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美國派4》中的那個女主角,就是指揮樂團的那個,叫什麼啊謝謝各位了啊
中文名: 阿里爾·凱貝爾
英文名: Arielle Kebbel
角 色:演員
1. Aquamarine AS …… Cecilia (2006)
2.美國派4:集體露營 American Pie Presents Band Camp AS …… Elyse (2005)
3.The Kid & I The Kid & I AS …… Arielle (2005)
4.一酷到底 Be Cool AS …… Robin (2005)
5. Dirty Deeds AS …… Alison (2005)
6. Reeker AS …… Cookie (2005)
7.空前絕後滿天飛 Soul Plane AS …… Heather Hunkee (2004)
② 指揮家陳琳簡歷
陳琳
陳琳,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副系主任。199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俞峰教授。2000年被小澤征爾推薦免試進入美國坦格伍德音樂節學習,取得伯恩斯坦獎學金。1999年至2003年三次入圍法國貝藏松國際指揮比賽決賽。2007年, 在波蘭第八屆菲黛爾伯格國際指揮大賽中獲第二名以及「西曼諾夫斯基作品最佳指揮獎」。當地媒體稱其「指揮技術精湛,指揮風格揮灑自如,將成為國際樂壇的一顆新星。」
陳琳還曾擔任小澤征爾音樂塾助理指揮、德國斯圖加特室內樂團中國巡演特邀指揮。2011年,由她指揮中央歌劇院合作演出的歌劇《蝙蝠》在中國首演。2013年,受小澤之邀指揮日本齋藤秀雄音樂節閉幕音樂會。2005年受聘於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學生樂團,擔任音樂總監及指揮系教授。陳琳指揮的作品廣泛,包括交響樂,西方經典歌劇及中國原創歌劇。合作過的樂團有:法國廣播愛樂樂團、波蘭西里西亞愛樂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中央歌劇院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齋藤紀念音樂節樂團,杭州愛樂樂團等。德國斯圖加特室內樂團稱其為「不可多得得優秀音樂家」。
2004年,陳琳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任教,培養的學生屢次在國內外重大賽事獲得優異成績;參與研究的科研項目「現代指揮教學法」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③ 這個指揮叫什麼名字
姓名:祖賓·梅塔 性別:男 國籍:印度 生日:1936年4月29日 祖賓·梅塔,1936年4月29日生於印度孟買的一個音樂世家.家庭是古老的印度猶太系人.
父親梅里是孟買交響樂團的創建人之一和常任指揮,後曾出任美國寇蒂斯弦樂4重奏團第二小提琴、加利福尼亞大學音樂部長、洛杉磯美國青年管弦樂團音樂總監.
梅塔自幼生活在家庭音樂環境中,他是在搖籃中受到古典音樂的熏陶的.7歲就開始跟父親學小提琴和鋼琴,並在學校管弦樂隊擔任低音提琴手.9歲之時,隨父親到美國紐約,拜美國著名小提琴家加拉米安(I.Calamian)為師.
1954年,他赴奧地利留學,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隨指揮系主任、匈牙利指揮家斯瓦洛夫斯基(H.Swarowsky)學指揮.
在學院里,除指揮外,他學鋼琴、作曲和低音提琴,好學不倦,十分勤快.1957年,他獲得指揮學位,時為21歲.
在音樂之都,剛出道的梅塔就有演出的機會.他指揮的第一部歌劇是貝多芬的《費德利奧》,接著是理查·施特勞斯的《莎樂美》、《玫瑰騎士》等.最為可貴的是他得到E·克萊伯、賴納、卡拉揚、庫貝利克和瓦爾特等多名指揮大師的指導.梅塔從中學到了"維也納式的聲音".
1958年,22歲的梅塔,榮獲英國利物浦國際指揮家比賽二等獎,一鳴驚人,轟動樂壇.隨即被聘為利物浦愛樂樂團助理指揮,並應邀在歐洲各地擔任客席指揮,被視為傑出的青年指揮家.翌年,他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成為樂團歷史上最年青的指揮家.
