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地吃餃子的不同風俗
一、吃餃子的節日
1、春節吃餃子。餃子,是北方大部分地區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食品。餃子形狀如元寶。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古語有
「好吃不過餃子,輕松不過睡覺」的說法。
2、農歷正月初五吃餃子。初五俗稱「破五」,這天吃餃子有「捏小人嘴」、送年和祭財神之說。初五這一天吃了餃子,禁忌小人讒言。送年,初五過了,年也就算過去了,農民們開始了一年的勞作。祭財神,這一天上供祭財神,為的是求發財致富之意。
3、正月十五元宵節,以吃餃子為主吃元宵為輔,有財進家,人也團圓的意思。
4、一伏吃餃子。民間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小米撈干飯。
5、立秋吃餃子。吃了立秋餃子就會秋胖,因為過去人們生活條件不好,對胖是一種嚮往吧。
6、立冬吃瓜餡的餃子。有「吃了立冬瓜,活到八十八」還有「吃了立冬餃子,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7、元旦,吃餃子。
8、大年三十晚餐吃餃子。據老一輩人說,古代除夕晚飯是吃合子,取和和美美的諧音,那會兒因條件所限除夕吃的合子,是用玉米面加麵粉做成的,後來人們日子好過了,就把合子換成餃子了。
9、過生日吃餃子,常言說:短命疙瘩,長命面,吃了餃子活一萬。
10、北方吃餃子的節日,還有小孩兒過滿月、老人過大壽等都要吃餃子的。
二、吃餃子的一些地方
1、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
蝦餃是廣東省的漢族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起源於廣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產魚蝦,茶居師傅再配上豬肉、竹筍,製成肉餡。當時蝦餃的外皮選用粘(大)米粉,皮質較厚,但由於鮮蝦味美,很快流傳開來。城內的茶居將蝦餃引進,經過改良,以一層澄麵皮包著一至兩只蝦為主餡,份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味道鮮美爽滑,美味可口。
2、上海的鍋貼餃
上海鍋貼的製作材料:
主料:麵粉500克,豬肉末300克,精鹽,10克白糖,10克,味精,黃酒,蔥薑汁各適量,生油75克。
上海鍋貼的製作流程:
(1)麵粉加開水和成面團,揉勻揉透後搓條摘成40隻坯子,擀成圓形皮子待用;
(2)肉末放盤內,加鹽、糖、味精、黃酒、蔥薑汁和少許清水攪勻即成餡心;
(3)將餡心包入皮子內捏攏成月牙形生坯;④平鍋上旺火,加油,將鍋貼下鍋煎5分鍾,加適量清水蓋上鍋蓋,續煎10分鍾左右,再將鍋轉動續煎數分鍾即可。
3、揚州的蟹黃蒸餃
蟹黃蒸餃原料:麵粉600克,蟹黃200克,蝦仁200克,筍尖120克,蟹肉120克,雞蛋3個,海參120克。
蟹黃蒸餃輔料:蔥10克,姜6克,精鹽8克,味精4克,高湯100克,料酒10克,麻油30克。
蟹黃蒸餃的做法:
(1)將蟹黃、蟹肉、海參、蝦仁、筍尖洗凈,均切成小丁炒熟;雞蛋炒成蛋花;蔥、姜去皮,洗凈,均切成末,備用。
(2)將蟹黃丁、蟹肉丁、海參丁、蝦仁丁、筍尖丁、雞蛋花放入盆中拌勻,加入蔥末、薑末、精鹽、味精、高湯、料酒、麻油,攪拌均勻,即成餡料。
蟹黃蒸餃的做法
(3)將麵粉放入盆內,用七成的沸水燙成「雪花」狀,晾涼,再倒入三成涼水揉勻成團,搓成長條,製成每50克3個的劑子,將劑子按扁,擀成圓皮,包上餡料,捏成月牙形餃子,即成蒸餃生坯。
(4)將蒸餃上屜,用旺火蒸約8分鍾,即可食用。
蟹黃蒸餃特點:此餃海鮮昧濃,口味清淡。
4、山東的高湯小餃
原料:
豬肉450克,麵粉500克,水發海參50克,水發海米40克,干貝20克,水發黑木耳20克,精鹽、味精、醬油、香油各適量。
製法:
(1)麵粉放盆內,加水200克、精鹽1克調成面團,揉好,放案板上搓成長條,摘120個劑子,逐個擀成小餃子皮。
(2)豬肉剁成末,海參切小丁,海米和干貝剁碎,黑木耳切碎,然後將各料拌勻後,加入精鹽、醬油、味精、香油調勻成餡。
(3)制高湯:鍋內放入清湯(或雞湯),加醬油3克、香油3克現撕入紫菜少許,青蒜切末,放入清湯內燒沸即可。
(4)鍋內盛水用旺火燒沸,下入小餃,邊下邊用勺沿鍋底推轉,待小餃浮起時,蓋上鍋蓋煮沸,點上涼水,再沸時撈出盛入高湯盆內,端桌上,將高湯和小餃共盛世小碗食用。
5、東北的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是馳名中外的沈陽市漢族傳統名小吃,它歷史悠久,從創制到現在,已有180多年歷史。老邊餃子之所以久負盛名,主要是選料講究,製作精細,造型別致,口味鮮醇,它的獨到之處是調餡和制皮。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侯寶林先生親臨品嘗老邊餃子,吃得興致勃勃,稱贊不已,席間余興未盡,揮毫寫了八個大字:
「邊家餃子,天下第一。」
6、四川的鍾水餃
