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搜索 > 皇帝一生能臨幸多少美女

皇帝一生能臨幸多少美女

發布時間:2022-06-08 11:51:36

A. 古代皇帝一晚可以寵幸多少美人,痛苦並快樂著

在古代眾多朝代,皇帝要寵幸自己的妃子,要是只寵幸一個女人,那可能一輩子都睡不完,除了在月圓之夜,寵幸自己的皇後之外,在別的時間,可能必須要別的妃子來頂班,這樣一來,當皇帝也確實是非常辛勞,那麼多後宮中的美人都在等著他的臨幸。

在十六日之後,那幾天時間里,天天都要有一個妃子來侍寢,一些好色的帝王,不滿足一個妃子來侍寢,要選上好幾個妃子供他寵幸。聽說,最多的一晚,可以到達九個妃子一起奉侍皇帝的境界,要是這樣,皇帝自己的身體也必定是吃不消的,一些歷史上好色的皇帝命短,也是跟本身縱 欲過度有著非常大的關系的。

B. 日理萬機的皇帝,一晚上究竟可以召幸多少嬪妃

皇帝,這個在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位置,自清朝創立以來,便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目的。當然,能當上皇帝者,皆是有大手段者,除了世襲的一些無能的昏君,哪一任皇帝不是能日理萬機?



當然,趙禥只是個例。而說到皇帝日理萬機之後,還能召幸多少妃子呢?這也沒有確切的答案,這得看皇帝的身體情況以及心理狀況而定。總的來說,比較頻繁的。而像宋度宗趙禥這種,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以上屬於小編的個人見解,如有錯誤,還請指出,望多多包涵。

C. 康熙一生寵幸過多少女人,書上總說數量驚人,到底多驚人1千還是1萬

據記載,康熙在位期間,僅被封有名號的後妃就多達55位,而那些曾經侍奉過他卻沒有名號的女人則不計其數,誰也說不清他到底擁有過多少女人了。有資料稱,康熙在出境巡遊、私訪時,也經常每到一地廣為尋訪民間美女,被他臨幸過的美女難以數計 ……… 這就是事實.

D. 古代皇帝一夜最多要臨幸多少女人太驚人了

那麼皇帝一夜要臨幸多少女人呢?孫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補益》中提到:「昔黃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能御十二女而不復施泄者,令人不老,有美色

E. 佳麗三千的皇帝一生能臨幸多少人

佳麗三千的皇帝一生能臨幸多少人
古代娛樂2016-12-07 14:42:04皇帝 閱讀(52) 評論(0)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台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古代的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不管在哪個方面,皇帝說的話覺得是權威。誰違反了聖意誰就會被無情的砍頭。不僅在國家層面上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生活也一樣,古代皇帝後宮一般都有三千多人。以唐朝為例,唐代以貴、淑、德、賢四妃為夫人,後宮設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還有女史10人。這些都是有品級的,無品級的宮女人數相當多。唐肅宗寶應元年,一次就放宮人3000。而到了玄宗開元天寶中,僅長安大內、大明、興慶三宮和東都大內、上陽兩宮,即有宮女40000人,可見唐玄宗的宮女是超過四萬個的,而當時唐朝的總人口也就5000來萬,相當於一千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員總數還多。可見,要評歷史上擁有宮女最多的皇帝,唐玄宗當之無愧。既然後宮妻妾那麼多,那麼皇帝在一生中會不會每個人都臨幸呢?小編覺得,這不太可能,即使皇帝有那個意願,但是身體也會吃不消。

