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湘陰鼓勵女青年留在家鄉,對當地的發展將會有何影響
鼓勵女青年留在家鄉。小編,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也得給年輕人帶來“希望之光”。這是一個好的現象,怎麼說都是家鄉好,能留在家鄉陪著家人,當然勝過出門在外,在外地城市當打工人。但是,要從根本解決問題“男多女少”的婚姻問題;應當先從促進當地就業,推進鼓勵當地年輕人創業做起,讓年輕人看到“希望之光”。
2. 漁窯小鎮游記
早晨出發的時候天氣像生氣的灰姑娘,陰沉著臉。沒過多久,生氣的灰姑娘開始哭了,秋雨綿綿,細密的雨絲在天地之間織起一張灰濛蒙的幔帳,如絲、如絹、如霧、如煙,像一副沒有盡頭的畫卷。被雨水打落的桂花灑落一地金黃,細雨中散發著一陣陣的清香。
我一個老男人在老婆的鼓動下與小區舞蹈隊的十幾位大美女們在這樣的天氣出遊,別有一番情調。旅遊的地方是岳陽市湘陰縣洋沙湖漁窯小鎮,是我有過耳聞但沒去過的地方。
不知何因大巴沒有走高速,駛出岳陽大約一個小時,路過屈原投江的汨羅江。沿著省道又走了將近一個小時,路邊呈現一棟棟徽派小別墅,公路兩旁收拾的格外整潔。車慢下來,正好停在一處路標邊,我的座位正好能看到箭頭指向前方左宗棠紀念館。
左宗棠也是我心儀已久的大英雄,沒有他收復新疆,祖國的版圖會損失幾百萬平方公里呢。
可惜導游講此行不包括左宗棠紀念館,看來是為再來湘陰留有的遺憾了。
差不多十點左右到達漁陽小鎮,下了大巴,眼前的情景讓人驚掉下巴。有幾十個足球場大的停車場竟然停著幾千輛汽車,人山人海,還有黑人遊客。除湖南的車我還看到了廣東、江蘇、四川、北京的車牌,這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漁窯小鎮早就名揚海內外了。
下車第一眼就看到醒目的「夢回漁窯,」這是一個充滿湘湖文化的小鎮。
在魚窯小鎮的牌樓前導游講話:「請大家安靜一下,這里是我們的第一站:漁窯小鎮,這里是洞庭湖漁文化和洋沙湖窯文化,圍繞著洋沙湖建設四廣場四十三院落,在這里大家自由活動,這里沒有門票,三個小時後在大巴前集合出發到下一個景點——洋沙湖花海。」
這么大這么漂亮的新建景點兒,竟然不收門票!在旅遊景點到處漲價的今天,這里不收門票?真心的敬佩湘陰政府領導及經營者的用良苦用心。
漁窯小鎮有四條街,分別是漁街(千帆街)、窯街(萬窯街)、湖湘美食街、人文景觀街組成。
而漁街的由來是早在3000年前東周時期,有一個子爵小國為躲避戰亂南渡洞庭於此定居,這個小國叫羅子國,羅子國的先祖因為善於織網捕鳥而獲封子爵,南遷後羅子國的遺民將織網的技藝傳承發揚,依靠洞庭區域豐富的漁業資源發明了各式捕魚工具,形成了規模化的捕魚作業,成為具有真正意義的漁都,三千年傳承的洞庭漁業文明便構成了漁窯小鎮的漁字。
至於窯字那肯定是與瓷窯有關了,2014年在洋沙湖區域考古發現了刻有「漢安二年」年號的瓷片,被陶瓷學者認定為中國最早的青瓷。隨著洋沙湖周邊大量的窯址被不斷發現,洋沙湖也被認定為最早的瓷窯集中燒造中心。稱為湘瓷祖源,漁都瓷祖,漁窯小鎮因此而名。
在唐宋時期,漁窯小鎮是一個繁忙的大碼頭,每天都有大量的南北貨物在此交割轉運,鍾樓便是在那個時期興建的,宋徽宗」北狩」時被損毀,今復建。鍾樓的作用是用來統一號令,也就是用來報時的。
聽雨橋
