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搜索 > 美女倒提金方是什麼

美女倒提金方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03 23:15:09

1. 描寫古代女子女扮男裝的句子

只見遠處行來一翩翩公子,分明是青衫摺扇,可卻步履輕盈,體態婀娜,體帶馨香,吐氣如蘭。就連女子都自愧不如。

以下是別人作品中的
鬢珠作襯,乃具雙目如星復作月,脂窗粉塌能鑒人。略有妖意,未見媚態,嫵然一段風姿,談笑間,唯少世間禮態。斷絕代風華無處覓,唯纖風投影落如塵。眉心天生攜來的花痣,傲似冬寒的獨梅。——出自《汝為紅顏傾天下:懶回眸》

那女孩有一雙晶亮的眸子,明凈清澈,燦若繁星,不知她想到了什麼,對著自己興奮的一笑,眼睛彎的像月牙兒一樣,彷彿那靈韻也溢了出來。一顰一笑之間,高貴的神色自然流露,讓人不得不驚嘆於她清雅靈秀的光芒。——出自《尋夢三千年》

見喬津亭白衣潔凈,如瓊枝一樹,栽種在青山綠水之間,盡得天地之精華;又似昆侖美玉,落於東南一隅,散發著淡淡華彩,不由一呆。——出自《神醫皇後:情亂京華》

她紅衣罩體,修長的玉頸下,一片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素腰一束,竟不盈一握,一雙頎長水潤勻稱的秀腿裸露著,就連秀美的蓮足也在無聲地妖嬈著,發出誘人的邀請。這女子的裝束無疑是極其艷冶的,但這艷冶與她的神態相比,似乎遜色了許多。她的大眼睛含笑含俏含妖,水遮霧繞地,媚意盪漾,小巧的嘴角微微翹起,紅唇微張,欲引人一親豐澤,這是一個從骨子裡散發著妖媚的女人,她似乎無時無刻都在引誘著男人,牽動著男人的神經。。——出自《神醫皇後:情亂京華》

只見她一張鵝蛋粉臉,長方形大眼睛顧盼有神,粉面紅唇,身量亦十分嬌小,上身一件玫瑰紫緞子水紅錦襖,綉了繁密的花紋,衣襟上皆鑲真珠翠領,外罩金邊琵琶襟外襖,系一條粉霞錦綬藕絲緞裙,整個人恰如一枝笑迎春風的艷艷碧桃,十分嬌艷。迎春髻上一支金絲八寶攢珠釵閃耀奪目,另點綴珠翠無數,一團珠光寶氣。——出自《後宮:甄繯(那字打不出)傳》

加些金庸的:
《飛》:
馬春花:這少女十八九歲年紀,一張圓圓的鵝蛋臉,眼珠子黑漆漆的,兩頰暈紅,周身透著一股青春活潑的氣息.(商家堡中)

南蘭:約莫二十二三歲,膚光勝雪,眉目如畫,竟是一個絕色麗人.(商家堡中)

那小姐相貌嬌美,膚色白膩,別說北地罕有如此佳麗,即令江南也極為少有.她身穿一件蔥綠織錦的皮襖,顏色甚是鮮艷,但在她容光映照之下,再燦爛的錦緞也已顯得黯然無色.(小客棧中)

袁紫衣:穿紫衣,身材苗條,正是途中所遇那個騎白馬的女子.只見她一張瓜子臉,雙眉修長,膚色雖然微黑,卻掩不了姿形秀麗,容光照人.(萬老拳師家中)火光映在袁紫衣臉上,紅紅的愈增嬌艷.(破廟中)

程靈素:只見離大路數十丈處有個大花圃,一個身穿青布衫子的村女彎著腰在整理花草.……她除了一雙眼睛外,容貌卻是平平,肌膚枯黃,臉有菜色,似乎終年吃不飽飯似的,頭發也是又黃又稀,雙肩如削,身材瘦小,顯是窮村貧女,自幼便少了滋養.她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歲,身形卻如是個十四五歲的幼女.(花圃中)
她一雙朗若明星的大眼在黑暗中炯炯發光.(樹林中)
《雪》

苗若蘭:一個黃衣少女笑吟吟的站在門口,膚光勝雪,雙目猶似一泓清水,在各人臉上轉了
幾轉.這少女容貌秀麗之極,當真如明珠生暈,美玉瑩光,眉目間隱然有一股書卷的清氣.

《連》

戚芳:那少女十七八歲年紀,圓圓的臉蛋,一雙大眼黑溜溜的,這時累得額頭見汗,左頰上一條汗水流了下來,直流到頸中.她伸左手衣袖擦了擦,臉上紅得象屋檐下掛著的一串串紅辣椒.

水笙:白馬上乘的是個少女,二十歲上下年紀,白衫飄飄,左肩上懸著一朵紅綢制的大花,臉色微黑,相貌卻極為俏麗.

凌霜華:只見一個清秀絕俗的少女正在觀賞菊花,穿一身嫩黃衫子,當真是人淡如菊,我一生之中,從未見過這般雅緻清麗的姑娘.

《天》

鍾靈:那少女約莫十六七歲年紀,一身青衫,笑靨如花,手中握著十來條尺許長小蛇.

玉像:這玉像與生人一般大小,身上一件淡黃色綢衫微微顫動;更奇的是一對眸子瑩然有光,神彩飛揚.……這對眼珠乃是以黑寶石雕成,只覺越看越深,眼裡隱隱有光彩流轉.這玉像所以似極了活人,主因當在眼光靈動之故.……玉像頭上的頭發是真的人發,雲鬢如霧,鬆鬆挽著一髻,鬢邊插著一支玉釧,上面鑲著兩粒小指頭般大的明珠,瑩然生光.

甘寶寶:內堂出來一個婦人,身穿淡綠綢衫,約莫三十六七歲左右年紀,容色清秀,眉目間依稀與鍾靈甚是相似.

木婉清:眼前所見,如新月清暈,如花樹堆雪,一張臉秀麗絕俗,只是過於蒼白,沒半點血色,想是她長時面幕蒙臉之故,兩片薄薄的嘴唇,也是血色極淡.

秦紅棉:窗外站著一個中年女子,尖尖的臉蛋,雙眉修長,相貌甚美,只是眼光中帶著三分倔強,三分兇狠.

《射鵰英雄傳》

黃蓉: 忽然身後有人輕輕一笑,郭靖轉過頭去,水聲響動,一葉扁舟從樹叢中飄了出來.只見船尾一個女子持槳盪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發上束了條金帶,白雪一映,更是燦然生光.郭靖見這少女一身裝束猶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盪近,只見那女子方當韶齡,不過十五六歲年紀,肌膚勝雪,嬌美無比,容色絕麗,不可逼視.

穆念慈:
郭靖看那少女時,見她十七八歲年紀,玉立亭亭,雖然臉有風塵之色,但明眸皓齒,容顏娟好.

《神鵰俠侶》
小龍女:
楊過抬起頭來,只見一隻白玉般的纖手掀開帷幕,走進一個少女來.那少女披著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煙中霧里,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除了一頭黑發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絕俗,只是肌膚間少了一層血色,顯得蒼白異常.

正鬧得不可開交,忽聽身後冷冷的一個聲音說道:"欺侮幼兒老婦,算得甚麼英雄?"郝大通聽那聲音清冷寒峻,心頭一震,回過頭來,只見一個極美的少女站在大殿門口,白衣如雪,目光中寒意逼人.(這是小龍女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的一段描寫,印象極深!)

郭芙:
只見一個少女穿著淡綠衫子,從廟□快步而出,但見她雙眉彎彎,小小的鼻子微微上翹,臉如白玉,顏若朝華,正是郭芙.她服飾打扮也不如何華貴,只項頸中掛了一串明珠,發出淡淡光暈,映得她更是粉裝玉琢一般.(成年後的郭芙)

程英:
楊過眼前斗然一亮,見那少女臉色晶瑩,膚光如雪,鵝蛋臉兒上有一個小小酒窩,微現緬腆,雖不及小龍女那麼清麗絕俗,卻也是個極美的姑娘.

公孫綠萼:
那女郎見了他這等模樣,嘴角微微一動,似乎要笑,卻又忍住.這時朝陽斜射在她臉上,只見她眉目清雅,膚色白里泛紅,甚是嬌美.
其實她容貌雖也算得上等,但與小龍女相比固然遠為不及,較之程英之柔,陸無雙之俏,似乎微見遜色,只是她秀雅脫俗,自有一股清靈之氣.(公孫止與裘千尺兩個卑鄙無恥之徒,怎麼會生下如此秀麗清純的女兒呢??)

