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紅顏一笑值千金下一句是什麼是什麼
紅顏一笑值千金下一句是烽火戲諸終不悔。
紅顏一笑值千金故事簡介:
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 當時周室王畿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
而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這時,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
褒珦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征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 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
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 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台。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陝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
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台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台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 虢石父獻計令烽火台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後世紀念:
在陝西省西安市臨潼縣城南,有一座驪山國家森林公園。裡面有三十餘處馳名的文物景點勝跡,著名的有周烽火台,講的就是西周時,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歷史鬧劇。
Ⅱ 紅顏一笑值千金下一句是什麼
紅顏一笑值千金下一句是烽火戲諸終不悔。
紅顏一笑值千金故事簡介:
周宣王死後,其子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 當時周室王畿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
而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這時,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
褒珦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征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於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 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
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 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台一試。
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台。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陝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
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台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台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 虢石父獻計令烽火台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
Ⅲ 回眸一笑百媚生是指哪個美女
回眸一笑百媚生是指:楊貴妃 ,大美女。
出處: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Ⅳ 周幽王烽煙戲諸侯只為美人千金一笑,美人是誰
周幽王
中國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宮湦(湦一作涅、湼),周宣王之子。出生於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據干寶《搜神記》記載)。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為元年。在位時,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地震、旱災屢次發生。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後申後及太子宜臼(申後之子),立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後與宜臼逃回申國。為博取褒姒的一笑,幽王下令,宮內宮外人等,能讓褒姒一笑者,賞賜一千兩金子。有個叫虢石父的獻上烽火戲諸侯的計策,在驪山上把烽火點了起來。有個叫鄭伯友的大臣勸阻周幽王說,烽火台是為了戰時救急用的,這個玩笑開不得。大王現在這樣戲弄諸侯,失信於他們,如果到了真有急事時,諸侯又以為大王在戲弄他們,不派兵相救,那如何是好啊。周幽王不聽。
臨近的諸侯看到烽火台上起了狼煙,以為犬戎打過來了,趕快帶領兵馬來救。沒想到趕到那兒,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夥兒都愣了。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大家辛苦了,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玩玩兒,你們回去吧。諸侯知道上了當,憋了一肚子氣回去了。褒姒不知道他們鬧的是什麼玩意,看見驪山腳下來了好幾路兵馬,亂哄哄的樣子,就問幽王是怎麼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訴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幽王見褒姒開了笑臉,就賞給虢石父一千兩金子。
後來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鎬京的消息,驚慌失措,連忙下令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烽火倒是燃起來了,可是諸侯因為上次上了當,誰也不來理會他們。
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後被殺。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前後共三百五十餘年。
在古代,國王固然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國王如果把國家權力當作兒戲,為所欲為,最終只能導致自己的滅亡.周幽王就是這樣一個突出的例子.周朝的八百年江山是國歷代最漫長的,可惜傳到周幽王氣數就式微了.
周幽王,姓姬名宮涅,生卒年月不詳.他統治期間,先是重用虢石父執政,導致剝削殘酷,人民不堪重負,流離失所.後期又專寵褒姒,廢申後及太子,由此引發西周滅亡的悲劇.幽王遺恨沒荒台,滿目蒼蒼秀作堆.人暮晴霞紅一片,尚疑烽火自西來.這首詩表達了後人對周幽王的憎恨.因為如果沒有他的昏庸無道,西周就不可能滅亡.
西周自周厲王姬胡、周宣王姬靜以來,朝政紊亂,國力日益衰弱.周宣王的時候,在鎬京城內有一個紅衣兒教滿城的兒童唱著這樣的一首歌謠:月將升,日將沒,檿弧箕菔,幾亡周國……意是說:黃澄澄的新月,將要升起了,紅艷艷的太陽,快要落下了,山桑木的弓呀,箕草做的箭袋,神龍家的女孩幾乎就要亡了周國……
讖謠在史籍記載和民間流傳,都顯得神秘玄妙.讖謠最主要是通過兒童之口進行擴散的.人們普遍認為兒童天真無知,他們所傳的謠諺必非出於自撰,肯定出自天意.