雖然古代皇帝後宮佳麗有三千,但是真正能受到皇帝寵愛的嬪妃可能也就那幾個人而已。那麼怎麼樣的人才會被皇帝注意到呢。首先是要張的漂亮,這個是第一印象,也是遭受皇帝寵愛的基礎,如果張的一般的話,那麼在眾多的嬪妃之中,就好像一堆沙子的中的一顆非常非常普通的一粒而已,很不起眼,但是如果你長的漂亮的話,那就有可能被寵愛,好比一顆小石頭在沙子裡面那麼顯眼。漂亮是基礎,但是僅僅漂亮還不行,還需要有一些出眾的才能,比如琴棋書畫,如果這些才能相對其他嬪妃出眾的話,能逗得皇帝開心,那麼皇帝就會記住你這個人,從而為被皇帝寵愛添加分數。還有一種可能是你在未來的宮中生活中,對皇帝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救過皇帝,或者幫皇帝大忙,這樣皇帝才會感激你,從而寵愛你。所以在古代皇帝後宮那麼多佳麗當中,皇帝不可能會臨幸每一個妃子的,皇帝需要靠自己的感覺從眾多的妃子當中挑選幾個寵愛。而剩下的妃子只能當做綠葉陪襯了。比如唐玄宗,唐玄宗,做為帝王中的痴情漢(其實也不是太痴情,傳聞他跟楊貴妃的三姐妹,秦國夫人、韓國夫人、虢國夫也很有一腿),在他與貴妃意濃情深時,這四萬宮女只能是徒勞地翹首東望皇帝那永不會來臨的幸御。既然唐玄宗不大可能會垂幸這些寂寞的宮女,那為什麼不放一些出去呢?雖說宮女除了讓皇帝發泄的用途外,還用來替皇後嬪妃服務,還用來掃地等,但僅是這樣的話,幾百宮女也就勾夠了,何必弄個四萬人?其答案只能是唐玄宗養那四萬宮女僅僅是為了那排場和偶爾的心血來潮。

唐玄宗自己的排場是大了,在四萬粉黛中獨愛楊貴妃一個也更能顯示出自己對楊的用情之深,抬高了楊貴妃也渲染了自己的驚世之愛。很有傳奇效果。可惜苦了那千萬不幸宮女,只能在深宮里坐待紅顏老去。唐代詩人元稹有詩曰:「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這些美女就這樣在深宮老去了。(當然,這四萬人中最後大部分都是放出去了,可那是在她們紅顏老去之後。)四萬宮女就這樣毫無理由地成了寂寞無奈的綠葉,只襯了楊貴妃一個人。真是「一女情成萬女寂。」

即使古代很好色的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的龐大,臨幸幾十個對他們來說就是很大的極限了,想臨幸完全部妃子,那需要很多很多的精力,但是即使精力很厲害的皇帝,還沒臨幸完,可能就歸西了。所以在古代如果被選為嬪妃那隻是第一步,如何做到讓皇帝寵愛自己這樣才是進宮的目標,因為被寵愛意味著擁有權力,趙飛燕、武則天、慈禧這些古代嬪妃都是從普通的宮女蛻變為權力的擁有者,他們不僅擁有漂亮的外面,還有出眾的才能與智慧,一步一步的取得皇帝寵幸。最後登上權力巔峰。

那麼那些不被皇帝臨幸的妃子的境遇是怎麼樣的呢?
現在來說中國古代的後宮制度,一個皇帝如有1000個嬪妃,將有999個處於空虛狀態。嬪妃們「輪流當夕」,對皇帝來說這絕對是苦役。

