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宮秋的女主角是誰
《漢宮秋》的女主角是王昭君。
《破幽汪耐鏈夢孤雁漢宮秋》,簡稱《漢宮秋》,是元代文學家馬致遠創作的雜劇。該劇講述漢元帝派毛延壽去民間挑選宮女,毛延壽借機收受賄賂,中飽私囊。王昭君因不肯向毛延壽行賄,被毛延壽畫丑,因而被打入冷宮。後漢元帝巡視後宮偶然得見王昭君,遂加以寵愛,並封為明妃。
毛延壽自知罪責難逃,投奔匈奴,並獻昭君美圖於呼韓邪單於,致使呼韓邪單於向元帝索要昭君為妻,不從則兵戎相見。漢朝文武百官畏懼匈奴,勸元帝忍痛割愛,以美人換取和平。
人物簡介
1、漢元帝:《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男主角,作品通過他對文武大臣的譴責和自我嘆息來剖析這次事件。作為一國之主,他連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護,以致演成一幕生離死別的悲劇。在描繪漢元帝對王昭君的思念中,滲入了對畝顫國家命運的關注,流露了深沉的憂傷情緒。
2、王昭君困孫:《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女主角,她深知擺在面前的將是難以承受的塞外風霜,而為了漢室江山,不得不出塞和番。她臨行留下漢家衣裳,在漢番交界處投江而死。這些情節著墨不多,卻有力地點染了她崇高的氣節,閃耀著動人的光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漢宮秋》
『貳』 《西廂記》--《漢宮秋》--《桃花扇》--《牡丹亭》 分別與哪個女性有關﹖
按順序分別是:崔鶯鶯,王昭君,李香君,杜麗娘。
『叄』 古代四大美女
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傳說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盡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容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始得保障。
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字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則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閉月」就是講她。中外古今,大凡與絕色的美貌佳人攪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敗名裂,但盡管如此,男人仍對美人趨之若鶩 ,就如飲鴆止渴—般,貂蟬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說明。
貂蟬的七種下落
曾經耗費大量筆墨渲染貂蟬義舉的羅貫中,對貂蟬「長安兵變」後的下落,始終保持沉默。在歷史價值被榨乾之後,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拋棄。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問她的下落,繼而任意虛構故事,以致其結局形成了「慘死」和「善終」兩大系列。
「慘死系列」至少包含了四種不同的版本。昆劇《斬貂》細述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怕其水性楊花,朝三暮四,難免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節,於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於燈下。
另一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是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去引誘。貂蟬使出渾身解數,上下挑逗,關羽心如磐石,斷然鏟除了這個情色後患。