1961年,他受聘為加拿大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指揮,一個25歲的小夥子,竟能獎一支水準平平的樂團,提高到專業副指揮,次年,晉升為音樂總監兼常任指揮,成為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音樂總監.
有著猶太血統的梅塔,對以色列愛樂樂團十分關注.早在1962年,他就首次指揮該團,之後合作無間.1969年出任樂團音樂顧問,1977年改稱為音樂總監,且1981年終生受聘,成為以色列愛樂樂團的永久音樂總監.他帶領IPO赴5大洲巡演超過1600次.受到世人的歡迎,成為世界著名樂團之一,梅塔功勞最大.
梅塔出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就任日期是1978年9月,就任之前為客席指揮.
梅塔曾多次率領紐約愛樂樂團到世界各地進行大規模的巡迴演出,如1978年阿根廷及多米尼加、1980年歐洲之行、1981年美國及墨西哥、1982年南美洲、1983年美國、1984年亞洲、1985年歐洲及以色列、1987年拉丁美洲、1988年蘇聯及歐洲10國之行,所到之處,備受贊賞.在13年期間,梅塔指揮NYPO演出的音樂會超過1000場之多.1991年5月,卡內基音樂廳建成100周年,他還指揮NYPO演出了勛伯格《古雷之歌》.隨後,他突然忍痛辭去NYPO的指揮職務,原因種種,這次他學精了,不說一句對NYPO不滿的話,保持"友好"關系.翌年,他還兩次回來客席指揮NYPO演出,一次是世界首演梅丁昂最後一部管弦樂作品《EclairsSur1』EauDela》,一次是NYPO150周年紀念音樂會.
梅塔離開NYPO之後,重返以色列愛樂樂團(IPO).
1985年起,他還兼任義大利佛羅倫薩歌劇院/佛羅倫薩節日樂團的首席指揮.1989年他還曾帶領歐洲共同體青年樂團赴歐洲及印度巡迴.途中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擔任指揮.梅塔於1988年3月率領IPO於1989年9月率領NYPO到香港演出,我都聽了,水準一流,終生難忘.
很有愛心的梅塔,1994年6月,在被戰爭破壞了的薩拉熱窩國家圖書館,指揮薩拉熱窩交響樂團演出莫扎特《安魂曲》,向世界26個城市直播,為聯合國難民資金會籌款.
1996年3月,梅塔成功指揮芝加哥歌劇院演出了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是年為了慶祝他60大壽,他帶領IPO赴美國從大西洋岸到太平洋岸進行了一系列巡演,生日那天在洛杉磯,他聯同IPO、IAPO以及特別演出嘉賓祖克曼、帕爾曼和巴倫勃依姆舉行了盛大的生日音樂會.
近些年來,梅塔頻繁穿梭往返於IPO佛羅倫薩歌劇院和VPO之間,一年一度的VPO1990年新年音樂會是他指揮的.1998年他還兼任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任期5年.1998年9月,梅塔率領佛羅倫薩節日樂團、合唱團200多人專程赴北京,聯同中國600多名群眾演員組成強大陣容,在北京紫禁城太廟演出了普契尼的《圖蘭多》,為"世紀之作",轟動一時,值得一提的是,期間,正遇上中國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梅塔與《圖蘭多》劇組將原定商業演出的午間音樂會改為賑災義演,分文不取,梅塔還與夫人共同再捐贈2萬美元給中國災區.義演演出了威爾第的《安魂曲》,贏得人們的贊賞.
梅塔身在樂壇40年,獲得無數殊榮,如尼基什指環、維也納愛樂樂團名譽指環、名譽團員、台拉維夫市名譽市民以及印度、義大利、法國頒授的勛銜等以及一大學授予的名譽音樂博士等.
梅塔非常重視唱片錄音工作,當他以指揮家的身份初次指揮演出時就錄有唱片,他的大量的優質唱片散見各大唱片公司,他的CD,封套面多印有他的肖像,這位俊男,蠻有魅力哩.
