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都是怎麼死的
一、西施 先說第一美女西施,關於西施的下落和結局,後世有各種各樣的傳說。而在《史記》這部具有權威性的史書里,盡管有范蠡的詳盡記載,卻找不到有關西施的只言片語,難解的謎團讓人倍感缺憾。就連東漢人所寫的《越絕書》也只是略有所述:「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吳越春秋》更是一筆帶過:「吳王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娛樂第一播報 http://yldybb.netsh.com.cn 】 西施絕色於世,范蠡更不是平凡之輩,後因「齊人聞其賢,以為相。」他卻再不願涉足政壇和宦海,於是「盡散其財」,又攜西施去了陶(今山東定陶),並再次改名換姓為陶朱公。范蠡在定陶再次創下蓋世的家業,《史記集解》說他當時擁有家產萬萬:「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 以上所說,一些古詩詞也曾道及,如蘇東坡的「五湖問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 可是,關於西施的下落,也不乏另外的說法,像《墨子.親士篇》中就有這樣的論述:「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無疑是說這些人都是「死其所長」,因各自的所長招致相同的禍害。西施就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底遇害的。而當時的背景是:本來並不強盛、連年戰敗的越國,終於靠美人計等謀措挫敗消滅了原本強大的吳國,越王勾踐曾說:「亡吳之功,西施當屬也。」認為吳國的滅亡源於吳王夫差沉湎於西施的美色,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過來殃及越國,他便翻臉無情、恩將仇報,賜西施沉江而死。這種說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持這種觀點的還有唐代詩人皮日休,他在詩中描寫道:「不知水葬沉何處,溪月彎彎欲笑顰。」亦推測西施是沉江而死的。 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一些話本和戲劇中所演繹的情節:西施雖助越國滅掉了吳國,可她內疚於對不起吳王夫差,在一種異常矛盾的心理中自縊於人去樓空的蕭蕭吳宮...... 二、王昭君 王昭君離開漢宮一年之後,為呼韓邪生下一個兒子。可是,風燭殘年的呼韓邪在她嫁到匈奴的第三個年頭(也就是公元前31年)磕然去逝,剛過上兩年錦衣玉食、天倫之樂安逸生活的王昭君,在二十四歲時就成了寡婦。而更難讓王昭君接受的是,按照當時的胡俗,她應再轉嫁給呼韓邪前妻的兒子--已繼承王位的復株累單於雕陶莫皋。無以改變自己命運的王昭君,只好屈尊胡俗,並為原是子輩現為夫君的復株累單於生下兩個女兒。十一年以後的漢成帝鴻嘉元年,雕陶莫皋也英年早逝,命運多舛的王昭君時年三十五歲,正值豐滿成熟的盛年。王莽篡奪西漢的政權後,匈奴單於硬是不承認他這個非劉氏後裔的帝王。匈漢關系一度緊張、惡化,甚至烽煙漫卷、戰事迭起。回天無力的王昭君,目睹自己「捐軀報主」、傾盡心血才換來的和平安定遭到破壞,心靈受到沉重的打擊。便在喚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的失意絕望中暴疾而終......【娛樂第一播報 http://yldybb.netsh.com.cn 】 有關王昭君的結局,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馬致遠的《漢宮秋》演繹王昭君念念不忘漢元帝,不甘嫁給呼韓邪,出雁門關就投江自盡了。其實,這是劇作家特立獨斷的筆觸,隱含著馬致遠對那個時代、對元蒙羌胡的藐視、嫌惡和偏見。 《樂府詩集》引《漢書.匈奴傳》中的記載,則把昭君的死歸咎於復株累單於的逼婚,說昭君對不分輩分、有亂倫之虞的「胡俗」深惡痛絕,為了保持一個漢家女人的清白而飲鴆自殺。其實,這也是宋人特別看重名節、因循恪守貞操觀念的真實寫照。 歷代著述多把昭君出塞和親之事看作悲劇。早在晉代,就有人持這種觀點,像石崇的《王明君辭》: 我本漢家子,將適單於庭。辭決未及終,前驅已抗旌。 仆御涕流離,轅馬為悲鳴。哀郁傷五內,泣淚沾朱纓。 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延我於穹廬,加我閼氏名。 殊類非所安,雖貴非所榮。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 殺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積思常憤盈。 願假飛鴻翼,棄之以遐征。飛鴻不我顧,佇立以屏營。 昔為匣中玉,今為糞土英。朝華不足歡,甘與秋草並。 傳語後世人,遠嫁難為情。 還有李白的:「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杜甫的:「畫圖省織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另有:「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燕支常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沒胡沙。