鍾水餃是四川省成都市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始於光緒十九年,創始人鍾少白,原店名叫「協森茂」,1931年開始掛出了「荔枝巷鍾水餃」的招牌。以其獨特風味蜚聲海內外,分別獲中國內貿部、中國烹協、全國餐飲綠色工程委員會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中華名小吃」、「綠色餐飲企鍾業」等稱號。在用材上,水餃與北方水餃的主要區別是全用豬肉餡,不加其它鮮菜,上桌時淋上特製的紅油,微甜帶咸,兼有辛辣,風味獨特;在口味上,鍾水餃帶有甜味。
7、西安有餃子宴,用數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餃子宴是陝西西安地區漢族傳統名小吃,當地最稱的上一絕的莫屬「餃子宴,的得名,它主要是由這種千姿百態的餃子組成的宴賓筵席,故稱之為」西安餃子宴「。是春節,元宵節等各種民俗節日的特色食品之一。餃子宴是北方人普遍喜歡吃的一種麵食,餡有葷有素,佐以調料,食之味美。餃子宴是西安餃子館和德發長餃子館在傳統基礎上發覺創新的一種著名風味宴種。可謂」一餃一格、百餃百味「。
編輯於 2016-01-22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② 過年吃餃子的寓意和象徵
2022過年吃餃子的寓意和象徵
2022過年吃餃子的寓意和象徵,相信生活中的大家有不少人是很喜歡吃餃子的,那麼你知道2022過年吃餃子的寓意和象徵是什麼嗎,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
2022年年三十的寓意和象徵
除夕夜是指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而此時也是讓孩子了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佳時機。
年三十民間吃餃子的意義
吃餃子有許多美好寓意,尤其是在除夕夜。除夕夜的這頓餃子之所以非比尋常,
一、是因為臘月三十夜的23時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時,正好交子時,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二、是人們期望把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不如意的煩惱事,像吃餃子那樣一塊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三是吃餃子還有祈求來年早生貴子,全家人丁興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此外,餃子成為春節吉祥物,還因為其形狀像銀元寶,春節吃餃子有象徵「新年大發財,元寶滾滾來」之意,寄託著人們「招財進寶」的美好願望。
為了圖吉利和喜慶,人們在包餃子的時候會往裡放些東西,如紅棗,寓意早生貴子或早日發財;有的放入栗子,寓意大吉大利;還有的放入硬幣,誰吃到了,預示誰能發財。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線穿元寶」。
過年吃餃子也有忌諱,比如煮破的餃子不能說「破」了、「爛」了、「壞」了,而要說「掙」了,「漲」了。這些忌諱帶有人們求吉納祥的寓意。
過年吃餃子寓意著什麼
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在除夕夜裡,窗外雪落無聲,屋內燈光暖人,鍋里熱氣騰騰。把所有的思念與祝福,都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紅紅的火苗滾開的水,越煮越覺得有滋味,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除了餃子還要吃什麼
1、年糕。過年吃年糕,寓意著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高。用糯米粉過了篩子之後加入水,蜂蜜,活成比較硬的面團,再把蜜棗或者大棗,貼在粉團子上面上鍋蒸熟。又黃又粘,香甜可口。
2、炸丸子。無論是粉條丸子還是,又大又胖的肉丸子,都是過年必備的美食,寓意著團團圓圓,合家團圓的意思。炸丸子香噴噴的,光是聞著油炸的香味,就讓人垂涎三尺。
3、吃魚。過年了是一定要吃魚的,大年三十晚上吃,而且不能吃完,留到第二天新年,寓意著年年有餘。而且還要留頭留尾,表示新年有頭有尾。
其實不管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大家也都不會拒絕餃子在餐桌上出現,畢竟餃子還是很美味的。過年的傳統飲食除了餃子還有很多,比如說元宵節的元宵,這些也都是一個個節日的代表,也同樣寄託了人們美好的期願,值得我們去了解和關注。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從古時候起餃子就是人們心目中最美好的食物之一,每當節日來臨,北方人都要吃餃子。而吃餃子還具有以下的美好寓意:發財轉運、團圓美滿、平安如意等等。
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餃子這種食物並不陌生,自古以來人們在過新年的時候都要吃餃子,在一些特定的節日的時候,北方人依舊要吃餃子,甚至流傳著「好吃不過餃子」的說法。而人們之所以如此喜愛在節日吃餃子,除了餃子比較美味的原因之外,還因為餃子具有獨特美好的寓意。
餃子的含義和象徵是什麼