因此,周宣王聽到歌謠後非常吃驚,他問臣們:此歌謠什麼意思,是凶是吉?召公說:'檿'是山桑木的名稱,可以用來做弓.'萁'是草的名稱,可用來做箭袋.據臣的愚見,國家日後將有弓矢之禍!宣王說:如果是這樣,殺盡京師所有做弓箭的匠人,毀掉庫內的弓矢,怎麼樣?太史令伯陽父說:臣夜觀天象,弓矢之禍將出現在陛下宮,與弓矢無關,後世必有女子亂國!請王勿殺無辜的人、毀軍旅的兵器.
周宣王問姜皇後最近宮的嬪妃有什麼怪異的地方,姜後說:宮沒有怪異,只有先王宮內的一個嬪妃盧氏,年方二十四歲,懷孕八年,才生下一個女兒.
宣王說:這真是咄咄怪事!趕緊派女侍召來盧氏詢問原因,盧氏說:妾聽說夏朝桀王時,褒城有個人化為兩條龍,降在王廷,對桀王說--我是褒城二君,桀王非常恐懼,殺了二龍,將龍涎藏在木櫝.自殷朝經歷六百四十四年,傳了二十八王,都不敢打開木櫝看.到了先王厲王時一時好奇打開木櫝,龍涎立刻在宮廷四處漫流開來,最後化為一個元龜.妾當時十七歲,因為腳不心踩了龜跡而忽然有了身孕,如今才剛生下一個女兒.宣王說:此女一定是怪物,你抱出給我看一看!
盧氏說:妾疑心為怪物,生下來的那天晚上就讓宮女將此女孩扔在御河淹死了!宣王對伯陽父說:此女孩已死,卿試著占卜,看妖氣消滅了沒有?伯陽父占卜後說:妖氣雖然出宮,然而還在人間!宣王傳旨,令士兵馬上巡訪御溝內外,然而女嬰已經找不見了.於是寫出榜文,掛在各城門口,不論是誰,只要敢收御溝內的嬰孩隱匿起來,就滿門處死.
西城軍卒巡訪時看見一個男子背著山桑木弓,一個女子背著萁草織成的箭袋,在街上叫賣.這個男子就是姒.軍卒看見,就商量道:如今朝廷臣斷定謠歌是山桑木弓萁草箭袋,這兩個人必應其事,又說女子亂國,我們放了那個男子,將此女子捉去見天子.姒一見救不了自己的妻子,連忙抱頭便跑.跑到郊外,他聽見深林群鳥喧噪,有嬰兒啼哭的聲音.
他進入林,看見百鳥用翅膀上的羽毛覆蓋一個躺在青草上的女嬰,他想:我妻子被朝廷捉去,估計沒有了性命,不如將這個女孩抱回去,撫養成人,也還有個寄託.於是抱起嬰兒,奔褒城逃難而去.軍卒將姒的妻子抓去見宣王.宣王一聽是賣箕草箭袋的女子,就急令推出斬首.
宣王以為殺了這個賣箕草箭袋的女子,便破了周朝傾亡的預言.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十數年後,要讓周朝付出最慘重代價的女子,卻還是進了周王的皇宮.
這年的七月,宣王崩,他的兒子宮涅即位,是為周幽王.幽王為人性情暴躁,待人刻薄寡恩,而且喜怒無常、狎昵群,什麼國家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樂.剛一即位,就打發人四處為他尋找美女.尹球、虢石父、祭公三個奸佞人讒邪欺君.幽王拜尹球為夫,虢石父為上卿,祭公為司徒.三人皆讒佞阿諛之人,貪位慕祿之輩,惟王所欲,逢迎不暇.
一次三川守臣表稱三川地震.幽王笑說:山川地震是常事,何必動表告訴寡人?伯陽父對趙叔帶說:以前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現在周如夏商的末季啊!趙叔帶駭然問;何以見之?伯陽父說:源塞必然川竭,川竭必然山崩,山崩是預兆,周室天下不出二十年當亡!
這年冬,岐山又崩,趙叔帶上表說:山崩地震,是國家不祥之兆,望王撫恤下民,廣開賢路,以弭天變,以使社稷無危.虢石父卻說:山崩地震,王所謂天道之常,有什麼不祥?叔帶是迂腐的讀書人,不知天道,望陛下詳之!幽王聽信虢石父之言罷免了趙叔帶.右諫議夫褒珦勸諫道:不可罷趙叔帶的官職,否則會阻塞諫諍之路.幽王怒,就把褒珦關進監獄.
