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指誰分別來自於哪個省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四大美女當中的西施是浙江諸暨人。王昭君是湖北宜昌興山縣人。貂蟬是山西忻州人。楊玉環是廣西容縣人。
古代的四大美女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歷史上有很多關於他們的故事,他們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一直以來,很多學者都在研究他們究竟來自於哪個省哪個地方,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羞花之貌就是楊貴妃,據說楊貴妃當時喝醉了,然後非常思念家鄉,所以摸了一朵花,花瓣立刻收縮起來。當時被宮女看見,宮女就說楊玉環比花都美,花兒都害羞地低下頭了。 楊玉環是廣西容縣人,容縣是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其實對於楊玉環的老家是哪兒的爭議比較大,有人說是四川省成都市,有人說是陝西華陰市,不過根據相關研究,大家覺得他來自廣西省容州縣可能性是最大的,因為他喜歡吃荔枝。
以上就是關於四大美女的介紹以及他們來自的省份。
B.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是王昭君、貂蟬、西施、楊貴妃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中國紹興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西施也與南威並稱「威施」,均是美女的代稱。
曹穎版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山村。同范蠡同卒於陶(定陶)。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吳滅後西施隨著吳王而去。因那時西施已愛上吳王。
施夷光世居越國薴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薴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與范蠡設計:「得臨浦薴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准備送於吳王,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結局吳王在姑蘇自刎後,西施也一頭撞在了吳王身邊的岩石上,昏絕了過去。
西施缺點
西施大腳。素有「沉魚」之譽的西施雖然美麗,但是腳卻比一般人的大,於是她想方設法地掩蓋這個缺點,
西施圖片欣賞(20張)因為她喜歡跳舞,所以她經常穿長裙,又為自己特製了一雙木屐,結果因為鞋子高了一塊,不但看不出來腳大,還因為走路時左右搖擺,加之長裙飄飄,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風姿。
C. 四大美女中楊玉環的封號是什麼
封號如下:
楊玉環,四大美女中位列第四位,對應的稱號是「羞花」。
傳說楊玉環剛剛入宮的時候,在花園賞花時無意間碰見了含羞草的葉子,含羞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為了奉承自己的主子,便說這是因為楊玉環太美麗的緣故,讓花草都自慚形穢,害羞的不敢抬頭,於是從此之後楊玉環便有了「羞花」稱號。
簡介:
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它的復葉酷似芙蓉枝,點點對稱,宛如鳥羽。植株上綴以數朵談紅色的小花,狀若楊梅。人們用手一指,它那羽狀小葉便很快閉合,葉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為純潔和朴實,才那樣忸怩、嬌羞,所以人們都叫它「含羞草」。
D.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四個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其中西施居首。E. 四大美女之楊貴妃是誰
楊玉環我們都知道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唐玄宗的最寵愛的貴妃。
歷史上稱贊楊玉環的詩句不少,更是傳出「六宮粉黛無顏色,回眸一笑百媚生」,楊玉環也的確有閉月羞花之貌,傾國傾城的舞藝,更是精通音律的才女。
楊玉環本是壽王李瑁的妃子,李瑁又是唐玄宗的兒子,所以楊玉環本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兒。
唐玄宗最喜愛的妃子武惠妃死去後,唐玄宗整天都不開心,當時侍奉皇帝的內侍總管高力士看見皇帝不開心又聽聞壽王妃天姿國色,而且能歌善舞,就向皇帝推薦了。
