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座城市3000多年沒有改過名字,是因為哪一位美人的出現呢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個朝代,而歷代朝代的更替都會帶來地名的變化,但是有這樣一個地方,它的名字在過去3000年的歷史演變中從來沒有改變過,皆是因為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
我國的美女很多,但卻少有以美女的名字而命名的地方,而這位女子的名字就叫做息媯,也被稱之為息夫人或者桃花夫人。
終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她見到了息侯,她說自己日日苟且偷生,就是為了能再見他一面,如今見到了便可以放心的去了,於是撞牆身亡,而息侯看著摯愛之人死在自己的面前,悲痛欲絕也自殺身亡。
楚文王感動於他二人的真情實意,並將他們合葬在漢陽城外的桃花山上,這也就是為什麼息媯也被稱為桃花夫人的緣故。
這個以息媯的名字命名的地方叫做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無論經過了怎樣的時代變遷,這個地名從未變過。
Ⅱ 恩施為古代哪個國家
春秋為巴子國地;戰國為楚地;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武陵郡;三國先屬蜀,後屬吳建平郡、武陵郡;兩晉與南北朝宋、齊、梁、北周屬建平郡、天門郡、武陵郡、信陵郡、秭歸郡、業州軍屯郡、清江郡;隋屬巴東郡巴東縣,清江郡清江縣、開夷縣、建始縣;唐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五代先後為前、後蜀所據;宋屬歸州巴東縣,施州清江縣、建始縣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許多小羈糜州;元屬歸州巴東縣、施州建始縣,南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先後置散毛、唐崖、金峒、龍潭、忠建、毛嶺、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據蜀時本區為其所控制;明屬夔州建始縣、歸州巴東縣、施州衛軍民指揮使司,南部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設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個宣撫司,9個安撫司,13個長官司,5個蠻夷長官司。
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衛,設恩施縣,轄區未變,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置施南府,轄恩施縣、宣恩縣、來鳳縣、咸豐縣、利川縣,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縣劃歸施州,巴東縣、鶴峰州屬宜昌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存縣,民國四年設荊南道,治所恩施縣,轄恩施、建始、宣恩、來鳳、咸豐、利川6縣,民國十五年改荊南道為施鶴道,鶴峰州改縣劃入施鶴道,民國十七年改設鄂西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巴東縣劃入,州域始為8縣之治。民國二十五年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轄區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6日恩施縣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區,置專員公署,仍轄原8縣,1955年5月12日改稱湖北省恩施專員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奪權,專署陷於癱瘓,3月2日經湖北省軍區黨委批准,由恩施軍分區成立抓革命促生產辦公室,5月13日改為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廢除革命委員會成立恩施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恩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轄恩施市、巴東、建始、利川、來鳳、咸豐、宣恩、鶴峰7縣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縣建市。1993年4月4日,國務院以國函【1993】36號文批復同意將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Ⅲ 誰知道"恩施的美女襄樊的漢,丹江口的痞子滿街串"的下面幾句
