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姬芮怎麼讀啊
姬
jī
<名>
(形聲。本義:上古母系社會流傳下來的一種姓氏)
水名。相傳為黃帝所居 [Ji River]
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國語·晉語》
黃帝的姓 [Ji,surname]
黃帝君姬水,以為姓。——《說文》
昔少典,取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國語·晉語》。按,軒轅子二十五人,惟青陽與倉林氏得姓姬。
堯立後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史記·三代世表》。按,姬姜為古大姓,姬本黃帝裔,故堯賜姓姬也。
周人以後稷(黃帝之後)為祖,亦姓姬。又如:姬國(姬姓之國。指周王朝);姬化(周文王姬昌的德化);姬公(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姬文(周文王)
古代稱帝王的妾 [concubine]
毋曰薄姬。——《漢書·文帝紀》。注:「內宮也。」
王姬、徐姬、蔡姬。——《史記·齊世家》。索隱:「眾妾之總稱。此名之不正者。」
寵姬鄭袖。——《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侍姬;姬人(妾);姬侍(侍妾);姬妾(妾);姬媵(妾);姬仆(家妓;婢妾)
古代中國對婦人的美稱 [lady]
妖姬靜女。——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又如:艷姬;仙姬
歌女 [professional female singer]。如:歌姬;一代名姬
美女的代稱 [beauty]
於是庄王棄其秦姬越女,罷鍾鼓之樂。——《吳越春秋》
周朝的代稱。周人為姬姓,故以之相代 [Zhou dynasty]
姬漢舊邦。——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又如:姬周(周朝);姬漢(周朝和漢朝);姬劉(周朝和漢朝);姬姜(春秋時,周王室姓姬,齊國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為貴族婦女之稱。泛指美女)
姬,在日本又稱公主的意思.
姓
姬
jī
ㄐㄧˉ
古代對婦女的美稱。
中國漢代宮中的女官。
舊時稱妾:~人。~妾。~侍。
舊時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歌~。
姓。
鄭碼:ZMH,U:59EC,GBK:BCA7
筆畫數:10,部首:女,筆順編號:5311225125
芮
ruì
<形>形聲。從艹,內聲。本義:芮芮。草初生的樣子
同本義 [supple and small]
芮芮,草生貌。——《說文》
小的 [small]
蕞芮於城隅者,百不處一。——《文選·潘岳·西征賦》
柔軟 [soft]
不食穀食,不衣芮溫。——《呂氏春秋·必已》
陳奇猷校釋:「此『芮溫』當從《釋名》之義。『不衣芮溫』,謂不衣細軟溫暖之衣。」
<名>結在盾上的絲帶 [thongs of a shield]
水灣之內。通「汭」 [edge of a body of water]
芮鞫之即。——《詩·大雅·公劉》
又如:芮鞫(指水灣。水灣之內稱芮,水灣之外稱鞫)
古國名 [Rui state]。周初姬姓諸侯國之一,在今陝西省大荔縣南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大荔縣。
『貳』 河南怎麼稱呼女孩子
大家對女孩子的稱呼基本一樣,都叫「小妮兒」。
妮字的意思解釋,具體如下:
形聲。從女,從尼,尼亦聲。「尼」意為「親近」、「親和」。「女」和「尼」聯合起來表示「愛纏繞大人的小女孩」。
本義:愛纏繞大人的小女孩。有些小女孩喜歡圍著大人轉,整天嚷著要大人抱抱哄哄。這樣的小女孩就叫做「妮」。如北方農村常見的稱呼「小妮子」。
(2)美女晉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河南方言表示數詞的「一個」,經常被錯誤解釋為「一」,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前者表示數量,後者表示順序。