進宮後,唐玄宗看壽王妃果然長得國色天香,驚為天人。
楊玉環更是精通舞樂,唐玄宗心動了,但是楊玉環是自己的兒媳婦兒! 內侍總管高力士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出主意,讓壽王妃去給武惠妃守孝。
就這樣,楊玉環被唐玄宗下令出家守孝,就不再是壽王妃。
後來才被唐玄宗接到宮里做了自己的貴妃。
(5)楊貴妃屬於四大美女中的哪個擴展閱讀:
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
唐朝時期後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堂妹。
性格婉順,姿質豐艷,擅長歌舞,通曉音律。
嫁給壽王李瑁為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為女道士,後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F.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名
1、楊貴妃(中國四大美女之一)一般指楊玉環
2、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 、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G. 四大美女楊貴妃生平簡介
楊貴妃是唐朝時期有名的美人兒,也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下面是我為你搜集四大美女楊貴妃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四大美女楊貴妃生平簡介
楊貴妃,原名楊玉,據說她幼時父母稱之為玉奴,成年後稱之為玉娘,直至封為貴妃,才叫玉環,楊玉環生於公元719年,卒於公元756年,號太真。楊玉環出生在官宦世家,她的父親是楊玄琰,曾是蜀州司戶。
關於她的出生地,史上眾說紛紜。但大多數 歷史 學家認為,既然她的父親曾是蜀州司戶,那麼楊玉環的家鄉應該就在蜀州一代,也就是現在的四川成都。
楊玉環不僅是中國四大美人之一,更是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貴妃,也是皇帝的紅顏,朝廷的禍水。
閉月羞花,“羞花”二字,便是來源於楊玉環。相傳楊玉環剛入宮時,不得君王召見,中日悶悶不樂,一日,楊玉環和宮女們在花園賞花,楊玉環無意間碰到了含羞草,含羞草的葉子立馬閉合起來,宮女都說這是花兒見到楊玉環的美貌,自覺比不上,所以害羞得低頭了。唐玄宗聽到宮里與這么一個美人兒,立馬召見了,從此以後,楊玉環就成了“羞花”的美人。
楊玉環一生也頗為坎坷,先是壽王李瑁的妃子,因為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上,所以在武惠妃死後,令楊玉環盡孝出家,又被再接回宮中,成了貴妃。“太真”的名號,便是楊玉環出家的時候,封的“太真妃”。
而關於楊貴妃的死,歷史上也沒有定論,有的學者認為楊貴妃在馬嵬坡懸梁自盡;有的學者認為楊貴妃被唐玄宗遣送東瀛;更有的學者認為楊貴妃是吞金而死……無論如何,馬嵬坡一戰後,美人是香消玉殞了。
四大美女楊貴妃是哪裡人
歷史上對於楊貴妃是哪裡人還是有很多的糾紛的,有的說楊貴妃是現在山西的,也有的說是陝西的,河南的,廣西的,更有人說楊貴妃是四川的,楊貴妃出生於官宦世家,其父曾經在四川任命為官,她的高祖父在唐朝初的時候被李世民所殺,楊貴妃的父親在她十歲時去世,後楊貴妃被其三叔所養。
楊貴妃從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受到的 教育 也很好,由此具有了一定的 文化 教養,並且對歌舞十分的擅長,最擅長的就是彈 琵琶 。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唐玄宗因為見到楊貴妃的第一眼就愛上了她,不顧楊貴妃是自己兒子的妃子將其納為妃子,對楊貴妃的寵愛也是集於她一身,這些估計都和楊貴妃的美麗容顏有關, 傳說 中楊貴妃天生麗質難自棄,有著閉月羞花的容貌,很溫柔,從不過問朝政,也不插手國家大事,但是她善於抓住唐玄宗的心,通過音樂 舞蹈 來使唐玄宗對自己痴迷,楊貴妃善於舞蹈,有人曾說楊貴妃在舞蹈的時候,姿態優美,身輕敏捷,翩翩起舞猶如彩蝶紛飛。
楊貴妃之美不僅能夠迷住唐玄宗,而且也迷住了其他的人,據說與楊貴妃有私情的人也還是有幾個,雖然一直是貴妃,沒有被封為皇後,卻過著和皇後同樣的待遇,但是紅顏多薄命,楊貴妃最後還是被賜死於馬嵬坡,死於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就是與她有私情的安祿山。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 故事
唐明皇也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他也是唐朝在為最久的皇帝,年輕的時候,因明果斷,知曉音律,並且相貌俊美,深受女子的愛慕,早在之前將唐朝發展到最興盛的時期,很有才華,做事也非常的有主見。