梅塔是樂手出身,對樂隊了如指掌,很能統馭樂隊的音響,特別強調弦樂,宛如人聲.他的音響,既有明晰度,又有渾厚度.早年,他一味追求許多音響效果,表面的東西多了些.現在,他的指揮,有音樂,有情感,有個性,有美感,具有現代氣息;他的風格,既有富特文格勒的氣質、托斯卡尼尼的熱情,又有瓦爾特的浪漫、卡拉揚的流暢,更有他自己的豪爽,兼收並蓄,博採眾長,集各方大師之特色於一身,揉成自己的指揮風度.最令人欽佩的是,梅塔把各國作曲家的音樂作品消化為自己用,然後又把音樂作為一種國際的語言,生動地表現出來,這就鮮明地顯示出他的獨特的指揮風格.他最擅長指揮後期浪漫派作曲家布魯克納、馬勒、理查·施特勞斯等人的作品,也熱心指揮現代音樂.
梅塔長期居住在歐美,他一直希望在祖國(印度)能建立一個國家級的交響樂團,讓他有機會為國效力,他期待著,他盼望著.
他的具有代表性的CD有:巴托克《第一、二小提琴協奏曲》BPO貝多芬《第五交響曲》IPO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IPO勃拉姆斯《小提琴協奏曲》NYPO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IPO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LAPO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IPO肖邦《第一、二鋼琴協奏曲》IPO德沃夏克《小提琴協奏曲》NYPO福雷《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組曲IPO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IPO李斯特《前奏曲》BPO馬勒《第三交響曲》IPO莫扎特《長笛協奏曲(K.313314)IPO普羅科菲耶夫《第一、三、五鋼琴協奏曲》IPO普羅科菲耶夫《第一、二小提琴協奏曲》聖-桑《第三小提協奏曲》IPO勛伯格《古雷之歌》NYPO斯美塔那《我的祖國》IPO理查·施特勞斯《英雄的生涯》、《莎樂美》BPO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NYPO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NYPO(以上為SONY出品)柏遼茲《幻想交響曲》LPO弗朗克《D小調交響曲》BPO格什溫《一個美國人在巴黎》NYPO霍斯特《行星組曲》NYPO奧爾夫《布朗尼之歌》LPO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協奏曲》LPO普契尼《托斯卡》RAI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曲》NYPO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IPO(上上為TELDEC出品)肖松《詩》(OP.25)NYPO拉羅《西班牙交響曲》IPO莫扎特《小提琴、中提琴協奏曲》IPO普契尼《西部女郎》ROH維瓦爾第《四季》IPO(以上為DG出品)貝多芬《第四、五鋼琴協奏曲》布魯克納《感恩贊》柏林國家歌劇院克拉夫特《打擊樂協奏曲》LAPO馬勒《第四交響曲》IPO普契尼《圖蘭多》LPO(以上為DECCA出品)
梅塔指揮了200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④ 有個中國著名的白發的指揮家是誰
你說的是陳燮陽吧??
陳燮陽,國家一級指揮,任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上海音協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和上海交響樂愛好者協會會長等職。自70年代以來,曾隨團去朝鮮、日本、加拿大和法國等地訪問演出。1981年9月他應邀赴美考察,師從耶魯大學奧托.繆勒教授進修指揮課,又先後與紐約現代音樂演奏團、布魯克林交響樂團、檀香出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介紹現代中國作曲家的作品。1987年後他多次被選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出版的《世界音樂名人錄》。
代表作品
1982年應邀在美國阿思本音樂節上指揮音樂節樂團獲得很大成功,後又指揮菲律賓國家交響樂團和香港管弦樂團演出。 1983年8月,應法國"音樂之聲"唱片公司之約,指揮中央樂團錄制了貝多芬第一、四交響曲唱片。1983年9月至1985年1月,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中國革命之歌》的指揮工作。
1985年以來,陳燮陽先後赴前蘇聯、日本、蘇格蘭、義大利、瑞士、香港、台灣、朝鮮、韓國、澳門、美國、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和地區,指揮上海交響樂團或當地著名樂團舉行音樂會,均受盛贊。 陳燮陽分別與中央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合作錄制過幾十首中外交響樂作品的唱片,其中包括指揮上海交響樂團錄制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和中國作曲家丁善德的交響樂作品集。 1987年他獲得了"上海之春"音樂節作品優秀指揮獎。 他指揮錄制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獲得了1989年中國唱片社頒發的金唱片獎。
⑤ 女性能否擔任交響樂團的指揮
當然能,除了神父,還有什麼職業女人不能做?
