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搜索 > 漢朝怎麼形容美女

漢朝怎麼形容美女

發布時間:2022-11-18 02:38:36

『壹』 描寫「漢代古裝美女」的詩句有哪些

  1.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____崔護《題都城南庄》

  2.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____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3.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____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4.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____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5.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____李白《怨情》

  6.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____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7.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____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8.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關雎》

  9.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____劉徹《秋風辭》

  10.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____李白《妾薄命》

  11.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____林傑《乞巧》

  12.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3.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14.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____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5. 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____蘇軾《蝶戀花·春景》

  16.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____李延年《李延年歌》

  17.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____魚玄機《贈鄰女 / 寄李億員外》

  18.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____白居易《後宮詞》

  19.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____李白《春思》

  20.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____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21. 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____李白《古意》

  22.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____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23.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____葉夢得《虞美人·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24.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

  25.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26.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____黃庭堅《登快閣》

  27.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____歐陽修《長相思·花似伊》

  28.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____李白《越中覽古》

  29.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____李商隱《霜月》

  30. 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____秦觀《南歌子·香墨彎彎畫》

  31. 戚姬髡發入舂市,萬古共悲辛。____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32. 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____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33.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____李白《清平調·其二》

  34.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____王建《宮中調笑·團扇》

  35.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____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36.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____張籍《征婦怨》

  37.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____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38. 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____韋庄《女冠子·昨夜夜半》

  39.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____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 古意 / 獨不見》

  40.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____金昌緒《春怨 / 伊州歌》

  41.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____元稹《行宮》

  42.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____韋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43.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____韋庄《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44.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____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45.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____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6.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____劉克庄《玉樓春·戲林推》

  47.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____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48.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____李白《長相思·其一》

『貳』 請推薦幾首漢代贊美女子的詩詞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其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曹植《洛神賦》

『叄』 漢代女子美的標准求詳細的!

中國漢代以前,人們對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晉,才開始著重

於裝飾。魏文帝喜歡打扮華麗並將頭發挽成蟬翼形的妃子。唐朝是開放社會,容許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體態美是額寬、臉圓、體胖。
唐朝以後沒有定論。宋朝以後,大致是以觀音菩薩的本貌作為女性美的高標准,各個時代所雕塑繪畫的觀音菩薩,就是當時審美標準的具體說明。
時代對美的詮釋更是大相徑庭。唐代世人又以體態豐腴、豐胸肥臀的楊玉環為美;但是到了宋代人們以「身輕如燕,身姿窈窕的趙飛燕(漢代)為最美」。
古代中國美女的三圍標准:當今社會,女人的身材標准已經漸漸模糊,有的豐滿成熟,有的纖瘦清純,各有各的追求者。17世紀,佛蘭德畫家魯本斯所畫的婦女,在當今是不會被當作「美」的典型的,她們蒼白的臉上略帶粉紅色,顯得光彩奪目。
胸圍:古代中國人對女性的胸圍要求不高,對擁有一雙豐滿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頗不以為然。其實,古代男子欣賞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腰圍:公元前6世紀的楚靈王偏愛細腰女子;與楚襄王同時的楚人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賦》中,對那位漂亮的「東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寫有所偏愛。不過,纖細腰身,荊楚一帶的風尚。而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只要腰身和整個身材配合得宜,寬與窄都無所謂,美其名曰「小蠻腰」;細腰美其曰「楊柳腰」。具有「曲線玲瓏」之美。
臀圍:它的豐滿與否,成為古代中國美女的重要件之一。其原因,中國人認為臀部渾圓的女人會多生孩子。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代農業社會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肆』 形容漢朝女人美麗的詩句

1. 關於漢朝的詩句
關於漢朝的詩句 1. 關於漢代古詩
江南 漢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①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注釋】 ①田田:形容蓮葉茂盛的樣子。

【品評】 本篇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詩歌採用民間情歌常用的比興、雙關手 法,以「蓮」諧「憐」,象徵愛情,以魚兒戲水於蓮葉問來暗喻青年男女在勞 動中相互愛戀的歡樂情景。

格調清新健康。詩歌的開頭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動的 江南景緻。

後四句以東、西、南、北並列,方位的變化以魚兒的游動為依據, 顯得活潑、自然、有趣。句式復沓而略有變化,是《詩經》的傳統手法,用在 這里,更令人聯想到采蓮人在湖中泛舟來往、歌聲相和相應的情景。

詩中沒有 一字直接寫人,但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 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氣,領略到采蓮人內心的歡樂。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注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一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古代的一種蔬菜. 晞:曬干.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秋季.節,時節,節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條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鬱郁蔥蔥, 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 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 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 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 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 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一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一首名作.詩中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園子里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幹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樣,一直向東流入大海,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古 歌 漢樂府民歌 秋風蕭蕭愁殺人, 出亦愁, 入亦愁。

座中何人, 誰不懷憂? 令我白頭。 胡地多飆風,① 樹木何修修。

② 離家日趨遠, 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 腸中車輪轉。

③ 【注釋】 ①飆(音標)風:暴風。 ②修修:鳥尾乾枯不潤澤貌,這里藉以形容樹木被 風吹得乾枯如鳥尾。

③思:悲。末二句是說難言的悲感回環在心裡,好象車 輪滾來滾去。

【品評】 這是一首客居胡地的遊子思鄉之歌。詩歌用質朴的語言抒寫了濃重的思鄉愁緒,氣氛慘烈。

詩的開端即以蕭瑟秋風與一天愁雲慘霧,以羈旅之身而置此 秋風落葉之時怎能不感到鄉思難任,「愁殺人」也!「出亦愁,入亦愁」,真是愁腸百結,凄苦萬狀,無由解脫。面對瑟瑟秋風,舉座之人「誰不懷憂」? 「我」更是鄉愁莫釋,愁白了頭!「胡地多飆風」寫出了邊遠之地的荒曠,同時也透露出漂泊者心境的凄涼,他就象、被胡地飆風吹枯的樹木一樣,是那麼 的委頓不堪。

