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達州市第一中學的知名校友
學校創辦以來,迄今已走過百年光輝歷程,為祖國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傑出人才。先後走出了革命的先烈李家俊、唐伯壯。培養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伯均、張愛萍、魏傳統、楊超、李中權、劉興權、陳挽瀾和新時代將軍劉洪凱、范久江以及中科院院士、文職將軍李崇銀,段可情、譚力、宋小武,畫家朱朴存、蒲新成、朱世章、廖其澄,「二十世紀接觸人士」——我國著名力學科學家薛大為,水利工程專家肖煥雄,橋梁專家唐鳳春、黎明、欒輝、楊欣、向程、瑕瑜。培育了著名的專家張曉東、學者江松等數百名留學博士,業績卓著,享譽海內外。一批又一批校友,從這里起步,走出巴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近幾年來,有數十名學生先後考入北大、清華,僅2003年該校實驗班高考班平568.2分,全部考入全國一流大學。如今,北大、清華、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無處不活躍著達一中學子的身影。
B. 達州2020年高考考中清華北大多少人
現在錄取工作還在進行中,具體信息還需要等到錄取工作完成後才知道。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簡稱「清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強基計劃」
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校名「清華」源於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其建校的資金源於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截至2019年底,學校佔地面積442.12公頃;共設有20個學院,59個系,82個本科專業;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博士後流動站50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58個;有教職工15401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0人;有在校學生50349人,其中本科生16037人,碩士生18606人,博士生15751人,港澳台僑學生845人。
C. 職高考上清華北大的例子
湯時藍,四川達州人,高中是在宣漢職中農經管理專業班。靠自己改變命運,最終參加高考時,她以專業成績達州第一、數學滿分的成績被四川農業大學這所211大學錄取。後來通過研究生考試,考入清華大學。
1、職業教育針對性強,能讓學生集中精力專攻某類職業技能;
2、職業教育面向工廠與企業的實際需求,能給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
3、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實用性強,教材與實訓設備抽象於生產設備,訓練效果好;
4、職業才教育緊跟國家職業工種的規范要求,能適時地對現有工種進行升級以及新工種領域的探索;
5、職業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實用性強,能更快解決生產實踐中的技術問題。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5、學會總結。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D. 那些考入清華大學的高考狀元,畢業後去向了哪裡
2004年到2010年考入清華的高考狀元:劉也行,王浩然,石悅,高立力,楊山楷。
劉也行:出生河南省信陽市,2004年以719分考入清華大學,後來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博士,現在是清華控股資產管理集團的一名投資總監,參加了一站到底,刷新了其開播以來的記錄,而且是國家的二級籃球裁判。
以上是近幾年考入清華大學的一些優秀學子,而今天7月7日正值高考,今年一定也會有像這樣的一些優秀的學生,最後,希望今年的考生可以金榜題名,取得佳績,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E. 2020達州市高考總分651可以上清華北大嗎
651是上不了清華的只能上一個中游的985
F. 市三女中每年有多少考進復旦交大北大清華的
不是很多,加起來一般不會超過100個人。因為大多數的市三女生進上外,財大,外貿的多,復旦的比交大的多,去北大清華的更少,有不少去復旦的,也只是為了作為跳板之後好出國上大學的。
G. 職高考上清華北大的例子有哪些
從職高考入211大學,如今成清華研究生。
湯時藍,四川達州人,高中是在宣漢職中農經管理專業班。初入職中,她也失落過,彷徨過。但她在親歷學校有學長考入了不錯的大學後,她決定奮起努力,要靠自己改變命運。最終參加高考時,她以專業成績達州第一、數學滿分的成績被四川農業大學這所211大學錄取,成為了學弟學妹們的榜樣。
在四川農業大學,她也沒有放鬆自己,一直在用知識武裝自己,用學習改變自己。畢業後,順利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但她卻沒有放棄自己的一個考研夢想,參加工作後依然如此。
在經過慎重考慮後,她毅然決定辭職,考研目標放在了清華大學。很多人勸她,目標不要太高,畢竟清華不是那麼好考的,何況她的學歷「出身」並不是特別好。但湯時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一切。
堅定好夢想和目標之後,她將全部心思撲在了考研復習上,每天早九點准時投入學習,晚十一點不再接觸新知識,選擇溫故而知新,回想白天的知識到晚上十二點半。
日復一日,她憑借過硬的成績,最終圓夢清華圓。成為了眾多學弟學妹欽佩的對象,大家都稱她是美女學霸,學習的榜樣。
H. 四川省大竹中學02年考上北大清華的有幾個
一個都沒得.那一年達州市一共考了八個.達一中兩個,達縣中一個,渠縣一中兩個.宣漢一中在這一年大放光彩,考了三個.位居達州市第一.
I. 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男女比例大概是多少
作為一名高校在讀大學生,我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華大學大學生男女比例多少,我相信這是大家一直很關心的問題,現在我來分析一下數據。
① 過去由於清華大學以工科學的專業為主,所以男女比例一度達到5:1
在21世紀之前,清華大學由男女比例一度極為失衡,1993年男女比例已達5:1。 當然,這並不是由於女生比男生不聰明、女生接受教育少,而是由於清華大學里絕大部分都是工科專業,本來學理科的女生就少,正好清華大學里又都是理工科專業,所以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男女比例如此失衡了。
② 近些年來清華大學男女比例開始逐漸趨向平衡,但是任有較大差異。
隨著近些年來,清華大學開始開設一些人文院系,比如新傳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學院、外語學院,招收了很多文科生,所以清華大學男女比例,現在趨於平衡,達到了2:1,但是還是有較大差異的。
以下數據為2016年清華大學各院系錄取學生男女比例
系別 男女比例
機械繫 23:1
計算機系 13.6:1
工物系 7.35:1
軟體學院 7.28:1
航院 6.84:1
自動化系 6.72:1
電子系 6.13:1
理學院 5.24:1
精儀系 5:1
水利系 4:1
土木系 3.95:1
熱能系 3.94:1
化學系 3.8:1
電機系 3.68:1
材料系 3.47:1
汽車 系 3.28:1
化工系 2.25:1
工業系 1.65:1
生醫系 1.53:1
環境系 1.04:1
建環系 1:1
生物系 0.96:1
經管學院 0.81:1
建築系 0.80:1
新傳學院 0.70:1
法學院 0.65:1
人文學院 0.64:1
美術學院 0.54:1
外語系 0.18:1
大家可以做下參考。
考上清華的女生少之又少,美女更少,有人調侃:清華女生一回頭,哈雷慧星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