首先,宮妃(清朝前期沒有封號的下等宮妃也叫格格。皇子無封號的妾也叫格格),公主出嫁很早,有需求找駙馬,沒有這個問題。雖然有時候公主駙馬分府,團聚需要賄賂公主身邊的嬤嬤,比較困難,導致很多問題,但是大致上還不至於無法滿足到不能忍的地步。低等宮妃,特別是不受寵的,的確可能比較痛苦。她們可以有的工具(漢中山靖王的宮人眾多,就有這玩意),還可以與太監虛凰假鳳(當然這個有風險),或者和宮女以及其他宮妃搞拉拉。不過我估計在古代的禮教下,在斗爭殘酷的宮廷中,大部分宮妃選擇的都是死忍…因為這些一旦被發現,或者被告發,都是大事,輕則名譽全毀,重則生命不保甚至累及家人。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除非慾望極強,或者後宮風氣開放(有些時段的後宮風氣就會詭異的開放),否則風險太大。況且古代民間守寡的女性也不少,她們怎麼忍過來的,宮妃就怎麼忍。
其次,關於是宮女的問題,宮女的確是個大群體,但是她們在這方面沒太多問題。因為一般宮女的年紀都比較小,比如清朝25歲之後很多都會放出去嫁人。唐朝宋朝也經常有大規模放適齡宮女出去嫁人的記載。對於處女來說,在那麼小的年紀,是不太會有性慾的。所以太監和宮女之間的對食通常是滿足太監的心理需求,宮女最多是個依靠的需求。
最後,是關於大齡女官,或者嬤嬤一類人物的問題。她們中除了極少一部分可以嫁人的,比如班昭(嫁人了也就沒這方面問題了),另外的都是處女。所以,她們的慾望也相對較小。而且女官這個也是職業,一般來說是自願的,如果有強烈的慾望,選擇求個恩典,出宮嫁人也就罷了。而留在宮里的,理論上應該不覺得不嫁人是個痛苦的事。如果某些人慾望很強,但是事出無奈留在宮中,那她們的解決辦法參考無寵宮妃。

F. 乾隆60年皇帝幸了多少女人

乾隆老婆都不過五十個,哪來的500個,除非乾隆出去偷人,
乾隆60年臨幸哪些妃子,就要看那時候他活者的女人還有多少了
愉貴妃
珂里葉特氏(1714——1792),員外郎額爾吉圖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三年五月初四。雍正時入侍高宗藩邸,乾隆初為貴人。乾隆六年生皇五子永琪;同年十一月晉為愉嬪。乾隆十年十一月晉為愉妃。皇五子永琪勤勉好學,多才多藝,擅長騎射,賢淑國語(滿語),乾隆對他很是鍾愛滿意,一度欲立之為儲君。不想永琪未能繼承父母長壽的基因,體弱多病。乾隆三十一年封為榮親王,可惜好景不長,同年三月永琪即永離父母而去(電視劇中說愉妃先死,不確),留下悲痛欲決的福晉和四個未成年的兒子,年僅二十六歲。謚曰:純,即榮純親王。愉妃在孤寂和對兒子的追憶中度過二十六年,於乾隆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薨,享年七十九歲。五十八年葬裕陵妃園寢,奉諭照皇貴妃例辦理,一應禮儀與慶貴妃(慶恭皇貴妃)同。

循貴妃
伊而根覺羅氏,滿洲鑲藍旗人,總督桂林之女,生年不詳,生日為九月十七日。乾隆四十一年入宮為循嬪,因次年孝聲皇太後大喪未舉行冊封禮;四十四年十月補行冊封禮。五十九年十二月晉循妃,嘉慶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薨。嘉慶四年九月十一日以貴妃禮葬裕陵妃園寢。

穎貴妃
巴林氏(1731——1800),蒙古鑲紅旗人,都統納親之女,生與雍正九年正月二十九日。初入宮為貴人,乾隆十六年冊為穎嬪,二十四年為穎妃。嘉慶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穎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為貴妃。」嘉慶帝稱為穎貴太妃,居壽康宮。嘉慶五年穎貴妃七十壽辰,嘉慶同母弟永嶙送去壽禮,無兒無女、寡居深宮的穎貴妃十分高興;嘉慶帝得知,十分光火,叫來弟弟訓斥一通,指責他不和自己請示就擅做主張。有了這番訓斥,穎貴妃的古稀壽辰也就索然無味了。二十天後,穎貴妃去世。次年二月十三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婉貴妃
陳氏(1717——1807)。陳延璋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雍正時,賜高宗藩邸,乾隆初為貴人,十四年四月冊封婉嬪,五十九年冊為婉妃。嘉慶六年諭:「婉太妃母妃,以前皇考在藩邸時,蒙皇祖所賜,侍奉皇考多年,嗣經晉封貴妃,現在壽康宮位次居首,年躋八十有六,康健頤和,宜崇位號,以申敬禮。應尊封為婉貴太妃。所有應行事宜,著各衙門查照定例預備,於四月十五日舉行。」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享年92歲,為乾隆後妃中最為長壽的一位。

