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的原名叫什麼
本名施夷光。
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西施,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薴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西施世居越國薴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薴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 。
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
與范蠡設計:「得諸暨薴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薴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范郎。
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歌舞,准備獻給吳王夫差。
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
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
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B. 古代四大美女之——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子姓施氏,又稱西子。春秋時期越過美女,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她自幼與母親在江邊浣紗,故又被稱為「浣紗女」。
西施長得天生麗質,有著傾國傾城之貌。所以被稱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有著沉魚之美,她的美既為她帶來了榮耀和尊貴,也為她的悲涼結局埋下隱患,使她不得善終!
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
南),受吳軍圍困,被迫和吳國求和,勾踐作為人質到了吳國。
他卧薪嘗膽,表面上很順從吳王,讓吳王放下戒心。背地裡卻在謀劃復國的願望。
越王勾踐的大夫文種獻上一個滅吳七策,其中一個就是美人計。
原來,吳王夫差是個好色之徒,用美人來麻痹他是在好不過的計謀。
於是,手下的文種和范蠡開始全國搜尋美女。由於,西施的美早就被世人傳頌,所以范蠡很快找到了她,
當范蠡看到西施驚為天人的美貌時,心理不由的暗生情愫。西施也和范蠡的相處中,被深深地吸
引。慢慢兩個已經發展成戀人的狀態。
文種的到來結束了他們兩的關系,文種看西施是符合入選的資格。
於是把她帶回會稽,教習歌舞,練習禮儀。
終於花了三年的時間,把西施從一為普通的浣紗女蛻變成一位婀娜多姿的迷人少女。
當越國把西施進獻給吳王時,吳王大喜,特為西施建造春宵宮,築大池,還大興土木的為其建造娃
館宮、靈官等。專門用於西施表演歌舞。
夫差整天沉迷於女色,慢慢疏於朝政。吳國也慢慢衰弱!
二十年後,越國看時機成熟就下令攻打吳國。此時的吳國也沒有任何招架能力,很快敗下陣來。
吳王S後,西施也難逃活命!
關於西施的結局,概括起來有三點:
一是,愧疚自縊說:一些小說戲劇化的描寫了,西施因覺得吳國滅亡,自己也有責任,他陪伴吳王
這么多年,也有感情。眼看吳王已,她也無臉再活於世,遂在娃官宮自縊!
二是,和范蠡攜手共游四海。有的書上寫著,吳國滅亡後,范蠡在宮內找到了昔日的情人。隨後舊
情復燃,於是決定帶西施雲游四海去了。
然而,這一種說法沒有被歷史記載。也許是後人為了讓西施有體面的結局,而幻想出來的。我們都
喜歡結局是美好的,但是歷史往往不是按照我們的想法來演。
三種是沉江說:關於沉降有的人說是被吳國老百姓沉江,也有的說是越後嫉妒西施,害怕越王會垂
涎西施的美貌。下令把西施沉江於太湖。還有人說是越王下令把西施沉江。
不管是何種說法,西施最後被沉江好像是最被人公認的結局了。
關於西施的一生,有的人嘲諷她覺得她罪有應得。,有的人也歌頌和贊美的她,但多數人對西施的
命運也是感到是憐憫和同情,更覺命運對其不公!
比如,崔道融的《西施灘》就是為西施打抱不平的: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還有羅隱說: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國又是誰?
西施能被成為古代四大美人被歌頌至今,我想不是她做了亡國之事才被人歌頌吧。正因為她沒有做
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然而結局卻很悲慘,所以後人覺得命運對其不公,因為她也是受害者,所以會被人人們稱贊!
倘若像褒姒、妲己這樣禍國殃民、心狠手辣之人,後人唾棄都來不及,怎會去傳頌她們?
從始至終西施也就是一個被人把玩的旗子,她的責任就是去迷惑吳王夫差,當他的使命完成了,也
沒有再去在乎她的存在。只把她也當成禍水,沉江而亡!
縱觀西施短暫的一生,一切都是她的美貌造成的。傾城的美貌帶給了她無上榮耀,也讓她不得善
終。
如果可以選擇,她肯定願意像一個平凡的女子那樣,遇到一個心儀之人、白頭偕老!過著簡單而又
幸福的平凡日子。
C. 西施是哪個朝代的人(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魚~西施)
西施,別名又叫西子、浣紗女。本名施夷光,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而整個村子都姓施,且分為東村和西村,因她住在西村,故而稱之為「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她自幼隨母在江邊浣紗,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婀娜迷人,浣紗時魚見其美而忘記了游水,漸沉於水底,故得「沉魚」之雅號。更有「荷花女神」之稱。
《西施-荷花》
辭藻欲表先無語,
丹青未著已失神。
水偷月貌錦鱗醉,
風襲蛾眉天下顰。
鶯聲壓卻三軍鼓,
蜂腰舞動霸業根。
一場大夢煙波里,
淚灑珍珠照來人!
