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人尺寸一般是多少
有的男性對自己的尺寸可能不太自信,但在臨床上,真正小到要治療的陰莖,其實很少。
丁丁長度的參考范圍
就像絕大多數男性的身高分布在 165~185 cm 這個范圍一樣,丁丁的長度也只是有個參考范圍,即使不在這個范圍,也不能說明你有問題。
比如,歐洲人 95% 的男性丁丁,在松軟狀態下的長度范圍是 4~12.5 cm,跨度相當大,而接近勃起後狀態的伸展丁丁,長度范圍是 7~17 cm。
有研究認為,個子越高的人,丁丁可能也越長,不過目前學術界還有爭議,但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同等身高條件下,你胖,丁丁就小,所以減肥是讓丁丁變長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區別
美國人勃起後丁丁的長度范圍 9~19 cm,其中,和大家所想的一樣,黑人兄弟的丁丁勃起長度,的確比其他種族平均要長 0.5 cm。
但亞洲人種並不吃虧,和白人的數據基本一樣,中國人絕大多數人,丁丁在松軟狀態下的長度范圍在 5~10 cm,勃起後的長度范圍是 9~16 cm。
其實丁丁大小從來都不是引起女性快感最重要的因素,排在前面的,還有雙方感情的親密度、技巧、硬度、粗度、持續時間等等。
過度在意丁丁大小,是病
其實女性也並不像男性那樣在意丁丁大小,但全世界(包括中國)的男性普遍都對丁丁大小過於在意。
你根本想像不到,為了讓自己的丁丁變大,全世界各地的古老民族都對自己的丁丁做過什麼!
印度的苦行僧用重物懸吊,硬生生抻長丁丁。
加里曼丹人給龜頭打洞,再插入金屬給丁丁加外掛。
巴西的 Topinama 人,居然讓毒蛇咬自己的丁丁讓它腫大。
這些人都生了一種叫「小陰莖綜合征」的病:也就是對自己正常尺寸陰莖懷有的沒有必要的過度焦慮。
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往往和不合理的認知有關。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丁丁大小是不是正常范圍、怎麼治療,可以咨詢醫生。
而不是隨便搜個帖子、或者和小電影里的男主角比,那樣只會徒然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再給虛假的醫葯宣傳可乘之機。
㈡ 正常人腰圍臀圍是多少
腰臀比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是預測女性生育力的有效線索,是評價女性吸引力的重要尺度[1]。
男性在短期擇偶時會優先考慮女性的外貌,而且對低腰臀比的女性擁有更強烈的偏好。在一系列跨文化研究中,不同年齡的男性都認為腰臀比是0.7的女性最有魅力。
腰圍(waist circumference,M62):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肋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用軟尺測量,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
臀圍(hip circumference):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
腰圍
腰圍: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cm,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cm ;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cm 。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
由此可見,腰圍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圍/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腰更細。
臀圍
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cm,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cm[6];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cm,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cm[5]。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 ;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
由此可見,臀圍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臀圍/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腰臀比例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4];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由此可見,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兩性腰臀比差異明顯。
㈢ 正常女性跖圍是多少
90厘米
㈣ 女人正常的三圍標準是多少
女生三圍標准指數是:
胸圍=身高(厘米)×0.535
腰圍=身高(厘米)×0.365
臀圍=身高(厘米)×0.565。
實際計算得出的指數與標准指數±3厘米均屬標准
小於5厘米,說明過於苗條(偏瘦)
大於5厘米,說明過於豐滿(偏胖)
胸圍的測量方式:
身體直立,臉超正前方,身體的軟尺要和地面呈水平狀態,並緊貼所量部位,不要拉得太緊。量身的順序是先量胸圍,再量下胸圍,首先用雙手輕托乳房,使整個乳房處於穿著胸罩時的狀態,然後用軟尺量胸圍及胸下圍。
臀部要有一點兒上翹,前凸後翹,是評定美臀的重要條件。整個臀部的大小要均衡,必須與身體比例配合,不是大就好,太小當然也不合格。臀部必須緊實渾圓,走起路來不可晃動得太厲害。
㈤ 臀圍和腰圍差多少標准
臀圍:男性參數為890.317mm,女性參數為895.604mm,男女差為-5.287mm;臀圍指數:男性參數為52.04,女性參數為56.37,男女差為-4.32。
對於腰圍而言,身高(cm)÷2-13(cm),±5%為正常范圍,具體腰圍差根據實際身高來。
臀圍反映髖部骨骼和肌肉的發育情況。測量時,兩腿並攏直立,兩臂自然下垂,皮尺水平放在前面的恥骨聯合和背後臀大肌最凸處。
腰圍(WC),指的是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5)歐美女性足部正常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腰圍
腰圍: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cm,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cm;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cm 。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由此可見,腰圍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圍/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也就是說,女性腰更細。
臀圍
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cm,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cm;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cm,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cm 。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 ;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
由此可見,臀圍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臀圍/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說,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腰臀比例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
由此可見,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兩性腰臀比差異明顯。
參考資料:網路-腰臀比
㈥ 完美身材的三維比例應該是多少
完美女性的平均身高約為1.74米,腰圍與胸圍的比例為76%、與臀圍的比例為70%;
男性身材的理想標準是身高不低於1.82米,腿長應該與上身長度相當。腿長與上身長度比例為1∶1能使男性看上去更強健。
亞洲女性的標准三圍(胸、腰、臀)分別是84厘米、62厘米和86厘米。 女性標准三圍計算方法:
1、胸圍=身高 X 0.51 ( 如:身高160cm的標准胸圍=160cm X 0.51=81.6cm )。
2、腰圍=身高 X 0.34 ( 如:身高160cm的標准腰圍=160cm X 0.34=54.4cm )。
3、臀圍=身高 X 0.542 ( 如:身高160cm的標准臀圍=160cm X 0.542=86.72cm )。
(6)歐美女性足部正常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曲線美是衡量女性形體美的重要標志,而女性「三圍」(胸圍、腰圍、臀圍)又是構成曲線美的核心因素。
三圍33 23 34指的是胸圍33、腰圍23、臀圍34。33、23、34這些數字的單位是英寸。轉換為厘米為單位分別為:83.82cm、58.42cm、86.36cm。
三圍實際計算得出的指數與標准指數±3厘米均屬標准。小於5厘米,說明過於苗條(偏瘦);大於5厘米,說明過於豐滿(偏胖)。
㈦ 正常人的上下半身整體長度分別為多少(男170~180,女160~170)
170為准,下半身為105,上半身為65最為標准。
上下半身的比例:符合黃金分割定律,即肚臍以上的身體長度與肚臍以下的比值是0.618∶1。
最標準的比例:肚臍以上的身體長度與肚臍以下的比值是0.618∶1。
但是這是最標準的,真正的比例其實和人的生長發育,營養狀況,生長環境,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只要比例不影響人體健康都是正常的。
標准人體的比例:頭是身高的1/8,肩寬是身高的1/4,平伸兩臂的寬度等於身長,兩腋的寬度與臀部寬度相等。
乳房與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等於臉的厚度,跪下的高度減少1/4。
身高體重比例
BMI指數,亞洲男性平均為21.55,亞洲女性平均為20.77;歐美男性平均為25.46,歐美女性平均為23.39。
女性傾向於高估男性對女性身體瘦弱的喜愛程度,而男性則傾向於高估女性對男性身體肌肉發達的喜愛程度。
由於媒體在理想身材流行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這樣就會更加大了男女對異性理想身材喜愛之間存在的誤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身材比例