其次是通行於豫北太行山一帶的晉語-邯新片,分布在濟源、焦作、新鄉、鶴壁各縣、安陽的湯陰縣,滑縣,內黃縣,林州市(縣級)安陽縣。
『叄』 山西話怎麼說一個姑娘漂亮
用山西話,說一個姑娘漂亮,叫卡西。
其中卡西的卡讀做一聲,西讀作四聲。意思就是好看。
外閨女剛卡西了,意思是那姑娘才漂亮了。
『肆』 一個女一個臣是什麼字
一、一個女一個臣是姫,「姫」是「姬」的異體字,意思是謹慎。
二、基本信息
拼音:zhěn;部首:女;四角碼:41412;倉頡:vsll;86五筆:vahh;98五筆:vahh;鄭碼:ZMH;統一碼:59EB。
三、筆順筆畫
「姫」為9畫,其中部首外筆畫為6畫,9畫分別為撇點、撇、橫、橫、豎、橫折、橫、豎、豎折/豎彎。
(4)美女晉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姫」與「姬」的區別
有日語系的學生解釋,「姫是zhěn,日文寫法而已,和中國的『姬』是一個意思。」
從《國際標准漢字大字典》中查詢得知,「姬jī」一共有五個涵義,分別是「古代對婦女的美稱」、「 中國漢代宮中的女官」、「 舊時稱妾」、 「舊時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以及「姓」。
而「姫zhěn」的中文解釋為「謹慎」。在《新日漢大辭典》中,日文「姫」,有三個涵義,一個是姑娘的意思;另一個是用作富貴人家的女兒;第三個是小的意思。
『伍』 山西對女孩的方言叫法
山西對女孩的方言叫妮兒。
妮兒是一種稱呼,意思是女孩子,是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一帶的方言。
全國各地關於女孩的稱呼:
上海:上海人管小女孩叫「囡囡」,對小孩兒的親熱稱呼。囡囡,是吳語區、粵語區等方言區對女孩的昵稱,亦有寶貝的意思。
山東:在我國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大家統一把女孩稱為「妮兒」,是長輩對晚輩一種稱呼。
黑龍江:在大東北又有很接地氣的稱呼「丫頭」或閨女,東北的丫頭不是誰都可以叫的,「丫頭」是多層含義,年輕人之間稱丫頭是昵稱、長輩管晚輩稱丫頭是愛稱、要是領導上下級稱丫頭那就是貶義詞,通常是丫鬟婢女的意思,會被扇耳光的。
吉林:「老妹」,多是比男人或女人小的那個女孩,才叫「老妹兒」也就是妹妹。叫"老妹"比較親切,是男人套女孩的最好的開頭詞。
廣東:廣東人比較火辣辣,熱情,通常稱「靚女」、「靚妹」、「靚姐」、「靚仔」、「靚姨」等。「靚女」是指很有氣質的那種,外表光鮮亮麗,內在充滿力量的年輕女孩。
『陸』 姬是什麼意思
姬是什麼意思?姬(拼音:jī),漢語二級通用規范漢字[1]。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古字形由「女」「𦣞」(yí,不是「臣」)構成。「女」表義;「𦣞」是「䇫」(jī,篦子,一種密齒的梳頭用具)的本字,表聲。姬是上古時期就已有的一種姓氏。後引申為婦女的美稱,又引申指妾。部首:女筆畫:10五行:木繁體:姬五筆:VAHH筆順:撇點撇橫橫豎豎橫折橫豎豎折/豎彎
基本釋義
已與權威書籍校驗
[jī]
1.古代對婦女的美稱。
2.古代稱妾:侍~。~妾。
3.舊時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歌~。
4.姓。
偏旁部首全解75講
75課時課時
¥49.90
網路漢語 App
AI讓學習更簡單
立即下載
詳細釋義
姬 [jī]
〈名〉
(形聲。本義:上古母系社會流傳下來的一種姓氏)
水名。相傳為黃帝所居
黃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國語·晉語》
黃帝的姓
黃帝君 姬水,以為姓。——《說文》
昔少典,取於有嶠氏,生 黃帝炎帝, 黃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成而異德,故 黃帝為姬, 炎帝為姜。——《國語·晉語》。按,軒轅子二十五人,惟 青陽與 倉林氏得姓姬。