相傳為嶽麓書院首任山長周氏命名,公元1015年,大宋天子召見周式入京面聖,途徑洋沙湖被過往船隻吸引目光,觀湖景入迷以致天降陣雨而不避,踐行者為紀念此事便將此橋命名為聽雨橋。
楚雲院(青樓)
始建於宋神宗熙寧六年(公園1073年),清末毀於大火,今復建。
它最初僅供碼頭船老大休憩商談之所,後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曲藝表演、宴會住宿等納入營業范疇,後形成青樓格局。每年科舉大考之年,眾多讀書子弟趕考選擇留宿於此,那這些文人墨客與藝伎就上演很多的故事,楚雲院便有一段韻事。
岳州舉人王璨興讀書十分上進,但連試三次都落榜,心中難免抑鬱,在第四次趕考留宿於洋沙湖碼頭,在夜間泛舟不禁在船上感嘆,後遠處有歌聲來相和,是名叫綠檀的一位青樓姑娘。兩人一來二去便產生了感情,但因趕考不得不離別。臨行綠檀作一首小曲留作紀念。王璨興便赴京趕考,發榜時名列前茅,但當時北方戰事吃緊,皇帝命他隨軍任職,轉眼七年過去,王璨興再回洋沙湖時,雖樓台在但綠檀已經不在,後得知自己走後不久綠檀因思念成疾已經病逝。有好事者得知此事後便取其小曲中的楚雲二字就將這樓館命名為楚雲院。
錦昌隆記錢庄
前身為當鋪,為當時實力雄厚的巨富,由福州人陳運文創立約唐憲宗時期。因少時家道中落,讀了幾年書便出去謀生,陳運文很快在洋沙湖一處工坊工作,成為了一名帳房先生,是工坊得力干將。在買賣風生水起時,工坊東家得罪了官府的人,陳運文因此受到牽連交了許多錢財才脫身。在快餓死時被一群窯工救起。陳運文便加入窯工,勤懇好學,賺了本錢,創建了錦昌記當鋪。後一直為陳式子孫守護。
清道光年間傳到嫡後裔一對兄弟手上,弟弟一日祭祖接觸到錢庄的前景,回來後便開了一家錦隆記錢庄,後來越做越大。兩兄弟便把兩家店合並經營,主營錢庄,名為錦昌隆記,最後因戰亂衰落。
岳州船坊
依託萬畝大湖出江達海的天然優勢,洋沙湖水域的商貿活動繁盛發展,促使了水運航線的進一步開拓,更催生了多重泛船運行業,其中造船修船便成為一項重要的服務。
岳州船坊即誕生於「遠浦歸帆」的文化符號形成時期——北宋,原為洋沙湖碼頭船東共建的整飭船隻之所,最初由各家合資聘請老木工只經營修船業務,後隨著碼頭經濟的日漸發達,便合股打造成為造船、售船、修船、養船一站式服務的古代大型船舶4S店,因洋沙湖古屬岳州,故以「岳州船坊」為號,直到南宋末年楊幺起義為戰亂所劫才衰落下去。
三義和鏢局
前身為武館,始建北宋熙寧年間,有沈秋元、林友福、石金鵬所創。沈秋元祖籍湖南湘陰人,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本事,被朝廷招為官軍教頭。在他任教第二年父親因病去世,便一路護送父親回籍,在途中看見劫匪謀過路商人錢財,見兩位隨行好漢與賊人廝殺毫無畏忌。可賊人越來越多,兩位好漢漸漸體力不支,沈秋元便拔刀而出,嚇跑了賊人。於是三人因此拜了把子,辦完喪事後,三人一起合力快樂武館教人武術。因三人性情常打抱不平,被鄉親們稱為「三義公」。到南宋末年,傳到了新的「三義公」,當時南方正是起義多發,保鏢需求量增多,武館根據局勢便轉變成為了鏢局,也就形成了「三義和鏢局」經營百年,在蒙古人南下時息鼓。
承澤塔
這個塔叫做承澤塔,因為古代的人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經常會有河妖興風作浪,為了求得風調雨順不受水患擾亂,便在河岸建塔鎮住河妖,正所謂寶塔鎮河妖,而塔源於佛教,通常具有鎮邪的作用,可以改變一個地方的氣運。
杜公垂釣
