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楚國和秦國,哪個人口多些
這位仁兄的問題不是十分清楚
你並沒有說是哪一時期的秦國和楚國
春秋時期,秦國雖然也曾稱霸.但由於地處偏西,仍被視作小國.
到秦孝公初年時,由於常年戰亂.秦國人口銳減,除老者以及婦女,幾乎沒有男丁.男人下至垂髫上至黃發都參軍打仗.
商鞅變法後,秦國真正走上富強的道路.人口殷實起來.
但
,
直到秦始皇滅六國前.秦國人口始終不是最多的,始終少於楚國.
國人才鼎盛,疆域最廣,人口最多.
所以正確答案是楚國.
Ⅱ 安國君獨寵華陽夫人多年,華陽夫人有著多大的魅力
所以,安國君無論是為了美人,還是江山,都會獨寵華陽夫人的。你想,魚與熊掌兼得,安國君把美人和江山都攬在懷里,何樂而不為呢?安國君在熬了14年太子後,終於如願以償坐上了秦王的寶座,雖然僅有短短的三天,但也此生無憾了。皓鑭的婆婆華陽夫人正是具備了很重要的這幾點,雖然沒有親生的子女,仍然受到安國君的獨寵。後來還依靠繼承秦王的養子子楚,避免了安國君百年之後自己失去權利的困境,一直活到她的孫子秦始皇十七年才去世。
Ⅲ 秦國歷史上有哪些女人物
趙姬,贏政他媽,就是秦始皇他媽
宣太後羋八子 ,楚國人,
據現在考古研究,有人說兵馬俑可能是羋八子的陪葬
Ⅳ 秦國與楚國聯姻的公主是哪個
歷史上有記載的秦國與楚國聯姻如下:
秦女——楚成王
秦景公妹秦嬴——楚共王
秦女伯嬴——楚平王
秦惠王——楚女宣太後
秦女——楚懷王
秦女——楚襄王
秦孝文王——楚女華陽夫人
秦女——楚襄王
很多都是沒有名字的,只是歷史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浪花。
Ⅳ 齊、楚、魏、韓、趙、燕、秦國大小排名
按照面積大小分類:
1.楚面積大約50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都城郢,後遷至壽春,最大時疆域包括湖北、湖南、江西、貴州部分、重慶、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山東西南、江蘇南部、浙江北部,面積大概有150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500萬。
2.秦面積大約30萬平千米,人口300萬(蘇秦時期)
都成雍,後遷至咸陽,疆域包括陝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塊)、河南西部(一小塊)、甘肅東南部、四川部分。長平之戰前四川應該大部分劃入秦地,面積大概可以達到80萬平方千米,人口400餘萬。
3.燕面積大約2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萬
都城薊(天津薊縣),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遼寧南部,內蒙部分地區,後來拓展到朝鮮半島(面積會超過蘇秦時期,大約25萬平方千米)
4.趙面積大約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350萬
都城邯鄲,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東部、河南北部、山東西部等的部分地區。
5.齊面積大約15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都城臨淄,疆域包括山東大部、河北東南部(一小塊),江蘇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區。
6.魏面積大約10萬平方千米,人口500萬
都城安邑,後遷至開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塊)、河南中部、東部、安徽西北部(一小塊)
7.韓面積大約9萬平方千米,人口300萬
都城平陽,後遷至新鄭,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
陝西東南部(一小塊),長平之戰前山西領土全部劃給趙國,韓國面積這時大概只剩下不到3萬平方千米。)
Ⅵ 歷史楚國好還是秦國好
這個要看你從哪個角度考慮了,從百姓安居樂業和秦國人的角度,依然是秦國了,從楚地英雄情節和後期反抗暴政的角度,當時是楚國好
Ⅶ 楚國女人的身體跟秦國有什麼不同
秦國在西方,楚國在南方!首先秦國女人身高肯定比楚國高!但是秦國人吃的憋,美女肯定沒有楚國女人,長得漂亮,皮膚光滑?