「離家」二句直點主題,離家越遠,鄉愁越重,以至身體消瘦,衣帶漸寬。如此鄉愁難以言表,它就象那車輪滾來滾去,把一顆心輾得粉碎, 令人痛楚不堪。

這首詩以景與情,情懷激動,一瀉而下,扣人心弦。尤其是最後兩句以「車輪」比喻回環於心的悲哀,形象而深刻,令人彷彿也能感受到那往復輾轉的無限痛楚。
2. 關於漢朝的古詩有哪些
漢代詩歌,中國西漢初至東漢末大約400年間的詩歌創作。包括文人創作和民間歌謠,而以兩漢樂府和東漢末年的文人五言詩成就最高。

西漢文人詩主要有以劉邦《大風歌》為代表的楚歌,傳統典雅的四言詩以韋孟《諷諫詩》等為代表。直到東漢時期,在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才開始出現。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詩。其後文人五言詩如雨後春筍,如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贈婦詩》、趙壹的《刺世疾邪詩》等。其中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的,是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
3. 【描寫漢朝大將軍的神力與箭法精熟的句子
題目 塞下曲①作者 盧綸內容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②.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③.題解 這首寫夜獵的小詩,卻含有耐入尋味的哲理.將軍只見風吹草動,便疑有虎,一箭射去,結果被假象所迷惑,箭中於石上.這說明,不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就看不出事情的真相,如果盲目行動,就必然造成某種失誤.注釋 ①、《塞下曲》:唐代樂府詩題,出於漢樂府《出塞》、《入塞》等曲,屬《橫吹曲辭》.一作《和張僕射塞下曲》原作六首,此為第二首.②、草驚風:本「風從虎」的傳說.風吹草動,即以為有虎.夜引弓:指夜間打獵.引:拉(弓弦).此二句言將軍在夜間看見風吹草動,即認為有老虎來了,於是開弓便射.③此二句用李廣故事,寫將軍的武勇.《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 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平明:清早.白羽:箭桿上的白色羽毛,此用作箭的代名.沒:陷入.石棱:石縫.凸出的角叫棱.。
4. 急求描寫漢朝的古詩
相逢行

00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

00不知何年少?夾轂問君家。

00君家誠易知,易知復難忘;

00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00堂上置樽酒⑶,作使邯鄲倡⑷。

00中庭生桂樹⑸,華燈何煌煌⑹。

00兄弟兩三人⑺,中子為侍郎⑻;

00五日一來歸⑼,道上自生光;

00黃金絡馬頭,觀者盈道傍。

00入門時左顧⑽,但見雙鴛鴦⑾;

00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00音聲何噰噰⑿,鶴鳴東西廂。

00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

00小婦無所為,挾瑟上高堂:

00「丈人且安坐,調絲方未央。」
5. 描寫「漢朝美人」詩詞有哪些
1、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 ——葉夢得《虞美人·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2、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蘇軾《賀新郎·夏景》

3、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 ——張籍《征婦怨》

4、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薄倖夫。 ——徐再思《陽春曲·閨怨》

5、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6、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韋庄《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7、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8、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王昌齡《閨怨》

9、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李白《春思》

10、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薛逢《宮詞》

11、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詞二首》

12、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 ——張籍《征婦怨》

13、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14、妖嬈艷態,妒風笑月,長殢東君。 ——李清照《慶清朝·禁幄低張》

15、槐陰別院宜清晝,入座春風秀。美人圖子阿誰留。 ——元好問《虞美人·槐陰別院宜清晝》

16、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歐陽修《訴衷情·眉意》
6. 關於漢朝的古詩 寫兩首
導航 詩詞鑒賞(漢朝)2011-08-05 | hermit_liu | 轉藏(9)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出處】 漢·李延年《佳人歌》【鑒賞】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這兩句詩是說這位美人回眸一顧盼,千嬌百媚,使得全國全城的人無不扭轉頭來看她一眼。

「傾國傾城」的典故就出自這首歌;但是這句詩後來變成了咒罵女人禍國之詞,說淫盪的女人迷惑了君王,就會把君王的國家傾覆了。李延年為將他妹妹進呈給漢武帝,特地教人在漢武帝面前唱這首歌。

當漢武帝想見這么一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美人時,李延年就帶他妹妹朝見。果然,這位李家小姐的確冰肌玉骨,國色天香,舞藝超群,深得漢武帝寵幸,隨即被封為李夫人。

【原詩】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出處】 漢·秦嘉《贈婦詩》【鑒賞】 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生命短暫,而一生中又有太多不順利的事。【原詩】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

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省書情凄愴,臨食不能飯。

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長夜不能眠,伏枕獨展轉。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居異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出處】 漢·劉細君《悲愁歌》【鑒賞】 常居異域,內心非常憂傷,真願自己能變作黃鵠飛回故鄉。【原詩】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牆, 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 願為黃鶴兮歸故鄉。

男兒愛後婦,女子重前夫。【出處】 漢·辛延年《羽林郎》【鑒賞】 男子多半是喜歡新娶的媳婦,而女子卻總是鍾愛她的原嫁丈夫。

【原詩】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

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

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

銀鞍何煜爚,翠蓋空踟躕。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

就我求珍餚,金盤膾鯉魚。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裙。

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男兒愛後婦,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

