國傳統的審美觀以烏黑亮麗的頭發為美。古人常用「鑒」字來形容美發的烏黑發亮。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鑒,名曰玄妻。」左丘稱贊仍氏所生之女「鬒黑而甚美」,並將她那一頭黑亮而充滿光澤的頭發比作銅鏡。又如《昭明文選·七辨》:「鬒發玄髻,光可以鑒」;蔡邕《青衣賦》:「玄發光潤」。「鬒」和「玄」都是稱贊發黑的詞語。
中國傳統的審美觀以長發為美。我國古人對婦女的長發情有獨鍾,如《新唐書·後妃傳》記載,唐高祖之妻竇皇後出生時發垂即過頸,從三歲開始發與身等,及長大成人更是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烏雲。南朝虞通之《妒記》記載,晉明帝時,蜀主李勢女兒被大司馬桓溫納為小妾,桓溫的妻子,妒火中燒的康長公主,由於看見李有一頭委地的長發而不忍殺之。又如《陳書·高祖紀》載:「張貴妃發長七尺,鬒發如漆,其光可鑒」。七尺只是一個概數,形容女子的頭發甚長,美態可掬。
雲發飄飄是一種美,更多的則是將頭發綰成發結,盤在頭頂、腦後、或垂在兩邊,稱為發髻或髻子。古代女子發髻式樣繁多,爭奇斗艷,唐·段柯古所著《髻鬟品》中列舉的歷代宮中發髻有近三十種,清·鮑協中著《續髻鬟品》,又加上近四十種。比較流行的大概是徐士俊《十髻謠》中的十種,分別為:鳳髻、近香髻、飛仙髻、同心髻、墮馬髻、靈蛇髻、芙蓉髻、坐愁髻、反綰樂游髻、鬧掃妝髻。
4、蛾眉青黛
細長、彎曲、淡青色是中國古代美女眉毛的審美標准。
古人將眉毛稱為「七情之虹」,因為它表現出不同的情態,並使臉更加具有立體感。實際上,古詩中對女性身體的描述,關於眉毛可能是最多的。其中,主要強調兩點:細長和彎曲。如司馬相如《子虛賦》:「長眉連娟」;曹植《洛神賦》:「修眉聯娟」;白居易《上陽白發人》:「青黛點眉眉細長」;陸龜蒙《陌上桑》:「長眉亦似煙華貼」;溫庭筠《南歌子》:「鬢垂低梳髻,連娟細掃眉」、「髻鬟狼藉黛眉長、欲斂細眉歸綉戶」等。
眉毛的細長和彎曲兩個特點,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就是「蛾眉」。蠶蛾的觸須細長而彎曲,故稱。如《詩經·衛鳳·碩人》:「螓首蛾眉」;宋玉《神女賦》:「眉聯娟以蛾揚兮」;傅玄《有女篇·艷歌行》:「蛾眉分翠羽」;和虞《記室騫古意》:「清鏡對蛾眉」;張祜《集靈台》:「淡掃蛾眉朝至尊」;白居易《井底引銀瓶》:「宛轉雙蛾遠山色」;顧夐《玉樓春》:「枕上兩蛾攢細綠」等,都是贊美蛾眉。
比喻眉毛細長、彎曲的,除了「蛾」字,還有「月」、「柳」等字眼。如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賦》:「紅唇寫朱,真眉學月」;杜牧《閨情》:「娟娟卻月眉」;晏殊《浣溪沙》:「鬢蟬欲迎眉際月」;晏幾道《菩薩蠻》:「愁春細畫彎彎月」等,都是寫月眉。白居易《長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李商隱《和人題真娘墓》:「柳眉空吐效顰葉」;唐·趙鸞鸞《柳眉》:「彎彎柳葉愁邊戲」;韋庄《女冠子》:「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唐·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臉不勝春」等,寫的都是柳眉。
「眉毛美」不僅在於其「形」,還在於其「色」。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寫出了眉之形與色。眉毛顏色有深有淺,但美女偏重於淡,偏重於青。古詩中常將美女的眉喻為「遠山」、「春山」。遠山很淡,這是無可懷疑的,春天的山不像夏天的山那麼濃郁,因此這些顏色都是淡青色的。如《西京雜記》:「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西漢卓文君眉如遠山,一時成為時尚,稱為「遠山眉」。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眉斂遠山青」;柳永《玉蝴蝶》:「翠眉開、嬌橫遠岫」;韋庄《荷葉杯》:「一雙愁黛遠山眉」;顧夐《遐方怨》:「兩條眉黛遠山橫」;晏幾道《菩薩蠻》:「春山眉黛低」等等,寫的都是遠山眉。黛,是一種青黑色顏料。古代女子常用黛畫眉,故稱眉為眉黛或黛眉。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常見的一種化妝方法。如屈原《楚辭·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澤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青黑色顏料畫眉。李商隱《無題》詩:「八歲偷造鏡,長眉已能畫」,連幼女也學畫長眉,說明畫眉在唐朝的流行程度。韋庄《謁巫山廟》:「春來空斗畫眉長」,反映宮女以與人比賽畫長眉來消磨時光;晏幾道《浣溪沙》:「日日雙眉斗畫長」,描寫歌妓日日畫眉斗長,爭妍比艷。唐朱慶餘《近試呈張水部》:「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妝畫好後,女子自忖,該不該問問夫婿:畫的眉形及深淺是不是時髦呢?
