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曹受文被評為「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你認為她最大的魅力是什麼
河南女記者救護落水兒童 日前,13歲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黃河,被打撈上岸後,120急救車到現場之前,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女記者曹愛文,向120電話請教人工呼吸方法,之後按照「五下壓胸,一下吹氣」的步驟,為王孟珂做起人工呼吸。8分鍾心肺復甦術後,不見小女孩醒來,曹愛文急得直掉淚。120醫護人員雖盡力搶救,但小孟珂還是沒能醒來。曹愛文流淚的照片隨後在網上流傳,有網友稱她是「最美的女記者」。
Ⅱ 「以前國內也有一位女記者跑過前線,被贊美為戰地玫瑰.
閭丘露薇 閭丘露薇是一位著名的電視記者,現供職於鳳凰衛視。
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時作為在巴格達地區唯一的一名華人女記者進行現場報道,而獲得中國觀眾極大關注,被譽為「戰地玫瑰」。
楊玲 山東臨沂人,中共黨員,1922年生。
Ⅲ 開封火炬傳遞里的那個女記者是誰
曹愛文
最美女記者
曹愛文是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的一名女記者。2006年7月10日下午,在一次采訪落水少女的報道現場,由於醫務人員沒有趕到,她不是先去采訪,而是挺身而出,為女孩做人工呼吸。經過多次努力,女孩最終沒能醒過來。曹愛文傷心地哭了,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因搶救生命而放棄采訪,這種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舉動,體現了曹愛文的正義感和責任心,體現了一名新聞工作者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更體現了新聞工作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精神。她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後,得到人們的廣泛贊揚。大家在盛贊曹愛文的同時,也將她評為「中國當代最美麗的女記者」。曹愛文先後獲得河南青年的最高榮譽——河南省五四青年獎章,以及「 河南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Ⅳ 深圳衛視記者高伏羲簡歷
安徽安慶人。深圳衛視的女記者高伏曦在播報新聞時「語速較快,用詞精準,表訴清晰,身材勻稱,樣貌秀麗,氣質上佳」。
畢業於天津師范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
2006年7月10日在河南鄭州黃河花園口采訪兒童溺水事件,在120還沒有趕到的情況下,拋開采訪工作,電話請教救人方法,奮不顧身搶救孩子,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女記者」。
記者代替廣大的民眾前往事情發生的現場,或是接觸新聞事件的當事人,並將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義,透過報導呈現於大眾媒體之上,協助媒體達成守望、教育、討論、娛樂等功能。
一般而言,記者主要在報社、電視台、廣播電台、雜志社、通訊社等機構工作。網路出現之後,也有部分記者替網路媒體(網路報)或專業網站工作。
許多政府機關、社團內,也有編制內的記者。還有不在固定媒體工作的記者,一般稱為「自由撰稿」或「自由記者」,接受媒體委託或靠投稿維持生計。
Ⅳ 在報道當中救人的女記者是誰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女記者曹愛文?
事件回放:
2006年7月10日下午,13歲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鄭州黃河公路大橋西300米黃河南岸的滾滾河水中。落水女孩的父親跪在地上乞求人們救救他的女兒。
王孟珂落水後很快有人把她打撈上來,幾個鄉親把她倒提起來,用土辦法在對她進行救治,水和食物殘渣隨著她的嘴角流出。
聞訊趕來的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女記者曹愛文拿起手機給急救中心打電話,「喂,120您好,請教我人工呼吸怎麼做……」兩分鍾後,曹愛文按照「五下壓胸,一下吹氣」的步驟開始搶救小女孩。
迎著王孟珂淌著白沫的嘴角,俯身做起人工呼吸。
曹愛文大概給小女孩作了8分鍾心肺復甦術,小女孩還不見醒來,曹愛文急得直掉淚。
下午6時47分,120急救車趕到。急救醫生立即為她做人工呼吸、為她控水,可是,一直到晚上7時30分,小孟珂還是沒能醒來。
Ⅵ 我聽說最近有個女記者很出名,是吧叫什麼啊
是河南的在黃河邊救人的那個女記者
這兩天,一位女記者打動了眾多網友,她就是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23歲的曹愛文。