其身份既是王妃,又是間諜。
有些古書上記載「西施鄭旦」而被後人理解為獻給吳王夫差有兩個美女~西施和鄭旦,其實不然,西施、鄭旦實乃同一個人。西施的父親姓鄭,母親姓施,而父親是上門女婿,所以西施原名才隨母姓叫施夷光,同時又被鄉鄰稱呼外來郎鄭家的女兒~「鄭旦」,是故才有「西施鄭旦」之說。
東村有個醜女,見西施走路時用手捂心窩鄒眉頭很好看(那是因為西施的心臟不好),就模仿西施走路的姿態,結果越發地丑得嚇人,又因為東村和西村都姓施,所以才有了「東施效顰」這個成語典故。
吳國首次戰爭結束後,勾踐忍辱負重,「卧薪嘗膽」以圖強復仇。因為文種的美人計使得西施跟隨越王勾踐接受訓練,後被范蠡獻於吳王,勾踐滅吳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
與西施有關的詩詞
1.《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2.《西施》
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3.《沉魚醉》
翎翼
玉指撥弦萬籟衰,姑蘇台外水波開。
美人笑靨驚天色,惹醉魚兒沉下來。
4.詠西施
葉千華
君子愛做西施夢,未見月貌賞花容。
今日女郎來效顰,惹得遊客心驚恐。
5.《詠西施》
張志真
范蠡審美世間無,管庄名篇早記述。
若問西施有多美,夢露戴妃總不如。
6.《一剪梅·西施》
貴穀子
薴蘿西子浣紗女,生也美人,死也美人。
典故數說東效顰,迷了沉魚,惘了沉魚。
顏容紅嫣綻華年,長篇故事,短篇故事。
越生伴吳渺天頌,聽其傳奇,講其傳奇。
7.《西施》
李昭偉
一心救國赴吳營,歸來卻懷夫差種。
縱使將功能補過,怎料越人冷血性。
D. 西施是哪個朝代,哪國人
你好。
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國人,姓施名夷光,父親以在薴蘿山上砍柴為生。薴蘿山下有東、西兩個村子,西施家住西村,因為村子裡的人大都姓施,所以有了「西施」的稱謂,意思是西村姓施的女孩子。
勾賤被夫差打敗後,忍辱負重,並且積極想對策打敗夫差。這時越國大夫范蠡提出了"美人計"。他曾隨越王勾踐到吳做人質三年。針對吳王夫差好色的特點,范蠡便想到了施「美人計」。范蠡被越王勾踐派往民間尋覓美女,經過千挑細選,選定了西施和鄭旦。
勾踐親自把西施和鄭旦送到土城,讓她們師從老樂師學習歌舞,並讓一些人教她們化妝和禮儀。過了三年,西施和鄭旦已是才藝俱佳了。勾踐決定把她們送往吳國。
夫差自從得到西施,就一直住在姑蘇台,每天享樂遊玩,不理朝政。朝中大臣有勸諫的,都被訓驅逐,大臣也漸漸不敢說了。只有老臣伍子胥,見吳王如此無道,就在姑蘇台下進諫勸阻,但吳王也不加理睬。伍子胥覺得吳王如此勢必取禍,勸諫又不聽,於是稱有病不再上朝。西施使吳王不理朝政的目的達到了,但要吳王與伍子胥交惡,必須要自己與吳國寵臣伯聯合才行。
當時,越國在勾踐的治理整頓下,國力日益增強,軍隊也訓練有素。吳王夫差感到威脅,想要征伐越國,被伯巧言阻擾。後齊與吳交惡,夫差想要攻打齊國。伍子胥認為,越國才是心腹大患,不宜遠征齊國。但伯卻力主攻打齊國,並保證出師必捷。由於平日里西施和伯一起,總說越王是如何地恭敬吳王,必無二心等等。此時的吳王夫差也就放鬆了對越國的警惕,一心要攻打齊國,但伍子胥堅決反對。一向與伍子胥有矛盾的伯置國家安危於不顧,乘機挑撥吳王和伍子胥之間的矛盾。伍子胥在攻打齊軍的途中稱病先歸,伯以此時借題發揮,讓吳王將伍子胥賜死。後來夫差大敗,西施的任務完成了。
西施完成使命之後,回到了越國,關於西施此後的去向,說法不一。
一種說法是正史中記載的,西施被裝進麻袋沉到了湖裡。原因是她是紅顏禍水,勾引了夫差,范蠡為了不讓勾賤步上夫差的後塵,建議勾賤把西施沉湖,勾賤照做了。
另一種說法是野史中記載的,范蠡功成身退,帶著原來的情人西施來到山東洞庭湖,做起了買賣,成了一代大富之人,自稱「陶朱公」。關於這個故事,還有很多傳說,現在洞庭湖也有很多有關西施的遺跡。
E.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介紹是什麼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山村。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相關典故
西施給後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容顏。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撲騰」一聲沉入了水底。
於是乎,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也因此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成為美的化身和代名詞,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