褒珦在監獄里一關就是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想了許多法子都沒有奏效,最後兒子洪德說:我聽說天子荒淫,耽於女色.現在褒城姒家女兒十分清麗,家貧無資,若以百金買下這個女子,進貢給朝廷,一定可以贖回父親.
他母親同意了,他們家就以百金,買下此女子,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了幽王,替褒珦贖罪.這女子年方14歲,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
幽王見美人儀容嬌媚,流盼之際,光艷照人.因褒地所進,就賜名褒姒,充入後宮.群臣都諫阻說:色傾人國,自古都有.夏因妹喜而亡,商因妲己而喪.陛下宜鑒前朝得失,不可接受此美人.尹球、虢石父卻說:種田的多收了幾捆禾麥,尚且重婚,王以天子之尊,受一宮人,你們怎麼就那麼多廢話?幽王也怒:有再諫受美人者斬!自此幽王與褒姒坐則腿疊腿,立則肩並肩,飲則交杯,食則同器.一連十日不上朝,與褒姒朝夕飲宴.
皇後申氏逐漸失寵.一天幽王與褒姒在翠華宮,申後忽然來了,褒姒正與幽王談笑自樂,沒有起身迎接,申後心雖有憂怨卻口不敢言,回宮後憂容不展.申後自從那天見到褒姒的天姿國色後,就明白自己已年近四十,再也無法以美色和褒姒爭一日長短了,惟有終日長吁短嘆,鬱郁寡歡.太子宜臼看見母親憂悶,連忙跪問原因.申後說:你父王寵愛褒姒,不分尊卑,今日在翠華宮,見我來了,她仍飲酒自樂,全不退避.將來此婢得志,我母子一定沒有容身之處了!太子說:這事好辦,改天與數十宮人游御苑賞花時,如果褒姒一同過來,我令宮人將此賤婢亂打一頓.待她稟奏父王,父王不聽則已,若有什麼事,孩兒必殺之!
申後果然將褒姒打了一頓,褒姒對幽王垂淚說:申皇後無故令宮人痛打妾!幽王變色:皇後怎麼敢如此無禮!虢石父、尹球說:臣聞皇後失德,嫉妒之心太甚.幽王怒,下詔廢皇後,冊立褒姒為正宮.太子宜臼忿恨不平,要殺虢石父.虢石父逃走,來見幽王.幽王怒,命尹球追捕太子.幽王將申後囚禁在冷宮,並廢掉太子宜臼.這種處理引起了朝臣的共憤,告老歸田者很多.
褒姒天性憂郁,長日緊蹙眉黛,終日悶悶不樂,周幽王為其開顏一笑費盡心思.但千方百計,褒姒卻始終不開口一笑.幽王召樂工鳴鍾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臨,褒姒全無悅色.
幽王問:卿不好音樂,不知所好何事?褒姒說:妾無所好.曾記得昔日手裂彩絹,愛聽絹裂的聲音.幽王說:那你怎麼不早說呢?幽王即命司庫每日進彩絹百匹,使有力的宮女撕裂,以取悅褒姒.褒姒雖愛聽裂絹的聲音,卻依舊不見笑臉.
幽王問:卿為何不笑?褒姒說:妾平生不會笑.
幽王私下與虢石父說:你若有什麼辦法讓褒後笑一笑,就賞你千金!
虢石父就獻計說:先王曾在城外,五里置一烽火台,用來防備敵兵.如有敵兵來則舉烽火為號,沿路相招天下諸侯帶兵勤王,假如諸侯來了卻沒有敵兵,皇後必然會笑!
原來,周王朝為了防備西部一個叫犬戎的少數民族部落的進攻,在驪山一帶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過來,把守第一道關的士兵就把火燒起來;第二道關的士兵見到煙火,也把烽火燒起來.這樣一個接一個燒著烽火,附近的諸侯見到了,就會發兵來救.