堯立 後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史記·三代世表》。按,姬姜為古大姓,姬本 黃帝裔,故 堯賜姓姬也。
周人以後稷(黃帝之後)為祖,亦姓姬。又如:姬國(姬姓之國。指周王朝);姬化(周文王姬昌的德化);姬公(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姬文(周文王)
古代稱帝王的妾
毋曰薄姬。——《漢書·文帝紀》。注:「內宮也。」
王姬、 徐姬、 蔡姬。——《史記·齊世家》。索隱:「眾妾之總稱。此名之不正者。」
寵姬鄭袖。——《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侍姬;姬人(妾);姬侍(侍妾);姬妾(妾);姬媵(妾);姬仆(家妓;婢妾)
古代中國對婦人的美稱
妖姬靜女。——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又如:艷姬;仙姬
歌女 。
如:歌姬;一代名姬
美女的代稱
於是庄王棄其 秦姬 越女,罷鍾鼓之樂。——《吳越春秋》
周朝的代稱。周人為姬姓,故以之相代
姬漢舊邦。—— 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又如:姬周(周朝);姬漢(周朝和漢朝);姬劉(周朝和漢朝);姬姜(春秋時,周王室姓姬,齊國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為貴族婦女之稱。泛指美女)
姓
組詞
名姬姬孔姬化小姬仙姬姬女姬伯姬國櫻姬荊姬愛姬美姬從姬舞姬
網路釋義
姬,中國漢字,本意為姬姓,因周人為姬姓,故以之代周朝。周朝時姬也指代貴族婦女,並作為對女子的美稱。
學段更換
『柒』 娣、姒、嬙是什麼意思
娣娣
dì
<名>
(會意。從女,弟聲。古代剝削階級的婦女出嫁時隨嫁的女子)
古代姐妹共嫁一夫,幼為娣,長為姒 [younger wife in ancient polygamy]
娣姒婦者,弟長也。——《儀禮·喪服子夏傳》
又如:娣姒(妯娌);娣侄(古代諸侯的女兒出嫁,從嫁共事一夫的妹妹和侄女)
古代諸妾中的年幼者 [younger concubine]
娣,女弟也。——《說文》
女子同出謂後生內娣。——《爾雅·釋親》
諸娣從之。——《詩·大雅·韓奕》。釋文:「妻之女弟為娣。」
眾媵侄娣之多。——《詩·召南·鵲巢傳》
又如:娣姒(古女同夫諸妾互稱,年長的為姒,年幼的為娣)
姐姐對妹妹的稱呼 [younger sister]
姊娣悉慕媖嫻,嫗媼咸仰慧德。——《紅樓夢》
婦人對丈夫的弟媳的稱呼 [wife of younger brother of a woman's hus-band]。如:娣婦(兄妻稱弟妻)
娣
dì
ㄉㄧˋ
古代稱丈夫的弟婦:~姒(妯娌)。
古代姐姐稱妹妹。
鄭碼:ZMUY,U:5A23,GBK:E6B7
筆畫數:10,部首:女,筆順編號:5314351523
五筆碼:vuxt
姒姒
sì
(1)
(形聲。從女,以聲。本義:古代兄弟之妻年長者)
(2)
同本義。古以兄妻為姒,弟妻為娣;相謂亦曰姒。弟妻稱兄妻為姒 [wife of husband's elder brother]
娣婦謂長婦為姒婦。――《爾雅·釋親》
吾不以妾為姒。――《左傳·成公十一年》。注:「昆弟之妻,相謂為姒。」
少婦謂長婦曰姒,言其先來已所當法似也。――《釋名·釋親屬》
(3)
又如:姒娣(妯娌);姒婦(古代弟之妻稱兄之妻為姒婦)
(4)
古代同夫諸妾稱長者曰姒,幼者曰娣 [(of sisters who married same husband) the elder one]
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後生為娣。――《爾雅·釋親》。郭璞注:「同出,謂俱嫁事一夫。」
(5)
古時稱姊為姒 [elder sister]
魯公乘姒者,魯公乘子皮之姒也。――漢·劉向《列女傳》
(6)
姓
姒
sì ㄙˋ
(1)
古代稱丈夫的嫂子或年長之妾:娣~(a.妯娌,兄妻為「姒」,弟妻為「娣」;b.同夫諸妾,年長者為「姒」,年少者為「娣」)。
(2)
古代稱姐姐。
(3)
姓。
鄭碼:ZMZO,U:59D2,GBK:E6A6
筆畫數:7,部首:女.