敦妃
汪氏(1746——1806),滿洲正白旗人,都統四格之女,生於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比乾隆小35歲。乾隆二十八年八月十八入宮為永常在,時年十八歲。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晉為永貴人,同年十月初十為敦嬪,十一月舉行冊封禮,三十九年九月晉為妃。乾隆四十年乾隆帝65歲時,她在翊坤宮生下皇十女,即後來的十公主。敦妃性情凶暴,恃寵而驕,乾隆四十三年活活打死一個宮女,被降為嬪。此年乾隆上諭:「「忄享妃即著降封為嬪,以示懲亻敬;並令妃嬪等嗣後當引以為戒,毋蹈覆轍,自干罪戾」。乾隆說:「前此妃嬪內間有氣性不好痛毆婢女致令情急輕生者,雖為主位之人不宜過於狠虐,而死者究系窘迫自戕,但從未發生妃嬪將使女毒打立斃之事。今忄享妃此案若不從重辦理,於情法未為平允,且不足使備位宮闈之人咸知警畏。況滿漢大臣官員將家奴不依法決罰,毆責立斃者,皆系按其情事分別議處,重則革職,輕則降調,定例森然,聯豈肯稍存歧視?」乾隆同時還斥責忄享妃:「:「事關人命,其得罪本屬不輕,因念其曾育公主,故從寬處理,如依案情而論,即將伊位號擯黜,也不為過。」乾隆說自己雖為「天下主」,「掌生殺之權」,但也「從未有任一時之氣,把太監等立斃杖下」。他舉例說從前身邊的小太監胡世傑、如意等惹惱了他,「不過予以薄懲,杖責二十,至多不過四十」。因此,乾隆就忄享妃毆斃使女事件告誡諸皇子道:「諸皇子各有福晉、格格,家庭之事當法朕於宮闈,不稍溺愛徇情」,「縱性濫刑,虐毆奴婢,不但福晉、格格等不宜有,即諸皇子亦當切戒。」
為處理忄享妃毆斃使女事件,與此案有關的本宮首領太監郭進忠、劉良等,受到革去頂戴、並罰錢糧二年的處分;總管太監王忠、王成、王承義、鄭玉柱、趙得勝專司內廷,未能預為勸阻,也各罰錢糧一年。但他們是因忄享妃被累,乾隆命將應罰錢糧於各太監名下扣罰一半,另一半責成忄享妃代為繳完。被毆斃的使喚女子,令忄享妃罰出銀一百兩給其父母殮埋(見《國朝宮史續編》卷二)。乾隆還要求把他的旨意交總管內務府大臣,傳諭所屬一體知悉;再繕錄一通交尚書房、敬事房存記。

乾隆對這次打死宮內使喚女子的處理,是力圖說明自己公正賢明,不徇私情。他說:「忄享嬪平日受朕恩眷較優,今既過犯,即不能復為曲宥。」他用處分忄享妃來證明自己「臨御四十三年以來,從不肯有溺愛徇情之事」。他還藉此引申說:「如大臣等辦理事務,今日有善,即從而眷遇;明日有過,即予以訓飭,……若為人君,不能見及於此,何以撫御天下?」這番話純屬自我吹噓。其實,沒有多久他就撤銷對忄享嬪的處分。(《清史稿•後妃列傳》記載:「忄享妃,汪氏。嘗笞宮婢死,上命降為嬪。未幾,復封。」)可見,對這一案件的處理,也是乾隆的一種統治權術。
忄享妃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寵愛的小女兒,常隨乾隆到各處巡幸遊玩。後來乾隆將她下嫁給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貪污之王、靠溜須拍馬起家的大學士和紳之子豐紳殷德。忄享妃之所以沒有被廢,與女兒的得寵不無關系。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忄享妃死去,終年61歲。次年十一月初三葬於裕陵妃園寢。