唐大歷三年,杜甫客居湖南,以潭州刺史韋之晉接濟為生,韋之晉去世之後,杜甫非常悲傷,失去寄主之後,杜甫只能以船為家,停泊在湘江岸旁,杜甫居於湖南三年間,大多過著行舟垂釣的漂泊生活,日子過得清貧寒苦。
某一日杜公去汨羅訪友,回來時,停泊在洋沙湖,漁夫們覺得杜老非常可憐,於是建議杜甫到湖岸的魚市去設攤賣葯,至少還是個營生,杜甫開始很拒絕,後來接受了老漁夫的建議,漁夫們把魚市上最優越的地位讓給杜公兒子擺葯攤。
杜公的葯攤,大都來自產葯聞名的地方,附近長期患風濕病的、打擺子的、鬧眼病的……都到葯攤前來買葯,生意還不錯。生活不再那麼窘迫,杜公更多的是寄情在山水之間,每日飽覽洋沙湖的山水風光,閑暇時便拋竿釣魚,與新老朋友談天說地,滾沸的魚湯,熱辣的米酒,道不盡的蒼生哀苦都賦予詩文之中,百世傳承。
漁窯客棧
由284間漁文化和窯文化主題特色客房組成,餐飲配套主打生態美食,客房內裝飾精巧兒極具人文底蘊,涵蓋秦漢、唐朝、宋代、明清四大鮮明風格。將高端精品酒店的服務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地方民俗等人文特色完美結合,致力於為遊客量身打造五星級品質度假體驗。
遊船碼頭
屈原問天典故:因公子蘭構陷,屈原被二次流放,屈原的心境相比於第一次流放時已產生極大的變化,眼見著國破山河,而掌權者自我麻痹、不思進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更是令屈原倍感悲涼,滿腔憤懣的屈子早已抱定以身殉國的信念。 就在此時屈原在洋沙湖偶遇隱士漁父,漁父以道家的理念勸誡屈原,卻發現屈原死志已決,最後只能高歌而去。在此之後,屈原於汨羅江自沉,以身殉國。
仙翁對弈(洋沙湖由來)
洋沙湖的由來源自於仙翁對弈這一其妙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洋沙湖所在原為巍峨高山,是神仙洞府。盛夏的某一天,兩位仙翁在此弈棋,其中一位仙翁嫌天氣溽熱,便將杯中仙酒灑向天空,霎時間,仙山下沉變成一片翠湖,另一位仙翁大笑說道「好、好、好,」揚灑成湖,此湖就叫揚灑湖。後來人們耳口相傳,變成了洋沙湖。
《漁父》是屈原懷沙自沉前的最後一篇文章,故事便發生在如今的洋沙湖區域。
曾經魚窯小鎮的衙門
濟雲堂葯鋪 、牛記糧油鋪 、湖中心的白鷺島 、河神廣場和河神廟、民俗戲台 、魁樓 、眀澄布莊 、甘妃行宮 、白鷺酒庄......。
表了半天還有那麼多的景點兒,沒說到,最好還是身歷其境親身體驗吧。
夕陽的余暉,均勻地塗抹在小鎮高低差落建築的牆上,邊走邊逛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洋沙湖遊船碼頭,一片浩淼的湖水展現在眼前,夕陽在雲層里時隱時現,為抓住那落日前的余暉,我用相機手機一陣狂拍,恣意享受這美好一刻。
徜徉在湖邊悠然自得地望天、看日落......不正是元代詞曲家馬致遠筆下「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所描寫的場景嗎?如果你想要尋找一個與其平時生活工作的環境不同、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來放鬆自己釋解壓力,漁窯小鎮會是一處不容錯過的詩意選擇。
3. 湘陰縣白馬寺有沒有到長沙西站的中巴車
有的,就是南湖洲到長沙西的車會經過白馬的!在湘益路上等就好了!就是白馬寺到南湖洲的那條路上!