5、杏臉桃腮
艷光照人、白里透紅,是中國古代美女面容的審美標准。
古代詩詞曲賦中描寫美女面容,多強調其艷光照人。如宋玉《神女賦》:「貌豐盈以庄姝兮,苞濕潤之玉顏」;司馬相如的《美人賦》:「顏盛色茂,景曜光起」;張衡《定情賦》:「夫何妖女之淑麗,光華艷而秀容」;曹植《洛神賦》:「轉眄流精,光潤玉顏」;曹植《靜思賦》:「紅顏曄而流光,卓特出而無匹」;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閑」等,都突出描寫了美貌的秀美、光澤。
古人常用「玉」來形容美女的容貌,如「玉顏」或「顏如玉」,取義玉的溫潤、光潔和美好。除了以上部分名篇名句,還有《古詩十九首》之十二:「燕趙有佳人,美者顏如玉」;王維《洛陽女兒行》:「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等。
古代詩詞曲賦中描寫美女面容,並非著意單純的白色,太蒼白了,沒有一絲血色,會給人以病態的感覺。與白色相協調的是粉紅,白里透紅才是作者們所欣賞的。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繪鄰家女:「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就提出了白里透紅的和諧美的標准,這也是一種健康的美。白色、紅色完美結合的描述還有《漢孝惠皇後外傳》:「不傅脂粉而顏色如朝霞映雪」,紅色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單是意境,足以美得令人心醉。
古人常用花來比喻美女的容貌,常用的花是桃、杏、芙蓉(蓮)等,強調臉色如花之嬌艷。這個「色」,當然是「白里透紅」。常用的詞語是「杏臉桃腮」、「桃腮粉臉」、「人面桃花」、「面若芙蓉」等。《詩經·召南·桃夭》中早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用盛開的桃花比喻待嫁女子豐美的容貌。「杏臉桃腮」,臉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紅,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杏臉桃腮,乘著月色,嬌滴滴越顯
『捌』 中國美女標准
美女有何標准?雙眼皮、高鼻樑還是櫻桃小嘴?「中國美貌人群顱面骨三維測量資料庫」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口腔頜面整形外科建立。專家通過分析170例美女骨骼數據得出結論,人長得是否美麗,最基本的是面部骨骼要和諧對稱,美女要美在骨頭里。
解放軍總醫院口腔頜面整形外科張海鍾副教授,利用10年的時間,從6000多例頭顱CT掃描圖中,篩選出了170例22歲到37歲之間的漢族女性的左右骨骼框架和諧的美麗頭顱掃描圖,通過計算機軟體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建立了中國美貌人群顱面骨三維測量資料庫。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張教授發現,看一個人美麗與否,先不管眼睛是否漂亮、鼻子是否挺拔,而是觀察顱面骨骼是否和諧與對稱。數據顯示,95%的美貌人群的頭顱骨數據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區間。顱面骨骼要和諧對稱,首先要考慮三個因素,面部縱向比例、面部橫向比例,以及側面下頜角的角度。
張教授說,對人的面部輪廓影響最大的是顴面寬、顳面寬和下頜角寬,因為這三個寬度直接支撐著人的臉。通俗地說,顴骨低平,下頜角寬度較窄,也就構成了比較符合東方人審美觀的瓜子臉。按照統計出的數據,專家得出最完美的橫向比例:顴面寬和顳面寬的比例為1∶0.819,顴面寬和下頜角寬的比例為1∶0.678。