芳妃
陳氏(?——1801),陳延綸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四日。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為明常在,四十年為明貴人;五十九年十月十二日,由臣工們擬了貴人陳氏晉升為嬪的字樣,乾隆在「茂、翊、芳」三個字裡面選擇了芳字,明貴人由是成為剛芳嬪。嘉慶三年十月,嘉慶帝奉太上皇敕旨,尊芳嬪為芳妃。嘉慶六年芳妃薨,十一月二十七日葬裕陵妃園寢。

晉妃
富察氏(?——1822),主事德克精額之女,生年不詳。初入宮為貴人;嘉慶二十五年道光帝上諭:「皇祖高宗純皇帝嬪御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尊封為婉晉妃。」十二月舉行冊封典禮。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晉妃薨,道光皇帝尊為皇祖晉太妃,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入葬,為乾隆所有妃嬪中最後一位入葬裕陵妃園寢者。

恭嬪
林氏(?——1805),拜唐阿佛音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十二月二十六日。初封林常在,乾隆十六年六月賜號林貴人。五十九年十二月,林貴人冊封為嬪,所擬的字樣有「恭、肅、雍」三字,乾隆帝從中選擇了恭字,林貴人由是成為恭嬪。嘉慶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薨,年七十餘;嘉慶十二年十一月初三葬入裕妃園寢。

白貴人
某氏(?——1805前)生年不詳,生辰為六月十七日。乾隆十五年時為白常在,至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封為白貴人,嘉慶十年三月十七日葬入裕妃園寢。

壽貴人
柏氏(?——1809),生年不詳,生辰為八月二十日。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日新封那常在,五十九年晉壽貴人。嘉慶時,仁宗嘉慶帝尊為壽太貴人。嘉慶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薨,三月十八日葬入裕妃園寢。

鄂貴人
西林覺羅氏(?——1808)巡撫鄂了舜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十五年為鄂常在,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封為鄂貴人。嘉慶時,仁宗嘉慶帝尊為鄂太貴人。嘉慶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薨。次年三月十八日與壽貴人一同葬入裕妃園寢。

G. 古代君王坐擁後宮佳麗無數,那他一次會臨幸一個還是多個

一般來說一次只能寵幸一個妃子,尤其是在一些朝代,對皇上寵幸妃子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說清朝和明朝。皇上每天晚上寵幸哪個妃子,都是由翻牌子來隨機決定的。寵幸妃子的時間也不能超過半個小時。

時間到了,太監就會在外面不斷的催促。催促超過三遍,太監會強行進入屋內把妃子送走。之所以要制定這樣嚴格的規定,是為了保護皇上的身體,避免皇上縱欲過度而傷了龍體。

清朝是使用翻牌子的制度,這完全是隨機的。在其他的朝代也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說羊車望幸。在宮里安排一隻羊,羊隨意地在後宮里走動,這只羊最終停在了哪個宮殿的門口,當天晚上就寵幸誰。

此外,還有蝶幸。讓妃子們在頭上插滿鮮花站成一排,蝴蝶飛到哪個妃子的頭上停下來,當天晚上就寵幸這位妃子。

H. 古代皇帝一晚上臨幸多少人

孫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補益》中提到:「昔黃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能御十二女而不復施泄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萬歲矣。」當然,這只不過是一種夢想長生不老的美好的願望。實際上,即使是皇帝,他也只是一個人,不可能達到孫思邈要求的水平。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文苑列傳第七十上•崔琦傳》注釋雲:「禮後夫人已下進御之法……:其法,九嬪已下皆九九而御,則女御八十一人為九夕也,世婦二十七人為三夕,九嬪為一夕,夫人為一夕,凡十四夕,後當一夕。故曰十五日一篃也。」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九《後夫人進御》中記有五代時期梁朝的國子博士崔靈恩撰寫的一套《三禮義宗》規定亦雲:「凡夫人進御之義,從後而下十五日遍。……其九嬪已下,皆九人而御,八十一人為九夕。世婦二十七人為三夕,九嬪九人為一夕,夫人三人為一夕,凡十四夕。後當一夕,為十五夕。明十五日則後御,十六日則後復御……」《禮記•昏義》記載:「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也就是說,五代以前的皇帝,只算包括皇後在內的嬪妃就有一百二十一人,皇帝每天晚上都不能休息,最多的幾個晚上要連續臨幸九人。