基於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來,貂蟬和關羽的形象,日益貼近士紳階層的倫理標准。第三種版本出自明劇《關公與貂蟬》,劇中的貂蟬向關羽痛說內心冤屈,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歷,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為復興漢室獻身,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貞操。
第四種版本陳述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庇護下逃走,削發為尼,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善終系列」則有三個核心版本,一是貂蟬出家為尼,以佚名方式寫下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後在尼姑庵里壽終正寢。
第二種版本則宣稱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而貂蟬則一直守節未嫁,終於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嫗,被鄉人建廟祭奠。為謀生和豐富群眾文藝生活起見,貂蟬還組織戲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戲台,曾是該村的一個誘人景點。
第三種版本稱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並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後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敗身死,可憐的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
西施
�
西施,中國出名最早、影響最大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聲,與吳越春秋、與勾踐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沼吳復仇聯系在一起:伍子胥忠貞被讒、伯嚭(pǐ)奸佞亡國,與「女色禍水」的信條聯系在一起;與巾幗報國、與紅顏薄命、與浣女范郎的悲喜姻緣聯系在一起;與「西子捧心」、「東施效顰」、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等聯系在一起......比起其它「美女」來,它身上負載著更多的歷史文化負荷。�
越女溪邊紗影長,玉骨流芳,容艷魚藏。纖身為國換羅裳,惑了吳王,亂了朝綱。
意懶沉歡響屐廊,日里神慌,夜裡尋香。越王兵至館娃亡,湖上舟揚,煙雨蒼茫
楊玉環
楊玉環的故事是近些年被炒得發燙的題材,通過影視傳媒接受啟蒙的年青一代,滿頭滿腦子的楊妃、慈禧和武則天的故事。楊、李故事的起初面貌如何,它的演變過程以及我們今天應當怎樣認識,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
開元4年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死了,「後宮數千,無當意者」,討好者向他透露,他的那位兒媳婦「姿色冠代」。開元8年10月,唐玄宗幸驪山溫泉,就讓她出家當了道士,號曰太真。為李瑁重娶個媳婦,暗暗地將玉環納入宮中。這時,玉環歲,唐玄宗已經56歲。天寶4年,玉環冊為貴妃,一直到14年她縊死馬嵬,她都是這個名號,故後世稱其為「楊貴妃」。
『肆』 《漢宮秋》的女主角是誰
王昭君。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女主角。她深知擺在面前的將是難以承受的塞外風霜,而為了漢室江山,不得不出塞和番。她臨行留下漢家衣裳,在漢番交界處投江而死。這些情節著墨不多,卻有力地點染了她崇高的氣節,閃耀著動人的光彩。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男主角是漢元帝。作品通過他對文武大臣的譴責和自我嘆息來剖析這次事件。作為一國之主,他連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護,以致演成一幕生離死別的悲劇。在描繪漢元帝對王昭君的思念中,滲入了對國家命運的關注,流露了深沉的憂傷情緒。