和和
鄭曉英名氣不小,彭教授10年前見過她
還有其他,比如旅美華裔女指揮家張弦.
但相對男指揮,自然是很少的.
⑥ 前段時間在電視上看到個女指揮,挺漂亮的,好像叫Marzena Diakun,求她的介紹資料
馬澤娜·戴坤(Marzena Diakun)出生於波蘭,新一代知名指揮,被稱為最優雅的女指揮之一。兼任波蘭國家愛樂樂團、捷克國家廣播電視交響樂團、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波蘭科沙林交響樂團、歐洲施特勞斯圓舞曲交響樂團等多個樂團客席指揮,並與波蘭歌劇院,巴伐利亞歌劇院等合作。 外文名:Marzena Diakun 中文名:馬澤娜·戴昆 職 業:指揮 國 籍:波蘭
馬澤娜·戴昆畢業於波蘭最高音樂學府——克拉科夫音樂學院,並獲博士學位; 1999年-2003年,Marzena Diakun分別在世界Jerzy Salwarowski, Marek Tracz, Gabriel Chmura, Colin Metters、 Howard Griffiths, David Zinman 及Kurt Masur等指揮大師的指導下進修。
2002年她率波蘭科沙林交響樂團參加第17界國際音樂節與Jolanta Zmurko、 Barbara Krahel、Jerzy Borowicz 、Jerzy Mechlinski等世界著名藝術家多次合作。 2005年她赴音樂之地維也納深造,獲得波蘭國家文化優秀人才獎。 2006年,她在第四屆國際Lutoslawski指揮大賽中奪冠。自此,她同時兼任波蘭國家愛樂樂團、捷克國家廣播電視交響樂團、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等多個樂團客席指揮 2007年,她並獲波蘭最佳指揮獎。 2008年,她與奧地利廣播交響樂團為羅馬保羅教皇二世演出。 2009年,她與德國柏林交響樂團在德國柏林歌劇院合作。 2010年,她率各知名她經常率團在歐洲各國演出,與她合作過的藝術家有 Jolanta Zmurko, Barbara Krahel, Jerzy Borowicz and Jerzy Mechlinski等。 2010年,她率領歐洲施特勞斯圓舞曲交響團及波蘭國家愛樂樂團於世界各地巡演,倍受好評。
編輯本段成就及榮譽
2005年獲波蘭國家優秀人才獎。 2006年起擔任波蘭國家愛樂樂團、捷克廣播交響樂團、波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波蘭科沙林交響樂團客座指揮。 2007年獲波蘭最佳指揮獎。
馬澤娜·戴昆是指揮出身,專供指揮,樂隊了如指掌,宛如人聲。她的指揮,有音樂,有情感、有個性、具有美感、十分善於用自己的情感來揭示作曲家的作品內容的傑出大師;她的指揮風格,猶如本人一般優雅而具有美感,令人回味,又不失交響樂的激情和澎湃,這就鮮明地顯示出她的獨特的指揮風格。她最擅長指揮約翰·施特勞斯等優雅圓舞曲。
「她的指揮就如她的外表一樣美麗而優雅,令人陶醉」 ————波蘭廣播交響樂團 「舉止優雅而又富有激情,新一代指揮中的佼佼者」 ————紐約日報
「波蘭指揮中的驕傲」 ————科沙林日報
⑦ 小澤征爾的簡介和生平
小澤征爾(Seiji Ozawa,1935.9.1-)
日本著名指揮家(由於長期在美國居住,常被誤認為已加入美國籍) 。生於中國沈陽,1951年入日本東京桐朋學園高等學校音樂系學習指揮。1959年在法國第九屆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伯克郡音樂節的指揮會演和卡拉揚主持的比賽中獲獎。1960年初次登台指揮法國國立廣播管弦樂團,接著又出色地指揮過紐約愛樂樂團,舊金山、加拿大、倫敦交響樂團和維也納樂團等,1970年起任舊金山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和音樂指導,後與波士頓交響樂團簽訂終身合同,任音樂指導兼指揮,並兼任新日本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每年都有一定時間回日本。