多謝金吾子,私愛徒區區。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出處】 漢·劉邦《大風歌》【鑒賞】 劉邦平定天下後,回到故鄉沛縣,邀請舊日好友一起飲酒慶祝,喝到醉醺醺的時候,劉邦一面擊築,一面唱這首《大風歌》。前兩句詩氣魄豪壯,雄邁飛揚,充分表現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滿,意氣風以的氣概。

後一句詩表達了劉邦要鞏固他的統治,急須招攬人才的心情,依據史書記載,劉邦唱此歌時,"泣下數行",可見他情緒十分激動。【原詩】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出處】 漢·張衡《四愁歌》【鑒賞】 我所思念的人兒住在泰山,我很想去尋找他,但是路上有梁父山的阻隔,要想穿過它實在非常困難。

泰山古代都寫作太山。梁父山是泰山下的小山。

這首四愁歌描寫作者四面遠人,內心愁苦萬分。後人常引用「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

兩句詩,來表示對情人或理想的追求與嚮往;只是前途坎坷多阻,想要達成心願實在不容易。【原詩】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崐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贈我金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

側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路遠莫致倚峙踞,何為懷憂心煩紆?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綉段,何以報之青玉案?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男兒重意氣,何為錢刀為!【出處】 漢·卓文君《白頭吟》【鑒賞】 原詩中的「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這兩句是卓文君自喻其人格純潔如玉。皚:白色,通常用來形容雪的潔白。

皎:皎潔,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潔白光明的意思,但也不專指月光,如《詩經·小雅》有「皎皎白駒」之句。「聞君有兩意」:兩意,指兩條心。

說的是司馬相如另有所愛——欲納茂陵女為妾。「竹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詩人用竹樹尾的搖動和魚尾的搖動來形容動搖意志、愛情不堅定。

錢刀:古時使用的銅錢形狀似刀,故叫做錢刀。這里指愛情不是金錢能買到的。

漢朝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戀愛故事是很動人的。據說,司馬相如窮困時在臨貢富豪卓王孫家作客,在飲宴中偶然見到卓王孫新守寡的女兒文君很美貌,於是彈琴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挑逗文君。

文君果為所動,當夜與相如私奔成都。相如是個貧苦之人,生計無著,過了一陣只好同文君回到臨貢開個小酒店。

卓文君當壚賣酒,卓王孫大為惱怒,不忍愛女拋頭露面為人取笑,只好人一部分財產給她。司馬相如後來到京城向皇帝獻賦,為漢武帝賞識,給他官做。

司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為妾,卓文君聽到此消息,寫了這首白頭吟表示恩情斷絕之意。「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是對司馬相如負心的嚴厲責。
7. 漢代詩
漢代詩歌,中國西漢初至東漢末大約400年間的詩歌創作。

包括文人創作和民間歌謠,而以兩漢樂府和東漢末年的文人五言詩成就最高。漢代詩歌是在《詩經》、《楚辭》和秦、漢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創作、從樂府歌辭到文人徒詩即「古詩」、從四言體到五言體、從騷體到七言體、從敘事詩到抒情詩的發展過程。

漢武帝時期,正式建立樂府官署,由精通音樂的李延年充任協律都尉,負責制定樂譜和訓練樂員,同時大規模地搜集民歌配樂演唱。樂府官署的設置,使漢代民歌得以大量保存,在漢代文人詩壇特別冷落的情況下放射出異常絢爛的光彩,從而形成了中國詩歌史上繼《詩經》、《楚辭》之後的第三個重要發展階段。

漢樂府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其中有些詩揭露了官僚貴族的豪奢與殘暴,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痛苦,展現了漢代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傳達出被壓迫人民憤怒反抗的呼聲。

如《相逢行》、《婦病行》、《東門行》等;有些詩反映了戰爭和徭役帶給人民的痛苦和災難,如《十五從軍征》、《戰城南》、《飲馬長城窟》、《古歌》等;有些詩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愛情和棄婦的痛苦哀怨,如《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蕪》、《白頭吟》、《怨歌行》、《孔雀東南飛》等;還有些詩反映了社會動亂給人們帶來的不幸,如《枯魚過河泣》、《烏生》等等。在藝術上,漢樂府民歌多採用敘事的形式,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如《孤兒行》、《陌上桑》、《孔雀東南飛》;語言朴實凝練,不事雕琢,如《江南》;句式上靈活多樣,有四言、雜言,而其最大貢獻是開創並完成了五言詩的形式,不僅影響到東漢文人五言詩的創作,而且直接為建安詩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與漢樂府民歌比較,漢代文人寫詩的很少。西漢文人詩主要有以劉邦《大風歌》為代表的楚歌,傳統典雅的四言詩以韋孟《諷諫詩》等為代表。

直到東漢時期,在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才開始出現。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詩。

其後文人五言詩如雨後春筍,如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贈婦詩》、趙壹的《刺世疾邪詩》等。其中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的,是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大都是些失意文人,詩中所抒發的大都是他們失志傷時、離愁別怨及人生無常的憂憤情緒,在藝術上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因此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詩的典範。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稱譽它為「五言之冠冕」,給予極高的評價。

漢樂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書·樂志》和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漢代文人詩主要保存在《史記》、《漢書》、《後漢書》以及南朝梁蕭統《文選》、南朝陳徐陵《玉台新詠》中。今人逯欽立輯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
8. 西漢月詩句
找這么多真的很不容易呀!給分呀!!!!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西江月 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

.【西江月 北宋·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西江月 宋·司馬光】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西江月·嘲賈寶玉二首 清·曹雪芹】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西江月 北宋·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麵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