嬙嬙
嬙
qiáng
<名>
(形聲。從女,牆省聲。本義:古代宮廷里地位次於妃的女官) 同本義 [lady-in-waiting]
宿有妃嬙嬪御焉。——《左傳·哀公元年》
備嬪嬙焉。——《國語·晉語》。注:「婦官也。」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唐·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嬙媛(姬妾);嬙施(古美女王嬙、西施的並稱)
嬙
(嬙)
qiáng
ㄑㄧㄤˊ
古代宮廷里的女官名。妃、嬙的地位高於嬪、御。
鄭碼:ZMJJ,U:5AF1,GBK:E6CD
筆畫數:14,部首:女,筆順編號:53112431252511
『捌』 姬的讀音是什麼
姬只有一個讀音,拼音是 jī ,姬是古代對婦女的美稱。
基本釋義:
1、形聲。本義:上古母系社會流傳下來的一種姓氏。
2、水名。相傳為黃帝所居
黃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國語·晉語》
3、黃帝的姓。
黃帝君 姬水,以為姓。——《說文》
4、周人以後稷(黃帝之後)為祖,亦姓姬。又如:姬國(姬姓之國。指周王朝);姬化(周文王姬昌的德化);姬公(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姬文(周文王)。
5、古代稱帝王的妾。
毋曰薄姬。——《漢書·文帝紀》。注:「內宮也。」
6、古代中國對婦人的美稱。
妖姬靜女。——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7、歌女 。
如:歌姬;一代名姬
8、美女的代稱。
於是庄王棄其 秦姬 越女,罷鍾鼓之樂。——《吳越春秋》
9、周朝的代稱。周人為姬姓,故以之相代
姬漢舊邦。—— 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10、姓
相關組詞
周姬姬系姬樣橈姬吳姬大姬盧姬族姬驪姬 貴姬
一、周姬
[zhōu jī]
一般用來形容周朝,因為周天子姓姬,所以把周朝稱為周姬。
二、姬樣
[jī yàng]
姬樣翻譯為龍女,就是日本那個浦島太郎的故事裡,住在龍宮的那些漂亮妹妹,都叫乙姬。
三、大姬
[dà jī]
周武王長女。周為姬姓,古時女子以姓行,大者,尊之之詞。
四、驪姬
[lí jī]
春稱時驪戎之女。晉獻公伐驪戎,獲姬歸,立為夫人。《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五、貴姬
[guì jī]
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始置,位僅次於皇後。《宋書·後妃傳序》:「﹝明帝泰始﹞三年,又省貴人,置貴姬,以備三夫人之數。」
『玖』 「姬」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1.古代對婦女的美稱。
2.古代稱妾:侍~。~妾。
3.舊時稱以歌舞為業的女子:歌~。
4.姓。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周朝的國姓,也是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曹國、蔡國等諸侯國國君的姓,有近5000年歷史。姬姓的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 ,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
(9)美女晉語怎麼說擴展閱讀
1、仙姬[xiān jī]
【意思】:仙女。
【造句】:仙姬們輕歌曼舞,婀娜多姿,把幸福的花瓣撒向人間。
2、讒姬[chán jī]
【意思】:好讒害人的姬妾。
【造句】:讒姬常常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
3、舞姬[wǔ jī]
【意思】:日本語,古代泛指跳舞為業之人。不同於舞女和藝伎(注意非妓),是懂得上層社會的禮儀,跳藝術與禮儀之舞的優雅高貴的表演者。
【造句】:李公子,都是長公主府上的舞姬,今夜恐要奉詔,所以先到這里來等候。
4、歌姬[gē jī]
【意思】:宮廷、官府或私家蓄養的歌女。
【造句】:她化身少年混在歌姬隊伍中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