生泛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娛樂第一播報 http://yldybb.netsh.com.cn 】 這些詩句各自洋溢著深切透懷的悲劇色彩,無不對昭君出塞寄於無限的悲憐、同情和哀嘆。似乎王昭君的出塞完全出於無奈和被動,是男權政治的犧牲品、是男系社會對女性人格的肆意踐踏和殘害。不過,要真是這樣,不憨不傻的王昭君又何必主動的「請掖庭令求行」呢? 三、貂嬋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嬋,正史上卻沒有任何記載,她只是頻頻粉墨登場於文學名著和民間傳說中。《三國演義》就對她進行了生動細致、曲折離奇的描寫和刻畫,成為該名著的一枝奇花、一大亮點,再加上戲曲故事、民間傳說的進一步渲染,美女貂嬋終成為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傳奇式人物。據有關歷史學家考證,她本名任紅昌,出生在並州郡(現忻州)的木耳村,十五歲時被選入宮,成為一個干雜活的宮女,專司看管貂嬋冠(漢代侍從們的帽飾),不知她名字的官員們就借稱她為「貂嬋」,後人就沿襲了下來。 漢朝末期,宮廷大亂,流浪出宮的貂嬋被王允(東漢太原祁縣人,原為郡吏,靈帝時任豫州刺史,獻帝即位後任司徒)收為義女。有一次,貂嬋在王府的後花園里祈星拜月時,正好有一片流雲遮住了月亮,看上去就像是月亮躲進了雲層。這巧合的一幕正好讓王允看到了,他就打趣道:「嬋兒的容顏足可閉月也!」這就是「閉月」之說的由來。 董卓(東漢隴西臨洮人,本為涼州豪強,靈帝時任並州牧)專權後,王允為了鏟除董卓,便說服貂嬋用美人計挑起呂布(東漢末期五原九原--今內蒙包頭人,原為並州刺史丁原的門客,後投奔董卓)與董卓的矛盾,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據《後漢書.呂布傳》記述:「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於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這段記載,其實就是戲曲傳說中的鳳儀亭擲戟的由頭。從這里也可看出,貂嬋是先成為董卓的婢女,然後又與呂布「私通」,從而挑起他們之間的矛盾的。 再後來,順水推舟,貂嬋便成了呂布的愛妾,直到呂布被曹操所殺。據《三國志.呂布傳》(引注《英雄記》)記述:「布見備甚敬之,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另載:「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不知反將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還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據說文中多處提到的那位「科頭,袒衣」的呂布之妻,就是貂嬋。【娛樂第一播報 http://yldybb.netsh.com.cn 】 曹操在白門樓殺害呂布時,留下了貂嬋的活口,先是安撫下屬,把貂嬋作為禮物許給了愛將秦宜祿,後又惜於貂嬋的美貌愛不釋手,從而引起一系列矛盾。據《三國志.關雲長傳》(引《蜀記》)載:「曹公與劉備圍布與下邳,雲長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雲長心不自安......」結果,為了消除隱患,性情耿直而剛烈的關雲長,竟然把貂嬋給殺了。元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嬋》就是以此演繹而成的。 至於貂嬋的最後結局,史學界和民間都是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的,有的說呂布被殺後,貂嬋為了不禍及桃園三兄弟,「引頸祈斬」、撲劍自刎了;有的說她做了尼姑,孑身以終...... 四、楊貴妃 安史之亂,六月十四日中午,唐玄宗一行逃至馬嵬坡後,積怨頗深、一時暴怒的士兵們就射殺了曾不可一世的楊國忠,並支解了他的屍首。接著又誅殺了楊國忠的兒子。一片混亂中,楊貴妃的兩個姐姐秦國夫人、韓國夫人也被亂軍所殺。驚慌失措、萬般無奈的唐玄宗親自走出驛館,出面調停、安撫軍士們,仍不管用,群情激憤的將士們呼聲震天、圍而不去。對於這一事件,《資治通鑒》(卷二一八)是這樣描述的:「軍士圍驛,上聞喧嘩......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恩正法。』上曰:『朕當自處之。』入門,倚杖頓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錄韋諤前言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反謀?』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屍置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就這樣,一代絕色美女終被對自己曾經信誓旦旦的君王所負,斷然賜死,成為政治旋渦的填堵物、犧牲品。