要說美女多,《神》當居第一,小龍女,郭芙,程英,公孫綠萼,陸無雙,李莫愁,洪凌波,完顏萍,耶律燕,郭襄,還有一個美婦黃蓉.我只找了前四個,剩下的大家找找看吧! 原文]金庸描寫女子之容貌
阿碧: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劃水而來,口中唱著小曲……只見那少女一雙纖手皓膚如玉,映著綠波,便如透明一般.……說話聲音極甜極清,令人一聽之下,說不出的舒適.這少女約莫十六七歲年紀,滿臉都是溫柔,滿身盡是秀氣.……只見阿碧抿著嘴,笑吟吟的斜眼瞅著自己,膚白如新剝鮮菱,嘴角邊一粒細細的黑痣,更增俏媚,……是瓜子臉,清雅秀麗.
阿朱:她身旁站著個身穿淡絳紗衫的女郎,也是盈盈十六七年紀,向著段譽似笑非笑,一臉精靈頑皮的神氣.這女郎是鵝蛋臉,眼珠靈動,另有一股動人氣韻.
王語嫣:只見一個身穿藕色紗衫的女郎,臉朝著花樹,身形苗條,長發披向背心,用一根銀色絲帶輕輕挽住.段譽望著她的背影,只覺這女郎身旁似有煙霞輕籠,當真非塵世中人……
眼前這少女除了服飾相異之外,臉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膚色,身材,手足,竟然沒一處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復活.……一雙眼只是瞧著她淡淡的眉毛這么一軒,紅紅的嘴唇這么一撅……
王夫人:原來這女子身穿鵝黃綢衫,衣服裝飾,竟似極了大理無量山山洞中的玉像.不過這女子是個中年美婦,四十歲不到年紀,洞中玉像卻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女.段譽一驚之下,再看那美婦的相貌時,見她比之洞中玉像,眉目口鼻均無這等美艷無倫,年紀固然不同,臉上也頗有風霜歲月的痕跡,但依稀有五六分相似.
康敏:馬夫人臉上似笑非笑,嘴角邊帶著一絲幽怨,滿身縞素衣裳.這時夕陽正將下山,淡淡黃光昭在她臉上,蕭峰這次和她相見,不似過去兩次那麼心神激盪,但見她眉梢眼角間隱露皺紋,約莫有三十五六歲年紀,臉上不施脂粉,膚色白嫩,竟似不遜於阿朱.……那婦人身穿縞素衣裳,臉上薄施脂粉,眉梢眼角,皆是春意,一雙水汪汪的眼睛便如要滴出水來,似笑非笑,似葉非葉的斜睨著段正淳,正是馬大無的遺孀馬夫人.
阿紫:瑟瑟幾響,花樹分開,鑽了一個少女出來,全身紫衫,只十五六歲年紀,比阿朱尚小著兩歲,一雙大眼烏溜溜地,滿臉精乖之氣.
阮星竹:只見她穿了一身淡綠色的貼身水靠,更顯得纖腰一束,一支烏溜溜的大眼晶光粲爛,閃爍如星,流波轉盼,靈活之極,似乎單是一隻眼睛便能說話一般,容顏秀麗,嘴角邊似笑非笑,約莫三十五六歲年紀.
天山童姥:見她容色嬌艷,眼波盈盈,直是個美貌的大姑娘……童姥嘻嘻一笑,玉顏生春,雙頰暈紅,顧盼嫣然
李秋水:見那白衫人身形苗條婀娜,顯然是個女子,臉上蒙了塊白綢,瞧不見她面容……透過她臉上所蒙的白綢,隱隱約約可見到她面貌,只見她似乎四十來歲年紀,眉目甚美,但臉上好像有幾條血痕,又似有什麼傷疤,看上去朦朦朧朧的……李秋水緩緩回過頭來,伸左手揭開蒙在臉上的白綢,露出一張雪白的臉蛋.虛竹一聲驚呼,只見她臉上縱橫交錯,共有四條極長的劍傷,劃成了一個"井"字,由於這四道劍傷,右眼突出,左邊嘴角斜歪,說不出的丑惡難看.……圖中美女右手持劍,左手捏了劍訣,正在湖畔山邊舞劍,神態飛逸,明
艷嬌媚,莫可名狀.
夢姑:但覺那少女吹氣如蘭,口脂香陣陣襲來……只聞到一陣馨香,一隻溫軟柔滑的手掌已握住了他手,
梅蘭竹菊:但見四女不但高矮濃纖一模一樣,而且相貌也沒半點分別,一般的瓜子臉蛋,眼如點漆,清秀絕俗,所不同的只是衣衫顏色.

《射》
包惜弱:驀見面前一張芙蓉秀臉,雙頰暈紅,星眼如波,眼光中又是憐惜,又是羞澀……這女子四十歲不到,姿容秀美,不施脂粉,身上穿的也是粗衣布衫.

韓小瑩:見那女人大約十八九歲年紀,身形苗條,大眼睛,皮膚如雪,正是江南水鄉的人物.她左手倒提銅槳,右手拿了蓑笠,露出一頭烏雲般的秀發.

黃蓉:那少年約莫十五六歲年紀,頭上歪戴著一頂黑黝黝的破皮帽,臉上手上全是黑煤,早已瞧不出本來面目,手裡拿著一個饅頭,嘻嘻而笑,露出兩排晶晶發亮的雪白細牙,卻與他全身極不相稱.眼珠漆黑,甚是靈動.……水聲響動,一葉扁舟從樹叢中飄了出來.只見船尾一個女子持槳盪舟,長發披肩,全身白衣,頭發上束了條金帶,白雪一映,更是燦然生光.……見那少女笑靨生春,衣襟在風中輕輕飄動.……但見她秋波流轉,嬌腮欲暈,雖然年齒尚稚,實是生平未見的絕色……黃蓉兀自未醒,蛾眉斂黛,嫩臉勻紅,口角間淺笑盈盈,想是正做好夢.

穆念慈:見她十七八歲年紀,玉立亭亭,雖然臉有風塵之色,但明眸皓齒,容顏娟
好.那錦旗在朔風下飄揚飛舞,遮得那少女臉上忽明忽暗.

笑》
儀琳:一個小尼姑悄步走進花廳,但見她清秀絕俗,容色照人,實是一個絕麗的美人.她還只十六七歲年紀,身形婀娜,雖裹在一襲寬大緇衣之中,仍掩不住窈窕娉婷之態.……見她秀色照人,恰似明珠美玉,純凈無瑕,……她忽然臉紅,而淚水未絕,便如瀑布旁濺滿了水珠的小紅花一般,嬌艷之色,難描難畫,……

曲非煙:這女童約莫十三四歲年紀,穿一身翠綠衣衫,皮膚雪白,一張臉蛋清秀可愛,無
不對她生出同情之意.

《倚》
郭襄:她腰懸短劍,臉上頗有風塵之色,顯是遠游已久;韶華如花,正當喜樂無憂之年,可是容色間卻隱隱有懊悶意,似是愁思襲人,眉間心上,無計迴避.
殷素素:碧紗燈籠照映下,這書生手白勝雪,再看他相貌,玉頰微瘦,
眉彎鼻挺,一笑時左頰上淺淺一個梨渦,遠觀之似是個風流俊俏的公子,這時相向而對,顯是個女扮男裝的妙齡麗人.
紀曉芙:另外兩個都是二十來歲的姑娘,只見一個抿嘴微笑,另一個膚色雪白,長挑身材的美貌女郎低頭弄著衣角,那自是殷梨亭的未過門妻子,金鞭紀家的紀曉芙姑娘了.
殷離:那小姑娘神清骨秀,相貌甚是美麗.
周芷若:她衣衫飄動,身法輕盈,出步甚小,但頃刻間便到了離兩人四五丈處.只見她清麗秀雅,容色極美,約莫十七八歲年紀.
楊不悔:只見她大大眼睛,眼球深黑,一張圓臉,正是他萬里迢迢從中原護送來到西域的楊不悔.此時相隔數年,她身材長得高大了,但神態絲毫不改,尤其嘴角邊使小性兒時微微撇嘴的模樣,更加分明.
小昭:原來她既非駝背,更不是跛腳,雙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頰邊微現梨渦,直是秀美無倫,只是年紀幼小,身材尚未長成,雖然容貌絕麗,卻掩不住容顏中的稚氣.冰雪上反射過來的強光照在她的臉上,更顯得她膚色晶瑩,柔美如玉,但見她膚色奇白,鼻子較常女為高,眼睛中卻隱隱有海水之藍意
趙敏:自來美人,不是溫雅秀美,便是嬌艷姿媚,這位趙小姐卻是十分美麗之中,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同時雍容華貴,自有一副端嚴之致,令人肅然起敬,不敢逼視.
黛綺絲:黛綺絲那日穿了一身淡紫色的衣衫,她在冰上這么一站,當真勝如凌波仙子,突然間無聲無息的破冰入潭,旁觀群豪,無不驚異.
黃衣女子:那女子約摸二十七八歲年紀,風姿綽約,容貌極美,只是臉色太過蒼白,竟
無半點血色.

《書》
駱冰:余魚同回過頭來,只見駱冰左手扶桌,站在身後,右手拿著一柄飛刀,纖指執白刃,如持鮮花枝,俊目流眄,櫻唇含笑,舉手斃敵,渾若無事,說不盡的嫵媚可喜.
霍青桐:那女郎秀美中透著一股英氣,光采照人,當真是麗若春梅綻雪,神如秋蕙披霜,
兩頰融融,霞映澄塘,雙目晶晶,月射寒江.大約也是十八九歲,腰插匕首,長辨垂肩,一身鵝黃衫子,頭戴金絲綉的小帽,帽邊插了一根長長的翠綠羽毛,革履青馬,旖旎如畫.
香香公主:那少女的頭在花樹叢中鑽了起來,青翠的樹木空隙之間,露出皓如白雪的肌膚,漆黑的長發散在湖面,一雙像天上星星那麼亮的眼睛凝望過來.只見她舒雅自在的坐在湖邊,明艷聖潔,儀態不可方物,白衣倒映水中,落花一瓣一瓣的掉在她頭上,衣上,影子上.
李沅芷:只見她一身黑衣,更襯得肌膚勝雪,一雙手白玉一般,放在膝蓋上,一言不發,眼淚一滴一滴落在手背.火把中只見她俏臉含怨,淚珠瑩然,一張雪白的臉被火光一迫,更覺嬌艷.
玉如意:乾隆見她臉色白膩,嬌小玲瓏,相貌也不見得特別美麗,只是一雙眼睛靈活異常,一顧盼間,便和人人打了個十分親熱的招呼,風姿楚楚,嫵媚動人.
周綺:見一個大眼睛少女站在面前.那少女臉色微黑,濃濃的眉毛,十八九歲年紀

-----------------男:
http://..com/question/30623977.html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後宮·李天晴】:
蕭默然:此時的蕭默然,一雙鳳目靜靜的凝視上弦,在燭火的映襯下,美目之中流光溢彩,上弦被這樣一雙眼眸看得,幾乎三魂七魄都要被他勾走了。

(真是一個美男子,讓人忍不住要多看幾眼。如果說蕭默然是一柄收在鞘里的名劍,那麼鬍子長就是沒有配鞘的寶刀。蕭默然沉靜內斂,如同曉月清風,不知不覺已經奪走你的神志,讓你忍不住覺得,就是死在他手裡,也不枉這人間的一場相遇。而鬍子長,光芒四射,讓人不敢逼視,你會自慚形穢,不敢有什麼想法,就遠遠的躲開了。)

床前紅燭高照,把一切都鍍上一層金色。這坤安殿里鋪天蓋地的紅色,再加上眼前這位一身紅色龍袍的美人,沐浴在淡金色的燭光之中,

他今天也是便服,一身很普通的藏青色袍子,頭發也只是用同色的發巾一束,這樣的裝束,走在大街上,十個人中倒有兩三個和他穿的一樣,明明很普通的,可是他一笑,還是讓上弦一陣恍惚。

那個美得已經帶了魔性,又陰陽怪氣不知道心裡在打什麼主意的攝政王

早上為他梳好的發髻已經被他放下來了,如今他的黑發披散了下來,映著他如雪的肌膚,白色的龍袍,還有這書房裡暗紅色的書案,滾著金色流蘇的紅色簾幕,繪著金色雲紋的紅色地毯。