幾天來,23歲的河南女記者曹愛文因救助落入黃河的少女成了各大網站的焦點人物,數千名網友都在參與討論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記者是應該先救人還是先採訪?「美女記者」救人是不是在作秀?為此,記者昨日采訪了這位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的女記者」的曹愛文。曹愛文說:「救人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就是因為記者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才會引起社會各界的爭議。我從來沒有作秀的想法,只想告訴更多人,記者不是一些人眼中的看客,更不是冷血動物,救過人的記者多了,只是他們救人的瞬間沒有被捕捉和記錄到,我湊巧被拍到罷了。」河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高級編輯郭守憲認為,一個好人不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但一名優秀的記者首先要是一個好人,記者的職業再神聖,也沒有權利見危不救。
網友:「中國最美的女記者」
7月12日16時06分,一篇題為《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女記者曹愛文流淚傷心模樣》的帖子出現在大河網「網聞天下」欄目,圖文並茂地講述了曹愛文救助落水女孩的全過程。該帖在網上一經發表,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隨後,搜狐、新浪、新華、TOM等國內知名網站對曹愛文的評論也急劇升溫。該帖內容為:7月10日下午,13歲的女孩王孟珂不慎落入黃河。後來王孟珂被鄉親打撈上岸。在120急救車趕到現場之前,聞訊趕來的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女記者曹愛文,向120打電話請教人工呼吸的方法,之後按照「五下壓胸,一下吹氣」的步驟,為王孟珂做起人工呼吸。做了8分鍾心肺復甦術後,不見小女孩醒來,曹愛文急得直掉淚。120急救車趕到後,醫護人員雖盡力搶救,但小孟珂還是沒能醒來,醫生宣布搶救失敗。
昨日,在網路搜索上輸入「曹愛文」三個字,能夠查找到相關的網頁342篇,全是關於女記者救落水兒童的報道以及網友的討論,其中新華網上的一個帖子在兩天時間內有48352個人閱讀。多名網友發表評論稱,曹愛文這張流淚的照片,使他們認為曹愛文是「中國最美的女記者」。在網友的評論中,新聞與生命的討論、真誠還是作秀的爭論是最熱門的話題。
網友們在稱贊曹愛文的義舉時,對「新聞第一還是救人第一」展開了爭論。多數意見是:在危難關頭,記者不應該是個看客,不應該不顧他人的生命去作報道,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網友「商梁法人」發帖:「曹愛文的舉動引發了討論,我認為討論主題或是應該引發的思考是:新形勢下記者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新聞理念?我想應該樹立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理念。我之所以把『社會主義新聞理念』這個命題提出來,是想喚醒那些就新聞而新聞,不注重新聞的社會效果的人!作為新聞工作者,應該以曹愛文為榜樣,既要注重新聞的宣傳效果,又要注重新聞的社會效果,真正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網友「天接雲濤」發表自己的看法:「我也是個記者,記者不能為了搶新聞而見死不救,曹愛文讓我敬佩!」
網友「江漢胖子」稱贊曹愛文:「中原最淳樸的記者,美麗的河南人,樸素的河南妹,我們荊楚兒女的榜樣,時代的楷模。我有一個女兒,遇到此事,我想她不會像愛文記者一樣勇敢地做人工呼吸,這就是河南妹的高尚之處。網友們,不要東說西說了,你遇到此事,能做到嗎?」
聲音:救人是不是在作秀?
但是,也有一些網友提出,她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在作秀?一名網友在網上「披露真相」,對曹愛文救人的行為提出質疑:「他們自己的報道證明,該女孩從落水到被打撈出,近兩個小時,溺水兩個小時還能救活嗎?」「不僅如此,曹記者在救人時,首先回頭看了一下攝像機的位置,然後撲到溺水女童身上,帶有示範性地、象徵性地唇對唇吸了兩口,並在溺水女童的胸部綉花針似的擠壓了兩下,後來該女童口吐白沫,迅速被家人拉到大堤上,被人拎著腿,擠壓胸中的積水……」
另外還有網友對曹愛文的救人方法提出疑問:「女記者自己也說不知道怎麼施救,女孩沒被搶救過來,是否其施救不當以至於『草菅人命』?!更耐人尋味的是,曹記者本應掛在胸前的出入證,在施救時卻出現在了手腕上,被攝影記者拍個『正著』,上面某頻道字樣清晰可見,此舉用意何在?」
專家:記者救人無可厚非