(4)漢宮秋哪個美女擴展閱讀:
作品的主要內容描寫了漢元帝對王昭君的愛情,同時,又寫出了王昭君對祖國的感情,並把這兩方面的描寫交織在一起。此外還批判了封建社會昏庸無能的文武百官,痛斥他們存大敵壓境時的怯懦態度;批判了他們在太平時可以共享太平宴,國難時卻不如一個女子。
這個劇本的創造,抒發了反對民族壓迫的感情;當時正處在民族壓迫極為嚴重的元代,因此,這個劇本富有現實意義。但這個劇本所寫的,並不符合史實。王昭君並沒有自殺,而是嫁到匈奴去的,作者是借古諷今。
『伍』 有沒有什麼寫四大美女的小說阿
《中國四大美女系列小說》
《 當四大美女遇上四大才子》
《夢里已逝兩千年》 作者:安鳩
《美人殤》 作者:夢三生
《春秋霸主》 作者:神兵
《楊玉環後傳》 作者:菡子
《漢宮秋》 作者:馬致遠
『陸』 《漢秋宮》寫的是哪位古代美女的故事
王昭君。
《漢宮秋》是元代馬致遠雜劇中最著名的一種,敷演王昭君出塞和親故事。
馬致遠的《漢宮秋》在傳說的基礎上再加虛構,把漢和匈奴的關系寫成衰弱的漢王朝為強大的匈奴所壓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寫成毛延壽求賄不遂,在畫像時醜化昭君,事敗後逃往匈奴,引兵來攻,強索昭君;把元帝寫成一個軟弱無能、為群臣所挾制而又多愁善感、深愛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結局,寫成在漢與匈奴交界處的黑龍江投江自殺。這樣,《漢宮秋》成了一種假借一定的歷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虛構的宮廷愛情悲劇。
『柒』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誰
中國歷史上有西施、貂蟬、貴妃、昭君四大美女。這四大美女常常成為歷代文人騷客或褒或貶的吟詠對象。中國歷史上也有四大貌丑而德美、容陋而才佳的醜女,她們在歷代文人筆下也時而出現。
『捌』 《漢宮秋》塑造了怎樣的背悲劇故事
王昭君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可以說是古代四大美女中唯一一個正面形象。在悲劇《漢宮秋》中,王昭君是代表古代所有美女中最為悲情的一個,她只是一個無辜少女,有著父母、哥嫂的疼愛,有著美貌和才氣,她的一生合該找一個會疼愛她,門當戶對的良人。
可是,在《漢宮秋》中,命運卻對王昭君開了一個玩笑,「重色思傾國」的漢元帝在全國征選少女入宮,理所當然的,王昭君入選了。
當那個抱著琵琶入宮的王昭君,曾經認為憑著自己的才色一定會得到君王寵愛,然後滿門榮光,只是她從未想過,以後她的人生會如此波瀾壯闊。因為王昭君沒有向畫師毛延壽行賄,所以她在毛延壽的畫中成了「貌若無鹽」的醜女,只能避居永巷。
在《漢宮秋》中,王昭君的形象鮮活美好且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王昭君雖然家道貧窮,但她品性正直。當畫師毛延壽向王昭君要百兩黃金,選她為第一,王昭君卻全然不肯。
此前畫師毛延壽奉旨「遍行天下,刷選室女,已選勾九十九名,各家盡肯饋送,所得金銀,卻也不少」,如此比較,令王昭君的耿直頗有幾分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味,也符合了儒家文化中「貧賤不能移」的道德要求。
還有,畫師毛延壽將昭君影圖點破,令其「不曾見的君王,現今退居永巷」,作為昭君不肯與他財賂的報復。王昭君在深夜之時感到孤單憤懣,然而她並不是像竇娥一般將自己滿腔憤怒冤屈呼天搶地的噴薄而出,這不符合儒家所要求的中庸之道。
於是,王昭君借一曲琵琶含蓄地消遣,頗如失意文士借詩詞抒懷一般,也正與儒家的內斂含蓄契合。因為一曲琵琶而與漢元帝相見,元帝驚嘆昭君的美貌,然而昭君並沒有因為久居永巷恩寵忽至而急於給自己要求尊位,以償多年的孤悶,而是說:
妾父母在成都,見隸民籍,望陛下恩典寬免,量與些恩容咱。
我國是一個講究孝悌的國度,孝悌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王昭君為家中父母求恩典寬免,是我國孝悌文化的表現,而且她的表現形式十分真摯,因而為王昭君這個人物添色不少。
