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西施長什麼樣子
歷史上西施的樣貌已無法考證。
西施,施姓,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國人,天生麗質,貌美如仙,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出生在浙江諸暨的薴蘿村,因這個村子有東西兩個,西施住在西村,所以人們都稱她西施,後來西施一詞成為了美女的代名詞。
相傳有一天,西施在河邊浣紗,在水面上映出了自己倒影,結果水下的魚兒看到了西施的美貌竟然忘記游動,沉了下去,於是有了「沉魚」這個傳說。
西施的結局
西施本是一名浣紗女,後越國的君主勾踐敗在吳王夫差手下,勾踐想要復國,於是挑選美女送給夫差,挑的正是西施,西施忍辱負重,終使吳王夫差亡國喪命,而西施最終的結局也無人知曉。
關於西施最後的結局大致有三種說法,第一,吳國亡後,西施與越國的大夫范蠡一起駕著扁舟消失在太湖之上;第二,吳國滅亡後被沉入江中,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史書明確記載過;第三,有人認為西施愛上了夫差,所以吳王夫差死後她也隨他而去了。
② 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到底有多美留下了哪些似是而非的傳說呢
有"沉魚"之稱的西施,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原名施夷光,尊為"西子",出生於浙江紹興諸暨的句無薴蘿西村,父親賣柴為生,母親浣紗。
可見,西施其實也就是一個村姑,但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貌若天仙,譽為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那,西施到底有多美呢?
如今計劃成功,兩人便激流勇退,還勸文種一道離開,避免遭遇"兔死狗烹"的下場。但深陷功名之中的文種捨不得高官厚祿,結果在次年即被迫自殺。
唯有范蠡與西施功成身退,泛舟太湖,得以善終。
這在《越絕書》中有如是記述:"西施之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蘇東坡亦有文載:"五湖問道,角舟歸去,仍攜西子。"
③ 誰知道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的相貌是怎麼樣的
哈哈哈,西施的古代美人之首隻是按朝代排出來的,都是後人美化的。她算什麼絕世美女,小家子氣而已。
真正的古代第一美人是夏姬。還有蘇妲己,蕭美娘,張麗華。
夏姬:頌曰:夏姬好美,滅國破陳,走二大夫,殺子之身,殆誤楚庄,敗亂巫臣,子反悔懼,申公族分。滅了兩個國家,迷倒天下男人。最後還有一個完美的愛情。夏姬生得蛾眉鳳眼,杏眼桃腮,狐色狐媚,雲鬟霧鬢、剪水秋眸、肌膚勝雪。而且有著不老傳說。(自己網路科普,絕對讓女子也神魂顛倒,絕對的美冠千古) 蘇妲己:這個不必在介紹了吧,妲己的美貌可是勝似天仙落凡,紅顏禍水什麼只是男人無能的笑話和借口。史書上說她:「烏雲疊鬢,杏臉桃腮,嬌柔柳腰,眉如春山淺黛,眼若秋波宛轉,臉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而且關於她的心狠手辣,是被後人加大黑化的。 蕭美娘:這個不是隋唐演義里的妖後蕭美娘,她是歷史上性婉順,好學能文的隋煬帝的皇後。此女天生麗質,嬌媚迷人。是後梁孝明帝蕭巋的女兒,至於說她美到什麼程度,那絕不是用語言可以描述的,從她的人生經歷中,大致可以領略出她傾國傾城的風韻來。她做了六代王妃,可以說是命帶桃花,魅力無限。 張麗華:張麗華也確是藝貌雙佳,她發長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鑒人。並且臉若朝霞,膚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遠山,顧盼之間光彩奪目,照映左右。更難得的是,張麗華還很聰明,能言善辯,鑒貌辨色,記憶特別好。而且她還有人間嫦娥的美譽。令後人遐想無限。 好了~就給你科普這么多吧~以後有關於古代美女的問題可以問我呦~我對古代美女可是了解的也不少~嘿嘿~
④ 誰知道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的相貌是怎麼樣的
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
女子
,
五官端正
,
粉面桃花
,
相貌
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
身影
,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
水中的魚兒
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延伸: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國
美女