恩施的美女襄樊的漢,
丹江口的痞子滿街串,
荊門的花天門的草,
神農架的和尚滿街跑,
咸寧的淑女鄂州的狼,
荊州的男人是流氓,
孝感的飯仙桃的床,
武漢的女生嚇死狼。
Ⅳ 恩施的民間傳說
1、施南城東的天池嶺下,有一口蓮花池,四周有五座山峰看守著。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荒蕪焦土,很少人煙的地方。
有一年,東鄉有個叫譚順山的獵戶,和父親一起出山賣獸皮。剛剛走到天池嶺,忽然狂風大作,譚順山一下子被卷到了空中。後來他睜眼一看,自己躺在了一個松軟的土堆上。這時候已是半夜,四周黑蒙蒙的,譚順山又飢又渴。
他使勁爬起來,猛然看見遠處有一點亮光,金黃金黃格外耀眼。他跑去一看,卻見前面橫著一口大塘,那金光是從水裡面發出來的,把四周的山都照得有點亮了。一時間,水中突然升起了一朵大蓮花,撲鼻的香味不斷從水面飄來,四周原來光禿禿的山上,慢慢長起一片樹林。過了一陣,天漸漸亮了。
譚順山又驚又喜,趕忙回頭找父親。找到父親後,把昨夜看到的奇事講了一遍。父親忙說:「這是神蓮呀!」 他們回到山裡,趕忙把遇到神蓮的事告訴了鄉親們,大家邀伙結伴去看神蓮。後來,他們覺得這個地方有靈氣,乾脆和一些鄉親把家搬到了天池嶺下,人們辛勤勞動,使這一帶變成了五穀豐登的魚米之鄉。
這事傳到了施南府的於老爺耳里,這老爺心想:「把這神蓮弄來獻給皇上,定能得個高官。」他趕忙派幾個下人,化裝成幾個老百姓的樣子溜達到天池嶺,乘夜深人靜的時候把蓮花偷偷地采走了。
鄉親們不見了神蓮,都非常著急,四周查訪下落,於老爺生怕露了馬腳,於是栽贓譚順山父子,把他們捆起來投到了塘中 ……
以後,神蓮的下落,七說八不一,有的說神蓮化作了一團大火,燒死了於老爺就騰雲飛上了天;有的說,神蓮又飛回了天池嶺,化成了五座山峰,保護著大水塘。
居住在大水塘邊上的人們,為了紀念神蓮就給自己的山寨取名為「蓮花池」。周圍的五座山峰就世世代代地守護著這個神池。此後,這一帶地方又變成了五穀豐登的魚米之鄉。
2、梭布埡下面是一個山青水秀的魚米之鄉。土家兒女世世代代在這里耕種勞作,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這里就是今天的大塊村。
很久很久以前,山下太陽河裡住著一條千年魚怪。它聽說大塊村是個好地方,這里的肉好吃,酒好喝,姑娘也長得特別標致,就變成一個秀才到大塊村來看個究竟。山民們擺席設宴地接待了它。茶餘酒後,秀才眉飛色舞地給山民們講了不少寨子外面的奇聞趣事,山民們聽得津津有味,還特意留秀才多住些日子。
這秀才成天在山寨上下東游西盪,特別注意人家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婦。一天晚上,它便化成一陳腥風,擄走白天看上的土家妹子,搶到山洞裡供它玩弄,玩弄夠了便一口吞下支。寨子里天天丟失婦女,弄得人們驚慌失措,大人哭,小娃兒叫,十分凄慘。 哭聲震動了仙女岩。
原來,這仙女岩是鹽水女神肉身變化而成的。女神見魚怪攏得子孫不得安寧,便心生一計,把自己變成一個十分標致的幺妹子,又在淹水淌中間的岩石中變了一座房子住下。白天對著鏡子梳妝打扮,嘴裡唱著甜美的山歌,引得魚怪如痴如狂,心焦火燎。
一天晚上,魚怪趁著夜色,化成一陣腥風直撲幺妹子的住處,想擄走幺妹子供自己玩樂。那想到鹽水女神早有準備,奮起一掌把魚怪把落在水中,現了原形,在水中拚死奔命。鹽水女神正待作法打死這個怪物時,又轉念一想,何不把它留下來,給世上的惡人作個教訓。
於是用手指在淹水淌東南西北岩壁上戳出向個洞,淹水淌里的水紛紛從洞內流走了。魚怪無水游動不得,陷在淹水淌里不能動彈。久而久之,便活活乾死了。住在這里的人無不感謝仙女岩上的仙女為老百姓除了一害。
(4)恩施出過古代哪個美女擴展閱讀
恩施的風俗文化
1、女兒會
被譽為「土家情人節」,是與封建包辦婚姻相對立的一種戀愛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以集體擇偶為主要目的的節日盛會。其主要特徵是以歌為媒,自主擇偶。
2、月半節
又稱「鬼節」、「亡人節」,時間為農歷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說。其主要活動是祭祖,祭祖時燒紙錢,表示對已故親人的哀悼。過月半須全家團聚,並接回出嫁的女兒。
3、祝米
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會對小生命的出世舉行熱烈慶典,俗稱「整祝米酒」。時間定於「洗三」那天,或定於滿月之際。無論地位貴賤,嬰兒的外祖母在這天都將享受到上等貴客的殊榮。
4、哭嫁
土家族女兒出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韻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對封建禮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種反叛,後來,逐漸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態。
