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孔子的故事
孔子,弟子三千,有名的七十二人。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准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游禪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神前塵旅程,這一年,孔子56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兩小兒說日。陳國路上缺糧食,弟子子貢獻上自己的肉供孔子吃……。
其實現在流傳下來的孔子的每一句話都有一個故事。你可以看一下論語。悔悶細細品味一下,能發現很多有趣的故事。給你個論語的網頁書籍。有空看看哦!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今朝小有收獲也會受益一生的!
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unyu.htm
㈡ 電影《孔子》沒看懂..請教!
「三桓」是春秋時魯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的合稱,分別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慶父、叔牙、季友的後裔。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縱在以季孫氏為首的「三桓」貴族手中。由於君權削弱,魯國國內貴族紛爭激烈。此時參政的孔子提出尊王室、復禮制的理念,試圖削弱貴族勢力。但因「三桓」貴族勢力強大,孔子被驅逐出魯國,開始周遊列國,直到晚年才回到魯國著書立說。
季氏伐顓尺猜臾一事,是在「陪芹困派臣執國政」的魯國的特殊背景下發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他們的先祖即慶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魯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兒子、魯庄公(前693 ̄前662在位)的弟弟,號稱「三桓」。到孔子這時,「三桓」執魯國國政已達一百六七十年嫌賀之久。在這一百多年間,公室(魯君)和私室(三桓)之間的主要斗爭有:①魯宣公十五年(前594)針對三家分地擴展頒布了「稅畝」制度;②魯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軍,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魯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誅季,三桓聯合進攻,昭公被迫逃亡。這斗爭一直繼續到戰國初年,《史記·魯周公世家》說:「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
㈢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華文明有五千年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帝王將相也好,販夫走卒也罷,都免不了雨打風吹去,散落成史書上的點點星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王朝更替,歲月變遷,但上下五千年,文脈未曾斷!
西方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他們給出的理由是中國人都不信神。倘若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便會明白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信仰的從來不是神,而是人。面對困難時,中國人想到的不是跪下祈禱,而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大禹治水的傳說我們耳熟能詳,那時候黃河泛濫,民不聊生。禹身為人主,三過家門而不入,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終定黃河之患。以人類之軀,比肩神明。此外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故事無不說明了這種以人為本,人定勝天的信仰才是中華民族能流傳千年的文化精髓。溯流而上,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最初的提出者是春秋時期的一位先賢,他叫孔丘。
公元前551年,魯國昌平鄉陬邑,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劃破了靜謐的長夜,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先師誕生了。
孔子剛生下來,頭頂四周向中間凹陷,像城外的尼丘山,遂得名孔丘。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是宋國國君的後代,後流亡至魯國,娶了顏氏最小的女兒顏徵在,史書記載「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聖人的出生總免不擾鉛了天降祥瑞,相傳顏徵在與叔梁紇結合之後不久,便懷有身孕,於是便去尼丘山祈禱,期望早生貴子。是時,有麒麟懸於空,口銜玉帛,緩緩而下,落玉帛於叔梁紇,飄然而去。叔梁紇手捧玉帛定睛一看,上書:「奎星下凡,振興於周。」奎者,北斗第一星,主文運。故事的真假暫不去論,只談孔子的一生,足以當得起「奎星下凡」四字。
時逢亂世,周王朝式微,諸侯國崛起,國家間紛爭不斷,可謂大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天下亂而聖人出。孔子有感於世道禮樂崩壞,有志恢復周禮,勸諸侯王止戈以復民生。可想而知,在那個時代,諸侯爭霸,人人交相利,這種建立大同社會的政治主張難以得到認同,一直到400年後,他的學說才被大儒董仲舒獻於漢武帝,也就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風采。而在當時,他的學說被當權者棄之如敝履,即便在當時保存周禮最多的魯國數逗依然得不到重用。公元531年,孔子被魯昭公封為乘田,主管畜牧之事。失望之餘,孔子萌生了創辦私學的念頭。
在當時,教育是只有士大夫等貴族階層才能享受到的,而孔子講學,摒棄了門戶之見。一斤豬肉,兩旦粟米便可行拜師之禮,使得當時許多貧寒家庭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其中便有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此門一開,天下寒士俱歡顏!
春秋時期,君子二字形容的是有很高身份地位的人,而孔子以一己之力,讓君子的標准不再以出身地位決定,而是以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來評價是否為君子,想成為君子,便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克己復禮,仁愛世人。如此,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民心可用,世道自然變好。如此功德,可稱至聖矣。孔子一生主張以禮儀教化世人,導人向善,而不願以刑罰威懾百姓。經濟方面,則主張重義輕利,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再實行教化。
世道污濁,人心向下,有人不願沾染泥濘,失望而去,隱於山野。也有人隨波逐流,為虎作倀,大呼「世道如此,非我之罪!」而孔子,對世道始終抱有一份善意,既不願同流合污,也不肯就此離去,而是登高而呼,知其不可而為之。然而,他終其一生也沒能看到理想中的大同社會。
春秋無義戰,往事多蹉跎。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我知道,那時起,曾有一盞明燈升起,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道雖彌,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魯定公十三年,齊國送給魯國80名美女,國君季桓子從此不理朝政,沉迷女樂,這令孔子非常失望,決定離開魯國去周遊列國,這一走,便是十四年。而這一年,孔子55歲。
次年,孔子帶領弟子離開魯國來到衛國,得衛靈公夫緩畢好人南子召見。牝雞司晨即使在春秋時期也不多見,況且南子還是衛國有名的美女。據史書記載,南子對孔子十分尊敬,「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繆然。」見了南子,弟子中脾氣最大的子路不高興了,於是那一年已經56歲的孔子羞紅了臉,跳起腳否認道:「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可見,哪怕是聖人,在美麗的女子面前,也變成了少年。誰也沒有想到,這件趣事也成了游歷諸國中唯一的一抹亮色,此後便只有一路的顛沛流離。
孔子在去陳國的路上,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好不容易逃離匡地,到了蒲地,趕上衛國公叔氏叛亂,再次被圍,千辛萬苦逃脫後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只因沒有去處,無家可歸。
魯哀公二年,59歲的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國、宋國、鄭國至陳國,長途跋涉,等待他的卻是半道圍困,前不著村,後不靠店,糧食也已吃完,絕糧七日,以樹皮為生。最後,弟子子貢找到楚人,楚國派兵迎接孔子,終得救。後來在鄭國都城與弟子走散,無奈在東門等候弟子回尋,路人見之,紛紛嘲笑,惶惶然如喪家之犬!