4. 湘陰縣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6年2月,湘陰縣轄文星鎮、三塘鎮、樟樹鎮、金龍鎮、東塘鎮、鶴龍湖鎮、新泉鎮、嶺北鎮、湘濱鎮、南湖洲鎮10個鎮,靜河鄉、六塘鄉、楊林寨鄉、玉華鄉4個鄉。
1、文星鎮位於湖南省湘陰縣湘江尾閭之東,北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文星鎮是湘陰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是展示湘陰改革發展成果的窗口。
2、三塘鎮位於湘陰縣城東北,2015年因鄉鎮機構改革撤鄉並鎮,將青山島鎮並入三塘鎮。以境內三塘橋而得名。解放前屬武穆鄉。解放初屬12區。1958年劃入屈原農場,為烏塘、三塘兩個大隊。
3、樟樹鎮位於湘陰縣西南部,湘江傍境而過,因境內有一株七人合圍的大樟樹,其樹依山而立,伴水而生,冠如華蓋,蔭翳百尺,常年枝繁葉茂,樟樹港由此而得名。
4、金龍鎮(原名為界頭鋪鎮,2011年更名為金龍鎮),地處湘陰、望城、汨羅三縣市交界處,是湘陰對接長沙的南大門和「橋頭堡」,是全省「兩型」社會試驗區濱湖示範區的重點鄉鎮。
5、東塘鎮位於湘陰縣北部,西接洞庭湖畔的營田鎮,1968年撤銷黃甲公社,除來龍、星星2大隊外,其餘並入東塘公社;1984年社改鄉,1995年置東塘鎮。
5. 鳳翔哪裡有美女
鳳翔都是美女。
鳳翔縣委宣傳部組織全縣攝影達人、文學愛好者、自媒體大V等走進南指揮鎮,賞千畝桃花勝景,覽鄉村產業畫卷,他們將運用文字、視頻、照片等形式通過網站、自媒體平台等地向網友推送鳳翔美景,宣傳和展示鳳翔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
鳳翔縣地處關中平原、寶雞市東北,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鳳翔縣郵政區碼為721400,享有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的美譽。
6. 請問你益陽市區和安化縣城哪裡有「好玩的」,或者"開放的美女「求推薦······
來安化梅城吧 那裡到了晚上女的還真的很開放,就是怕你吃不消
7. 湖南醴陵還有單身美女嗎
網上。或者學校丫、 最多滴市學校把,嘿嘿 淥江中學的米女好多的、
我就讀哪啊、、、、、(我女生)
8. 湘陰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遠浦樓 遠浦樓為仿古建築,屹立於湘江湘陰城區段東岸,佔地面積214.88平方米,於2003年 動工復建,2005年竣工。遠浦樓取名源於昔日瀟湘八景之一的「遠浦歸帆」,目前遠浦樓內陳列有書房展覽。成為我縣標志性景點之一。 重修的遠浦樓由原中共中央主席、建國後中共湘陰縣第一任縣委書記華國鋒同志題寫樓名。 南泉古剎 南泉寺位於湘陰縣城東南郊,北距縣城3公里,南距長沙38公里。據康熙三十三年 (1694)《潭州南泉山雙林禪寺中興記》記載:南泉寺系潭州四十餘剎之一。宋紹興間(1140年左右)普庵祖師去遊憩此,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誅茅建法,創立雙林禪寺。因泉在寺南,故命名為「南泉寺」。 建寺以來,由宋而元至明成化(1470年左右)凡三百餘年。後來由於主持不得人,守規淪墜,法堂草深,明丙戌年(1406年)間,僧名德涌者,勤於法事,深得人緣,將寺殿不斷復新。不幾歲殿閣巍然,佛僧丕盛,大改舊觀。