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房宮賦是怎樣來描寫阿房宮的豪華和宮廷生活的奢侈的
運用了誇張和比喻的手法描寫阿房宮的豪華如: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然後運用鋪陳的方法寫出了宮廷生活美女多,珍寶多兩大特點。
描寫分析
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表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分析;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眾,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多。寫建築,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復道、歌台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拿哪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官規模大,宮室多、美女眾、珍寶富並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台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手敏拿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為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畢搭征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觀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可見,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為後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為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B. 歷史上後宮女人最多的是哪個皇帝,一共有多少人
1、嬪妃最多的皇帝:晉武帝司馬炎。
據《晉書》記載,晉武帝後宮超過萬人,但留下記載的僅是少數。司馬炎是晉朝開國皇帝,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咸熙二年(265年)襲父爵晉王,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建都洛陽,改元泰始。
2、子女最多的皇帝:北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共有31子,其中有25位活到了成年;宋徽宗還有34女。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
(2)美女最多的是哪個宮擴展閱讀:
1、嬪妃最少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只娶了張皇後一個,無其他妃嬪。朱祐樘,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為孝穆紀太後。 歷代史學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2、最短命的皇帝:東漢殤帝劉隆,年僅一歲就夭折。即位時年齡最小:東漢殤帝劉隆,出生才100天。在位時間最長:清朝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跨61個年頭。在位時間最短:金末帝完顏承麟,即位僅僅半天就被殺死(還有一說只繼位了一個時辰)。
C. 在唐宋明三朝哪個朝代的美女最多,在唐宋明三朝哪位皇帝的妃嬪最多
唐朝美女最多。 唐朝不但老百姓美女多,而且是唐朝貴族階層和上層社會同樣出豐滿美女,最有名的是楊貴妃、武則天、太平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金枝公主、程咬金老婆裴翠花、薛丁山老婆樊梨花、等等。總之,大唐帝國的女人以豐滿為美,如楊貴妃是最為典型,楊美人身材高大,體態豐盈,有種雍容華貴的美,大唐一幅幅士女圖就體現得淋漓盡致。難道說女人高大豐盈的健康之美比嬌小瘦弱的病態之美不好嗎? 國人強壯健康,國家也就強盛不衰,這是天理。因此,這也就是讓所有女人都懷念的大唐。
至於哪個朝代妃嬪最多估計也應該是唐朝,比如唐玄宗,他有很多行宮,外地行宮宮女一般都維持在8000人左右。自己的大明宮里,宮女達到了5萬人,已經是相當生猛了。
D. 歷史皇帝哪個女人最多
歷史上擁有宮女最多的皇帝是唐玄宗,其長期擁有的宮女數量超過四萬個。 唐代以貴、淑、德、賢四妃為夫人,後宮設立六局二十四司,共190人,還有女史10人。這些都是有品級的,無品級的宮女人數相當多。唐肅宗寶應元年,一次就放宮人3000。而到了玄宗開元天寶中,僅長安大內、大明、興慶三宮和東都大內、上陽兩宮,液攜橡即有宮女40000人,可見唐玄宗的宮女是超過四萬個的,而當時唐朝的總人口也就5000來萬,相當於一千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唐玄宗的妻妾,比唐代的官員總數還多。可見,要評歷史上擁有宮女最多的皇帝,唐玄宗當之無愧。 唐玄宗,作為帝王中的痴情漢(其實也不是太痴情,傳聞他跟楊貴妃的三姐妹,秦國夫人、韓國夫人、虢國夫也有一腿),在他與貴妃意濃情深時,這四萬宮女只能是徒勞地翹首東望皇帝那永不會來臨的幸御。既然唐玄宗不大可能會垂幸這些寂寞的宮女,那為什麼不放一些出去呢?雖說宮女除了讓皇帝發泄的用途外,還用來替皇後嬪妃服務,還用來掃地等,但僅是這樣的話,幾百宮女也就夠了,何必弄個四萬人?其答案只能是唐玄宗養那四萬宮女僅僅是為了那性排場和偶爾的心血來潮。 唐玄宗自己的性排場是大了,在四萬粉黛中獨愛楊貴妃一個也更能顯示出自己對楊的用情之深,抬高了楊貴妃也渲染了自己的驚世之愛。很有傳奇效果。可惜苦了那千萬不幸宮女,只能在深宮里坐待紅顏老去。唐代詩人元稹有詩曰:「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隱型。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這些美女就這樣在深宮老去了鬧旁。(當然,這四萬人中最後大部分都是放出去了,可那是在她們紅顏老去之後。)四萬宮女就這樣毫無理由地成了寂寞無奈的綠葉,只襯了楊貴妃一個人。真是「一女情成萬女寂。」
E. 【提問】什麼是「三宮六院」什麼是「後宮」什麼是「三千佳麗」什麼是「後宮三千佳麗」
三宮
民間所謂的三宮,一般是指後妃居住的中宮和東西兩宮,其實這是明清以後的體制,三宮最早乃是指諸侯夫人所而之處、而天子後妃所居乃曰六宮。《禮記》言:「王後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周禮·天宮內宰》言:「王後帥六宮之人。」鄭玄注六宮曰:「正寢一,燕寢五,合為六宮。」六宮為皇後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宮代指皇後,如同後世用中宮代指皇後一樣。隨著封建社會的建立,諸侯的消亡,三宮的含義有了變化。漢代就以皇帝、太後、皇後合稱為三宮,又稱太皇太後、太後、皇後為三宮。唐代穆宗時又將兩太後與皇後合稱三宮。
六院
六院作六苑,皆以後妃所居宮院(苑)代指後妃。六宮的概念至唐代已非專指皇後,而泛指後妃了。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賀《貝宮夫人》中的「六宮不語一生困,高懸銀(片旁)照香山」,所言「六宮」皆指後妃,而不是專指皇後。明以下遂泛稱後妃的住所為三宮六院。
人們常說,做皇帝好,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偏妃,坐擁全天下的美女,真是羨煞了全天下的男人。看來,皇宮中的美女真是多得數不完,難道真有閱不盡的人間美色?皇上真的有那麼多的妃子嗎?