(卻是長得俊美異常。一雙大而有神的眼睛,即使是現在一臉肅穆無甚表情的時候,也仍然光彩奪目,整個人看起來都神采奕奕。此時年紀雖輕,卻因身具武功,於斯文儒雅中又增添了英武之氣,再過一兩年,只怕是要成為好些小姑娘父母的心腹大患了。不,只怕是現在就已經是好些做父母的心腹之患了。)

不管什麼顏色,穿在他身上都好像很合適。紅色能彰顯他的尊貴,淺藍色很適合陪襯他的優雅。呃,其實什麼衣服穿在他身上,好像都賞心悅目。會見各國使節時穿的精美朝服,從來搶不去他本人的風采,尋常穿的便服,好比今天的這件棉布袍子,明明極為普通,只因為是穿在他身上,立時就好像變得不一般了。
他又把頭發放下來了,烏黑的長發一瀉而下。 很奇怪的,尋常青年男子披頭散發,總免不了要帶幾分疏狂的味道,可是他這樣反而清雅以極,全無半分散漫,直讓人覺得天底下的英俊男子合該都似他這般披散頭發,才稱得上是美男子。

(從來也沒有見過這么……英俊的女人。沒有甲胄,只是一身磚紅色朝服,靜靜地站在那裡的,彷彿不是一個人,而是搖曳著的火焰。素凈的一張臉,偏偏明艷得讓人不敢逼視。表情分明是雲淡風輕,卻好像有說不出的魔力,惹得所有的目光都往她身上聚集。那是一種非男非女,既聖潔又魅惑的……氣勢,沒錯,不是美麗,而是一種氣勢,只是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已經從她身上傾瀉出來,感染了每一個人。)

紅色的殿堂,紅色的地毯,紅色的簾幕,金色的彩繪,金色的流蘇,暗紅色的書案後坐著一身白衣的他,長發一瀉而下。他神情專注,時間也便好像靜止了一般

站在殿門處的上弦,只能看見他如雲煙似的墨黑長發,正紅色的精美袍服,還有那被拈在修長手指間的棋子。長發垂落,掩住了他的臉,讓她看不見他此時的神情。

【《寂寞妖紅》·暗】
齊王澶:他臉色異常蒼白,宛如堅玉,神情甚是清冷高傲,並不看她一眼。

順著她目光而去,有一人輕袍緩帶,正施施然從樓中走出來,陽光下他俊美面容中透出冷傲,耀目攝人。

齊王這些日子裡似乎也清減許多,他原本秀如堅玉,現又似凝了千年寒冰,面無表情時,看得人寒徹心扉。

帳里燈光暈黃,照得他眉峰如劍,所謂風華絕倫亦不過是如此。玲瓏不由想起少相,亦是翩翩公子風流秀雅,這兩人原都是皎皎青竹雪蘭般的富貴王孫

(少相卻換了一身粗布衣裳,容貌依舊儒雅秀美,如明珠亂投草莽,頭發梳理得一絲不亂,用根銀簪子綰了。

見他臉上驚到雪白,更襯得鬢角發絲烏黑,一雙秀目如月夜寒江,波光流麗含了淚花,心頭又是一突,不覺軟了口氣,臉色臘黃里透出青灰,緊緊閉了眼,睫如蝴蝶,那雙瑰麗寶珠般的眼必是在靜靜枯萎,雖然它曾經清冽嫵媚,如炎夏烈日下僅存的一脈幽泉,令人偶一注目,便要碎了魂魄。 )

離得那麼近,唐流可看到他眼珠漆黑,世上再不會找到這樣綺麗炫美的兩粒墨玉,然而混雜了冰雪、刀劍、烈火與劇毒,殘酷無情如地獄鬼火。

平:只看見一個男人的臉近在眼前。他有著一對極威武的眉毛,面部線條猶如雕刻般清晰明朗。
尋目望去,果然有一個小小的打鐵鋪,爐火通紅,金星四濺,一個男人胸襟大開,露出光滑結實的胸膛,奮力敲擊錘打不休。

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除了臉上,身上竟還有無數條疤,不論是手腕、脖頸還是面頰上,隱隱地,陽光下藏不住深深淺淺的傷痕,面上那一指長的不過是最明顯的一條,在它之旁,暗花般湧出百足印跡,極細的道道陰影,每一動作,便會在明媚太陽下閃出光澤。

汗水如走珠,自他光潔的額頭滴落,唐流忽覺步子艱澀,印象中,平將軍只是個瘦削沉默的男人,永遠會用一雙羞澀的眼沉沉地看人,不會說太多的話,可是今天,這雙眼眸精光四射,身體堅勁渾若天神,竟令她有些不敢逼視。

「我倒不記得太後曾說過的話,只是剛才我發了個誓,如果齊王敢碰你一下,我必與之同歸於盡。」

【鳳非離】
那是一張狂狷中帶著艷麗的臉,修眉斜飛入鬢,一雙尾角上挑的鳳眼波光流轉,妖魅帶笑,看起來真是風情萬種,修長的手指正優雅無比地撥弄著宮棣的額發,嗔道:「你看你,沒我照應,竟瘦小成這個樣子。」

也不知朱宮棣用了什麼方法,本該腫腫的眼睛竟給他調理的相當正常,穿著全套華美的皇子服飾,站在大紅描金的長毯上,手捧聖旨文雅笑著的樣子,倒也真是漂亮。

這一次鳳非離倒是親自來到城門口迎接他,禮節周到地請他住到了鳳陽王宮,並設晚宴為他接風洗塵。
兩年不見,鳳非離沒什麼變化,仍是秀發麗容,妖魅惑人,看他斜依軟榻,手執水晶杯淺淺媚笑的樣子,怎麼也不象是一手掌握大明最富庶土地的藩王。

可是……永遠美麗永遠迷人永遠瀟灑永遠神秘永遠令人捉摸不透的鳳非離,怎麼可以紅著鼻子淚眼朦朧啞著嗓子打著噴嚏出現在京都呢?

尤其病中的鳳非離,發絲微亂,玉頰潮紅,一雙鳳眼水淋淋的,說不出的嫵媚動人

酣暢一覺後的鳳非離,神采奕奕地梳洗好,穿上綉工精美的長擺王袍,簡直美艷不可方物

房門輕輕一響,絕代風華的鄴州之主手裡抱一個長長的軟枕,邁著輕柔的腳步走進來,一臉理所當然的模樣將宮棣向裡面一推,爬上了床。

「我才是最愛你的,我不僅要到你的美夢里去,我更要到你的噩夢里,以後不管你夢到多可怕的事情,一定要向自己身邊看看,你會看見我站在那裡,和你站在一起。」

2. 《三國演義》中的「三絕」是哪三絕,分別指的是哪三個人

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奸絕曹操。

三國演義的劇情簡介· · · · · ·

東漢末年,山河動盪,劉漢王朝氣數將盡。內有十常侍顛倒黑白,禍亂朝綱。外有張氏兄弟高呼「蒼天已死,黃巾當立」的口號,掀起浩大的農民起義。一時間狼煙四起,劉家朝廷宛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鮑國安 飾)、公孫瓚、袁術、袁紹、呂布(張光北 飾)、劉備、孫策、關羽、張飛、諸葛亮(唐國強 飾)等各路豪傑不斷涌現,從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戰,從魏蜀吳三國鼎立到三分歸一統,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的大幕緩緩拉開……
本片根據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改編。

鏈接: https://pan..com/s/14MhfUt8rbXv9Z24CFvpFOA

?pwd=df5y 提取碼: df5y

3. 古代攤販稱呼顧客什麼

「客官」,精明的會按顧客的衣著、穿戴,判斷身份,所處階層,做以相符的稱謂。

4. 古代皇帝為什麼能夜御數女(2)

在這么短的時間,趙禥能是自然生理狀態下完成性交過程的嗎?史學界認為,趙禥如果不藉助於葯物,在床上不可能那麼樣強悍。 趙禥藉助了什麼葯物?壯陽葯也。 壯陽葯也叫媚葯、春葯、房中葯。但媚葯、春葯、房中葯的使用范圍寬泛,並不僅限於男人,女人也可服用。此類葯在古代帝王宮中極為流行,今日遍布街頭的成人用品商店,應當是古人的遺風和繼續。 春葯有不同的名稱,「三益丹」、「益腎丹」、「保腎丹」、「快女丹」、「受寵丹」、「保命丹」、「童女丹」、「益女丹」、「得春丹」、「遇仙丹」、「合歡散」、「寒食散」、「春散」、「相投散」、「一笑散」、「相思方」都是這種葯物的不同說法,還有的名字更形象,「美女提倒金方」、「靈龜展勢方」、「美女顫聲嬌」、「貴妃夜夜嬌」、「旱苗喜雨膏」、「金槍不倒丸」…… 雖然叫法不一樣,但葯理功能是一樣的,都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讓人性興奮的葯物。 《禮記》稱,「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而皇帝多不守古制,隨意擴充後宮。 《新唐書》記載,「開元天寶中,宮嬪大率至四萬」,開元、天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其後宮的美女多達4萬名,比秦始皇的1萬多人要多多了,大概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後宮之最。 由於皇帝可以發生性關系的對象實在太多了,壯陽葯在宮中廣為流行是可以想像出來的,有方士甚至將之製成點心、水果,供帝王食用。