1、發財轉運:餃子的模樣長得像元寶,吃餃子代表著招財旺財的寓意。除此之外,餃子的諧音是交子,在宋朝的時候交子就是我們熟知的銀票,同樣代表著財富。所以吃餃子在民俗中,往往是發財轉運的寓意和象徵,是一種非常吉祥的食物,每當春節的時候南北方都要吃餃子。
2、團圓美滿:餃子在古代還具有著團圓美滿的寓意和象徵,因為每當團圓節的時候,人們都要吃餃子,象徵著一家人在一起。除此之外,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也是一個團圓美滿、家庭和諧的表現。故而春節吃餃子、冬至吃餃子、元宵節吃餃子等等都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
3、平安如意:吃餃子往往也有著祈福的含義,在過去的時候人們很難吃到好吃的東西,只有一年中的春節所吃的餃子才是美味,所以每當吃餃子的時候人們都會賦予餃子獨特的含義,代表著祈福平安如意,希望下一年能夠風調雨順、豐收發財、平安遂順、萬事如意,而餃子也就有了平安如意的寓意和象徵。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1、財源滾滾
有人說,吃水餃主要是希望往後的日子財源滾滾。「餃子形狀像元寶,有發財寓意,這是我個人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所以說,這吃水餃取得就是個希望發財的意思。」
2、和和美美
餃子,是我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冬至食品。民間俗話說:「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過餃子」,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吃餃子的習慣。老年人過去常說,好吃莫如餃子,舒坦莫如倒著(睡覺),餃子就酒,越哈(喝)越有。就餃子的餡來說,大致可分為葷,素兩種;各種肉餡,海鮮餡,蔬菜餡,肉菜合餡,野菜餡,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白菜豬肉餡、韭菜豬肉陷、芹菜牛肉餡,牛肉餡或羊肉餡,以及蝦米、海參、魚(或雞蛋)的三鮮餡及韭菜雞蛋餡,還有莧菜和肉餡的,煮出來也是鮮紅的顏色,很好看,口味也很鮮美!據民間傳說,之所以叫「和」面,是取「和和美美」之意。將一個個小面團擀成圓圓的餃子皮,叫作擀皮。擀出的餃子皮是圓的,即寓意「團團圓圓」,這種團圓象徵著親人間血脈的融合。看著一個個圓圓的餃皮想想其美好的寓意,令人為之心動實屬必然。
3、久財之意
冬至要吃餃子與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系,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里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最後還有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據說有算財之意。而芹菜餡則為勤財之意,勤即經常,頻繁的源源不斷,謂之勤財。冬至要吃餃子與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系,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
4、合家團圓
關於24節氣的飲食習慣,很多地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意思是說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
餃子形狀飽滿,內容充實,味道鮮美,是合家團圓時候的美食,尤其是一家人分工合作,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的情形,為餃子賦予了更多團圓喜慶的意味。所以,冬至吃餃子寓意合家團圓。
冬至節氣的含義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個節氣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台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冬至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許多人家利用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圓",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辭歲",冬節的前一日叫做"添歲"或"亞歲",表示"年"還沒過完,但大家都已經長了一歲。