因為個體差異,比如人的身高、臉的長度等影響,中國美貌人群顱面骨三維測量資料庫對於顴面寬、顳面寬還不能給出具體的數據。
專家簡介:張海強,解放軍總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醫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臉面部整形,面部輪廓整形。
『玖』 娛樂圈十大新晉女明星有張慧雯嗎
用花兒來形容女明星是再合適不過了,看娛樂圈百花齊放奼紫嫣紅,有驕陽之下濃烈郁芳的大花、亦有和風之中嬌媚舒展的小花。就來說說娛樂圈十大新晉小鮮花們,她們代表著朝氣和未來,凝聚著觀眾更多的期望和祝福。?鞠婧禕中國4000年第一美女2014年,鞠婧禕被評為「中國4000年第一美女」,頭頂這個超級光環!她一夜爆紅成了宅男心中新一代的女神。雖然鞠婧禕是靠美貌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和關注,然而她並非是綉花枕頭空有美貌,早在2013年時她就出道並且主攻唱跳,不僅以優異的成績加入SNH48,更表現優異頻頻在SNH48總選舉中獲得非常出色的成績,可謂是有顏值更有才華的人氣偶像。?小彩旗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的外甥女真正讓小彩旗一夜成名的,是2014年春節聯歡晚會中她原地足足旋轉了4個小時的表演。這段令人震撼的旋轉表演成為當屆春晚最令觀眾津津樂道的節目,更被網友成為「春晚小陀螺」。正因為這段精彩的表演,令人關注到小彩旗深厚的舞蹈功底,以及她出身文藝家庭的經歷。?陳都靈全國高校校花2013年在全國高校校花校草評選網站Facejoking的女神排行榜上,陳都靈以極大的優勢居於榜首,從而在網上走紅。確實陳都靈的外形青春清秀又帶著十足的靈氣,就像她的名字一樣充滿了靈性。然而更大的好運還在等待著陳都靈,網路走紅之後的她引起了導演蘇有朋的關注,繼而被邀請出演青春電影《左耳》的女一號「小耳朵」。?張慧雯謀女郎一部《歸來》讓張慧雯走到了大眾面前,頭頂「謀女郎」這個金子光環出道,張慧雯贏盡了萬千矚目。不得不說《歸來》中她雖然是青澀出演,但還是很好的演出了「丹丹」的人生無奈和情感波動。當遇到了《梔子花開》,這部青春偶像愛情片,讓張慧雯呈現了全然不同的另一面,朝氣可愛又漂亮靜謐。?陳瑤北京電影學院2013級表演創作三班學生還在北京電影學院求學期間就出演青春偶像劇《旋風十一人》扮演陽光少女「湯柒琪」,該劇的熱播讓陳瑤青春朝氣和清純氣質深入人心。隨後出演網劇《無心法師》,劇中扮演的「岳綺羅」非常驚艷。也正是這部網劇的高人氣和好口碑,讓陳瑤的名氣扶搖直上,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新星。?趙嘉敏SNH48成員趙嘉敏作為優質偶像確實非常出眾,不僅在SNH48兩屆總選舉中名列前茅,在團隊組合中的表現也是十分搶眼的。而且趙嘉敏不僅熱愛音樂,更是有著鮮明音樂態度的性格女孩。堅持自己的風格和追求,相信趙嘉敏會帶來更多更好的音樂作品。?歐陽娜娜中國台灣大提琴演奏家其實嚴格來說歐陽娜娜不算是新晉紅星,出身演藝家庭,父親是台灣演員歐陽龍,母親是台灣演員付娟,姑姑是著名歌手歐陽菲菲,歐陽娜娜從小在鎂光燈下長大,是表現的星二代。除了星二代的光環之外,歐陽娜娜從小學習大提琴並且非常有天分,接連在台灣大提琴屆創造紀錄,是台灣非常有名的大提琴演奏家。?張雪迎中國大陸女演員張雪迎的2016年可謂紅到爆燈,2月8日央八播出的古裝勵志劇《班淑傳奇》中她扮演性格鮮明的「北鄉公主」,不得不說張雪迎挑戰壞心眼刁蠻任性的角色實力演繹信手拈來,劇中和不同演員之間的對戲火花不斷令人驚艷於她對角色的駕馭力。?關曉彤北京電影學院學生對於關曉彤觀眾並不陌生,出身演藝世家,爺爺是著名的琴書演員關學曾,父親是著名實力演員關少曾,在家庭氛圍和藝術熏陶之下,關曉彤從小變展露表演天賦。