內宮里的人,無論高低貴賤,都隸屬於皇帝,對皇帝負責。後妃有森嚴的等級,後宮的秩序才得以維護。
自唐開始,宮廷就設立了六局二十四司,每四局為一司。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後宮女官人數太多,遂改為六局一司。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總管六局事務;一司為宮正,掌管戒令責罰。品級皆為正六品。至此,宮中共有女官75人、女史18人。
皇後位居正宮,實為國母,低於此等級的設有貴妃,再往下諸妃位號,取賢、淑、庄、敬、惠、順、康、寧為稱,閨房雍肅,旨寓深遠。後妃以下,雜置宮嬪,有婕妤、昭儀、貴人、美人等名號。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禮冊立九嬪: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等級在妃之下。明憲宗時期,還首次出現了皇貴妃的稱號,憲宗追封寵妃萬貴妃為皇貴妃。此後,到了明神宗時期,神宗封寵妃鄭貴妃為皇貴妃,以後逐漸形成定製。
到了清代,清世祖順治十五年(1658年),順治採納禮官的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6名,柔婉、芳婉各30名;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2名,勤侍人數不定;女官設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但此建議雖通過而未能執行。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冊立皇後,位居中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只要是皇帝看中或寵幸的宮女均可納入其中。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東六宮分別為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六宮分別為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
可見,如果單算有稱號的後宮,其實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多,但是,如果將後宮的女性都算上,那就不止「三千佳麗」了。明代,宮女一旦被選進宮,便永遠不能離宮,因此,有進無出,數量也就變得龐大。以嘉靖為例,據《明實錄》記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月,嘉靖帝諭內閣,嫌中宮妃御所用不足,又嫌多老疾,於是禮部尚書費寀隨即選女子年11歲以上、14歲以下者300人入宮。嘉靖三十一年12月選民間女子300人,嘉靖三十四年9月選民間女子10歲以下者160人,同年11月選湖廣、承天府民間女子20餘人。嘉靖四十三年正月選進宮女300人。共1080餘人,連同原有即達2000人左右,數量可觀。清代與明代不同,入宮的宮女到25歲時,便可離宮,這樣,有進有出,宮女的數量保證均衡,但數量也能達到3000人左右。
F. 古代後宮佳麗三千,那古代後宮到底有多大
在紅牆黃瓦的後宮之中,最為五彩繽紛的要數嬪妃這個層次,好似十里飄香的荷池,個個麗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風招展。
在中國,民間一直把皇帝擁有的女性稱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間的通俗說法,沒有什麼嚴格的依據。當你踏進故宮參觀時,會發現三宮是由二宮一殿所組成的,即皇帝居住的乾清宮和皇後居住的坤寧宮,加上當中的交泰殿。六院,無此說法,實際只有六宮,即齋宮、景仁宮、承乾宮、 鍾粹宮、景陽宮和永和宮組成的「東六宮」,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長春宮、咸福宮和重華宮組成的「西六宮」。七十二妃,沒有哪個朝代有此定數。
女人被視為禍水,在常態下是不準參政的。但當君主無視這一原則時,便會對她們取消限制,甚至授予要務及要職。
在中國歷史上職位最高的女官,大約是北齊的陸大姬,她官拜侍中(宰相),權勢顯赫。她見宮人黃花有幸於後主,則認為養女,並力薦為弘德夫人。黃花不久生下皇子,使膝下無子的後主有了儲嗣。陸大姬為了長保官運,進行了巨大的政治賭博,用誣構的手法把皇後胡氏逼下台,隨即幫助黃花母子分別成為皇後和太子。唐朝的上官婉兒也是個人物,她文才頗高,且熟諳政務,受到中宗重用,專掌君主文件,百官奏事多由她裁決。