5. 駐顏祛皺有什麼金方

中醫認為,容顏衰老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皮膚出現皺紋,其主要是由於腎精虛衰,脾胃虛損,生化之源不足。臟腑、皮膚等組織器官,失於精血的濡養,故出現衰老。此外,飲食失節、勞逸過度、情志失常等均可導致五臟虧虛,機能失調而出現早衰。預防治療當以補益腎精、滋養氣血為主。下述諸方,可供臨床參考。
(一)內治方【方一】純陽紅妝丸【來源】《普濟方》【組成】補骨脂、胡桃肉、葫蘆巴各120克,蓮肉30克。
【功效】溫腎助陽,潤膚除皺。
【製法】諸葯共研細粉,以酒相拌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腹以酒送下,每日1次。
【方二】容顏不老方【來源】《奇效良方》【組成】生薑5000克,大棗500克,白鹽60克,甘草90克,丁香、沉香各15克,茴香120克。
【功效】悅澤容顏,抗老除皺。
【製法】上葯共搗粗末,和勻。
【用法】每服9~15克,清晨煎服或沸水泡服。
【方三】山葯丸【來源】《和劑局方》【組成】赤石脂、茯神、巴戟天、山茱萸、牛膝、澤瀉、熟地黃、乾地黃各30克,山葯60克,五味子180克,肉蓯蓉120克,杜仲、菟絲子各90克。
【功效】補益肝腎,益精填髓,駐顏延年。
【製法】上葯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30丸,食前溫酒下。
【方四】神仙駐顏延年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熟地黃、乾地黃、甘菊花、天門冬各500克。
【功效】潤膚澤面,駐顏抗老。
【製法】天門冬去心焙乾,搗諸葯為散。
【用法】每服12克,空腹服,溫酒送下。
【方五】仙術湯【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乾薑9克,大棗100枚,杏仁40克,甘草80克,鹽100克,蒼術300克。
【功效】調和脾胃,美化容顏,益壽延年。
【製法】乾薑炒至皮黑內黃;大棗去核;杏仁去皮尖,麩炒,搗爛;甘草蜜炙;鹽用火炒;蒼術去皮,米泔水浸泡,以火焙乾;上葯除杏仁外共研細末,後加入杏仁,備用。
【用法】每服3克,飯前開水送服。
【方六】胡桃丸【來源】《御葯院方》【組成】破故紙、杜仲、萆薢、胡桃仁各120克。
【功效】補腎助陽,駐顏潤膚。
【製法】將前3味葯搗爛、過篩、為細末;另搗胡桃仁成膏,入葯末和勻,再搗1000次,成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或淡鹽水送服。
【方七】菊花延齡膏【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新鮮菊花瓣適量。
【功效】潤膚駐顏。
【製法】取新鮮菊花瓣,用水熬透,去渣再熬,熬至濃汁為止。然後兌少量蜂蜜收膏。
【用法】每次12~15克,白開水沖服。
【方八】養心延齡益壽丹【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茯神、當歸、乾地黃、酸棗仁、枳殼各18克,柏子仁、丹參、酒白芍、牡丹皮各15克,梔子、酒黃芩、陳皮各12克,川芎、野白術各6克。
【功效】美容駐顏,安神。
【製法】先將柏子仁、野白術、枳殼、酸棗仁分別用火炒過,當歸、黃芩酒炒,干生地黃用酒洗。然後將以上葯物研為極細粉末,煉蜜製成綠豆大的小丸,硃砂為衣。
【用法】每次12克,用白開水送服。
【備注】此方為清宮御醫庄守和、李德昌專門為慈禧太後所擬的長壽駐顏方。
【方九】紅顏酒【來源】《萬病回春》【組成】胡桃肉(搗碎)、小紅棗(搗開)各120克,杏仁(泡,去皮尖,煮四五分鍾,曬干,研碎)30克,白蜜100克,酥油70克。
【功效】潤膚,除皺。
【製法】用好白酒1000毫升,先以蜜、油溶開入酒,隨將3味葯入酒內浸泡7日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飲1~2盅。
【方十】熙春丸【來源】《隨息居飲食譜》【組成】枸杞子、龍眼肉、女貞子、淫羊藿(去毛邊)、綠豆各100克。
【功效】澤肌膚,去皺紋。
【製法】將上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克。
【用法】早晚各服1丸。
【方十一】瓜子散【來源】《中葯大辭典》【組成】西瓜子仁150克,白楊柳皮(或橘皮)60克,桃花120克。
【功效】潤肌,容顏,去皺。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
【用法】每日3次,每次飯後用米湯調服1匙。
【方十二】隨心變化美人方【來源】《駐顏有術偏驗方》【組成】冬瓜仁150克,梨花120克,玫瑰花、荷花各60克,橘皮10克。
【功效】潤澤肌膚,去皺紋。
【製法】將上葯共研為細末。
【用法】每於食後服3次,每次3克。
【方十三】黃芪丸【來源】《妙葯寶鑒》【組成】黃芪(銼)、肉蓯蓉(酒浸切焙)、人參、防風(去叉)、桂(去粗皮)、桔梗(炒)、牛膝(酒浸切焙)、白術、芍葯、白茯苓(去黑皮)、天雄(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皮臍)各30克。
【功效】潤澤肌膚,除皺。
【製法】上12味搗碎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20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服。
【方十四】脂桃膏【來源】《壽世傳真》【組成】補骨脂(揀凈,黃酒浸一日,蒸熟曬干,為末)300克,胡桃肉(溫水泡去皮,搗如泥)600克,蜂蜜(白者更佳)500克。
【功效】潤澤去皺。
【製法】先將蜂蜜入鍋內煎1~2滾,以前2味入蜜內攪勻,收瓷罐內。
【用法】每飯前空心,酒調200毫升服。如不飲酒,用滾水也可。
【方十五】衛生湯【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組成】當歸、白芍各200克,黃芪400克,炙甘草50克。
【功效】潤澤容顏,除皺。
【製法】銼散。
【用法】每服20克,水煎服。
【方十六】回陽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牡蠣(煅)、乾薑(炮)各250克。
【功效】悅澤肌膚,去皺紋。
【製法】為細末,薑汁煮半夏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空腹溫酒下20丸。
【方十七】久服顏如童子方【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枸杞根100克,生地黃30克。
【功效】延年駐顏。
【製法】上2味,搗篩。
【用法】每日空腹酒服6克。
【方十八】延年悅澤方【來源】《養顏與減肥自然療法》【組成】茯苓1500克,菊花750克。
【功效】健脾養血,潤膚駐顏。
【製法】茯苓、菊花搗細為末,以煉成的松脂拌和為丸,如彈子大,貯瓶備用。
【用法】每次服1丸,日2次,以酒溶化後服用。
【備注】凡有陰虛火旺,症見口舌乾燥、大便秘結者,應慎用。
【方十九】仙蓮丸【來源】《援生四書》【組成】蓮花210克,藕240克,蓮子270克。
【功效】健脾補腎,活血駐顏。
【製法】將上葯用砂鍋蒸熟,曬干,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貯瓶備用。
【用法】每服10克,日3次,開水送下。
【方二十】烏麻駐顏散【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烏麻適量。
【功效】抗老駐顏。
【製法】將烏麻用水拌令勻,勿使太濕,曝干,九蒸九曬,搗去皮做末。
【用法】每次6克,空腹溫水送下,每日3次。
【方二十一】慈禧太後駐顏方【來源】《御香飄緲錄》【組成】珍珠適量。
【功效】悅色駐顏。
【製法】研為細末。
【用法】一小茶匙,以溫茶水送服,10日1次。
【方二十二】三台益壽膏【來源】《遵生八箋》【組成】白術1000克,蒼術、黃精各500克。
【功效】悅澤顏色,駐顏。
【製法】煎汁熬膏。
【用法】每服15克,白開水調下,或含化。
【方二十三】蒼術木瓜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蒼術(米泔水浸5宿,焙末)500克,木瓜(蒸爛去皮核)1枚。
【功效】駐顏卻老。
【製法】木瓜研如糊,拌蒼術末,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丸,空腹,鹽湯送下。
【方二十四】地仙膏【來源】《聖濟總錄》【組成】萆薢、防風、白蒺藜、狗脊、烏葯、炮白附子、炮附子、赤小豆、地龍、炒骨碎補、炒茴香子、羌活、炮天南星、炒黃芪各25克,肉蓯蓉(酒浸,焙)、牛膝(酒浸、焙)、何首烏(去黑皮)、炒川椒、覆盆子各50克,木鱉子(去殼)15克。
【功效】壯筋骨,潤肌膚,去皺紋。
【製法】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20丸,空腹食前鹽湯或茶酒任下。
【方二十五】老鴉丹【來源】《楊氏家藏方》【組成】枸杞子、巨勝子、菟絲子(酒浸)、覆盆子、當歸(焙)、熟乾地黃(焙)、干山葯、白茯苓(去皮)、白芍、白術、炒白蒺藜、牛膝(酒浸1宿)、香白芷、延胡索、蓽澄茄各50克,炒破故紙100克。
【功效】潤膚去皺。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經無灰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30~50丸,空腹溫酒或鹽湯下。
【方二十六】石菖蒲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石菖蒲、人參、防風、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各75克,柏子仁、杜仲(去粗皮,炙)、百部、山茱萸、炙甘草、炒五味子、貝母(去心)、丹參各50克,生乾地黃(焙)、麥門冬(去心)各100克,遠志(去心)25克。
【功效】潤膚除皺。
【製法】上葯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用法】每服1丸,空腹,食前開水嚼服。
【方二十七】何首烏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何首烏(米泔水浸1宿,去黑皮,焙)500克,赤芍葯、牛膝(酒浸1宿,焙)、熟乾地黃各200克。
【功效】壯筋骨,潤肌膚,去皺紋。
【製法】上葯共搗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30丸,空腹溫酒或米酒送下。
【方二十八】冬瓜子丸【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冬瓜子60克,天門冬90克,藁本、遠志、杜衡、白芷、當歸、車前草、雲母粉各30克,柏子仁、細辛、橘皮、瓜蔞仁、白石脂各15克,鉛丹3克。