Ⅷ 秦國和楚國有什麼仇
秦國和楚國並沒有什麼仇,兩國還經常聯姻 楚懷王再次向張儀就範,最終宣布加入「北約」,不是楚懷王膽小懦弱,而是別有原由。這要說說秦楚的邦交歷史。秦國王室女子,據統計,在春秋及戰國時代出嫁在外的共十三次,其中嫁往楚國的秦女達五次。無論是秦王室女子出嫁國外,還是外國女子嫁給秦國王室,秦與楚的聯姻都比對其它諸侯國多達一倍至五倍(比如楚平王的兒子太子建娶了秦國美麗公女,但立刻又被老爹奪去)。這種親密關系,隱隱約約地透露出秦、楚兩國的歷史上有著不同尋常的淵源。如果追根溯源,可以清楚地發現秦、楚兩國的祖先有極密切的血緣關系。秦人嬴姓,楚人熊姓。古音贏、熊相通。同時,自從春秋中期,秦穆公在崤之戰失利於晉人,楚人在南北戰爭中也敗於晉人,秦楚就開始雙雙聯起手來,結盟抗晉,秦軍長期襲擾晉國西境,牽制和削弱了晉的兵力,有助於楚國在中原地帶開展爭霸作戰行動。秦國還直接派兵協同楚師進攻中原,如公元前547年,秦、楚合兵侵鄭。
楚國幾次遇到危難,都得到秦軍的有力支持。如楚莊王初年,「楚大飢,戎伐其西南。」秦國則出師會合楚人滅庸,消除了重患。後來,楚人被東邊的吳王攻破,又是秦人響應申包胥的哭號前來營救。
秦楚前後百年相安無戰事乃至患難與共的特殊歷史關系,迤邐到了戰國以後,誤導了楚王族,特別是楚王族中守舊的政治勢力,如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夫人鄭袖等。他們貪求利慾,鼠目寸光,不顧秦在戰國中期以後崛起的事實以及秦對楚構成的威脅性,也不顧諸侯格局出現的新變化,仍然恪守傳統的親秦政策。這種氛圍影響下,楚懷王總是對秦國抱有希望和幻想,禁不起誘惑就親近秦國。刻舟求劍這個成語就是說楚人的,楚人總是固守與秦的交好歷史,真是不知事移時變啊。
Ⅸ 秦國最強、齊國最富、楚國最大,為何會有這樣的評價
秦國最強、齊國最富、楚國最大,為何會有這樣的評價?因為這就是真實情況。秦滅六國時,楚國的領土不亞於秦。戰國中期,楚國的面積比秦國大得多。長期以來,楚國曾是戰國時期最大的附庸國。楚國不僅幅員遼闊,而且人口眾多。因此,當秦國摧毀楚國時,它需要60萬軍隊。楚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也被稱為大國。
楚國是戰國時期七大英雄中最大的一個。在它的全盛時期,它被稱為「五千英里,一百萬盔甲,數千輛汽車和一萬匹馬」。楚國不僅領土遼闊,而且還摧毀了南方40多個諸侯國。因此,說楚不強是錯誤的。然而,楚國雖然是南方最強大的附庸國,卻在戰國時期的合並戰爭中敗給了秦國。此後,楚國幾乎「失去了每一個秦」,失去了上雍、方陵、巫山等地,逐漸成為秦國欺凌和攻擊的對象。
Ⅹ 秦國有幾位公主嫁到楚國的
歷史上戰國時期是楚國有兩位公主嫁到秦國去。
其一是羋姝,為楚國嫡出公主,嫁到秦國做王後,生下公子嬴盪(秦武王)。
其二是羋月,為楚國庶出公主,陪嫁秦國,但是很受秦惠文王喜愛,生下公子嬴稷,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宣太後羋月對楚國懷有敵意與其子接連功楚,楚國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