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生大姨媽究竟長什麼樣子
經期前有的會腰酸背痛、頭痛、乳脹、浮腫、
煩躁、易怒等,經期時有的會乳房腫脹,浮腫體重增加,
伴水腫而來的還可有頭痛、流鼻涕、下肢沉重、腹脹、便秘等
Ⅱ 女性正常月經是什麼樣的
月經延遲或是提前7天內都算正常。
Ⅲ 女生大姨媽長什麼樣
正常的月經血是暗紅色的。月經血除了血液以外,還有子宮的內膜碎片、宮頸粘液以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中含有前列腺素以及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維蛋白溶酶。由於纖維蛋白溶酶對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所以月經血是不凝固的。只有在出血量多或者出血速度快的情況下,才可能出現血凝塊。每次月經持續的時間一般為2~8日,平均4~6日。月經血量是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正常月經量為20~60毫升,如果超過80毫升,在臨床上就診斷為月經過多。
月經期間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月經期一定要保暖,避免遭受寒涼物質的刺激,會引起月經血減少或者停經、造成痛經的可能。第二、在月經期的時候不可以腹部按摩,也不可以同房,因為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能會使月經血倒流,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風險,引起痛經甚至不孕不育。第三、在月經期飲食上要特別注意,不可以吃寒涼的食物,有一些東西也不可以吃,比如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吃西瓜,也不可以吃梨,因為這些可能會造成痛經的可能,喝酒會造成月經過多,所以在月經期應該特別注意以上幾點。
Ⅳ 女人大姨媽來的時候是什麼特徵啊身體上會有怎麼樣的情況發生
十個來月經的婦女中就有四個患有經期前綜合征。綜合征是指某一種疾病所具有的一組症狀和體征。和經期前綜合征有關的症狀多達150種之多。其中最常見的症狀有: 自我診治經期前綜合征 a、易激怒。 b、焦慮。 c、壓抑。 d、頭痛。 e、水腫。 f、疲倦。 g、敵對感和生氣。 h、想吃食物, 特別想吃巧克力、糖果和鹽果子。 有些婦女在月經前出現的症狀很輕微,且只持續幾天。而有些婦女在每次 月經前都出現劇烈疼痛並且連續持續2周。值得一提的是在月經前時期,婦女患的其它毛病比如關節炎和壓抑可能會惡化。這就是常說的經期前放大症狀。 病因: 經期前綜合征的確切原因目前並不清楚,但有很多相關的理論。其中一個理論認為經期前綜合征是婦女對每月激素的正常改變作出的反應。 其它的一些理論則認為經期前綜合征和營養或某些化學物質缺乏有關。然而,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經期前綜合征的症狀必定出現在月經周期前兩周內的任何時間,而且在月經開始後症狀很快就消失。經期前綜合征常常隨著閉經而消失。 經期前綜合征常常會和壓抑發生混淆。只有醫生可能給你作出正確診斷。 治療: 對經期前綜合征的治療包括: a、葯物治療包括:補充激素,比如黃體酮(栓劑或口服葯)。 ·螺甾內酯。 ·抗抑鬱葯或抗焦慮葯。 b、飲食調整,例如:少量多餐,每天吃5-6餐,不要某頓飯不吃。 ·不吃甜食。 ·限制鹽和脂肪。 ·不吃咖啡因和酒精。 ·補充維生素。 ·補充足夠的鈣和鎂。 c、改變生活方式,比如定期鍛煉身體,包括做20分鍾的有氧鍛煉,例如一周至少做3次散步或有氧操。 d、減少應激次數,學會處理應激。 專家建議: 首先,女性在每個月的月經來潮前,察覺到身心變化時,不妨改變飲食,可以吃一些富含高蛋白的飲食、補充維生素B6以及多參加運動等。 第二,根據醫生處方補充黃體酮,抑制排卵。 第三,有頭痛、腹痛等的女性,可服用止痛葯緩解不適症狀。最後,如果女性有焦慮不安、憂郁等現象時,最好先接受心理醫生的心理治療。 提問: 你有經期前綜合征的症狀嗎?例如焦慮、壓抑、生氣,而且使你想找人打架、想自殺? 是--進行急診治療 經期前綜合征的症狀是否使你無法控制自己, 是無法過正常的生活呢?--看保健醫生 每次月經開始後經期前綜合征症狀還一直存在嗎? 是--給保健醫生打電話 在試過自我保健措施之後症狀仍然沒有好轉? 是--給保健醫生打電話 自我保健措施: a、一周鍛煉3次,每次20分鍾。 