古語有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可見冬至吃餃子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風俗。"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辭官回鄉後,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築灶,把羊肉和驅寒葯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葯的人吃。人們吃後,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便叫"餃子"。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日。冬至節,來由於節氣特點「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靈和祖先,此後形成節日習俗。 相傳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冬至是上古時期根據天象物候確定陽氣漸漸開始回升而定出的節氣。《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在北方一直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而南方則是吃湯圓,但吃水餃最為常見。北方說到冬至首先想到的就是餃子了吧,冬至吃餃子已經成為一種傳統,想想在寒風凜冽的冬日,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也是極好的。
每至冬至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的。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葯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葯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葯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冬至吃餃子餃子可以是豬肉或牛肉、羊肉配上韭菜或茴香、大蔥、西葫等作餡。冬至吃餃子,是紀念醫德高尚的「醫聖」張仲景。當然,在北方冬至吃餃子,不僅是一種紀念,也是一種冬日進補的養生食俗。
立春吃餃子的寓意
1、立春吃餃子的寓意
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新年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
2、餃子的來歷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我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新年的傳統食物
1、新年的傳統食物有元宵
元宵是新年的另一大美食。按傳統,它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必吃食品,現在人們則不太強調時令,一概歸為新年美食。元宵用白糖、玫瑰花、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南北方風味各異。元宵吃法也有多種,煮食、油炸、蒸食均可。為了滿足現代人快捷、方便的需求,超市裡常年賣各種口味的速凍元宵,當然,其銷量在新年期間為最大。
2、新年的傳統美食有年糕
年糕也是一種新年美食。在一些地方,年糕也叫」年年糕「,取漢語諧音」年年高「之意,表示人們期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通常用糯米粉和黃米粉製成,有黃、白年糕之分。
③ 北方人的年夜飯一般都是吃餃子,其象徵意義是
餃子現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日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3)韓國美女吃餃子和粉絲擴展閱讀:
五福臨門
這道餃子最適宜在大年初一這天討個好彩頭!別看五顏六色,其實很簡單。和面時分別加入榨好的蔬菜汁、胡蘿卜汁、芋頭汁、草莓汁或可可粉,包出的餃子就成相應的綠色、黃色、淺棕色、紅色、咖啡色。你大可以嘗試廚房中不同顏色的原料,總能找到好看又好吃的「色」餃子。餡料倒不苛求,只這些餃子的顏色就足以讓人眼前一亮了,而且不同顏色的麵皮有不同的口味,所以,沒有人會去苛責內里的餡料的。當然你有足夠的閑情和興趣的話,也可包上五種花樣。
好事成雙
合二為一,成了名副其實的鴛鴦水餃,既好看又簡單更好吃。顏色不同,餡料也不同,比如一個羊肉大蔥,一個牛肉胡蘿卜。有時,不用太多,一點點新意就能讓我們的餐桌與眾不同。
1. 將兩種顏色的餃子分別包好。
2. 再將兩個餃子對齊,兩頭交疊捏緊。
3. 拇指沿餃子邊緣向內壓邊呈裙邊狀,直至包完整個餃子。
招財進寶
這是廣式水晶餃的代表—帶子餃,水晶餃在家做也並不難,掌握了這個配比:澄面7、生粉(木薯粉)3,開水和成,包上餡蒸熟,就成透明的水晶狀了。
餡料:帶子150克,豬肉500克,香菇300克,鹽7克,食粉1克,味精4克,糖4克,雞精、雞粉、蚝油各少許。
調制:
1. 帶子用生粉腌15分鍾去腥,干香菇泡發,垛碎。
2. 豬肉打碎,加食粉手抓至發黏,加入帶子和香菇,放入上述調料拌勻至發黏即成。
事事如意
1. 麵皮上放餡,用拇指和食指將兩邊對著捏緊。
2. 剩餘兩邊也對著捏緊。
3. 往4個眼中填入熟蛋黃、黑木耳、西紅柿、綠櫻桃,上鍋蒸熟即成。
餡料:蝦肉、雞肉、蘿卜絲、紅椒絲、粉絲、香菜。
另外,吃餃子的時候,配上幾樣小菜,小酒一喝,那才愜意吶!