1959年,出生在中國東北沈陽的小澤征爾獲得法國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第一名後,先後跟隨指揮大師卡拉揚和伯恩斯坦學習。從1973年開始擔任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後,他躋身世界最優秀的指揮家行列。在波士頓近30年的指揮生涯中小澤征爾創造了古典樂壇的奇跡,使樂團成為國際上最優秀的交響樂團之一。1979年3月,他曾率該樂團成功地訪問中國。2002年7月,當他從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光榮卸任時,全體波士頓市民都對他表示了最高的敬意。他從2002-2003音樂季開始擔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音樂總監,更增強了他在國際樂壇上的影響力和威望。2002年,小澤征爾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演出了2002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並大獲成功。
小澤征爾的指揮風格,既能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地將樂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變化;他善於運用帶有表情的目光和「會說話」的雙臂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音樂表現意圖十分明確。他指揮時好像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游泳,使觀眾感到他渾身都是音樂。
小澤征爾參加指揮家大賽使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一次他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在進行前三名決賽時,他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參賽,評判委員會交給他一張樂譜。小澤征爾以世界一流指揮家的風度,全神貫注地揮動著他的指揮棒,指揮一支世界一流的樂隊,演奏具有國際水平的樂章。正演奏中,小澤征爾突然發現樂曲中出現不和諧的地方。 開始,他以為是演奏家們演奏錯了,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一次,但仍覺得不自然。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判委員會權威人士都鄭重聲明樂譜沒問題,而是小澤征爾的錯覺。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難堪。在這庄嚴的音樂廳內,面對幾百名國際音樂大師和權威,他不免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動搖,但是,他考慮再三,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於是,大吼一聲:「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他的喊聲一落音,評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評委們立即站立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前面的選手雖然也發現了問題,但也放棄了自己的意見。
在2005年10月的杭州、天津音樂墅音樂會上,他高燒39度,仍然堅持上台指揮。
渾身都是音樂的指揮家——小澤征爾
(Ozawa Seizi,1935─.. )
對於中國音樂愛好者來說,如果說誰是他們最為熟悉的世界指揮大師的話,那麼小澤征爾的名字肯定是會排在首位的,因為這位現代指揮藝術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指揮大師,曾經在20 世紀的70 年代末期和80 年代初期,先後四次來我國進行訪問演出。當時,他那精湛而又熱情洋溢的指揮藝術,曾給「文革」之後的中國音樂舞台注入了一種新鮮的活力,對於當時與世隔絕多年後首次打開國門的中國來說,小澤征爾是我們所接觸到的第一位西方現代指揮家,因此他那別具一格的精彩指揮藝術,便對當時的中國音樂界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影響和作用。
小澤征爾是當今世界上極負盛名的新一代指揮大師,他的名字是與阿巴多、馬澤爾、普列文和梅塔等人經常並列在一起的,屬於繼老一輩大師卡拉揚、伯恩斯坦和索爾蒂等人之後的,新崛起的偉大人物之一。另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方面,則是他作為亞洲人而首次成為世界一流指揮家的奇跡,這在幾百年來一直以歐美人為統治領地的世界指揮藝術上,的確是一個極其不平凡的例子。現在,人們常將他與印度指揮家祖賓·梅塔和新加坡指揮家朱暉一起譽為「世界三大東方指揮家」。