電影《無極》中飾演「小傾城」一舉成名,先後出演電影《暖》、《刺陵》、《畫皮2、《非誠勿擾2》等,此外近年來隨著電視劇《大丈夫》、《一仆二主》的熱播,關曉彤鄰家女孩俏皮可愛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喬欣演員 模特或許有觀眾會對喬欣這個名字有些些陌生,但如果一提到她的作品則肯定會有印象。2016年春節檔熱播的《青丘狐傳說》中她扮演的正是第一單元《阿綉》篇的「阿綉」,劇中喬欣的對「阿綉」注入全新的解讀,從角色的身份到情感的演繹和拿捏都是非常到位的。尤其是刻畫和「劉子固」的愛情更是極度 虐 心催淚,喬欣走心的表演格外打動人心。
『拾』 中國傳統美女具備那些特點
中國傳統美女具備的特點
1、膚若凝脂
「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細膩而潔白。「膚若凝脂」,皮膚光滑、細膩而潔白,是中國古代美女的主要標准之一。
女人形體美,首先要看肌膚,而膚色白最為難得。《詩經》雲:「素以為絢兮」,素者,白也。「婦人本質,惟白最難。常有眉目口齒般般入畫,而缺陷獨在肌膚者」(清?李漁《閑情偶寄?聲容部》)。古有「一白遮百丑」的說法,皮膚是否白嫩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美的第一標准。
2、明眸善睞
明潔靈動、富有神韻的眼睛,也是中國古代美女的主要標准之一。
女人之美,焦點在眼睛。「面為一身之主」(李漁《閑情偶寄?聲容部》),而目又為一面之主。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察心之邪正,莫妙於觀眸子。」李漁認為,女人的眼睛大小動靜與其人的情性剛柔、心思愚慧有密切關系。「目細而長者,秉性必柔」;「目善動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聰慧」。
3、雲發豐艷
烏黑、亮麗、濃密、修長是中國古代美女頭發的審美標准。
「雲發豐艷」出自司馬相如的《美人賦》。「雲發」,形容頭發象烏雲一樣又黑又濃;「豐艷」,則形容頭發不僅濃密,而且亮麗有光澤。
4、蛾眉青黛
細長、彎曲、淡青色是中國古代美女眉毛的審美標准。
古人將眉毛稱為「七情之虹」,因為它表現出不同的情態,並使臉更加具有立體感。實際上,古詩中對女性身體的描述,關於眉毛可能是最多的。其中,主要強調兩點:細長和彎曲。如司馬相如《子虛賦》:「長眉連娟」;曹植《洛神賦》:「修眉聯娟」;白居易《上陽白發人》:「青黛點眉眉細長」;陸龜蒙《陌上桑》:「長眉亦似煙華貼」;溫庭筠《南歌子》:「鬢垂低梳髻,連娟細掃眉」、「髻鬟狼藉黛眉長、欲斂細眉歸綉戶」等。
5、杏臉桃腮
艷光照人、白里透紅,是中國古代美女面容的審美標准。
古人常用「玉」來形容美女的容貌,如「玉顏」或「顏如玉」,取義玉的溫潤、光潔和美好。除了以上部分名篇名句,還有《古詩十九首》之十二:「燕趙有佳人,美者顏如玉」;王維《洛陽女兒行》:「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等。
古代詩詞曲賦中描寫美女面容,並非著意單純的白色,太蒼白了,沒有一絲血色,會給人以病態的感覺。與白色相協調的是粉紅,白里透紅才是作者們所欣賞的。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中描繪鄰家女:「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就提出了白里透紅的和諧美的標准,這也是一種健康的美。白色、紅色完美結合的描述還有《漢孝惠皇後外傳》:「不傅脂粉而顏色如朝霞映雪」,紅色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單是意境,足以美得令人心醉。
6、櫻唇貝齒
色澤紅潤、口型小巧是中國古代美女嘴唇的審美標准;晶瑩潔白、整齊均勻是中國古代美女牙齒的審美標准。