《漢宮秋》中的漢元帝劉奭是漢朝第八個皇帝,他性格怯懦軟弱,喜好儒學,這也是導致後來他與昭君愛情悲劇的原因之一。
在劇中,避居永巷三年的王昭君彈起了琵琶,夜遊的漢元帝聽到樂聲發現了王昭君。月光色,女子香,漢元帝踏著月光一步步來到王昭君面前,在馬致遠筆下,漢元帝和王昭君提前相遇了。
當漢元帝的僕人提著燈籠照向王昭君時,漢元帝就著光看去,永巷中這個懷抱琵琶,羅衣輕寒,亭亭而立的美人使漢元帝憐惜。
王昭君像流落凡間的月中仙子,漢元帝從未想到冷宮中還有這樣的遺珠。煙籠波渺的嬌憐美人闖入,帝王佔有的本色顯露。
在《漢宮秋》中,當漢元帝觸及王昭君幽怨的目光,他不由得放下矜持自重的身份,向她表白和道歉,劇中寫道:
休怪我不曾來往乍行踏。我特來填還你這淚搵濕鮫綃帕,溫和你露冷透凌波襪。天生下這艷姿,合是我寵幸他。今宵畫燭銀台下,剝地管喜信爆燈花。
在作者馬致遠筆下,他借用了諸多詩詞語言顯示漢元帝是一位多情天子。從未涉男女之事的昭君面對如此一位溫柔體貼,且富有天下的男人是傾心相許的,縱使漢元帝曾冷落她,那也是畫師毛延壽的錯。
在王昭君心裡,既是情郎又是天子的漢元帝是多麼值得傾慕,她對漢元帝是全身心的崇拜,而久居高位的元帝對王昭君更是憐愛。
可是,廣袤世間不只大漢一個王朝,匈奴騷擾漢室已久,為保漢匈邊境安寧,和親從大漢開國伊始就有了。當呼韓邪單於大軍壓境,指名要納王昭君和親時,漢元帝手足無措。
漢元帝做夢也想不到剛和昭君相愛,轉眼就要分離。帝王暗中思索,掂量了無數遍,是否需要暗中調包或假傳死訊,終究是不行。在無奈之下,漢元帝只得求助臣子,可是大臣們卻都面露難色,義正言辭勸他舍棄妃子。
在悲劇《漢宮秋》中,作者馬致遠構擬了漢元帝「不自由」的戲劇情境,還讓他在灞橋送別時感慨「小兒家出外也搖裝」,流露出漢元帝對平民生活的羨慕。
隨著《漢宮秋》劇情推進,作者馬致遠逐步轉換了漢元帝的感情色彩,他讓一個擁有三宮六院的皇帝,更多地表現出有如普通人的情感願望,從而引發人們對漢元帝更多的同情,在漢元帝身上看到無力主宰自身命運的悲劇。
在《漢宮秋》中,漢元帝畢竟頭戴冕旒,這華貴的枷鎖使他更感受到超乎尋常的壓力。在《漢宮秋》膾炙人口的《梅花酒》一曲中,漢元帝唱道:
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牆;過宮牆,繞迴廊;繞迴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螿;泣寒螿,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在這段唱詞中,幽深宮苑與漢元帝落寞心情互相襯托,酣暢淋漓地抒寫出一個空有尊貴名分卻又無法支配自己命運的悲涼與哀傷。
在《漢宮秋》中,漢元帝進退維谷,他遙想著開國始祖劉邦的威儀,不得不為了江山放棄美人。江山美人並重之時,漢元帝只能屈服,傳統道德觀念不會允許一個男人傾一國之力去保衛一個女人,否則,這個男人就愧為一國之君。
《漢宮秋》里關於送別有大段台詞,身為一國之君的漢元帝將愛妃王昭君拱手讓人,這是他畢生難忘的恥辱。
還有,作者馬致遠在《漢宮秋》第四折寫漢元帝對昭君的思念,進一步渲染了他孤苦凄愴的心境。在漢宮中,人去樓空,漢元帝掛起美人圖,苦苦追憶,朦朧間王昭君入夢,夢醒則茫然若失。只有孤雁哀鳴陪伴漢元帝度過這個寂寞的黃昏,就在濃郁悲劇氛圍中,傳達出人生落寞、迷惘莫名的悲劇意境。
其實,劇中的王昭君也與漢元帝一樣,她受到命運的折磨。王昭君空有才情與美貌,但事事總不如意。皇宮選美使王昭君背井離鄉,毛延壽弄權她被打入冷宮,偶然間得遇恩寵卻又好景不長,被迫和番。
後來王昭君身入異邦,她眷戀漢朝,義不受辱,投江自盡。在《漢宮秋》里,作者馬致遠對王昭君的悲劇形象雖然著墨不多,但依然寫得相當突出。
最後,在《漢宮秋》結尾處,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居然不覺得自己被戲弄了,反而敬佩王昭君這個女人,他將毛延壽交給了漢元帝處置,從這一點來看,王昭君這個人物確實有很強的魅力,她悲劇性的投河自盡感染了呼韓邪單於。
總之,《漢宮秋》是一部優秀的歷史悲劇,它取材於漢代昭君出塞的故事。馬致遠通過對漢元帝和昭君悲劇人物形象的描寫,不僅體現了王昭君所代表的古代女性某些悲劇,也闡發了一種世事變遷,歷史興亡之感,更透露了命運的無常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