正德間(1510年左右),欽依弘戒宗師等又加大修葺擴充,寺容煥然一新,當時縣知事王公還為此立了碑記。正德至明嘉靖辛亥年間(1551年左右)因年久失修,殿舍傾頹,幾雨侵蝕,有黃庭鎧者主持募捐,得到當時顯達的贊助,又將寺殿僧堂門送修理一新。事後又立了碑記。當明清鼎革之際,復遭兵燹,此寺又一次盪為灰燼。清康熙甲戌年(1694)有大龍主崇山德鼎禪師嗣楚薄玉崖上方天目開老人,慨嘆南泉寺被廢,乃攜諸子結廬居廢寺旁,籌劃重新修建。得到縣令唐際的幫助,終於鳩工修建,並創立重門寶殿,廣廈修廊,使佛像燦然,紫金光聚,金鼓交參。由是十方檀越近悅遠來,湖海高賢雲奔水赴。鍾鼓之聲,遠聞數里,常年煙火不絕。這是南泉寺的鼎盛時期。 從康熙重修後,主持僧可考者有:崇山德鼎禪師嗣法門人行和、本山法養行見、祜玉、祜鑒、宗容、宗林、宗蘭等庭目下只有深根尚健在,深根原姓蔣,七歲在南泉寺受戒,曾一度在藕花堂寺內住過,解放後住南泉寺所在的向陽村。1984年他作為宗教界人士代表任縣政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南泉寺原有自產:樊家洲水田三·四石,寺沖里一·四石,宋家壠0·二五石。解放前每年收租谷五十——六十石。此外寺後塔山園、吳家坡等山地廣闊,每年可砍茅柴作寺內燒柴。 1930年,尚見寺的頭門,望有「雙林古剎」橫額,二門刻有「南泉山」橫額,二門兩側為通道,前面供有彌勒佛,後面有韋陀神像。第三進為一寬廣院落,兩旁設有鍾樓鼓樓,正中為大雄寶殿,正殿有三尊佛菩薩:阿彌陀佛、消災延壽葯師,釋迦牟尼。二十四諸天、四十八羅漢分列兩傍,塑像金光奪目,姿態栩栩如生,正殿有對聯一幅雲: 者個佛,者個菩薩,到底不離者個鍾聲鼓聲,誰能於有聲里聽無聲,靜觀自在; 什麼我,什麼人天,究竟是個什麼樵夢蝶夢,吾欲於大夢中求不夢,清靜如來。 方丈室,禪房設在正廳後面。正廳之西還設有庶務室、寢室以及飯廳雜屋等。向西延伸為觀音堂,再西為客廳。無論遠近遊人或同門僧侶來此,寺僧接待均極殷勤,沏茶煮茗,清香可口。 寺院環境幽雅,前有洋沙湖,碧波盪漾,後山,茂林修竹四季皆春。林中多是數人合抱的大樹,其中有楓樹四十八棵,櫧樹二十四棵。一樹垸遮天蔽日。那裡除了樹就是竹子,楠竹密密叢叢人都走不進去。在叢林深邃之處,人跡罕至。夏季炎熱之時,如到樹蔭下去休息,不多時,頓覺暑氣全消,精神清爽。不由吟誦清代南泉寺僧德鼎《詠南泉》的那首七律: 古剎名垂數百秋,廢興不一記碑留。 雲隨鶴夢魂無定,月冷松枝翠欲流。 燈火爍開千聖眼,鍾聲敲破古今愁。 臨風愧我空惆悵,未識誰人護祖猷。 1937年原國民黨反蔣愛國將領陳嘉佑歸葬於寺之東側。墓地佔面積一畝多,周圍用花崗石砌成大半個弧圈,前低後高,高處嵌墓碑,弧前缺口處設有石祭台,兩邊立有石華表,中為墓葬所在。石圍 八十八羅漢栩栩如生外都是大楓樹,每到深秋,紅葉飄零,墓地履蓋著一層金黃的楓葉。因這里墓地氣魄庄嚴雄偉,墓石又光潔可坐,所以游南泉寺者常愛到這里來欣賞景色。 1930年在南泉寺創辦湘陰縣立中學時,還只佔用了一部分寺廟房屋,沒有改變寺容。寺內還有和尚居住,香煙也沒有斷絕。抗日期間城內常遭空襲,當時的湘陰縣政府曾兩度遷到南泉寺辦公。抗戰勝利後,南泉寺又由寺僧安幸收回。據說安幸曾經當過縣長。1952年湘陰縣立中學遷到城北夏家墳山,另建新校舍,曾從南泉寺拆取建築材料,留下一小部分辦了南泉小學。後來小學失火,南泉寺便成了廢墟。1958年這里辦了茶桑場。而今僅有「潭州南泉山雙林禪寺中興記」的石碑存在,那口古井也在1978年改建茉莉花田時填塞了。昔日的雙林禪寺盪然無存了。 2002年元月,釋來修和尚慕南泉寺名,雲游至此,結茅庵作廟堂,廣結善緣,千百善男信女慕名參拜,一時香火盛旺。