小澤征爾與中國還曾有著一個重要的緣分,那就是他是一個出生在中國的著名指揮家。他的家庭早在20 世紀30 年代初期便來到了中國,當時,他的父親小澤開作曾在長春等地當牙科醫生,當「九·一八」事變發生以後,他們全家便搬到了沈陽,而小澤征爾就是在這段時期里出生的。 1935 年,小澤征爾出生在中國的沈陽,在他出生後的第二年,他們便舉家遷到了北京,在這里一直居住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前夕,他們全家才回了日本的東京,因此,小澤征爾的童年一直是在中國度過的,據他本人的回憶,在上小學之前,他的大腦中所有記憶都是對北京的印象。
⑧ 劉森是樂隊嗎是哪裡人
劉森不是樂隊的,是青島市南泉鎮人。
劉森,生於1937年,曾任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團演奏員指揮、中國廣播藝術合唱團指揮、總政歌劇團指揮、總政交響樂團指揮、中國電視愛樂樂團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廣電學會電視音樂藝術研究委員會副會長。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代表作《牧笛》。
主要作品:
1、劉森先生多年來致力於廣播、電視音樂藝術的研究與實踐。他在中央電視台拍攝的大型電視連續劇《唐明皇》中擔任音樂總監,實現了「重現唐代音樂」的夢想。
2、他以唐代歷史文化為根據,以現存於日本奈良正倉院珍藏的唐代樂器為依據,結合現代樂器製作技術,組合成了中國古典音樂演奏形式--大唐樂隊,實現了幾代人的藝術願望,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
3、在擔任《東周列國》音樂總監中,他又為演唱先秦文化的瑰寶---《詩經》譜曲,他指揮的由偏僻鄉村中小學及幼兒園音樂老師組成的「馬村女子合唱團」在中央音樂學院紀念沈湘教授的音樂會上得到了音樂界的好評。
4、他的指揮熱情、准確、質朴,又總帶一點神韻,他善於學習,勇於實踐,花甲之年仍致力於開拓性的音樂藝術事業。
5、他熱心音樂教育,經常深入到各大學、中學中去傳授音樂知識,廣博的音樂才能、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受到學校師生的歡迎,為提升音樂文化的素質教育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6、他是一味努力追求把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文化相結合的音樂家。
⑨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指揮家
常任指揮:李心草
李心草是「當今樂壇最受矚目的著名指揮家之一」,現任中國交響樂團常任指揮。
1993年,年僅22歲大學在讀的李心草在「全國首屆指揮比賽」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
1997年,在舉世聞名的法國「第45屆貝桑松國際指揮比賽」中榮獲第二名。
1994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師從著名指揮家、教育家徐新教授。他在20歲時,就指揮前中央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成功演出了馬勒、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維奇、拉赫瑪尼諾夫、西貝柳斯、德沃夏克等作曲家的交響樂作品。並成功演出了威爾第的歌劇「茶花女」和中國歌劇「原野」。1994年至1996年,曾任中國中央芭蕾舞團管弦樂團常任指揮。期間,指揮演出了「吉賽爾」、「天鵝湖」、「睡美人」等多部中外芭蕾舞劇。1996年,受奧地利著名指揮大師雷歐普德·哈格教授的邀請赴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繼續深造。