比九人更多的也有。據清毛奇齡《武宗外紀》記載,錦衣衛都督同知於永善,向明武宗朱厚照進言:「回回女皙潤而差粲,大勝中土。」意思是回回女子皮膚白嫩而鮮亮,比中原女子要強多了。於是朱厚照就令於永善從回回都督呂佐家索得十二名善西域舞的回女,獻給朱厚照。朱厚照如獲至寶,宣淫晝夜,還不覺得過癮,「顧猶以為不足」。

宋佚名《迷樓記》記載:隋煬帝晚年,尤沉迷女色,令人造「迷樓」一座,「詔選後宮良家女數千,以居樓中。每一幸,有經月不出」。「大業八年,方士千進大丹,帝服之,盪思愈不可制,日夕御女數十人」。隋煬帝楊廣在迷樓之中一天一夜,御女數十人。

宋度宗趙禥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宋朝規定:皇帝臨幸過的嬪妃,次日早晨要到門謝恩,由主管官員記錄在案。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宋紀一百八十》記載:「帝自為太子,以好內聞;既立,耽於酒色。故事,嬪妾進御,晨詣閤門謝恩,主者書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謝恩者三十餘人。」說的是趙禥即位之初,精力旺盛,一次到門謝恩的嬪妃竟達三十多人!

這樣做,一天兩天還可以,時間一長,即使有再厲害的「壯陽葯」幫助,只怕也會力不從心。趙禥就因為操勞過度,在位僅十年,身子就被掏空病死了,終年三十五歲。明武宗朱厚照活得還要短,三十一歲就嗚呼哀哉了。
《晉書•載記第二》記載,劉聰僭位後,立妻子呼延氏為皇後。呼延氏死,他納其太保劉殷女為皇後。劉皇後死,他又納中護軍靳準的女兒月光為皇後。不久,他將月光封為上皇後,立貴妃劉氏為左皇後,立右貴妃靳氏為右皇後。後上月光自殺,他又立樊氏為上皇後。除了這四個皇後外,佩帶皇後玉璽綬的還有七個女子。以後,劉聰又以宦者王沈十四的養女為左皇後,中常侍宣懷的養女為中皇後。這樣,劉聰光是皇後就有十幾個。他這么做其實也是有目的的,因為按照後夫人進御之法,一月之內皇後可以獨享兩次臨幸,那麼,皇後一多,皇帝自己也就不會那麼辛苦,用不著夜夜要臨幸九人了。

當然,不怕辛苦的皇帝也大有人在,像漢武帝,南齊王儉《漢武故事》記載:「(漢武帝)掖庭總籍,凡諸宮美女萬有八千」。「選三百人常從幸郡、囿,載之後車,車上同輦者十六人,充數恆使滿,皆自然美麗,不假粉白黛綠。侍尚衣軒者亦如之。嘗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善行道養術,故體常壯悅。」即便是外出的時候,漢武帝都隨身帶著三百美女,就是自己坐的一輛車上也總是載有十六人。

實際上,皇帝打算臨幸哪個後妃、宮女是很難受「禮制」約束的,而且擁有絕對的自主權。《魏書•列傳第一•皇後列傳》記載,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浚偶然登樓四望,見平城宮內有一位美人,就問左右的人:「此婦人美不?」眾人一致回答:「美得很。」於是,文成帝走下白樓,向美婦人走去。二人宿於齋庫。該女李氏因此懷孕生子拜貴人,後謚曰元皇後。宋陶谷《清異錄·君道·彩局兒》記載:「開元中,後宮繁眾,侍御寢者,難以取捨,為彩局兒以定之:集宮嬪,用骰子擲,最勝一人乃得專夜。宦璫私號骰子為銼角媒人。」唐玄宗李隆基未專寵楊貴妃之前,面對眾多的嬪妃,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天將她們集中在一起擲骰子,點子最多的優勝者,當夜侍寢。私下裡宦官把骰子稱為「銼角媒人」。許多皇帝都想出過類似這樣的法子為自己減負