游泳、散步和騎自行車有助於放鬆肌肉和減少體內水分的含量。 b、在月經期前兩周內千萬不要吃咖啡因、不要喝酒和抽煙。 c、少量多餐,每天5-6餐,多吃粗糧、水果和蔬菜,多吃富含鈣的食物,例如脫脂牛奶,芥菜、脫脂乳酪等、含鈣豐富的谷類、果汁,以及富含鎂的食物,例如菠菜、其它綠色蔬菜、葉子蔬菜、粗糧等。 d、限制鹽、脂肪和糖的攝入。這有助於防止乳房酸痛。它能減少體內雌激素含量。雌激素是造成經期前綜合征的一種激素。 e、如果你要滿足自己的進食慾望,應該要有所節制。例如,如果你想吃巧克力,可以吃一小塊或在脫脂牛奶中加巧克力糖漿。如果你想吃鹽,可以吃一小袋椒鹽卷餅。 f、下列維生素補充可能對婦女有幫助。如果你想要補充維生素或礦物質,請問醫生補充哪一種,每次補充多少。 維生素E;維生素B6;鈣;鎂;L型酪氨酸(一種氨基酸)。 g、如果你想睡覺就睡一會兒。 h、學會放鬆自己。進行深呼吸、做瑜珈功或洗一個熱水澡。 i、當出現經期前綜合征狀時,要盡量避免應激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332599.html
Ⅳ 女生大姨媽來了是什麼樣子的照片
月經血的顏色正常情況下是暗紅色的。因為月經血屬於靜脈血,靜脈血的顏色本身就是暗紅的。很多原因都會影響到月經血,使月經血的顏色發生變化。比如,在來月經的時候進行了劇烈的體育鍛煉、或者是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喝了酒,都有可能導致月經血的顏色變得鮮紅。如果在來月經之前或者是在來月經的期間吃了冰冷的食物,導致子宮部位的血管收縮,則會使月經血的顏色在原來的暗紅色基礎上變得更深。有血虛症狀的女性,來了月經後月經血的顏色會變成淡紅色。
經期生活起居注意事項
在月經期里應盡量避免游泳、盆浴、過性生活,所用的衛生巾必須保證清潔、柔軟,否則可能促使細菌上行進入子宮腔,引起炎症,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日後不孕。至於衛生栓(即內置式衛生棉條)的使用,除了要清潔勤換外,夜間最好不予使用。因為,衛生栓的吸水量是有限的,而夜晚熟睡之後,不可能及時更換,此時的經血外流受阻,很可能逆流入盆腔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此外月經期還要避免劇烈的體育運動,因為它也是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險因素之一。
另外,還有不正常的新陳代謝、低血糖及甲狀腺機能減退等原因。有人認為生活、學習緊張、睡眠是不好,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是諸多原因中的一個,對某些婦女而言,感覺精疲力竭還會其他症狀。
Ⅵ 女生來的大姨媽是什麼樣子的
月經血是成暗紅色,除血液外,還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來自子宮內膜的大量纖維蛋白溶酶,由於纖維蛋白溶酶對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經血不凝,但在出血量多或速度快的情況下會出現血凝塊。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1~35日,平均28日,正常的月經期是2~8日,平均4~6日,正常的月經量為20~60毫升,但如果月經量超過80毫升時就是月經過多。
經期的注意事項:
1、不適宜有性生活:月經期因子宮腔內膜剝落,表面形成創傷面,如果發生性生活,容易將細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進入子宮腔內,引起子宮內的感染。
2、不適宜吃太咸:過鹹的食物,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留增多,在月經來前,很容易發生頭痛、情緒激動和容易生氣等症狀。
3、不適宜喝濃茶、咖啡:這類飲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經和心血管,以致產生月經疼痛、經期延長和經血過多等不適症狀。
4、不宜吃生冷的蔬菜水果和冰冷的飲料:生冷的食物,會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進而影響子宮的收縮及經血的排出,致經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經痛。
5、不宜吃海鮮:海鮮多數是寒性的,號稱「陰中之陽」,寒性食物進入食道之後使胃腸的血管遇冷收縮,減弱胃腸的消化能力,從而導致拉肚子等多種現象的發生。