昨日下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郭守憲說:「當然是先救人,這是毫無疑問的。一個好人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記者,但一個優秀的記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好人。在遇到危難時,記者的職業再神聖,也沒有權利見危不救,絕不能以職業的理由袖手旁觀。如果你有能力而不去救的話,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去年廈門一家媒體攝影記者在水坑旁守株待兔,抓拍一名騎自行車的人在風雨中摔倒的情景,曾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很多網友對記者這種做法進行譴責。郭守憲說,曹愛文救人事件與這個事件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他認為,曹愛文救人不存在作秀一說,網友的質疑可能是一種誤解。至於曹愛文救人為什麼會引起這么大的議論,他認為主要是對記者職業理解的偏頗,同時也有新聞工作者沒有把榮辱觀搞清楚並且貫徹到新聞工作中去。他說:「記者的采訪工作在人的生命面前都是第二位的,如果有能力救助而不去救助,記者的采訪還有什麼意義可言?」他還透露,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最近組織巡迴報告團在全國各地演講,目的就是宣傳以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新聞價值取向,為人民、為偉大的新時代引吭高歌。
曹愛文:對質疑不想解釋太多
有人認為曹愛文救人的表現值得敬佩,也有人說是因為她救人動作不得當才導致落水女孩王孟珂死亡,到底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昨日,曹愛文再次對該事件進行了回憶。
「看著女孩都打撈上來了,120還沒到,我急得直哭,朝圍著的人群喊了幾次『快給她做人工呼吸』也沒見有人主動站出來。人命關天,我就依*小時候跟父母學的一點醫學知識給她做了人工呼吸,希望她能奇跡般醒來。」曹愛文說,當時腦子里壓根兒沒產生自己會去救人的想法,可親眼看到女孩被撈上岸的那一剎那自己驚呆了,尤其是看到沒人上前做人工呼吸時,她才按照120醫務人員在電話中教的方法,對落水女孩進行了急救。「從實施急救到給小孟珂做人工呼吸我一直沒敢看她的臉,她上衣上的龍貓卡通畫至今還不時在我腦子里重現,雖然人沒救活,但我盡力了。」
曹愛文還透露:「我給她做心肺復甦術之前已經有好幾個人為她做過了,其中一名也是記者。當時我沒別的選擇,救人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對於外界的各種評論我不想理會太多。」
對於網上「應該先救人還是先採訪」的爭論,去年7月剛剛從天津師范大學畢業的曹愛文說:「遇到那種情況,我想每個有社會責任心的人都會選擇先救人,這是人的本能。每個人都應該先學會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當一名稱職的記者。我沒想到救人事件會引起這么大的社會反響。」曹愛文希望通過自己救人引發熱議這件事,能讓更多的人反思一下救人事件背後的問題,比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等;同時能讓更多的人了解,記者在采訪中遇到有人需要幫助並且有能力幫助時,記者並不是什麼看客,也不是只顧拍照、采訪的冷血動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正義感的人。」
少女父親: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昨日中午,記者趕到鄭州花園口鄉化庄村王孟珂家的門前時,其父親王永學剛好帶著小兒子出門。農家小院大門敞開,不斷有親戚鄰居前來探望。記者說明采訪意圖後,王永學小聲說,可以接受采訪,但盡量小聲說話,以免驚動妻子。他說:「她已經哭了兩天兩夜了,剛緩過勁兒來,還是不要驚動她。」
他的親戚們認為,王孟珂之死與花園口景區沒有設立危險標志有關,應該為孩子討一個公道,但他說:「妞已經這樣了,即使告贏了花這錢心裡也不是味兒。」王永學說,這些天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在出事地點設立一個警示標志。
提起救人的女記者,王永學說:「當時我急得沒有辦法,跪在地上求人救救我的女兒,因為情緒激動被親戚朋友架到了一邊。」提起那一幕,王永學聲音哽咽,眼眶紅潤。他說,事後他是通過媒體報道,知道一位年輕的女記者當時也因為救助王孟珂急得直哭,並且給王孟珂做人工呼吸,全家人都非常感動。由於處理女兒的後事,他至今沒有和這位女記者聯系,他想通過本報向曹愛文表示感謝:「我們打內心深處,對她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Ⅶ 中國最美女記者是誰