遠山橫黛蘸秋波,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

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

2.西江月 黃庭堅

月仄金盆墮水,雁回醉墨書空。

君詩秀絕雨園蔥,想見衲衣寒擁。

蟻穴夢魂人世,楊花蹤跡風中。

莫將社燕笑秋鴻,處處春山翠重。

.【西江月 北宋·賀鑄】

攜手著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

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難銷夜似年長。

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孤舟枕上。

.【西江月 李祁】

西江月

拾翠亭前水滿,郎官湖上春回。儀龍新碾試瓊杯。更覺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繞江梅。故園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潛能會。

西江月

雲觀三山清露,長生萬鬣青松。瓊王敖珠珥下秋空。一笑滿天鸞鳳。

霧鬢新梳紺綠,霞衣舊佩柔紅。更邀豪俊馭南風。此意平生飛動。

『伍』 漢朝的美女評價標準是

1、手:手如葇荑,意思是要軟而白,所謂纖纖玉指。
2、顏:顏如玉,,象玉一樣澤潤,讓人有撫之慾望,古代有暖玉一說,即取新玉交處子佩帶,以至陰至陽之體暖玉而促玉質提升。
3、膚:膚如凝脂,白而嫩滑。
4、腳:金蓮移步,腳要小,盈盈可握。這一點在明清被理學家發展到極致,女人被裹腳,不可取。
5、胖瘦:觀漢、晉、唐代壁畫和存世佛造像,多為豐腴之女,說明以膄以瘦的標准在改變。但基本的要求,象皮膚、容顏、手腳等的標准還是不變的。

人物介紹 漢成帝皇後(前45年—前1年)名宜主,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長安宮人.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故人們稱其為「飛燕」。 趙飛燕出生後便被父母丟棄,三天後仍然活著,父母也覺得奇怪,就開始哺育她。稍大後,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陽阿公主府,開始學習歌舞。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眾. 漢成帝劉騖喜歡游樂,經常與富平候張放出外尋歡作樂,他在陽阿公主家見到趙飛燕後,大為歡喜,就召她入宮,封為婕妤,極為寵愛,後又廢了許皇後,立飛燕為後,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亦被立為昭儀,兩姐妹專寵後宮,顯赫一時。 漢成帝死後,趙飛燕姐妹無子,由定陶王劉欣即位,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太後,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衍即位,後由於其妹合德害死了後宮的皇子,被送去陪葬陪孝成皇帝,趙飛燕則被貶為皇後。 當時民間曾流傳有這樣一首童謠:「燕燕尾涎涎,張公子,時相見。木門倉琅琅,燕飛來,啄皇孫,皇孫死,燕啄矢。」說的就是趙飛燕,燕燕尾涎涎說的是趙飛燕的美貌,木間倉琅琅說的是她將當皇後。 舞後飛燕 我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後,又是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的絕色美人。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完全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艷美時,其中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可見她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我國歷代文人學士在吟詩作賦時多提到她的名字,並且創作了不少以趙飛燕為題材的小說、詩歌、繪畫等文藝作品,唐代詩人徐凝作《漢宮曲》題寫了: 水色簫前流玉霜, 趙家飛燕侍昭陽。 掌中舞罷簫聲絕, 三十六宮秋夜長。 故而使得她精美絕倫的舞蹈技藝,廣為傳誦和發揚。趙飛燕,被稱之我國古代最傑出的舞蹈家是當之無愧的。

『陸』 古代形容婦女漂亮的詞語都有

明眸皓齒
花容月貌
國色天香
傾國傾城
閉月羞花
沉魚落雁
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柒』 形容女生的詞語,古人18種稱呼美女的詞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人看到美女,打招呼的方式千篇一律,有時候還有點唐突。

比如大街上搭訕:嗨,美女,留個聯系方式吧。天啊,這在古代會被人打的,除非你是高衙內。

古人如何搭訕美女呢?

我最服司馬相如,不出聲,不廢話,七弦琴一張,一曲《鳳求凰》,哇塞,追到白富美。

《詩經》第一篇《關雎》上來就告訴我們怎麼搭訕。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如何稱呼美女呢?

現代人通用稱呼:女神,美女,靚女,漂亮姑娘

年輕人之間稱呼:小仙女,小姐姐

社團里稱呼:校花,班花,系花,廠花

二次元:卡哇伊

古代怎麼稱呼美女呢?

通用稱呼

(一)美人

這是古人最古老的稱呼,樸素,簡單,而且源遠流長。

最早出現在詩經,比如《簡兮》: 「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後面歷朝歷代都有使用,我們現在用的「美女」一詞都出自「美人」。

唐朝李賀《染絲上春機》: 「美人懶態燕脂愁,春梭拋擲鳴高樓。」

宋朝蘇軾也有詞句(續麗人行): 「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

即使到了現在,美人這個詞還在使用,存在了2500多年的詞語,足見其生命力。

不過現在各位不要隨便用美人這個詞,因為詞性變了,大街對陌生人喊美人兒,估計一巴掌扇過來是輕的。老老實實叫美女吧。

(二)伊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蒹葭》中的伊人,顯得那麼恬靜,相比窈窕淑女,我更喜歡在水一方的伊人。

宋朝柳永口中的伊人應該是個國色天香的美女,不然為啥會相思消瘦呢?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後來,伊人不再是美女的專屬名詞,也經常用在男人身上,成了中性詞。

比如宋朝戴復古: 「生絹六幅淡墨圖,伊人筆端有造化。」 這里的伊人指的是畫師儒衣陳其姓。

這個詞好像已經很少用了,不管是文章中,還是生活上,伊人基本上不再使用了。不過你要對熟悉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女拽兩句,估計對方也不會反對。

(三)玉人

「二十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是我記住的最出名的一首關於玉人的詩句。

詩經《野有死麕》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這也許是玉人的出處。也有可能是秦穆公的女兒弄玉的別稱,弄玉嫁給了會吹簫的蕭史,引出了一段「弄玉吹簫」的佳話。

不管出處在哪裡,玉人這個詞用的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很多都是優美的詩句。

唐朝元稹《白衣裳》: 「雨濕輕塵隔院香,玉人初著白衣裳。」 穿白衣的美女站在雨後院落中,一幅唯美的圖畫。

唐朝唐彥謙《梅》詩中: 「玉人下瑤台,香風動輕素。畫角弄江城,鳴璫月中墮。」

宋朝黃庭堅《定風波》一詞: 「冠帽斜欹辭醉去,邀定,玉人纖手自磨香。」

大街上喊陌生美女:嗨,玉人。我可沒這個勇氣。文章里金童玉女還在用,但是你確定玉人能寫到文章里?