真是危難之際見郎心,自古紅顏多薄命啊! 楊玉環接到賜死旨意時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可是,此時此刻,誰也救不了她了。真難想像,她是如何無語凝咽、悲憤交加的隨高力士(一說是被高力士牽著)來到一座破舊的佛堂,而絞縊身亡的。又由於唐玄宗一行急著出逃,就把楊貴妃的屍體草草的埋葬在馬嵬坡的荒草叢中。持這種看法的,有《舊唐書.楊貴妃傳》、《資治通鑒.唐紀》等。而有些書籍描繪的就更細致,《唐國史補》里記述高力士把楊貴妃縊死於佛堂的梨樹下;樂史的《楊太真外傳》也說,唐玄宗與楊貴妃訣別時,貴妃「乞容禮佛」,高力士就把貴妃縊死於佛堂前的梨樹之下雲雲。關於這一點,近代學者陳寅恪曾在他的《元白詩箋證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樂史謂妃縊死於梨樹之下,恐是受香山『梨花一枝春帶雨』句之影響。
Ⅱ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個個國色天香,究竟是怎麼死的到底誰最慘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別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四大美女所處年代各不同,雖然她們美貌無雙,傾城傾國,然而卻個個過得不如人意,結局凄慘。那麼她們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一、西施。西施別稱「沉魚」,相傳她在溪水邊洗浣紗時,溪里的魚兒看見她的倒影羞愧的沉到水底。西施被越王勾踐作為吳王夫差的工具,送入吳國。作為越國的間諜,在吳國一待就是二十年,吳王很喜歡她,從此荒廢朝政,終日飲酒作樂最終導致吳國滅亡。關於西施最後的下場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說自盡的,有說被范蠡帶走沉水淹死的。
四、楊玉環。四大美女中,楊玉環是最幸福的了。她得到唐玄宗的寵愛,被封為貴妃,享受榮華富貴。安史之亂時唐玄宗一行逃至馬嵬坡後,暴怒的士兵們射殺了曾不可一世的楊國忠,接著便處死了楊貴妃。
Ⅲ 歷史上的四大美女最終都是怎麼死的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按朝代及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西施出現在春秋晚期,王昭君出現在西漢晚期,貂蟬出現在東漢晚期,楊玉環出現在唐朝中後期,一個朝代的晚期,往往是亂世的開始的,四大美女大多出現在晚期不是偶然的,是社會動亂下出現的特殊情況。
自古英雄愛美女,四大美女的出現,同樣引發了同時代英雄人物的出現,比如西施與范蠡,王昭君與呼韓邪單於,貂蟬與呂布,楊玉環與唐玄宗,各自譜寫了一段超越時代的愛情故事,但是,四大美女在封建社會的等級是很低的,他們的出現,不過是男人之間的交易工具,或多或少有著不同的政治目的。
比如西施,是越王勾踐用來迷惑吳王夫差的工具,用來滅亡吳國的工具,西施從頭到尾就是一個政治工具,西施天生麗質,傾國傾城,他的美貌位居四大美女之首,原本只是一普通的浣紗女,由於長得非常漂亮,就連魚兒看到西施的美麗,也羞愧得沉到河底,這也就是沉魚的由來。
貂蟬唐玄宗身為皇帝,但在當時無法保護自己最喜歡的女人楊玉環,只能賜死楊玉環,一代美女楊玉環只能在那種環境下自縊而死,她原本是唐朝最有權勢的貴妃,但無奈下場凄涼,唐朝的衰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最應該承擔責任的是唐玄宗,但楊玉環卻成為犧牲品,楊玉環原本是李瑁的妻子,可是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被唐玄宗強搶過來,最後又凄涼地死在了馬嵬坡,所以,她是死得最凄慘的四大美女之一。
而四大美女最後一個便是東漢末年的貂蟬,貂蟬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一個虛構的人物,她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只存在於小說三國演義之中,在三國演義中,她是王允的義女,為了復興漢室,甘願犧牲自己,配合王允用美人計加離間計,以離間董卓與呂布的關系,導致呂布殺了董卓
然後貂蟬就跟隨呂布一起生活,呂布被曹操俘虜之後,貂蟬也不知去向,小說中沒有交代貂蟬的最終結局,但是,任誰也想得到,貂蟬的結果要不被曹操收編,就是許配給他人,但由於是虛構的人物,所以也無法討論貂蟬的結局。
Ⅳ 44歲美女主持人去世!與病魔斗爭2年,留下一個女兒讓人惋惜,她是誰
這位在44歲就因病離世的美女主持人,就是重慶電視台的當家花旦吳潔,也許絕大多數朋友都沒有聽說過吳潔這個名字,但是對於重慶當地人來說,吳潔可以說是很多人心中無法抹去的記憶,因為吳潔所主持的《渝樂派》,曾深受重慶當地觀眾的喜愛以及認可。
雖然吳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僅局限在重慶地區,但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主持人,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如此出色的成績,這就足以說明吳潔是一位實力非常優秀的節目主持人。