西施的故事由來已久,歷來在民間流傳廣泛。西施原名夷光,是戰國時代越國薴羅山施姓樵夫的女兒,因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
F. 西施是哪個朝代的人
西施是春秋末期的人。
西施,子姓施氏,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一詞,講述的就是「西施浣紗」的故事。
軼事典故:美中不足
西施大腳。素有「沉魚」之譽的西施雖然美麗,但有一個美中不足,就是腳比一般女孩要大,於是她想方設法地掩蓋這個缺點,因為她喜歡跳舞,所以她經常穿長裙,又為自己特製了一雙木屐,腰間系一串鈴鐺,結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來腳大,還因為走路時左右搖擺,加之長裙飄飄,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
G. 四大美女西施是哪個朝代的
西施簡介
西施,施姓,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國人,天生麗質,貌美如仙,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首。出生在浙江諸暨的薴蘿村,因這個村子有東西兩個,西施住在西村,所以人們都稱她西施,後來西施一詞成為了美女的代名詞。
西施本是一名浣紗女,後越國的君主勾踐敗在吳王夫差手下,勾踐想要復國,於是挑選美女送給夫差,挑的正是西施,西施忍辱負重,終使吳王夫差亡國喪命,而西施最終的結局也無人知曉。
關於西施最後的結局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吳國亡後,西施與越國的大夫范蠡一起駕著扁舟消失在太湖之上;第二,吳國滅亡後被沉入江中,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史書明確記載過;第三,有人認為西施愛上了夫差,所以吳王夫差死後她也隨他而去了。
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由於貌美驚人,婀娜多姿,連魚兒見了都忘記游水,沉到水底去,可見西施的美有多麼迷人,「沉魚」之美就是從中而來。
傳說西施患有心絞痛的毛病,發作時會捂住心口,娥眉緊蹙,同村有一個醜女覺得西施這樣很美,於是模仿她的樣子,捂著胸口,皺著眉頭,村裡的有錢人看到後都躲到家裡,窮人看到了都帶著妻子女兒躲起來,這便是東施效顰的故事。
鄭旦和西施誰更美
雖然在夫差的眼裡,鄭旦可能要稍微遜色於西施,但是在現在的諸暨,很多人覺得鄭旦要比西施更美,他們認為鄭旦和西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欣賞西施的同時也不會忘了鄭旦。
所謂的美女也是人們誇贊和宣傳出來。在古代的傳說中,鄭旦本來就先以美貌被鄰居所知,當她聽說還有一個西施時,就主動展示友好。當西施為自己的某些身體部位感到自卑時,鄭旦想盡辦法幫她樹立起信心,不斷對外宣揚西施的美貌。
所以說,鄭旦不僅有外表美,還具有心靈美,人們也似乎更願意把愛國這個美好品質跟鄭旦聯系在一起。鄭旦這樣的人,即便是在今天,也是很有學習意義的。
關於鄭旦和西施誰更美,其實很難去評價,本來每個人對於美都有不用的看法,就像夫差會覺得西施美,而家鄉人會覺得鄭旦美。不管怎樣,這個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鄭旦和西施有各自的美,在家鄉人的心中,她們的`地位是一樣的,都是為國家盡了力的女英雄。
鄭旦和西施作為同一時代的美女,兩人又都是吳國被滅的主要人物,免不了會被比較,尤其是現在西施的名號遠勝於鄭旦。其實,鄭旦和西施都是後世值得紀念的人。現在的鸕鶿灣村,有鄭旦和西施一起比美的那口四眼井,有她們曾經走過的古道,有浣江、鄭氏宗祠等等,都是紀念她們的證據。
鄭旦為什麼沒有西施出名
鄭旦是史上美貌不亞於西施的人,性格倔強強硬,善於舞劍。因為出眾的外貌,鄭旦被越王勾踐選中,接受了細作的人物,送到吳國誘惑夫差。
鄭旦和西施到了吳國後,一個住在吳宮,另一個住在姑蘇台,兩位好姐妹同心同力,將夫差迷得七葷八素,冷落了後宮其他的女人,專寵他們倆。鄭旦和西施還離間了夫差和吳國重臣伍子胥的關系,為吳國的淪亡埋下危機。最終勾踐得以攻入吳宮,報仇雪恨。
同樣是國家的間諜,為國家盡了忠,而不同的是,夫差似乎更寵西施,而後來鄭旦也早逝了,沒能等到越國攻滅吳國的那一天。就這樣,人們似乎只記得了見證了吳國覆亡的西施,所以鄭旦沒有西施出名。
但是在鄭旦的家鄉諸暨,她和西施的地位是差不多的,家鄉的人以鄭旦為驕傲,認為她是巾幗英雄。現在生活在鸕鶿灣村的人,基本上是姓鄭的,在村的北面特地修建了一座以她名字命名的鄭旦亭,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懷念。鄭旦也是一個影響了歷史的人,在愛國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