【功效】潤膚抗皺。
【製法】上葯曬干,研為細末,用篩篩過,再將篩取之極細末用白蜂蜜揉合成丸,每丸如黃豆大小。
【用法】用溫開水吞服5~10克,每日2次,飯前服用。
【方二十九】慎火草散【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慎火草、白石脂、禹余糧、鱉甲、乾薑、細辛、當歸、川芎、石斛、芍葯、牡蠣各100克,黃連、薔薇根皮、乾地黃各200克,熟艾、桂心各50克。
【功效】潤膚去皺。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
【用法】每服2克,溫酒送下,每日3次。
【方三十】調中沉香湯【來源】《和劑局方》【組成】沉香100克,白豆蔻仁、木香各50克,炙甘草0.5克,生龍腦5克,麝香2.5克。
【功效】潤肌膚,去皺紋。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
【用法】每服5克,生薑、鹽少許,沸湯食後服用。
【方三十一】悅澤玉容丹【來源】《食憲鴻秘》【組成】桃花瓣(陰干)20克,瓜子(去油)150克,橘皮60克。
【功效】潤膚去皺。
【製法】將上葯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丸,溫開水送服。
【方三十二】延生護寶丹【來源】《御葯院方》【組成】菟絲子(酒浸,去末)150克,肉蓯蓉(酒浸,焙)、蛇床子(水淘凈,用棗100克同煮,棗熟去棗,焙)200克,木香、丁香、南乳香(另研)各250克,白龍骨(茅香50克同煮1日,去茅香,裹井中浸1宿)、鹿茸、炒桑螵蛸、炒蓮實肉、干蓮花蕊、葫蘆巴(微炒)各50克,麝香(另研)10克。
【功效】潤澤肌膚,去除皺紋。
【製法】上葯除乳香、麝香、菟絲子外,同為細末。將菟絲子末浸葯酒2000毫升,文武火熬減半,入蕎麥面50克,以酒調勻下膏子內攪勻,次下乳香、麝香,攪如稠糊,入酒少許,與前葯末和成劑,搗為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30丸,旦以溫酒入炒鹽少許送下。
【方三十三】神仙巨勝子丸【來源】《古今圖書集成》【組成】巨勝子(焙)100克,生地黃、熟地黃、何首烏各200克,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棗仁、炒破故紙、柏子仁、覆盆子、雞頭實、廣木香、蓮花蕊、巴戟天(去心)、肉蓯蓉(酒浸3日)、牛膝(酒浸)、天門冬(酒浸)、韭子、官桂、人參、茯苓(去皮)、楮實子、炮天雄、蓮肉、川續斷、山葯各50克,菊花40克。
【功效】潤膚除皺。
【製法】上葯共為末,春夏煉蜜,秋冬蒸棗肉,入胡桃肉10個搗泥,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30丸,空腹溫酒或鹽湯送下。
【方三十四】仙傳種子蔣酒【來源】《魯府禁方》【組成】白茯苓(去皮)500克,紅棗(去核)250克,胡桃肉(去皮)300克,白蜂蜜3000克,黃芪(蜜炙)、人參、白術、川芎、炒白芍、生地黃、熟地黃、小茴香、枸杞子、覆盆子、陳皮、沉香、木香、官桂、砂仁、甘草各75克,乳香、沒葯、五味子各15克。
【功效】潤膚除皺。
【製法】鍋內熬滾前4味,攪勻,再以微火傾入瓷壇,加高燒酒15000克,糯米白酒5000克。余葯共為細末,入壇和勻,筍葉封口,外面固封,入鍋內大柴火煮2炷香時間,取出入土中3日去火氣。
【用法】每日早晚,適量飲數杯。
【方三十五】西嶽真人靈飛散【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雲母粉500克,茯苓400克,鍾乳粉、柏子仁、人參、續斷、桂心各350克,菊花750克,乾地黃600克。
【功效】潤膚除皺。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以生天門冬9500克取汁搜葯,銅器中蒸120升黍米下,米熟曝干為末。
【用法】每服2克,日1次。或取42克,白蜜和搗杵,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7丸,日3次。
【方三十六】瓜蔞粉膏【來源】《秘術海》【組成】瓜蔞粉90克,杏仁(去皮)30克,豬胰1具。
【功效】潤膚去皺。
【製法】將上葯共研如膏。
【用法】每晚洗面後塗之。
【方三十七】不老湯【來源】《萬病回春》【組成】胡桃仁(去皮)、小紅棗、白蜜各125克,酥油、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煮四五沸,曬干)各60克。
【功效】駐顏悅色。
【製法】上葯用好酒適量,先將蜜、油熔開,入酒中,後將3葯入酒中浸21天。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服2~3盅。
(二)外治方【方一】千金面脂【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白芷、冬瓜仁、商陸、川芎各90克,葳蕤、細辛、防風各45克,當歸、藁本、蘼蕪、土瓜根、桃仁各30克,木蘭皮、辛夷、甘松香、麝香、零陵香、白僵蠶、白附子、梔子花各15克,豬胰3具。
【功效】澤顏嫩膚,抗老除皺。
【製法】豬胰切,水漬6日,用時以酒捋取汁漬葯。諸葯薄切,綿裹,以豬胰汁漬一宿,平旦以前,豬脂6升,微火三上三下,白芷色黃膏成,去渣,入麝,收於瓷器中。
【用法】塗面。
【方二】文仲面脂方【來源】《外台秘要》【組成】細辛、葳蕤、黃芪、白附子、山葯、辛夷、川芎、白芷各0.3克,瓜蔞、木蘭皮各0.6克,豬脂2升。
【功效】潤面除皺,去黑增白。
【製法】上11味,切,以綿裹,用少酒漬一宿,納脂膏煎之,七上七下,別出1升,白芷煎色黃,葯成,去渣,攪凝。
【用法】敷面。
【方三】常用蠟脂方【來源】《外台秘要》【組成】蔓荊油3升,甘松香、零陵香各30克,辛夷仁、細辛各1.5克,白術2升,竹茹1升,竹葉5合,茯苓、蘼蕪花各1克,羊髓0.5升,麝香少許。
【功效】潤膚澤面,去皺除斑。
【製法】上12味,切,以綿裹,酒浸經再宿,絞去酒,以脂中煎,緩火令微沸。3日許,香氣極盛,膏成。乃煉蠟令白,看臨熟,下蠟調,軟硬得所,貯用之。
【用法】塗面。
【方四】延年面脂方之一【來源】《外台秘要》【組成】白術、茯苓、杜衡18克,葳蕤、藁本、川芎、土瓜根、瓜蔞、冬瓜仁各15克,木蘭皮、白僵蠶、蜀水花、辛夷仁、零陵花、藿香各120克,菟絲子24克,梔子花、麝香、鷹屎白各9克,桃仁60毫升,白蠟60克,羊脂600毫升,豬脂1800毫升,豬胰1具,白附子30克。
【功效】嫩膚增白,去皺延年。
【製法】上25味,並細切。酒1200毫升,取豬胰、桃仁、冬瓜仁綿裹納酒中,絞取汁,用漬葯一宿。別煎豬脂令消,去渣。以鵝脂、羊脂、白蠟於鐺中,用綿裹納鐺,微火煎三上三下,葯黃色,去渣。待澄候凝,納鷹屎末,攪令勻。
【用法】塗面。
【方五】延年面脂方之二【來源】《外台秘要》【組成】防風、葳蕤、川芎、白芷、藁本、桃仁、白附子各18克,茯苓24克,細辛、甘松香、零陵花各6克,當歸、瓜蔞各12克,川椒50粒,鸕鶿屎、冬瓜仁各9克,麝香3克。
【功效】活血祛風,潤膚延年。
【製法】上17味,酒浸淹潤一夕,明日以綿薄寬裹之。以白鵝脂、羊脂各1800毫升,並煉成者以煎之,於銅器中微火上煎,使之沸,勿使焦也。乃下之三上,看白附子色黃,膏成去渣,又入鐺中上火,納麝香,氣出更以綿濾度之。乃納瓜蔞仁、桃仁、冬瓜仁等脂,並鷹屎、鸕鶿屎粉等,攪令調。膏成待凝,以瓷器貯,柳木作槌子,於缽內研,使輕虛得所,生光。研之無度數,二三日研之,方始好。唯多,則光滑,任用。
【用法】塗面。
【方六】定年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白芨75克,白術150克,藁本、白礬、川芎各45克,當歸30克,茯苓、白石脂、土瓜根、蕤仁、葳蕤、細辛、白附子、防風各60克,白玉屑、琥珀末、珍珠末、鍾乳末各15克。
【功效】潤膚除皺,活血通絡,祛風勝濕。
【製法】上葯搗羅細研為末。取雞子白並蜜等份和,捻作挺子。入布袋盛,懸掛門上,陰干。60日後如鐵,即堪用,再搗研為末。
【用法】每夜用漿水洗面,即以面脂調葯塗之。
【方七】鹿角膏【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鹿角霜60克,牛乳670毫升,白蘞、川芎、細辛、白芷、白附子、白術、杏仁各30克,天門冬45克,酥90克。
【功效】嫩膚除皺,祛風活血。
【製法】上葯搗羅為末,入杏仁膏,研令勻,用牛乳及酥於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
【用法】每夜塗面,旦以漿水洗。
【方八】面膏方【來源】《醫方類聚》【組成】青木香、白附子、白蠟、白芷、川芎、零陵香、香附子各60克,茯苓、甘松各30克,煉羊髓3000克。
【功效】抗老除皺,悅澤面容。
【製法】以上10味,以酒水各100毫升,浸葯經宿,次日煎三上三下,候酒水盡,膏成,去渣。
【用法】敷面如妝。
【方九】宮廷美容三聯方【來源】《御葯院方》第一步:用楮實散。
【組成】楮實、土瓜根、商陸各等份。
【功效】潔面潤膚,去皺益顏。
【製法】上葯共研極細。
【用法】每日早晨用少許葯面如香皂一樣洗臉後,敷桃仁膏。第二步:用桃仁膏。
【組成】桃仁不拘多少,白蜜適量。
【功效】活血潤膚,去皺益顏。
【製法】先將桃仁去皮尖,研如泥,用白蜜少許調如膏狀。
【用法】取膏適量用溫水化開,揉擦面部,十幾分鍾後,塗玉屑膏。第三步:用玉屑膏。
【組成】輕粉、定粉各9克,密陀僧6克,皂角適量。
【功效】嫩膚除皺。
【製法】皂角用水煮後,去皮、弦,去白嫩皂角肉用溫漿水泡爛,搗成膏,加入三葯調勻。
【用法】用時薄塗面上。
【備注】此方為元代皇家卻老除皺秘方。所謂「三聯」,即「系列」之意。方中輕粉含汞,定粉(鉛粉)、密陀僧含鉛,均系有毒之品,不宜長期應用。
【方十】神仙玉女粉【來源】《御葯院方》【組成】益母草不拘多少。
【功效】活血祛瘀,益顏減皺。
【製法】先將益母草燒作灰,糯米粥和為雞蛋大的灰團,晾乾。用楓炭火把灰團煅紅,候冷研細。再如前法和為灰團,煅之。如此反復,至所研灰團末色白細膩為止。
【用法】用該粉洗臉,早晚各1次。
【方十一】七白膏【來源】《御院葯方》【組成】香白芷、白蘞、白術各30克,白茯苓9克,白芨15克,白附子9克,細辛9克。
【功效】潤膚防皺,祛除黑斑。
【製法】以上葯物均研為細末,用雞蛋清調丸,丸如彈子大,陰干。
【用法】每晚臨睡前,先以溫水洗面,然後將該葯丸以溫水化開塗面。
【方十二】展皺膏【來源】《普濟方》【組成】栗子薄皮不拘多少。
【功效】活血,潤膚,去皺。
【製法】上葯研末,白蜜和勻,貯瓶備用。
【用法】臨睡前,先以溫水洗臉,再塗上此膏,第二天早晨用溫水洗去。
【方十三】蘆薈汁【來源】《駐顏有術偏驗方》【組成】蘆薈250克。
【功效】潤膚去皺。
【製法】將蘆薈煎汁,加入滋潤劑中。
【用法】每日擦面。
【方十四】去皺方【來源】《神奇祖傳方》【組成】桃花、荷花、芙蓉花各等份。
【功效】去皺潤膚。
【製法】上葯用雪水煎。
【用法】外洗,每日數次。