Ⅳ 恩施是哪裡
美女多多,你懂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鄰接重慶市,南鄰湖南省,人口約391萬,其中漢族約佔45%%,土家族約佔46%%,苗族約佔6.5%%。州域自然風光無限,特別是以「雄、奇、秀、幽、險」著稱於世。
主要恩施旅遊景點:巴東神農溪 騰龍洞 清江闖灘 魚木寨 大水井建築群 星斗山 恩施大峽谷水布埡梭布埡石林 ,咸豐坪壩營原始森林公園。
巴東神農溪
查看大圖
發源於神農架主峰,流經湖北巴東縣境內,由北向南穿行於深山峽谷之中,至巫峽口東匯入長江。巴東神農溪是一條典型的峽谷溪流,兩岸山峰緊束,絕壁峭聳,溪水在刀削般的峽壁間沖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險灘、長灘、彎灘、淺灘六十餘處。巴東神農溪水道雖狹急卻清淺,漂流極富刺激而又安全。
騰龍洞
查看大圖
距利川市城6公里,景區總面積69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林於一體,以雄、險、奇、幽、秀而馳名中外。該洞洞口高74米,寬64米,洞內最高處235米,初步探明洞穴總長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積200多萬平方米。洞中有5座山峰,10個大廳,地下瀑布10餘處,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連,主洞支洞互通,無毒氣,無蛇蠍,無污染,洞內終年恆溫14一18℃,空氣流暢。
清江闖灘
查看大圖
位於清江中游州府恩施市城區至渾水河大橋段,全長38.5公里,最窄處15米,最寬處200多米。其特色主要體現於:驚險刺激的闖灘漂流,如夢如幻的清江畫廊,古樸獨特的土家民俗,歌飛鶯繞的的人景融和,作為中國江河漂流的一朵奇葩,清江闖灘卓然獨立,以其品質和生命力躋身於「中國特色旅遊三十佳」
恩施大峽谷
查看大圖
位於恩施市屯堡鄉和板橋鎮境內,是清江大峽谷一段,峽谷全長108公里,其中百里絕壁、千丈瀑布、獨峰傲嘯、原始森林、遠古村寨美不勝收,主要有大河扁、大小龍門、雲龍河瀑布等景區。除了河小峽谷大,最大的景觀特色是兩岸典型而豐富的喀斯特地貌:有天坑,有地縫,有天生橋,有溶洞,有層層疊疊的峰叢,還有近乎垂直於峽谷的大斷崖……
梭布埡石林
位於恩施市太陽河鄉境內,石林由奧陶紀灰岩組成,總面積21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石林,其植被居全國石林之首。現已開發出7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因地質岩溶現象而形成,是以石林為主的自然生態風景區,溶紋景觀是其最重要的景觀特點。
大水井建築群
查看大圖
位於利川市區西北47公里的柏楊壩區,由「李氏宗祠」 和「李氏庄園」 兩大建築組成,分別建於清道光和光緒年間,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其中宗祠的建築模式模仿成都文殊院,祠堂依山建有石牆堞垛,上有炮眼;庄園距祠堂150米,有大小房間一百多間,二十多個天井,整個建築錯落有致,工藝精巧。
星斗山風景
坪壩營
位於咸豐
南端,距縣城50km。包括湖北省第二大林場——坪壩營林場和甲馬池鎮部分村組,總面積154km2。2004年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坪壩營旅遊區以古、奇、秀、幽、野等景緻構成的濃郁原始氣息為顯著特色,是中西部連接最大的原始森林群落。
Ⅵ 恩施的女生有什麼特點
經常微笑 打扮不會太花 還有可能是乖乖女的 這個屬於 正常的 還有的就是比較內向的女孩子 不會輕易接觸別人但是很善良
Ⅶ 古代四大妖姬:褒姒,妲己,妺喜,驪姬都有什麼典故
1、褒姒:
周幽王廢了申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王後、伯服為太子,申後帶其子奔至外家申國(河南南陽北)。褒姒冷若冰霜,雖然當上王後,兒子伯服也被立為太子,但她卻很少有笑容。
周幽王為了取悅褒姒,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周幽王納了虢石父之議,舉烽火召集諸侯於驪山前(陝西臨潼),諸侯匆忙趕至,卻發覺並非寇匪侵犯,只見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飲酒作樂,只好狼狽地退走,褒姒終於開心地大笑了,周幽王大喜。
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聯絡鄫侯(河南方城)、呂(河南南陽西)等國,以及犬戎入寇,大舉進攻鎬京,此時周幽王正與褒姒縱情淫樂、吃喝玩樂,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後來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以為又是騙局而不願前往,戎兵殺周幽王、伯服和鄭伯友於戲(今陝西臨潼東),虜走褒姒。