自古以來,人們常以「紅唇皓齒」、「櫻唇貝齒」來贊美女性唇齒之美,晶瑩潔白、整齊均勻的牙齒配以小巧紅潤、充滿活力的櫻唇,當然會給人以自然健康的美感,對容貌美起到烘雲托月的作用。
7、楊柳細腰
纖、柔是中國古代美女腰肢的審美標准。
腰肢之美,不僅在於其纖細,還在於其柔軟、柔韌。柔並不是弱,而是要表現出一種韌性,柔而有力。
古人以腰肢纖細柔軟為美,也與舞蹈有直接的關系。女性若善歌舞,腰身必更婀娜。要想跳出「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這樣柔曼的《霓裳羽衣舞》,沒有輕盈的體態、細軟的腰身,是很難想像的。史載,漢高祖劉邦的寵姬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據說趙飛燕因體態輕盈、腰肢纖細能作「掌上舞」,小蠻因其楊柳細腰、舞姿曼妙而受到白居易的喜愛,對此前文已提及。
古人對女性細腰的賞愛,與中國藝術講究曲線美的觀念是一致的。古代詩詞曲賦中,女子的纖腰常被稱為「柳腰」、「蜂腰」,強調的便是細腰使體態呈現出的曲線起伏。富於曲線美的身材具有柔婉溫和的審美效應。而且,中國傳統上特別強調女性的柔順、服從,在腰部的審美上當然就要求能夠像弱柳扶風那樣隨風擺動。女性特有的陰柔之性決定了柔順是女性形體美的一個重要標准。
8、纖纖素手
白嫩細膩、修長靈巧是中國古代美女手指的審美標准。
古代美女,除了面孔之外,人體最頻繁外露的部分要數雙手了。
古人對美女修長的手形、包括手指贊美有加,常用「纖纖素手」來形容。如《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有「纖纖出素手」,東漢末年《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有「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蘇東坡《勸金船(和元素韻自撰腔命名)》有「纖纖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纖纖」,纖細,形容小巧或細長而柔美。「纖纖素手」,形容手既白嫩又纖細,格外美麗動人。
一雙美手展示給人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愉悅,而且更重要的是顯示自己靈慧的內心,即我們常說的「心靈手巧」。《詩經?魏風?葛屨》有「摻摻女手,可以縫裳」,寫會做針線活的手,強調其靈巧,「摻摻」就是纖巧的意思。李漁在《閑情偶寄?聲容部》選姿篇中認為:「兩手十指,為一生巧拙之關,百歲榮枯所系」,手嫩者多半相當聰穎,指尖者多半具有智慧。
9、三寸金蓮
纖小、弓彎、白凈是中國古代美女雙足的審美標准。
中國古代女性對自己身體最引以為傲的,不是西方美女那樣的肥臀豐乳,而是美麗的小腳,古人稱之為「三寸金蓮」。這不僅令眾多西方人感到困惑,也令對中國傳統美女文化相對陌生的現代人感到不可思議。「三寸金蓮」源於「女子以腳小為美」的審美觀念,女子到了一定年齡,用布帶把雙足緊緊纏裹,最終構成尖彎瘦小、狀如菱角的錐形。雙足纏好後,再穿上綢緞或布面的綉花的尖形小鞋(弓鞋),此即為「三寸金蓮」。
10、軟玉溫香
嬌柔、白膩、芳香是中國古代美女身體的審美標准。
「軟玉溫香」是對女子身體美的描寫,其中「軟」、「溫」是柔和、溫和的意思,「玉」、「香」兩個字頗有概括性,一個表現視覺和觸覺方面的白膩,另一個表現嗅覺和味覺方面的芳香。「玉」、「香」也常被指代女子,如「憐香惜玉」、「偷香竊玉」、「香消玉殞」等。有些詩歌中香玉連用,如溫庭筠詩《晚歸曲》「雀扇團圓掩香玉」、後蜀閻選《虞美人》「楚腰蠐領團香玉」、南宋?劉克庄《清平樂》「一團香玉溫柔,笑顰俱有風流」等。這里「軟玉溫香」一詞就概括了古代美女身體的幾個特徵:柔軟、白膩、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