楊貴妃最開始是嫁給唐玄宗的兒子李帽,楊貴妃嫁給李帽五年,其恩愛之極,後來楊貴妃和唐玄宗見面後,唐玄宗就被楊貴妃的美貌所迷住,不顧一切的想 辦法 將楊貴妃納為了妃子,這個按倫理來說就是亂倫,也因為楊貴妃曾是李帽的妃子,所以也成了唐玄宗一直沒有將楊貴妃立為皇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玄宗非常的寵愛楊貴妃,有句詩叫做:“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看來這唐玄宗愛美人已經達到這個地步了,並且為了楊貴妃修建華清池讓其在華清池中沐浴。
但是所謂紅顏薄命,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唐玄宗愛環為其修建華清池,給其所有鍾愛之物,以及新鮮的千里之外的荔枝,只看到了長生殿的恩恩愛愛長長久久朝朝暮暮,卻也不知道楊貴妃一人時在後宮中獨自飲酒消愁,以及面對著眾多嬪妃的暗裡陰招,一個女人要遭受這些,卻只為留在一個男人的身邊,後來的唐玄宗為了帝國形式的危機,賜了白娟讓楊貴妃在馬嵬坡自殺,一抹紅顏就這樣的煙消雲散於世間。
猜你喜歡:
1. 歷史人物貂蟬的簡介
2. 古代美女楊玉環的死亡原因介紹
3. 楊貴妃的生平介紹
4. 楊玉環簡介資料
5. 四大美女楊玉環是哪裡人
6. 楊玉環畫像是怎麼樣的
H. 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誰楊貴妃到底是誰
西施,貂蟬,楊貴妃,王昭君
I. 正史中的四大美女:楊貴妃,西施,貂蟬,王昭君
四大美女: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這四大美女,婦孺皆知,有各種浪漫的故事流傳,正式中如何記載呢,接下來一一列舉。
先說記載最多的楊貴妃。
楊貴妃
楊貴妃確有其人,新唐書和舊唐書均有記載。但是,這兩本正史都沒記載她的名字,就連白居易的《長恨歌》也只說是楊家之女,並沒有說她的姓名。真正提到她的名字是一本叫做《明皇雜要》的書,這本書是在楊玉環死後一百多年的時候寫的。看看這個名字,大概就是像現在的八卦新聞一樣,捕風捉影的概率大一些。後代也就延續了這本書中提到的楊玉環這個名字。或許我們叫了一千多年的這個名字本身都極可能是錯的。
既然說多四大美女,那就看看《新唐書》中關於她的美貌的寫法吧。
新唐書原文如下:
玄宗貴妃楊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帝大悅,遂專房宴,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後等。
原文翻譯:
玄宗貴妃楊氏,是隋代梁郡通守楊汪的四世孫女。其家後來徙居入籍蒲州,便成了永樂縣人。楊氏幼孤,養於叔父家。起初成為壽王之妃。開元二十四年(736),武惠妃逝世,後廷妃嬪中沒有合於玄宗心意的人。有人上言說壽王妃容貌秀美,天生麗質,可以充入後宮,便召她進入禁中,玄宗大為稱異,便命楊玉環自請度為女道士,給予宮中女官之職,號為「太真」。另為壽王娶韋昭訓之女為妃,而太真從此得到玄宗的寵幸。她能歌善舞,精通音律,而且聰明穎悟,智算過人,先事迎逢,合於上意。玄宗大喜,於是受寵專房,宮中號稱「娘子」,禮儀與皇後相等。
新唐書中關於楊貴妃的傳記也就是幾百字,不到一千字,關於容貌的就這么多。貌似也沒寫長得多麼的誇張呀。李隆基第一次見到楊玉環的時候,李隆基56歲,楊玉環22歲。這個年紀相差太大了。估計李隆基早已經將後宮中的各位嬪妃們看膩歪了,來一個新鮮的,長的差不多的估計就很喜歡了吧。針對楊玉環,後世有誇大之嫌。
至於楊貴妃的其他事跡,跟流傳的差不多,再次就不贅述了。
王昭君
雖然楊貴妃的容貌史書中並沒有寫多少,但是最起碼還寫了將近一千個字來記錄這個人。但是王昭君可就慘了。《漢書》關於王昭君的描寫出現在《匈奴傳下》(漢書將匈奴傳分了上下兩篇)關於王昭君的描寫就幾十個字。
王昭君,名牆(後漢書寫作嬙)字昭君。匈奴呼韓邪單於求一個漢家女子來通婚,漢元帝從宮中選良家女子王昭君給匈奴單於,這個女子就是王昭君,然後呼韓邪單於封了王昭君為寧胡閼氏(yan 閼氏是匈奴管他們的皇後的稱呼,寧胡嗎,就是是胡人安寧,胡人是匈奴的自稱,可不是貶義),給王昭君的這個稱呼可不是呼韓邪單於唯一的皇後,最大的皇後是大閼氏,也就是說王昭君在匈奴後宮不是地位最高的。王昭君跟呼韓邪單於生了個兒子,後來被封為匈奴右渠王,這個地位還比較高,在匈奴單於兒子中,算得上第二第三的位置了。後來呼韓邪單於死了,王昭君又做了呼韓邪單於的繼任者,也就是呼韓邪單於的大兒子的老婆,又生了兩個女兒。後來漢朝還派王昭君的哥哥出使匈奴,王昭君的各個被封為和親侯。後來王昭君的女兒還作為人質,在漢哀帝時期進入漢朝侍奉過太後。
好了,《漢書》中關於王昭君的描寫就這么多了,沒其他的了。關於容貌隻字未提,像什麼讓畫師作畫,沒給錢之類的說法更是隻字未提。
再說一下,昭君出塞的大背景。其實昭君出塞的時候,匈奴已經很弱了,完全被漢朝壓制。不是像歷史演義的那樣,昭君是擔負了什麼歷史使命。如果昭君不去,漢朝就要被匈奴吞並了一樣。那會的匈奴單於是向漢朝求和來的,匈奴單於是希望漢朝賞賜一個漢女給他。如果真的是和親,王昭君的地位根本不夠啊。即使不是公主,最起碼也得是一個翁主(漢朝規定,只有皇帝的女兒才可以稱公主,諸侯王的女兒稱翁主)。