(四)佳人

漢朝李延年說: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漢武帝劉徹《秋風辭》裡面有: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唐朝詩仙李白《春日行》: 「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佳人成了美女的別稱,而那個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傾城傾國的絕代佳人,可謂是終極美女的形容詞。絕代佳人現代去稱呼,估計對方也會接受的,這個詞劃重點吧!

(五)麗人

氣質上稱呼

(一)閨秀

這個詞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主要形容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

閨秀現在已經不流行了,通俗說法叫富家女,流行說法叫白富美,媒體寫法叫名媛,你要說閨秀,小心被丟到醋缸里。

(二)碧玉

主要是指小戶人家靦腆善良的美麗女子。出自晉朝孫綽《情人碧玉歌》: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

宋朝陸游《無題》: 「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這個詞已經與美女無關了,更多的回歸詞本意,嗯,就是那個綠色,含硅的礦物質。

(三)嬋娟

嬋娟多形容女人姿態美好,代指美女了,當然也可以稱呼月亮,誰叫月亮上有個嫦娥仙子呢?

最早出自漢朝張衡《西京賦》:「嚼清商而卻轉,增嬋娟以此豸。」

李白《飛龍吟》這樣寫: 「後宮嬋娟多花顏,乘鸞飛煙亦不還,騎龍攀天造天關。」

嬋娟貌似更多的被稱呼月亮,不過你要說嬋娟,估計大家也能聽懂你在說什麼,所以這個詞還在,可以放心使用。效果咋樣,不敢保證,應該不會被打。

化妝上稱呼

(一)粉黛

粉黛是古代女人化妝品,白粉來塗面,黛粉來描眉,再點一個絳唇,齊活。後來發現代指美女也是那麼貼切,毫無違和感。漸漸的文人墨客爭相相仿了。

最早是誰開始用的不好說了,但是唐代這個詞已經流行起來,特別是白居易《長恨歌》直接把粉黛放到了熱搜里。

唐朝白居易《長恨歌》也說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後來,晚唐詩人鄭谷在《海棠》中也說道: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宋朝直接把白樂天的原句各種改編,簡直成了皇宮里美女的專名詞。

比如王安石說《虞美人》: 「同輦隨君侍君側,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個詞已經不用了,你說粉黛,大家聯想到的絕對不是美女,估計都以為你要買雅詩蘭黛這類化妝品呢。

(二)紅粉

紅粉最早是女人妝容,早在漢代就有了,《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里有「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後來呢,紅粉也被用來稱呼美女。

唐朝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詩中: 「忽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回。」

紅粉知己目前還在用,紅粉佳人也在用,單獨紅粉沒人用了,你確定說的紅粉不是用來刷牆的?

(三)紅妝

紅妝本來是古代女子在重大儀式中的盛裝,也被用來稱呼女子了。

這不宋朝晁補之就有詩句《好事近》: 「坐中誰唱解愁辭,紅妝勸金盞。」

這個有人用嗎?我感覺應該用不上了,可以有煙熏妝,淡妝,就是沒有紅妝,更沒人用紅妝來稱呼美女。

容貌上稱呼

(一)紅顏

紅顏一般指女人美麗的容顏。比如三國曹植《閨情詩》: 「紅顏韡燁。雲髻嵯峨。」

後來用在美女身上更顯得形象,比如現在也在用紅顏知己一詞。

清朝吳偉業《圓圓曲》: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這里的紅顏就是陳圓圓了。

紅顏和紅粉一樣,提到紅顏也就剩下紅顏知己了,反正你說紅顏,大家也都明白你想說啥,估計也沒人打你,願意用就用吧。

(二)娥眉

最早娥眉稱為蛾眉,出自《詩經碩人》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形容女人的眉毛彎彎的,非常好看。

正因為娥眉只有女人才有,而且非常好看,直接用來代指美女沒什麼問題,總不能男人也長著一對娥眉吧。

宋朝辛棄疾《添字浣溪沙》: 「赤腳未安芳斛穩,娥眉早把橘枝來。」

娥眉不出名了,峨眉山太出名了,你確定你說的不會被人以為是峨眉山嗎?

服飾上稱呼

(一)紅袖

紅袖最初指古代女子襦裙長袖,由於長袖善舞的女人,美到醉人。用紅袖形容長袖翩翩的美女恰如其分,賞心悅目。

杜牧《南陵道中 / 寄遠》: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元稹《遭風》: 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

現在的流行色已經不是大紅色了,不要說水雲袖這種長袖了,你就是穿一件紅色短袖的衣服,都會被人笑話。

你說紅袖,喜歡古龍的以為你再說李紅袖,喜歡網路文學的以為你再說小說網站,反正沒人知道你在誇美女。

(二)金釵

金釵本來是古代女人頭上的金制首飾,由兩股合成,插於發髻的。這個飾品又是只有女人才有,所以也可以用來指美女。

最出名當屬紅樓夢的十二金釵了,一顰一笑十二美,大觀園里處處春。

詩句里的金釵美人又是如何呢?