,一般稱
其為
西施。
春秋
末期出生於
浙江
諸暨
薴蘿村
[1]
。天生麗質,是
美的
化身
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
西施浣紗
的
經典
傳說
,與越國另一美女鄭旦合稱「浣紗雙姝」。西施與
王昭君
、
貂蟬
、楊玉環並稱為中國
古代四大美女
,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⑤ 西施長什麼樣子
多數人認為西施是浙江諸暨人。因此她很有可能具有諸暨人的某些特點。比如,個子不高,長臉或方臉,嘴唇較厚,顴骨較高。女人的容貌只是一方面,其實儀態也很最重要,江南女子低眉柔聲,再加上嬌小玲瓏的身材,能迷倒吳王那是可以理解的
⑥ 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長什麼樣,她最後的結局如何
從古至今,中國歷史上出名的美女數不勝數,卻唯有西施一人歷經兩千年的時光,被世人記在心裡。西施以可愛、純潔、美麗的形象深入人心,被世人譽為「四大美女之首」。但是西施的結局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反而有一絲悲涼。西施有多美,結局就有多慘。
太湖西施雕像
而關於西施伴隨范蠡離去,這種說法大都出自文學家和戲劇家的筆下。出於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對浪漫主義的想像,文學家把西施和范蠡塑造成了一對鴛鴦。但是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西施服侍吳王夫差二十多年,二十年共枕同歡,吳王夫差對西施更是傾盡所有,都沒有對夫差產生絲毫的情感。而范蠡與西施相識不過幾個春秋,西施怎麼可能鍾情於他?所以西施也不可能跟著僅僅見過幾面的范蠡遠走齊國,把自己的人生寄託在范蠡身上。所以這種說法也就被排除了。
關於西施結局的說法中,被沉江而死的說法佔了大多數,並且美好結局的說法都能被排除,那麼就我們就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一代佳人西施被人沉江而死,她的結局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因為中國老百姓骨子裡的美滿思想,文學家才賦予了西施一個完美而皆大歡喜的結局,以此來滿足人們心中對西施的想像。
⑦ 古代四大美女之——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子姓施氏,又稱西子。春秋時期越過美女,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她自幼與母親在江邊浣紗,故又被稱為「浣紗女」。
西施長得天生麗質,有著傾國傾城之貌。所以被稱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西施有著沉魚之美,她的美既為她帶來了榮耀和尊貴,也為她的悲涼結局埋下隱患,使她不得善終!
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
南),受吳軍圍困,被迫和吳國求和,勾踐作為人質到了吳國。
他卧薪嘗膽,表面上很順從吳王,讓吳王放下戒心。背地裡卻在謀劃復國的願望。
越王勾踐的大夫文種獻上一個滅吳七策,其中一個就是美人計。
原來,吳王夫差是個好色之徒,用美人來麻痹他是在好不過的計謀。
於是,手下的文種和范蠡開始全國搜尋美女。由於,西施的美早就被世人傳頌,所以范蠡很快找到了她,
當范蠡看到西施驚為天人的美貌時,心理不由的暗生情愫。西施也和范蠡的相處中,被深深地吸
引。慢慢兩個已經發展成戀人的狀態。
文種的到來結束了他們兩的關系,文種看西施是符合入選的資格。
於是把她帶回會稽,教習歌舞,練習禮儀。
終於花了三年的時間,把西施從一為普通的浣紗女蛻變成一位婀娜多姿的迷人少女。
當越國把西施進獻給吳王時,吳王大喜,特為西施建造春宵宮,築大池,還大興土木的為其建造娃
館宮、靈官等。專門用於西施表演歌舞。
夫差整天沉迷於女色,慢慢疏於朝政。吳國也慢慢衰弱!
二十年後,越國看時機成熟就下令攻打吳國。此時的吳國也沒有任何招架能力,很快敗下陣來。
吳王S後,西施也難逃活命!
關於西施的結局,概括起來有三點:
一是,愧疚自縊說:一些小說戲劇化的描寫了,西施因覺得吳國滅亡,自己也有責任,他陪伴吳王
這么多年,也有感情。眼看吳王已,她也無臉再活於世,遂在娃官宮自縊!
二是,和范蠡攜手共游四海。有的書上寫著,吳國滅亡後,范蠡在宮內找到了昔日的情人。隨後舊
情復燃,於是決定帶西施雲游四海去了。
然而,這一種說法沒有被歷史記載。也許是後人為了讓西施有體面的結局,而幻想出來的。我們都
喜歡結局是美好的,但是歷史往往不是按照我們的想法來演。
三種是沉江說:關於沉降有的人說是被吳國老百姓沉江,也有的說是越後嫉妒西施,害怕越王會垂
涎西施的美貌。下令把西施沉江於太湖。還有人說是越王下令把西施沉江。
不管是何種說法,西施最後被沉江好像是最被人公認的結局了。
關於西施的一生,有的人嘲諷她覺得她罪有應得。,有的人也歌頌和贊美的她,但多數人對西施的
命運也是感到是憐憫和同情,更覺命運對其不公!