女官制度是非常畸形的制度,它不是國家的工具,而是君主手中的玩物。
出身的門第時運君主在冊立皇後及高級嬪妃時對其門第要加以充分考慮,但在招納一般嬪妃及宮女時則不拘一格。上述情況只是通常現象,若仔細加以觀察,便會發現在不同的社會形勢下,君主對門當戶對的准則有不同的態度,其中最明顯的莫過於太平年間與亂世的區別。
太平年間,君主恪守著政治聯姻的原則,其具體表現就是門當戶對地選擇主要配偶。在「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晉朝,士族成為壟斷政權的特殊階層,為了讓自己的統治得到他們的支持,君主將皇後的位置幾乎全給了門閥的千金。
晉朝時期,武帝楊皇後的祖上四世為三公,惠帝賈皇後的祖父賈逵、父親賈充兩代封侯,惠帝羊皇後的父親羊玄之由侯晉封為公,明帝庾皇後出身江南大族,成帝杜皇後為著名儒將杜預的曾孫女,康帝褚皇後的祖父褚琛官至安東將軍,穆帝何皇後以名家應選,簡文帝王皇後的家庭世為冠族,安帝王皇後乃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的孫女。
除了個別的事出有因外,兩晉的皇後都來自名門士族。這種風氣,在南北朝一度中落,到隋、唐兩代又得到復熾,但程度已不及兩晉。士族是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占絕對優勢的社會勢力,由於世襲性的因素及為保障既得利益,他們呈現出無可改變的保守性,從而與君主確保統治秩序的需求一拍即合,雙方的婚約,成了雙方的政治契約。
在亂世,新起的君主婚姻多轉向中下層社會,與上層聯姻比較少見。究其原因,是他們的行為沖擊了舊有秩序,利益受損的士族和舊官僚很難採取合作態度;另外,他們需要新興勢力的支持幫助,換而言之,也就是需要希望實現權力與利益再分配的中下層社會力量的合作。新起君主大多是崛起於中下層社會的豪傑與梟雄,風格瀟灑倜儻、落拓不羈,蔑視門第之見,故在婚姻大事上也不拘一格,娶貧家平民者有之,甚至娶娼妓者也有之。
聘門閥之女為後是兩晉的特色,將鳳冠戴在低賤者頭上則是曹魏的特色。開此風氣的不是別人,正是無天子之名而實勝天子的曹操(追謚為武帝),他封魏王後,所拜的王後是曾墮入煙花的卞氏(追謚為皇後)。曹丕建立魏朝,先以袁紹子袁熙之妻甄氏為後,復又冊出身小吏之家的郭氏為後。
曹魏對立後之法的改弦易轍,具有排斥舊勢力、開創新局面的政治意義。
立低賤者為後,畢竟是一定形勢下的權宜之計,為正統輿論所不容,承受著很大的社會壓力。史學家陳壽說:「棧潛之說,足可為帝王之規典。」
比如,宋仁宗欲冊立富商女陳氏為皇後,命大臣宋綬草詔,他拒不受命,反而竭力批駁說:「陛下欲以賤者正位中宮,是出爾反爾,與選後宗旨不符!」在群臣的壓力下,宋仁宗被迫收回成命。
總之,女子入宮,除了極個別被皇帝看上而升遷外,大多數只是聽使喚、干各類活計的丫環。有些朝代將她們終生系於宮中,有些朝代在老君主駕崩後放出一批,清宮則規定入宮滿十年者放出自由嫁人,不僅僅是進了皇宮就會飛上枝頭當鳳凰,大多數宮女是冷落悲慘的,白居易同情地說:「三千宮女胭脂面,幾個春來無淚痕。」
G. 歷史上後宮女人最多的是哪個皇帝 一共有多少
晉武帝,司馬炎。他的後宮嬪妃的人數近萬。
公元273年,他下令,選中品以上文武官員家裡的處女大批入宮。第二年又選下品文武官員和普通士族家裡的處女5000人入宮。至此連同魏元帝及吳末帝孫皓的宮女5000多人,後宮的美女達一萬以上。
公元290年,司馬炎終因縱欲過度被掏空了身子,一病不起,不久死去。享年五十五歲。
因為司馬炎後宮妃嬪眾多,因此還發生了一個典故,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車望幸」。
因為嬪妃太多,司馬炎不知如何選擇,他想了一個辦法,他坐著羊車,讓羊在宮苑裡隨意行走,羊車停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寵幸嬪妃。
於是有個宮人便把竹枝插在門上,把鹽水灑在地上,羊因為喜歡鹽水的味道,停下吃食,於是羊車就停在她的宮門口。這個故事出自《晉書》卷三十一,因為這個故事,後人把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或者寵愛,就稱為「羊車望幸」。
H. 為什麼說天秤座出美女最多呢我一個表妹就是天秤座的,怎麼沒怎麼覺得漂亮呢
就是天秤座出美女最多,但是不是多有的都這樣呀!每個人的宮位都有偏轉現象,很少有一個人的十二個宮位都在天秤宮····。。。
天秤宮位主管鼻子和整體協調力,你可以看看你的表妹,如果頭發好那就是是天蠍宮位主導的,每個地方的都不一樣哦!
十二個宮位呢。。。。不可以只看太陽星座哦!~··
不懂可以再問,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