褒姒被擄後自縊而亡,故《詩經·小雅·正月》雲:「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長舌婦」這一俗語最初也是僅指褒姒。一首諷刺周幽王只知道寵幸褒姒,卻斥逐賢良的詩《詩經·大雅·瞻卬》中有幾句諷刺褒姒「婦有長舌,維厲之階。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此句意思是有個婦人長了長舌頭,這是禍根。大亂並非從天而降,而是這個婦人製造的。從這首詩發源,「長舌婦」這一俗語開始流傳。
2、妲己:
根據《國語》、《史記》等史書的記載,妲己是有蘇氏諸侯的女兒,在帝辛征伐有蘇氏後,有蘇氏把她嫁給帝辛為妃並深得帝辛喜愛,立為王後。帝辛沉迷於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對她言聽計從,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
根據正史記載,妲己以美色獲得帝辛的專寵,並把她視為使商朝滅亡的元兇,帝辛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百姓錢財,修建鹿台,裡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閑」,徹夜長飲,歡嬉達旦。
酒池肉林乃帝辛為博她歡顏而創,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體追逐其間。
大臣比干在帝辛面前諫曰:「不修先生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她慫恿帝辛,殘酷將比干剖心而死。
周武王指帝辛殘忍無道、禍國殃民,才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趁帝辛把主力派去討伐蠻族時發動諸侯偷襲朝歌,一舉滅商,帝辛逃到鹿台自焚,妲己被俘,押往刑場斬首示眾。
3、妺喜:
妺喜(「妺」念mò),有施氏,又作妺嬉、末喜、末嬉,喜姓,有施氏國君之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寵妃。
根據《國語》記載,夏桀發動大軍,攻打有施氏(今湖北省恩施市)。有施氏國君獻出牛羊、馬匹、美女,還有自己的女兒妺喜,向夏桀求和。而妺喜受到桀的寵愛,種下夏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竹書紀年》則提及妺喜早年與伊尹有交往,為伊尹派到夏朝王宮的間諜,促使夏朝滅亡,幫助建立商朝。
根據部分古籍,妺喜貌美,夏桀一見妺喜,驚為天人,十分寵愛。她喜作男裝打扮,佩劍帶冠,參與朝政,在漢代人眼中是薄德的表現。桀常不顧禮法把妺喜放在膝上,並聽從她所言。
從此夏桀和妺喜,縱情聲色,恣意享樂,不理朝政。妺喜愛聽撕裂絹帛的聲音,桀為討好她,把大量絹帛撕碎,又造傾宮,築瑤台,象廊,玉床。用玉石建造華貴的瓊室,以此作為離宮。
4、驪姬:
驪姬,為春秋時代女性,驪戎國君之女,後被晉獻公擄去,因姿色艷美,而成為寵姬,不久懷孕,驪姬生下一子,取名奚齊,同時作為陪嫁的驪姬之妹,也隨驪姬來到晉國,為晉獻公生下了卓子。
驪姬以美色獲得晉獻公專寵,但又與優施通姦,並合謀排擠申生,改立所生的兒子奚齊為太子,而害死齊姜所生的太子申生,使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國外,即是所謂驪姬之亂。晉獻公死後,權臣里克殺了奚齊、卓子、驪姬。
(7)恩施出過古代哪個美女擴展閱讀:
1、褒姒:生卒年不詳,姒是她的姓,褒國(今陝西漢中)人,周幽王姬宮湦第二任王後,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後母。
2、妲己,有蘇氏部落族人,於有蘇國(今河南省溫縣)人,己姓,字妲。父不詳(《封神演義》中為冀州侯蘇護),又稱「蘇妲己」。商王帝辛(受德)妃子。
妲己是帝辛征伐有蘇氏部落時帶回的戰利品,因妲己骨肉婷勻,眉宇清秀,深得帝辛歡心,從此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後武王伐紂,將妲己殺死,妲己去世時間約公元前1046年。
3、妺(mò)喜,姓嬉(喜),生卒年不詳,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後。
4、驪姬(?-前651年?),或稱麗姬 ,名不詳,春秋時期驪戎國君之女,晉獻公妃子,晉君奚齊的生母。驪姬姿色艷美。前672年,晉獻公打敗驪戎,驪戎求和將驪姬與其妹少姬獻給晉獻公。驪姬深得晉獻公的寵愛,獲立夫人,並生下兒子奚齊,而驪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Ⅷ 中國古代四大妖女的故事,急急急!!!