新的一年,不僅吉祥如意,而且豐富多彩喔!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 餛飩」的食品,和如今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餃耳」,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 。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 。」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④ 各地吃餃子的風俗。
春節吃餃子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直到現在,人們在包餃子時,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就意味著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北方人過年吃餃子,餃子中有的皮里包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皮里放花生(稱長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長壽;有一隻餃子中放一枚制錢,用意是誰吃到了就「財運亨通」。餃子形似元寶,新年裡面條和餃子同煮,叫做「金絲穿元寶」。
⑤ 為什麼韓國美女跑到中國吃泡菜,臉色都會變一下
巧的是,這家泡菜很好吃很合這韓國美女的胃口,而且價格方面比他們國家要實惠許多,表示以後還會再來,聊天無意中知道了原來自己國家的泡菜文化和中國很有淵源,一直以為是自己國家獨有的飲食,並申遺成功了。對此網友認為:“這很打臉,因為韓國泡菜雖然“申遺”成功,生死還要看中國的臉色。受中國進口限制,韓國一度蓬勃發展的對華泡菜出口迅速蒸發,中國廉價白菜卻趁機攻佔了韓國市場。”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分享評論
⑥ 找一個韓國電視劇裡面有個女的說餃子很好吃年份大概在2005-2006之間好像是張娜拉演的
05-06張娜拉好像只演過 刁蠻公主 不過是中國拍攝的~樓主看是不是
⑦ 春節包餃子和吃餃子有什麼說法嗎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餃子餡的講究
包餃子首先是調拌餃子餡。餃子餡有葷有素,有的地方是嚴格區別的,但更多的是葷素搭配。年三十包的餃子,要足夠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全家食用的。除夕夜的餃子餡一般是葷素料相配合,用豬肉或羊肉,切成小肉丁,加調味料腌好,然後把大白菜嫩葉用刀剁成粗粒,擠去部分水分,加人肉餡和調味料調拌而成。
在制餡的過程中,最講究的是剁餡,就是用刀細剁大白菜的工序。剁菜時,刀與案板撞擊,發出銼銼有力的「嘭嘭」聲,由於用力大小在不斷地變化,這聲音便發出了富有韻律感的強弱節奏變化,像特別優美的樂曲,傳到四鄰八居。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剁菜聲音是全村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肉加菜調餡,諧音「有財」,剁餡聲最響且時間要長,美其意曰「長久有餘財」。剁菜的時間越長,說明包的餃子就多,象徵著日子紅火富有。
餃子形狀的講究
年三十包餃子的形狀也有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這種形狀包制時,要把麵皮對折後,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而成,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有的農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徵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也有的農家,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像一棵棵顆粒飽滿、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徵著新的一年會五穀豐登。但更多的是把餃子包成幾種形狀,預示著來年能財滿屋,糧滿倉,生活蒸蒸日上。
餃子擺放的講究