曹愛文 這兩天,一位女記者打動了眾多網友,她就是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23歲的曹愛文。 幾天來,23歲的河南女記者曹愛文因救助落入黃河的少女成了各大網站的焦點人物,數千名網友都在參與討論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記者是應該先救人還是先採訪?「美女記者」救人是不是在作秀?為此,記者昨日采訪了這位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的女記者」的曹愛文。曹愛文說:「救人是件很普通的事情,就是因為記者這個職業的特殊性才會引起社會各界的爭議。我從來沒有作秀的想法,只想告訴更多人,記者不是一些人眼中的看客,更不是冷血動物,救過人的記者多了,只是他們救人的瞬間沒有被捕捉和記錄到,我湊巧被拍到罷了。」河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秘書長、高級編輯郭守憲認為,一個好人不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但一名優秀的記者首先要是一個好人,記者的職業再神聖,也沒有權利見危不救
Ⅷ 新聞人的人文關懷的概念
遭到廣泛批評的是:5月10日,多家新聞網轉載了攝影記者柳濤首發在福建某報上的一組新聞照片,一位騎車人在暴雨中遭遇路上水坑而摔倒的全過程。
由此引發了網上有關記者職業道德的熱烈評議。
受到廣泛贊譽的是:7月10日,23歲的河南女記者曹愛文在現場采訪一起少女溺水事件時,放棄采訪任務挺身而出,對被救上岸的少女進行人工呼吸搶救。曹愛文被譽為「中國最美女記者」。
兩個事件中,前者嚴格履行了記者的職責,客觀真實地報道了發生的新聞事件,卻受到社會道德的拷問;後者第一時間就放棄了記者采訪的職責,卻受到了廣泛的贊譽,被譽為「中國最美女記者」。同是記者,為何履行記者職責的廣受批評,放棄記者職責的反而頗受表揚?這其中就涉及到作為記者職業的人文關懷問題。
雖然,記者的職責首先是客觀報道新聞事件,但是透過記者的報道,觀眾也需要感受到鏡頭背後、文字背後作者的良善動機,即記者對自己報道的對象——人,要有基本的人文關懷,有人情味,因為記者首先是人。只有這樣,受眾才能認同記者所要報道的事件,達到新聞報道的目的。否則,透過新聞報道受眾感覺到的是記者對自己報道對象人文關懷的冷漠、缺失,那麼即便新聞報道完全客觀屬實,也難以被受眾接受而達不到新聞報道原本想要傳遞的目的。
其中的原因並不復雜,新聞報道中的人物、受眾和記者都是人,貫通大家之間共通的一種東西就是人文精神——人情味。試想,作為連接新聞報道中的人、事和受眾之間情感中介的記者,不是把人文精神的紐帶在二者之間打通而是阻斷了,他的新聞報道又怎麼能夠成功?例如,前面兩則事例中,前者新聞報道中記者其實是阻斷了受眾的惻隱之心和風雨中騎車人孤單待助兩種心緒的接合,大家看到的是記者報道的悲劇新聞。而後者則正相反,受眾在看到小女孩溺水慘劇的同時,感覺更多的是挺身而出救人於危急的人間真愛。前者失敗了,後者成功了,其中記者在新聞報道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也許正好說明了兩名記者受到大家截然相反評價的一層原因吧。
但是,我還是要對前面那位記者給予寬容。因為,他不可能停在風雨中一一告知從此路過的每一個人「小心摔跤」。相反,只要路上的坑不是記者為了製造新聞事先挖好的陷阱,他通過展現一次真實的小悲劇,提醒、監督那些真正負有修橋補路職責的相關部門擔負起應有的職責,避免更多人在更多地方摔倒,也許又是在從另外一種更高的層面,展現了記者對所報道事件中人物的人文關懷。因此,站在人文關懷的角度,讓我們在放聲贊美那名救人女記者的同時,也不必過於苛責那名「守株待摔」的攝影記者了。但我們的結論卻應該是同一的——記者要有人文關懷。
新聞人的人文關懷,個人認為是一個人在新聞與道德沖突時的個人選擇.選擇新聞,意味著職業的必要;但選擇道德,是做人的基本.
Ⅸ 曹愛文的記者采訪
記者采訪:對話曹愛文:救人只是一種本能 生命比一條報道重要記:在你們辦公室門口的考核表上看到,你的排名很靠前,同事們也都誇你勤奮敬業。但這次你卻把工作拋在一邊,當時猶豫了嗎? 曹:生命比一條報道重要。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只希望自己能多掌握一些急救方法。
根本沒有時間去策劃做秀。我問心無愧
記:網友把你說成是「中國最美麗的女記者」,你怎麼看?曹:遇事站出來的人少了,救人才會成為新聞,大家這么關注我其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至於網友怎麼評論,我不會太在意。我建議不要報道我,還是帶著大家一起去反思吧。記:但是,也會有人說,你采訪時帶著攝像機,這樣做也許是在做秀。曹:如果他們在現場,就會知道當時根本沒有時間去策劃這樣的做秀。我問心無愧,人家愛咋說就咋說吧,我認為選擇救人只是一種本能。
再碰到類似的事,我肯定能做得更好
曹:不過我聽說還有人批評我「救人姿勢不對」,這種說法我很介意。雖然我真的已經盡力了,但還是很遺憾。這次事故之後,頻道又組織了4期「急救醫療知識普及班」,每期一天,我重復參加了4次。再碰到類似的事,我肯定能做得更好。
人們過多關注這件事是一種悲哀
曹愛文一直覺得「很平常」。「我只是做了一個有良知的人所應該做的」。她說,救人很正常,見死不救才應該成為新聞。剛開始有家媒體報道中有幾句提到她,當時「心裡暗暗高興,滿足了一點女孩子的虛榮心」。可是幾天後,她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采訪者紛紛找上門來,「我感覺很有壓力,我只是一個普通記者,做了一點應該做的小事,不應該這么受關注」。她說,人們過多關注這件事是一種悲哀,說明我們的社會有良知的人少了,關鍵時願意挺身站出來的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