6. 如果你想讓男人倒追,讓自己成為他難以割捨的女人,需要懂得哪些技巧

如果你想讓男人倒追,讓自己成為他難以割捨的女人,需要懂得哪些技巧?

人生的道路上,人們總是有幾個義無反顧戀情,就算另一方不太喜歡大家,大家都願意一廂情願,默默奉獻所有,要想主動追求自己心儀的男生。但是,對男人來說,有時,太過積極追你的女人,通常她們不知道珍惜。

真真正正有意義的產品,一般不會打折優惠,由於折扣代表著失去它原有意義。主動追求異性朋友的女人,實際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實際上對你好,並不一定使自己自降身價。情商高的女人,通常明白吸引男人倒追。就算碰到屬於自己真實姓名,她們都可以掌握好分寸,把握好感情的投入。如果你想讓男人倒追,讓自己成為他難以割捨的女人,通常需要搞清楚這些小技巧。

一、給對方一些暗示

當一個人孤單的時候,通常無法抵抗異性朋友產生溫暖。有些時候,彼此會產生感情,非常大的層面上,都是由於突然而來的關懷。當失戀了時,有一個人來聆聽你的心事。如果你需要安慰時,有一個人守護著你,給與關心,想來你都覺得心很暖。因此,有時候我們能夠無意間去關心一下他,通常男生覺得你懂他,造成出和你濃烈的共鳴點,這類共鳴點往往是造成男人的保護欲的關鍵因素。

最終我想說的是,不管多麼喜歡一個人,都請別太趕緊自身所有交出來。假如一份愛,是十分,希望,你能給自己留三分。你不需要去裝扮成誰也自己喜歡的樣子,你應該做的是,維持自己的特點,信任我,一定會有些人自己喜歡的。

7. 疥瘡有什麼金方

疥瘡是由疥蟎寄生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常在家庭或集體宿舍中相互傳染、集體發病。中醫稱之為疥瘡。
疥蟎多寄生在皮膚較薄的部位,如指縫、前臂、腹部、外陰、大腿內上側、臀部、女性乳房皺襞處等。皮損表現為針頭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在陰囊、陰莖、陰唇、腹股溝等處發生黃豆大小的淡紅色結節,此為疥瘡結節。夜間陣發性劇烈瘙癢是疥瘡的重要症狀。常因搔抓引起抓痕、血痂、濕疹樣變或繼發感染而發生膿皰瘡、癤腫、淋巴管炎等。
疥瘡的治療目的是殺蟲、止癢。一般每日早晚各用葯一次,連用3日為1療程。搽葯期間不洗澡、不換衣服,使粘在衣服上的葯物也能殺蟲,第4天洗澡更衣並將污染的衣服、被褥煮沸消毒。家中或集體單位的患者要同時治療。
(一)內治方【方一】犀角飲子【來源】《醫宗金鑒》【組成】犀角、赤芍、甘菊花、玄參、木通、炒赤小豆、石菖蒲各4.5克,甘草3克,生薑3片。
【功效】清熱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主治砂疥。
【方二】搜風勝濕湯【來源】西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12(2)
【組成】烏梢蛇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獨活10克,羌活10克,五倍子10克,苦參15克,炙百部12克,地膚子10克。若膿疥,加生薏苡仁15克,佩蘭葉12克,蒲公英20克,皂刺10克;若癢甚,加蜈蚣3條,全蠍2克;若氣血虧加當歸10克,黃芪15克。
【功效】搜風勝濕殺蟲。
【用法】水煎服,日1劑,小兒用量酌減。
【備注】服葯期間忌食牛、羊、雞、魚、蝦、酒等發物。
【方三】內服驗方一【來源】吉林醫學情報,1992:(10)
【組成】苦參、白鮮皮、蛇床子、荊芥、桑葉、黃柏、金銀花、連翹、牡丹皮、地膚子、蓽茇各10克,甘草8克。
【功效】散風,清熱利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內服驗方二【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葯雜志,1998:(2)
【組成】土茯苓5~30克,龍膽草3~10克,車前子5~15克,炒黃芩5~15克,木通3~10克,苦參5~10克,地膚子5~15克。證候屬風熱蘊膚加僵蠶5~15克,蟬蛻5~15克,防風5~15克;屬濕熱毒聚加茵陳5~30克,白鮮皮5~15克;屬蟲毒結聚加全蠍3~10克,烏梢蛇5~15克。
【功效】清熱解毒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2日1劑。
【方五】當歸飲加減【來源】吉林醫學情報,1992:(10)
【組成】當歸、生地黃、白芍(酒炒)、川芎、何首烏、荊芥,防風,白蒺藜各10克,黃芪20克,甘草8克。
【功效】養血祛風,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劑,連服3劑。
【方六】龍膽瀉肝湯化裁【來源】河北中醫,2000:22(7)
【組成】龍膽草6克,炒梔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當歸10克,生地黃15克,土茯苓15~3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白僵蠶10克,生甘草6克。
【功效】清熱解毒,化瘀散結,除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7日為1療程。
【方七】消疥湯【來源】四川中醫,2001:19(8)
【組成】生地黃、蒲公英各30克,當歸、川芎、地膚子、白鮮皮、蛇床子、紫草、蟬蛻、刺蒺藜、赤芍、金銀花、連翹各10克,甘草6克。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二)外治方【方一】百雄洗方【來源】中醫葯信息,1992:(4)
【組成】生百部30~60克,苦參30克,白礬30克,花椒15克,雄黃10~15克,川楝子15~30克,蛇床子15~20克,大楓子15~20克,草烏10克,荊芥10克。伴濕疹樣皮炎加黃柏15克,白鮮皮30克;伴癤腫、膿皰瘡加連翹15克;瘙癢甚重用川椒、草烏。
【功效】殺蟲止癢。
【製法】每劑加涼水1.5升煮沸5分鍾,取葯液。
【用法】趁溫於每晚7~9時擦洗全身30分鍾,連洗4晚(2劑)為1療程,一般用1~3個療程。襯衣床單、被裡每隔4日用開水燙一次。
【方二】中葯洗抹方【來源】中醫外治雜志,1994:(2)
【組成】①洗葯處方:煙葉30克,樗皮100克,百部100克。②抹葯處方:凈頭發150克,硫黃200克,蛇皮3條。
【功效】祛毒殺蟲。
【製法】將抹葯處方同入鍋內,加火熬化,再用手指粗的鐵棍在地上鑽洞數個,將熬化的葯汁,趁熱倒入地上的洞內,冷卻後即成葯錠。再取適量香油放入碗內,手持葯錠研磨,即成黑色葯油,備用。
【用法】先將洗葯煎湯,待葯液不燙皮膚後洗浴10分鍾即可,擦乾後塗葯油,要抹全,每日早晚各洗、抹1次,換內衣1次。若皮膚感染者,可先用洗葯洗後擦乾,再將葯錠研細末,撒在瘡口上即可。
【方三】復方苦參湯【來源】陝西中醫學院學報,1995:18(1)
【組成】苦參、蛇床子、威靈仙各30克,川椒、白礬、香附子、白芷、枸杞、細辛、桂枝各10克。
【功效】清熱燥濕,通絡散結,祛風止癢。
【製法】每劑加水1.5毫升,煎煮20分鍾。
【用法】配合冷凍應用。冷凍反應過後4~5日,水煎復方苦參湯,外洗疥瘡結節部位,每日2次,連用3日。對未愈者進行第二次治療。
【備注】適用於疥瘡結節的治療。
【方四】葯浴驗方【來源】中國民間療法,1996:(1)