2001年開始,廣大善男信女面向社會各界募捐,共募集建廟資金120餘萬元,從2001年10月在南泉寺原地址上奠基動工,至2002年11月第一棟「三佛殿」竣工。「三佛殿」佔地425M2,高19 .8米,其建築雕梁畫棟,甚是恢弘。殿內供奉釋迦牟尼、消災延壽葯師、南無阿彌陀佛三尊佛像,長年香火不絕,甚為壯觀。 湘陰文廟 湘陰文廟始建於北宋慶歷八年(1048),幾經興廢,現有建築為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則「玉振金聲」沖天坊、泮池、狀元橋、「太和元氣」坊、大城門、大成殿及廂房組成,是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縣級文廟,建築藝術精湛、風格獨特,屬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薦名單)。 岳州窯遺址博物館 岳州窯為唐代六大名窯之一。位於湘陰縣文星鎮馬王勘,是一座生產青瓷毓器物的窯址。屬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發現後進行了科學考古發掘,2003年在窯址建立岳州窯遺址博物館。館內 陳列了岳州窯青瓷毓文物,還可以目睹一代名窯風采。 岳州窯地處湖南省湘陰縣文星鎮堤院一帶,北起水門,南至洞庭廟舊址,全長700餘米的范圍內。湘陰縣舊屬岳州,故名。當地居民中至今流傳「湘陰是個萬窯窩,未有湘陰先有窯」。長沙市到湘陰縣城有一條平坦的國道,不到兩小時的路程。沿途江河交叉,風光旖旎,青山綠水,讓久居大都市的我,找到回歸自然的感覺。 湘陰縣是個古城,城內保存著規模較大的孔廟,當地人正在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孔廟氣勢恢宏,工藝精湛。從建築風格看應屬乾隆早期。樓閣式仿古建築「岳州窯紀念館」高高聳立在美麗的湘江邊上,眼前的湘江,比我在長沙橘子洲頭所見的寬闊了許多。原先的古渡已被拆除,不遠處,一座嶄新的大橋飛架湘江東西兩岸。湘江由此流入浩瀚的洞庭湖。岳州窯窯址則靜卧紀念館大廳的地下。湘陰窯窯址發現於1952年,1972年又在窯頭山、梨園等地發現了早期窯址,1975年冬進行了試掘,出土了大量晉至初唐的青瓷器和窯具。它燒造的時間,可上溯至漢代、三國,可見其歷史久遠矣。在那裡,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龍窯的走勢,見到不少窯具和青瓷片。 唐代岳州窯青瓷唐代陸羽在《茶經》中品定六大名窯的茶碗時說:「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則益茶。」從飲茶所需的器具角度來看,茶聖陸羽把岳州窯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見,該窯在唐代顯赫的地位。岳州窯瓷胎在唐五代時較為輕薄,胎質不如越窯青瓷緊密,胎色早期呈紅或米黃色,晚期為灰白色。釉色以青綠色居多,也有青黃色的。釉薄而質細,釉泡較小,玻璃質感很強。釉面有不規則的細小冰裂紋,有流釉現象。不少器具的胎骨和釉面結合牢固,容易產生剝落的現象。唐代燒制時使用墊餅支燒;五代用支釘支燒,在盤碗底部留有支釘痕跡。 岳州窯器物豐富多彩,有碗、盤、瓶、高足盤、四系罐、八棱短流壺等。碗的足以圓餅形和玉璧形為主,高足盤、八棱短流壺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它注重裝飾藝術,紋飾以印花為主,並配以劃花。器物肩腹部往往裝飾著由團花和卷葉紋組成的帶狀紋飾。