年三十包的餃子,不僅形制上有講究,就連擺放也有定規。首先是不能亂放。俗話說:「千忙萬忙,不讓餃子亂行。」日常包餃子,橫排豎擺,皆隨其意,年三十包的餃子則不行。山東等地蓋簾子要用圓形的,先在中間擺放幾只元寶形餃子,然後繞著元寶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層擺放整齊,民間俗雲「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規定,蓋簾無論大小,每隻蓋簾上只能擺放99個,且要布滿蓋簾。
因此,只能靠調節餃子的間距和行距來實現,謂之「久久福不盡」。關於這個習俗,民間傳說中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在一個貧困的山村,有一戶人家很窮,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家裡沒有白面,也沒有菜,聽著四鄰的剁菜聲,心急如焚。無奈,只好向親友借來米面。和好面後,又胡亂弄了點雜菜湊合成餡,就包起了餃子。因為面是借來的,所以包的餃子就格外珍貴,擺放時,就一圈一圈由里到外,非常整齊,也很美觀。剛剛從天庭回來的灶王爺看了很高興。
同村有個財主,家有萬貫家產,平日山珍海味的吃慣了,根本不把餃子放在眼裡。大年三十這天用肉、蛋等料調餡,包成了餃子,亂放在蓋簾上。小料餃子下鍋煮熟後,一吃味道全變了樣。豬肉餡變成了蘿卜菜。而那戶窮人的餃子卻變成了肉蛋餡的。原來,是灶王爺對財主家包餃子的態度很不滿意,為了懲罰他,就把兩家的餃子給暗中調了包。
第二天,這事便在村裡傳揚開來。從此,人們再忙,年三十的餃子也要擺放得整整齊齊,以討個「圈福」的口彩。但是在黑龍江部分地區的農家,餃子卻不能擺成圓圈。據說把餃子擺成圓圈,會使日子越過越死。必須橫著排成行,這樣方能使財源四通八達地涌來。
餃子煮吃的講究
大年三十不僅要包餃子,也要吃餃子。俗語雲:「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說明年夜飯的餃子是親人團聚的象徵。這天的餃子,要在除夕的時候吃,不僅有家人團聚之意,又取更新交子之義。除夕吃餃子的習俗,由來已久,至少在元明時已經形成。《明宮史》就記錄過過年吃餃子的食俗。
「五更起……,吃水點心,即扁食也。」後經傳承完善,便形成了後世民間除夕吃餃子的習俗,以為辭舊更新之義。除夕夜的餃子,是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的響聲,將餃子下入沸騰的鍋內,煮熟撈出後要先供諸神、列宗,然後伴著其他食品吃餃子。
年三十夜煮餃子也有講究。燒火用的柴草,要用豆楷桿或芝麻楷桿,寓有火越燒越旺,來年的日子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鍋里煮餃子,不能用鐵鏟亂攪動,要順著一個方向,貼著鍋沿鏟動,形成圓形,與擺放餃子之義相同。在山東東部,煮的餃子一般要故意煮破幾個,但不能說破、碎、爛等忌語,而要說「掙」了或「漲」了。
因餃子內有菜,菜諧音「財」,故餃子「掙」了,是「掙財」,圖個吉利,討個口彩,以增加除夕夜的歡樂氣氛。在甘肅中部一些地方,除夕夜煮餃子時,還要加入少許面條共煮,同食,美其名曰「銀絲纏元寶」。面條要細,餃子要包成元寶形,喻意長壽發財,也是圖個吉利,寄託人們的美好希望。
吃餃子時,也有俗規。第一碗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諸神。這上供的餃子也有講究,河北民間有「神三鬼四」之說。就是給諸神上供3碗,每碗3個;給列祖列宗上供用4碗,每碗盛4個餃子;唯有灶王爺最不受尊敬,上供只上1碗餃子,碗里只盛1個,但有的人家過意不去,就隨便盛幾個。有的地方,餃子端到供桌之後,家裡老人還要虔誠地念上一段禱告式的順口溜,如:
一個扁食兩頭尖,
下到鍋里成萬千。
金勺舀,銀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見了心喜歡,
一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碗餃子要端給牲畜,以表示對牲畜的愛惜。舊時,大牲畜如牛、馬等是農家的主要勞動工具,人們也希望牲畜像人一樣迎來平安順利的一年。第三碗家人才開始食用。除夕的年夜飯,本來種類很多,但其它均可不吃,唯有餃子必須要吃。吃時還要記清,以吃偶數為佳,不能吃單數。
有的家裡老人邊吃邊口中念念有詞說:「菜(財)多,菜多」等古語。飯後盛餃子的盤、碗,乃至煮餃子的鍋,擺放生餃子的蓋簾上,都必須故意留下幾個(偶數),謂之「年年有餘」。甚至連包餃子用的萊餡、面團也要有「余頭」。
⑧ 外國人是怎麼吃餃子的
外國人是怎麼吃餃子的?看完之後感覺自己這些年的餃子白吃了!