總之,做皇帝是件很辛苦的差事,。。。。。

I. 古代皇帝一生到底能臨幸多少女人

【先求理論極限大值】:
開始年齡:12歲。這是去掉中國歷史上兩個奇葩的7歲大婚的皇帝之後,皇帝的最早婚齡,對於某些民族來說這個年齡基本上已經發育成熟了。
結束年齡:70歲。這個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不過考慮到朱元璋68歲生寶慶公主,乾隆64歲生和孝公主,漢武帝60歲生漢昭帝,所以我勉強把這個上限放寬到70歲。
頻率:900人次/年。這個……我是按嚴世蕃的最高標准計算的,不過一般人折騰不到這個數,而且就算是嚴世蕃也不可能年復一年的這么搞。
理論極限最大值=(70-12)×900=52200人次,然後不重樣,所以大概就是五萬人吧。

【再求合理最大值】:
開始年齡:16歲。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叫做元陽已固,而且在各朝基本都達到成年。
結束年齡:64歲。理論上就不行了。
頻率:350人次/年。每天一次,然後給15天病假/事假。
合理極限最大值=(64-16)×350=16800人次,大概一萬五千人吧。

【再求合理現實值】:
年限:15-40歲。因為皇帝評價年齡是40歲。
頻率:300人次/年。考慮到現實生活中皇帝要麼身體不好,要麼十分勤政,要麼還有其他特殊愛好等等理由,降低到這個頻率,其實已經很高了。
合理現實值=(40-15)×300=7500人次,大概七千人。

【實際情況是】:
後妃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的,從來沒有皇帝是將所有的女人都幸過就忘的,因此,這些人中大部分是熟面孔。
列舉歷史上幾位後宮妃嬪比較多的皇帝(有歷史記載的):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有封號的妃嬪=71人
清聖祖康熙帝玄燁,有封號的妃嬪=55人
太平天國洪秀全,有編號的妃嬪=88人
秦始皇嬴政,滅六國之後將各國公主後妃等並入自己後宮,不少於3000人。
晉武帝司馬炎,兩次選宮女共10000人入宮,但估計其中絕大多少人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妃嬪。
漢武帝劉徹,將法定後妃總數提升到18000人,但估計當時並未滿員。
唐玄宗李隆基,法定宮女總額為40000人,但絕大多數的命運也就是上陽白發人那樣吧。

J. 皇帝一生有多少女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這皇宮中唯一的男人是如何在這脂粉堆中應對自如的呢? 據清史資料記載,清朝對後宮人數有著嚴格的控制。皇後一位、皇貴妃一位、貴妃二位、妃四位、嬪六位,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也就是說,後宮主要嬪妃也就十餘人,加上其她的答應、貴人、常在,估計人數也沒多少。據史料記載,皇上後宮的常駐女人保有量最多也就不過20幾位。 清朝歷史上擁有嬪妃最多的帝王當屬康熙,他一生共娶過55位女人,而且是在位六十年一共娶妃的總和,這其中還包括中間故去的人數。 也許有人問了,既然後宮只有皇上一個男人,那些宮女們也就有可能隨時成為皇帝的女人了。事實上這種可能是存在的,但是這種事情畢竟是少數。即便是這樣,這些被寵幸的宮女最多也就會被封為常在、答應等低級稱謂。 經常看古裝戲的人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皇上不是經常外出微服私訪嘛,而且所到之處,肯定會與某個女人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如果把這些女子也算在內,是不是數量就更多了? 事實正好相反,清朝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帝王微服私訪的說法,之所以這樣,主要是考慮到皇上的安全問題。因為當時的媒體不發達,民間很少有人會認識皇上,即便一些官員,級別低一些的,也不見得見過皇上。

閱讀全文

與皇帝一生能臨幸多少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3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93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6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71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03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41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195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46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69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21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15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5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2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0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689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3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68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24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