比如,崔道融的《西施灘》就是為西施打抱不平的: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還有羅隱說: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國又是誰?
西施能被成為古代四大美人被歌頌至今,我想不是她做了亡國之事才被人歌頌吧。正因為她沒有做
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然而結局卻很悲慘,所以後人覺得命運對其不公,因為她也是受害者,所以會被人人們稱贊!
倘若像褒姒、妲己這樣禍國殃民、心狠手辣之人,後人唾棄都來不及,怎會去傳頌她們?
從始至終西施也就是一個被人把玩的旗子,她的責任就是去迷惑吳王夫差,當他的使命完成了,也
沒有再去在乎她的存在。只把她也當成禍水,沉江而亡!
縱觀西施短暫的一生,一切都是她的美貌造成的。傾城的美貌帶給了她無上榮耀,也讓她不得善
終。
如果可以選擇,她肯定願意像一個平凡的女子那樣,遇到一個心儀之人、白頭偕老!過著簡單而又
幸福的平凡日子。
⑧ 西施長什麼樣子最好有圖!
一笑傾城,再笑傾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西施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施夷光世居諸暨薴蘿山(亦名羅山)下薴蘿村(今諸暨市城南浣紗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賣柴,母浣紗,西施亦常浣紗於溪,故又稱浣紗女。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淅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計策,「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和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一舉指,一投足,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吳亡後,相傳西施隨范蠡駕扁舟,泛五湖,不知所終。
在西施由越入吳的路線上,南自諸暨,北迄蘇州,所在均有西施遺跡。諸暨薴蘿山麓、浣紗江畔尚存浣紗石、浣紗亭、西施灘、西施坊,西施殿等古跡。
西施有「沉魚」之貌,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後世用「沉魚」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沉魚為先。國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紗之業,故世稱「浣紗女」。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薴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唐開成年間(公元836-840 年)著名詩人李商隱寫下「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的詩句;稍後,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現在的西施殿位於浙江諸暨,1990年落成,景區佔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中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 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平高超,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西施故里的另外一種說法:
說到西施故里,一般人都會說是諸暨,但事實上,真正的西施故里是在蕭山臨浦鎮。古代,沿浦陽江有「上諸暨」和「下諸暨」之分,西施出生在下諸暨,下諸暨即浦陽江下游之地。秦時置諸暨縣包括這兩部分,西漢時把下諸暨單獨置縣,稱「余暨」,三國吳時改稱「永興」,唐天寶元年正式改名為「蕭山」,一直沿用至今。西施的故里雖在今蕭山縣境內,但它屬諸暨縣故地,所以人們習慣上稱西施為諸暨人。歷史上臨浦行政區劃確實多變,自古以來,臨浦鎮歸蕭山和諸暨兩地共同管轄。尤其是鎮上山陰街,自古就有「山陰不收,會稽不管」之說。再如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當時籍貫越州(紹興)永興人,永興即蕭山。蕭山解放以前一直隸屬於紹興,後改屬杭州。現就有許多書籍說賀知章是杭州人了。從事實上講賀知章是蕭山人,當然也是杭州人。但從文化這個角度上講說他是紹興人更加合適。因此關於西施故里的考辨也就可以解釋。西施是諸暨人,也是臨浦人,只是當時的臨浦屬諸暨管轄。
關於浣紗溪:
相傳當年西施入吳時,由范蠡陪同,舟從越國會稽出發,順西小江而行,過薴蘿山來到這里。此時已近黃昏,西施望著夕陽西下的家鄉,想著自己背井離鄉,前往吳國,將委身於吳王,便淚流不止。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於是決定在此停泊一宿。當時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氣依然炎熱,俗稱「秋老虎」。西施為了潔身自爽,欲留清白於此,便在兩水交匯的潭中沐浴。從此,這里的潭、橋、路都貫上了「浴美施」三個字。浣紗溪東的薴蘿山,主峰海拔127米,系會稽山余脈,乃越地之正宗。蒼翠挺拔,別具風姿。山上有紅粉石,據說手在石上一抹,會抹下些許紅粉來。在薴蘿山下,浣紗溪西岸,有西施廟,此廟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為西子祠。鄉人祀西施為四十八村之土穀神,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廟」。廟坐西朝東,面對薴蘿山,建築規模現仍清晰可辨,有殿五楹,余屋三楹,演台一座。廟前有薴蘿亭,臨溪。亭前有小橋,具江南水鄉的建築風格。浣紗溪畔還有范蠡庵、起埠廟。范蠡庵鄉人稱日思庵,以范蠡在此訪得西施,有功於越,鄉人思之,故名。起埠廟又稱後江廟,相傳越滅吳後,西施與范蠡歸越隱居,在此棄舟上岸,故稱起埠廟。薴蘿村附近還有施家渡,相傳是當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處。現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殆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後裔。這不僅僅是傳說,蕭山臨浦的西施古跡,至今猶存。據明·嘉靖《蕭山縣志》(寧波天一閣藏本)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蕭山就有薴蘿鄉西施里的建制。該志所附的《縣境之圖》,明白地標繪了薴蘿山在蕭山臨浦施家渡。
臨浦是杭州「一主兩副六組團」之臨浦組團中心區域,是浙江省中心鎮,全國小城鎮改革試點城鎮,蕭山南部經濟、商貿中心,第二大中心鎮。早在宋代就形成集市,曾是「浙江六大米市」之一,自古商貿發達,物資繁盛。臨浦人傑地靈,現代歷史演義家蔡東藩在這里教書育人,著書立說;還有追隨孫中山的湯壽潛及老一輩革命家俞秀松等都留下了歷史的足跡。這里還有峙山、茅潭江等秀山勝水,構成了臨浦典型的「魚米之鄉」。如果西施故里的名稱能還臨浦,對提升臨浦的城市品牌以及知名度有著非常大的意義,對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次鞏固與升華。投資1000萬的西施文化公園已在2004年底建成使用,內有西施系列浮雕,西施薴蘿村、日思庵等建築,佔地共75畝。臨浦在積極努力保護與發掘西施文化遺產。 《附圖》
⑨ 歷史上的西施長什麼樣子
歷史上的西施:西施的美貌不是一般的,她的美帶著仙氣。舉手投足間讓人感覺如仙女下凡,她就算是心口疼,捂住心口,皺起眉頭的樣子都是那麼迷人。可以說是引的一旁的路人停留觀看,如痴如醉。
西施天生麗質,擁有「沉魚落雁」一般的美貌,相傳西施又一次去小溪邊浣紗,小溪中游過的魚兒突然見到西施的面容,被她的容顏所深深地吸引,魚兒當時一下子停住了游水,一直看得西施還發呆,忘記了隨水而游,一直到最後魚兒停留太久竟然沉入了水底。
西施的美麗大家有目共睹,很多人千里迢迢,只為看西施一眼。西施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的首位,由此可見,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她的分量之重。
後世紀念
諸暨薴蘿山下西施殿
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諸暨薴蘿山下修建了西施殿。稍後,女詩人魚玄機又有《西施廟》詩。這些是目前能見到的關於西施殿的最早文字。明代,西子祠曾具相當規模。此後屢興屢廢。
西施殿於1986年奠基,1990年10月7日落成,景區佔地5000平方米,由門樓、西施殿、古越台、鄭旦亭、碑廊、紅粉池、沉魚池、先賢閣等景點構成。
西施殿景區在重修過程還從民間徵集了12000餘件從老式民居上拆下來的古建築構件,其中包括梁、柱、門、窗、牛腿、擎枋、斗拱、雀替等等,這些木、石構件雕刻精美,工藝水平高超。經過設計者的精心搭配,合理利用,無疑大大增強了西施殿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觀賞價值,使它更具有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⑩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真實的容貌是怎樣的
說明古代中國,四大美女中,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都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之美,西施被認為是四大美女之首。
他知道勾踐是一個只能同甘共苦的人,所以他離開了皇宮。人們對西施的結局感到好奇。根據傳說,西施在完成任務後和范蠡一起隱居到山裡。至於西施的樣子,知道它很美,但是人們想看她有多美。隨著科學技術的恢復,專家們通過書中對西施的描述恢復了西施的外貌,但結果令我們失望。修復後的西施並不美麗。也許古人和我們現在的美學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