6、不宜採取坐浴、盆浴:月經期子宮頸口微開,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進入子宮腔內腔導致炎症。
7、不宜穿緊身衣褲:臀圍小的緊身褲會使局部微血管受到壓力,從而影響血液循環,造成陰部充血水腫。
8、不宜高聲唱歌:月經期,呼吸道粘膜和聲帶充血,高聲唱歌或大聲說話,聲帶肌肉容易疲勞,導致聲音沙啞。
Ⅶ 女人月經是什麼顏色的圖片
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血中混有脫落的子宮內膜小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無血塊。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及早就醫,保證身體健康。 健康的育齡婦女,卵巢發生周期性變化,不斷有卵泡發育、成熟、排出,同時伴有性激素分泌的變化。由性激素調控的子宮內膜,也隨之發生增生、脫落和修復的周期性改變。當子宮內膜脫落出血,自陰道流出,便稱為月經。一般為28-30天行經一次,失血50毫升左右,持續3-7天。有規律的月經是生育的必要條件,說明生殖系統功能正常,是女性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
Ⅷ 女人來月經是什麼樣子的
女人來月經是什麼樣子的?廣大女性都會知道平時所說的來大姨媽了就是指來月經了。那麼廣大的男性朋友們是否知道女性來月經是什麼樣子嗎?如果能提前知道這些就能很好的照顧自己的女朋友或者妻子了。希望自己所寫的這篇文章能幫助到廣大的男性朋友們。
來月經的症狀有哪些?由於月經前體內性激素突然減少,影響全身系統,所以出現一些的反應,如頭痛、頭暈、腹瀉、乳房脹痛、四肢浮腫、情緒起伏等症狀。這些症狀一般在月經前7-14天出現,來潮前2-3天加重,行經後逐漸減輕和消失。醫學上把這些變化比較明顯的叫經前期緊張症。
1、頭痛
經前頭痛應是功能性的,並沒有臟器的疾病。如果經常經前頭痛,應該先做檢查,排除一些可以導致頭痛的疾病。若平時也有頭痛症狀,或頭痛很嚴重,就要做CT、MR,排除腫瘤佔位導致的頭晌辯痛。
2、腹瀉
經前拉肚子,主要原因是脾、腎虛。中醫認為,脾主導著消化、吸收,而腎為胃之關,管理的是大小二便,而月經來潮,脾腎更虛弱,導致拉肚子。
3、頭暈
每逢月經來潮,就會有頭暈目眩的症狀,且伴隨月經周期發作。中醫認為,血虛、陰虛、痰濕是致病原因。
緩擾4、乳房脹痛
經期前後的乳房脹痛多由七情內傷、肝氣郁結、氣血運行不暢引起,也可因肝腎精血不足,經擾謹旦脈失去滋養所致。
5、浮腫
經期浮腫的發生率不低,多因脾、腎陽虛導致,還可因氣滯血瘀。脾、腎陽虛會身體排水能力變差;氣滯血瘀導致血液循環不順暢,滯留在體內,顯現為浮腫。
6、情緒起伏
月經來潮前,容易出現煩躁易怒、悲傷啼哭的表現,或有抑鬱、徹夜不眠的煩惱。專家認為,肝氣郁結是最主要的原因,有的還因為思慮過多。
從月經來潮的第1天到下次月經的第1天之間的這段時期,叫周期。標准28-30天為一周期,提前或推遲不超過1周為正常。那麼,月經提前是什麼原因?女性月經提前與疾病、內分泌環境、葯物、飲食、情緒等因素密切相關。導致女性月經提前的原因有:
1、疾病因素。如果女性患有某些疾病,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顱內疾患,內分泌功能失調疾病,或者長期服用葯物,都容易導致女性月經不正常。
2、內分泌功能失調。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都容易造成女性月經不穩。
3、葯物影響。有些葯物服用後會導致女性內分泌紊亂,如一些避孕葯、放化療葯物,治療精神疾病的葯物等。停止服用這些葯物後,月經一般會逐漸恢復正常。
4、節育環的影響。有些女性上環後會出現月經提前的現象,這種情況不必過分擔憂,月經會慢慢恢復正常的。
5、飲食。如果女性過量食用或者長期辛辣食物和補品,或者由於節食造成營養不良,都容易造成內分泌環境的改變,導致月經不正常。
6、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居住環境變化、工作調動等外界環境的變化,會使有些女性月經周期發生紊亂。
7、情緒。女性的情緒發生波動,如大喜大悲,心情抑鬱,生活、工作壓力大,都會對女性內分泌產生影響,從而導致月經提前。