因此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千萬不要養成過度工作的習慣,要知道這樣的習慣不僅不會讓我們有任何工作上的進步或者是成長,反而會讓我們嚴重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雖然很多人都希望通過努力工作成為更好的人,但是我覺得在成為更好的人的道路上,不應該出現透支自己身體健康的行為。
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分別怎麼死的
一、西施最終是生是死的結局,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歸納起來,大體有四種版本。
1、沉海說
傳說勾踐滅吳後,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騙出西施,將石頭綁在西施身上,爾後沉入大海。而且更有甚者傳說從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種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說這是西施的舌頭,所以稱它為「西施舌」。
2、隱居說
明代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也有類似說法,認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吳國覆亡後,范蠡帶著西施隱居起來。
3、落水說
或許是善良的人們並不希望西施這位無辜的弱女子有個悲慘結局,於是找出初唐詩人宋之問《浣紗》為依據,認為吳亡後西施回到故鄉,在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水而死。此說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證據。
4、被殺說
這種說法可以說純粹來自傳說了。傳說吳王自刎而死時,吳人把一腔怒火都發泄在西施身上,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沉在揚子江心。四個版本中,沉海說和隱居說流傳最廣,而且相關的證據資料也最多。
二、貂蟬之死沒有正面描寫,其結局大致有「慘死」和「善終」兩種說法。
1、昆劇《斬貂》細述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怕其水性楊花,朝三暮四,難免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節,於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於燈下。
2、貂蟬出家為尼,以佚名方式寫下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後在尼姑庵里壽終正寢。
三、王昭君死因是服毒自盡。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漢元帝之命出塞和親,嫁給南匈奴的呼韓邪單於。兩年之後,即西元前31年,呼韓邪單於就拋下嬌妻幼子撒手人寰。按照匈奴的祖制,王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新即位的復株累大單於。
生育了兩個女兒,但昭君的悲劇並未到此為止,十一年後,第二個丈夫也先她而去了,她又被命嫁給新單於,復株累的長子,也就是呼韓邪的孫子,昭君終於承受不住,徹底崩潰了,她最後選擇了服毒自盡。
四、關於楊貴妃的死因,歷史上有多個不同的說法。目前較為普遍的說法是楊貴妃在安祿山叛變中死於馬嵬坡。
因為楊國忠的錯誤決策,本該固若金湯的潼關天險被叛軍很快就攻破,長安城危在旦夕,玄宗驚慌,連夜帶著楊貴妃和皇宮禁衛軍以及一部分文武大臣逃往四川。
跑到馬嵬驛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中午了,眾將士又飢又餓,心裡滿是怨氣,正好看到楊國忠和吐蕃人在一起,於是就大喊「楊國忠勾結胡人」沖上去將他亂刃分屍,參與嘩變的士兵越來越多。
傍晚的時候大批士兵包圍了玄宗和貴妃所在的驛站,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來見玄宗,對他說道「士兵們情緒激動之下殺死了宰相楊國忠,現在心中憂懼,害怕您秋後算賬,所以想請您殺死貴妃」。
玄宗回道「這都是我的過錯,與貴妃無關」士兵們不從,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然就不再跟隨玄宗去四川了。眼看著一場更大規模的嘩變就要出現,玄宗無奈,只能向將士們妥協,含淚殺死了楊貴妃。
Ⅵ 中國三大美女死刑犯:最小年僅18歲,死前卻提一奇怪要求!這是為什麼
其實被處以死刑的女犯人很少,她們大多因為生活的壓迫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為大家介紹三位中國美女死刑犯!