唐朝韓愈《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 「銀燭未銷窗送曙,金釵半醉座添春。」

宋朝曾幾道《河滿子》: 「可羨鄰姬十五,金釵早嫁王昌。」

由於紅樓夢的出名程度,金釵生命力源遠流長,哪怕現在已經沒有金釵這種飾品了,大家也知道你在說美女,不過是特定的那十二個美女而已。

人名稱呼

(一)飛瓊

許飛瓊原本是傳說中的仙女,西王母的侍女,後泛指仙女或美麗的女子。

清朝納蘭性德《南樓令》: 「將息報飛瓊,蠻箋署小名。」

這個太生僻了,要不是我查資料,我根本不知道還有這個詞,估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詞是說啥吧?

(二)蕭娘

南朝以來,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與之對應,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唐朝徐凝《憶揚州》: 「蕭娘臉下難勝淚,桃葉眉頭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蕭娘肯定不用了,因為我打字的時候連聯想詞都沒有出來。再說娘這個詞形容美女,你想讓她老幾歲?

(三)謝娘

《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氏,字道韞,安西將軍奕之女也。聰識有才辯。」 所以後世稱有才有貌的女子為謝娘。

宋朝晏殊《望漢月》一詞中說: 「謝娘春晚先多愁,更撩亂、絮飛如雪。」

同蕭娘一樣,基本沒人用,而且顯得對方歲數大,這詞比蕭娘還生僻,至少我很少聽過。

其實古代還有很多稱呼美女的詞,只不過即使在古代也是小眾文化,比如似花人,解花語等等。

隨著時代的變遷,語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部分的詞在現在的語境下已經很少使用了。要想這些詞有用武之地,只能穿越回古代,你們准備好了嗎?我已經准備好了,誰給我一個月光寶盒?

圖片來自於網路,有糾立刪。

『捌』 《樂府詩集》:漢代女人究竟有多美

文/阿葭

圖/網路

女性作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一員,自古以來就有數不勝數的文學作品去描寫和贊美女性的容貌美和品德美。

《詩經·衛風·碩人》塑造的女性美便是珠玉在前,它直接寫女性的容貌具體美在哪裡,從身材、衣著、手指、皮膚、頸項、牙齒、嘴巴、到眼睛,無一不是細細道來。

曹植《洛神賦》中描寫美女的片段,其功力更是讓人不贊一詞,但它也是逐一地正面描寫,女性之美一目瞭然,詳細至極:身形、體態、身高、肩膀、腰身、頸項、皮膚、妝容、發髻、眉毛、嘴唇、牙齒、眼睛、酒窩……

司馬相如的《美人賦》、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曹雪芹的《紅樓夢》……

凡此種種,皆是如此。可見,幾千年的文學作品大多是跳不出這樣的慣性框架的。

然而,漢樂府卻是極少直接從肖像去描寫女性的容貌美,它們大多都是重服飾描寫,而少容貌刻畫,這是漢樂府描寫人物時獨特的視角和手法。

例如《陌上桑》中對於羅敷的描寫:

羅敷之美,首先從發式上即可略窺一斑。

倭墮髻,又名墮馬髻,是東漢時最流行的發式之一。

據《後漢書》記載,此發式為東漢權臣梁翼之妻孫壽所發明。當時的梳挽方式是:中分之後把頭發攏至頸後匯成一股,再挽髻,結絲繩,或將發髻側在一邊,或另從發髻中分出一綹垂於一側,給人發髻散落之感。

這樣柔弱嬌媚的發式配以細而彎的眉毛,顯出一副愁容;眼睛上妝,仿若哭過;走路時如風中擺柳……猶如女子剛從馬上摔落之姿,把女子的嫵媚之態展現淋漓盡。

這種在當時廣泛流傳的千嬌百媚的發式,在《陌上桑》描寫的羅敷身上有著深刻的體現。

其次,便是耳飾。

想來,明月珠即是夜光珠,因其在夜間會發出晶瑩珠光似皓月明亮而得名。

羅敷用這樣盈盈剔透的明月珠當耳飾,既能襯得她珠瑩膚潤,又能盡顯女子搖曳生姿、步履裊娜的體態。

最後,看衣著。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其中,「綺」是一種有文彩的衣料,「襦」指短衣。

羅敷身穿紫色的短款上衣和綉著花紋的淡黃色下裙,明亮色彩和衣料質地搭配盡顯自然優雅,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撲面而來,而且紫、黃均為鮮艷之色,進一步烘託了羅敷明艷不可方物。

寫羅敷之美,卻沒有一筆提及羅敷的容貌身姿,而羅敷之美已從服飾中一一浮現出來,甚至還有了一路上眾人見羅敷時被其折服的驚為天人的場景:行人紛紛卸擔捋須細細端詳,年輕人紛紛脫下帽子整理儀容,耕作的農民也忘了犁田鋤地……

漢樂府作品在藉助服飾描寫充分展現女性外在美的同時,也暗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使主人公的形象變得豐滿起來,深化了全詩的主題思想。

勤勞質朴是幾千年來中國女子最普遍的素養和品質,這也是兩漢樂府詩贊頌得最多的一類。

《陌上桑》里的羅敷容貌秀美,丈夫又是一位風度翩翩、才德兼備、精明能乾的好兒郎。可以說,羅敷也是一位有貌有財有權勢的官宦夫人。

但如此優厚的條件卻並沒有令她迷失,未待東方既白,她就已經梳洗完畢,早早地在城南採桑了。 羅敷每天早耕勞作在自己那寸美麗的土地上,默默堅守、勤勞耕耘,展現出古代勞動婦女堅韌樸素的一面。

《羽林郎》「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余。」 這樣艷麗無雙、家底豐厚的胡姬也去當壚賣酒,可見其賢良勤勞。