中國古代四大妖女 妹喜、妲己、褒姒、齊文姜
妹喜:夏桀代有施氏(今湖北省恩施市),有施氏是東方小國,國妺喜弱力薄,不敢與夏朝為敵,表示願意稱臣納貢。夏桀仗勢欺人,不準有施氏投降,一定要血洗有施氏。有施氏探知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投其所好,選了美女妺喜進獻請降。
夏桀見妺喜貌美,十分高興,遂罷兵帶妺喜回到王都斟鄩(今河南省偃師二里頭),妺喜見王都宮殿陳舊,很不高興,桀王為了討好妺喜,造傾宮,築瑤台,用玉石建造華貴的瓊室外瑤台,以此作為離宮,終日飲宴淫爾,不理政事。
由於桀王的淫奢暴虐,人民不堪其苦,商湯乘機起兵討夏,桀王於鳴條(今河南省封丘東)戰船敗,挾妺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東南)之山一道死去。
妲己:據《左傳》記載,公元前1047年,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強大的商軍進攻,在滅亡和屈膝間,有蘇部落首領選擇屈膝,獻出牛羊、馬匹及美女妲己。
商紂王喜好喝酒,沉湎音樂,迷戀女人。得到妲己後,對她非常寵愛,並且對妲己言聽計從。於是,商紂王讓一名叫涓的樂師作新的淫盪的曲子,鄙俗的舞蹈,頹廢的音樂,加重賦稅,充實鹿台的錢財和鉅橋儲存的糧食。多方收集狗馬和珍奇玩好,充滿宮廷。進一步擴建沙丘花園樓台,大量捕捉飛禽走獸在裡面放養。整日在沙丘園中聚會玩樂游戲,把酒灌滿池,把肉掛成林,每宴飲者多至三千人,讓男女脫光衣服相互追逐,通宵飲酒取樂。
百姓對商紂王的行為怨聲載道,有諸侯開始背叛他。於是,商紂王加重刑罰,蘇妲己發明炮烙刑法。妲己喜觀「炮烙之刑」,將銅柱塗油,燃以火炭,令犯人行其上,跌落火紅的炭中,腳板被燒傷,不時發出慘叫。妲己聽到,就像聽到刺激感官的音樂一樣發笑。商紂王任命西伯侯姬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位女兒長得十分美麗,九侯把她送給商紂王。九侯的女兒不喜歡淫盪,商紂王惱怒於是殺了她,並把九侯剁成肉醬。
商紂王的無道,激起人民反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乘機發動諸侯討伐商紂王,在牧野之戰一舉擊敗商軍,商朝滅亡,商紂王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妲己也被周軍所殺。
褒姒: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陝西省漢中市褒城縣,今為漢台區褒城鎮)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對她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後申氏和太子姬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後,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陽所預料,原來褒姒因為過不慣宮中生活,加之養父被太子宜臼所殺,心中憂恨,平時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發出重賞,誰能誘發褒姒一笑,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出「烽火戲諸侯」的奇計,周幽王同褒後並駕游驪山,燃起烽火,擂鼓報警諸侯一隊隊兵馬聞警來救,至時發現平安無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見一隊隊兵馬,像走馬燈一樣來來往往,不覺啟唇而笑,幽王大喜,終於因此失信於諸侯。