【組成】苦參15克,花椒12克,青蒿15克,夜交藤15克,野菊花15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隨證加減:伴感染者加黃柏12克,金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伴發濕疹者加樟樹葉30克,荊芥12克。
【功效】清熱除濕,殺蟲止癢,活血化瘀。
【用法】中葯方加水3~4公斤,煎液。全身洗浴30分鍾,浴後外搽硫黃膏,次晨再搽1次。3天為1療程,未愈者可用2或3個療程。
【方五】疥癢靈洗劑【來源】雲南中醫中葯雜志,1997:18(1)
【組成】刺蒺藜100克,地膚子100克,苦參100克,花椒80克。
【功效】清熱殺蟲,祛風止癢。
【用法】上葯水煎,煮沸30分鍾後,用濾出的葯液洗浴患部及全身。睡眠前使用,日1次,一般1劑葯可連續使用3~4次。7日為1療程。1~2個療程可痊癒。
【方六】復方滅疥湯煎劑【來源】遼寧中醫雜志,1997:24(7)
【組成】川椒、百部各30克,蛇床子、地膚子、苦參、秦皮各60克,玄明粉15克,白鮮皮60克,五倍子、黃柏各30克,硫黃粉20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克。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用法】加水濃煎,浸泡外洗患處,每日2~3次,15日為1療程。
【方七】百蛇虱楓湯【來源】中國民間療法,1998:(1)
【組成】百部、蛇床子、鶴虱、大楓子、兒茶各15克,乳香、沒葯各10克,白鮮皮、苦參各20克,川椒5克,浮萍、姜皮、蒺藜各15克。
【功效】殺蟲止癢,祛風除濕,解毒。
【用法】上葯水煎2次,每次煎煮10分鍾,合並葯液,將葯液分2次外洗患處,每晚臨睡前反復搽洗20分鍾。治療期間不間斷,直至痊癒。1劑葯可連用5日。
【方八】外洗驗方一【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葯雜志,1998:(2)
【組成】九里香30克,透骨草30克,茵陳30克,川椒30克,海桐皮30克。
【功效】解毒殺蟲止癢。
【用法】將葯物放入盆中,用冷水4升浸泡1小時,文火煮沸取下加食鹽15克。待水冷後,用葯液溻洗患處,每次約20分鍾,每天2次,每劑兩天。
【方九】外洗驗方二【來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3(9)
【組成】硫黃、雄黃、蛇床子、苦參、白鮮皮。
【功效】殺蟲,止癢,解毒。
【製法】將中草葯放入熏蒸盆中預熱5分鍾。
【用法】囑患者入光波浴房(世奇醫療保健品公司產品)內取坐位,溫度根據患者體質,調節治療時間20~30分鍾,日1次,治療後用10%硫黃軟膏和疥得治交替塗於患處。
【方十】疥瘡洗劑【來源】四川省衛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18(4)
【組成】苦參、黃芩、黃連、黃柏、大黃、蛇床子、金銀花、刺蒺藜。
【功效】殺蟲止癢,祛風清熱,解毒燥濕。
【製法】加工製成兩部分,一為濃縮洗劑裝瓶備用;另一為粉劑裝袋保存。
【用法】囑患者每晚用粉劑1袋兌溫熱水10升浸浴,早晚用疥瘡洗劑外搽,皮損嚴重處多搽,同時將衣物、被單等放入浴後的葯水中浸泡半小時,再洗凈晾曬。連用3日,3日為1療程。每療程用1瓶洗劑、3袋粉劑。未愈者可用2療程。
【方十一】滅疥湯【來源】新中醫,2000:32(9)
【組成】百部、鶴虱、使君子、苦楝皮、蕪荑、檳榔、黃柏、苦參各15克,硫黃、滑石各20克,白礬30克。癢甚者加赤芍、黃芩各15克;有膿皰者加金銀花、黃連各15克;男性陰囊部位有疥瘡結節者加丹參30克,三棱、莪術各15克。
【功效】殺蟲止癢,燥濕解毒。
【用法】上方加水3升,文火煎15分鍾,棄渣取液。從頸部以下全身擦洗,每次10分鍾,每天1劑,早晚各1次,7日為1療程。
【方十二】苦參液【來源】四川中醫,2000:18(12)
【組成】苦參300克,大黃、黃柏、蛇床子各200克,大楓子、地膚子各100克,枯礬20克,硫黃40克,冰片5克。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製法】先將苦參、大黃、黃柏、蛇床子、大楓子、地膚子放入鍋內熬水去渣取葯汁,熬4次,共取汁20公斤,倒入浴缸內。再將枯礬、硫黃粉、70%酒精50毫升溶解後的冰片放入浴缸用棍攪勻。
【用法】待水溫適度時將頭以下部位浸泡於葯液中。兒童葯量應酌減。每次20~30分鍾,每晚1次,3次為1療程,至皮損結痂奇癢消失後停用。
【方十三】療疥洗劑【來源】中醫外治雜志,2001:10(3)
【組成】硫黃粉30克,苦參50克,蛇床子50克,青蒿50克(鮮品可用至200克),甲硝唑片1克。
【功效】殺蟲燥濕止癢。
【製法】研成細粉,裝瓶備用。
【用法】將苦參、蛇床子、青蒿置葯鍋內,水煎,合並二次煎液,加開水至2升,加硫黃細粉及甲硝唑粉末,攪勻後乘熱用毛巾蘸葯液擦洗患處。每劑可用2次(第二次使用時仍需加熱,攪勻呈混懸液),每次洗15~20分鍾,早晚各1次。洗後患處自然晾乾或烘乾。5日為1療程。症狀消失後1周內無復發者則可停葯。
【方十四】殺疥湯【來源】四川中醫,2001:19(8)
【組成】苦參、硫黃、白鮮皮、大黃、紫草、梔子、烏梢蛇、蟬蛻、黃連、黃柏、金銀花、甘草各10克,蒲公英30克。
【功效】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用法】水煎,外洗患處。
【方十五】龍膽苦蛇湯【來源】湖南中醫雜志,2002:18(5)
【組成】龍膽草10克,百部3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硫黃40克,雄黃4克,大楓子15克,川椒10克,白鮮皮10克,地膚子15克,艾葉15克,海桐皮15克,何首烏15克。合並感染加金銀花、九里光、野菊花、土茯苓;部分潰爛者去川椒,加枯礬、海螵蛸。
【功效】清熱燥濕,養血祛風,殺蟲止癢。
【用法】水煎,先熏後洗,每日1次,每次20~30分鍾,直至痊癒。1劑可連用3~4日。
【方十六】疥洗劑【來源】廣西中醫葯,2002:25(6)
【組成】硫黃、雄黃、花椒、百部、石榴皮、苦參、白鮮皮、蛇床子、黃柏各30克,明礬、煙梗各20克,十大功勞60克。若有水皰、糜爛滲液者可加土茯苓60克,蒼術20克;有膿皰者可加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敗醬草20克。小兒用量酌減。
【功效】殺蟲止癢,清熱燥濕解毒。
【用法】每日1劑,加水5升,煮沸後20分鍾,去葯渣。用較熱(以可耐受為度)的葯液使勁搓洗頸以下的皮膚,有皮疹處多搓洗幾遍,直至皮膚有發熱感為止即可。每天早、晚各擦洗1次,3日為1療程。
【方十七】苦參黃柏湯【來源】中國社區醫師,2003:5(1)
【組成】苦參30克,黃柏25克,地膚子30克,花椒5克。
【功效】殺蟲清熱,除濕止癢。
【用法】加水2.5升,煎至2升。分2次用,每次1升。先用清水洗凈患處,再用葯液擦洗3~5遍,然後用硫黃軟膏外擦,每日2次,連用4天。
【方十八】杠板歸葯浴【來源】中國民間療法,2003:11(8)
【組成】鮮杠板歸全草1000克。
【功效】殺蟲止癢。
【製法】上葯洗凈後,加適量清水煮沸15分鍾。濾去葯渣後,葯汁加入少許食鹽。
【用法】全身沐浴。對皮損部位適當用力搓洗。每日1~2次,2~4日即可痊癒。
【方十九】滅疥洗劑【來源】中國鄉村醫葯雜志,2003:10(10)
【組成】苦參、生百部、蛇床子、野菊花各30克,花椒、蓽茇、黃芩各20克,公丁香10克。
【功效】燥濕殺蟲,止痛止癢,清熱解毒。
【用法】每日1劑,加水3~4公斤,先浸泡3~4小時,用鍋煮沸10分鍾,濾去葯渣,取葯液適宜溫度,洗浴20分鍾左右。連續5日用葯洗浴,不可間斷。

