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於洋的運動生涯
9歲多的小於洋有著很好的身體素質,特別喜歡體育運動。小於洋經常和男孩子一起彈玻璃球、玩警察抓小偷。那時於洋的一個表哥在體校練習乒乓球,小於洋沒事就去看他打球。 於洋的阿姨看於洋好動,身體素質好,建議她媽媽到體校找專業的教練來培養試試。那時候於洋已經9歲多了,於媽媽想會不會晚了點。用行家的話說,於洋在快到10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羽毛球是有些晚了。可她憑借出眾的身體素質和頑強的毅力成就了今天的成績。
到了鞍山市體校,眼力好的羽毛球教練張強,一眼就看好於洋了。就對她們的父母說,孩子有這方面的氣質,雖然起步晚了一點,讓她留下試試,看看各方面能不能跟上。
於洋的父親於起金說,小於洋學習羽毛球的時候,正值暑假,他們送孩子去,也只是想讓孩子去玩,並沒有多想。暑假過去了,夫妻倆就打算不讓小於洋去了。可是夫妻倆沒有想到,在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小於洋已經表現出她的天賦,進步得非常快。
就當他們決定不再讓小於洋訓練的時候,教練張強特意找到夫妻倆,並告訴他們,小於洋在體校學得不錯,如果抓緊練、多努力將來應該有出息。為此,夫妻倆最後決定讓小於洋繼續練羽毛球。 小於洋跟著張強教練開始接受羽毛球訓練,而在那裡便認識了自己搭檔杜婧。「這兩個孩子我的感覺,從小在這兒練的時候,有點男孩子的特點。她們倆在練的過程中,包括父母對孩子的訓練非常重視。我以前說過,練孩子等於練家長一樣,家長堅持不下來,孩子可能有很多才能夠的、好的練到一半就有可能退役了。反反復復的小孩沒有一個連續性,訓練不系統。這倆孩子從到這兒練習基本上不缺課。」張強說道。
於洋的刻苦,讓她的啟蒙教練張強印象深刻。「於洋的每堂訓練課,出的汗都比其他運動員出的多。一堂課下來,上衣就成了『雨衣』。」
於洋10歲那年的一天在鞍山一場大雨中,湖水水線都已經沒過了地面,魚都蹦到了岸上。雨水已經沒過了人的膝蓋,馬路上幾乎看不到行人。下午訓練的時間快到了,於洋的爸爸推著自行車帶著於洋趕到了訓練館,兩人從上到下都濕透了。回憶起這一幕,張強的眼睛仍忍不住濕潤了。「那時我就斷定,於洋這孩子,將來肯定能出息。」張強說道
為了讓小於洋有更好的體力,於起金每天早上5時許,就將小於洋叫醒,帶她到家附近的學校跑10多圈,同時還訓練她蹦台階。
一開始,父親於起金每天騎著自行車送小於洋去體校打球,後來於起金由於生病動了手術。術後不久,他忍著疼痛繼續送於洋練球。小於洋知道後,堅持不讓爸爸送她,但父親仍然堅持著。
從那時開始,為了讓於洋增加鍛煉,晚上訓練結束後,父親就會在前面騎自行車,於洋就跟在後面跑,一直跑回家,這一跑每晚至少3公里。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於洋離開鞍山。 在張強教練手下,杜婧於洋打的最大型的比賽就是省運會。在2000年的省運會上,杜婧和於洋配的女雙,是她們倆第一次配,也為鞍山創造了成績。雖然年齡很小,但是成績很突出,很快便被遼寧省隊看中。之後在一系列的比賽里二人憑借出色的成績被選入國家隊,並於2003年正式配對。
杜婧、於洋崛起速度之快超出外界的預想。在2005年舉行的羽球大師賽上,兩人聯手擊敗了世界冠軍高崚/黃穗獲得女雙冠軍。不到半年時間,她們又在亞錦賽上蟾宮折桂。勢頭不減的相繼奪得2006年瑞士羽毛球公開賽女雙冠軍、2006年優霸杯等多個世界冠軍。接二連三的好戰績使杜婧、於洋成為中國羽毛球隊真正的「希望之星」。二人擅長的「速度力量型」打法是國際羽壇發展的主潮流。在國際羽聯重新施行21分制,對球員的耐力、體能標准要求愈高的今天,杜婧、於洋的年齡優勢與打法特長也越發引人注目。杜婧、於洋的特點屬於互補型,杜婧力量超群,後場的大力劈砍殺傷力驚人,而游弋於前場的於洋跟進速度很快,網前移動靈活、下球線路富於變化,力量與速度的完美結合使二將的組合配對日臻成熟,在競爭激烈的國家隊女雙組合中站穩腳跟。並被列為2008北京奧運女雙的候選人。