一、陶靜(幫男友私藏毒品,1991年被槍決)
因為家庭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宋丹的不幸遭遇並沒有感受到父母過多的關懷,學校的遭遇讓她不久就輟學在家,並沉迷網路。在網上她認識了張家亮,並確立了情侶關系,得知偶像想在成都辦見面會的宋丹激動不已,但是迫於囊中羞澀,就和張家亮借200元,多次提及都沒見到錢的宋丹憤怒不已,又想到張某曾說給她買衣服也沒落實的宋丹就心生報復心理。把張家亮騙到瑞昌後,聯系張某家人匯3000元,沒想到張某家人報了警,氣憤不已的宋丹直接就撕票了,最後宋丹被判處死刑,其實那一年她才剛滿18歲!
Ⅶ 四大美女死時各多少歲
1、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排第一,本來已有定論,不過那是古代的排法。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一個個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2、王昭君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 活了33歲楊玉環 公元719-756年 活了37歲西施和貂蟬 歷史上有無此人物 尚無定論 生卒年月也不詳
Ⅷ 古代四大美女是怎麼死的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按朝代及出現的先後順序分別是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西施出現在春秋晚期,王昭君出現在西漢晚期,貂蟬出現在東漢晚期,楊玉環出現在唐朝中後期,一個朝代的晚期,往往是亂世的開始的,四大美女大多出現在晚期不是偶然的,是社會動亂下出現的特殊情況。
自古英雄愛美女,四大美女的出現,同樣引發了同時代英雄人物的出現,比如西施與范蠡,王昭君與呼韓邪單於,貂蟬與呂布,楊玉環與唐玄宗,各自譜寫了一段超越時代的愛情故事,但是,四大美女在封建社會的等級是很低的,他們的出現,不過是男人之間的交易工具,或多或少有著不同的政治目的。
比如西施,是越王勾踐用來迷惑吳王夫差的工具,用來滅亡吳國的工具,西施從頭到尾就是一個政治工具,西施天生麗質,傾國傾城,他的美貌位居四大美女之首,原本只是一普通的浣紗女,由於長得非常漂亮,就連魚兒看到西施的美麗,也羞愧得沉到河底,這也就是沉魚的由來。
西施是當時的越國人,也就是今天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薴蘿村,當時越國與吳國的戰爭中被擊敗,越王勾踐被迫向吳王夫差臣服,勾踐為了保全越國,不惜忍受屈辱給夫差當奴僕,只為了日後的報仇,為了報仇,勾踐還卧薪嘗膽,發憤圖強,同時勾踐還採用了大夫文種滅吳七策的戰略,其中有一項就是美女計,由越國進貢美女給吳國,讓美女來迷惑吳王夫差,以達到報仇的政治目的。
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失去寵愛,茶飯不思,不得不說唐玄宗其實是個專一的皇帝,一段時間只寵一個,然後不知道是誰給唐玄宗推薦李瑁的妻子楊玉環非常漂亮,唐玄宗知道楊玉環,當年就是他同意兒子李瑁娶的,但是,這個時候唐玄宗就幹了件荒唐事,他就把自己的兒媳婦強搶過來,當自己的妃子,這事也只是唐玄宗幹得出來,當時唐玄宗已經56歲了,而楊玉環才20歲。
唐玄宗到了晚年,專寵楊玉環而導致不理朝政,進而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叛軍打進了長安城,唐玄宗帶著楊玉環以及禁軍一起逃亡,逃到馬嵬坡時,隨行的禁軍士兵引發嘩變,殺死了宰相楊國忠,然後逼唐玄宗殺死楊玉環。
唐玄宗身為皇帝,但在當時無法保護自己最喜歡的女人楊玉環,只能賜死楊玉環,一代美女楊玉環只能在那種環境下自縊而死,她原本是唐朝最有權勢的貴妃,但無奈下場凄涼,唐朝的衰弱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最應該承擔責任的是唐玄宗,但楊玉環卻成為犧牲品,楊玉環原本是李瑁的妻子,可是她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被唐玄宗強搶過來,最後又凄涼地死在了馬嵬坡,所以,她是死得最凄慘的四大美女之一。
而四大美女最後一個便是東漢末年的貂蟬,貂蟬是四大美女中唯一一個虛構的人物,她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只存在於小說三國演義之中,在三國演義中,她是王允的義女,為了復興漢室,甘願犧牲自己,配合王允用美人計加離間計,以離間董卓與呂布的關系,導致呂布殺了董卓,然後貂蟬就跟隨呂布一起生活,呂布被曹操俘虜之後,貂蟬也不知去向,小說中沒有交代貂蟬的最終結局,但是,任誰也想得到,貂蟬的結果要不被曹操收編,就是許配給他人,但由於是虛構的人物,所以也無法討論貂蟬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