即便是《相逢行》中豪華顯赫的主人家,女性也是十分勤勞的,「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流黃:雜色絲絹,泛指衣料。)

這些女子往往衣著配飾皆不凡,而恰恰是這些服裝首飾的金貴,映襯出漢代勞動婦女難能可貴的勤勞朴實。

《上山采蘼蕪》也描述了一位始亂終棄的男子將新舊兩任妻子每日的織絲量以及縑、素的市場價值作比較,最後得出「新人不如故」的結論,誠然,一個勤勞善良的前妻形象躍然紙上。

而且,我們可以看出, 在古代這樣一個以男子為家庭中心的社會體系裡,一個婦女勤勞與否對她的社會地位起著關鍵性作用。

在兩漢樂府詩中,奮起反抗、堅貞不屈的女子也較為常見。

如《有所思》:

詩中的女主人公日夜牽掛著天涯相隔的愛人,憂愁滋長,相思日深,但這份深情卻無以為寄,最後送了一支雙珠玳瑁簪以慰相思。

玳瑁簪以有機寶石製作而成,呈半透明且具光澤,本已非常工緻靈巧,再加上女子特意為了點綴它的珍珠美玉,整支簪子活色生香,呈現出華麗高貴的風采。

單從她對這份禮物的細細挑選、層層裝飾的一番心思,就可推測出她內心對情郎的愛慕之深、相思之濃。

然而,忽聞情郎負心,此時,愛戀有多柔情,怨恨便有多痛切: 她將那滿是愛意的簪子憤然折斷,砸碎,再燒毀,但是摧毀燒掉仍不足以泄其憤、消其怒,復又迎風揚灰。

折斷、砸碎、燒毀、揚灰,這一系列迅速而狠心的行為使憤恨之情噴薄而出,離棄之心何其決絕。

詩中用「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表現女主人公對這件發飾費盡心思,這為後來的決絕斷情作了合情合理的鋪墊,表現了主人公愛恨分明的性格。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這樣描寫劉蘭芝離開夫家時的光彩照人:「著我綉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劉蘭芝為了保住自己最後的尊嚴而晨起嚴妝拜別婆母,一系列的盛裝打扮更是把她的端莊溫嫻顯露無疑。

這是她對焦母專橫行為的一種堅貞不屈的無聲斗爭,體現了她備受壓迫而又富於反抗精神的外柔內剛、凜然不可侵犯的個性。

對於已經被背叛的愛情,性情剛烈的女子自然是決絕相離,而柔弱的棄婦只是默默哀怨,黯然銷魂,這也是封建男權社會中女性的普遍心理。在漢樂府中,最經典的作品當數 《怨歌行》 :

這首詩借團扇來比喻女子。舊時的許多女子就如同詩中的團扇一樣,在被需要時就呼之即來,不需要時即棄之如敝履。

詩中一、二句寫團扇明亮皎潔、精美柔細的出自齊國的絲絹新布料,暗喻女子出身名門,品性純美。

三、四句寫團扇的合歡圖案與形似圓月,製作之精工,所以團扇的外表之美不言而喻。

清人吳淇評道:「裁成句,既有此內美,又重之以修能也。」此亦暗喻女子本有內在本質之美,此時更兼外在容姿之美,內外兼備實為不可多得。

「合歡」,是一種花紋,因其對稱圖案寓意夫妻恩愛和美而得名。所以,這里的合歡圖案不僅展現了團扇的精美絕倫,以此比喻女子的容貌過人,還寄託了女子憧憬美滿婚姻的心願。

同樣,這里的「明月」也不單單只是比喻女子容貌的光彩奪目,同時也表達了她對幸福美滿婚姻的熱切希冀。

五、六句,古人衣寬袖長,扇子可安放在懷袖之中,天氣炎熱時便是煽風的涼物,輕搖扇柄,緩軟出風,頓時舒暢。 此時的女子看似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然而事實卻是,在封建男權社會中,女子即便再受寵,也不過是供其歡娛的玩物而已 。

剩下的詩句寫團扇在夏季受主人寵愛時常常害怕秋天到來,涼風驅趕了熱暑,即是奪走了主人對自己的喜愛。果然,秋至,團扇被閑置在箱子里,你我恩情從此全無。

「秋節」隱含韶華已衰,「涼飆」象徵另有新歡,「炎熱」表示愛戀熾熱,「篋笥」意味情意不再,此類皆屬語義雙關。

女子此番千回百轉的不安思量皆由男人的恩寵而起,女子將自己美好的人生價值寄託在男人身上,深刻地揭示了女子在封建男權社會中附屬、被動的地位以及其悲劇命運的必然性。

詩歌前六句寫團扇之盛、女子之美與受寵,千般流轉,何等光彩旖旎!後四句卻寫恐扇之衰、女子失勢,急轉直下,何其哀感頑艷!