與此同時,廢太子宜臼不甘心被廢,逃離鎬京,投奔外公申侯。申侯為助廢太子宜臼「奪回」王位,於是勾結犬戎,興兵入侵。西元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疑為幽王故技重施,不再出兵救援,於是鎬京城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一說被殺)。
周幽王被殺後,廢太子宜臼雖如願「繼承」王位,但因鎬京受犬戎劫掠,破壞嚴重,已無法作為都城駐留,於是遷都成周洛邑,史稱東周,西周亡。
《史記·周本紀》: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意思是說,褒姒不喜笑,周幽王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來了。周幽王為了她,點烽火騙各諸侯有敵軍來犯,諸侯都來了,發現沒有敵軍,褒姒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西周遂亡。 唐代著名詩人胡曾也寫有褒姒傾國詩篇:「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烽火戲諸侯。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
齊文姜 :春秋時代初期,齊僖公的兩個女兒成了當時各諸侯國君侯、世子競爭的對象,他們紛紛借機前往齊國都城臨淄攀扯關系,討好齊僖公,以達到娶齊氏女子的目的。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齊文姜特別欣賞鄭國世子姬忽,認為他端正勇健,如玉樹臨風,十分可意。郎有心,妹有意,於是齊、鄭兩國便為兒女締結了秦晉之好。
誰知,原本是一樁兩全其美、門當戶對、令人艷羨的美事,然而鄭國的世子忽然聽到了「齊大非偶」的傳言,提出了退婚的要求。這對齊文姜來說如晴天霹靂,又感到非常突然。當時退婚被認為是莫大的恥辱,等於是說你有缺陷,人家看不起你,人家不要你了。齊文姜從小就自負美貌,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男人拋棄,不免傷情悲春,氣惱不已,但又能怎麼樣呢!長久的心情抑鬱,逐漸轉變成為自怨自艾和顧影自憐,齊文姜甚至產生了一種歇斯底里的自我摧殘心態,面容日漸憔悴,終於懨懨成病。她的心思卻偏偏被同父異母的哥哥姜諸兒看透了。
姜諸兒與文姜從小就在一起遊玩,兄妹情長,兩小無猜,如今倆人雖已長大,但是彼此也不顧忌男女有別,授受不親,照常往來。姜諸兒知道文姜病了,就時常來看望、安慰和照顧;妹妹的婚事遇到麻煩,做哥哥的也感同身受,時日久了,兩人本來是兄妹之情,竟然莫名其妙地轉變成為兒女私情、戀情了。從此,兩人瘋狂地相戀了。
春秋時代,男女關系十分隨便,男女之間都很開放,只要兩人情願就能相戀,並自然發生男女關系。但是,有血緣關系的兄妹發生兒女私情,還是為禮法和世情所不允許,在道德上也會受到譴責。姜諸兒與文姜本是同父異母的兄妹,男貪女愛,不顧廉恥,鬧得沸沸揚揚。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久就一傳二,二傳三,在傳到四面八方的同時,自然也就傳到了他們的父親耳中。齊僖公聽了大驚失色,差點被氣死。他認為這事有傷風雅,牲畜不如。然而家醜不可外揚,他只好一面把兒子叫來,痛責兒子;一面採取緊急且堅決的措施,嚴禁姜諸兒再與文姜接觸,同時,急急忙忙為文姜擇配。齊僖公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在這時,恰好鄰國魯桓公新立,一心想要與大國攀親,以爭取援助,就派遣公子翚赴齊說媒。齊僖公求之不得,當即欣然允諾。齊魯選擇吉期,商妥婚嫁事宜,齊僖公為了避嫌,還一反兄弟送嫁的慣例,親自將女兒送往魯國成親,了卻了他心頭的一塊心病。
然而深陷畸情的男女,豈是老父一雙眼睛能看得過來的?