「我」是女生
人人都稱她們為「假小子」,甚至於洋與何漢斌搭檔混雙時,被人誤認為男雙。只是因為干練的短發和不愛穿裙子的特徵,讓她們少了女孩子的嫵媚。其實這都是太專注於打球和為了比賽方便的結果。骨子裡她們可是很女人。於洋是羽毛球隊公認的大美女,杜婧也說自己有很多女孩子的夢想。兩個人的房間和球包是全隊最整齊的。 從2006年末開始,杜婧和於洋就一直處於受傷、停練、復出參賽、再受傷的惡性循環中。2006年10月的世界盃賽,於洋在混雙比賽中不慎將膝關節內側韌帶拉傷,後停練兩個月。她和杜婧因此放棄了多哈亞運會;奧運積分賽首站,杜婧的腳底肌膜意外斷裂,兩周無法正常訓練,使得她們在新加坡超級賽上無緣前四。
隨著杜婧腳傷的好轉,杜婧和於洋好不容易恢復到較好的競技狀態,在接下來的印尼公開賽、泰國公開賽等比賽中表現不俗,先後拿過一個冠軍、一個亞軍,奧運積分的增長勢頭喜人。然而,就在兩人全力准備世錦賽時,一個噩耗從天而降。
世錦賽的前幾天,在隊里安排隊員進行的每年一次的例行體檢中,杜婧被查出腹部有囊腫,必須立即做手術。聽到醫生的診斷後,一向大大咧咧的杜婧被驚呆了,對著父母大哭起來。
術後,杜婧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快恢復,爭取早日回到比賽場上。急得火燒火燎的杜婧手術後第二天就咬著牙,掙扎著下地,開始恢復性鍛煉。住院7天,她在病床上根本躺不住,每天一睜眼,就開始在醫院里來回走動。
杜婧手術後不到一個月,就回到了訓練場上。留給她們爭取奧運積分的比賽只有六七個,而且她們必須要在這些比賽中都打進四強。皇天不負有心人,奧運的夢想讓杜婧、於洋動力無限,馬不停蹄地在僅有的幾次積分賽中掙夠了積分,搭上了奧運末班車。從手術後的世界排名第16位,到奧運前的世界排名第三位,08瑞士公開賽後一度世界排名第一。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而於洋, 這位2004年世青賽女團、女雙、混雙的三料冠軍,已經成長為國家隊女雙和混雙的必備人選,為了更大限度發揮中國軍團的實力,李教練特地將謝中博/張亞雯(各自只負擔一項)的混雙二號組合抽出,而將於洋/何漢斌加入,於洋就成為中國隊內唯一兼項的選手。
假小子的性格和發型,十分充沛的體力,讓於洋已經成為了葛菲、高凌之後的兼項雙打選手,但是否能達到前輩的高度,北京奧運會是很好的檢驗舞台。 第一次征戰奧運賽場的杜婧/於洋,在中國隊的三對女雙組合中是最不起眼的一對。在人們的印象中,這對留著一頭短發的年輕組合,雖然擁有男孩子般兇狠的球風,凌厲的攻勢,但要奪取奧運會冠軍,似乎還稍欠些火候。
然而,正是這對並未被寄予太大希望的「假小子」組合,憑著一股初生牛犢的沖勁,為中國羽毛球軍團守住了最穩的一片陣地。回顧她們的奪冠之旅,用完美來形容也並不為過。身為賽會二號種子,杜婧/於洋被分在對手偏弱的下半區。初戰驚險擊敗韓國組合河貞恩/金旼貞,讓她們解除了作為新人的緊張情緒。隨後兩人愈戰愈勇,四分之一決賽戰勝世錦賽季軍日本組合小椋久美子/潮田玲子,半決賽,又將隊友魏軼力/張亞雯淘汰出局。
孤身闖入冠軍爭奪戰,這對小將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面對曾在全英公開賽擊敗過自己的李孝貞/李敬元,杜婧/於洋霸氣十足,即使處於落後的不利境地,也毫不猶豫地努力打出自己的戰術風格。素以頑強著稱的韓國組合,在杜婧/於洋的高昂鬥志面前很快敗下陣來,賽後,李孝貞/李敬元坦言:「杜婧/於洋的奪冠讓我們心服口服。」
在另一場混雙的爭斗中,於洋還和何漢斌取得了奧運會銅牌的好成績。
通過北京奧運會的加冕,杜婧、於洋卻表示一切要從頭開始,奧運冠軍已是過去。奧運後女雙主力紛紛退役,本還年輕的她們不得不擔起了「老將」的重擔,讓國羽女雙再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