區區十句詩歌,卻道盡了女子一生的盛衰變化,其纏綿悱惻的幽深怨懟,正如鍾嶸評:「《團扇》短章,辭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這決不是過甚其辭。

正如白落梅所說:「她低眉順目,溫婉清麗,神韻里卻凝結著淡淡的哀怨,又有一種說不盡的沉靜風流。」

『玖』 描寫漢朝美人詩詞

清平調1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清平調2 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裝。 清平調3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沈香亭北倚闌干。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碩人》(選自《詩經》):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飲中八仙歌》 《北方有佳人》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賦得北方有佳人 詩人:徐賢妃 朝代:唐 由來稱獨立,本自號傾城。柳葉眉間發,桃花臉上生。 腕搖金釧響,步轉玉環鳴。纖腰宜寶襪,紅衫艷織成。 懸知一顧重,別覺舞腰輕。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編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摘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韋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 張先 雙蝶綉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襛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盪而不怡。……神光離合,乍陰乍陽。……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曹植《洛神賦》)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臨江仙》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對鳳姐的描述: 一雙丹鳳眼,兩彎柳葉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對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載,眉如筆畫,眼如桃瓣,晴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對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又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拂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形容美貌: 畫中嬌。姿色天然。占盡風流。一貌傾城。般般入畫 皎若秋月。秀色可餐。夭桃濃李。艷色絕世。 月貌花容。名嬡美姝。風風韻韻。風流蘊藉。 芳菲嫵媚。女中丈夫。出水芙蓉。端麗冠絕。 方桃譬李。百般難描。百年難遇。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芙蓉出水。國色天香。花顏月貌。 光艷逼人。瑰姿艷逸。絕色難求。絕色蓋世。 絕一代之麗。絕代色、世佳人。耀如春華。 蓮花仙子。明艷端莊。明媚妖嬈。面賽芙蓉。 貌似天仙。美不勝收。濃桃艷李。傾國傾城。 瓊姿花貌。秋水伊人。桃腮杏面。桃花玉面。 鶯慚燕妒。月里嫦娥。香嬌玉嫩。妍姿俏麗。 艷美絕倫。艷絕一時。艷美絕俗。香艷奪目。 艷若桃李。秀色可餐。香草美人。雪膚花貌。 巫女洛神。天香姿國色。天生麗質。六朝粉黛。 仙姿玉色。金枝玉葉。白璧無暇。桃羞李讓。春半桃花。 秀靨艷比花嬌。玉顏艷春紅。 人面桃花,情致兩饒。 燦如春華,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弱水三千,靚女如雲。 普天壤其無儷,曠千載而特生。 群芳難逐,天香國艷。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 。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新月如佳人,瀲瀲初弄月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麗美艷之貌 。 膚色: 薄粉敷面。半妝美人。盛顏仙姿 。微施粉澤。 杏面桃腮。顏如渥丹。玉面淡拂。丹鉛其面。傅粉施朱 。 點額壽陽。弄粉調朱。面美如冠玉。粉白黛綠。 脂粉污顏色。 小白長紅越女腮。 細潤如脂,粉光若膩 。 不施粉黛而顏色如朝霞映雪 。 眉毛: 點染曲眉。螓首蛾眉。紅粉青蛾。紫芝眉宇。 淡掃蛾眉。眉似新月。眉清目秀。粉白黛黑。 修眉聯娟。掃眉才女。眉目傳情。眉目如畫。 朗目疏眉。柳眉如煙。粉白黛綠。 紺黛羞春華眉。 麗質仙娥生月殿。 婉轉雙蛾遠山色。 懶起畫蛾眉,花面相交映 。 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淳濃染春煙。 眸球烏靈閃亮長眉連娟,微睇綿藐 。 經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 。 眼睛: 暗送秋波。清眸流盼。含情凝睇。明眸皓齒。 眸含秋水。雙目澄澈。雙瞳剪水。霧里看花。 星眸微嗔。杏眼明仁。月眉星眼。明眸善睞 。 臨去秋波那一轉 。 粉腮紅潤,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叢生 。 千朝回盼,萬載流芳。 水中望月,雲邊探竹。 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 牙齒: 貝齒。齒如含(齊、編)貝。皓齒星眸。素齒朱唇。 嘴唇: 唇色朱櫻一點。 絳唇映日。 唇齒: 唇紅齒白。 朱唇榴齒,的礫燦練。 丹唇列素齒,翠彩發蛾眉。 頭發: 風髻霧鬢 。雲髻峨峨。斜抱雲和 。 雙鬢隔香紅。 紺發濃於沐。 鬢雲欲度香腮雪。 仰撫雲髻,俯弄芳榮。 笑容: 笑遺光。嫣然巧笑。一顰一笑。笑比褒姒。 回顧千萬,一笑千金 。 微暈紅潮一線,拂向桃腮紅 兩頰笑渦霞光盪漾。 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香氣: 紅袖添香。暗香襲人。芳馨滿體 。芳香襲人。 粉妝玉琢。玉體香肌。蘭熏桂馥。 相攜踏青,綉履遺香。 香簟爽眠,幽韻撩人。 美人在時花滿堂,至今三載聞余香。 顏如玉,氣如蘭。羅帷綺箔脂粉香 。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檻欄,自是天葩故里。 肌膚: 冰肌瑩徹。柔弱無骨。珠圓玉潤。圓潤如玉。 皓如凝脂。肌若凝脂,氣若幽蘭 。 冰肌玉膚,滑膩似酥 。 —肌妙膚,弱骨纖形 。 肌理細膩骨肉勻。 玉體迎風玉骨冰肌。 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體玉骨冰肌 。 腰肢: 婀娜小蠻 。潘鬢沈腰。肩若削成,腰若約素 。 回身舉步,恰似柳搖花笑潤初妍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手足: 纖纖玉手。手可生花。 凌波玉足 。 修耳隆鼻 。修項秀頸。

『拾』 同樣是見到美女,古人們會如何稱呼這些美人呢

3.宋代文人詞中的美女

「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這兩句詞源自陸游《無題》,詞中用「碧玉」代指年輕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子;

「驚鴻」指體態輕盈的美女,出自陸游《沈園》:「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4.「紅顏」為何能代指美女

「紅顏」最開始時只是,單純的代指紅潤的臉色。後來才開始形容年輕、美麗的女子。

比如,「詩聖」杜甫子《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詩中寫道:「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說的就是臉色比較紅潤。

閱讀全文

與漢朝怎麼形容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3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16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85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4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43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28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17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5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2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4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1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3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28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2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82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20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