就在出嫁的前夕,姜諸兒與文姜雖然無法見面,卻依舊以詩傳情。
姜諸兒寫道:「桃樹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直,吁嗟復吁嗟!」
齊文姜比姜諸兒還要直白,答曰:「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不過,「叮嚀」是一回事,現實又是一回事,良辰吉日已到,文姜被如期送往魯國,成為魯桓公的夫人了。
目送心愛的妹妹遠嫁他鄉,姜諸兒戀戀不舍。
按照一般習俗,結婚之後兩家要頻繁來往,以加深感情。但是,國君夫人地位尊貴,自然不能隨便活動,也不能說回娘家就回娘家。文姜一直在魯國呆了5年,生下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姬同,次子名姬季友。魯桓公對美艷絕倫的妻子十分滿意,然而文姜卻舊情難忘,花晨月夕,時常不自覺地想起熱情如火的哥哥情人,常常茶飯不思,夜不安睡。
魯桓公十四年,齊僖公壽終正寢。姜諸兒繼位當上了國君,即歷史上的齊襄公。文姜所生的兒子姬同也已經13歲了。文姜本想隨同她的國君丈夫一同前往齊都道賀,以便表達自己特殊的祝賀,借機重溫舊夢,無奈當時諸侯大國新君初立,小國諸侯巴結大國,所以前往道賀的很多,深恐有所不便,便沒有偕行,繼續等待機會。
轉眼又過了4年,文姜終於要求魯桓公帶她一起到齊國,看一看家中的親人,當然她最想看的是姜諸兒。魯桓公覺得沒必要推託,妻子自出嫁離家已經十幾年了,一直還沒有回娘家,於是就偕同文姜,大張旗鼓地前往齊都臨淄訪問。齊襄公聽說魯桓公夫婦來訪,大喜過望,親自到邊境迎接。其實,他本心不是迎接魯桓公,而是專程迎接18年來未見的妹妹——初戀情人。
18年了,文姜未曾回過娘家,總有些有悖常情而令人難以置信。其實說穿了也很簡單,先是齊僖公在世之日,生怕這一雙男女寡廉鮮恥,死灰復燃,重述舊情,所以一再拒絕文姜回到齊都臨淄探親。待到齊僖公過世之後,魯桓公早已風聞文姜與她的哥哥情感非同尋常,有亂倫之嫌,因而心中有意破壞文姜和她哥哥見面的機會,就這樣一拖就是18個年頭。所以,文姜不回娘家,不是道路遠近的問題,齊、魯兩國是比鄰,說近不近,說遠不遠,問題在此。其實,已經18年了,他們兄妹的感情應該如灰熄滅了,況且雙方都有了家眷,應該各自珍重,各自傾心自己的家庭,甚至自己的國家了。
然而18年未見,姜諸兒已為國君,舉手投足間滿是男人的威嚴英武,而齊文姜則已是風情萬種的成熟美婦。如此的兄妹重逢,兩人都是心盪神搖。
一番眉目傳情之後,心領神會的齊襄公借口後宮的嬪妃們想與小姑見面,將文姜迎進了自己的後宮。
此時的齊宮,早已沒有了妨礙好事的齊僖公,襄公的妃妾們也不敢逆君王的心意。終於得償夙願的諸兒文姜,遂在王宮里雙宿雙飛,抵死纏綿了。
Tip:望採納
Ⅸ 恩施市歷史文化名人
張良,趙雲,廖仲愷,葉挺,賀龍,吉諾比利
建始 吳國楨 曾任上海市長 漢口市長 重慶市長 台北市長 台灣省主席 美國博士生 晚清樊增祥 著有《樊山政書》 名重當時 只是因為政治關系 一直被遺忘在一個遙遠的角落!
絲襪妹妹,是吳國楨,民國時期大名人!
鄧玉嬌 真正建設了我國法治社會的大人物。
虎門抗英英雄陳連升。紅軍領導周念民。
文化名人譚宗派(恩施--利川)
孫邦固:在民族音樂生涯中「坐統子」
「土家鼓王」彭承金
走進春晚的恩施土家妹子:張明霞
譚學聰,傾情演繹撒葉爾嗬
「肉連響」大師吳修富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