幽王遂與褒姒駕幸驪山,在驪宮夜宴,到處燈火輝煌,笙歌曼舞.周幽王向褒姒解釋烽火台的用處,告訴她這是傳報戰爭消息的建築.那時候,從邊疆到國都,每隔一定距離就修一個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駐守.當敵人侵犯邊境的時候,烽火台上的駐兵立刻點燃烽火,向相鄰的烽火台報警.這樣一路傳遞下去,邊境發生的情況很快就能傳到京城.而一旦國都受到威脅,驪山的烽火台也點燃烽火,向附屬周朝的諸侯國傳遞消息,諸侯國就會立刻派兵來援助.
褒姒聽了周幽王的話後,不相信在這樣一個高土堆上點把火,就能召來千里之外的救兵.為了討得褒姒的歡心,周幽王立即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群臣都來勸諫說:烽火台用來備緩急,必須取信於諸侯,現在無故而點烽火,是戲弄諸侯!以後倘有不測,將用什麼東西來讓諸侯救急呢?幽王不聽,遂點燃了烽火,與褒姒在望邊樓歡宴.
烽火在一個接一個的烽火台上點燃起來,剎那間火焰直沖霄漢,像一條逃命的巨鯨一樣,不斷地一股一股噴出火柱,向黑暗的遠處奔騰而去.各地的諸侯乍見焰火沖天,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
沒多久,列國諸侯皆領兵至,一路煙塵滾滾,來了卻沒發現敵寇的蹤影,只見周幽王正和褒妃在高台上飲酒作樂,根本就沒有什麼敵人,才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諸侯們不敢發脾氣,只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
褒姒憑欄遠眺,見各路軍馬擎火炬漫山遍野奔跑的狼狽樣,覺得很好玩,不禁嫣然一笑.周幽王一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心裡痛快極了.
等諸侯王都退走了以後,周幽王又讓士兵再點燃烽火,諸侯們又急匆匆地帶著軍隊趕來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見諸侯們又上當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笑.幽王說:愛妃一笑,百媚俱生,此皆虢石父的功勞!遂以千金賞虢石父.千金買笑的典故就出自這里此.就這樣,周幽王反復點烽火,戲弄諸侯.最後,當烽火再點燃時,已經沒有一位諸侯再上當了.
申侯在回去的路上就上表責備幽王棄皇後、廢太子、寵褒姒、戲諸侯四事.虢石父奏報說:申侯打算與太子宜臼謀反,因此故意揭露王的過失.幽王說:那怎麼辦呢?虢石父說:趕快發兵討伐他,免生後患!
於是幽王發兵討申.申侯驚:國兵微,何以當敵?夫呂章說:申國近鄰犬戎、西夷,主公趕快寫信給犬戎,請求他們出兵討伐無道的幽王,這樣就一定可以免掉申國的災禍!申侯便寫信給犬戎.犬戎於是發兵五萬,殺奔京師,將周朝都城圍得水泄不通.
幽王見此情景,驚失色,對虢石父說:速點烽火以搬諸侯的救兵!幽王點烽火數日,烽火台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裡火光燭天,諸侯之兵卻沒有一個來的.因為前幾次被烽火所戲弄,諸侯以為幽王又想戲弄他們來博取美人一笑,所以都不當回事.不久鎬京陷落.
幽王逃奔臨漳.犬戎在城放火焚燒宮室,擄掠庫內財物.幽王在驪山下被追上殺了.褒姒被犬戎擄去,不知道下落.宮士卒嬪妃,死者不計其數.犬戎在城肆剽掠數月.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如今已被當做笑話.這個愛美人的故事早已超出了個人行為,為了博美人一笑,竟以江山社稷的保護傘--軍隊為代價,最終只能留下千古罵名.《詩經·雅》說: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國還有句古話,一笑傾城,二笑傾國,只有無道昏君才能有這樣的荒唐之舉.
到這時候,各地諸侯才知道原來犬戎真的打進鎬京了,於是聯合起來,帶著隊人馬來救.諸侯們打退了犬戎,立原來的太子宜臼為天子,就是周平王,然後諸侯們就回各自的封地去了.
沒想到這些諸侯們前腳一走,犬戎後腳就又進來了,而且是經常進犯.當時京師宮殿焚毀,倉庫空虛,周朝西邊很多土地都被犬戎佔去了,邊境烽火連年不息.平王就與群臣商議遷都到洛陽.周公說:不可!洛陽雖為天下之,卻四面受敵;而鎬京,左有崤函,右有隴蜀,沃野千里,四塞為固,所謂天府之國,天下之勢,莫過於此.今若棄之東遷,臣以為不可!平王不聽,即日東遷於洛陽.