餃子,又名水餃,原名「嬌耳」,是中國的古老傳統麵食,源於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深受中國廣大人民的喜愛,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每年春節必吃的年節食品,在許多省市也有冬至節吃餃子的習慣。
在中國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是非常喜歡吃餃子,無論是煎煮蒸炒炸都是非常好吃;但是你知道嗎?外國人也是非常喜歡吃餃子,同樣的吃法也是很多種;圖中這位國外美女在網路上直播吃餃子,就這樣陪著汽水吃,看她拿筷子的姿勢就知道她是一名資深的中國美食愛好者!
營養套餐
少放肥肉多放蔬菜
餃子按照膳食酸鹼平衡的原則,"酸性"的肉蛋類和精白麵粉,應當與"鹼性"的蔬菜原料相平衡,最好一份肉類搭配三份未擠汁的蔬菜原料,而且餡料所用肉類為九分瘦肉,不要再添加動物油和植物油,提高蔬菜用量,才能降低飽和脂肪和熱量的攝入,達到真正的營養平衡。
因為很多外國人不會使用筷子,他們一般就是用湯勺或刀叉,就像圖中這位外國人一樣,一口一個餃子。
菌類、藻類做餡較好
肉類餡料盡量多搭配富含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的蔬菜,同時再加一些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如香菇、木耳、銀耳及各種蘑菇、海帶、裙帶菜等藻類。它們可改善口感,幫助減少膽固醇和脂肪的吸收量,控制食用肉餡後血脂的上升。竹筍、乾菜等也有吸附脂肪的作用。各種豆製品和魚類也可以入餡,代替一部分肉類,有利於降低脂肪含量。吃餃子時還可搭配各種清爽的涼拌蔬菜。
泰國人比較喜歡將餃子煎著吃,配上辣椒油也是非常好吃噢。
素餡餃子健康營養
相比之下,蛋類和蔬菜為主要原料的素餡較為健康,其中油脂來自於植物油,蔬菜的比例也比較大。由於蛋類含磷較多,這類餡料應當配合富含鈣、鉀和鎂的綠葉蔬菜,以及蝦皮、海藻等原料,以促進酸鹼平衡。而粉絲之類純澱粉材料營養價值低,不應作為餡料的主要原料。
不過有的外國也會將餃子外國化,就像圖中這盤餃子,一股濃濃的西餐味。
烹調方法
一般蔬菜較多、肉類很少的餃子水分含量高,容易"散",煮食則營養素損失大,口感也差些,可以考慮水煎、蒸等方法,而肉類較多的帶餡食品適合用來煮食。盡量少用油煎、炸等烹調方法,避免額外增加脂肪攝入。
也有外國人是直接將醬油倒在餃子上,不過這餃子是誰包的,怎麼感覺有點不像餃子。
醬油是以大豆、小麥等原料,經過原料預處理、制曲、發酵、浸出淋油及加熱配製等工藝生產出來的調味品,營養極其豐富,主要營養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質、糖類、酸類等。
氨基酸是醬油中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反映了醬油質量的優劣。氨基酸是蛋白質分解而來的產物,醬油中氨基酸有18種,它包括了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它們對人體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人們只能在食品中得到氨基酸才能構成自身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構成生物體細胞組織的重要成份,是生物體發育及修補組織的原料,人體內的酸鹼平衡,水平衡的維持,遺傳信息的傳遞,物質的代謝及轉運都與蛋白質有關。
不過想要吃餃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學會包餃子,相信很多外國人都倒到這第一步上。
看完這些之後感覺自己這些年的餃子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