8. 神用的錢就是金方嗎金方的內容是什麼跪求!!!

天元古佛,傳降真文。銀圓(元)陽寶,金方陰同。
道貫三才,法演五行。明合日月,體運乾坤。孝弟(悌)忠信,公正清平。八柱頂天,一理通靈。益存度歿,利死濟生。焚方十金,准元百銀。

9. 香身美體有什麼金方

中醫認為,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油膩、酒酪等,致使濕邪蘊郁於內;或由於天暑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失於循行暢達,以致濕熱污垢釀成穢濁之氣,熏蒸於體膚之外。過度肥胖或消瘦影響人體的形體美,而二者常見的病因不外飲食失節,久坐少動,稟賦異常,肝氣郁滯;脾胃氣虛,蟲積腹痛,肺腎陰虛,胃熱熾盛等。故臨床常辨證施治,可收到較好療效。下述諸方,可供參考選用。
(一)內治方【方一】香身丸【來源】《魯府禁方》【組成】白豆蔻120克,木香60克,檀香、甘松各30克,零陵香45克,丁香25克,白芷、當歸、附子、檳榔、山柰、炙甘草、益智仁、桂心各15克,麝香少許。
【功效】香身除穢。
【製法】上葯為極細末,煉蜜同酥油在石臼中搗為丸,如黃豆大。
【用法】每用1丸,含化。
【方二】七香丸【來源】《聖濟總錄》【組成】白豆蔻仁、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沉香各30克,香附子60克,甘松香、當歸各15克,檳榔2枚。
【功效】香身。
【製法】上葯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常含1丸,有津則咽。
【備注】五日口香,十日體香。
【方三】五香丸【來源】《備急千金要方》【組成】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各30克,香附子60克,甘松香、當歸各15克,檳榔2枚。
【功效】除臭香身,止煩散氣。
【製法】以上葯物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大豆大。
【用法】每次含1丸,咽汁,白日3丸,夜間1丸;也可常含咽汁。
【方四】香身散【來源】《千金翼方》【組成】冬瓜子、松根白皮、大棗各30克。
【功效】香身辟穢。
【製法】上三味為散。
【用法】每次用酒服1克左右,每日2次。
【備注】服用百日,衣被皆香。
【方五】令香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白芷、柑子皮各45克,瓜子仁60克,藁本、當歸、細辛、桂心各30克。
【功效】香身辟穢。
【製法】以上方葯共為細末。
【用法】每服3克,酒送下,日3次。5日口香,7日身香。
【方六】瘦治方【來源】《石室秘錄》【組成】熟地黃、丹參、沙參各90克,元參240克,生地黃120克,麥門冬60克,白芍、地骨皮各150克,陳皮15克。
【功效】滋陰瀉火,養血增肥。
【製法】以上方葯共研細末,加桑葉180克,亦為細末,調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小。
【用法】每服15克,白開水送下。
【方七】肥治方【來源】《石室秘錄》【組成】人參、杜仲、白芥子各90克,白術、薏苡仁、芡實各150克,熟地黃240克,山茱萸120克,肉桂、茯苓各60克,砂仁15克,益智仁、北五味子、橘紅各30克。
【功效】健脾胃,補肝腎,美形體。
【製法】以上方葯共研為細末,和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5克,白開水送下。
【用法】每服15克,白開水送下。
【方八】羊蜜汁【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乾地黃、當歸、川斷各200克,羊肉1000克,正蜜糖300克,懷牛膝100克,黃芪50克。
【功效】健胸豐乳。
【製法】將羊肉去皮,清除肥肉及筋膜,放乾地黃、當歸、川斷、懷牛膝、黃芪,加水同煲10小時,取濃汁,去渣,再入正蜜糖,再熬成麥芽糖樣。
【用法】每日以溫酒送服10克。
【方九】甘露飲【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枇杷葉、干熟地黃、生乾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各等份。將枇杷葉刷去毛,天門冬、麥門冬抽心焙,石斛去蘆,山茵陳去梗,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
【功效】滋陰清熱,利濕除臭。
【製法】將以上方葯共研細末。
【用法】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後、臨卧時溫服。
【備注】適用於陰虛火旺、胃熱壅絡、升降失常之口臭者。
【方十】清臭飲【來源】《仙拈集》【組成】赤芍、黃芩、藁本、生地黃、黃連、石菖蒲、遠志各等份,甘草3份。
【功效】清熱利濕,通竅除臭。
【用法】上葯水煎去渣,取汁分次服用,每日1劑。
【備注】適用於鼻中臭氣。
【方十一】輕身散【來源】《聖濟總錄》【組成】黃芪500克,茯苓、甘草、人參、山茱萸、雲母粉、生薑各30克。
【功效】補氣健脾,減肥輕身。
【製法】先將黃芪、生薑煮汁30沸,焙乾為散。再將茯苓等5味搗篩為散,拌勻備用。
【用法】每服1克,入鹽少許,開水沖服,不拘時候。
【方十二】烏龍丸【來源】《萬病回春》【組成】當歸、生地黃、枸杞子、石蓮肉各30克,蓮心、木香、青木香、乳香、京墨各15克,丁香10克,茯苓6克,冰片0.3克。婦人加烏葯(醋炒)、香附(童便炒)各10克。
【功效】培補脾腎,行氣活血,辟穢化濁。
【製法】以上方葯共為細末,陳米飯荷葉包,燒過,搗爛入葯末為丸,如黃豆大,取麝香0.3克,黃酒化開,為衣。
【用法】每服30~40丸,臨卧用砂仁炒,入黃酒中送服。
【方十三】洗香丸【來源】《魯府禁方》【組成】孩兒茶35克,上好細茶30克,砂仁40克,白豆蔻12克,沉香7克,冰片0.6克,麝香1克。
【功效】清熱化濕,芳香辟穢。
【製法】以上方葯共為細末,以甘草膏為丸,如豌豆大小,貯瓶備用。
【用法】每用1丸,含化。
【備注】適用於口臭。
【方十四】地仙丸【來源】《奇效良方》【組成】黃芪(銼)、天南星(炮)、羌活(去蘆)、茴香子(炒)、地龍(去土)、骨碎補(炒)、防風(去蘆)、赤小豆、狗脊(去毛)、白蒺藜(炒)、烏葯、白附子(炮,去皮臍)、萆薢各15克,牛膝(酒浸)30克,木鱉子(去殼)9克。
【功效】祛風濕,通經絡,補肝腎,美形體。
【製法】上方葯共研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小,貯瓶備用。
【用法】每服20丸,空腹鹽湯或茶酒送下。
(二)外治方【方一】五香散【來源】《千金要方》【組成】蓽豆120克,黃芪、茯苓、葳蕤、杜若、商陸、大豆黃卷各60克,白芷、當歸、白附子、豆瓜仁、杜衡、白僵蠶、辛夷仁、香附子、丁子香、蜀水花、旋覆花、防風、木蘭、川芎、藁本、皂莢、白膠、杏仁、梅肉、酸漿、水萍、天門冬、白術、土瓜根各90克,豬胰2具。
【功效】潤膚香肌,去黑增白,行氣活血,祛風清熱。
【製法】上葯32味,搗篩為末。
【用法】外用,每日1~2次。
【方二】澡豆方一【來源】《千金翼方》【組成】丁香、沉香、青木香、鍾乳石、珍珠、玉屑、蜀水花、木瓜花各90克,李花、梨花、紅蓮花、櫻桃花、旋覆花、白蜀葵花各120克,麝香1銖。
【功效】潤澤肌膚,增白添香。
【製法】搗諸花,A搗諸香,珍珠、玉屑別研成粉,和大豆末7合,研之千遍,極細,密貯勿泄。
【用法】常用洗手面,作妝。
【備注】澡豆是古時用於爽潔肌膚的一種洗劑。
【方三】洗面如玉膏【來源】《體仁匯編》【組成】丁香、麝香各3克,白芷6克。
【功效】潤膚香肌,祛風增白。
【製法】上葯研細末,燒酒調入鍋內,熬成膏,貯之。
【用法】每日早晚用少許洗面。
【方四】加味香肥皂方【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檀香、丁香、花瓣、排草、廣零、皂莢、甘松、白蓮蕊、山柰、白僵蠶各60克,麝香、冰片各15克。
【功效】潔膚去垢,香身辟穢。
【製法】上13味,共研極細末,紅糖水調和,每錠重6克。
【用法】將香葯肥皂塗抹於身上,稍頃以水洗之。
【備注】本方是清宮太醫專為慈禧太後所擬的洗澡香皂方。
【方五】香粉方【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白附子(生用)、茯苓、白術、白芷、白檀香、白蘞、沉香、木香、雞舌香、零陵香各30克,藿香60克,麝香(細研)1克,英粉6升(研碎以生絹囊盛)。
【功效】香身爽膚,悅澤美容。
【製法】上葯搗篩為散,入麝香研勻,將粉囊置大盒內,以葯末覆之,密閉7日。
【用法】沐浴後以粉均勻撲於身上。
【方六】浥衣香方【來源】《千金翼方》【組成】沉香、苜蓿香各150克,丁香、甘松香、藿香、青木香、艾納香、雞舌香、雀腦香各30克,麝香10克,白檀香60克,零陵香200克。
【功效】香衣,爽身。
【製法】上12味,各搗為細末,混合。
【用法】置於衣箱中,必須綿裹之,不得用紙。
【備注】諸香葯放入衣箱中,不僅使衣物芳香,還能防蟲蛀。
【方七】香肥皂【來源】《魯府禁方》【組成】藿香、甘松、冰片、細辛、大棗、豬胰、白芷各30克,大皂莢(去皮及子)250克。
【功效】潤膚除皺,祛斑香身。
【製法】大棗水煮至熟,藿香、甘松、細辛、白芷搗為細末,諸葯混合搗為膏。如干則加煮棗水調成稀糊狀,盛瓷器中,密閉保存。
【用法】每日以之洗面、洗澡、作香皂用。
【備注】香肥皂是宮廷傳統美膚用品。
【方八】香皂方【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廣零、皂莢、甘松、白蓮蕊、山柰、白僵蠶各60克,麝香、冰片各15克。
【功效】香身潔膚,去垢辟穢。
【製法】以上方葯共研極細末,紅糖水調和,每錠重6克。
【用法】將香葯肥皂塗抹於身上,稍頃以水洗之。
【方九】澡豆方二【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豬胰5具,白茯苓、白芷、藁本各120克,甘松香、零陵香各60克,白商陸150克,蒴藿灰30克,大豆末1000克。
【功效】香身潤膚。
【製法】將豬胰干之,大豆末絹下;上9味為末,與豬胰相和,更搗令勻,八九月則合,冷處貯之。
【用法】欲用,稍稍取以洗手面,至3月以後勿用。
【方十】澡洗方【來源】《御葯院方》【組成】干荷葉960克,威靈仙(去土)、藁本(去土)、藿香葉、零陵香、茅香各480克,甘松(去土)、香白芷各240克。
【功效】香身止癢。
【製法】以上方葯共搗碎為粗末。
【用法】每用60克,生絹袋盛,用水約23750毫升,煎3沸,放稍熱,於無風處淋浴,避風少時。如水少時,更添入熱開水,斟量得宜使用,勿令添入冷水,葯末不添。
【方十一】沐浴方【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議》【組成】谷精草、茵陳、決明子、桑枝、白菊花各36克,木瓜、桑葉、青皮各45克。
【功效】香身祛風,清熱利濕。
【製法】以上方葯煎水。
【用法】沐浴。
【方十二】體臭方【來源】《千金翼方》【組成】竹葉300克,桃白皮120克。
【功效】香身除臭,利濕解毒。
【製法】以上2味水煎取汁,貯瓶備用。
【用法】以葯液浴身,不拘次數。
【方十三】腋臭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雄黃、麝香、硫黃、乳香、青礬石各等份,鮮馬齒莧300克。
【功效】解毒除臭。
【製法】以上方葯共搗成泥狀,攤新瓦上曬干,再羅成粉。
【用法】用醋洗腋下,再用粗布揩腋下皮膚,使皮膚輕微破皮,外搽葯粉,每3~7天1次。
【方十四】胡糌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枸杞根、薔薇根、炙甘草各15克,胡粉、商陸根、滑石各30克。
【功效】解毒除臭。
【製法】以上方葯共搗下篩,為細末。
【用法】以苦酒和,塗腋下,當微汗出,易衣復塗。著葯不過三敷便愈,或更發復塗之。不可多敷,傷人腋。
【方十五】肢臭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烏賊骨、枯白礬各9克,密陀僧3克。
【功效】止汗除臭。
【製法】以上方葯共為細末。
【用法】先用葯洗臭處,再用葯末搽之。
【方十六】狐臭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青木香60克,附子、石灰各30克,礬石(燒)15克。
【功效】斂汗除臭。
【製法】以上方葯共為細末。
【用法】用以塗於腋部,經常用之。
【方十七】石灰散【來源】《太平聖惠方》【組成】石灰200克,青木香、楓香、熏陸香、丁香、陽起石、橘皮各30克,礬石60克。
【功效】燥濕斂汗,辟穢化濁。
【製法】以上方葯並炒,搗篩為散,以綿作袋,粗如四指,長12厘米,展開將葯末裹於內。
【用法】先將腋窩洗凈,以干毛巾將局部擦紅,然後將葯條夾於腋窩下,候時取出。
【方十八】腳濕氣方【來源】《集簡方》【組成】滑石40克,石膏(煅)18克,枯白礬少許。
【功效】收濕止癢,殺蟲辟穢。
【製法】將以上3味共研細末備用。
【用法】用時將葯末撒在患處皮膚上。
【方十九】玉容肥皂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白芷、白附子、獨活、細辛各6克,白蘞、三艾各9克,玉竹18克,麝香1.5克。
【功效】香身辟穢。
【製法】以上方葯共為細末,用肥皂1塊,胰子120克,搗勻為丸,重30克。
【用法】用之洗用。
【方二十】公主澡豆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白芷60克,白蘞、白芨、白附子、白茯苓、白術、鹿角膠各90克,桃仁、杏仁、沉香各30克,麝香10克,大豆面500克,糯米250克,皂莢5個。
【功效】香身辟穢。
【製法】將桃仁、杏仁熱水浸泡去皮,麝香細研。然後取漿水(漿水的製法是:用粟米煮成飯,趁熱投入冷水中,浸泡5~6天後,生出白色泡沫,然後濾清備用)3碗,先煎,數沸之後,緩緩溶入鹿角膠,再取淘洗干凈的糯米,用此膠漿煮成粥。將粥攤成極薄的餅,曬干。然後將粥餅與白芷、白蘞等葯一起搗為細末,過篩,加入大豆面和勻,另用白酒、白蜜,加熱後倒入上葯中,拌勻,曬干。然後加入麝香,密貯備用。
【用法】用時取適量,溶於浴液中,或擦洗身體。
【方二十一】千金濕香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沉香、零陵香、麝香各24克,熏陸草、檀香各8克,甲香4克(以水洗熬),甘松香、丁香、藿香各15克。
【功效】香衣香身。
【製法】以上方葯共粗搗下篩,蜜和,瓦燒之。
【用法】在衣服漿洗未乾之際,趁濕燃燒香料熏衣,使香氣附著於衣物。
【方二十二】千金衣香方【來源】《歷代古傳秘方》【組成】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各30克,丁香60克。
【功效】香衣香身。
【製法】以上方葯細銼如米粒,微搗。
【用法】以絹袋盛,置衣箱中。

閱讀全文

與美女倒提金方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4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17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88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5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48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30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17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5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4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5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1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5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30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2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84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21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