此外還有浮雕蓮瓣紋裝飾的,具有獨特的風格。這是我參觀湖南省博物館館藏岳州窯器物所留下的印象。 1973年湖南省湘陰縣出土了一尊罕見的青釉龍首,年代為隋朝。胎骨呈灰白色,施青色釉,開片自然,燒結火候較高。口流作龍首狀,?手為龍尾形態,器型呈鼓圓,下配有三個高蹄足,十分穩當,生動活潑。此器物應該屬於仿先秦時期的金屬?器,造型典雅別致,是岳州窯中的精品,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岳州窯在中國陶瓷史上的地位比較重要,上承江浙越窯青瓷,下啟長沙銅官窯,這里是華中地區先民用瓷的主要產地,大量出土的器物足以證明這一點. 鵝形山風景區 鵝形山風景區是湖南省省級森林公園,位於湘陰縣東南部與汨羅市、望城縣交界處,海拔523米的逶迤相連山嶺地區,綿延十餘公里,山上怪石嶙峋、雲霧繚繞,充溢湖湘地域的靈性與純朴,山上綠樹翠竹、潺潺溪流聲、如詩的田園風光無不流露出讓人一見傾心的秀色。 鵝形山旅遊風景區資源豐富,集休閑觀光避暑、宗教朝拜於一體,是人們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理想去處,景區自然景點多達48處,諸如:玉筍峰、含珠岩、仙人腳、蝙蝠洞、春蠶問天、鯊魚峰、眼板印、左公避難洞、仙人洞、蛤蟆石等景觀各具神態,似天工雕琢,各有特色,令遊人到此流連忘返,樂不思歸。 左宗棠系列游 左宗棠(1812—1885)湘陰縣界頭鋪左家段人。晚清名臣,著名愛國主義將領。年近古稀仍率 部西征,粉碎了西方列強企圖分割我新疆的陰謀,力保祖國領土完整,其愛國精神,深得後人敬仰。 柳庄:位於縣城南樟樹鎮柳家村。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左宗棠自已設計建造的一座農庄。左公曾在此度過了六年的隱居生活,白天勤於農事,晚上苦讀詩書,為他今後的仕途生涯作了充分准備。 左太傅祠:位於縣城南界頭鋪鎮左家段。是左宗棠生前囑其子左孝同修建的。供左氏子弟讀書和祭祖的一所義塾。1911年建成,在祠的西面上葬有左章夫人墓。 洋沙湖-東湖國家濕地公園 湘陰洋沙湖主要包括洋沙湖、東湖、湘江幹流湘陰縣城段及其周邊部分區域,規劃總面積1525.9公頃,分為湘江河流濕地生態保護保育區、東 湘陰洋沙湖[3]湖濕地生態恢復重建區、湘江沿岸濕地科普宣教和文化展示帶、洋沙湖濕地生態休閑游覽區、東湖濕地生態利用示範區和綜合管理服務區六個功能區。 其他景點 鶴龍湖水鄉、鶴龍湖荷花公園、青山洞庭湖休閑度假村、南洞庭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湘陰革命烈士陵園、郭嵩濤故居、陳毅安烈士故居、陳嘉佑將軍墓、文星塔、狀元塔
9. 湘陰旺商街美女哪個店漂亮
最裡面,靠右手邊店裡,有個妹子身材相貌一流。
10. 湖南湘陰鼓勵女青年留在家鄉,你贊成這一政策嗎
很多女孩大學畢業後都不願意返回家鄉,她們普遍認為家鄉是小村鎮,沒有任何發展機會和發展前途,但相對來說,很多男孩就非常喜歡留在家鄉,因為這樣既能很好的照顧父母,又能發展一些小生意小買賣,一舉兩得。湖南湘陰縣針對小縣城“女孩不愛返鄉,男孩不愛出鄉”的問題,發表言論呼籲倡導本縣女孩能夠在學成之後返鄉,因為這個縣城有很多大齡未婚男性都沒找到媳婦,整個鄉村的男女比例都處在失調的狀態。
其實也有很多女青年選擇畢業後回鄉做一個村官,迎合地方政府呼籲本地女青年們回鄉發展事業的號召,通過自己在外面學成的技術,回鄉帶領鄉親們創業,或是直播帶貨,攜手鄉親們共同打造美麗鄉村,共創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