鎬京險要的地方都歸了秦國,後來秦國憑此滅六國得天下.從此諸侯們各霸一方,展開了長達五百多年的殘殺.
Ⅳ 手持織錦聞裂音,佳人一笑值千金。酒池行舟以為樂,暴君豈能不亡國這首詩說的是哪位皇帝
此帝王為夏桀也。為討妹喜歡心以酒池行舟耳
Ⅵ 一笑值千金說的是誰
褒姒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千金一笑」源自春秋時期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時周幽王納褒姒後時常與之尋歡作樂,但褒姒從來不笑。周幽王於是下令誰能博得美人一笑者,賞之以千金。有奸臣建議,說先王時期建立的防外侵用的烽火台,一處點燃四處均響應,諸侯各國都將搬兵來救。周幽王採納後與褒姒高坐觀看,見諸候各軍忙忙碌碌趕到發現受騙,褒姒果然大笑。當然,此後果有外侵時,周王點烽火求救,結果沒人來幫忙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覺得好的話 記得採納哦 親·······················
呵呵···················
O(∩_∩)O謝謝···························
(*^__^*) 嘻嘻……
Ⅶ 古代哪位美女的一笑值千金
褒姒
褒姒,褒人所獻,姓姒,故稱褒姒。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更加寵愛,竟廢王後申侯之女與太子,立褒姒為王後、伯服為太子。
褒姒少笑,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便出重賞:博褒姒一笑者,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奇計,讓幽王攜褒後並駕驪山,燃起逢火,擂鼓報警。諸侯國聞警馳救,卻發現平安無事,又紛紛退兵,褒姒禁不住啟唇而笑,幽王大喜,但從此失信於諸侯。公無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亡。
Ⅷ 一笑千金是什麼意思
【釋義】美女一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出處】漢·崔駰《七依》:「回顧百萬,一笑千金。」
【典故】
褒姒一笑千金
褒姒,褒人所獻,姓姒,故稱褒姒。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更加寵愛,竟廢王後申侯之女與太子,立褒姒為王後、伯服為太子。
褒姒少笑,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便出重賞:博褒姒一笑者,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奇計,讓幽王攜褒後並駕驪山,燃起逢火,擂鼓報警。諸侯國聞警馳救,卻發現平安無事,又紛紛退兵,褒姒禁不住啟唇而笑,幽王大喜,但從此失信於諸侯。公無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亡。
【示例】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值。(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二回)
【近義詞】千金一笑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美人等
Ⅸ 美人一笑值千金下一句
美人一笑值千金下一句我不是美人,所以你從來不曾為我用心,縱使我用盡萬般柔情,也未能博君一笑。
美人,漢語詞彙。拼音:měi rén 釋義:容貌美麗、相貌出挑養眼的人。多指女子。亦指相貌俊逸,才德出眾的男子。古代「美人」二字也喻君上、品德美好的人。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審美標准。著名的有,古代「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美人近義詞
1、麗人
【拼音】lì rén。
【解釋】美貌的女子。
【出處】唐·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例子】女的約莫二十二三歲,膚光勝雪,眉目如畫,竟是一個絕色麗人。
2、佳人
【拼音】jiā rén。
【解釋】指有才的女子,或者是美貌的女子。
【出處】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四:「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綉筵。」
誰能攜酒召我前往暢飲,喚來美人歡歌笑舞於盛席華筵?
【例子】他們夫婦倆是名副其實的才子佳人。
Ⅹ 古代哪位美女的一笑值千金
褒姒
褒姒,褒人所獻,姓姒,故稱褒姒。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國,褒人獻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翌年,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更加寵愛,竟廢王後申侯之女與太子,立褒姒為王後、伯服為太子。 褒姒少笑,偶露笑容,更加艷麗迷人。周幽王便出重賞:博褒姒一笑者,賞以千金!虢國石父獻奇計,讓幽王攜褒後並駕驪山,燃起逢火,擂鼓報警。諸侯國聞警馳救,卻發現平安無事,又紛紛退兵,褒姒禁不住啟唇而笑,幽王大喜,但從此失信於諸侯。公無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殺,褒姒被擄,西周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