《後漢書》關於昭君的文字多一點,而且也寫的詳細一點,請參考如下: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這里還寫了一點王昭君的容貌。但是背景交代的很清楚,匈奴單於來朝,就是匈奴都到了低三下四的要來漢朝拜大哥了。《漢書》的作者是班固,東漢人。《後漢書》的作者范曄是南朝宋人。范曄距離昭君都好幾百年了,估計范曄也有很大的演繹成分。在此以漢書為准,後漢書的僅供參考。
好了,剩下的兩位就很簡單了。
貂蟬
正史無記載。任何的正史,包括《三國志》均無記載。如果真的像《三國演義》里描寫的那樣,對除掉董卓,勾引呂布做出了那麼大的貢獻,《三國志》不可能一個字都沒提。陳壽在寫三國志的時候,處於晉朝初年,曹魏的廢帝還沒死呢。陳壽距離三國是很近的。如果真有貂蟬其人,陳壽不可能如此的忘卻。易中天在品三國中大概提過貂蟬的來龍去脈。貂蟬不是一個人名,是負責管理貂蟬冠的一個女官的官名。關於貂蟬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元雜劇。好了,說到這里,大家就可以很確定的認為,貂蟬完全是虛構的了。
西施
西施也很簡單,正史無記載,隻字未提。關於西施生活的年代,史料就很少,再加上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留下來的就更少了。能參考的就一本《史記》。最起碼太史公先生,對西施隻字未提。跟范蠡離開越國,泛舟海上什麼的。關於范蠡的這些事情,太史公在《越王勾踐世家》中做了詳細的記載,但是就沒提范蠡還有個紅顏知己。關於什麼時候開始流傳大美女西施的,俺不知道,也沒做過考證,也沒見到那個專家的考證。但是最起碼在宋朝就有了,因為蘇東坡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中是提到西施了。或許西施真有其人吧,而且也漂亮,只是我們現在的史料太少了。如果考古能找到范蠡的墓,可以考證一下,范蠡身邊是不是還有一個西施,再還原一下,看看是不是個大美女。
四大美女在正史中就是這樣記載的。也不知道是誰,拼湊了這四個人為四大美女。或許這四位美女,不僅僅是長的漂亮吧。更主要的是這四位美女都有政治使命,都肩負了一個國家的興旺。王昭君初始匈奴,西施滅了吳國,貂蟬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挽救漢家江山,楊貴妃的正面意義差了點,是讓唐朝由盛轉衰的,但是或許也可以做一個反面的很好的例子吧,畢竟楊貴妃也不像妲己那樣窮凶極惡。
J. 古代四大美女是哪幾位
四大美女是指中國古代的貂蟬、西施、王昭君和楊貴妃。
1、西施,本名施夷光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 ,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2、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漢元帝時期宮女。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3、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4、楊玉環,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1、沉魚——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又稱「浣紗女」。是春秋時期越國美女。後被世人尊稱為「西子」。西施生活的年代越國臣服於吳國,隨時都有被滅國的危險。
當時的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直謀求越國的強大,可以戰勝吳國。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西施擔當起了這一國家重任。西施天生麗質、容貌出眾。因此她被越王勾踐選中送給了當時的吳王夫差,而西施也憑借他冠古一絕的美色贏得了夫差的寵愛。
2、落雁——王昭君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王昭君為維護漢匈關系的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匈奴生活近半個世紀,而昭君出塞的故事也流傳千古。
3、閉月——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羞花——楊玉環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子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
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