魯哀公十一年,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求與齊戰,勝之。季康子大悅,問冉求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求回答說從孔子處學來,季康子於是派人以歲幣迎孔子歸魯,至此。十四年周遊列國生涯就此結束。
回到魯國後,孔子有心從政,但因季康子欲加重田賦,孔子反對,便對他敬而不用。於是,晚年的孔子便在家整理文獻,刪詩書,定亂樂,修六經。這一年,孔子已近古稀,然而命運並未憐憫這個一生坎坷的失意之人。
魯哀公十二年冬,魯國下了場大雪,孔子唯一的兒子孔鯉去世。次年,孔子最愛的弟子顏回去世。這一年,自稱可以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夫子竟悲痛欲絕,身邊的弟子也已不在身邊,天地蒼茫,隻影向誰去!
魯哀公十五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被人剁成肉醬,孔子經歷這一系列打擊後,已知自己時日無多。
公元前479年春,子貢來看先生,孔子柱仗於門前遙遙相望,在這人生的最後時刻,孔子遙望泰山,流下眼淚,哽咽道:
「太山壞乎!」
「樑柱摧乎!」
「哲人萎乎!」
這一年4月11日,孔子去世,終年73歲,葬於魯城北泗水岸邊,門下弟子自發為之守孝三年,唯獨子貢為孔子守墓六年。
北山道外,有風南來。岸邊楊柳隨風搖擺,先師卻以長眠。子貢在孔子墓前,輕輕喃呢道:太山已崩,樑柱傾之,但哲人終將不朽!
回顧孔子的一生,滿是遺憾。光陰長河緩緩向前,大浪淘沙過後,後世讀書人站在夫子廟前,心中仍默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如果說法用來制約人性的惡,那麼儒便是發揚人性的善。孔子留給世人的絕不只有一本論語,更多的是對世道人心的思考。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各種成功學甚囂塵上,還有多少人願意放慢腳步,停下來審視下自己的初心。有道無術,術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㈣ 一道語文題~~~~~~
正例: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人徵兵。有個大臣建議:不滿十八歲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應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詔書卻被魏徵扣住不發。唐太宗大發雷霆,派人把魏徵叫來,訓斥道:「那些個頭高大的男子,自己說不到十八歲,其是可能是故意隱瞞年齡,逃避徵兵。我的詔書,你為什麼扣住不發?」魏徵說:「我聽說,把湖水抽干捉魚,雖能捉到魚,但是到明年湖中游滑就無魚可撈了;把樹林燒光捉野獸,也可以捉到野獸,但是到明年就無獸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強力壯,不到十八歲的男子都征來當兵,以後還從哪裡徵兵呢?國家的租稅雜役有由誰來負擔呢?」魏徵說的唐太宗啞口無言。唐太宗於是又重新下道詔書,免徵不到十八歲的男子。由於唐太宗能虛心納諫,他在位期間,唐朝的政治安定,經濟繁榮,成為太平盛世。公元603年,落後的封建制度中,國家重大決策權只掌握在皇帝一個人手中。幸運的是,百姓有一個忠心耿耿,敢於直諫的賢臣和一個明辨是非,虛懷納諫的明君。
反例:
荀子一生也是不得意,又鑒於前人的遭遇,於是才有「豈不哀哉!」之嘆。荀子學問淵博,一生到過很多地方,曾在齊國游學,在稷下學宮同各個學派的學者進行學術交首侍流和討論,曾三次擔任學宮祭酒,受到了相當高的禮待,因小人當道和時勢變化而離開齊國。之後應春申君之邀到楚國當蘭陵令,然而沒過好久就有人向春申君進讒言說荀子很能幹,想周文王百里之地而王天下,成湯五十里地而王天下,但是你給他蘭陵這么大一個地方,以後楚國可就危險了。於是他不得安生,遂來到趙國,在這里他得到了較高的禮遇,被任命為上卿。楚人感到害怕,怕趙國因此而強大起來,於是派人去挑撥離間,使他在趙國呆不下去。其經歷者磨吵和孔子一樣,孔子曾在魯國當大司寇,齊國人因此而害怕。於是送給魯國君主幾十個美女,天天去腐蝕魯國君主。於是魯國君主連續數月不上朝,沉溺於女色之中,歌舞之中,孔子屢此進諫都無用,大失所望,遂辭官不幹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