Ⅸ 女生的經期症狀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又稱為月事、月水、月信、例假等。嚴格說來,伴隨著這種出血,卵巢內應有卵泡成熟、排卵和黃體形成,子宮內膜有從增生到分泌的變化。但是在臨床上常有不經過排卵而有子宮出血的現象,叫做無排卵性月經。 月經第一次來潮稱為初潮,初潮年齡大多數在13~15歲之間,但可能早在11~12歲,晚至17~1 8歲。我國各地區初潮年齡相差不大,但體弱或營養不良者初潮可較遲,體質強壯及營養良好者,初潮可提早。月經到49歲左右則自行閉止,歷時約35年左右。 月經應該有正常的周期、經期、經量、經色和經質。 出血(即經血來潮)的第一天稱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間稱為一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和農歷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周期長短因人而異,偶而提前或延後不超過7天仍可視為正常,即月經周期不應少於21天,也不能超過35天。妊娠及哺乳期月經會停止。 經期是指經血來潮的持續時間。正常月經持續2~7天,一般為4~5天。經量是指經期排出的血量。月經量的多少很難統計,臨床上常用每日換多少次月經墊粗略估計量的多少。有人測定正常人月經血量約為10~58ml,個別婦女月經量可超過100ml。有人認為每月失血量多於80ml即為病理狀態。一般月經第2~3天的出血量最多。由於個人的體質、年齡、氣候、地區和生活條件的不同,經量有時略有增減,均屬正常生理范疇。 經色是指月經血的顏色。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開始色較淺,以後逐漸加深,最後又轉為淡紅色而干凈。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宮內膜碎片、子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月經血的主要特點是不凝固,但在正常情況下偶爾也有一些小凝塊。 經質是指月經血的性狀,正常情況下經質不稀不稠,不易凝固,無明顯血塊,無特殊氣味。經質的病理改變,不僅是常見的月經疾病,還是臨床辨證的重要依據。通過了解經質的改變,可為臨床提供重要的辨證資料。婦女月經來潮,經血濃稠或粘膩者,稱為「經質粘稠」。 月經病泛指與月經或月經周期有關的各種病證。包括經期、經量、經色、經質和月經氣味等的異常,或經期及其經行前後周期性出現的各種較為明顯的證候。如果臨近月經來潮之前或經行初期,伴有輕微的小腹脹痛或腰部酸痛,或乳房輕微作脹,或情緒不太穩定等現象,但不影響工作與生活,月經來潮後或干凈後便自然消失者,這是常有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作任何治療。有的青年女子,在月經初潮後的頭一二年之內,月經不能按時來潮,或提前或延後,甚或停閉數月,這是由於腎氣未能充盛所致,這些女子只要無明顯全身證候,待身體逐漸發育成熟後,自能恢復正常。還有一些絕經期前後的婦女,常會出現月經紊亂,其周期、經期、經量以及經質都不甚正常,情緒也表現得不太穩定,只要是對生活與健康沒有危害,一般也不作病態而論。 此外,有少數婦女,身體無特殊不適,而定期兩個月或三個月,甚至一年,月經來潮一次者,古人分別將定期兩個月月經來潮一次者稱為「並月」;三個月月經來潮一次者稱為「居經」;一年一行者稱為「避年」。也有極個別的婦女,終生沒有月經來潮,但又不影響正常生育者,古人稱之為「暗經」。還有的婦女在懷孕早期,仍按期有少量月經來潮,但對胎兒無不良影響,古人稱之為「激經」,這都屬於個別現象。 一般月經期無特殊症狀。有些婦女可有下腹及腰骶部沉重下墜感覺,個別可有膀胱刺激症狀如尿頻,輕度神經系統不穩定症狀如頭痛、失眠、精神抑制、易於激動,腸胃功能紊亂如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以及鼻粘膜出血等現象。在一般情況下,月經來潮並不影響工作和學習。但不宜從事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應避免洗冷水浴及下水田勞動,禁止性交,注意經期衛生。 從青春期到更年期,子宮內膜受卵巢激素的影響,有周期性的改變並產生月經。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是由卵巢激素周期性的作用所引起,可分為以下4期: (1)增生期:約在月經周期第5~14天,相當於卵泡發育成熟階段。月經期子宮內膜剝脫後,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基底層細胞增生、變厚、腺體增多而彎曲;間質逐漸增生變為緻密;內膜血管增生呈螺旋狀。 (2)分泌期:約為月經周期第15~23天,相當於排卵後黃體成熟階段。黃體產生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使子宮增生期內膜繼續增厚,腺體進一步擴大、彎曲,並出現分泌現象。間質疏鬆水腫、血管也急速增長,更加彎曲、內膜松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適宜於受精卵的種植和發育。 (3)月經前期:約在月經周期的第24~28天,相當於黃體退化階段。黃體退化時,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間質水腫消失而變為緻密,血管受擠壓而彎曲,使血流瘀滯。在來月經前4~24小時,內膜血管呈痙攣性收縮,使內膜缺血壞死,血管收縮後又舒張,以致破裂出血,在內膜層形成分散的小血腫,使內膜剝脫而出血,即為月經來潮。 (4)月經期:約為月經周期的第1~4天,此時內膜功能層形成分散的小血腫,使內膜成片狀或小塊狀剝脫,隨血液一起排出。在臨床上,一般將月經來潮作為下一周期的開始。 參考資料: 月經是怎樣形成的?如何計算月經周期? 月經是由於卵巢激素周期性變化引起子宮內膜周期性的脫落而導致的陰道出血。青春期後卵巢在下丘腦一垂體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逐漸發育。在垂體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逐漸生長,發育成熟,並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增生變厚,呈增殖期變化。在黃體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後卵泡形成黃體,黃體細胞分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宮內膜進一步增殖,並由於其腺體上皮細胞分泌而呈現分泌期變化。若卵子未受精,黃體即開始萎縮,一般黃體的壽命平均為14天。黃體萎縮後,卵巢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支持而萎縮,且由於缺血壞死而脫落,於是出現陰道出血,即通常所說的月經來潮。 月經第1次來潮稱為月經初潮。初潮的年齡大多在13~15歲之間,其遲早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如氣候、個人體質、營養狀況等。出血的第1天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 經第1天的間隔時間稱為月經周期,因此月經周期的計算應包括月經來潮的時間。有些婦女只計算月經干凈的時間,這樣就可能認為月經周期縮短了,臨床上有的婦女常自訴月經不正常,一個月月經來潮兩次。其實仔細算來,月初及月末各來潮1次也是正常的。正常月經周期為28~35天,周期長短可因人而異,提前或錯後7~10天可視為正常范圍,只要 能保持一定的規律性就不能認為是月經不調。末次月經是指距就診日最近的一次月經,應從出血第1天計算。但需注意,末次月經系指此次月經與通常一樣的行經持續時間及量,不要將陰道不正常出血誤認為是月經。此種出血一般量較月經少,時間或短或延長,或失去平時月經來潮的規律。 月經來潮的持續時間一般為3~7天,出血量在100毫升之內,以第2~3天為最多。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不凝固,除血液外,還含有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及陰道上皮細胞。一般婦女月經期無症狀,少數人可有下腹或腰骶部下墜感、乳房脹痛、便秘或腹瀉、頭痛等不適,一般不影響日常的工作、學習及生活。 怎樣才算正常的月經 由於月經可能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故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變化的范圍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就屬於正常月經。正常的月經應具有以下特徵: (1)月經周期大多數女子的月期周期在28-30天,約有20%的婦女月經周期要長些或短些,只要在20-36天限度內,臨床即屬正常,即使有些人的周期一貫為40天或更長,但其生理及生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