1999年,他首次率領中國交響樂團赴日本演出,反響熱烈。2002年後,李心草再次率領中國交響樂團赴日本以及澳大利亞、德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泰國、韓國、中國台北巡迴演出。在東京,當地評論界稱: 「李心草的指揮手法與小澤征爾大師年輕時代一模一樣……感覺不出對西洋音樂的不適應,欣賞時心情舒暢。」「他71年出生,如此年輕,競贏得此次日本巡演所確立的決定性的評價,今後的動向將受到矚目……」 「指揮有超常的駕馭能力」。在澳大利亞,他成為第一位率領亞洲樂團進入聞名遐邇的悉尼歌劇院音樂大廳的中國指揮家。在柏林,德國前總理科爾先生聽完音樂會後率先起立熱烈鼓掌。在西班牙、葡萄牙,當地樂評稱「這只樂團是值得我們頂禮膜拜的……」。2003年底,李心草受世界大提琴巨匠羅斯特羅伯維奇的邀請再次赴台,指揮了羅斯特羅伯維奇大師告別大提琴舞台的特別音樂會,取得空前轟動。
近年來,他努力弘揚中國當代交響樂作品,許多新作由他指揮首演。同時,他又在歌劇藝術上有了新的成就,相繼成功演出了「費加羅的婚禮」、「蝴蝶夫人」、「波西米亞人」、「茶花女」、「阿伊達」等十餘部著名經典歌劇。
與他合作演出過的樂團包括:維也納人民歌劇院、維也納青年交響樂團、匈牙利國家歌劇院、法國里爾國立交響樂團、貝桑松歌劇院、哥本哈根愛樂樂團、提沃里交響樂團、林貝爾格新國際交響樂團、約翰內斯堡愛樂樂團、開普頓愛樂樂團、南非室內樂團、墨西哥國家愛樂樂團、東京都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大阪愛樂樂團、神奈川愛樂樂團、韓國KBS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芭蕾舞團、台灣省交響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等。
李心草具有對音樂超乎常人的悟性,指揮風格穩健而精準,他對作品風格的准確把握和對曲目廣泛適應的才能、尤其對德、奧經典作品以及中國作品的詮釋,尤為令人稱道。
⑩ 那個藏在你記憶深處的「天才指揮家」舟舟,如今過得還好嗎
大家還記得舟舟嗎?對,就是這個名字。你腦海中深深的地方可能有一個身形矮胖,面容奇異,一雙短手揮舞著指揮棒的身影一晃而過。是的,他就是舟舟,大名胡一舟,在2000年前後曾經感動全國甚至世界無數觀眾的智力殘障「天才指揮家」。
但是好時光難再,曾經舟舟一年演出168場,到如今不足10場,其中的落差連舟舟自己也感受得到,現在舟舟所在的殘疾藝術團沒有樂隊,藝術團的殘疾演員是他唯一的觀眾。
除了沒有演出,更大的危險在於,舟舟畢竟是一個基因有缺陷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容易出現各種疾病。2015年,舟舟的父親就曾說兒子已經患上滑膜炎、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嚴重的時候連走路都困難。
2013年,舟舟就曾在演出之前滑膜炎發作而站不起來,但是舟舟依然要表演,最後他坐在舞台上完成了演出。
未來,能夠帶著舟舟盡可能多的去演出,能有好的機會和一些單位或者樂團合作,為舟舟以後的生活打算,是舟舟父親最大的心願。
科普:什麼是21三體綜合征?
舟舟的生活令人嘆息,而舟舟的父親更令人心疼,為了讓兒子快樂,他苦苦支撐了三十多年,還將繼續支撐下去。那麼這個發生概率為500萬分之一的21三體綜合征究竟是什麼病?
21三體綜合征,又稱先天愚型或唐氏綜合征,是由染色體異常(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而導致的疾病。60%的患兒在胎內早期即流產,存活者有明顯的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發育障礙和多發畸形。
目前全世界醫學界對於21三體綜合征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這種疾病在高齡孕婦身上產生比例較高,國內正規醫院一般建議35歲以上高齡產婦都要進行唐氏篩查。有效、及時的孕期檢查是防止唐氏綜合征患兒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該病生育史的夫婦再次生育時一定要做出產前診斷,即染色體核型分析。因此,普通孕婦在孕期按時到醫院進行產檢,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綜合征患兒的出生。
寫在最後的話:世界上有缺陷的人很多,而身體上的缺陷只是其中最輕微的一種。如果您的身邊也有像舟舟這樣有缺陷的孩子,請您一定要善待ta,幫助ta。因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